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进文本──《雪》教学反思示例
1、让学生走进文本──《雪》教学反思示例
教学之后,在“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上有以下几点思考:
1、个性解读铺基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用一句时髦的话说“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阅读也应是老师的个性化行为。老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是老师个性化教学的基础,没有老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便没有其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在走进课堂前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目的就是要确定“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哈姆雷特”,以便在灵动的课堂中把守对话的底线、不断校正对话的方向、适时推动对话的进程。
对于《野草》,一直有着许多不同的解读,这本体现鲁迅全部生命哲学的小册子也因此被文学界公认为“世纪性的文学猜想”。《雪》虽然是其中色调相对明朗的一篇,但也有着诸多解读:有学者提出了“爱情的宣言”一说;钱理群将其上升到中华民族对宇宙基本物质元素、生命元素的理解。可是,对于八年级上的农村初中学生,在一堂没有前后呼应的独立的课上,如果对文本的开掘脱离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和可接受程度,是否真正有价值呢?再三考虑,我最终选择了“鲁迅的孤独与战斗精神”这种解读。
原因一:《野草》与《彷徨》作于同一时期,集中体现的是鲁迅在“五四”退潮之后空前的孤独与绝望以及对“绝望的抗战”。一直以来,鲁迅都有着一种强烈的孤独意识,这是一种先驱者的孤独、一种探索者的孤独,这种孤独带有屈原式的忧愤深广,表现为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和不与浑浊现实同流合污、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在《彷徨》的扉页上他便援引了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说,这样的思想在《雪》这篇文章中也有着较为集中的体现。
原因二:目前大多数学生对鲁迅的了解还是比较概念化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甚至还有学生认为是政治家。
基于这两点,我决定把本堂课教学设计的立足点定位在帮助学生更深入、更真切地认识鲁迅──体验鲁迅的情感,感悟鲁迅的战斗精神。
2、巧设问题走捷径: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总伴随着一些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解答问题,从而完成对文本的学习,教师的问题成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一条路径。问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等等。教师如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必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我提出了这些问题:
第一个环节中有两个问题:
⑴ 江南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 朔方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里的每个问题都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尊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主体,尤其是后面的这个问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完全要求或指向我们的学生,要获得认识必须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去探究。“滋润美艳”、“活泼”、“生机”、“热闹”、“干燥”、“升腾”、“奋进”等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句子,在学生完全沉入文本后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在第二个环节,师生共同分析了两种雪的特征之后,用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追问了一句“鲁迅笔下的雪仅仅是雪吗?”再次促使我们的学生一头扎进文本,从雪的表象里思考抽象出内在的东西。这里的雪不仅仅是雪,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它应该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一种内心的含蓄表白。江南:雪和蜜蜂、山茶、梅花、人──人、雪、物共融的美好画面,而朔方:雪和旷野、天宇──孤独,孤独中纷飞。此时此地的雪,其实就是鲁迅自己的内心思想的写照。虽然孤独,但朔方的雪是否寂静、停留?不,它仍然旋转、升腾,旋转、升腾。在这个旋转升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雪的精魂,鲁迅的精魂。
三个问题,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所以学生的走进雪走进鲁迅,自然顺利,并没有很大的障碍。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自由自觉地学习、体悟,真正体现了阅读教学中的学生主体,真正实现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不仅仅是教师的个性化行为。
3、适时点拨排障碍: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答非所问”、“学生游离文本”、“学生死钻牛角,不能自拔”以及“学生思维停滞,陷入僵局”的现象,这时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使学生重读课文,回归文本。那什么是“点拨”呢?蔡澄清认为: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它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三处地方进行了较好的点拨:
⑴ 句子“有许多蜜蜂们忙碌的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的闹着”中“闹”字的理解;
⑵ 句子“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中“孤独”的理解;
⑶ 在学生提及“雪的战斗精神”却无法理解“雪的战斗精神就是鲁迅精神的写照”。
此时教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雪战斗精神的词语,并让学生阅读资料“鲁迅的故事”,引导学生从“雪的写作背景及鲁迅生平”这一角度去理解。
就这样,老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又重读课文,回归到了文本,走进了雪,也走进了鲁迅的精神世界。
不过,在课堂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
1、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例如在学习“朔方雪的特征”时提到了雪的外形特征──如粉,如沙和雪的内在气质特征──蓬勃奋飞,旋转升腾,我并没有就此点出“雪的内在气质特征即雪的精神特征”,也没有以此作为学习“雪的战斗精神和鲁迅精神”的切入口,造成了教学环节的脱节现象。我想这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太依靠原先的教学设计,不能很好的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来适时调整。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是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丝毫激情与悬念的行程,而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优秀的教学设计不是对课堂情况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要给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它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应该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展现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情境和环节之中!
