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座房子最漂亮》优秀教学片段及反思
1、《哪座房子最漂亮》优秀教学片段及反思
《哪座房子最漂亮》是一首儿童诗。以儿童的视角写出了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变化,通过房子的介绍,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对孩子的关心。这首诗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叠词和数字的运用,使诗句富有节奏感,诗歌押ang韵,富有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下面对本课的几个教学片段进行了反思。
【片段一】
此同时 在引导学生理解“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的时候,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上贴着的空房子上画一画,其他学生在老师发给他们的纸上画。这期间老师巡回指导。画好后学生互评。
【思考】
语文学习有无限广阔的空间,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利用画一画、评一评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通过画一画、评一评,自己理解词语,形象生动,而且记忆深刻。
【片段二】
在教学“屋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时,先谈话引入:这么漂亮的房子,周围的环境怎么样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然后出示图片:花草图、树木图,指名学生上台贴一贴,从而让学生更加明确地理解“前”、“后”的概念。
【思考】
学生通过说一说、贴一贴就理解了文本内容,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感悟文本,能让孩子在主观意志上建立“我能学”的自信,并通过主体的'实践努力达到掌握一定学习策略的“我会学”。把学习的主动权更好地教给孩子,让孩子掌握学习的策略,更利于孩子明天自己去学习。
语文教学中要坚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积累语言,增强语感。而这堂课为了引导学生自己感悟文本,通过画一画、贴一贴的方式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相对来说,学生朗读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
2、《哪座房子最漂亮》的教学修改及反思
【洪绥婧的修改】
这篇课文比较有韵味,学生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可引导孩子在朗读课文时理解内容。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朗读的。
1、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句话,最喜欢哪一句话并做上记号。
2、朗读交流:最喜欢哪一句话?为什么?
⑴ 第一句
方法1:学生说理由,教师相机演示课件,让词组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与事物相联系,帮助学生认识事物。
方法2:学生说理由后,教师请他们在课文插图上图词对应连线。
换词读诗句,通过比较初步体会叠词的用法。(如果不重叠,你读了有什么感觉?)
指导朗读:这么美丽宽敞的房子,谁能用朗读来夸夸他?
⑵ 第二句
生说理由后,请他们在插图上指出房前、屋后的位置,
说房子周围的环境美吗?美在哪里?花果香、树成行图词对应连线。
师生想象朗读。
3、有感情地读好诗歌。自由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
【洪绥婧的反思】
本堂课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课中、课前、课后)。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进行互学、互补、互相启迪,从而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蒋晓玲的修改】
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句话,最喜欢哪一句话并做上记号。
2、朗读交流:最喜欢哪一句话?为什么?
⑴ 第一句
方法1:学生说理由,教师相机演示课件,让词组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与事物相联系,帮助学生认识事物。
方法2:学生说理由后,教师请他们在课文插图上图词对应连线。
换词读诗句,通过比较初步体会叠词的用法。(如果不重叠,你读了有什么感觉?)
指导朗读:这么美丽宽敞的房子,谁能用朗读来夸夸他?
⑵ 第二句。
生说理由后,请他们在插图上指出房前、屋后的位置
说房子周围的环境美吗?美在哪里?花果香、树成行图词对应连线。
师生想象朗读。
⑶ 第三、四句。
在小朋友眼中,那座房子最漂亮?(请学生用诗句回答)
为什么我们的小学堂会最漂亮呢?
