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研活动中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1、在教研活动中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在教研中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专业成长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可见,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反思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教育专家,其他教师,管理人员等应该对教师的反思给予支持。没有这种支持,教师的反思很难进行。就幼儿园本身来讲,教师在反思的时候最容易得到的帮助来自同事和业务园长都参与的园内教研活动。但是,这仍然存在教师的反思以及同事和业务园长的帮助是否有效及时的问题。围绕如何提高教研的实效,真正促进教师反思能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我们从管理者的角度,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尊重教师做真诚的倾听者
我们曾经习惯了以指导者的身份在教育工作中侃侃而谈,以命令式语调告诉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做往往会使部分教师产生逆反心理,部分教师产生依赖心理,这两种中现象都不利于教师思考自己的实践。
每个教师都渴望成长,更渴望理解。因为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需要的首先是一个真诚的倾听者——希望别人能与自己真诚交流,在此基础上分析研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尊重教师并聆听教师心声,引导教师质疑自己的实践,就等于给了教师一把开发自我潜能的钥匙。
有了这种角色的转变,在我园,无论是教育研究工作还是教育实践工作都有了一种让人感到宽松愉悦的精神氛围,经常可以看到教师与管理者为一个问题争相阐述自己观点的情景。教师不再像以往一样把自己放在被批判的位置上,在相互的争论中,教师的思考变得更加开放了,他们更容易接受不同的观点和声音了,对自己的实践也开始持一种批判反思的态度了。
二、帮助教师做好教育记录
反思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实践操作,反馈并作出下一步的教育决策,园长之友《在教研中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记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教育活动进行记录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收集资料、发现问题的过程。记录不详实,反思就会失去依托,缺乏事实的支持。因此,我们很重视记录工作,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如全园教师每周至少做一次教育记录,教育记录的内容由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教师的工作体会逐步改变为研究某个特定的问题。
三、用以点带面的策略提高全体教师的反思能力
教师能力有高有低,对反思的作用认识不一,尝试反思的`愿望有很大差别——有人愿意(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有人反对,有人观望。于是,我们决定采取以点带面的策略推动教师反思。
我们选择了几个愿意反思自己教学的教师,组成教学小组,在固定时间进行研讨。在研讨中,主要是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研讨完就付诸行动。
这种榜样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在教师中产生了很大的;中击力,激发了教师自我成长的内部动机。教师们开始思考:别人跟我差不多,这样做了就提高了水平,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呢?以点带面的策略使得广大教师认识到了反思对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纷纷要求加入反思的行列,欢迎别人来看自己的教学活动,帮助自己反思。
四、帮助教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们的手中开始有了一篇篇详细的教育记录,记录后面出现了简短的分析,分析中包含了教师对幼儿发展的分析,对——个失败的教育活动的认真探讨。这些内容表明,教师已经认识到成功与失败都是一种收获。当反思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后,教师就能够发现自己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并分析出一些问题的原因。但是继续深入就遇到了困难——问题怎么解决。这也是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时遇到的最大困难,也是教师最需要帮助的时』矣。于是,我们加大了指导力度,帮助教师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在日常进班指导教师工作以后,会有意识地请教师对自己当日活动进行反思,然后再针对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再如,我们鼓励教师在结束半日带班工作后,在备课本中的“效果分析”一栏中,根据记录认真地把幼儿的发展水平,认知特点与当日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感觉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合作研究
教师间的合作研讨可以增进教师彼此间的了解,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管理人员本身就是合作群体中的一员,只不过他还有另一个重要任务——努力为教师们创设合作式研究的情景,切实为教师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
我们经常鼓励教师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提出来,作为研究讨论和反思的议题。每周教研活动的时间,教师都可以充分阐述自己的见解,听取其他教师的看法。有时意见会有分歧,但就是在这种冲突-与争论中,在沟通,互助,分享中,她们有了新的收获。
在支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的头脑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我们的责任就是点燃它,让它燃烧,永不熄灭。”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依赖于教师教育技能的提高,教育技能的提高则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反复尝试。管理者带着成果走向教师,不过是“授人以鱼”,只有带着教师搞出成果,才是“授人以渔”,才能使自己和教师共同走上研究的道路共同成为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2、小学语文年级教研活动教学反思