2、深度的挖掘缺乏必要的语言浸润和资料帮助解读,显得略微生硬。因为要从一篇文章中读出鲁迅的精神,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有点难度,必须要援引一些资料加以引导,帮助理解和解读。虽然,我也援引了背景资料、专家学者的解读以及鲁迅的故事,但由于在课堂上没能安排时间让学生在衔接上处理不当,导致多数学生一下子难以从雪的精魂到鲁迅的精魂,最多只能体悟到雪在灰暗的天宇下升腾奋飞,很难想象到鲁迅在困境下孤独的情境,以及鲁迅在孤独中不沉沦,依然奋斗的精神。这也是教师在个性化教学中必须要加以克服的瓶颈。
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这次历练对我的教育意义很深刻,很多老师善意的批评也为我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此也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能不吝赐教,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克服弱点。我相信自己能在语文教学这条道路上越走越稳健。
2、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燕子》的教学反思
德国现代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要从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这也是人作为个体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观的觉醒。过去应试教育常常以一味地灌输知识为主体,“牵着学生走”,使得学生只能依照教师的要求被动学习,接受知识。
请看一则《燕子》教学片段:
师:现在请大家读第四小节,这小节有几句话,主要写了什么?
生:这一小节有三句话,主要写燕子停在电线上。
师:对,主要写了燕子停在电线上休息,这种样子课文中说像什么?
生: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师:为什么说像曲谱?知道什么叫曲谱吗?
生:就是歌曲的谱。
师:歌曲有两种谱,一种叫“简谱”,一种叫“五线谱”。(出示图片)课文中的曲谱应该是哪一种?
生(齐):是五线谱。
师:对。燕子停在电线上休息为什么会像五线谱?我们先来理解“嫩蓝的天空”。什么叫“嫩蓝”?
生:嫩蓝就是蓝得很淡。
师:很好,因为远远望去,天空是淡蓝的。这“几痕细线”又是什么?为什么用“痕”而不用“根”?
生:“几痕细线”是指电线,“痕”就是很细,因为远远望去看不清。
师:这“细线”就像五线谱上的什么?停在细线上的燕子又像五线谱上的什么?
生:这“细线”就像五线谱上的五条线,停在细线上的燕子又像五线谱上的……
师:音符,说得真好。燕子正准备演奏一首歌颂美好春天的曲子呢!
初看,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配合十分默契。细一想,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都是在教师设定的`框架中学习,接受知识,受思维定势的束缚,没有真正发展智力,更没有培养语文能力。
其实语文能力不是教会的,是通过活动、实践自己学会的。因此,语文课上,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自身与教材的亲密接触。再者,课堂上学生个体间的交流有益于思路的拓展。
所以,语文课上必须打破“以牵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地诵读、玩味、揣摩,拓展其思路,表现自己的才能和个性。
3、用心去感受──《鸟的天堂》的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是一篇传统课文,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文章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声色兼美。以前多次教过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学生的读、老师的讲解以及引导学生想象美景。对于文字这么优美的文章,学生往往是学文,而不进入文章所描写的意境。这次教学这篇课文时,由于现在有班班通,借助多媒体来教学这篇文章就轻松多了。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采取了理清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特点、体会写作方法、领悟作者感情,这一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缩短学生的认识和客观事物之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
《鸟的天堂》一课,学生没有亲临过鸟的天堂,对大榕树的大和美缺乏感性认识,了解不多,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么,依据多媒体能够通过声、光、色、形,把远的事物拉近,把抽象的事物变实。对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超文本的教学软件,向学生展示大榕树的实景,从而拉近学生与鸟的天堂的空间距离。在教学第三大段鸟多、鸟欢时,我又充分。
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的作用。开始我播放了一段悦耳动听的鸟叫声,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倾听,用心去感受。利用音乐的语言,使课文语言的形象激活了生活中原来积累的知识,并融合在一起。这群鸟雀跃,嬉戏玩闹的场面就促使学生情不自禁的产生想亲眼看到画面的情感。情感的投入,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增。影视的形象更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它能再现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纷繁世界,使语言内容变抽象为具体、生动,使文字教学信息传递由静态变为动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因此我在《鸟的天堂》一文的设计中,结合教材重点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发展水平,有目的的恰当适时的运用电教媒体,将学生带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美的情景中去,接受美的教育。
对于本单元所重点掌握的见闻和联想的教学,主要通过读、质疑、解答来完成。但由于这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视觉的欣赏上,对于见闻和联想的掌握不是很好,在教学时,还需要老师重点点拨。在具体学习中,要靠同学们读读悟悟。不过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浓的,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做课堂学习的主人。
4、让学生走进文本──《雪》教学反思示例
教学之后,在“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上有以下几点思考:
1、个性解读铺基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用一句时髦的话说“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阅读也应是老师的个性化行为。老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是老师个性化教学的基础,没有老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便没有其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在走进课堂前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目的就是要确定“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哈姆雷特”,以便在灵动的课堂中把守对话的底线、不断校正对话的方向、适时推动对话的进程。
