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反思

2023-08-16 19:41:17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反思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反思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

  上课之前,备课精心、充足,课件制作也是用心良苦、反复揣摩,但课后进行反思,总还是有值得再斟酌、再改进的地方。下面简要整理以下几点反思。

  (一)、实际课时与参考课时之间的矛盾

  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这节内容,教参上标明的参考课时为1课时,但实际耗用课时却为2课时。个人认为,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思考、回答、讨论、交流、阅读、归纳等”环节是较合理的;并且,为将这些环节落实到位,实际教学课时达到2课时也是必然的。那么,怎样才能减轻实际课时与参考课时之间的矛盾呢?我想,课前安排学生认真预习,完成学案,这样,能适当加快教学步伐,缩小两种课时之间的差距。

  (二)、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的'缺失

  教学中总会有遗憾,教师美好的教学愿望并不等同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实际教学中,我看到部分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有所不足。例如,在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时,部分学生不是对着投影上的表格独立思考,而是低头直接看书上的答案。再如,在讨论“体温调节机制”时,少数学生默不作声,游离于活动之外;还有极个别学生貌似讨论,实则说笑。这样的现象无疑会削弱教学效果,不能视而不见。这种状况,文科班学生尤为突出,认为能过学业水平测试即可,有部分学生连课前发的学案都没有很好完成,故上课参与程度也不是太高。上课时,教师应“巡视全班”,及时发现这些现象,并采取“提醒独立思考、鼓励参与讨论、制止闲谈说笑”等做法。但,以上现象暴露出一个严峻的问题,即“部分学生学习依赖性较高、课堂参与热情欠佳,在学习上暂且缺乏足够的主观能动性”。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否也说明教师对学生还不够了解,在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方面做的还不到位呢?问题出在教师还是学生?我想,应该在课后找学生聊聊,了解他们少积极、易走神的原因,然后做好沟通疏导工作,并对教学作出合理调整。

  (三)、文理科班授课时的深浅应有所区别

  老实说,文科班的生物课,是应对学业水平测试,要求理解和掌握最基本知识点,弄懂知识点的基本规律,不需把知识点扩得过宽、过深;而对理科班来说,要参加高考,要求相对要高得多。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课堂的教学上,还要体现在课后布置的作业上。本教学设计,本人认为“难度”适中,在不同的班别(文、理科)授课,可作适当删减或增添,备课的同时更要备学生!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建议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必修3第2章第3节的新课教学。

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反思

  我校精品课程建设至今,已跨越二个学期。我们生物科组的六位老师都认真地完成了各自的课题。下面,笔者想从选题、教学设计和教学反馈几个角度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一、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课题

  我选定的课题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中的第二课时,主要考虑到本校学生层次不高,一些较难的内容学生会比较听得吃力,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进度上也有考虑过。还考虑到这部分知识初中已接触过,难度不太大,就选定了这个课题。

  二、教学设计的修订和完善

  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必然是运用科学的系统方法,从实际出发,做好学习需求分析,准确地编制教学目标,根据主客观条件和可能,设计教学实施方案,通过实施中反馈,调整,再实施直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1、备学生

  本校学生无论从认知心理或知识技能基础上,都处于本市中下水平。对于生物这门次课,绝大多数学生课外不会做复习及预习,更不用说买些课外书来练习巩固了。于是,怎样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是迫在眉睫的事。笔者根据学生的现状,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创设问题情景,配合小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2、教什么?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旨在把书上的知识吃透的基础上,做一定程度的升华和提高,以适应多层次的需要。笔者注意到这部分内容和初中知识密切相关,可学生间隔两年,已基本遗忘,所以,引入式的复习必不可缺;复习提问,正好又带出神经神经中枢与中枢神经的`比较;展示各级中枢图片以及人脑结构模型,学生很快就进入到本课重点内容中;问题情景的创设,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升;最后的学生表演与学生学习经验介绍,达到了认知与情感教育的巧妙结合。

  三、教学建议

  本节适用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的新课教学。

  四、教学后的反馈(科组意见)

  本节教学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活动积极,参与性强,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学生能够积极讨论,畅所欲言,主动积极地学习。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由实际生活引入,让学生觉得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克服了本节内容抽象的困难,精心设计了教案和学案,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 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合理利用表演、学习经验介绍等多方位刺激学生感观,操作合理,顺利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教师应注意多对学生活动的指导,鼓励学生与人合作,学会表达与交流,同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活动,与学生共同体验活动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