《乡下人家》描绘了乡下人家朴素的景致、祥和的气氛、勤劳的生活,这些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教学中注重自主阅读,先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是:分述乡下人家生活的几个反面:植物——动物——农家傍晚生活,再感悟作者优美的语言,体会闲适的田园生活。本课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能正确拼读“装饰”、“鸡冠花”“归巢”等词语的读音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优美的句段。学生品读重点句段,积累优美语言,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是教学重点。从平凡的事物中展现乡村生活的画面,让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从而产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是教学难点:
一、高校课堂上课开始,首先出示本课教学目标,让学生齐读,理解。知道本课所学的内容。
二、生字词是语文学习的工具。中年级同样不能忽视生字词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的时候,以词块的形式呈现生字词,让学生描述画面,连词成句,给学生提供了多方面的运用机会,避免了解词的机械和积累的无序,放大了生字词的教学形式。
三、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词语描述文中描写的景物,利于学生理清脉络,整体把握课文,感受乡下人家清新、自然的美。
四、在品读“雨后春笋”这一段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喜欢的句子,说理由,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探”、“成群”、“许多”等词语体会雨后春笋生机勃勃的情景,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诵读、比较、想象,与笋芽儿对话,不仅使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践,更是灵性的涌动、情感的流淌、个性的张扬,富有浓厚的情感和韵味。
五、存在的不足,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为引导学生读通、读准、读顺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本节课学生朗读的量不够,就过早地进入品读课文的环节。应注意对学生进行通读课文的训练,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先把课文读通、读准、读顺。农村小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时候,表现得不够好,没有大胆交流讨论,不过才四个学生一组,全班八个学生,课堂活跃不起来。
3、让幼儿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让幼儿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有成功的经验,亦有失败的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课后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进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再来指导实践;通过将零星的教学经验,不断加以总结与提炼,就可以提升教学理念,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凸现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可见课后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是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其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幼儿园教师在课前准备和设计方面比较重视,但在教学活动的反思和总结方面却显得比较难以把握。有的.只是对目标、教学手段等进行一般性的反思,有的不清楚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或者视而不见,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思考。翻开教师的反思笔记,存在着空、浮、杂等现象,许多的教师把教学反思看成是任务型、应付性的工作,致使课后反思浮于表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记得失
每次活动后,总有点成功的经验或者是失败的教训。不管得失成败,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考虑更周到,操作更自如,不走弯路,少走弯路。组织教学活动可因教师一个有趣的开头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的教法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因为讲得多做得多而使幼儿索然无味;也会因为一个环节的疏忽而开了小差走了弯路;还会因为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一时难以回答,而令幼儿大失所望。教师课后都应记录下来,日后改进。
二、思教学
进行这种反思,一定要从“幼儿学”着眼来发现问题,从“教师教”着手解决问题。也是教师教学过程得与失自我诊断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教师及时根据教与学的情况,对下一阶段的教学进行适当调整,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使教学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可以随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改进教学。
1、对孩子在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是以幼儿的学习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为依据,在写这类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往往习惯于从个人角度思考,而不善于从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方式和行为状态获得反馈信息,从而分析和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老师应及时捕捉孩子的信息,解读孩子的学习方式,对活动中孩子的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策略,才能有的放矢的对孩子进行引导。
