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的文学艺术教学反思
1、隋唐的文学艺术教学反思
反思一:
通过这节课,我悟出一个道理: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停止了告诉,学生才能真正地思考,教学中只有给学生一片空间,学生才能自己往前走,才能自我去发现 。
反思二:
1.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隋唐的文学艺术对我们今天的影响学生的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很强。
2.知识点与知识点过渡非常自然巧妙,整节课浑然一体。
3.板书设计独特、新颖,重、难点。
反思三:
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了复习提问法、启发式、读书法、讨论法相结合,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指导学生读书,分析教材中的有效信息,使学生学会读书,理解能力的增强,针对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设置了一些讨论题目,实现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利用视频、音频加强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例如:对《步辇图》的介绍,采用录象,学生就比较感兴趣,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为学生提供的网站,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同时利用网页的形式增加学生学习内容的信息量。
本节课我还重视课堂教学的检查落实,通过开火车式提问,效果不错,基本上每个学生均参与了课堂。
反思四:
1. 本课主要学习四个方面内容:诗歌、书法和绘画、石窟艺术、音乐和舞蹈。他们属于艺术类的内容,学习此类内容,除了掌握历史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艺术鉴赏 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勒特",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也是如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教学时应大胆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并给予正确的 指引。
2.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在讲授新课时对于简单问题应设有小问题这样有利于督促学生看书激发求知欲,这样教师在讲授时学生更能深刻认识到自己哪个地方出现了错误做出标记,慢慢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3.学习每一节课,对涉及易错难写字词多加强调引起学生注意。以避免出现错别字现象。在讲授完新课后要适当配有习题加深学生印象。争取当堂知识学完当堂吸收消化。
4.在有些问题处理方面觉得不是很有条理内容不够充实,今后我要多向老教师虚心请教多听课慢慢积累经验,让自己尽快成长。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2、文学艺术的大师教学反思
参加焦作市优质课大赛决赛,我的参赛篇目是《走近文学大师》。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梳理探究”部分的一个专题。“梳理探究”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因为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深入,所以在本课的备课和上课过程中有一些困惑和不足,希望能得到大家的点拨和指正。
1、课型设计的思考。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梳理探究”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对有关知识做必要的梳理,在梳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在课堂上进行合作、探究,因此,本课在设计时就定位为语文活动课,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做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2、课堂活动设计。学生进入高中以来,根据课本上名著导读所推荐的名家名作以及老师推荐的书目,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和文学大师有了一些接触,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我有意识地把“走近文学大师”与“名著导读”有机结合起来,以期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课前对学生接触过的名家名作进行调查筛选,确定了探究对象:苏轼(乐观旷达)、鲁迅(阿Q形象)、巴金(《随想录》)、曹禺(《雷雨》)、海明威(《老人与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高老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学生分组交流其中某一个作家或作品,探究内容包括:作品的语言艺术、思想内涵,大师的人格魅力等,交流的重点在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收获。学生的阅读认知和体验虽然还很浅显和幼稚,但他们毕竟迈出了阅读与思考的第一步,通过这一课堂活动培养了学生研读、鉴赏名著的意识。但在实际上课时,因为时间关系学生的展示只进行了一部分,给不少同学留下了遗憾。
3、课堂活力不足。在上课时采用小组内部交流,然后选出一名代表在班上发言的形式,因此课堂上显得单调、沉闷,全体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够,课堂活力不足。
4、课堂上预设的痕迹明显,生成不足。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首先让学生明确怎样走近文学大师,然后通过学生的课堂交流和发言总结出走近文学大师我们可以获取什么,课堂重心偏在后者,即学生交流个人的阅读过程和体验。学生的发言谈阅读感受的多,提出有效问题的少,课堂上缺少生成性的问题,这与我的引导和组织有很大关系。
