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课程教学反思

2023-07-06 17:27:13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课程教学反思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课程教学反思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课程教学反思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这是“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基础部分的教学,传统的教学建议是:做课本中的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改变越慢,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每次实验用的是同一个小车,让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上滑下,以保持小车在三种表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使学生知道实验中的哪些条件保持不变,变化的是什么条件。渗透研究方法。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三种情况下小车运动变化的情况和变化的条件,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动脑筋思考问题。(摘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P123页)

  如果教师仍按照以上建议教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标准》中要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在这一片段教学中,我尝试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一科学探究要素入手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根据探究目的(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引导学生选择科学的`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二、围绕探究方法:选择实验器材与设计实验过程。

  控制变量法就是当一个物理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有关时,研究某一个因素如何影响这个物理量,就需要控制其他因素都不变,只让这一因素变化,看这个物理量如何变化。本实验需控制“小车的运动状态改变”这一因素不变,而让小车受到的阻力这一因素发生变化。

  让小车受到的阻力这一因素发生变化,就需让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故本实验需准备毛巾、木板、玻璃三种平面。

  控制“小车的运动状态改变”这一因素不变。引导学生容易得出:保证小车在三种平面的初始速度和末速度都一致即可。

  通过教师演示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学生容易总结出:要保证小车在三种平面的初始速度相等,必须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本实验还需一个斜面。

  由于小车受阻力的作用,速度越来越小最后都会静止下来。当小车在三种平面上静止时,它的末速度都为零。

  通过以上引导,学生很容易设计出本实验: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木板、玻璃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的运动距离。

  在教学中认真实施科学探究,能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的转化,从而培养学生和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和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2、《认识物体》的教学反思

  1、本课大部分教学时间都用来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所以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组织教学问题。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集中于学习活动的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因此,为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活动,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根据儿童表现欲强的特点,采用激励机制,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活动的最好,对表现良好的小组用得红旗、得五星等方式予以强化;同时,还穿插播放一些舒缓、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既适时调控学生的`注意和自控力,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2、由于低年级小学缺乏一定的基础知识、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不能充分把握教师的意图,甚至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不能完全领会,因而,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往往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有时还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对要求学生说、做、想的内容都及时进行示范、引导和指导,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

  3、形状知觉是物体知觉的组成部分,是儿童认识物质世界的重要途径,而儿童对物体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觉的协同活动来实现的,因此,本课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触摸、听讲、讨论、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起来,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嘴、动耳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3、《观察物体》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在教学本课时,我准备了许多实物作为教学教具,以此希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教学目标。

  上课开始,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都被老师手中的各式各样的物体吸引,积极回答问题,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让我欣喜不已,但是没过多久,我发现有些学生开始交头接耳,注意力开始不够集中,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有些不知所措,面对此情景,最后我只能采取高压政策,才使教室恢复了平静,才使本节课顺利完成,同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并不会好到哪里去。

  课后,我反复思索着课上发生的一切,学生为什么会在后半段注意力不集中呢?最后我总结出了两点原因导致本课出现如此局面:第一,课堂形式设计过于单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逐渐瓦解;第二,疲劳,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大多坚持不下40分钟,导致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针对以上两点,我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内容合理,不易过多;2.课堂形式多样,适合学生的学龄段;3.形式与内容合理搭配;4,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设计适合学生的小游戏,以转移学生注意力,缓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疲劳。

4、《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我首先从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坐在车上,车子在刚开始猛地启动和急刹车时人的感受入手。进行行导入本课和进行本课的。首先我提问:当我们在车子猛地的启动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感受?学生都有经验。然后我问:为什么我会向后仰呢?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猜想。然后介绍说,我们做几个小实验进行验证一下。这里我们让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而是直接介绍几个小实验,进行研究。这样做,是因为这极小实验的较为简单,还有就是课本上已经介绍了。如果再让学生进行设计,似乎是有些浪费时间。可以让学生看书进行了解,我想也是不错的方式。

  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我们让学生进行说实验提示,我想这个一点注意。因为学生在分工合作,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上需要进一步进行加强。这样学生才能够较为好进行实验。