2、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方式进行反思
教师在进行每次教学活动后都要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剖析自己的教学状况。充分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对幼儿的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幼儿、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教法、学法、教具的运用直接作用于幼儿,影响课堂气氛和活动质量。因此教师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学习批判地考察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情景,通过实践与反思的不断循环逐步解决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应变能力,关注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效果,从而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得进步。
三、挖特色
一节课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一节课能有一个特色,有一个闪光点,能有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做法,就得承认其成功。教师可在活动后把该活动成功的地方,有特色的部分,值得推广的经验,都—一记下。
有时,活动中节外生枝的小插曲也是值得我们去回顾及反思的。常有这样的感觉:上课时原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因实际需要或随机生成,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活动带来勃勃生机。课堂上的一些开放性提问能打开幼儿想像的门窗,展现智慧的火花。一些童稚趣语、幽默问答,探究性的发现、竞赛性的游戏、展示性的表现或随机生成的问题能够拓展幼儿思维的空间,帮助幼儿迁移经验,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这些都是活动的闪光点。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可以把这些闪光点记上,以便于日后有重点有选择地采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
4、幼儿园语言教研活动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语言教研活动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问题的提出
著名教育家叶澜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 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 在一个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会反思的教师。 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 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
二、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反思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和原因
﹙一﹚ 幼儿教师语言教学反思的现状分析: 环节 水平 问题提出 原因分析 策略选择 ⅰ级反思 提不出教学问题 原因不明 无策略 ⅱ级反思 不重视或经提醒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表面无关原因 无效策略 ⅲ级反思 对教学中比较熟悉的问题较敏感 有关原因但是非本质的原因 暂时有效策略 ⅳ级反思 能提出新的关键问题 根本原因 长效策略
﹙二﹚存在的问题:
1.格式比较单一。 有模式化的倾向;
2.为应付检查。 流于形式;
3、全面而不深刻;
4、零散而不系统;
5、重教师而轻幼儿;
6、多叙事而少分析;
7、方法有些单一和封闭。
﹙三﹚究其原因
1.思想观念上:对教学反思的认识不足;
2.理论素养上:对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运用不够;
3.思维品质上:教学反思的深度、广度比较欠缺;
4、教师工作繁忙、时间紧张。
三、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反思有效性策略
﹙一﹚教师巧用反问、设问句提问幼儿。 帮助幼儿学会反思。教师不仅要把幼儿看成是会思考的、有各种心理状态的人。 “还要帮助幼儿把自己看成是有各种心理状态的、会思考的人”。帮助幼儿学会认识自己的心灵世界。 拥有心理理论是幼儿学会思考和反思的前提。 也为幼儿多元认知技能的获得提供了概念性的基础。如果幼儿要引导或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就必须首先对自己的思维有所认识。正如维果茨基所言“控制功能的实现有赖人对此有所识”。我们用意识这个词来表示我们了解自己的心智活动。研究表明“那些谈论自己和他人如何思考的幼儿会成为学习的佼佼者”。教师要鼓励幼儿经常谈论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谈论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 帮助儿幼儿学会认识自己的心灵世界。教师可以经常使用一些反问、设问句提问幼儿。如“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你是真的知道还是猜的”。 “你是刚好想到的呢还是的确回忆起来了”。
以此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心灵世界。 学会反思。。例如。 在《春雨的.色彩》语言教学活动中。 中班董老师出示挂图后。 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 提问:“猜猜看。 小白鸽、小燕子、小麻雀、小黄莺它们在说些什么﹖”又如中班董老师在散文《春雨的色彩》语言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引入时问幼儿:“猜猜看。 春雨有色彩吗?有哪些颜色?为什么?”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积极思考。 引发了幼儿讨论的兴趣。有的说“春雨有颜色, 是绿色。因为春雨落在田野里。 麦苗变绿了;落在草坪上。 草坪变绿了;落在……”有的说“春雨是红色的。因为落在山坡上。 杜鹃花开了。 红得如缎;落在桃树上。 桃花开了。 红得如纱;落在……”有的说“春雨是多色的。因为它落在花园里。 花园里的色彩如彩虹一样美丽。 让人看了还想看。”还有的说“春雨是白色的……”幼儿兴趣盎然。 让所有的幼儿都愿意说、都想说、都敢说。 达到都受益的效果。