对于《野草》,一直有着许多不同的解读,这本体现鲁迅全部生命哲学的小册子也因此被文学界公认为“世纪性的文学猜想”。《雪》虽然是其中色调相对明朗的一篇,但也有着诸多解读:有学者提出了“爱情的宣言”一说;钱理群将其上升到中华民族对宇宙基本物质元素、生命元素的理解。可是,对于八年级上的农村初中学生,在一堂没有前后呼应的独立的课上,如果对文本的开掘脱离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和可接受程度,是否真正有价值呢?再三考虑,我最终选择了“鲁迅的孤独与战斗精神”这种解读。
原因一:《野草》与《彷徨》作于同一时期,集中体现的是鲁迅在“五四”退潮之后空前的孤独与绝望以及对“绝望的抗战”。一直以来,鲁迅都有着一种强烈的孤独意识,这是一种先驱者的孤独、一种探索者的孤独,这种孤独带有屈原式的忧愤深广,表现为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和不与浑浊现实同流合污、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在《彷徨》的扉页上他便援引了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说,这样的思想在《雪》这篇文章中也有着较为集中的体现。
原因二:目前大多数学生对鲁迅的了解还是比较概念化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甚至还有学生认为是政治家。
基于这两点,我决定把本堂课教学设计的立足点定位在帮助学生更深入、更真切地认识鲁迅──体验鲁迅的情感,感悟鲁迅的战斗精神。
2、巧设问题走捷径: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总伴随着一些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解答问题,从而完成对文本的学习,教师的问题成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一条路径。问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等等。教师如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必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我提出了这些问题:
第一个环节中有两个问题:
⑴ 江南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⑵ 朔方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里的每个问题都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尊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主体,尤其是后面的这个问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完全要求或指向我们的学生,要获得认识必须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去探究。“滋润美艳”、“活泼”、“生机”、“热闹”、“干燥”、“升腾”、“奋进”等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句子,在学生完全沉入文本后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在第二个环节,师生共同分析了两种雪的特征之后,用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追问了一句“鲁迅笔下的雪仅仅是雪吗?”再次促使我们的学生一头扎进文本,从雪的表象里思考抽象出内在的东西。这里的雪不仅仅是雪,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它应该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一种内心的含蓄表白。江南:雪和蜜蜂、山茶、梅花、人──人、雪、物共融的美好画面,而朔方:雪和旷野、天宇──孤独,孤独中纷飞。此时此地的雪,其实就是鲁迅自己的内心思想的写照。虽然孤独,但朔方的雪是否寂静、停留?不,它仍然旋转、升腾,旋转、升腾。在这个旋转升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雪的精魂,鲁迅的精魂。
三个问题,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所以学生的走进雪走进鲁迅,自然顺利,并没有很大的障碍。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自由自觉地学习、体悟,真正体现了阅读教学中的学生主体,真正实现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不仅仅是教师的个性化行为。
3、适时点拨排障碍: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答非所问”、“学生游离文本”、“学生死钻牛角,不能自拔”以及“学生思维停滞,陷入僵局”的现象,这时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使学生重读课文,回归文本。那什么是“点拨”呢?蔡澄清认为: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它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三处地方进行了较好的点拨:
⑴ 句子“有许多蜜蜂们忙碌的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的闹着”中“闹”字的理解;
⑵ 句子“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中“孤独”的理解;
⑶ 在学生提及“雪的战斗精神”却无法理解“雪的战斗精神就是鲁迅精神的写照”。
此时教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雪战斗精神的词语,并让学生阅读资料“鲁迅的故事”,引导学生从“雪的写作背景及鲁迅生平”这一角度去理解。
就这样,老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又重读课文,回归到了文本,走进了雪,也走进了鲁迅的精神世界。
不过,在课堂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
1、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例如在学习“朔方雪的特征”时提到了雪的外形特征──如粉,如沙和雪的内在气质特征──蓬勃奋飞,旋转升腾,我并没有就此点出“雪的内在气质特征即雪的精神特征”,也没有以此作为学习“雪的战斗精神和鲁迅精神”的切入口,造成了教学环节的脱节现象。我想这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太依靠原先的教学设计,不能很好的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来适时调整。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是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丝毫激情与悬念的行程,而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优秀的教学设计不是对课堂情况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要给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它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应该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展现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情境和环节之中!
