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2023-07-10 18:12:17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1、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我做了较深刻的反思:

  一、从教学环节反思

  读讲精练教学法是以言语训练为主线组织数学课堂教学,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变教师讲解为学生汇报讲解,然后在学生汇报讲解的浅显之处,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难点进行研讨、争辩,促使学生间合作交流,使学生对教材中的每个重点字、词都理解到位,剖析明白,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从开始时语言表述不清到表述完整、明晰,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本节课我深感此环节处理的不太好,教学法体现极不明显。

  1、指导学生读书环节:

  由于学生刚从二年级升到三年级,看书习惯差,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低,加之选用的教学内容文字少,图较多,这就需要教师应及时给低年级学生以具体的读书提示,起到指导的作用,而不能范范的让他们想“从书中看明白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上课时我看到好多学生看书时茫目,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这也是造成后面学生汇报讲解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觉得读书提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提示必须浅显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然后带着问题去看书,效果应该会好一些。

  2、学生汇报讲解环节:

  以言语训练为主线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此环节正是突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所在之处,但是低年级学生小,从书中读不出自己理解出的知识,只能照书念出看到的一些词句。这时,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启发、诱导、点拨、疏通学生讲解的积极性,并且及时帮他们扫清思维障碍,讲解时的疑惑,这样使讲解的学生学的更明白,没学到此部分知识的学生也能学会,学的不对或不到位的学生重新学习,达到全体都理解、学会的目的。本节课我感觉学生讲解不到位,关键在于我引导、点拨不到位,使学生的学习只停留于书面上,没有深度去理解,去挖掘,始终由我牵着学生在看,在说,很牵强。主要表现在:

  (1)引导学生关注量角器为什么是比较角大小的`一种好方法时,本意想利用读讲精练教学法中的八个技巧之一“咬文嚼字”,使学生从中找到“方便”、“准确”二字加以理解,教学完用量角器量角后,再返回来理解“准确”、“方便”二词用在此的含义,但是,课上处理的却很匆忙,很浅显。

  (2)学生讲解把握不够充分,一名学生讲解时,老师应关注到其他学生的反应,有不同意见或补充应及时给其机会,不应为了赶时间而视而不见,打消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造成学生不再想发言的局面。这一点是我没有深刻理解“讲解”环节的含义,应该让学生互相讲,互相交流,有了争论,教师再点拨、引导,这样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使课堂活而不乱,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3、学习用量角器测量角时

  角1与角2的测量方法相同,学生讲出了其中一个角的测量方法,另外一个角的测量方法一带而过,没让学生说一说或尝试操作一下,感觉处理欠扎实。现在想想,如果将另外一个角的测量放在初试验证环节,让学生用量角器仿照书上的样子,实际摆一摆,放一放,这样降低了摆放量角器的难度,也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落实到操作体验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

  4、练习是本节课处理最失败的环节。时间再短也应保证练习的扎实与有效。

  练习是为了巩固新知,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所以它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读讲精练教学法将练习定为分层精练,要求练习的数量不要多,但包含的思维程度要大,这样提高了练习的效率,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1)本节课的第一个练习是为了检验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但是教学中我处理此题非常欠妥。对于第3个角“钝角”的测量,学生汇报出现了不同答案,我没有在课堂上处理、纠正,而是为了赶时间奖其放在课下进行。问题的出现就说明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学会用量角器准确测量角的度数”掌握还不太明白,草草处理只会使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模棱两可,本节课的教学也没有真正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从教以来从来没有犯过的错,在这么重要的比赛中却因自己只顾一味的考虑时间而铸就了教学中不应该出现的严重错误。这是一个教训,类似的事情决不会再次在我执教的课堂上发生,再精彩的练习可以不要,不处理,但是既然练习了,就一定要进行的扎实、到位,为学生的学习负责。

  (2)拓展练习的处理也很欠妥当。学生猜想完后,都急于知识正确答案,因此,学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应该及时给学生出示答案,消除发言学生对自己答案的怀疑,然后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猜想的理由和依据,这样既能使学生充分理解用量角器测量角这一教学重点,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训练言语、思维条理性的目的。