﹙二﹚教师注重语言教学活动中色彩、形象、声音的反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教师通过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渲染情境。 引导想象。 特别是图片与老师表演的结合。 创设了幼儿乐于接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 能使幼儿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造。 从而使幼儿自始至终积极参与。 在自我满足与愉悦中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5、新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控制能力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9岁至12岁的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他们的身体各部分器官还在发育,尚未定形,发音器官较成人的灵活,因此模仿外语的语音语调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但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这些都是他们长身体、长体力的需求,他们坐不住,坐不久。这一切都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教学流程,原本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适应,都喜欢的。笔者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深深体会到:想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这门课,喜欢这个老师真的太难太难了!其他学生都在很积极地学习,笔者发现惟独他坐立不安、东张西望的,于是走到他面前提醒他认真。可是还不到两分钟,他又开始犯病了。课后找他了解,才发现他对英语没兴趣。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才发现一路过来,我并不是对每个学生都了解,自己还存在很多很多的不足之处,包括课堂的组织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驾驭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因此,提高自己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的控制的基本结构如下:
教师接受信息——教师处理信息——教师启发信息——学生接受信息——学生处理信息——学生输出信息——反馈信息。 所以,影响课堂教学控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那么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控制能力呢?
笔者认为,首先是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很多学生是因为喜欢这个老师才喜欢这门课的。教师想很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必须时刻注意对自身的情感、仪表、举止等方面的表现。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很好地收敛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教师的情感、仪表、举止等直接影响到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切忌把坏的情绪带入课堂,同时也要适度约束自己的仪表、举止等。
第二,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工作语言,它受教学规律的制约,受各学科性质的支配。英语学科的语言除了跟各学科的相同点,还有它自己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将这些很好得融会贯通。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科学性、启发性等。包括一些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表情等。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做一个监导者,还要是一个语言大师、一个好的演员。
除了上述两点,教师还要具备较好的应变能力,能够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特别是学生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要及时捕捉,合理利用。教师还要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媒体的能力。
6、在教研活动中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在教研中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专业成长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可见,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反思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教育专家,其他教师,管理人员等应该对教师的反思给予支持。没有这种支持,教师的反思很难进行。就幼儿园本身来讲,教师在反思的时候最容易得到的帮助来自同事和业务园长都参与的园内教研活动。但是,这仍然存在教师的反思以及同事和业务园长的帮助是否有效及时的问题。围绕如何提高教研的实效,真正促进教师反思能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我们从管理者的角度,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尊重教师做真诚的倾听者
我们曾经习惯了以指导者的身份在教育工作中侃侃而谈,以命令式语调告诉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做往往会使部分教师产生逆反心理,部分教师产生依赖心理,这两种中现象都不利于教师思考自己的实践。
每个教师都渴望成长,更渴望理解。因为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需要的首先是一个真诚的倾听者——希望别人能与自己真诚交流,在此基础上分析研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尊重教师并聆听教师心声,引导教师质疑自己的实践,就等于给了教师一把开发自我潜能的钥匙。
有了这种角色的转变,在我园,无论是教育研究工作还是教育实践工作都有了一种让人感到宽松愉悦的精神氛围,经常可以看到教师与管理者为一个问题争相阐述自己观点的情景。教师不再像以往一样把自己放在被批判的位置上,在相互的争论中,教师的思考变得更加开放了,他们更容易接受不同的观点和声音了,对自己的实践也开始持一种批判反思的态度了。