  在学生进行实验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基本上都能够进行实验,如果有学生没有携带相关的材料,我指导学生利用手头上的材料进行实验。第一部分实验内容包括:抽纸板上鸡蛋的实验,打棋子的实验和钢笔帽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观察到虽然下面的物体运动了,但是该物体上面的'物体位置没有改变,这样引导学生了解静止物体的的静止的属性。

  在接下来的时候,我又引导学生回顾,在急刹车的时候,他们的感受。这样学生再进行猜想。学生已经有了上述探究活动的经验,这部分对于学生就较为简单了一些。然后我介绍小车驼橡皮然后让小车进行急停的小实验。现在想来,我应该让学生进行说一说效果可能会更好。

  最后,我指导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解决问题;就是解释跳远和泼水时的惯性的应用。学生还是较好的进行了解释。

5、《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反思

  1、学习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我努力设置、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课前我搜集、准备很多与物体运动方式有关的图片及视频资料,让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玩具,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观察对象,更让教学、研究活动充满了乐趣。玩应该是有目的地玩,而不是瞎玩,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这里就从儿童认知的特点、水平出发,从儿童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让学生用已有的材料进行研究,用自己想出的各种方法去玩,他们就特别感兴趣。我也参与学生的活动,在适当的时候指导学生深入地玩,在玩中有收获。

  2、西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做,才能理解。”科学学习就是要把原本抽象、单一的概念赋予鲜活的生命,成为学生身边活生生的活动。给足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进行探究是本堂课的特点,参与思维训练,因此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了很多收获,在记录时,他们也用了多种方式,有的.用语言表达,有的用了图画表示,有的用了手势。在总结时,我不是直接地告诉,而是让学生互相补充,在他们的回答中善于提升概括,让他们的表达越来越科学,这符合儿童认知的特点。学生的发现往往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而且往往是很有价值的,所以我们要善于追问,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带而过地加以纠正,而是让学生通过再次观察去发现问题的所在,并作出正确判断。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及当堂达标的训练中,我时刻关注了学生的动向。本课教学研究的对象比较丰富,容量也比较大,在注重我们教师引导作用的同时更应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的过程中系统地掌握物体的各种运动方式。

6、《观察物体》的教学反思

  20xx年4月,我执教的《观察物体》一课,在“全区第八届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观摩活动周”中获得一等奖。研究此课的过程,也正是我逐步加深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研究的过程。反思此课成功的原因,我想主要是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我所教学的《观察物体》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在四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领域设计的一个单元内容。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通过一、二、三年级对系列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经验。本课教学内容就是要求学生通过透视二维的画面解决三维空间的问题,这是对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培养。本课教材内容都是利用照片或画面这样的二维平面来反映现实的三维世界,且照片(画面)的取材对我们学生来说都较为陌生。这就使学生难以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空间想象,进行合情推理;难以准确判断出拍摄点和照片的对应关系。一般传统教学的策略是:用一些物品,设置虚拟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但模型与现实物体之间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所以必定会引起观察的误差。加上我们实行的大班教学制,实际也无法满足每个人的体验需要。

  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应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进行本课教学。

  一、应用网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生成性的学习兴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一定记得这首古诗,描写的就是庐山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美景。本课的教学就是从这首诗描绘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到虚拟网上搜索、浏览“庐山美景”,让学生在美景、佳名的欣赏中真实感受到,因为我们观察位置不同所以看到了如此不同的美景,这便自然引出了“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研究主题。在此通过网络这一信息技术平台,方便快捷的将教师需要的信息、情境,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来,而且这样的创设过程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求,激发学生自主的学习热情。

  二、应用视频突破教学重、难点,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传统教学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所采用的策略存在着耗时多,误码率差大的敝端。为此教师应用了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录像取代传统的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在教学第1个例题“生日礼物”时,教师将课本上静态的图片换成了真实小狗的演示录像,引导学生边观看,边思考“小狗在每个位置看到的生日礼物是什么样的?”因为有了动态的录像,学生很容易就认清小狗的观察位置与观察对象的关系,进而展开空间想象,很快做出准确判断。

