《除法验算》的教学反思
1、《除法验算》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除法验算》教学反思是作者在对《除法验算》的教学后,及时进行归纳与总结,从亮点与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对各位小学数学老师在《除法验算》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除法的验算是使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凡是题中有要求验算的,一定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应该用口算或在草稿上用笔算进行验算。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验算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判断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发现错误的计算及时纠正,以减少计算错误。教学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时,验算在将商和除数相乘后还要将余数加上。
这一节课,我开始用生活当中最常见的情境引入,降低了学生认知的难度,让学生在模拟解决问题中感受验算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除法验算的兴趣:
使学生知道学习除法验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来导入新课。教学例题4时,我先创设让同学帮老师购买笔记本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他算得对吗?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说明他的计算是正确的?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活动概括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教学时要求学生把例4这道题的竖式列出来,按照除法的法则一步一步地计算,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题中要求验算的除法算式做了统一的要求:在除法竖式的右边写出相应的乘法竖式.对于题中没要求的除法算式的验算,则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教到有余数的除法,100元可以买几本大的笔记本?像这样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验算呢?给足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现了多种验算有余除法的方法。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明确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
练习的设计,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时通过多层分散练习加深对除法验算方法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除法的作用,在练习中感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和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通过练习进一步比较得出有余数除法与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全面的掌握和运用除法的验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整节课,教师能够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对内容处理的经验来设计教学环节,处理教材层次清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通过各宗方法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教师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展示学生的个性,学生完全处于自主地学习过程中。
《除法验算》这节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学习的怎样直接体现教师教的如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怎样,能力得到了怎样的锻炼,思想方法是否有所提升。这节课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很多,但关注学习结果却很少,学生对知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掌握,再到抽象的数学思维的培养还不够。学生在做练习时出现了书写不规范,格式不正确的现象,如果联系中加入一些判断题型,就会引起学生注意,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增加评价意识,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问题。
2、《除法验算》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除法验算》教学反思是作者在对《除法验算》的教学后,及时进行归纳与总结,从亮点与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对各位小学数学老师在《除法验算》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除法的验算是使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凡是题中有要求验算的,一定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应该用口算或在草稿上用笔算进行验算。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验算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判断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发现错误的计算及时纠正,以减少计算错误。教学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时,验算在将商和除数相乘后还要将余数加上。
这一节课,我开始用生活当中最常见的情境引入,降低了学生认知的难度,让学生在模拟解决问题中感受验算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除法验算的兴趣:
使学生知道学习除法验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来导入新课。教学例题4时,我先创设让同学帮老师购买笔记本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他算得对吗?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说明他的计算是正确的?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活动概括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教学时要求学生把例4这道题的竖式列出来,按照除法的法则一步一步地计算,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题中要求验算的除法算式做了统一的要求:在除法竖式的右边写出相应的乘法竖式.对于题中没要求的除法算式的验算,则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教到有余数的除法,100元可以买几本大的笔记本?像这样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验算呢?给足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现了多种验算有余除法的方法。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明确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
练习的设计,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时通过多层分散练习加深对除法验算方法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除法的作用,在练习中感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和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通过练习进一步比较得出有余数除法与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全面的掌握和运用除法的验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整节课,教师能够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对内容处理的经验来设计教学环节,处理教材层次清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通过各宗方法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教师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展示学生的个性,学生完全处于自主地学习过程中。
《除法验算》这节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学习的怎样直接体现教师教的如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怎样,能力得到了怎样的锻炼,思想方法是否有所提升。这节课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很多,但关注学习结果却很少,学生对知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掌握,再到抽象的数学思维的培养还不够。学生在做练习时出现了书写不规范,格式不正确的现象,如果联系中加入一些判断题型,就会引起学生注意,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增加评价意识,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问题。
3、《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除法的验算》是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而且通过情景的创设及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意识和习惯。
在下校听课中,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验算意识和习惯的培养,采用的是“要求”或“命令”式的被动方式,学生产生不了验算的心理需要,体验不到验算所带来的意义,为了验算而验算。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体验验算的意义和功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验算,体会验算的实际意义,真正理解并掌握除法的验算,让验算内化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成为每一位执教老师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话题。
一位教师在例4的教学中,创设了让同学帮老师购买小的笔记本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100÷5=20(本),他算得对吗?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说明他的计算是正确的?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概括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教到有余数的除法,100元可以买几本大的笔记本?100÷7=?,让学生列出除法竖式,算出结果100÷7=14……2,提问:像这样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验算呢?给足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现了多种验算有余除法的'方法,如:14×7+2=100; 100—2=14×7; 100—2=98,14×7=98……教师请学生说出验算式子的含义,引导比较哪种方法简单,算理清晰?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明确了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商乘除数加上余数才能等于被除数。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