二、帮助教师做好教育记录
反思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实践操作,反馈并作出下一步的教育决策,园长之友《在教研中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记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教育活动进行记录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收集资料、发现问题的过程。记录不详实,反思就会失去依托,缺乏事实的支持。因此,我们很重视记录工作,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如全园教师每周至少做一次教育记录,教育记录的内容由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教师的工作体会逐步改变为研究某个特定的问题。
三、用以点带面的策略提高全体教师的反思能力
教师能力有高有低,对反思的作用认识不一,尝试反思的`愿望有很大差别——有人愿意(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有人反对,有人观望。于是,我们决定采取以点带面的策略推动教师反思。
我们选择了几个愿意反思自己教学的教师,组成教学小组,在固定时间进行研讨。在研讨中,主要是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研讨完就付诸行动。
这种榜样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在教师中产生了很大的;中击力,激发了教师自我成长的内部动机。教师们开始思考:别人跟我差不多,这样做了就提高了水平,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呢?以点带面的策略使得广大教师认识到了反思对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纷纷要求加入反思的行列,欢迎别人来看自己的教学活动,帮助自己反思。
四、帮助教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们的手中开始有了一篇篇详细的教育记录,记录后面出现了简短的分析,分析中包含了教师对幼儿发展的分析,对——个失败的教育活动的认真探讨。这些内容表明,教师已经认识到成功与失败都是一种收获。当反思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后,教师就能够发现自己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并分析出一些问题的原因。但是继续深入就遇到了困难——问题怎么解决。这也是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时遇到的最大困难,也是教师最需要帮助的时』矣。于是,我们加大了指导力度,帮助教师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在日常进班指导教师工作以后,会有意识地请教师对自己当日活动进行反思,然后再针对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再如,我们鼓励教师在结束半日带班工作后,在备课本中的“效果分析”一栏中,根据记录认真地把幼儿的发展水平,认知特点与当日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感觉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合作研究
教师间的合作研讨可以增进教师彼此间的了解,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管理人员本身就是合作群体中的一员,只不过他还有另一个重要任务——努力为教师们创设合作式研究的情景,切实为教师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
我们经常鼓励教师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提出来,作为研究讨论和反思的议题。每周教研活动的时间,教师都可以充分阐述自己的见解,听取其他教师的看法。有时意见会有分歧,但就是在这种冲突-与争论中,在沟通,互助,分享中,她们有了新的收获。
在支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的头脑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我们的责任就是点燃它,让它燃烧,永不熄灭。”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依赖于教师教育技能的提高,教育技能的提高则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反复尝试。管理者带着成果走向教师,不过是“授人以鱼”,只有带着教师搞出成果,才是“授人以渔”,才能使自己和教师共同走上研究的道路共同成为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7、阅读教学教研活动反思
阅读教学不仅是给予学生字词记忆,主题思想的理解结果,更应是获得阅读过程的感悟体验,获取结果的方法。这一个月的阅读教学中面对农村中高段学生阅读教学,我做如下实践。
一、初步阅读,读通读顺看准要扎实。
学生面对一篇课文如何下手。首先引导朗读,做好断句,重音,停顿等让学生能读通文句。此处至少要读两三遍,不排除教师领读或范读;其次,基础字词记忆理解。在通读两三遍课文后,就得认识和书写生字,理解新词了。在学生初步读通文句后,再默读全文,画出生字,并注音观察字形结构;圈出新词,结合语境试着感悟词意。最后规范书写,看准字词。在写中要求正确,规范,整洁,姿势正确,不在于书写数量,更注重的是结构笔画正确,整体布局的美观,姿势的正确——习惯才是关键。
二、明白内容,走进文本故事是阅读的前提。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就如同看一部电影,在起码要了解讲了什么事,介绍了怎样的物景吧。那么小学生如何能较准确的把握概括文章的中心呢?经过实践有以下方式引导。
(1)最常用的段意串联法。此办法就是学生第五次较慢的逐段阅读,然后在各段寻找总起句或中心句,亦或先说(写)出每段的段意,再次将各段意思连起来。这种方法运用于自然段较少,各段意义集中明了的文本。如《观潮》《赵州桥》《索溪峪的野》等十分有效。
(2)文题扩展法。这种办法较为简单,只需教师巧妙的诱导,以填空或问答式即可。如写景物的文章《观潮》《记金华双龙洞》什么时间地点,观看哪里的什么样的景就可以了解文章中心;再如写人的文章《詹天佑》在什么情况下干了什么事等。
(3)因果追寻法。此法从文章故事前因后果或脉络线索入手,清晰而又准确的去追索。如《实际地图上的发现》一文,引导学生从,谁在什么时间,因什么看什么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讲这些问题穿起来即可归纳出文章主要内容;再如《将相和》一文一句故事间的前因后果进行拓展补充也能轻而易举的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中心。
