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春天的雨点语文教学反思
1、小学四年级春天的雨点语文教学反思
前几天,我教了《春天的雨点》,觉得有成功和不足之处,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处:
《春天的雨点》一文情节感人,语句清新,语意深刻,适合进行语感训练和思维训练。抓住描写乌汉娜老师的重点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再组织交流反馈,让学生品读句子,体会人物的特点,领悟人物情感。例如:抓住‘搂 、不解剖文章内容,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就乌老师像母亲一样关心孩子,是一种甜蜜的感觉。这样,能更深地体会文章的内涵。‘转身走了 让学生感受到乌老师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应该的,不需要他人的感谢,在想象说话时,学生的真实感受就出来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成功,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维,自主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了“多思”这一目的。朗读时利用学生自己的感情来发挥,读得很让感动,效果特好。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之后,再立足课本,解决“春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含义深刻的重点句。“春天的雨点,怎么会落在达丽玛心里?”通过自读处思形式,自然而就解决这一深刻的含义。
二、不足之处:
1、 在抓描写乌汉娜老师的重点句的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想放但不敢放,没有特别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上,如:一个句子还没理解透彻,有学生已转移到另一个句子时,我怕课堂秩序混乱,直能一句一句地分析,课堂调控不够灵活,指向性比较明显。
2、 课文的插图没很好的利用。
《威尼斯的小艇》
前几天,我执教了《威尼斯的小艇》。教学中,我把握了课文的特点,既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充分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放飞的舞台。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学,自悟,自会。
1、教学手段的多样。
(1)内容分析中借助多媒体的启发。
这篇课文充满了异域风情,学生是很陌生的。为此,在上课前就布置学生在网上查找关于威尼斯的资料,通过图片,文字的介绍,什么是水上城市、"两头翘起",石桥,各种各样的建筑学生一目了然了,这样直观的方式比什么都有效。这也为成功地上好这节课打好基础。
(2)这堂课,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学习:“小艇的样子”,一部分让学生画一画,一部分让学生折一折。“船夫的驾驶技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船夫和游客的情景中体会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读,通过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会用小艇作什么等来体会小艇的作用。
2、整个教学过程不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假如你来到威尼斯,你最想让手中的相机拍下什么画面?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在朗读中体现了情感的启动。在课文第三部分中对威尼斯的小艇的作用的理解时让学生注意了动态的威尼斯和静态的威尼斯,并且从读中去体会,去体会两种不同的美,从小艇的作用中体会威尼斯的'美可以说是独到的。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反思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这篇课文主要讲述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庄严而神圣的升旗仪式的情景。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翘首以盼能亲眼目睹这神圣的升旗仪式,当大家看到五星红旗飘扬在祖国的上空时,激动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人们热泪盈眶。千万双眼睛都看到了我们的国旗像一朵红霞和太阳一同升起来了,这预示着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
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基本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联系学生生活导 入:
你参加过或见过升旗仪式吗?请谈谈你的感受。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唤起他们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刚开始学生会谈自己每周一参加的校升旗仪式的感受,也可能会谈到在电视里观看升旗仪式的情景及自己的心理感受,这些都是非常真实的。在这一阶段,学生谈得比较简单,认识得也比较肤浅,但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学生后面学习课文做了铺垫。因为在学校里参加的升旗仪式或是间接地看到的升旗仪式,都不能与亲自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那种对心灵的冲击与震撼相提并论。
(二)突破重难点,学生交流感受。
在学习了前三段的基础上,学生们理解了当时的人们期盼看到升国旗的激动的心情,我一边解说一边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录像,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掀起了学习的高潮。尤其对于那些从没有到过现场亲眼见过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安排使他们大开眼界。同时在观看的过程中,我用具有感染力的朗读配合录像,让学生边欣赏庄严的升旗仪式,边感受着语言的魅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三)交流搜集的资料,课内外结合,再谈感受。
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思想内涵时有一定的难度,安排学生在课前搜集大量的关于国旗的故事、国旗的背景材料、及有关我们祖国的荣辱的故事、或是有关国旗在国外发生的感人的故事等丰富的感性的资料,有助于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老师再引导学生在听了这些实实在在鲜活的例子后,再结合课文谈自己的感受就更容易了。
但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对课堂气氛调动的能力上还需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还要更加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蝗思想感情。
虽然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要虚心地向身边的教师学习、求教,同时我也会珍惜每一次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给自己制定新的目标,向新的标准看齐。
2、小学语文年级下册《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星期五,第二节课,在多媒体教室,上了《触摸春天》的公开课。最开始是比较喜欢这篇文章,细腻的笔触,感人的故事,动人的真情,深刻的哲理,但是真要说起教给学生,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显而易见的,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怎么办呢?实践出真知吧!
