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小记者站的魅力活动教学反思

2023-09-05 19:41:22

  小记者站的魅力活动教学反思

小记者站的魅力活动教学反思

1、小记者站的魅力活动教学反思

  一、 活动摘要:

  在一日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调皮,好动,活泼,脑袋还挺会想的,就是没有多大的自信心。平时大大咧咧,吵闹个不停,可是一到上课,要发言了,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就有点扭扭捏捏了,显得自信乏乏,不是小手摸上摸下,就是东张西望,小手都不知道放哪里?说话断断续续,声音小的连自己都挺不清楚,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的小孩没有一定的自信,可怎么行呢?该怎样转变这一现象呢?

  二、 活动策略

  针对这一情况,我苦思冥想,积极的寻找方法。一日在电视上看到了有关小记者的专访节目,心灵一触动,何不在自己的班级里叶创设一个小小的记者站呢?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于是我马上在班级的晨间活动区中创设了“小记者说新闻”这一环节。没想到,受到了小朋友人热烈的'欢迎,每个小朋友都是争先恐后的争当小记者,因为这是在对他们的诱惑力太大了。瞧:当上小记者的孩子是多么的开心、自豪、和充满了信心。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平台,他们每个人每天还真想个小记者一样,收集各种的新闻,有的是在幼儿园发生的,有的是在上学的路上发现的后听到的,有的是在电视上看的,许许多多、形形色色。在第二天的晨间活动时,他们就有声有色的讲开了,虽然刚开始语言不是那么流畅,语句不那么连贯,但我已经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自信,我也惊奇于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的胆子也大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最主要的是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胆子大了,都敢说、想说、敢表演了。真是一举多得啊!

  三、 活动反思:

  孩子们年龄 虽小,但可塑性强,只要我们老师做个有心人,在活动中创设机会,激发他们的兴趣,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自从有了这个平台后,孩子们的变化是可喜的,在他们身上找到了活动的成效,呈现其中一个成功的个案。

  附:个案一

  胡家锦原本是一个非常、好动、调皮的问题男孩,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可是自从有了“小记者站”后,胡家锦可以说是完完全全变了一个人,乖巧、懂事、听话、认真,就好像是从新变了一个人, 而且他还会经常提醒、叮嘱别人,别的特别的能干,也会时不时的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和赞赏,同时他也在自己的进步中成长了很多。

  后记:

  愿我们班的孩子们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成长。

2、金属活动性教学反思化学教学反思

  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重点是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讨上,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在这个活动与探究中,结论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因此,控制相似的实验条件,以及对实验现象的正确对比和分析,是该探究活动获得可靠结论的'重要保证。为此我将学生的探究分三步进行:

  (1)从金属与盐酸或硫酸反应是否有氢气生成,可以把金属分为两类,能生成氢气的金属其活动性比较强,不能生成氢气的金属其活动性比较弱。

  (2)从一种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比较出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能置换出来的,则这种金属比另一种金属活泼。

  (3)最后打出科学家们经过了很多类似实验的探究过程,而总结出来的结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在教学中,我是一边学知识,一边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总结得出结论后,插入生活实践问题,让学生边学边用,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本节课有学生探究活动,而且在授课的过程中,还穿插着问题的解决,使得本节课的课堂容量有些过大,有一些知识完成的比较仓促,不透彻。例:活动性较强的金属置换较弱金属的盐溶液时,能否进行、置换的先后顺序、以及一定质量的不同金属置换出的金属的质量的多少的分析,学生不能充分的理解,在课后的作业中表现的相当不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尝试将其分成两节课来完成。学生在探究活动时,课堂的秩序显得有些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学生活动探究实验时的课堂秩序。

3、大班音乐小花猫和小老鼠活动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时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创编动作,在这一环节中不仅仅时让幼儿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更重要的时让幼儿体会向上的情绪和欢乐积极的情感,并在游戏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要做到《纲要》中情绪情感占第一位的理念。运用赏识教育,鼓励每一位幼儿,让孩子们在自主的.创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集体游戏的氛围中提升交往的能力。