指导朗读第三四句(通过指名分别读三四句,引导学生比较、评价、领悟问句和答句的读法。)
3、有感情地读好诗歌。自由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
【蒋晓玲的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如果孩子学得主动,肯动脑筋,那么,每个汉字都可以用多种的好方法来识记。本课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识字的多种方法。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比如:当学生讲到:拍就像一个人用手打一个白色的小皮球,老师立即肯定他能用编故事的方法来识字;当学生回答拔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朋友的友加一点,老师表扬他课外能自己主动识字,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当学生遇到难记的字高、步时,老师引导他们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记字等等。
课堂上,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教学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对学生的点滴成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并积淀起参与的信心,让课堂上涌动着生命的活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得淋漓尽致。
3、《哪座房子最漂亮》优秀教学片段及反思
《哪座房子最漂亮》是一首儿童诗。以儿童的视角写出了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变化,通过房子的介绍,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对孩子的关心。这首诗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叠词和数字的运用,使诗句富有节奏感,诗歌押ang韵,富有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下面对本课的几个教学片段进行了反思。
【片段一】
此同时 在引导学生理解“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的时候,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上贴着的空房子上画一画,其他学生在老师发给他们的纸上画。这期间老师巡回指导。画好后学生互评。
【思考】
语文学习有无限广阔的空间,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利用画一画、评一评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通过画一画、评一评,自己理解词语,形象生动,而且记忆深刻。
【片段二】
在教学“屋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时,先谈话引入:这么漂亮的房子,周围的环境怎么样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然后出示图片:花草图、树木图,指名学生上台贴一贴,从而让学生更加明确地理解“前”、“后”的概念。
【思考】
学生通过说一说、贴一贴就理解了文本内容,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感悟文本,能让孩子在主观意志上建立“我能学”的自信,并通过主体的'实践努力达到掌握一定学习策略的“我会学”。把学习的主动权更好地教给孩子,让孩子掌握学习的策略,更利于孩子明天自己去学习。
语文教学中要坚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积累语言,增强语感。而这堂课为了引导学生自己感悟文本,通过画一画、贴一贴的方式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相对来说,学生朗读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
4、《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案例及反思
【设计理念】
一、注重儿童身心发展,倡导体验学习
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趣味性,创设“新旧农村大对比”、“在表演中朗读”、“我们也来做诗人,夸夸我们的校园美”、“绘制心目中最漂亮的小学堂”、“为儿歌谱曲”等有趣的内容及环节,激发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到儿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同时达到调节儿童单调、紧张、厌烦的学习情绪,又巩固知识的目的。
二、注重自主发展,倡导探究学习
新的课标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首儿歌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读文后,提出自己的疑难,再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环节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带着疑难在活动中有目的地进行活动,探究,发现问题,找到答案,从而达到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之目的,体验到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激发全体学生潜意识地形成自主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
三、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多次让同桌、四人小组、师生之间展开讨论、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同时,学生思维积极,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案例片断】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农村去看一看,欣赏那里的美丽景色。(课件出示农村风景图片)看图交流: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什么?
生:同桌交流后自由发言,说说看到的风景。
生:我以前去过一个农村亲属家,那里根本没有楼房,而这幅图上有一座漂亮的大楼,所以不应该是农村,应该是市郊。
师:这个孩子很会思考。那孩子们你们说说,这儿到底是农村还是市郊呢?
生:积极争论,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师:让学生把旧农村与新农村进行了对比,与同桌交流体会,使学生体会到农村的变化。
……
师:孩子们,我们已经自由地朗读了这首小诗。请问你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
么疑难问题或者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请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研究。
生:质疑──在这座美丽的小村庄里,哪座房子最漂亮?为什么?
诗中的“小学堂”指什么?这是一座怎样的小学堂?这座“小学堂”与我们身边的“小学堂”有什么区别?……
师:请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读读书、观察插图,结合自己课前收听的广播,收看的电视或者访问附近农村的情况,了解农村的变化),进行四人小组自由研究。……
〖交流汇报
师:自由读第一句,读了这句后,你觉得这些房子什么地方最漂亮?为什么?
生:青青的瓦 白白的墙 宽宽的门 大大的窗
师:指名学生上台指着图说一说,并用红笔画出以上重点词。
师:如果把“青青的瓦 白白的墙 宽宽的门 大大的窗”换成“青的瓦 白的墙 宽的门 大的窗”,你读了有什么感觉呢?
生:读谈体会。
师:像这样的有两个同样的字组成的词就叫叠词。谁能说说还有什么词也能这样说?
生:找朋友搭配,如:弯弯的月儿,红红的苹果。
……
师:你们看小同学们学习、生活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多么幸福,多么愉快呀!他们数着全村的新房,就数自己的学校最漂亮,他们多么自豪呀!