  从整节课上我看到了自己对读讲精练教学法研究实在不成熟,但是,从这些遗憾中,让我对读讲精练教学法的认识更深了一层,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有针对性的运用好读讲精练教学法,真正领悟到读讲精练教学法的精髓所在,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从教学能力上反思

  1、不能合理把握、分配教学时间。

  本节课看似简单,其实操作性很强,能上好这样一节课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课前虽然我对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都做了精心的计划,但是,具体实施时却不很理想。

  2、教学环节衔接的过渡语激励性不强。

  过渡语的使用应该使学生愿意听,能听进去,并且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指引着学生很自然的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注意过渡语的精心推敲,语言要简炼,切实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评价语落实不够恰到好处。

  教学中,我评价学生不够及时,评价语不够贴切,不够恰到好处,因此,就显得对学生的评价平淡,无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易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教师的评价语不能泛泛而言,这样就显得评价语苍白无力,而应该要有针对性,起到激励学生与调动学生发言积极性的作用。

  4、课堂教学语言欠严谨。

  数学教学要求语言简炼、准确,每一句话说出来要强调它的作用,要使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没有用的话尽量不说或少说。在教学中,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还时常有口误现象,属于本人教学欠严谨,需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时刻注意严格要求自己,把每一节课都当成比赛来讲,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5、教学不够大方,拘谨。

  在教学中,总感觉自己放不开,顾虑太多。有时抛不开教案,有爬教案的思想,再者欠缺创造性教学的魄力,尤其在比赛时,自己感觉很拘谨,很规矩,怕教学思想或教学方法、手段用不对,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内在的知识欠缺,也缺乏比赛经验,锻炼机会少。

  6、自身的讲课艺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听完别的老师的课,我更加感觉到自己讲课的艺术性不够好。课上,我应该合理利用自己的体态语,例如手势、眼神、表情等,这些都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再有就是如何在数学课上充分利用自己的语气、声音的轻重、高低、抑扬顿挫来吸引学生听讲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四十分钟内始终能紧跟老师的思路专心学习。

2、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是在认识了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用量角器度量角的角的大小。因为这部分内容数学概念多,知识点多,比较繁琐,在以前的学习中出现的较少,操作的要求比较高。其中量角器的中心与三角形的顶点重合,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以及读数是看内圈的刻度还是外圈的刻度都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认识角的测量工具量角器,即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即度,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两个地方学生理解掌握的比较困难:一是量角器的摆放,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为突出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在设计教案时,凸显出以下特点:

  一、在活动中感受知识,建构新知

  首先我出示了一个三角形,一方面复习角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另一方面顺其自然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即度量角的大小,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起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而不是仅仅用耳朵听听,这样的印象与体会才会更加深刻。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在认识量角器的环节中,我放手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再与同桌合作,自主探究量角器的相关知识,通过交流知道量角器的相关知识。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尊重学生的想法,多巡视,与学生一起发现,讨论。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整个课堂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知识介绍的不够充分致学生在操作时频犯错误,拖延了课堂。除此以外,由于本身的教室技能还不够成熟,对学生的反馈评价不够及时与准确。我需要不断地反思中再学习再实践,在反思中成长起来。

3、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角的度量》这节课有太多的难点。首先,知识点都是全新的,之前没有任何知识铺垫,尤其是对量角器的认识;其次,学生在接受起来有难度,因为全部都是零碎的小知识,比如:中心点,0度刻度线,内圈,外圈等等,没有太大的逻辑性,与现实现实生活没有太多的联系;最后,关于量角学生操作起来有难度,同时我对于全班同学的掌握情况把握起来也有难度。

  成功之处:

  1、学生对于量角器的认识比预想的要好。

  (1)学生能在理解量角器的用途的前提下,理解“度”对于角的重要性,知道上面那些刻度是怎么来的。我让学生用手臂做角的两条边来比划出各个活动角,从0°到90°到180°到360°。让学生理解所有的角都是从0°开始到指定度数结束。