  在学习歌曲方面,我仔细研究了自己的示范唱,从音量,音高,演唱速度上都进行了一些改动。如我将音高调低了一些,为了适合我班孩子实际的演唱水平,另外,我还处理了演唱时的一些表现,使乐曲更加富有情境性。如速度的渐快,音量的渐强,这些改动,从活动反映情况看,还是不错的。我时示范唱让孩子们听得很愉快。孩子们听到”真是坏”和“使劲啃”的时候,都不由自主的加上了许多自编的动作表示自己的情绪。当我轻轻,跳跃的演唱小老鼠出来的时候,孩子们立刻用动作来给我回应。所以,几遍以后,孩子们在歌曲的演唱表现上还是表现的很优秀的。

  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记住歌词,我制作了小猫和小老鼠的头饰,并以一个小故事的形式来引入本次音乐活动。故事的讲述,为孩子们接下来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有了很大的帮助。孩子们在我的逐步提问下,大都能将两段歌词的内容表现出来。我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合作进行了表演唱,感觉每一个孩子都唱得很投入。这次的音乐活动唱歌部分时成功的。让一些平时不太愿意上台来表现自己的孩子,那些胆小的孩子有了很多的自信心,我也适时的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当他们上台进行了表演,我就给予他们及时的表扬。

  我相信通过这样较为成功的音乐活动,会进一步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4、学做小记者教学反思

  一、教材小记者反思

  本课小记者选择以“小记者”为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实践体验,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在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系的、跨学科综合的学习活动中,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并融会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对于生活中各种媒介的新闻报道,小记者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并不陌生,教学应在他们已有的心理年龄的认识水平基础上,深化新闻与生活的关系,在学生融入社会生活实践的情境中,获得对新闻报道途径、方式的了解与体验。 教材小记者的版式分为三大板块,按照“策划采访活动”、 “报道新闻”、“编辑制作手抄报”的思路来设计。为“小记者”的学习活动开展设置了不同途径与层次的三个活动,三个活动紧密联系呈递进关系,共同构成单元整体,皆以“我”是“小记者”参与体验活动展开教学。

  活动一依据学生的心理年龄、认知水平,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于优秀新闻报道作品的欣赏分析,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有关新闻报道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初步感受美术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是在分析学生作品题材与表现形式的同时,尝试以绘画的形式报道新闻,进一步体验美术语言在新闻报道中传递的思想与情感。

  活动三是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在已有的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尝试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设计、制作小报,整合、提升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目标

  了解新闻报道的作用及基本途径、方式,能够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简要的采访。 感受美术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尝试运用美术语言、文字报道生活中所关注的人或事,选择合适的素材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制作小报。

  在学习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关注社会、与人交往等综合能力。

  三、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可从广泛地收集、交流学生喜欢的新闻报道入手。课前布置学生在报刊杂志上收集自己关注的新闻报道,在课堂的分享交流中,引发学生对新闻报道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提倡学生用自己敏锐的眼光,结合美术的语言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的尝试。

  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参与体验为基础,因此教学应建立在体验感知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学生能全面参与体验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

  教学思路可参考以下环节:

  活动一:创设情境——欣赏感受——认识感悟——自主体验——交流评述。 活动二:欣赏感受——比较探寻——认知领悟——大胆表现——交流评述。 活动三:前一课时作品欣赏评述——创设情境——探究质疑——自主尝试——寻求方法——创作表现——展示交流。