3、《激素调节》的教学反思

  我教过几年的生物,对于“激素的调节”这一节也上过多次,但在实施新课标之前,我们的教学一直都是按部就班,教师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整理,学生被动地吸收、记忆,满足于对知识的记忆,少了对知识的探索、拓延,也甚少去主动联系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培养现代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我们根据发展性教学评价中的要求,决定在初一级开展“中学生物互动教学的探索与评价研究”课题。要完成这一课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

  因此,我在整个初一阶段的教学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以《激素调节》一课为例,我们研究和实践的主题是: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也就是说,以“还”为基础,向上跨一台阶,达到“多向互动”。这里的多向,包括教师与全体、部分或个别学生之间的不同性质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个体间、个体与小组或全班、小组与小组间多边式和不同性质的互动。这种互动的要求不仅是关注“积极”,更要把握住有效(相对于形式的“动”、不产生实际效果和交互推进教学作用的“动”)和高质量(不仅是学科基础性知识、能力要达标,还要争取实现比各班、个人不同的学生初始状态高的成绩,更要提高教学从多方面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发展的质量)。

  因此,要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上课时,教师要学会倾听,把注意主要放在学生身上,要学会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包括评价、追问、启发、判断、组织等),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

  学生动起来了,绝对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水平上,只有也应该由教师来完成的更高水平的“动”,通过教师这一层面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要知道绝不是学生的主动活动就能自发推进教学过程,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的重要作用的主动发挥,就不能有高质量、有效的互动,学生将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4、八年级生物下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教学反思

  本课是八年级第三单元第三节《神经调节》的第三课时。在这节课中我认为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把握课本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本课是围绕“什么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的类型”展开的。如何生动形象地使学生了解反射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我以活动为主,结合PPT课件,穿插了两个直观的视频,共设计了两个游戏、两次实验、一次讨论,学生的参与面广,兴致高。我以游戏“反口令”开头,引出“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那么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呢?接着,我让学生进行实验“膝跳反射”,通过实验分析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反射。这就解决了本课的第一个知识点。那这样的反射是如何产生的呢?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阅读课本,找出反射弧的组成。在此设计了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开火车说出反射弧的各个组成以及功能,并结合视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所有的反射是否一样呢?学生再次进行“膝跳反射”的实验,探究大脑能否控制反射的发生,由此引出反射的类型------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举例各种反射,通过全班同学的判断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我在向学生简单介绍了“膝跳反射”、“缩手反射”以及“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之后就直接让学生到课本上找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特点。这样显得有些仓促。今后,我还要在活化教材、钻研教材上下功夫。

5、《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反思

  今天早上的教学任务是“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一课,为了课上的活动能更好进行,课前我对学生的课桌重新布置了一番。第三节上课铃一响,我和往常一样,精神饱满地走入教室。

  受到课前一件事的启发:某位学生带了个酷似口香糖的小玩意来到班级,在这玩意上有静电,用以恶作剧。我以此为例,请一位遭到恶作剧的学生来讲述当时他的动作,并指出此学生缩回手的反应为“缩手反射”。接着请了一位学生上台示范“膝跳反射”的过程,由此引出反射的概念并根据挂图介绍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此时发现学生的表情比较茫然,显然难以理解反射的'整个过程。我接着出示了“膝跳反射”的模型,通过模型让学生了解了膝跳反射的整个过程,再请刚才示范的学生讲述发生“膝跳反射”时他体内的发生的事情,在我在引导下他最终较为完整的讲述了解了一遍。

  提问:反射对人体的意义是什么?提示学生根据课前恶作剧的例子思考。由些说明一个反射所需时间很短。

  接着安排学生完成活动:测试“握手——握手”反射要用多少时间。先介绍活动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强调两点注意事项:

  (1)请参加学生闭上眼睛,避免分心;

  (2)注意力要集中,但也不要过于敏感。请20个学生(10个男学生10个女学生)在课前安排好的位置上围成圆圈完成活动,测试次数共10次。根据测试结果请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完成一次“握手——握手”反射活动中,体内发生了哪些事件?

  (2)比较10次的测试数据,有怎样的规律?影响反射完成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如果测试人数再增加或减少数10人,测试数据方面会有什么变化?