课前,为了让学生理解安静,更深入的走进安静,我安排了一次“盲人体验活动”,让学生体验盲人生活,并拍摄了照片。从学生反馈的照片来看,这个“盲人体验”并不轻松啊!看得出学生们都体会到了盲人生活的不易,这就为理解文中安静的行为做出了铺垫。安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盲人小女孩,可她却愿意克服生理上的不便,“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说明她热爱春天,热爱生命。
另外,结合本组课文主题,还让学生设计制作了“热爱生命”的手抄报,也许正因为这样,学生对课文深意的理解不言而喻了。
因为课文的情境性比较强,似乎只有一个镜头:安静捉住蝴蝶又把它放了。“我”在一旁观看,感受到了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因此,在课文的教学中,我也力求让学生始终沉浸在这一情境之中,顺着事情的发展学习课文,体会语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个别学生对于课文语句的理解仍不够深刻,也是老师引导得不够深入,理解不够,朗读也有所欠缺。可能是课前铺垫过多,老师地理解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也使得课堂教学进展的非常顺利。这也是以后做公开课的禁忌:切忌铺垫过多!
因为对文中语句的挖掘不够深入,没有照顾到全体同学,致使课堂教学提前结束,本是拓展部分的手抄报展示不得不占用更长时间(使语文课的说教意味过浓了些)。
课后,我反思了许多,这堂课虽然上得很美,很多学生也都有了比较深的感触,但是,也许是课前铺垫过多,也许是个别学生文字敏感性不强,个别学生的个性化体悟较少,受教师的引导过多。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教育讲求“润物细无声”,如何在无形中引领学生深入感受语言文字本身之美,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3、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上册《雨点》教学反思
《雨点》是一首简短的儿童诗,描写了雨点落到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不同的状态,语言生动形象,贴近学生自身的生活感受,充满童趣。 我讲授的是《雨点》的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是帮助学生认清本课的生字(包括一类字和绿色通道的生字)并学写四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如何抓住重点,巧妙地突破难点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结合课后与教师们的交流反思,将自己的思考总结如下:
一、成功之处。
整堂课层次清晰,以词语为主,主要有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三个部分。在教授词语时,配以生动的画面,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再让学生结合说说自身生活中的感受,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在读好词语的基础上,再将词语带到课文中,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写字教学中,将同偏旁的生字放在一起,分成“海”“洋”和“跃”“跑”两组,根据相似的字形进行教学,总结写字要领,使学生更好地写好生字。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临写相结合。
二、不足之处。
1、教学语言不够丰富生动。富有经验的教学语言往往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课堂的气氛,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而我自身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尤其是评价语言,不够准确,而却显得单薄,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朗读课文不够充分。
这首儿歌的字词简单,所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文的朗读,可将词语的讲解穿插到课文的朗读中来,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课堂上没有能够全面关注到回答问题不够积极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小部分的学生怯于举手,回答问题不够积极。我没有能及时地的关注到这一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
4、写字教学不够到位。注意到生字的规律,进行归类的教授,但是没有能够指导学生记忆生字。
三、改进措施。
1、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认真思考,准备教案。备教案重在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前做好认真准备和细致思考,并且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过程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并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层次地制订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2、平时注意积累教学语言,锤炼自身的教学语言。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姿势,一句话语,给学生以及时的评价和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简化自身的语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适当的引导。课前多思考,力求自身的教学语言生动、准确、简炼,结合体态语言,更好地推动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
3、关注不爱举手的学生和暂差生。在课堂上多给不爱主动举手的学生和暂差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在课后多他们交流,鼓励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动脑筋思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也要及时指出不足,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在课堂上多以眼神和手势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在班级上培养学生爱举手发言的习惯。
4、关注写字教学。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引导学生善于总结记忆写字的方法,总结写字的规则,将同一类型的字放在一起教授,引导学生观察。另外,读写姿势也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
4、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
一、小小新闻发布会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通过讲述新闻发布的要求、交流新闻、开展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初步掌握了主持人、新闻发言人及提问人的交流方式和交流技巧,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二、习作教学反思