  活动一教师可在课前准备一些优秀的、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的图片新闻报道,并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喜欢阅读的新闻报道及相关的图片,在课堂里以新闻信息分享交流会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学生在自主交流讲述中,他们初步感受体会图片新闻的意义,接着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图片新闻,从中认识到新闻来自平凡生活,真实而有意义的新闻能引起人们的共同思考和共鸣,进而加深学生理解新闻报道、图片新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社会作用的认识,并初步了解美术语言与图片新闻的关系。在学生自主体验寻找新闻采访的题材及策划采访计划书时,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创意。教师可与学生共同讨论选题,如校园生活、环境保护、社区建设、社会时事等,并引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题材进行报道。最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评述,主要表达采访题材及如何分工合作,以及在本课学习中的收获及感受。

  活动二可先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究图片新闻的多种表现形式以及不同表现形式所呈现的不同风格、魅力给人的不同感受。教师应尽可能地提供各种与学生活动经验相联系的新闻图片给学生,以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接下来,教师可出示同一采访题材的两组不同角度拍摄的图片——一组表现的是精心抓拍的典型场景,另一组是随意拍摄的图片。然后组织学生对图片展开讨论,提出采访题材与图片要求。此时,教师可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的采访活动,模拟、体验记者的采访工作,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模拟采访活动中,应重点关注采访的方式、提问技巧,鼓励学生相互认真倾听,思考评议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克服学生在表现中的困难。学生根据自己上一课时选择的题材思考采访的角度及表现的内容、方式。活动应考虑学生参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评价,教师进行即兴评价。本课作业可由课内、课外相结合来完成。

  活动三中手抄报版式的设计制作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应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难点是版式设计。活动三可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为欣赏感受、探究了解手抄报的构成部分及排版的要求,设计手抄报版面的草图。第二课时可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汇集整理前面学习活动中的作品,确定手抄报的主题、素材,调整草图的版式,书写、绘画表现,最后进行展示交流评价。教学时可先欣赏评述上一课时的作品,以此创设情境来展开教学;也可以配合学校或班级的宣传橱窗作为情境设置来进入教学;还可以是教师呈现几张手抄报作品直接揭示课题,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分析,认识手抄报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然后教师让学生探究了解手抄报版面设计的要求、要点。学生设计制作时,可提示学生制定一个小组工作计划表,包括工作程序和工作分工。工作程序:确定手抄报主题,准备相关材料(精选素材、备用素材),构思版面的整体设计(文章版块的外形及位置),插图等。学生设计制作可延伸为两课时,也可在一课时后的课外完成。作品展示后,可采取自评、学生互评及师评的方式。

  四、教学选择

  1.学习活动方式可用手绘的方式记录形象,也可用摄影的方式记录形象。

  2.制作“新闻集锦”和“小报”,可手绘,也可用电脑制作。五、教学建议本课是跨美术学科的单元综合课,并涉及到学生的课外实践操作。因此,可根据学生情况、本地或学校的教学资源及教师的个人教学需要,合理、适当地安排课时。

  1.本课的信息容量较大,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时,应考虑适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新闻图片材料,便于学生形成认识。

  2.手抄报的纸张可以是稍厚的白纸,也可以是废旧的挂历纸的背面,手抄报的大小尺寸建议全班统一,以便于全班作品的展示交流。

  3.本课的教学活动可结合学校大队部或班级活动进行,有助于学习气氛的营造和学生学习、创作积极性的提高。

  六、教学资料

  上网查询有关“记者”或“小记者”的网站,了解记者的责任和敬业精神,探讨如何用合适的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也可了解一些摄影运用的技巧。 安排好主体图一的主体位置居中偏左,视线朝向右方,作者合理地安排了画面。

  在拍摄中,选择合适的背景,适当靠近被摄主体能突出主体的形象,同时,要想一想,从哪个角度拍摄更为合适。

  人物刻画

  露天教室里,孩子们依然那么专心。没有课桌,孩子们身上都背着书包,将一双双皲裂的小手放在腿上。虽然无法听懂他们的语言,但是从他们那专心致志的表情上,能看到他们内心对学习的渴望。每个人物神态各异,十分生动自然。