  (4)即使是训练有素的足球守门员,面对射来的点球也常常扑空。对此作出解释。

  根据讨论结果,我作出了结论:完成一个反射所用时间很短,因些人体能够比较及时、迅速、准确地实现调节的过程。最后总结: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此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并大多数能理解反射的过程,教学效果不错。此节内容较为抽象,如能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多举几个例子,效果应会更好些。

6、七年级生物下册《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反思

  今天早上的教学任务是“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一课,为了课上的活动能更好进行,课前我对学生的课桌重新布置了一番。第三节上课铃一响,我和往常一样,精神饱满地走入教室。受到课前一件事的启发:某位学生带了个酷似口香糖的小玩意来到班级,在这玩意上有静电,用以恶作剧。我以此为例,请一位遭到恶作剧的学生来讲述当时他的动作,并指出此学生缩回手的反应为“缩手反射”。接着请了一位学生上台示范“膝跳反射”的过程,由此引出反射的概念并根据挂图介绍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此时发现学生的表情比较茫然,显然难以理解反射的整个过程。我接着出示了“膝跳反射”的模型,通过模型让学生了解了膝跳反射的整个过程,再请刚才示范的学生讲述发生“膝跳反射”时他体内的发生的事情,在我在引导下他最终较为完整的讲述了解了一遍。  提问:反射对人体的意义是什么?提示学生根据课前恶作剧的例子思考。由些说明一个反射所需时间很短。接着安排学生完成活动:测试“握手——握手”反射要用多少时间。先介绍活动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强调两点注意事项:

  (1)请参加学生闭上眼睛,避免分心;

  (2)注意力要集中,但也不要过于敏感。请20个学生(10个男学生10个女学生)在课前安排好的位置上围成圆圈完成活动,测试次数共10次。根据测试结果请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完成一次“握手——握手”反射活动中,体内发生了哪些事件?

  (2)比较10次的测试数据,有怎样的规律?影响反射完成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如果测试人数再增加或减少数10人,测试数据方面会有什么变化?

  (4)即使是训练有素的足球守门员,面对射来的'点球也常常扑空。对此作出解释。  根据讨论结果,我作出了结论:完成一个反射所用时间很短,因些人体能够比较及时、迅速、准确地实现调节的过程。最后总结: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此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并大多数能理解反射的过程,教学效果不错。此节内容较为抽象,如能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多举几个例子,效果应会更好些。 教学反思《《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反思》生物教学反思《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反思文章结束,希望您经常关注,她会给您更多的资源,也希望您来发布您的作品,让大家分享您的成功。

7、七年级生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反思

  我讲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第一课时。这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反射并且掌握反射的五个结构,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们了解了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分布以及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节课正式上之前有两次的磨课,第一次是以说课的形式进行。在这次说课活动中,发现不少问题:1、视频过多,占用了一定的时间;2、在学生完成“膝跳反射”实验后,我提出质疑:“膝跳反射”是否受大脑控制,很多资料中认为不受大脑控制,但实践中发现大脑对其有一定的控制作用;3、在反射弧的结构图中标出相应结构的名称,这个知识点较简单,可由学生在导学案中完成,再用投影展示,这可节省时间。根据老师们提出的`建议,我对课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第二次,在4班进行,课前虽然通知了学生,但没有进行沟通,课虽然上得还算顺利,但时间没把握好。原因有:1、在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学生扣击的位置不对,且座位之间的距离小,所以许多学生都没有出现应有的反射现象;2、在讲反射弧的组成内容时,一次展示的问题过多,使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过程中不知从哪开始讨论。3、有些拓展问题需要学生课前预习找出答案的,由于时间仓促,学生没能很好的预习,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引导。在这次磨课后,组里的老师都找出问题并提出建议:1、导课的小实验没有向学生说明意图,学生不知道这个实验要达到什么目的;2、展示有关反射弧组成的问题时不要一次把所有问题展示,分开展示有利于学生明确要讨论的问题;3、提问个别学生时,老师还要关注其他学生的反应;4、没有很好的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评价。

  经过这次的磨课,我有针对地对课件和教学思路做了比较大的改动。1、课前与学生沟通,让他们有所准备;2、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3、布置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合作探究的问题,并就拓展的问题给予提示。

  在正式上课时,我按照修改后的教学思路进行,同时尽量避免出现之前的错误。课上得挺顺利,学生很配合,师生互动也做得不错,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前面讲的太细,导致后面赶时间;