(4)中心拓展法。这是在通读全文后,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或中心段,然后扩展充实。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抓住文末“伯父就是这样的人,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围绕着中心句,适当地拓展填充课文通过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的几件事,展现了伯父……很是清楚。再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结合文中三个故事的串联,就找到了中心。通过……告诉我们……。
(5)回忆揉合提炼法。此阅读法相对对于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要求较高。在学生熟读文本后,通过学生自己在大脑中像放电影一般,将课文播放,其自身经过提炼取舍,然后把留在大脑的情节画面复述出来。做到完整,条理清楚,或是简明扼要,需要较深想象,概括和思维能力。
三、深入阅读体验,感悟精髓,精神成长,是阅读的关键。
阅读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字词积累,了解内容,更要从文章中学习遣词用句的技巧方法,阅读语感,生命重塑精神的成长。从文字中感受智慧精神,人格意志,自然万物的灵性,和那事理解释的真理,完成学生生命的塑造。因此,借助文章,教给阅读体验的方法策略,培养有效阅读习惯至关重要的。
(1)走进故事,立足角色,去体验主人公(作者)的态度情感和表现手法。这要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走进故事。如《山中访友》《山雨》等文章作者的赞美,喜爱溢于言表,流于字间,而喜爱之情就在灵动比喻,排比之中;《穷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人物的精神人格就彰显在心理,语言和动作中,引导学生在深入了解故事后,紧贴关键句段品读感悟,既有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又有表达方法的领悟。
(2)了解背景,明确指向或环境,感受时代精神,领悟情感导向。如教学《太阳的话》,必须了解艾青写作时的历史背景,才能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就得了解国际环境不平静,潜藏的危机和不幸,感受自己的幸福等。
(3)思考是阅读升华,批注是思想的沉淀。阅读教学就是有目的的阅读,就是教师在引导阅读中熏陶孩子,提升孩子塑造孩子的生命。因此,在阅读特定环境培养思维情感和语感能力是教师职责。例如教学《爬山虎的脚》叶老说“那叶子绿的鲜艳,看的舒服”鲜艳写出了爬山虎的生机勃勃,生命力强,舒服流露出作者的喜爱;再如《蟋蟀的住宅》一文,蟋蟀挖掘洞穴的过程足见他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啊。提醒帮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感悟写在字里行间,这种自己理解书写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引导和坚持。学生在阅读中顿悟,熏陶中提升,理解中思考,记录中反思,这是边思考边阅读最佳方式,也是灵魂成长的有效途径。
阅读教学是有目的的阅读,教师的扶和导是学生阅读收获最大化,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
8、阅读教学教研活动反思
什么是真正的学习?萧伯纳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我们彼此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彼此就有两种思想。”我觉得萧伯纳说的这句话就是关于学习的解释。同时我也认为,真正的学习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彼此都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想。”真正的学习必须是学习者在与他者倾听、交流的过程中,不停地吸取他人的思想,同时修正自己的思想,建构起全新的思想,那便是真正的学习。我认为,学生最需要培养的就是这样的能力。
今天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了《窃读记》这篇文章,今天的这节课主要是进行展示交流。在今天的交流中,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第一个发言的学生,他的成绩在四年级的期末考试中是全班倒数第二名,但是围绕着“文章哪些句子体现出了作者喜爱读书?”这个主问题时,他是第一个进行发言的,并且说明了自己的理由。有理有据,充分地体现出了他在自学的时候自己对文本的思考。这便是我希望看到的,我希望所有的学生都养成读书与思考的习惯,学习原本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仅仅只需要在关键时刻进行相关的点拨而已。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许是开学来的第一次的阅读教学,学生们还有一些拘谨,表达的意愿不是很强烈。但是,我也看到了一种很好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都是比较认真的,而且边听别人的发言边在做笔记。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也会多让学生注重这方面的问题。
教学的确是一个师生相互成长的过程,在课堂上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更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以前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分析句子的时候,只注重让学生去寻找句子中的关键词,却很少引导学生去观察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及相关的语法知识。在今天的教学中,我才无意间注重到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性。利用关键词来分析句子,只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当学生对这种方法有了较好地掌握地时候,要逐步地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地去分析句子,从多方面的不同地视角来分析句子,而不是仅仅通过关键词的方式。另我感到十分欣慰的是,今天在课堂中提到了这一点之后,马上就有一个学生活学活用,而且也是一个基础一般的学生。尽管教学改革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困惑,但是我也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尽力地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今天和学校新来的刘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入地交流,我给他看了一下去年我自己编写的导学案,他对我的导学案提出了许许多多的建议,听了他的一番见解之后,我深有所悟,确实让我获益匪浅。虽然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是有分歧才是最好的,只要都在课改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只要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都是很好的。我希望看到的是百花齐放,而不是一枝独秀,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学校的教学改革。