在这次习作中,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在合作中积累了写作的材料,明确了写作的任务,在通过读——改——评的方式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修改作文,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整理、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者的情感,理解了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三、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学习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发现了比喻句表达的不同的感情色彩,了解了成语的含义,并能试着运用,通过宽带网,了解了战争带来的危害,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并能缅怀那些为消灭战争、保护和平而战的英雄,激发了学生从小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5、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
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是交流明贬实褒的写法,学习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认识8个生字,积累并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学习冒号的用法,了解语气助词的用法,学会正确书写片段,理解积累古诗《蜂》。重点是练习写带有冒号的片段,理解并积累古诗。
教学中,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1、放手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只是起到点拨、引领的作用,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
2、借助多媒体课件,将难度化小,使学生更加直观、高效地完成练习。
3、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讨的能力。训练学生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只注意了部分优秀生的表现,忽略了学困生的学习困难,今后一定注意到这一点。
6、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和我们一样想享受春天》教学反思
教了这节课,我觉得比较成功的有这几点:
1、有关伊拉克战争中图片的展示,直接营造了一种气氛:战争确实给百姓(特别是妇女和儿童)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为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提供了直观的素材。
2、学习方法的迁移做得较好。因为这篇文章是二类课文,我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精讲第1节,归纳学法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自学第2、3、4节,很好地落实由扶到半扶半放到放手的过程,学生学得很投入,又很开心,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模仿这个结构相似的小节写一小节课,学生的强烈的.模仿能力和敏捷的思路让我惊喜,如⑴宽阔的大街,本来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的,可是如今变得冷冷清清,人们都逃往别的地方,这究竟是为什么?(陈培婧)⑵湛蓝的天空,本来是太阳和白云的家园,可是如今,炮火的浓烟染黑了他们的脸,这究竟是为什么?(林周金)
不足的是:
1、整常课的密度较大,学生虽然学得很认真、投入,可是中下水平的学生学习得较为吃力;
2、朗读的时间不够多,对主题的挖掘显得不够深入。
7、小学语文年级下册《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备课前:
我已经是第二次上《触摸春天》了。为什么选择第二次上同一课呢?从最初的选择来讲,有现成的教案上起来容易,不用重新备课,不用投入太多经历。想法是美的,我也为当时的庆幸兴奋了一时。公开课上课时间临近,我打开教材,拿出曾经的教案,发现所有的一切对我来说又是全新的。我已经不记得当初是怎样全心全意设计这节课的。我开始有些着急了,准备时间已经很紧张,原来的教学设计已经不能我此时的思路相吻合。不知不觉我走在了同课异构的路上。还记得读了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案例,惊异于他对教材审视的全面与多角度。我开始有些激动,激动与对同一篇课文有了新的感悟与理解。于是,静下心来,一篇新的教学设计在我的思索中展开。
授课时:
上课前,石主任凑到我身边:“又上一遍,大家可都听过了。”我莞尔一笑:“懒人呗!”
在讲授课文的时候,我从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入手,引出盲童安静用她神奇的灵性伸出双手拢住了一只在月季花上停留的蝴蝶,做到了明眼人所做到的一切,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那就是————安静创造了一个奇迹。
接下来大家就跟随作者吴玉楼的脚步,一道走进文字的心灵深处,和安静一起去触摸春天吧!出示课题后,我让学生先理解课题意思,然后让他们说说看到《触摸春天》这个题目后最想知道什么?同学们的好奇心充分显露,是谁在触摸春天?她为什么要触摸春天?她是怎样触摸春天的?我突然觉得,其实孩子们很会学习,他们有自己好奇的问题,然而只有自己好奇的问题,才有认识它和解决它的强烈欲望啊!在初读课文,解决重点词语后,我鼓励学生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而在学生展示自己朗读水平时鼓励大家读文中另自己身受感动的句段,这样既让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又把握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接着请每一位学生选择其中感动自己的一处,认真地读一读描写这幅画面的`文字,想一想从这些文字中自己感受到什么,鼓励大家把自己的感受到读出来。学生找,读,感悟,旁注,老师巡视并个别指点;然后然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后全班在进行交流。
全班交流中我又一次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同学们,闭上眼睛。此刻,你就是盲童安静,请你象安静那样去触摸一下春天,现在你就站在花丛中……随着音乐的响起我看到她们个个都屏息凝神,慢慢地伸出双手,慢慢地将手指合拢,细细地感受着……当我在一个学生跟前停下来,问到:安静,此刻你内心有什么感受,她竟然全然不知我在提问,我感觉大家真的变成了盲童安静,还在那浓郁的花香中流连忘返。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想象的翅膀展开以后,我又引导学生诵读、品读、想象其它含义深刻的句子,带领学生以读悟情,以读生思,在读中品,品中读。通过无声的文字转化为了有声的鲜活的语言。当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画面。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画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作细致的咀嚼、推敲,体会文本内涵。为学生作好思考的铺垫,积极引导,由浅入深,再深入浅出。这样既抓住了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又能够体会语言文字所蕴寓的深刻含义。
授课后:
整堂课,我紧扣“奇迹”让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指导他们有感情的朗读,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引导他们不忘使用肢体语言来表演,理解重点的词句(穿梭,悄然合拢,张望,)以及在音乐的渲染下,老师阅读,共同跟随作者体验拢住蝴蝶这样一个全新的经历,深刻感受安静创造的这个奇迹,体会安静内心的感受,她对生活,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课堂收获了预想的精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浸润。