这位教师能够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法,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教师提供的充足思考空间较好地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处于自主地学习过程中。知识目标的教学有效地达成了,但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的培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4、《除法验算》的教学反思
除法的验算是使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凡是题中有要求验算的,一定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应该用口算或在草稿上用笔算进行验算。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验算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判断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发现错误的计算及时纠正,以减少计算错误。教学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时,验算在将商和除数相乘后还要将余数加上。
这一节课,我开始用生活当中最常见的情境引入,降低了学生认知的难度,让学生在模拟解决问题中感受验算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除法验算的兴趣:
使学生知道学习除法验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来导入新课。教学例题4时,我先创设让同学帮老师购买笔记本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100÷5=20(本),他算得对吗?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说明他的计算是正确的?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活动概括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教学时要求学生把例4这道题的竖式列出来,按照除法的法则一步一步地计算,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题中要求验算的除法算式做了统一的要求:在除法竖式的右边写出相应的乘法竖式.对于题中没要求的除法算式的验算,则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教到有余数的除法,100元可以买几本大的笔记本?100÷7 = 14……2,像这样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验算呢?给足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现了多种验算有余除法的方法,如1、14×7+2=100 2、100-2=14×7,3、100-2=98 14×7=98 98=98……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明确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
练习的设计,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时通过多层分散练习加深对除法验算方法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除法的作用,在练习中感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和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通过练习进一步比较得出有余数除法与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全面的掌握和运用除法的验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整节课,教师能够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对内容处理的经验来设计教学环节,处理教材层次清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通过各宗方法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教师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展示学生的个性,学生完全处于自主地学习过程中。
本节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学习的怎样直接体现教师教的如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怎样,能力得到了怎样的锻炼,思想方法是否有所提升。这节课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很多,但关注学习结果却很少,学生对知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掌握,再到抽象的数学思维的培养还不够。学生在做练习时出现了书写不规范,格式不正确的现象,如果联系中加入一些判断题型,就会引起学生注意,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增加评价意识,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问题。
5、《除法验算》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除法验算》教学反思是作者在对《除法验算》的教学后,及时进行归纳与总结,从亮点与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对各位小学数学老师在《除法验算》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除法的验算是使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凡是题中有要求验算的,一定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应该用口算或在草稿上用笔算进行验算。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验算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判断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发现错误的计算及时纠正,以减少计算错误。教学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时,验算在将商和除数相乘后还要将余数加上。
这一节课,我开始用生活当中最常见的情境引入,降低了学生认知的难度,让学生在模拟解决问题中感受验算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除法验算的兴趣:
使学生知道学习除法验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来导入新课。教学例题4时,我先创设让同学帮老师购买笔记本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100÷5=20(本),他算得对吗?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说明他的计算是正确的?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活动概括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教学时要求学生把例4这道题的竖式列出来,按照除法的法则一步一步地计算,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题中要求验算的除法算式做了统一的`要求:在除法竖式的右边写出相应的乘法竖式.对于题中没要求的除法算式的验算,则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教到有余数的除法,100元可以买几本大的笔记本?100÷7 = 14……2,像这样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验算呢?给足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现了多种验算有余除法的方法,如1、14×7+2=100 2、100-2=14×7,3、100-2=98 14×7=98 98=98……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明确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
练习的设计,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时通过多层分散练习加深对除法验算方法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除法的作用,在练习中感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和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通过练习进一步比较得出有余数除法与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全面的掌握和运用除法的验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整节课,教师能够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对内容处理的经验来设计教学环节,处理教材层次清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通过各宗方法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教师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展示学生的个性,学生完全处于自主地学习过程中。
《除法验算》这节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学习的怎样直接体现教师教的如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怎样,能力得到了怎样的锻炼,思想方法是否有所提升。这节课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很多,但关注学习结果却很少,学生对知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掌握,再到抽象的数学思维的培养还不够。学生在做练习时出现了书写不规范,格式不正确的现象,如果联系中加入一些判断题型,就会引起学生注意,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增加评价意识,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问题。
6、数学《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
能整除的除法是用乘法来验算的,不能整除的,要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首先用商乘除数,再用所得的积加余数验算的方法。验算的方法学生是会的,按理说关于除法的计算是不会有错误的,但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错误,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学生没有进行验算。
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总认为验算太麻烦,每道题都去验算花费时间,导致作业的效率差。可是为了保证正确的计算率,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其实验算有两种,一种大约的验算也就是估算,一种是整个的验算,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验算呢?如果觉得自己计算还是比较细心,那就可以用估算,如果觉得自己不放心,就可以用验算算一遍。
平时可以做一题验算一题,也可以全部做完了一起验算。但没有时间的限制下可以用前一种方法,如果有时间限制就用后一种方法,这样可以保证所有的题必须都要做。如果是平时的作业,我们则倾向于做一题验算一题。我们的学生在做作业时做完了就觉得任务完成了,很少主动去检查,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养成好的验算习惯呢?
首先老师让学生了解验算的好处,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要求与方法,最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验算过程。如果没有验算,让他自己去验算一遍,这样子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就能够慢慢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