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班舞蹈活动的教学反思
1、对大班舞蹈活动的教学反思
对大班舞蹈活动《苹果丰收》的反思
《苹果丰收》是一个大班舞蹈活动,音乐的节奏鲜明,容易听辨,自始至终,教师都将情景贯穿其中,分为三大环节:去果园的路上、摘苹果、丰收后的喜悦;通过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等多方面的感官逐步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熟悉音乐旋律,并将故事穿插在一开始的倾听环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熟悉音乐节奏型,孩子们的兴致都非常高。
这个活动分为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的重难点定位在熟悉音乐旋律以及课件,准确分辨音乐乐段,并乐意用动作大胆表现摘苹果的动作;而第二课时的重难点则是在熟悉音乐的前提下,尝试根据音乐情节的变化变换队形。其实刚开始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我的顾虑是非常大的,幼儿之前没有过任何有关舞蹈队形的经验,那么这次会有什么突发状况呢?第二课时中的目标是否会达成呢?那么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让幼儿完成这个舞蹈活动呢?
活动结束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孩子们对于这个舞蹈活动非常感兴趣,之前自己所设想的一些突发状况也没有发生,我活动的成功离不开下面几点:
1.情景导入
在刚开始的导入中,教师以农民伯伯邀请我们去果园找果子导入,孩子们立刻都被吸引住了,在听辨音乐的时候,通过听听、说说的方式引导幼儿听辨音乐,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一下子便将音乐的不同乐段分辨出来了;最后教师将我们去果园、在果园等事情通过故事的形式逐一帮幼儿梳理了一下,再次巩固了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
2.课件设计的独特性
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到有舞蹈队形的活动,虽然能够听辨音乐,但是对于队形的变换却从没有过经验,但是课件的设计却将这一问题简单化了,课件简单明了,
特别在第二课时中队形变换的部分,将原来的图谱变成了动态的队形变换,让人一目了然,给了幼儿一个直观的理解,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很快了解了队形。
3.场地设计的合理性
考虑到一个班级中四十几个孩子,在舞蹈的过程中可能会互相碰撞,所以,第二课时我场地的设计是四十几个孩子在地上围坐成一个大半圆,在幼儿坐的同时,教师给幼儿一些关于舞蹈的基本知识,比如坐应该上身立起来,身体保持挺拔状态,这样才神奇;另外,在地上贴好基本的队形标签,就是一开始的雪花型,后面的没有贴。
4.幼儿的自主性
活动的过程中,我始终处于一个引导着让幼儿能够主动大胆地做出舞蹈动作,对于她们的动作都表示鼓励,在一遍又一遍的鼓励下幼儿的积极性也随之增强;并且在每一个舞蹈队形完成之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帮助这些队形想名称,因为只有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名称才更能够记得住,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致都非常高。
其实舞蹈教学的学问还有很多,以上是我自己分析出来的几点,目前我们的班级特色也是以舞蹈为主,所以一切还处于摸索期,还需要各位资深专家老师的多多指点。
科学活动《下落百分百》课后反思
幼儿常常见到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却又不知道其中的“奥秘”。科学活动《下落百分百》,通过演示、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幼儿对物体下落想象产生兴趣,并对下落的必然性及方向有初步的认识。
本次活动我是以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物体的坠落现象,在第一环节中我出示自制的“轱辘轱辘”教具时,孩子们很感兴趣。他们看到老师手上的物体落到地上,纷纷讨论“老师一松手东西就会落到地上”“老师要把他们捡起来” ……看到孩子们有了兴趣,我及时告诉他们物体下落的必然性,认识到地球引力的存在。同时在活动中我说到地球把所有的东西都“吸”在身上,有的孩子便问“那为什么飞机和小鸟都能在天上飞呢”,当知道它们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离开地面时,孩子们又对热气球产生了兴趣,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热气球,“热气球是靠压力飞起来的吗”“热气球里边的火灭了它就会落下来”“热气球没有被吸住” ……看着孩子们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我便赶紧应孩子们的兴趣简要地说了说热气球,并让他们课后在讨论。
在最后一个环节“美丽下落路”实验中,我先演示给幼儿看一遍。当看到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于是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孩子们认真看自己的“路”是怎样下落的,仔细体验操作的乐趣,同时在操作中进一步感受到了物体下落的必然性。
本次活动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我准备不够充分,导致桌面与地面一团糟,应事先考虑周全。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对于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应有待提高。
“抢椅子”游戏教学案例反思
实录:
在“抢椅子”游戏中,我对游戏规则稍作改动,要求抢到椅子坐下的小朋友帮助没有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坐下来。在第一轮“抢椅子”游戏戏中,每一个幼儿的个性都充分的反应了出来。腼腆内向的丹妮没有找到位置,小朋友拉她坐到自己的腿上,丹妮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不肯坐上去;个子矮小、聪明活泼的范志豪没有抢到位置,急的从椅子的这一头跑到另一头,跑了两个来回,终于和另一个小朋友分享了一张椅子。出乎我意料的是,前天那位为了抢一个大皮球跟小伙伴吵起来的贝贝竟然招呼没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坐在自己的腿上;两个经常打架的小家伙竟然抱在了一起,还一起朝我笑,好像在说:“看,我们坐下了吧,我们是好朋友!”