师:反复范读;生:模仿读。
师:请孩子们看到画面,想象孩子们当时的愉快心情,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一员,读出对学校的喜爱来。
生:分四人小组入情入境地朗读。
……
〖师布置实践题
1、课前,布置学生收听广播、看电视或访问附近的农村,了解农村的变化;也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社区、村庄等,说说这些地方的变化。通过参观、访问,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在班会上说一说。
2、 堂上,举办“夸校园”擂台赛。
3、 课中,画一所“漂亮的小学堂”,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4、 课后,布置一道选做题:我们也来做诗人,夸夸我们的校园美。
5、为课文儿歌谱曲,也为自己的儿歌谱曲,唱出自己的心声。
【教学反思】
一、以看促说
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课文有些语句表述的事物直观性强,教师可以将文字描述的事物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紧密地与语言联系起来,使学生头脑里出现二者合一的形象。可先让学生观察电脑画面,然后对着画面描述,这个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理解了词句,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例如:在学习《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课时,在让学生看图交流:“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什么?”这一问题时,一个学生对这幅图上画的是一个农村这一说法发生了异议,他说以前他去过一个农村亲属家,那里根本没有楼房,而这幅图上有一座漂亮的大楼,所以不应该是农村,应该是市郊。对学生发现的这一问题,我没有简单地给予答复,而是表扬了这个有着求异思维的孩子,并把问题还给了学生,让他们来争论,自由探究,同时教师因势利导将旧农村与新农村进行了对比,通过同桌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到了农村的变化。在争论、探究、交流中,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二、以疑促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学生自主探索需要一种内在的欲望,如果学生这种欲望和勇气被调动起来,他们将会有效、深入地进行探索活动。要怎样激发这种欲望和勇力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质疑,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形成探索的动机。如:儿歌《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中,在学生初读了课文之后,我便让学生质疑,找出文章中的疑难问题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四人小组内自由探究、交流,并通过合作,寻求问题的最佳答案,最后展示学习小组自学成果。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抱以热情的期望,用激励的语言,激发他们探索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人人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了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以演助读
一年级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难以“入境”。教师要善于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把课文中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去充当角色,去体验角色,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如:教学《哪座房子最漂亮》,我反复示范,不断启发,让孩子们融入画面,想象和体验孩子们当时的愉快心情,同时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扮演画面中的小朋友,从而在体验学习中提高了朗读质量,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让孩子们的朗读有层次,有个性。
四、以仿代练
教材是个例子,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载体。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让学生以教材为例子,学习语言的规律:以教材为拐棍,尝试语言的:练习;由教材作迁移,形成语言的技能…… 如:《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诗中,“青青的、白白的、大大的、宽宽的……”叠词引起孩子模仿的兴趣。课下,孩子们合作创作了这样的诗:“南坪小学真漂亮/红红的跑道,绿绿的草坪/还有桂花香/南坪小学真漂亮/高高的楼,白白的墙/那是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样的语言,虽然稚嫩,却也童趣横生。仿一仿,不仅让他们尝到了合作学习的甜头,体验到了自己成为一名“小诗人”的乐趣,同时也激发了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的语言也得到发展,在体验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
