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回顾与整理》听课教学反思
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回顾与整理》听课教学反思
顾老师将本单元学习的主要知识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分类、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其运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通过顾老师的整理和复习教学,帮助学生巩固对分数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顾老师力求突破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方式,尝试运用“课堂自主整理——集体交流点评——复习综合提高”的步骤,通过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的集体讨论,相互交流、补充、完善,相互质疑、辩论、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取长补短,张扬个性。
顾老师还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归纳复习与整理的方法。整理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用合理、简洁、清晰、有特色的形式进行整理,借此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在相互评价整理情况时,引导学生比较归纳总结出根据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整理的方法,并鼓励学生今后用这种方法去整理其他知识。这样从整理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方法、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这节精彩的复习课里,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性质等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学会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理有关分数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都源于顾老师别具心裁的教学设计和名师的教学能力,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
教学在一个小故事中拉开,不但由此突出“平均分”,还在学生的不同的平均分的情况中评价学生的公平、感恩的情感价值,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这似乎与数学教学无关,但教育与教学是不该分的,而我认为教学远没有教育对学生的意义更大。
在教学单位“1”的概念时,我从学生熟悉的数字1引入,让学生说说1可以表示什么,从而归纳不但可以表示1个物体,1个图形、1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1个整体,在此基础上得出1如此多的实际意义是数字1的外延,并在1上加引号,由此定义单位“1”。然后让学生说说手边什么可以看作单位“1”练习内容有些少,特别是对一个计量单位如1分米1厘米1千克等学生说得少,引导也没有跟上。
在学生理解了单位“1”的基础上,我通过对折圆形的纸片引导学生依次得到分数21,41,81这些是学生以前学习过的,然后我通过问: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这样的1份是81,那么这样的3份呢?学生很容易得出83这个分数,然后问5份呢?7份呢?引导学生分别得出分数,于是我质疑:81,83,85,87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发现分母都是8,引导学生发现这是因为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得到的,只是因为要表示的部分的份数不同。我并没有急着肯定学生的发现,而是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12根小棒分一分,用来表示一个分数,让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引导学生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叙述自己是如何得到这个分数的,使学生在开放的学习内容中得到不同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充分的交流让学生发现倾听别人的发言也是重要的学习途径。此处应该再通过比较,发现把单位“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或表示不同的份数,所得的分数都是不同的。此时学生很容易总结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表示的什么意思。
关于分数单位,我选择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分数意义概念后提出。本来设计时计划让学生再想一想12根小棒看作单位“1”平均分,可以得到哪些形如1的分数的`,因为前面学生都提到了,而且时间剩下的也不多了,于是只有作罢,教学反思《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然后赶紧练习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和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练一练的习题效果不错,于是我对练习中的相似习题省略,但数轴上的单位“1”和如何正确得出各分数相对应的点是比较难的,于是仅剩的时间我留着处理了这个习题。
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的教学反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精品课的打造渐进尾声。不知道不觉到了复习课打造阶段。数学科组长顾群老师为了做好带头榜样作用。主动承担了整理和复习(一)的教学任务。此次精品课的打造更是请到了中山市教研室的刘艳老师和李宇涛老师指导,此外还有来自三乡镇平岚小学和载德小学的同仁。
情景引入环节,顾老师以一首优美的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观察诗中文字的特点,提问:哪个字出现的最多?“春”字共有几个?