随着椅子数量的减少,我们大一班表现出了惊人的团结力量和合作能力。最后,最多竟然有四个小朋友同坐一张椅子。虽然第四个小朋友根本不是坐下,而是两腿微屈,靠在后面的小朋友腿上!他们笑着,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等待着我认同他们的方式。
分析:
我被他们在“关键”时刻的合作和分享的精神打动了,也许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分享”,难道这不是合作与分享精神的雏形吗?我们常常“以成人之心度幼儿之腹”,过分地夸大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说实话,刚接这个班的时候,这些孩子们的常规确实使我头痛。但是,在一次次活动中,孩子们一次次向我展示了他们的纯洁、可爱、力量和不平凡!
策略:
1、平时注意多跟幼儿沟通,发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2、对幼儿的不良行为更有耐心,帮助并等待幼儿行为的转变。
大班语言教材《七色花》课后反思
《七色花》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实现了自己的七个愿望,而只有最后一片帮助别人的橙色花瓣才让珍妮得到了真正的快乐。这个故事内容比较长,如果把握不好时间就很容易拖堂,造成孩子学习的疲劳感。所以在活动中,我牢牢地抓住故事的主心杆,珍妮是怎样用这七片花瓣的?珍妮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以分段的形式展开讲述,孩子们在倾听故事时很是投入,对故事中的细节掌握的也很好,在讲述中我以第一片和第二片花瓣为讲述重点,让孩子体验七色花的神奇,学会说故事中的语句,从而为接下来的想象讲述做好铺垫。所以活动下来孩子对于珍妮每一次飞出去是什么颜色的花瓣及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能完整的说出来,孩子们也都认为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是最开心,最有意义的,懂得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在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我又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活动氛围十分活跃,孩子们也都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但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发现他们的愿望都是围绕自己展开的“奕铭说想要很多的玩具,允乔说想让自己的房间变的更漂亮,思佳说想要很多漂亮的花”……虽然在孩子们说的时候我有引导孩子们多与别人分享,想想有什么愿望我们可以帮助别人,但孩子的回答仍是围绕自己展开。孩子的情感提升非常的单薄。我想这与我对孩子的引导以及启发还不够突出有关,在孩子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了别人让自己很开心时。我可以追加着问一问你有帮助过别人吗?帮助别人后你的心情怎么样?我们可以怎么去帮助别人。这样在下面的环节中就不会出现都以自己为中心展开了!