五、以唱促“创”
实验教材的课文大多要求背诵,枯燥抽象的语言文字,要背下来,谈何容易。如果将课文变成儿童喜闻乐见的歌曲形式,那么,孩子们也会像喜欢唱歌一样去“唱”语文的课文了。如:学完《哪座房子最漂亮》,我要求学生将儿歌“谱曲”。孩子们将《哪座房子最漂亮》配上了他们熟悉的《小燕子》《同一首歌》等旋律,当他们津津有味地唱着自己“创作”的歌曲时,既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语言,思维、情操、审美……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六、以画促思
形象思维是儿童的主要思维形式。孩子们很喜欢通过绘画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将语言还原成画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是再创造的过程。学习了《哪座房子最漂亮》,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心中最漂亮的“小学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尽相同的对世界的感受与认识。有的画出了课文中的漂亮的乡村小学校,有的画的是自己就读的校园……孩子们的画有工笔细描的,有勾画轮廓的,有用彩笔浓妆艳抹的,有用铅笔淡淡素描的……绘画的过程,实际也是对课文的再理解,再体验的过程,同时孩子的个性在绘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5、《哪座房子最漂亮》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设计理念】
一、注重儿童身心发展,倡导体验学习
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趣味性,创设新旧农村大对比、在表演中朗读、我们也来做诗人,夸夸我们的校园美、绘制心目中最漂亮的小学堂、为儿歌谱曲等有趣的内容及环节,激发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到儿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同时达到调节儿童单调、紧张、厌烦的学习情绪,又巩固知识的目的。
二、注重自主发展,倡导探究学习
新的课标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首儿歌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读文后,提出自己的疑难,再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环节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带着疑难在活动中有目的地进行活动,探究,发现问题,找到答案,从而达到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之目的,体验到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激发全体学生潜意识地形成自主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
三、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多次让同桌、四人小组、师生之间展开讨论、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同时,学生思维积极,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案例片断】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农村去看一看,欣赏那里的美丽景色。(课件出示农村风景图片)看图交流: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什么?
生:同桌交流后自由发言,说说看到的风景。
生:我以前去过一个农村亲属家,那里根本没有楼房,而这幅图上有一座漂亮的大楼,所以不应该是农村,应该是市郊。
师:这个孩子很会思考。那孩子们你们说说,这儿到底是农村还是市郊呢?
生:积极争论,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师:让学生把旧农村与新农村进行了对比,与同桌交流体会,使学生体会到农村的变化。
师:孩子们,我们已经自由地朗读了这首小诗。请问你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
么疑难问题或者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请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研究。
生:质疑──在这座美丽的小村庄里,哪座房子最漂亮?为什么?
诗中的小学堂指什么?这是一座怎样的小学堂?这座小学堂与我们身边的小学堂有什么区别?
师:请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读读书、观察插图,结合自己课前收听的广播,收看的电视或者访问附近农村的情况,了解农村的变化),进行四人小组自由研究。
〖交流汇报
师:自由读第一句,读了这句后,你觉得这些房子什么地方最漂亮?为什么?
生:青青的瓦 白白的墙 宽宽的门 大大的窗
师:指名学生上台指着图说一说,并用红笔画出以上重点词。
师:如果把青青的瓦 白白的墙 宽宽的门 大大的窗换成青的瓦 白的墙 宽的门 大的窗,你读了有什么感觉呢?
生:读谈体会。
师:像这样的'有两个同样的字组成的词就叫叠词。谁能说说还有什么词也能这样说?
生:找朋友搭配,如:弯弯的月儿,红红的苹果。
师:你们看小同学们学习、生活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多么幸福,多么愉快呀!他们数着全村的新房,就数自己的学校最漂亮,他们多么自豪呀!