总之,在课堂设计和实施中存在许多我已经意识到和尚未发现的问题,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3、文学艺术的大师教学反思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这个时期不但在经济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且在文学艺术方面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新时代。
本课涉及的文学艺术方面的内容,重点给学生们介绍了三个在文学、绘画和音乐方面成就突出的文学艺术大师。以前上这样的课,教师是主角,教师把自己所查找的资料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介绍给学生,学生的责任就是认真地听就可以了。课堂上充分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本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而教师太累,学生太轻松,时间长了学生在这样的课上就成了一个听书的,对学习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少了。现在的课堂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要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尽最大可能地调动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课前我布置了大量的内容让他们回去查资料,可以是几个人合作的方式,因为课改要求同学学会合作学习,这也给了他们一个实践的机会。这样以来,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然后归纳、整理。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感觉比老师讲的要记忆深刻得多。在授课时,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内容先上,这样做打破教学的死板的框架格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攻克一个一个知识的堡垒。由于我主要是让学生讲述、归纳、交流,教师只是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课堂进行师生、生生合作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小组成员间合作的很愉快,任务也完成的很好,资料收集的比较全面,因而课堂上的表现积极、踊跃,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涨,真正表现了他们要做课堂主人的态度,课堂是表现他们才能的小天地。看到同学们的这种表现,不但我心里暗暗高兴,我观察到有不少同学的脸上也露出了羡慕的神情。足见他们的确是深爱触动!这正是教育要达到的目的,就上要让学生领略以知识的魅力!相信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只要肯付出努力,他们的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的。
4、文学艺术的大师教学反思
在本章我们学习了17世纪至19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这一时期,科学进步,文化艺术繁荣,这些都建立在资本主义兴起、确立和发展的基础上。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所取得的成就,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它既集中反映了时代风貌,也表达了人类理想,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以往遇到有关文学啊艺术啊科学啊思想啊等内容的课文,我往往合并同类项,即几课并成一课,将所谓的重要知识点也就是考点划一下。这一两年突然想有所改变,于是找资料,备课,着实花了一些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嘿,第一遍上课的感觉还蛮好的,学生听得象那么回事,较认真,两眼盯着我,不时地回应着我的.问题。上课的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不就是学生上课时对老师所讲内容的关注度吗?所以我自我感觉良好,尤其在上《文学艺术的大师》一课时。瞧,学生对列夫·托尔斯泰外貌丑陋内心伟大的崇拜,对用生命作画的凡·高坎坷而悲惨的一生的同情,对贝多芬历经磨难却依然坚强不屈地笑对生活并取得重大音乐成就的钦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多好的一节课啊,这是我的一个重大突破,突破自我的懒惰,突破自身教学的空白,突破一贯思维的狭隘,我太开心了。
然而,随着第一遍教学的开始,我的心情却越来越沮丧,因为我不再简单满足于学生单纯的听我讲这些大师的生平故事,我自己越熟悉大师的故事,则越觉得课堂的严重不足,我的历史课堂似乎成了故事课,又似乎成了我的独角戏的舞台,有情感有生动,却偏偏缺乏历史的深度和内涵!历史课不应该是这样的肤浅,历史课的历史元素应该无处不在。那么,如果重新上这堂课,我该如何重新整合教材?我该提供给学生怎样的历史素材和历史观呢?我陷入了沉思。也许我应该读些这些大师的著作,更深入地了解大师所生活的历史大时代,学会剖析历史时代对这些大师成长的影响、作品的影响,更能归纳出大师们在特殊的历史时代的成长历史,以及他们成长为大师的相通哲理。简言之,我这所以原来这样处理该课的内容,并不是因为我对这些大师们的生平很熟悉的原因,恰恰相反,我是因为对他们了解的太少而如此稚嫩地处理教材处理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
一度的洋洋自得突然之间消失得干干净净,心内增加的羞愧。我需要沉下心来,用研究的心态去探究大师们成就与成长。
5、隋唐的文学艺术教学反思
反思一:
通过这节课,我悟出一个道理: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停止了告诉,学生才能真正地思考,教学中只有给学生一片空间,学生才能自己往前走,才能自我去发现 。
反思二:
1.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隋唐的文学艺术对我们今天的影响学生的积极性高,参与意识很强。
2.知识点与知识点过渡非常自然巧妙,整节课浑然一体。
3.板书设计独特、新颖,重、难点。
反思三:
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了复习提问法、启发式、读书法、讨论法相结合,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指导学生读书,分析教材中的有效信息,使学生学会读书,理解能力的增强,针对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设置了一些讨论题目,实现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利用视频、音频加强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例如:对《步辇图》的介绍,采用录象,学生就比较感兴趣,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为学生提供的网站,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同时利用网页的形式增加学生学习内容的信息量。
本节课我还重视课堂教学的检查落实,通过开火车式提问,效果不错,基本上每个学生均参与了课堂。
反思四:
1. 本课主要学习四个方面内容:诗歌、书法和绘画、石窟艺术、音乐和舞蹈。他们属于艺术类的内容,学习此类内容,除了掌握历史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艺术鉴赏 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勒特",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也是如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教学时应大胆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并给予正确的 指引。
2.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在讲授新课时对于简单问题应设有小问题这样有利于督促学生看书激发求知欲,这样教师在讲授时学生更能深刻认识到自己哪个地方出现了错误做出标记,慢慢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3.学习每一节课,对涉及易错难写字词多加强调引起学生注意。以避免出现错别字现象。在讲授完新课后要适当配有习题加深学生印象。争取当堂知识学完当堂吸收消化。
4.在有些问题处理方面觉得不是很有条理内容不够充实,今后我要多向老教师虚心请教多听课慢慢积累经验,让自己尽快成长。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6、隋唐文学艺术-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的一节课是《隋唐的文学艺术》此课是按照备课中的教学设计进行的,通过复习提问引出本课学习主题,然后通过启发式与讲授完成学习目标。课后在接受胡建校长和穆主任的建议评课后,让我收获颇多,让我有了可行的方向。反思此课,我觉得今后应注意在以下几方面:
1.本课主要学习四个方面内容:诗歌、书法和绘画、石窟艺术、音乐和舞蹈。他们属于艺术类的内容,学习此类内容,除了掌握历史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勒特”,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也是如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教学时应大胆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并给予正确的指引。
1.七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在讲授新课时对于简单问题应设有小问题这样有利于督促学生看书激发求知欲,这样教师在讲授时学生更能深刻认识到自己哪个地方出现了错误做出标记,慢慢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2.学习每一节课,对涉及易错难写字词多加强调引起学生注意。以避免出现错别字现象。在讲授完新课后要适当配有习题加深学生印象。争取当堂知识学完当堂吸收消化。
3.在有些问题处理方面觉得不是很有条理内容不够充实,今后我要多向老教师虚心请教多听课慢慢积累经验,让自己尽快成长。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7、隋唐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复习上一节课,隋唐的科学技术在建筑、科技、文学、医药学方面有哪些举世闻名的成就,引出隋唐文学的另一方面成就---隋唐的文学艺术。
二.讲授新课
1.诗歌的黄金时代
让同学回忆从小学到现在学过哪些唐诗,多媒体展示画面让同学猜猜出自那首唐诗这对学生来讲比较容易回答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唐诗的空前繁荣。阅读教材分析唐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黄金时代。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唐代三位代表性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这部分知识通过鉴赏他们各自的名篇名句并结合他们所处时代背景总结出各自的诗歌内容及写作艺术特点。
2.书法绘画
让学生回忆上学期讲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这样既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又可以引出隋唐时期又出现了那些书法家和画家。
设置小问题:隋唐时期哪两种书体艺术得到了发展?各书体有哪些著名大书法家?各大书法家分别由哪些书法代表作?学生阅读后方可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并以板书形式展现给学生。多媒体再展示书体艺术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奖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师之处这些大书法家也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学习,才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意图是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和勤奋学习。 唐代绘画创作达到新的高峰。最著名画家有那两个?他们各擅长画什么种类的画?各有哪些著名画品?学生看书回答然后老师讲评,锻炼学生对资料的搜集整理能力。
3.敦煌莫高窟
上学期我们历史学过那两大石窟?复习问题导出隋唐时期出现了我国最大的石窟群---莫高窟