构图讲述活动让孩子画出讲述重点
虽然意识到构图讲述活动孩子在讲述过程中对图的利用不是很恰当,而且一直在提醒,但是真正的操作起来孩子的表现还是不尽人意。当我发现孩子们还是在利用整幅图的的某一小部分作为重点进行讲述的时候,我一下想起绘画活动时我们的要求——必须把重要的部分突出,于是我停止了讲述,出示一副背景图让孩子们观察,然后把自己想好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图上画出来,当孩子们把自己想法画出后大家的争论就开始了,有的说怎么跑那里去了(跑偏了),看不到了,有的说这么大副图你只是利用了一点点呀,哈哈,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了。于是我接着孩子们的话讲出了图的作用,提醒他们在今后的讲述中,必须认真观察图片,找出重点的内容,然后以其为背景进行讲述,如果喜欢其中细小的`内容可以作为讲述的某一要素进行利用,丰富讲述的内容。通过对几幅图的观察,孩子们基本把握了如何找出一副背景图的重点部分,如何突出图的精华部分,充分了解背景图在讲述中的作用,相信这样在以后的讲述中他们就会更好的利用背景图,进行精彩的讲述了。
通过这个活动是我反思到:我们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孩子们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掌握,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很多东西如果单纯是老师在讲,他们很难理解,或许在他们的心里他们在图中讲的就是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最完美的,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通过事实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知道该如何修正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会给他们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教学反思:高老鼠和矮老鼠
情境描述:
通过让“高人走,矮人走”的热身运动,引来“高老鼠”“矮老鼠”两位客人,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提问:“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高老鼠高,看到的是高的地方”“矮老鼠矮,看到的是低的地方”
情景表演时,说到“高老鼠”时,幼儿能主动的“掂着脚走”,说到“矮老鼠”马上就蹲了下来,无形之中,明白了高和矮的含义
评价分析:
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以生动形象和自然真实的描述,让我们面对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视觉去观察,会看到不同的现象,告诉了我们观察要有意识的看、专注的看、变化不同角度的看。今天在开始部分我先采用了“高人走,矮人走”的热身运动,引出故事,以便为后面的情景游戏做好铺垫,这也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我有表情的讲述故事的时候,孩子们都能很感兴趣的仔细倾听着,而故事后的提问,幼儿也积极参与,大胆讲述,他们对高老鼠和矮老鼠之间的打招呼尤其感兴趣,“你好,屋顶”“你好,地板”“你好,大门”“你好,门槛”每当讲到这里都会哈哈大笑!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更加让幼儿懂得看到别人要主动打招呼,培养了幼儿的礼貌意识
所思所悟:
我在课前准备了许多的图片,利用这些图片更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有效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注观察的兴趣很高。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也能回答正确“高老鼠高,看到的是高的东西,矮老鼠矮看到的是矮的东西”了解了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的不同效果。在后面的情景游戏中,戴着老鼠头饰的幼儿,亲身体验了“抬头,低头”能看见什么?幼儿利用周身观察事物时,积极性很高。最后环节时,不限制幼儿从不同角度讲述故事,幼儿能说出“你好,蝴蝶”“你好,小草”等等,他们的思维一致很活跃,说得也很精彩。只是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对某些词语的讲解比较简单出浅,如“水洼”幼儿会说成“水滩”“水坑”,最好能让他们亲身实践一下“水洼”是怎么样形成的以便加深印象,下次一定会深入到教学内容中的每个词语中的理解,达到词语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解释。
心理健康活动《快乐和不快乐》
大班心理健康活动《快乐和不快乐》,活动一开始是老师带领孩子一起跳《健康歌》,利用师生同乐游戏,使幼儿充分感受快乐。通过谈话引发幼儿的共鸣,使幼儿理解“快乐使人精神健康,不快乐会影响人的健康,所以我们要时常保持快乐的心情”的道理。在此环节中,大部分幼儿对“快乐”似乎有了一定的理解。也激发了孩子与快乐做朋友的愿望。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通过玩“快乐大转盘”的游戏,来寻找快乐的秘诀,通过象太阳的光芒一样展示出来。在此环节中,一开始我是想直接就采用这个游戏的,但是由于被孩子这样那样的一说一带,就跟着孩子跑了,“快乐大转盘”也没有被很好的利用起来。游戏后半部分,本想采用留白的形式让孩子在生活中继续寻找的,但是还是忘了,此环节也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
活动的第三环节是“大抽奖”,目的是让幼儿体验生活中会遇到不如意、不快乐的事情,通过对获奖和没有获奖的小朋友的采访,引导获奖的小朋友和没有获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使幼儿体会到原来快乐是可以分享的。在此环节中,我由于对借的班级还不是很了解,本来准备的五个“幸运之星”结果只产生了两名,而且我发现我把糖果用塑料袋装好的糖果,孩子没有打开,只是把另一包分给了自己的好朋友。