师:反复范读;生:模仿读。
师:请孩子们看到画面,想象孩子们当时的愉快心情,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一员,读出对学校的喜爱来。
生:分四人小组入情入境地朗读。
〖师布置实践题
1、课前,布置学生收听广播、看电视或访问附近的农村,了解农村的变化;也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社区、村庄等,说说这些地方的变化。通过参观、访问,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在班会上说一说。
2、 堂上,举办夸校园擂台赛。
3、 课中,画一所漂亮的小学堂,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4、 课后,布置一道选做题:我们也来做诗人,夸夸我们的校园美。
5、为课文儿歌谱曲,也为自己的儿歌谱曲,唱出自己的心声。
【教学反思】
一、以看促说
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课文有些语句表述的事物直观性强,教师可以将文字描述的事物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紧密地与语言联系起来,使学生头脑里出现二者合一的形象。可先让学生观察电脑画面,然后对着画面描述,这个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理解了词句,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例如:在学习《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课时,在让学生看图交流: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什么?这一问题时,一个学生对这幅图上画的是一个农村这一说法发生了异议,他说以前他去过一个农村亲属家,那里根本没有楼房,而这幅图上有一座漂亮的大楼,所以不应该是农村,应该是市郊。对学生发现的这一问题,我没有简单地给予答复,而是表扬了这个有着求异思维的孩子,并把问题还给了学生,让他们来争论,自由探究,同时教师因势利导将旧农村与新农村进行了对比,通过同桌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到了农村的变化。在争论、探究、交流中,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二、以疑促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学生自主探索需要一种内在的欲望,如果学生这种欲望和勇气被调动起来,他们将会有效、深入地进行探索活动。要怎样激发这种欲望和勇力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质疑,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形成探索的动机。如:儿歌《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中,在学生初读了课文之后,我便让学生质疑,找出文章中的疑难问题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四人小组内自由探究、交流,并通过合作,寻求问题的最佳答案,最后展示学习小组自学成果。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抱以热情的期望,用激励的语言,激发他们探索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人人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了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以演助读
一年级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难以入境。教师要善于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把课文中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去充当角色,去体验角色,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如:教学《哪座房子最漂亮》,我反复示范,不断启发,让孩子们融入画面,想象和体验孩子们当时的愉快心情,同时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扮演画面中的小朋友,从而在体验学习中提高了朗读质量,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让孩子们的朗读有层次,有个性。
四、以仿代练
教材是个例子,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载体。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让学生以教材为例子,学习语言的规律:以教材为拐棍,尝试语言的:练习;由教材作迁移,形成语言的技能 如:《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诗中,青青的、白白的、大大的、宽宽的叠词引起孩子模仿的兴趣。课下,孩子们合作创作了这样的诗:南坪小学真漂亮/红红的跑道,绿绿的草坪/还有桂花香/南坪小学真漂亮/高高的楼,白白的墙/那是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样的语言,虽然稚嫩,却也童趣横生。仿一仿,不仅让他们尝到了合作学习的甜头,体验到了自己成为一名小诗人的乐趣,同时也激发了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的语言也得到发展,在体验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
五、以唱促创
实验教材的课文大多要求背诵,枯燥抽象的语言文字,要背下来,谈何容易。如果将课文变成儿童喜闻乐见的歌曲形式,那么,孩子们也会像喜欢唱歌一样去唱语文的课文了。如:学完《哪座房子最漂亮》,我要求学生将儿歌谱曲。孩子们将《哪座房子最漂亮》配上了他们熟悉的《小燕子》《同一首歌》等旋律,当他们津津有味地唱着自己创作的歌曲时,既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语言,思维、情操、审美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六、以画促思
形象思维是儿童的主要思维形式。孩子们很喜欢通过绘画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将语言还原成画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是再创造的过程。学习了《哪座房子最漂亮》,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心中最漂亮的小学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尽相同的对世界的感受与认识。有的画出了课文中的漂亮的乡村小学校,有的画的是自己就读的校园孩子们的画有工笔细描的,有勾画轮廓的,有用彩笔浓妆艳抹的,有用铅笔淡淡素描的绘画的过程,实际也是对课文的再理解,再体验的过程,同时孩子的个性在绘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6、小学一年级《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案例及反思
【设计理念】
一、注重儿童身心发展,倡导体验学习
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趣味性,创设新旧农村大对比、在表演中朗读、我们也来做诗人,夸夸我们的校园美、绘制心目中最漂亮的小学堂、为儿歌谱曲等有趣的内容及环节,激发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到儿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同时达到调节儿童单调、紧张、厌烦的学习情绪,又巩固知识的目的。
二、注重自主发展,倡导探究学习
新的课标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首儿歌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读文后,提出自己的疑难,再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环节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带着疑难在活动中有目的地进行活动,探究,发现问题,找到答案,从而达到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之目的,体验到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激发全体学生潜意识地形成自主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
三、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多次让同桌、四人小组、师生之间展开讨论、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成功。同时,学生思维积极,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案例片断】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农村去看一看,欣赏那里的美丽景色。(课件出示农村风景图片)看图交流: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什么?