5、《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教学反思

  经过同学们近十天的努力,《做一回小记者》的口语交际活动终于结束了。看着同学们那种或兴奋,或自信,或遗憾,或期待的神情,我仿佛看见一个小记者正成长起来。新教材确实编的不错,通过这样一个小活动,同学们至少锻炼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口语表达和交际的能力等,更不用说在活动中他们所经历的兴奋,激动,第一次采访时的胆怯,惊慌,成功的喜悦,失败的遗憾等等一些成长所必须的,而在课堂上无法体验的东西了。总之,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

  从细处来看,有喜有忧。

  首先是活动前的动员和指导。在这一环节,我没有向以往那样就课文上提供的一点东西反复的告诫学生应该如何如何,而是简略的.了解课文内容后,用一些优秀记者采访中的传奇经历来激起学生对记者行业的兴趣,同时了解它所要面临的挑战,组织学生重看国内一些精彩的采访实况,如水均益在伊拉克战争中的采访,港澳回归的采访,焦点访谈,艺术人生,大家风范等。通过这些东西可以给学生以更加直观,更为深刻的印象,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情境中自然明白了记者采访人物的一些要求,更重要的是明白了每一次采访对于自己都是一个挑战,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而这些关于职业品质的东西是书本上所没有的,但却是很重要的。

  其次是学生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这一环节,我没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主要是学生自己准备采访的工具,尤其是对采访对象的了解,其次就是准备一些采访的问题了。但显然学生激动,好奇的情绪占了上风,使得准备工作不够扎实,大多数小组对采访对象了解的不够全面和详尽,而对问题的设计更是了草,不符合采访的要求。当学生把自己的采访成果放在我面前时,我才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对于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不一定“全陪”,但一定要全程关注,否则很难达到训练的效果。

  接下来就进入了实质的采访过程了。我从学校内不少接受了学生采访的教师那里得知,整个的过程还算不错,虽然学生都有些紧张,但说话还算流利,往往是直接入题,使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有些不适应,也许是因为学生在教师面前

6、小班科学活动教学反思有趣的陀螺小班教学反思

  一、观察活动记录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陀螺是他们并不陌生的一种玩具,怎样在小小的陀螺中发现科学的秘密?怎样有效的引导幼儿在玩陀螺的时候,能感受科学就在身边的愉快,充分体现玩中学的教育原则,是我们一直探索研究的方向。

  活动前我请家长朋友们为孩子每人准备了一个陀螺,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长在准备的过程中会和孩子之间产生一种无意识的讨论,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家长朋友们的密切配合下,我的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

  第二天早上,孩子们带来的陀螺可谓是多彩多样,让大家打开眼界。有简单的塑料陀螺、有抽拉式的陀螺,更有带来古老的木质陀螺。我们先从了解陀螺的样式开始了这次的活动。我首先让孩子们自己介绍自己的陀螺,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怎样玩?引导幼儿边演示边说一说。上来演示的幼儿更是兴趣盎然,因为他们感到自豪,这说明了自己带来的陀螺本领高。壮壮第一个上来,他大声说道:“我这个陀螺可贵了,是这样拉着玩的。”他边说边玩,当陀螺飞速旋转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兴奋的响起了掌声。“这太好玩了,我也让妈妈给我买一个。”飞飞自言自语说。接下来是棋棋的简易塑料陀螺,红颜色的用手一拧就能旋转。最好玩的'要数木质的陀螺,冉冉拿着自己的陀螺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带的这个陀螺只有大人会玩。”我笑了笑,我当然知道掌握这个陀螺的玩法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先向孩子们介绍了这个陀螺的一些相关知识。我说:“这种陀螺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抽老牛。在以前没有这些先进玩具的时候,人们都用木头自己做一个这样的陀螺,再用一个绳子不停的抽着玩,所以就叫做抽老牛。”我接着给孩子们演示它的玩法,这次孩子们的兴致更高了,都很好奇这个玩具怎样玩,纷纷站了起了睁大了眼睛看。当我把陀螺成功的抽起来时,孩子们高兴的欢呼起来。 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不但了解了有关陀螺的发展进程,同时掌握了对不同材质的陀螺有不同的玩法。其实快乐就这么简单,当孩子们沉浸在有趣的活动中,玩具本身所含有的科学知识孩子们已经潜移默化的吸收了,所以活动目标也已经到达了。