最后一个环节是集体舞《和快乐在一起》。在欢快的氛围中,让孩子进一步体验自己快乐和别人也快乐的意义,再次提升活动快乐的气氛。
从整个活动来看,我觉得自己在活动的准备中比较用心,从材料的准备、环节的设计,到两次试教后,对活动的进一步调整。但在细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关注例如:对所借班级的了解还不够,材料的准备没有和班级实际相结合,教师语言还不够简练等等。
2、大班舞蹈活动的教学反思
幼儿常常见到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却又不知道其中的“奥秘”。科学活动《下落百分百》,通过演示、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幼儿对物体下落想象产生兴趣,并对下落的必然性及方向有初步的认识。
本次活动我是以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物体的坠落现象,在第一环节中我出示自制的“轱辘轱辘”教具时,孩子们很感兴趣。他们看到老师手上的物体落到地上,纷纷讨论“老师一松手东西就会落到地上”“老师要把他们捡起来”……看到孩子们有了兴趣,我及时告诉他们物体下落的必然性,认识到地球引力的存在。同时在活动中我说到地球把所有的东西都“吸”在身上,有的孩子便问“那为什么飞机和小鸟都能在天上飞呢”,当知道它们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离开地面时,孩子们又对热气球产生了兴趣,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热气球,“热气球是靠压力飞起来的吗”“热气球里边的火灭了它就会落下来”“热气球没有被吸住”……看着孩子们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我便赶紧应孩子们的兴趣简要地说了说热气球,并让他们课后在讨论。
在最后一个环节“美丽下落路”实验中,我先演示给幼儿看一遍。当看到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于是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孩子们认真看自己的“路”是怎样下落的,仔细体验操作的乐趣,同时在操作中进一步感受到了物体下落的必然性。
本次活动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我准备不够充分,导致桌面与地面一团糟,应事先考虑周全。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对于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应有待提高。
实录:
在“抢椅子”游戏中,我对游戏规则稍作改动,要求抢到椅子坐下的小朋友帮助没有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坐下来。在第一轮“抢椅子”游戏戏中,每一个幼儿的个性都充分的反应了出来。腼腆内向的丹妮没有找到位置,小朋友拉她坐到自己的腿上,丹妮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不肯坐上去;个子矮小、聪明活泼的范志豪没有抢到位置,急的从椅子的这一头跑到另一头,跑了两个来回,终于和另一个小朋友分享了一张椅子。出乎我意料的是,前天那位为了抢一个大皮球跟小伙伴吵起来的贝贝竟然招呼没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坐在自己的腿上;两个经常打架的小家伙竟然抱在了一起,还一起朝我笑,好像在说:“看,我们坐下了吧,我们是好朋友!”
随着椅子数量的减少,我们大一班表现出了惊人的团结力量和合作能力。最后,最多竟然有四个小朋友同坐一张椅子。虽然第四个小朋友根本不是坐下,而是两腿微屈,靠在后面的小朋友腿上!他们笑着,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等待着我认同他们的方式。
分析:
我被他们在“关键”时刻的合作和分享的精神打动了,也许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分享”,难道这不是合作与分享精神的'雏形吗?我们常常“以成人之心度幼儿之腹”,过分地夸大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说实话,刚接这个班的时候,这些孩子们的常规确实使我头痛。但是,在一次次活动中,孩子们一次次向我展示了他们的纯洁、可爱、力量和不平凡!
策略:
1、平时注意多跟幼儿沟通,发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2、对幼儿的不良行为更有耐心,帮助并等待幼儿行为的转变。
3、大班舞蹈活动的教学反思
《苹果丰收》是一个大班舞蹈活动,音乐的节奏鲜明,容易听辨,自始至终,教师都将情景贯穿其中,分为三大环节:去果园的路上、摘苹果、丰收后的喜悦;通过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等多方面的感官逐步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熟悉音乐旋律,并将故事穿插在一开始的倾听环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熟悉音乐节奏型,孩子们的兴致都非常高。
这个活动分为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的重难点定位在熟悉音乐旋律以及课件,准确分辨音乐乐段,并乐意用动作大胆表现摘苹果的动作;而第二课时的重难点则是在熟悉音乐的前提下,尝试根据音乐情节的变化变换队形。其实刚开始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我的顾虑是非常大的,幼儿之前没有过任何有关舞蹈队形的经验,那么这次会有什么突发状况呢?第二课时中的目标是否会达成呢?那么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让幼儿完成这个舞蹈活动呢?