2、深度的挖掘缺乏必要的语言浸润和资料帮助解读,显得略微生硬。因为要从一篇文章中读出鲁迅的精神,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有点难度,必须要援引一些资料加以引导,帮助理解和解读。虽然,我也援引了背景资料、专家学者的解读以及鲁迅的故事,但由于在课堂上没能安排时间让学生在衔接上处理不当,导致多数学生一下子难以从雪的精魂到鲁迅的精魂,最多只能体悟到雪在灰暗的天宇下升腾奋飞,很难想象到鲁迅在困境下孤独的情境,以及鲁迅在孤独中不沉沦,依然奋斗的精神。这也是教师在个性化教学中必须要加以克服的瓶颈。
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这次历练对我的教育意义很深刻,很多老师善意的批评也为我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此也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能不吝赐教,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克服弱点。我相信自己能在语文教学这条道路上越走越稳健。
5、随文识字──《胖乎乎的小手》教学片段及反思
【背景描述】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下册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见大,通过兰兰画的一双胖乎乎的小手这张画,巧妙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
【片段一】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到兰兰家玩?老师现在就带你们去兰兰家。
(投影出示兰兰一家人都在夸奖兰兰画的画面)
(生看兰兰一家人夸奖兰兰画的画面)
师:兰兰家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
生:兰兰家有爸爸、妈妈、姥姥,他们都在看兰兰画的这张画。
生:兰兰的全家人都很喜欢兰兰画的这张画。
师:是呀,兰兰画的这张画多好!兰兰的爸爸下班回来后,拿起画是怎么做的呢?
(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爸爸是怎样看画的呢?把爸爸的动作演一演。
(生表演的'有模有样)
师:你表演的真棒!老师也来表演一个动作,让大家猜猜是个什么字?──今天的太阳太大了,我把手放在眼睛上遮一遮(师边描述边做动作)
生:我猜是看见的“看”字。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上面一个“手”字,下面一个“目”就是“看”。
(师出示“看”的井字格,并相机板书“手”)
师:你仔细观察“看”,“看”字上面部分写的是“手”吗?
生:“看”字上面写的不是“手”,把“手”字里的弯钩变成了撇。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咱们在写撇时要写长一点,一直写到左下格来。你们仔细观察“看”字哪一笔正好写在横中线上?
生:“目”字里面的横折钩正好写在横中线上。
(生书空写“看”字)
师:“看”字还有一个好朋友,出示“着”,你发觉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他们都有一个“目”字。
生:“看”字加两点,再把撇变成横就是“着”字。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着”字里有三横,三横的长短要注意,中间一横写得最短。
(生书空描红,书写“看”和“着”这两个字)
师:兰兰的爸爸拿起画看了又看,心里特别高兴!让我们一起当兰兰的爸爸高兴地夸夸兰兰。
(生自由读、点名读、齐读)
【片段二】
师:过了一会儿,妈妈也回来了,妈妈是怎么对兰兰说的?
(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生(眉头紧锁着读):妈妈下班回来,看见画,笑着说:“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洗过手绢啊!”
师:这位妈妈的眉头怎么紧锁着?兰兰的妈妈是笑着对兰兰说的。
(相机出示“笑”字)
师:你们笑一个给老师看一看。
(生露出会心的微笑)
师:你们会给“笑”字找找朋友吗?
生:微笑、傻笑。
生:笑话……
师:你们看“笑”字上面的竹头字好像咱们舒展的眉头,“笑”下面的好像我们学过一个什么字?
生:“笑”下面好像我们学过的“天”字。
生:“天”字里面横变成撇就是“笑”字。
师:你说得真对!让我们一起笑一笑。
(生书空描红,书写“笑”字)
师:你们现在能笑着当兰兰的妈妈,夸夸自己的乖女儿吗?