9、让幼儿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的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有成功的经验,亦有失败的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课后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进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再来指导实践;通过将零星的教学经验,不断加以总结与提炼,就可以提升教学理念,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凸现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可见课后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是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其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幼儿园教师在课前准备和设计方面比较重视,但在教学活动的反思和总结方面却显得比较难以把握。有的只是对目标、教学手段等进行一般性的反思,有的不清楚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或者视而不见,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思考。翻开教师的反思笔记,存在着空、浮、杂等现象,许多的教师把教学反思看成是任务型、应付性的工作,致使课后反思浮于表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记得失
每次活动后,总有点成功的经验或者是失败的教训。不管得失成败,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工作中考虑更周到,操作更自如,不走弯路,少走弯路。组织教学活动可因教师一个有趣的开头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的教法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因为讲得多做得多而使幼儿索然无味;也会因为一个环节的疏忽而开了小差走了弯路;还会因为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一时难以回答,而令幼儿大失所望。教师课后都应记录下来,日后改进。
二、思教学
进行这种反思,一定要从“幼儿学”着眼来发现问题,从“教师教”着手解决问题。也是教师教学过程得与失自我诊断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教师及时根据教与学的情况,对下一阶段的教学进行适当调整,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使教学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可以随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改进教学。
1.对孩子在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是以幼儿的学习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为依据,在写这类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往往习惯于从个人角度思考,而不善于从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方式和行为状态获得反馈信息,从而分析和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老师应及时捕捉孩子的信息,解读孩子的学习方式,对活动中孩子的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反思,从而调整自己的'策略,才能有的放矢的对孩子进行引导。
2.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方式进行反思
教师在进行每次教学活动后都要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剖析自己的教学状况。充分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对幼儿的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幼儿、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教法、学法、教具的运用直接作用于幼儿,影响课堂气氛和活动质量。因此教师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学习批判地考察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情景,通过实践与反思的不断循环逐步解决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应变能力,关注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效果,从而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得进步。
三、挖特色
一节课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一节课能有一个特色,有一个闪光点,能有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做法,就得承认其成功。教师可在活动后把该活动成功的地方,有特色的部分,值得推广的经验,都—一记下。
有时,活动中节外生枝的小插曲也是值得我们去回顾及反思的。常有这样的感觉:上课时原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因实际需要或随机生成,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活动带来勃勃生机。课堂上的一些开放性提问能打开幼儿想像的门窗,展现智慧的火花。一些童稚趣语、幽默问答,探究性的发现、竞赛性的游戏、展示性的表现或随机生成的问题能够拓展幼儿思维的空间,帮助幼儿迁移经验,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这些都是活动的闪光点。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可以把这些闪光点记上,以便于日后有重点有选择地采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