活动结束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孩子们对于这个舞蹈活动非常感兴趣,之前自己所设想的一些突发状况也没有发生,我活动的成功离不开下面几点:
1.情景导入
在刚开始的导入中,教师以农民伯伯邀请我们去果园找果子导入,孩子们立刻都被吸引住了,在听辨音乐的时候,通过听听、说说的方式引导幼儿听辨音乐,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一下子便将音乐的不同乐段分辨出来了;最后教师将我们去果园、在果园等事情通过故事的形式逐一帮幼儿梳理了一下,再次巩固了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
2.课件设计的独特性
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到有舞蹈队形的活动,虽然能够听辨音乐,但是对于队形的变换却从没有过经验,但是课件的设计却将这一问题简单化了,课件简单明了,特别在第二课时中队形变换的部分,将原来的图谱变成了动态的队形变换,让人一目了然,给了幼儿一个直观的理解,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很快了解了队形。
3.场地设计的合理性
考虑到一个班级中四十几个孩子,在舞蹈的过程中可能会互相碰撞,所以,第二课时我场地的设计是四十几个孩子在地上围坐成一个大半圆,在幼儿坐的同时,教师给幼儿一些关于舞蹈的基本知识,比如坐应该上身立起来,身体保持挺拔状态,这样才神奇;另外,在地上贴好基本的队形标签,就是一开始的雪花型,后面的没有贴。
4.幼儿的自主性
活动的过程中,我始终处于一个引导着让幼儿能够主动大胆地做出舞蹈动作,对于她们的动作都表示鼓励,在一遍又一遍的鼓励下幼儿的积极性也随之增强;并且在每一个舞蹈队形完成之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帮助这些队形想名称,因为只有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名称才更能够记得住,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致都非常高。
其实舞蹈教学的学问还有很多,以上是我自己分析出来的几点,目前我们的班级特色也是以舞蹈为主,所以一切还处于摸索期,还需要各位资深专家老师的多多指点。
4、大班角色游戏活动反思 大班教学反思
大班幼儿对排序(即序列)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或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老师需要创造条件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本次教学活动以游戏为主线,通过游戏形式,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图形排序的规律,并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排列规律和自己操作的排列规律,让他们在不断的观察与操作中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其次,在环节的设置上,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使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本次活动在组织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炼,自身语言的表述能力要加强提高。
2、在组织第二个环节:幼儿给图形排序时,我当时想让每个幼儿都来说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来排序的,而没有把握住时间,致使后面活动的时间有些仓促了,若是让每组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会更好些。
5、大班语言区角活动后的反思大班教学反思
一次在玩区角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都在各自的活动区里快乐的玩着,个个都兴奋的不得了。我也被他们的兴奋所感染,穿梭于各区之间,当我走到语言区时,忽然发现语言区的地上落着几本书,显然这是孩子们在看书时掉在地上的。我看了一会儿,发现语言区的5个孩子并没有在意地上的书,没有一个人去捡,好像根本就没看见似的。于是我就走过去对正在看书的文文说:“文文,你们的书掉了,你把它们捡起来吧!”文文看看了地上的书,慢悠悠地说:“这书不是我弄的”说完之后极不情愿的把地上的书捡了起来,在捡的时候还不时的用眼睛瞟了瞟我。
这天放学后,还有几位小朋友没接走,于是他们便来到了图书区和玩具区玩去了,玩着玩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地上躺了一个山羊玩偶,我看了看正在看书的3位小朋友,我正想让文文捡起来,想到了叫她捡时的'不情愿的眼神,于是我便想了一个方法,故意说:“啊呀!这里怎么有一只山羊!真可怜!谁能愿意帮那只小山羊送回家呀!没想到,我话音刚落,身边文文就转过头来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地上的小山羊,笑着对我说:“我来帮小羊送回家吧!”文文一蹦一跳的跑过来把小羊捡起来,送回了家。
这两次让小朋友捡东西让我认识到了对待平等,尊重是首要的,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与幼儿积极有效地交流和互动,使幼儿不断感受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6、大班美术活动激烈的球赛反思大班教学反思
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部分,通过让幼儿以自身身体自由分组,自由探索尝试合作表现运动中的人体造型。教师及时给予激励和引导性启发,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孩子们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商讨着怎么踢?怎样的运动造型最特别?大胆地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教师还运用数码相机把幼儿表现的动作记录下来,这就大大的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这也体现了《纲要》中指出的:“尊重每个幼儿的创作热情,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合作成功的快乐。
《纲要》中反复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本次活动,无论是幼儿自由讨论、动作造型表现和是作品创作环节,我们都给幼儿提纲展现自己的机会。通过这一环节,幼儿大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7、对大班舞蹈活动的教学反思
对大班舞蹈活动《苹果丰收》的反思
《苹果丰收》是一个大班舞蹈活动,音乐的节奏鲜明,容易听辨,自始至终,教师都将情景贯穿其中,分为三大环节:去果园的路上、摘苹果、丰收后的喜悦;通过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等多方面的感官逐步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熟悉音乐旋律,并将故事穿插在一开始的倾听环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熟悉音乐节奏型,孩子们的兴致都非常高。
这个活动分为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的重难点定位在熟悉音乐旋律以及课件,准确分辨音乐乐段,并乐意用动作大胆表现摘苹果的动作;而第二课时的重难点则是在熟悉音乐的前提下,尝试根据音乐情节的变化变换队形。其实刚开始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我的顾虑是非常大的,幼儿之前没有过任何有关舞蹈队形的经验,那么这次会有什么突发状况呢?第二课时中的目标是否会达成呢?那么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让幼儿完成这个舞蹈活动呢?