  二、反思

  陀螺是孩子们喜欢的事物,能在愉快地游戏中和孩子们共同探索出其中的科学秘密,收获甚丰。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掌握科学知识是其次的,对活动感兴趣、有探索的精神、敢于展现自己是我们开展活动的目标。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表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是最终的目的。

  三、后记

  第二天,琪琪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电动陀螺,她自豪的将电动陀螺的玩法向大家展示。孩子们更是欢声雀跃,为什么电动陀螺能不停止的转动?不需要人力?这成为孩子们争论的话题。我没有直接给予孩子们答案,我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询问、实践的方法自己发现问题,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我组织家长朋友们收集有关陀螺演变的相关资料,举办陀螺图片展、陀螺知识普及活动以及陀螺比赛,引导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的从由浅入深的感受着中国文化发展和特色,让这项民间体育活动丰富到孩子们美好的童年世界里,涂抹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7、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教学反思

  经过同学们近十天的努力,《做一回小记者》的口语交际活动终于结束了。看着同学们那种或兴奋,或自信,或遗憾,或期待的神情,我仿佛看见一个小记者正成长起来。新教材确实编的不错,通过这样一个小活动,同学们至少锻炼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口语表达和交际的能力等,更不用说在活动中他们所经历的兴奋,激动,第一次采访时的胆怯,惊慌,成功的喜悦,失败的遗憾等等一些成长所必须的,而在课堂上无法体验的东西了。总之,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

  从细处来看,有喜有忧。

  首先是活动前的动员和指导。在这一环节,我没有向以往那样就课文上提供的一点东西反复的告诫学生应该如何如何,而是简略的了解课文内容后,用一些优秀记者采访中的传奇经历来激起学生对记者行业的兴趣,同时了解它所要面临的挑战,组织学生重看国内一些精彩的采访实况,如水均益在伊拉克战争中的采访,港澳回归的采访,焦点访谈,艺术人生,大家风范等。通过这些东西可以给学生以更加直观,更为深刻的印象,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情境中自然明白了记者采访人物的一些要求,更重要的.是明白了每一次采访对于自己都是一个挑战,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而这些关于职业品质的东西是书本上所没有的,但却是很重要的。

  其次是学生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这一环节,我没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主要是学生自己准备采访的工具,尤其是对采访对象的了解,其次就是准备一些采访的问题了。但显然学生激动,好奇的情绪占了上风,使得准备工作不够扎实,大多数小组对采访对象了解的不够全面和详尽,而对问题的设计更是了草,不符合采访的要求。当学生把自己的采访成果放在我面前时,我才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对于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不一定“全陪”,但一定要全程关注,否则很难达到训练的效果。

  接下来就进入了实质的采访过程了。我从学校内不少接受了学生采访的教师那里得知,整个的过程还算不错,虽然学生都有些紧张,但说话还算流利,往往是直接入题,使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有些不适应,也许是因为学生在教师面前总有些不够大方和自然吧,这个错应该有传统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思想的一份儿。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对于这个方面一定要重视。第二个大问题就是问题的肤浅、死板和缺乏系统性,主要原因还是采访前准备不足所致。

  最后的整理过程出现了许多事先没有意料到的问题,首先是态度,好多组同学认为一离开采访对象,采访就算结束了,对整理也就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其次是采访记录,有近三分之二的小组使用了录音机,但由于不熟悉操作,紧张等原因,倒有80%的录音听不清,或者不能用,这其中有录音机的录音质量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紧张,不敢将录音话筒*近采访对象的原因。有三分之一学生采用了笔记记录,主要存在问题是学生的速记能力差,不能抓住谈话的要点进行记录。这个方面可以在平常的课堂上加强训练,以确保听写能力的提高。