生:同桌交流后自由发言,说说看到的风景。
生:我以前去过一个农村亲属家,那里根本没有楼房,而这幅图上有一座漂亮的大楼,所以不应该是农村,应该是市郊。
师:这个孩子很会思考。那孩子们你们说说,这儿到底是农村还是市郊呢?
生:积极争论,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师:让学生把旧农村与新农村进行了对比,与同桌交流体会,使学生体会到农村的变化。
师:孩子们,我们已经自由地朗读了这首小诗。请问你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
么疑难问题或者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请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研究。
生:质疑──在这座美丽的小村庄里,哪座房子最漂亮?为什么?
诗中的小学堂指什么?这是一座怎样的小学堂?这座小学堂与我们身边的小学堂有什么区别?
师:请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读读书、观察插图,结合自己课前收听的广播,收看的电视或者访问附近农村的情况,了解农村的变化),进行四人小组自由研究。
〖交流汇报
师:自由读第一句,读了这句后,你觉得这些房子什么地方最漂亮?为什么?
生:青青的瓦 白白的墙 宽宽的门 大大的窗
师:指名学生上台指着图说一说,并用红笔画出以上重点词。
师:如果把青青的瓦 白白的墙 宽宽的门 大大的窗换成青的瓦 白的墙 宽的门 大的窗,你读了有什么感觉呢?
生:读谈体会。
师:像这样的有两个同样的字组成的词就叫叠词。谁能说说还有什么词也能这样说?
生:找朋友搭配,如:弯弯的月儿,红红的苹果。
师:你们看小同学们学习、生活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多么幸福,多么愉快呀!他们数着全村的新房,就数自己的学校最漂亮,他们多么自豪呀!
师:反复范读;生:模仿读。
师:请孩子们看到画面,想象孩子们当时的愉快心情,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一员,读出对学校的喜爱来。
生:分四人小组入情入境地朗读。
〖师布置实践题
1、课前,布置学生收听广播、看电视或访问附近的农村,了解农村的变化;也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社区、村庄等,说说这些地方的变化。通过参观、访问,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在班会上说一说。
2、 堂上,举办夸校园擂台赛。
3、 课中,画一所漂亮的小学堂,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4、 课后,布置一道选做题:我们也来做诗人,夸夸我们的校园美。
5、为课文儿歌谱曲,也为自己的儿歌谱曲,唱出自己的心声。
【教学反思】
一、以看促说
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课文有些语句表述的事物直观性强,教师可以将文字描述的事物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紧密地与语言联系起来,使学生头脑里出现二者合一的形象。可先让学生观察电脑画面,然后对着画面描述,这个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理解了词句,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例如:在学习《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课时,在让学生看图交流: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什么?这一问题时,一个学生对这幅图上画的是一个农村这一说法发生了异议,他说以前他去过一个农村亲属家,那里根本没有楼房,而这幅图上有一座漂亮的大楼,所以不应该是农村,应该是市郊。对学生发现的这一问题,我没有简单地给予答复,而是表扬了这个有着求异思维的孩子,并把问题还给了学生,让他们来争论,自由探究,同时教师因势利导将旧农村与新农村进行了对比,通过同桌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到了农村的变化。在争论、探究、交流中,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二、以疑促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学生自主探索需要一种内在的欲望,如果学生这种欲望和勇气被调动起来,他们将会有效、深入地进行探索活动。要怎样激发这种欲望和勇力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质疑,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形成探索的动机。如:儿歌《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中,在学生初读了课文之后,我便让学生质疑,找出文章中的疑难问题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四人小组内自由探究、交流,并通过合作,寻求问题的最佳答案,最后展示学习小组自学成果。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抱以热情的期望,用激励的语言,激发他们探索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人人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了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以演助读