活动结束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孩子们对于这个舞蹈活动非常感兴趣,之前自己所设想的一些突发状况也没有发生,我活动的成功离不开下面几点:
1.情景导入
在刚开始的导入中,教师以农民伯伯邀请我们去果园找果子导入,孩子们立刻都被吸引住了,在听辨音乐的时候,通过听听、说说的方式引导幼儿听辨音乐,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一下子便将音乐的不同乐段分辨出来了;最后教师将我们去果园、在果园等事情通过故事的形式逐一帮幼儿梳理了一下,再次巩固了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
2.课件设计的独特性
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到有舞蹈队形的活动,虽然能够听辨音乐,但是对于队形的变换却从没有过经验,但是课件的设计却将这一问题简单化了,课件简单明了,
特别在第二课时中队形变换的部分,将原来的图谱变成了动态的队形变换,让人一目了然,给了幼儿一个直观的理解,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很快了解了队形。
3.场地设计的合理性
考虑到一个班级中四十几个孩子,在舞蹈的过程中可能会互相碰撞,所以,第二课时我场地的设计是四十几个孩子在地上围坐成一个大半圆,在幼儿坐的同时,教师给幼儿一些关于舞蹈的基本知识,比如坐应该上身立起来,身体保持挺拔状态,这样才神奇;另外,在地上贴好基本的队形标签,就是一开始的雪花型,后面的没有贴。
4.幼儿的自主性
活动的过程中,我始终处于一个引导着让幼儿能够主动大胆地做出舞蹈动作,对于她们的动作都表示鼓励,在一遍又一遍的鼓励下幼儿的积极性也随之增强;并且在每一个舞蹈队形完成之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帮助这些队形想名称,因为只有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名称才更能够记得住,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致都非常高。
其实舞蹈教学的学问还有很多,以上是我自己分析出来的几点,目前我们的班级特色也是以舞蹈为主,所以一切还处于摸索期,还需要各位资深专家老师的多多指点。
科学活动《下落百分百》课后反思
幼儿常常见到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却又不知道其中的“奥秘”。科学活动《下落百分百》,通过演示、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幼儿对物体下落想象产生兴趣,并对下落的必然性及方向有初步的认识。
本次活动我是以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物体的坠落现象,在第一环节中我出示自制的“轱辘轱辘”教具时,孩子们很感兴趣。他们看到老师手上的物体落到地上,纷纷讨论“老师一松手东西就会落到地上”“老师要把他们捡起来” ……看到孩子们有了兴趣,我及时告诉他们物体下落的必然性,认识到地球引力的存在。同时在活动中我说到地球把所有的东西都“吸”在身上,有的孩子便问“那为什么飞机和小鸟都能在天上飞呢”,当知道它们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离开地面时,孩子们又对热气球产生了兴趣,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热气球,“热气球是靠压力飞起来的吗”“热气球里边的火灭了它就会落下来”“热气球没有被吸住” ……看着孩子们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我便赶紧应孩子们的兴趣简要地说了说热气球,并让他们课后在讨论。
在最后一个环节“美丽下落路”实验中,我先演示给幼儿看一遍。当看到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于是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孩子们认真看自己的“路”是怎样下落的,仔细体验操作的乐趣,同时在操作中进一步感受到了物体下落的必然性。
本次活动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我准备不够充分,导致桌面与地面一团糟,应事先考虑周全。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对于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应有待提高。
“抢椅子”游戏教学案例反思
实录:
在“抢椅子”游戏中,我对游戏规则稍作改动,要求抢到椅子坐下的小朋友帮助没有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坐下来。在第一轮“抢椅子”游戏戏中,每一个幼儿的个性都充分的反应了出来。腼腆内向的丹妮没有找到位置,小朋友拉她坐到自己的腿上,丹妮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不肯坐上去;个子矮小、聪明活泼的范志豪没有抢到位置,急的从椅子的这一头跑到另一头,跑了两个来回,终于和另一个小朋友分享了一张椅子。出乎我意料的是,前天那位为了抢一个大皮球跟小伙伴吵起来的贝贝竟然招呼没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坐在自己的腿上;两个经常打架的小家伙竟然抱在了一起,还一起朝我笑,好像在说:“看,我们坐下了吧,我们是好朋友!”