  (2)多数同学对于量角器的各个组成: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圈刻度,外圈刻度掌握比较扎实,能够理解各个名词所指的部位以及它的意义,为后续画角奠定基础。

  2、学生对于量角这项操作活动的掌握度大于我的预期。

  学生能在掌握量角器各个部位名称以及角的构成的前提下完成量度这项操作活动,并且正确标出已知角的度数。

  不足之处:

  1、少数学生对于量角器内圈刻度、外圈刻度不理解。

  其实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不能很好地区分哪圈刻度是内圈哪圈刻度是外圈,所以就给量角带来致命的漏洞。这也是我今后需要加强改进的地方。

  2、量角时,不知道读哪个数据。

  由于角的画法的变换性以及量角器的摆放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学生对于量角器掌握不是太清晰,导致部分学生读错数。

  3、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不能面面俱到。

  由于本节课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学生在自己摆量角器,自己量角,自己读数,所以我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肯定有遗漏的'学生。

  4、少部分学生被学具分神。

  少部分学生对于量角器过于感兴趣以至于不能很好地跟进教学进度,导致我不能很好地完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

  改进之处:

  1、让量角器生活化,让它更加生动,更加人性化,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它的构成及其应用。

  2、加强巡视力度,尽全力兼顾每一位学生。

  3、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量角器是量角的工具,所以学以致用至关重要,把总结的口诀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尽量练习到每一种情况。

  4、让学生体会角的形成的过程,大约感受它的大小,知道所有的角都是从0°开始,以确定到底是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以减小读错度数的几率。

  以上是我对《角的度量》这节课的课后反思,希望能够督促我继续改进本节课,继续推陈出新。

4、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对学生来说一开始是个难点,确实,一节课下来,从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教学情况不太理想,很多学生没能够掌握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教的方法和技能。课后反思,觉得问题主要有:

  1、学校发的量角器的质量不是很好,不是透明的,中心点也不是很明确,这样学生在进行中心点对顶点这个步骤时也会出现偏差,这些量角器对学生正确测量角的度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2、学生读角的度数时没有先估一估是锐角还是钝角,其次是判断看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的。意识,明明是一个锐角,但度数读出来却大于九十度。

  3、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充分估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测量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想的不够全面,因而在教学中没有充分讲解如何正确度量角的度数,避免测量的误差,没有及时讲解测量方法错误的理由。课中尽管使用了多媒体演示量角过程并示范量角,量角步骤也再三强调,可对于有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还是那么艰难,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把零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找刻度确非易事,内外刻度分清更是难,学生碰到角的边太短找不到刻度,延长的时候没把射线画好,造成误差很大。

  总之,在今后的《角的度量》的教学中,应时刻抓住学生薄弱的地方,进行错例分析,反复强调,个个过关。

5、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之上,学习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因为这部分内容数学概念多,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顶点和中心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看另一边在量角器上的刻度,还要分清内外刻度。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

  一是量角器的摆放。

  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课教学中,我给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动手实践,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中交流的机会。首先,让学生回忆测量线段的长短、物体质量分别需要什么工具?角的大小用什么测量?这样引起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问题。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既自然,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事物。教学时,先通过课前小研究让学生自己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观察量角器,通过观察你会发现什么?课上开始,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每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后,我根据汇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为了加强记忆,课件展示量角器的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这样不仅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还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测量角的大小时,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会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先让学生试着量,然后说出测量度数及方法。测量结果不尽相同,想出的方法不

  是很准确,语言不如教材那般准确。但不可否认,学生的思维在自然而流畅地向教材所展示的方法靠近。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除了指名上来量角,集体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组互相学习量角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量,看看别人是怎么量的,会的同学教教不会的同学。通过动手操作训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量角的大小方法,教学效果不错。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运用自主学习造成后面知识教学时间上比较紧迫。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6、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个重点,是为后面利用量角器画角作铺垫的。这节课让学生读量角器上的度数是一个难点。我们班级的学生上课比较活跃,好提问,对新鲜事物有一种探究精神。所以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拟订了这样四条:

  (1)认识量角器;

  (2)会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

  (3)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4)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孩子们平常根本没接触过量角器,更别说认识了,于是我便开门见山揭示课题,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老师作整理,让学生自己明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认识量角器是学习读角度、量角的基础。而量角器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他们对它充满了好奇心、新鲜感。教学中让学生先自己观察量角器上有些什么,给学生一个初步感知。对于上面很多的刻度和刻度线,至于中心及零度刻线估计学生是不易发现的,所以让他们通过看书自学所得。由于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待会儿读度数及量角时都要用到,而学生又是首次接触,必须让学生强化记忆,让学生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通过讨论及看书得到,最后让他们再一次指着量角器把各部分名称说给同桌听,这样学生就记住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

  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读出量角器上的角的度数并能说出读角的过程确实很难,量角器上的刻度线比较复杂,特别是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容易搞错,所以在这里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自己探究出何时看内圈刻度,何时看外圈刻度。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三组对称的角来让学生搞清什么时候该看外圈刻度,什么时候该看内圈刻度。语言是思维的外现,在说看角的过程中,让学生先小组里讨论,互作补充,逐渐完善;再同桌说、个体说,这样从小组到个体,一再说看角的过程,让学生掌握看量角器上角的度数。用量角器来量角的度数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探究,老师便全面放手,让他们先尝试着量量看,再请量对的学生作正确示范,起到正面引导,最后得出量角的三个步骤。

  通过学生的练习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摆放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也多次出现了内、外圈刻度看错的情况。教师还应该进一步指导学生在量角之前先判断是钝角还是锐角,再读度数,这样就可以避免错误。

7、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对本节课我做了较深刻的反思:

  一、从教学环节反思

  读讲精练教学法是以言语训练为主线组织数学课堂教学,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变教师讲解为学生汇报讲解,然后在学生汇报讲解的浅显之处,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难点进行研讨、争辩,促使学生间合作交流,使学生对教材中的每个重点字、词都理解到位,剖析明白,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从开始时语言表述不清到表述完整、明晰,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本节课我深感此环节处理的不太好,教学法体现极不明显。

  1、指导学生读书环节:

  由于学生刚从二年级升到三年级,看书习惯差,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低,加之选用的教学内容文字少,图较多,这就需要教师应及时给低年级学生以具体的读书提示,起到指导的作用,而不能范范的让他们想“从书中看明白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上课时我看到好多学生看书时茫目,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这也是造成后面学生汇报讲解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觉得读书提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提示必须浅显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然后带着问题去看书,效果应该会好一些。

  2、学生汇报讲解环节:

  以言语训练为主线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此环节正是突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所在之处,但是低年级学生小,从书中读不出自己理解出的知识,只能照书念出看到的一些词句。这时,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启发、诱导、点拨、疏通学生讲解的积极性,并且及时帮他们扫清思维障碍,讲解时的疑惑,这样使讲解的学生学的更明白,没学到此部分知识的学生也能学会,学的不对或不到位的学生重新学习,达到全体都理解、学会的目的。本节课我感觉学生讲解不到位,关键在于我引导、点拨不到位,使学生的学习只停留于书面上,没有深度去理解,去挖掘,始终由我牵着学生在看,在说,很牵强。主要表现在:

  (1)引导学生关注量角器为什么是比较角大小的`一种好方法时,本意想利用读讲精练教学法中的八个技巧之一“咬文嚼字”,使学生从中找到“方便”、“准确”二字加以理解,教学完用量角器量角后,再返回来理解“准确”、“方便”二词用在此的含义,但是,课上处理的却很匆忙,很浅显。