  2、有些拓展问题较难,在我的提示后学生仍不能回答,说明学生课前预习时我的指导不充分。

  3、最后没有完成课堂的达标测评,使得这节课不完整。

  4、在环节衔接上做得仍不够好,需要再精心设计。

  5、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仍做得不够。

  从整体上来看,本堂课学生的表现让我非常的满意,但是由于作为教师本人的准备的不足和对课堂把握的欠缺使得本节课存在很多的暗点,期待自己在以后的课堂中不断提升和加强。

8、《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

  上课之前,备课精心、充足,课件制作也是用心良苦、反复揣摩,但课后进行反思,总还是有值得再斟酌、再改进的地方。下面简要整理以下几点反思。

  (一)、实际课时与参考课时之间的矛盾

  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这节内容,教参上标明的参考课时为1课时,但实际耗用课时却为2课时。个人认为,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思考、回答、讨论、交流、阅读、归纳等”环节是较合理的;并且,为将这些环节落实到位,实际教学课时达到2课时也是必然的。那么,怎样才能减轻实际课时与参考课时之间的矛盾呢?我想,课前安排学生认真预习,完成学案,这样,能适当加快教学步伐,缩小两种课时之间的差距。

  (二)、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的'缺失

  教学中总会有遗憾,教师美好的教学愿望并不等同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实际教学中,我看到部分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有所不足。例如,在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时,部分学生不是对着投影上的表格独立思考,而是低头直接看书上的答案。再如,在讨论“体温调节机制”时,少数学生默不作声,游离于活动之外;还有极个别学生貌似讨论,实则说笑。这样的现象无疑会削弱教学效果,不能视而不见。这种状况,文科班学生尤为突出,认为能过学业水平测试即可,有部分学生连课前发的学案都没有很好完成,故上课参与程度也不是太高。上课时,教师应“巡视全班”,及时发现这些现象,并采取“提醒独立思考、鼓励参与讨论、制止闲谈说笑”等做法。但,以上现象暴露出一个严峻的问题,即“部分学生学习依赖性较高、课堂参与热情欠佳,在学习上暂且缺乏足够的主观能动性”。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否也说明教师对学生还不够了解,在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方面做的还不到位呢?问题出在教师还是学生?我想,应该在课后找学生聊聊,了解他们少积极、易走神的原因,然后做好沟通疏导工作,并对教学作出合理调整。

  (三)、文理科班授课时的深浅应有所区别

  老实说,文科班的生物课,是应对学业水平测试,要求理解和掌握最基本知识点,弄懂知识点的基本规律,不需把知识点扩得过宽、过深;而对理科班来说,要参加高考,要求相对要高得多。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课堂的教学上,还要体现在课后布置的作业上。本教学设计,本人认为“难度”适中,在不同的班别(文、理科)授课,可作适当删减或增添,备课的同时更要备学生!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建议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必修3第2章第3节的新课教学。

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围绕“什么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及“反射的类型”展开的。如何形象、生动地使学生了解反射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之一,教师以活动开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反射”以词。接着以“膝跳反射”的实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反射。对于反射的概念,教师没有直接给出,而是分解成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回答问题同时自然归纳出反射的定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处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关于“反射弧的组成”,与课堂开头的活动互应,引导学生思考“手是先感觉到疼还是先缩回”这个问题,要解答它应先了解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自己总结出反射弧的`组成。另外,学生通过分析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进一步巩固了反射弧的组成知识。

  复杂反射的建立是通过“狗对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反射”为例来讲解的。“小狗做算术”这道思考题即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复杂反射的建立过程,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能否理解文字、数字的含义”,进而得出结论:对于某些语言刺激,能形成复杂的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是第一次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包括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到实施计划和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应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交流设计方案。

10、生物《神经调节》的教学反思

  多媒体将 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 集于一体,如果合理使用 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像动起来,更加具体地反映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能更好地提高课堂 的教学效果。

  在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说明中,《人体的神经调节》第一课时有三个考点:

  1、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A)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B)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B)

  根据考点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定为以上三个,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习目标 2: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作为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3作为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又没有相关的基础知识,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兴趣,也不能更好掌握考点。我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取得了很好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1:了解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我用一张图片展示出神经元的特殊结构,学生很直观地掌握了知识点,并且体会到“结构决定功能”这一生物学观点。

  学习目标2: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为了此突破难点,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将书本上静止、深奥的图像动起来,通过动态过程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过程、传导的形式以及传导特点。这样,以前老师总结学生死记的教学特点转变成了学生从形象的动态过程中理解记忆的学习特点。

  学习目标3:概述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学生在学完突触结构的基础上,在学此目标就显得很容易了。我选用一个flash动画,学生对动画内容很感兴趣,学习激情较高,轻松地解决了这一目标。

  总之,本节课借助多媒体非常好的解决了两个重点知识,多媒体 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使学生能更加形象地理解课本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本节课不足之处:教材、板书、多媒体与学案协调应用需要加强,学生感觉手忙脚乱;此外,由于水平有限,选用的 flash 动画自己不会改动,如,“突触前膜”说出“前膜”不够严谨,在今后教学中还要不断提高这方面操作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