我的付出收获了意外惊喜,同事都认为这节课更为体现生命教育。引一位老师的点评:“杨老师带着孩子,润物无声的触摸文字,触摸春天,触摸安静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境界。”
8、小学四年级春天的雨点语文教学反思
前几天,我教了《春天的雨点》,觉得有成功和不足之处,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处:
《春天的雨点》一文情节感人,语句清新,语意深刻,适合进行语感训练和思维训练。抓住描写乌汉娜老师的重点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再组织交流反馈,让学生品读句子,体会人物的特点,领悟人物情感。例如:抓住‘搂 、不解剖文章内容,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就乌老师像母亲一样关心孩子,是一种甜蜜的感觉。这样,能更深地体会文章的内涵。‘转身走了 让学生感受到乌老师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应该的,不需要他人的感谢,在想象说话时,学生的真实感受就出来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成功,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维,自主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了“多思”这一目的。朗读时利用学生自己的感情来发挥,读得很让感动,效果特好。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之后,再立足课本,解决“春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含义深刻的重点句。“春天的雨点,怎么会落在达丽玛心里?”通过自读处思形式,自然而就解决这一深刻的含义。
二、不足之处:
1、 在抓描写乌汉娜老师的重点句的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想放但不敢放,没有特别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上,如:一个句子还没理解透彻,有学生已转移到另一个句子时,我怕课堂秩序混乱,直能一句一句地分析,课堂调控不够灵活,指向性比较明显。
2、 课文的插图没很好的利用。
《威尼斯的小艇》
前几天,我执教了《威尼斯的小艇》。教学中,我把握了课文的特点,既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充分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放飞的舞台。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学,自悟,自会。
1、教学手段的多样。
(1)内容分析中借助多媒体的启发。
这篇课文充满了异域风情,学生是很陌生的。为此,在上课前就布置学生在网上查找关于威尼斯的资料,通过图片,文字的介绍,什么是水上城市、"两头翘起",石桥,各种各样的建筑学生一目了然了,这样直观的方式比什么都有效。这也为成功地上好这节课打好基础。
(2)这堂课,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学习:“小艇的样子”,一部分让学生画一画,一部分让学生折一折。“船夫的驾驶技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船夫和游客的情景中体会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读,通过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会用小艇作什么等来体会小艇的作用。
2、整个教学过程不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假如你来到威尼斯,你最想让手中的相机拍下什么画面?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在朗读中体现了情感的启动。在课文第三部分中对威尼斯的小艇的作用的理解时让学生注意了动态的威尼斯和静态的威尼斯,并且从读中去体会,去体会两种不同的美,从小艇的作用中体会威尼斯的'美可以说是独到的。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反思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这篇课文主要讲述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庄严而神圣的升旗仪式的情景。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翘首以盼能亲眼目睹这神圣的升旗仪式,当大家看到五星红旗飘扬在祖国的上空时,激动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人们热泪盈眶。千万双眼睛都看到了我们的国旗像一朵红霞和太阳一同升起来了,这预示着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
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基本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联系学生生活导 入:
你参加过或见过升旗仪式吗?请谈谈你的感受。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唤起他们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刚开始学生会谈自己每周一参加的校升旗仪式的感受,也可能会谈到在电视里观看升旗仪式的情景及自己的心理感受,这些都是非常真实的。在这一阶段,学生谈得比较简单,认识得也比较肤浅,但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学生后面学习课文做了铺垫。因为在学校里参加的升旗仪式或是间接地看到的升旗仪式,都不能与亲自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那种对心灵的冲击与震撼相提并论。
(二)突破重难点,学生交流感受。
在学习了前三段的基础上,学生们理解了当时的人们期盼看到升国旗的激动的心情,我一边解说一边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录像,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掀起了学习的高潮。尤其对于那些从没有到过现场亲眼见过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安排使他们大开眼界。同时在观看的过程中,我用具有感染力的朗读配合录像,让学生边欣赏庄严的升旗仪式,边感受着语言的魅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三)交流搜集的资料,课内外结合,再谈感受。
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思想内涵时有一定的难度,安排学生在课前搜集大量的关于国旗的故事、国旗的背景材料、及有关我们祖国的荣辱的故事、或是有关国旗在国外发生的感人的故事等丰富的感性的资料,有助于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老师再引导学生在听了这些实实在在鲜活的例子后,再结合课文谈自己的感受就更容易了。
但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对课堂气氛调动的能力上还需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还要更加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蝗思想感情。
虽然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要虚心地向身边的教师学习、求教,同时我也会珍惜每一次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给自己制定新的目标,向新的标准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