接着引导学生联系数学,提出一些用除法做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说出其意义。这样是引入,将语文和数学联合起来,使得数学课堂也诗意化,更富有情趣,学生学起来也更有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知识点。学生给出的知识点是凌乱的,无序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制作了对应的贴纸,将学生答道的知识点随意的`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将这些杂乱的知识点整理归纳。这个环节设计的较好,学生通过整理能将知识系统化。集思广益,通过汇报整理,整个单元的知识点一目了然。当学生知识点清洗后,老师给出了一些基础练习。通过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复习课看似知识对于知识点的回顾与罗列,但是要做到行之有效,也必须要在课前做好设计,挑选好精心练习题。顾老师的课在各个方面都做得较好,是我们科组老师学习的典范。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
本学期第四单元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在课堂上,我与学生先后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其中包括了“分数大小的比较”,也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在分别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与“真分数和假分数”时,我感觉学生学得比较好,他们知道了如何比较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也知道了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我以为这单元开了个好头。谁知道,在学习完把假分数化为整数或者带分数后,一道比较分数大小的'作业题却难倒了一些学生。这道题有好几个数(包括真分数和假分数、整数),其中两个是5/6和4/3。在课堂上布置完作业,先后有好几个学生问“5/6和4/3”怎样比较大小。我说,你们认为这两个分数能比较大小吗?他们都说不能。我问为什么,回答是“它们既不是分子相同,又不是分母相同,,怎么比较啊?”我再问,你们刚学过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和假分数有什么特点?“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我就说:“这不就行了吗?”……“啊,明白了”,我话没说完,他们就有点恍然大悟。事后检查作业,他们的这道题几乎没怎样错。
他们恍然大悟了,我却有点皱眉头了:怎么回事,这些学生分开来学习,好像都明白,稍稍一综合,就无所适从。不过,就在写这篇教学反思时,我有点想通了:从学生讲,他们没有把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确实算不上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学生。但刚学的新知识,不是谁都可以马上滚瓜烂熟的,做老师的,你就耐心点吧;从老师本身讲,上课时,是否把有关的知识都讲透了,是否把该联系的知识点为学生讲明白了,你自己讲课都没时时注意到知识点的联系(从讲课角度讲),又何必苛求学生马上就有好的学习效果呢。备课,一定要备学生,这不是一句空话,作为老师,必须心中时时有学生。
5、六《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分数除法教学的起绐课。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理解的困难之处。我是想作为分数除法的第一个知识点,利用折一折,算一算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是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之前已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为本节课的新知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
1、 强调知识的迁移和类推。
在教学中,先复习整数除法意义再进行分数除法意义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和类推很容易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
2、 以自主探索为主。
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
一节有效的课堂应该建立在有效的小组合作上,整节课下来我发现在小组合作方面我还应多钻研,如何调动小组的积极性?如何让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乐于参与其中?将是我接下来主要的研究方向,真正做到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6、《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回顾与整理》听课教学反思
顾老师将本单元学习的主要知识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分类、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其运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通过顾老师的整理和复习教学,帮助学生巩固对分数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顾老师力求突破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方式,尝试运用“课堂自主整理——集体交流点评——复习综合提高”的步骤,通过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的集体讨论,相互交流、补充、完善,相互质疑、辩论、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取长补短,张扬个性。
顾老师还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归纳复习与整理的方法。整理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用合理、简洁、清晰、有特色的形式进行整理,借此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在相互评价整理情况时,引导学生比较归纳总结出根据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整理的方法,并鼓励学生今后用这种方法去整理其他知识。这样从整理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方法、步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这节精彩的复习课里,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性质等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学会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理有关分数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都源于顾老师别具心裁的教学设计和名师的教学能力,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7、《整理和复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这次的连片教研我教学的内容是《整理和复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下面我谈谈我们教研组在设计这节课的思路以及教学后的一些反思。
1、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因为复习课中没有现成的例题,所以本节课要自己选择和组织教学材料,因此我们设计让学生说说苹果,梨,2个和三分之一的关系,从中提取需要的数学问题进行复习,并且根据关系句由学生自己编题,编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以及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这样本来很枯燥的分数应用题的复习题材变得生活化,使学习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2、围绕复习知识点组织教学。
在整节课教学中都围绕苹果,梨和三分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从这已知信息中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不断的变化数学问题,解决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变化已知和问题,编成不同的应用题,从而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较好地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让他们在自己选择信息、编题目的过程中进一步地把握了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也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3、运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孩子理解。
在本节课中,学生编出的每道应用题我都设计了线段图,让学生不仅通过分析题意理解应用题,如果孩子掌握不好的问题我出示线段图让孩子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保护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在于老师的评课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于老师的那种一切从孩子出发,教学为孩子服务的精神,反思我的这节课我感觉自己的课堂没有真正从孩子考虑,本节课的设计更多的是为了整节课的流畅性,没有从根本想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情况,基于这些我又进行了这节课的重建,相信有了这节课的经验,有了于老师一对一的现场点评,今后我的课堂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8、《分数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纪实与个人反思
教学内宫:北师大版3年级下册第5单元“分数的整理与复习”。
教材简析:“分数的整理与复习”选自北师大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3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二)”。这部分教材是整理复习“面积”和“认识分数”两个单元的内容,教材建议两课时完成。我们从关注学生系统知识的构建、便于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的角度出发,将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取舍,本节课只进行分数的整理和复习。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数的内容被安排在一、二两个学段中进行学习,这节课是第一学段学习有关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整理和复习。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到五年级时系统认识分数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分数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知识,学生建立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经过新课的学习,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是所学知识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需要通过对知识的回顾、梳理、归类,从横向的沟通去形成知识的结构网,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从分散走向集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分数的意义、大小比较及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注重观察、对比、分析能力的培养,注重应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3.情感目标:体会小组合作的重要,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分数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分数的计算法则,灵活应用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改变了以往“重复习轻整理”的做法,将整理与复习并重,先整理后复习。在资源重组的过程中,以“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核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提取数学信息,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为生活服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特殊的朋友。
[生倾听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
师:今天老师要邀请大家再次走进分数的王国,让我们在整理中把知识分类,在复习中把知识蓄存!