随着椅子数量的减少,我们大一班表现出了惊人的团结力量和合作能力。最后,最多竟然有四个小朋友同坐一张椅子。虽然第四个小朋友根本不是坐下,而是两腿微屈,靠在后面的小朋友腿上!他们笑着,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等待着我认同他们的方式。
分析:
我被他们在“关键”时刻的合作和分享的精神打动了,也许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分享”,难道这不是合作与分享精神的雏形吗?我们常常“以成人之心度幼儿之腹”,过分地夸大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说实话,刚接这个班的时候,这些孩子们的常规确实使我头痛。但是,在一次次活动中,孩子们一次次向我展示了他们的纯洁、可爱、力量和不平凡!
策略:
1、平时注意多跟幼儿沟通,发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2、对幼儿的不良行为更有耐心,帮助并等待幼儿行为的转变。
大班语言教材《七色花》课后反思
《七色花》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实现了自己的七个愿望,而只有最后一片帮助别人的橙色花瓣才让珍妮得到了真正的快乐。这个故事内容比较长,如果把握不好时间就很容易拖堂,造成孩子学习的疲劳感。所以在活动中,我牢牢地抓住故事的主心杆,珍妮是怎样用这七片花瓣的?珍妮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以分段的形式展开讲述,孩子们在倾听故事时很是投入,对故事中的细节掌握的也很好,在讲述中我以第一片和第二片花瓣为讲述重点,让孩子体验七色花的神奇,学会说故事中的语句,从而为接下来的想象讲述做好铺垫。所以活动下来孩子对于珍妮每一次飞出去是什么颜色的花瓣及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能完整的说出来,孩子们也都认为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是最开心,最有意义的,懂得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在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我又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实现什么愿望?活动氛围十分活跃,孩子们也都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但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发现他们的愿望都是围绕自己展开的“奕铭说想要很多的玩具,允乔说想让自己的房间变的更漂亮,思佳说想要很多漂亮的花”……虽然在孩子们说的时候我有引导孩子们多与别人分享,想想有什么愿望我们可以帮助别人,但孩子的回答仍是围绕自己展开。孩子的情感提升非常的单薄。我想这与我对孩子的引导以及启发还不够突出有关,在孩子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了别人让自己很开心时。我可以追加着问一问你有帮助过别人吗?帮助别人后你的心情怎么样?我们可以怎么去帮助别人。这样在下面的环节中就不会出现都以自己为中心展开了!