  教学第2个主题“天安门广场”时,教师用真实的校园照片取代原教材中的天安门广场照片,这样更好调动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和生活经验,进行空间想象和推理。对缺乏判断经验的学生,每张小图片旁的“帮助”又以录像方式,记录下不同位置的拍照过程,可以让学生真实体验到位置变化带来的建筑物形状变化,这就更好给学生提供了进行空间想象的直观经验,丰富了表象,促进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地发展,为学生展开合情推理提供了有力依据。在巩固提高环节中,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观察静态图判断图片拍摄前后顺序”这一难题,教师特别利用我们柳州市的本地资源,增加了一组看柳江河游览录像,判断照片拍摄前后顺序的题目。这正是让一些缺乏游览体验的学生,也能在有限时间里真实感受到游览中所见景物的相对位置发生的连续变化情况。为判断连续图片的前后顺序提供了必要的直观经验。信息技术在这些教学重要环节中地整合运用,将观察情境大量、真实地呈现在每个学生面前,使观察材料更具有活动性,可视性和空间立体感,有效培养了学生空间想像力,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应用网页型设计,支持学生个别化学习需求。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怎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统一知识内容时,都能得到有效发展呢?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网络的出现,让我们欣喜地看到,计算机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处理数据能力,快速实现内容的切换和选择。我们把这一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上,不就能很好解决个别化学习的难题了吗?在《观察物体》这一课教学中,我就把整个教学内容放置到虚拟网上,学生运用已有网络操作技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也可以进行自学。在探索发现的讨论部分,我利用网上留言的形式,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观察规律进行交流、讨论。在练习应用部分,充分利用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将课本中单一且难度跨越大的两道练习题,结合本校、本市环境设计成一组有三个层次的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网页链接的数据库,及时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由此可见网络技术地应用,充分满足了学生学习多样化、区别化的需求,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让教师也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四、应用信息技术,有效节省了教学时间。

  按计划本段内容的教学是3个课时。而信息技术的运用,省去了课堂教学中繁锁、耗时的组织观察环节,将大量的观察情境,观察信息用计算机快速、清晰地呈现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能将更多的时间集中到空间想象,推理判断中。在问题反馈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推理判断依据,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真正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弹性化,学生发展空间的扩大化。让学生在1个课时里就达到了原来3个课时的学习目标。

  总之,信息技术在本课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能在一个宽松、愉快、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学习内容更加贴进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真正地落实了新课改的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7、《物体的形状》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许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对这几种形体的认识,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课主要设计达成的教学目标有:认识4个基本的几何体,知道它们的特征;联系生活(学生介绍自己所收集的生活中这样形状的物体);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课后的反馈来看,基本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教学中,我选取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体,请学生说说物体的形状。当在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学生把物体的形状说成是平面图形时,我根据学生的学习的现实起点,直接给出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图形和名称,然后让学生根据四种物体的形状来为生活中的物品分类,顺着学生的“学”来“导”,在“导”中让学生探究,设境激趣,建立知识表象使学生得到启迪,悟到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舞台。

  因为这是一节操作课,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这样的课并不是很多,所以在刚刚接触的时候显得比较兴奋,试教时学生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要去动一动积木。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课前先让学生熟悉、把玩了教具,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基本满意,但还是个别学生控制不住自己,需要教师及时用眼神来督促。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课后我思考了本节课的组织形式:同桌合作,只强调了同桌合作,但没有指定负责人,可能就导致个别不自觉的学生没有约束感了。我觉得以后遇到此类操作课可以采取小组的形式,四人一组,指定小组长,带领其他组员一起有序的学习。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后,教学形式也能多样,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同桌说。

  在回答问题的语言上,我力求学生做到规范化、说完整话。本节课我可能注重了教学环节的流畅而没有花足够多的时间在指导学生“怎样完整的回答问题”上,这需要我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引起注意,因为对一年级学生说话的培养还是很关键的。

8、数学上册《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教学》教学反思

  这一课我让学生在‘拼摆 和‘观察 中进行探讨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要让学生能通过想象从实物中抽象出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体会多种摆法,但不要求学生个个都要摆出不同的摆法。

  教学时我通过小游戏引入要学的内容进行新授教学,新课教学时:第一层次、让学生拿出小正方形同位合作摆出例题中的.三种图形,请同学们从正面观察,你能看到什么图形,同位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给大家听,(汇报时应请一名学生摸一摸哪儿是正面)学生指着正面说出:横着的三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教师板书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小结:它们的是形状相同。第二层次、请学生继续从侧面观察(真正站到侧面去)说说你能看到什么图形,你能试着画下来吗?学生(摸着侧面)汇报,老师板书图。然后引导学生小结:形状相同。第三层次、请学生继续从上面进行观察(站起来观察)互相说说你能看到什么图形,试着画下来。教师出示三种图让学生选择是从哪个图形上观察到的,教师再贴在黑板上形成板书。 引导学生小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的形状是不相同的。