一年级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难以入境。教师要善于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把课文中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去充当角色,去体验角色,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如:教学《哪座房子最漂亮》,我反复示范,不断启发,让孩子们融入画面,想象和体验孩子们当时的愉快心情,同时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扮演画面中的小朋友,从而在体验学习中提高了朗读质量,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让孩子们的朗读有层次,有个性。
四、以仿代练
教材是个例子,它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载体。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让学生以教材为例子,学习语言的规律:以教材为拐棍,尝试语言的:练习;由教材作迁移,形成语言的技能 如:《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诗中,青青的、白白的、大大的、宽宽的叠词引起孩子模仿的兴趣。课下,孩子们合作创作了这样的诗:南坪小学真漂亮/红红的跑道,绿绿的草坪/还有桂花香/南坪小学真漂亮/高高的楼,白白的墙/那是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样的语言,虽然稚嫩,却也童趣横生。仿一仿,不仅让他们尝到了合作学习的甜头,体验到了自己成为一名小诗人的乐趣,同时也激发了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的语言也得到发展,在体验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
五、以唱促创
实验教材的课文大多要求背诵,枯燥抽象的语言文字,要背下来,谈何容易。如果将课文变成儿童喜闻乐见的歌曲形式,那么,孩子们也会像喜欢唱歌一样去唱语文的课文了。如:学完《哪座房子最漂亮》,我要求学生将儿歌谱曲。孩子们将《哪座房子最漂亮》配上了他们熟悉的《小燕子》《同一首歌》等旋律,当他们津津有味地唱着自己创作的歌曲时,既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语言,思维、情操、审美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六、以画促思
形象思维是儿童的主要思维形式。孩子们很喜欢通过绘画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将语言还原成画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是再创造的过程。学习了《哪座房子最漂亮》,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心中最漂亮的小学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尽相同的对世界的感受与认识。有的画出了课文中的漂亮的乡村小学校,有的画的是自己就读的校园孩子们的画有工笔细描的,有勾画轮廓的,有用彩笔浓妆艳抹的,有用铅笔淡淡素描的绘画的过程,实际也是对课文的再理解,再体验的过程,同时孩子的个性在绘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7、《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反思
这是学生学好拼音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学生没有很好的识字基础,写字能力也没得到很好的培养,所以这堂课最主要的一个教学理念是让孩子在阅读中自主地发现一些东西,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孩子喜欢阅读。上好课我想的最多的问题是,课堂上经常会有自己意料之外的事发生,如何面对这些生成的东西?在本堂课的教学中,面对生成,我有处理得好的地方,也有处理不当的地方。简单举两个例子:
生成1:学习课文第二句话“门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时,我创设了坐着“开开心心学习号”火车,去乡下数房子,坐在火车上,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我有感情地范读了这句话,问学生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了解到学生对“花果香”、“树成行”这两个词理解得不够准确,所以我马上出示乡下美景图,让学生上台点击鼠标,感受花果香,树成行的动态画面,把本来还要后面的一个环节提了上来,这样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马上理解了什么叫“花果香、树成行”,老师不用费力指导。面对这次学生的生成,我果断处理了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生成2:学习第三、四句问答句时,在一起和学生认识了“?”这个符号后,我对学生说:“现在老师问你,哪座房子最漂亮?”意料中学生应该很整齐地回答出书上的话:“要数我们的小学堂。”没想到学生完全脱离文本来回答我的.问题,有的说:“我家的房子最漂亮。”有的说:“富春五小的房子最漂亮。”连续指了好几个学生就是没有我要的答案,引导了好一阵子,终于有个学生说:“要数我们的小学堂”,我如释重负,点击出等待已久的那张幻灯片,就像找到一个知音似的。课后,我仔细一想,一定要利用书上的那句话才能让学生理解问答句吗?只要学生有回答我的话。我就可以任意用一句答句来教学。而且,学生的回答都有他们的理由,为什么不应势利导让学生来说说为什么你家的房子最漂亮?为什么富春五小的房子最漂亮?这样同样可以让学生体会现在条件好了,造了许多新房子,最漂亮的是学校,而且还切合学生的生活呢,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可是这么美好的机会,我却视而不见。
由此可见,我的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教学底蕴还不够厚实,面对课堂生成的处理能力还尚未成熟。所以,在这堂课里产生许多遗憾。面对课堂的生成,教师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做出反应和调整,很多时候机会失去了便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