构图讲述活动让孩子画出讲述重点
虽然意识到构图讲述活动孩子在讲述过程中对图的利用不是很恰当,而且一直在提醒,但是真正的操作起来孩子的表现还是不尽人意。当我发现孩子们还是在利用整幅图的的某一小部分作为重点进行讲述的时候,我一下想起绘画活动时我们的要求——必须把重要的部分突出,于是我停止了讲述,出示一副背景图让孩子们观察,然后把自己想好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图上画出来,当孩子们把自己想法画出后大家的争论就开始了,有的说怎么跑那里去了(跑偏了),看不到了,有的说这么大副图你只是利用了一点点呀,哈哈,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了。于是我接着孩子们的话讲出了图的作用,提醒他们在今后的讲述中,必须认真观察图片,找出重点的内容,然后以其为背景进行讲述,如果喜欢其中细小的`内容可以作为讲述的某一要素进行利用,丰富讲述的内容。通过对几幅图的观察,孩子们基本把握了如何找出一副背景图的重点部分,如何突出图的精华部分,充分了解背景图在讲述中的作用,相信这样在以后的讲述中他们就会更好的利用背景图,进行精彩的讲述了。
通过这个活动是我反思到:我们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孩子们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掌握,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很多东西如果单纯是老师在讲,他们很难理解,或许在他们的心里他们在图中讲的就是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最完美的,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通过事实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知道该如何修正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会给他们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教学反思:高老鼠和矮老鼠
情境描述:
通过让“高人走,矮人走”的热身运动,引来“高老鼠”“矮老鼠”两位客人,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提问:“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高老鼠高,看到的是高的地方”“矮老鼠矮,看到的是低的地方”
情景表演时,说到“高老鼠”时,幼儿能主动的“掂着脚走”,说到“矮老鼠”马上就蹲了下来,无形之中,明白了高和矮的含义
评价分析:
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以生动形象和自然真实的描述,让我们面对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视觉去观察,会看到不同的现象,告诉了我们观察要有意识的看、专注的看、变化不同角度的看。今天在开始部分我先采用了“高人走,矮人走”的热身运动,引出故事,以便为后面的情景游戏做好铺垫,这也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我有表情的讲述故事的时候,孩子们都能很感兴趣的仔细倾听着,而故事后的提问,幼儿也积极参与,大胆讲述,他们对高老鼠和矮老鼠之间的打招呼尤其感兴趣,“你好,屋顶”“你好,地板”“你好,大门”“你好,门槛”每当讲到这里都会哈哈大笑!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更加让幼儿懂得看到别人要主动打招呼,培养了幼儿的礼貌意识
所思所悟:
我在课前准备了许多的图片,利用这些图片更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有效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注观察的兴趣很高。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也能回答正确“高老鼠高,看到的是高的东西,矮老鼠矮看到的是矮的东西”了解了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的不同效果。在后面的情景游戏中,戴着老鼠头饰的幼儿,亲身体验了“抬头,低头”能看见什么?幼儿利用周身观察事物时,积极性很高。最后环节时,不限制幼儿从不同角度讲述故事,幼儿能说出“你好,蝴蝶”“你好,小草”等等,他们的思维一致很活跃,说得也很精彩。只是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对某些词语的讲解比较简单出浅,如“水洼”幼儿会说成“水滩”“水坑”,最好能让他们亲身实践一下“水洼”是怎么样形成的以便加深印象,下次一定会深入到教学内容中的每个词语中的理解,达到词语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解释。
心理健康活动《快乐和不快乐》
大班心理健康活动《快乐和不快乐》,活动一开始是老师带领孩子一起跳《健康歌》,利用师生同乐游戏,使幼儿充分感受快乐。通过谈话引发幼儿的共鸣,使幼儿理解“快乐使人精神健康,不快乐会影响人的健康,所以我们要时常保持快乐的心情”的道理。在此环节中,大部分幼儿对“快乐”似乎有了一定的理解。也激发了孩子与快乐做朋友的愿望。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通过玩“快乐大转盘”的游戏,来寻找快乐的秘诀,通过象太阳的光芒一样展示出来。在此环节中,一开始我是想直接就采用这个游戏的,但是由于被孩子这样那样的一说一带,就跟着孩子跑了,“快乐大转盘”也没有被很好的利用起来。游戏后半部分,本想采用留白的形式让孩子在生活中继续寻找的,但是还是忘了,此环节也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
活动的第三环节是“大抽奖”,目的是让幼儿体验生活中会遇到不如意、不快乐的事情,通过对获奖和没有获奖的小朋友的采访,引导获奖的小朋友和没有获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使幼儿体会到原来快乐是可以分享的。在此环节中,我由于对借的班级还不是很了解,本来准备的五个“幸运之星”结果只产生了两名,而且我发现我把糖果用塑料袋装好的糖果,孩子没有打开,只是把另一包分给了自己的好朋友。
最后一个环节是集体舞《和快乐在一起》。在欢快的氛围中,让孩子进一步体验自己快乐和别人也快乐的意义,再次提升活动快乐的气氛。
从整个活动来看,我觉得自己在活动的准备中比较用心,从材料的准备、环节的设计,到两次试教后,对活动的进一步调整。但在细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关注例如:对所借班级的了解还不够,材料的准备没有和班级实际相结合,教师语言还不够简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