  教完这堂课觉得,虽然这节课的操作性很强,但是由于条件有限,四人小组观察验证的时候要轮流,有些拖延时间,另外,摆一摆时没有人人动手,最好同桌有一套正方体,这样便于操作。而在三个层次中,第二、三层次,可以设计一张表格,让学生自己观察验证,填写,得出结论,这样既能避免环节的重复,更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

  教后反思2:

  本课在设计时是以教材为蓝本,以生活为素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在课中选择学生熟悉的观察资料——班级图书箱,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引导他们进行教学思考,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并通过实际观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在学生进一步积累经验,形成表象的基础上,由只观察到物体的一个面,发展到可以同时观察到两个面或三个面,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从而促成经验的系统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样的教学设计显得比较亲切自然。

9、《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课程教学反思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这是“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基础部分的教学,传统的教学建议是:做课本中的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改变越慢,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每次实验用的是同一个小车,让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上滑下,以保持小车在三种表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使学生知道实验中的哪些条件保持不变,变化的是什么条件。渗透研究方法。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三种情况下小车运动变化的情况和变化的条件,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动脑筋思考问题。(摘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P123页)

  如果教师仍按照以上建议教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标准》中要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在这一片段教学中,我尝试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一科学探究要素入手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根据探究目的(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引导学生选择科学的`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二、围绕探究方法:选择实验器材与设计实验过程。

  控制变量法就是当一个物理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有关时,研究某一个因素如何影响这个物理量,就需要控制其他因素都不变,只让这一因素变化,看这个物理量如何变化。本实验需控制“小车的运动状态改变”这一因素不变,而让小车受到的阻力这一因素发生变化。

  让小车受到的阻力这一因素发生变化,就需让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故本实验需准备毛巾、木板、玻璃三种平面。

  控制“小车的运动状态改变”这一因素不变。引导学生容易得出:保证小车在三种平面的初始速度和末速度都一致即可。

  通过教师演示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学生容易总结出:要保证小车在三种平面的初始速度相等,必须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本实验还需一个斜面。

  由于小车受阻力的作用,速度越来越小最后都会静止下来。当小车在三种平面上静止时,它的末速度都为零。

  通过以上引导,学生很容易设计出本实验: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木板、玻璃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的运动距离。

  在教学中认真实施科学探究,能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的转化,从而培养学生和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和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10、《物体的运动方式》的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课的时候,我首先对于上节课的学习进行了复习,运用上节课学习的惯性的知识,学生进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跳远,泼水等。虽然我认识这些是非常简单的知识运用,但是学生来说,他们还是比较的困难的'。有相当的部分的同学没有运用合适的语言进行解释。我想学生在运用知识的方面有待提高。还有事学生需要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记忆,只有记住,学生才有可能进行运用。因此学生不仅需要进行对于知识的理解,还有需要学生记住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既有记忆,又有理解,那么学生在运用知识的时候就会遂心应手了。

  在进行本课学习的时候,我首先出示各种运动方式的物体的图片,这些图片包括:风扇,推木箱、秋千、运动的汽车。通过这些图片,学生判断它们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并且用图画出它们的示意图。这样进行学生可能还是不知道怎样去做,因为在一班,让学生进行做的时候,学生画的图乱七八糟,因此我在二班稍微改变了一下,首先给予学生了一个例子,用平移名称,及示意图作为例子,这样学生就较为容易进行画图和判断。果然学生在二班的表现比在一班好一些。

  本打算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各种物体玩法,进行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这些物体包括:尺子,橡皮筋、木块、风车、易拉罐,单摆等物体。通过这些物体运动方式研究,学生在玩中去发现各种各样的运动的方式。但是我这个学期才接过这个年级,我对于学生组织上有些问题尚待解决,因此我没有组织学生进行边玩边探究的活动。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完全的准备好,我还是首先运用比较稳妥的方式进行活动。虽然只是运用学生眼睛进行观察和脑筋进行思考判断,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效果还是比较组织不好的情况下进行活动要强。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