8、小记者站的魅力活动教学反思

  一、 活动摘要:

  在一日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调皮,好动,活泼,脑袋还挺会想的,就是没有多大的自信心。平时大大咧咧,吵闹个不停,可是一到上课,要发言了,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就有点扭扭捏捏了,显得自信乏乏,不是小手摸上摸下,就是东张西望,小手都不知道放哪里?说话断断续续,声音小的连自己都挺不清楚,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的小孩没有一定的自信,可怎么行呢?该怎样转变这一现象呢?

  二、 活动策略

  针对这一情况,我苦思冥想,积极的寻找方法。一日在电视上看到了有关小记者的专访节目,心灵一触动,何不在自己的班级里叶创设一个小小的记者站呢?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于是我马上在班级的晨间活动区中创设了“小记者说新闻”这一环节。没想到,受到了小朋友人热烈的'欢迎,每个小朋友都是争先恐后的争当小记者,因为这是在对他们的诱惑力太大了。瞧:当上小记者的孩子是多么的开心、自豪、和充满了信心。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平台,他们每个人每天还真想个小记者一样,收集各种的新闻,有的是在幼儿园发生的,有的是在上学的路上发现的后听到的,有的是在电视上看的,许许多多、形形色色。在第二天的晨间活动时,他们就有声有色的讲开了,虽然刚开始语言不是那么流畅,语句不那么连贯,但我已经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自信,我也惊奇于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的胆子也大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最主要的是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胆子大了,都敢说、想说、敢表演了。真是一举多得啊!

  三、 活动反思:

  孩子们年龄 虽小,但可塑性强,只要我们老师做个有心人,在活动中创设机会,激发他们的兴趣,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自从有了这个平台后,孩子们的变化是可喜的,在他们身上找到了活动的成效,呈现其中一个成功的个案。

  附:个案一

  胡家锦原本是一个非常、好动、调皮的问题男孩,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可是自从有了“小记者站”后,胡家锦可以说是完完全全变了一个人,乖巧、懂事、听话、认真,就好像是从新变了一个人, 而且他还会经常提醒、叮嘱别人,别的特别的能干,也会时不时的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和赞赏,同时他也在自己的进步中成长了很多。

  后记:

  愿我们班的孩子们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成长。

9、单色笔作画活动有趣的线描画活动反思的教学反思

  第十二周的主题活动《秋天的树木》,操作材料里提供了一份《茂密的丛林》的场景图,这个场景的构图很美,把树木的大小、高低、前后遮挡关系等表现得堪称完美,孩子们要做的是装饰这些树木,但不是像平时一样用漂亮的油画棒颜色去打扮它们,而是利用单支记号笔进行线描装饰画。

  孩子的表现:初次开展单色笔作画活动,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绘画热情,虽然没有线条的粗细变化,但是孩子可以设计不同的图案,加上黑、灰、白的巧妙运用,同样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分析:

  1、绘画区的负责人为大家发放操作材料,并指导组员采用各种单色小符号、小图案等装饰小树林,能够将老师的意图正确地传达给大家,非常的'能干,在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孩子找到了整体场景的感觉了,就可以对树木的细部进行装饰了,如对树干、树冠的不同表现手法,相互搭配上。

  思考:

  对孩子来说,材料的投放是主要的,但是只要老师的要求恰当、合理,受了限制的材料使用,也能达到很好的绘画效果。反而能够促进孩子开动脑筋,拓展思维,想出与别人不同的装饰图案丰富画面。单色画虽然线条单一,没有丰富的色彩,但也可谓是单一中有万千变化,用单色来表现树木的多姿多彩对我们的孩子来说也并非难事。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