  (2)学生讲解把握不够充分,一名学生讲解时,老师应关注到其他学生的反应,有不同意见或补充应及时给其机会,不应为了赶时间而视而不见,打消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造成学生不再想发言的局面。这一点是我没有深刻理解“讲解”环节的含义,应该让学生互相讲,互相交流,有了争论,教师再点拨、引导,这样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使课堂活而不乱,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3、学习用量角器测量角时

  角1与角2的测量方法相同,学生讲出了其中一个角的测量方法,另外一个角的测量方法一带而过,没让学生说一说或尝试操作一下,感觉处理欠扎实。现在想想,如果将另外一个角的测量放在初试验证环节,让学生用量角器仿照书上的样子,实际摆一摆,放一放,这样降低了摆放量角器的难度,也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落实到操作体验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

  4、练习是本节课处理最失败的环节。时间再短也应保证练习的扎实与有效。

  练习是为了巩固新知,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所以它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读讲精练教学法将练习定为分层精练,要求练习的数量不要多,但包含的思维程度要大,这样提高了练习的效率,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1)本节课的第一个练习是为了检验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但是教学中我处理此题非常欠妥。对于第3个角“钝角”的测量,学生汇报出现了不同答案,我没有在课堂上处理、纠正,而是为了赶时间奖其放在课下进行。问题的出现就说明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学会用量角器准确测量角的度数”掌握还不太明白,草草处理只会使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模棱两可,本节课的教学也没有真正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从教以来从来没有犯过的错,在这么重要的比赛中却因自己只顾一味的考虑时间而铸就了教学中不应该出现的严重错误。这是一个教训,类似的事情决不会再次在我执教的课堂上发生,再精彩的练习可以不要,不处理,但是既然练习了,就一定要进行的扎实、到位,为学生的学习负责。

  (2)拓展练习的处理也很欠妥当。学生猜想完后,都急于知识正确答案,因此,学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应该及时给学生出示答案,消除发言学生对自己答案的怀疑,然后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猜想的理由和依据,这样既能使学生充分理解用量角器测量角这一教学重点,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训练言语、思维条理性的目的。

  从整节课上我看到了自己对读讲精练教学法研究实在不成熟,但是,从这些遗憾中,让我对读讲精练教学法的认识更深了一层,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有针对性的运用好读讲精练教学法,真正领悟到读讲精练教学法的精髓所在,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从教学能力上反思

  1、不能合理把握、分配教学时间。

  本节课看似简单,其实操作性很强,能上好这样一节课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课前虽然我对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都做了精心的计划,但是,具体实施时却不很理想。

  2、教学环节衔接的过渡语激励性不强。

  过渡语的使用应该使学生愿意听,能听进去,并且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指引着学生很自然的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注意过渡语的精心推敲,语言要简炼,切实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评价语落实不够恰到好处。

  教学中,我评价学生不够及时,评价语不够贴切,不够恰到好处,因此,就显得对学生的评价平淡,无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易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教师的评价语不能泛泛而言,这样就显得评价语苍白无力,而应该要有针对性,起到激励学生与调动学生发言积极性的作用。

  4、课堂教学语言欠严谨。

  数学教学要求语言简炼、准确,每一句话说出来要强调它的作用,要使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没有用的话尽量不说或少说。在教学中,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还时常有口误现象,属于本人教学欠严谨,需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时刻注意严格要求自己,把每一节课都当成比赛来讲,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5、教学不够大方,拘谨。

  在教学中,总感觉自己放不开,顾虑太多。有时抛不开教案,有爬教案的思想,再者欠缺创造性教学的魄力,尤其在比赛时,自己感觉很拘谨,很规矩,怕教学思想或教学方法、手段用不对,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内在的知识欠缺,也缺乏比赛经验,锻炼机会少。

  6、自身的讲课艺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听完别的老师的课,我更加感觉到自己讲课的艺术性不够好。课上,我应该合理利用自己的体态语,例如手势、眼神、表情等,这些都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再有就是如何在数学课上充分利用自己的语气、声音的轻重、高低、抑扬顿挫来吸引学生听讲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四十分钟内始终能紧跟老师的思路专心学习。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