(生自由读,点名读,齐读)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在学生要求会认的生字中,有80%的生字在阅读文中出现。
我以文本为载体,依托文本进行识字教学,教学中采用了多样化的识字形式让识字与阅读有机结合,在多样性、趣味性的语境中,引导孩子们在快乐中识字,同时感受汉字的魅力。
依托文本趣味识字,让识字教学更生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中有看动作猜字,给生字组词,给生字找形近字,识记生字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引导学生积极阅读识字,在愉快中学习。
依托文本朗读识字,提升识字效率。通过朗读发现生字、记住字形,通过听读体会生字的意思,通过朗读体验情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字的音、形、意在学生的头脑中越来越明析,越来越深刻。
6、教师引领,不能丢弃的“拐杖”──中学语文《雷电颂》教学反思范
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已成了我们课堂教学的趋势,谁也无法逃避,只能尝试以之发展我们的教学能力。但目前因有的教师只重形式不重实质,难免出现新的形式化。所谓形式化,即不讲实效,不讲实质,做表面文章,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小组讨论的泛化等,是为做而做,为讨论而讨论,而不讲究为什么。我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要在课堂实效方面下点功夫。盲人走路最需要一根拐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往往需要及时给学生一根拐杖,引领他们走得实,走得好。某教师在教学初二《雷电颂》一课时,尝试用小组讨论组织教学,由于只重形式而不重实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案例:教师先出示幻灯片: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随即:同学们,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象征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即找出文中哪些具体事物分别象征了什么,好吗?学生齐声回答:好!接下来,整个课堂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大家一边看书一边交流。
五分钟后,集体交流,课堂气氛极沉闷,发言者寥寥无几,教师一再点拨,课堂成了教师与几位语文学习佼佼者的对话,最后明确答案,这部分新知识就算学完了。这是小组讨论吗?整个过程实际上还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灌,师生互动流于形式,效果甚微。
诊断:尽管教师在主观上已有了以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能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显然缺少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在这一环节上,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加上这部分知识较抽象,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又不足,学生一时理解不了,从而导致教学有效性的缺失,其智力价值也得不到应有的体现。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我认为,教师引领,适时给学生一根拐杖,实现多元化互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方法。
第一步──认一认:
什么是象征手法?教师出示幻灯片:象征是文章或文段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委婉、曲折、含蓄的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形象、可感,极大的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概念及其作用的展示让学生对初次正式接触的这种表现手法有一点理性认识,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真正使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目光,紧紧抓住他们的心。由此可见,教师应在组织小组讨论前努力提供切合学生实际的知识点,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方便。案例中教师虽也已提供概念,但较笼统,学生对它的认识模糊,也就缺失了教师引领的作用。
第二步──学一学:
屈原所处的时代象征了什么?教师提问并建议学生看课后参考资料投影:屈原所处的时代象征作者所处的时代。这个过程及时让学生增加了对文本的背景理解,增添了对概念的具体的感性认识,拉近了与教材的距离,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学生思考的大方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给学生一个可供模仿或借鉴的例子很重要。这种不失时机的引领,可以激起学生内心尝试成功走出第一步的强烈渴望。
第三步──猜一猜:
课文中下列被象征的本体分别对应的象征体是什么?大屏幕投影连线题,具体事物风雷电;洞庭湖、长江、东海;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土偶木梗和象征物变革现实,追求正义、光明的伟大力量;人民群众;屈原被囚禁前的配剑;坚定的信念;对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把它们分列两端,让学生结合文本思考、探究,从而较好的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这个过程既有趣味性,又有探讨性,学生很快投入到思考中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时适时点拨、引领,学生自然跃跃欲试,主动参与到讨论中去。
第四步──议一议:
小组讨论怎么连线配对。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各小组长集思广益,作好书面记载并代表小组发言,这种有组织、有目标、有方向的探究合作很快就有了结果,集体达成共识。小组讨论真正实现了从形式走向实质。这一步充分体现了生生、师生交流并积极互动的特点。教师不再是案例中的旁观者,其引领服务于全体学生多元、多维的发展。
简单的四步走,为什么能很快地化解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呢?因为,四步走中教师在知识上的引领,及时给了学生一根拐杖,大大降低了讨论的难度,减少了探究的盲点,避免学生走弯路,同时也就杜绝了不少学生讨论中充当南郭先生的现象,充分发挥教师平等中首席的作用,真正实现小组讨论的多元化价值,提高了课堂实效!因此,实施新课程中,教师应有的引领绝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