[教师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伟人的思考角度,不但拉近了学生与伟人的距离,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复习的能动性。]
二、整理知识
师:昨天老师布置了制作收获卡的任务,你们完成了吗?让我们带上收获卡去探望一下“分数”这个老朋友吧!
生:浏览学过的分数知识。
师:看望了老朋友,谁能把自己的收获卡展示给大家看看?
[生展示收获卡。]
师:老师感受到同学们年纪虽小,但整理能力确很强,所以老师希望大家养成制作收获卡的好习惯:在同学们的感染下,我也想制作一张收获卡,你们能帮助我吗?
[教师启发学生学会整理知识,懂得整理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掌握整理的有效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复习拓展
(1)基础与数学
师:说到分数的意义,有一个词大家千万不能忘记,因为没有它就不能产生分数,这个词是……
生:平均分。
师:因为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基础,所以让我们走进基础与数学再次感受平均分的形成过程。
师:把一个苹果分成两半,老师用了两种分法,两种分法有什么不同点?
生:一种是平均分。一种是不平均分。
师:谁来回顾什么叫平均分7
生:把一个整体分成相等的若于份的方法叫做平均分。
师:在平均分的基础上产生了什么?
生:分数。
师:分数就隐藏在我们身边,你们能找到它吗?
生: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我们班级一共有40人,我占1/40。
师:分数的产生不仅丰富了数这个大家族,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的生活问题呢!让我们一起走人生活与数学,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好吗?
[以四让四给为着手点,为学生营造自我发现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分数的意义,巩固分数的认读,体会了思考的快乐。]
(2)生活与数学
师:因为水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东东家有个好习惯,就是每天晚上都要吃些水果,让我们一起看看东东是怎样做的。
师:东东分瓜,4/7给妈妈,1/7给自己。
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几个数学问题,并找同学解答吗?
问 题
列 式
妈妈和东东共吃了瓜的八分之几?
4/7+1/7=5/7
妈妈比东东多吃了瓜的几分之几?
4/7-1/7=3/7
妈妈吃完后余下瓜的几分之几?
1-4/7=3/7
东东吃完后余下瓜的几分之几?
1-1、7+6、7
一共余下瓜的几分之几没人吃呢?
1-4/7=1/7=2/7
师:了解了东东家情况的同时,我们复习了哪部分知识?
生:分数的计算。
师:谁来回顾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保持不变。
师:通过计算我们了解到瓜的2/7被留下了,你猜猜东东留下瓜的2/7是想做什么呢?
生:剩下的瓜分给爸爸、奶奶、妹妹……
师:你认为东东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东东是个孝敬老人、关心别人的孩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4/7>2/7>1/7这说明他把多的瓜分给妈妈、爸爸,少的留给自己。
师:3个分数有什么相同点?
生:分母相同。
师:分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
生: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师:东东留给自己瓜的1/7是最小的一块,但是在分数的大家族中,1/7是不是最小的呢?你能举出分子是1的比1/7还小的分数例子吗?
生:1/8、1/10、1/20……
师:大家举例的窍门是什么?
生:分子是1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反而小。
师:你能运用复习的知识,完成一张练习卡吗?
要求,在60秒内完成,并根据自己所用的时间填写完成右上方的填空。
做对题数占总题数的( )
所用时间占总时间的( )
1/7+2/4=
4/7+1/7=
5/8-2/8=
9、六上册《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分数除法教学的起绐课。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理解的困难之处。我是想作为分数除法的第一个知识点,利用“折一折,算一算”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是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之前已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为本节课的新知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
1、 强调知识的迁移和类推。
在教学中,先复习整数除法意义再进行分数除法意义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和类推很容易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
2、 以自主探索为主。
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
一节有效的课堂应该建立在有效的小组合作上,整节课下来我发现在小组合作方面我还应多钻研,如何调动小组的积极性?如何让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乐于参与其中?将是我接下来主要的研究方向,真正做到合作、交流、共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