莫高窟被称作是我过最大的石窟艺术群,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它主要有哪两反面的成就?为什么有这么高的评价?引出塑像和绘画是它的两大成就。再通过多媒体展示莫高窟的塑像壁画。让学生欣赏感受我国古代艺术成就,并要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音乐和舞蹈
隋唐的音乐舞蹈,在社会高度繁荣和开放的基础上,通过吸收西域和外国音乐舞蹈的精华,也形成了空前的发展。提问:隋唐时有哪个著名音乐家?隋唐的舞蹈主要有哪两个种类?著名的舞蹈作品是什么?指导学生看书回答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欣赏胡旋舞壁画,指出胡旋舞是健舞的一种。让学生感受唐朝乐舞的艺术特色,锻炼联想能力。
三.课堂小结
隋唐文学艺术高度繁荣,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唐朝文化艺术哪几方面的成就?教师指对板书总结。
8、辉煌的隋唐文化教学反思
反思一:
市教研中心来我校视导,通过在于老师的指导下的讲课,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存在许多不足,先将本次视导的收获反思如下:
3月7日,我讲了七年级下册的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备课思路是这样的:由唐诗导入新课,首先对赵州桥作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分析特点。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由介绍印章和石头书引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自然,说到《金刚经》。
光耀千古的诗坛"采取了简介诗人生平、代表作、诗作特点的步骤讲解。
课后评课,特别是经过于老师的指点,认识到在讲课过程自己对教材挖掘的不深,重点、难点不突出,该细讲的知识讲的不细,该简单讲的知识过于复杂。
3月8日,我在历史组的共同探讨下重新备课,又执教了第二轮《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这次,对于赵州桥的讲解,针对学生在小学对于赵州桥已有过学习的经历,对于桥自身的特点的讲解作到了简明扼要,而着重讲解赵州桥存在的历史价值,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劳动的聪明才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一目,运用成语"洛阳纸贵"导入,同时引导学生探究"雕版印刷术"的不足,引申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为以后的学习作了铺垫。对与"光耀千古的诗坛"的讲解,这次强调了诗人生活的背景,并且在学生背诵诗歌的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归纳诗人作品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巩固。
课后在于老师的领导下,我们历史组五位老师共同探讨这次讲课还存在对教材挖掘不深、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本课的学习还可在诗歌导入新课后将"光耀千古的诗坛"提到前面先讲,这样与导入衔接自然、流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大胆改革,深入挖掘教材,根据学科特点,联系已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探究,使学生在理解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达到以史育人的目的。
反思二:
我上了一节课是《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此课按照备课中的教学设计进行,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课学习主题,然后通过启发与探究完成学习目标,最后是思维拓展、达标检测。反思此课,我感觉最大的遗憾是学生学习的情绪由高涨走向平静最后陷于低落。
一开始,我通过一段影音资料引出了本课的主题。在讲第一个问题"诗歌的黄金时代"时,我提出问题"你知道的唐代诗人有哪些?"同学们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地回答:"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然后我又分别让他们欣赏了三位重点诗人的图片,介绍,并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背诗和画中寻诗的活动。同学们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踊跃举手。当讲到第二个问题"光彩夺目的散文"时,我就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学生马上开始平静的看书,用书上的话来回答问题,没有了兴高采烈的神情,没有了争论、没有了问题、没有了质疑,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
静静地思考,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组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出现了偏差:只考虑了"我应该怎样教",而忽略了"学生想怎样学",课堂上完全按照备课时预设的进行,虽然备课时也考虑了学生的因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给学生留出自主活动的空间,只是把学生当成了我事先编好的程序中的对讲器,师生像"打乒乓球"一样,你来我往,我问你答,虽然答出了所有的问题,但实际上学生只是掌握了教师安排好的知识。当我和教研组长及其他老师交流时,他们提醒我,你没有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让他们沿着自己的思路继续前行,即没有让学生自己从身边的、熟知的知识谈起到引出未知知识,也没有给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质疑的时间,所以学生的情绪才一落千丈......
大家的话使我更加明确了本课失败点所在。
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的活动留下空间,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时刻把握着"学生想怎样学"。不能用自己的问题牵着学生的'思维走,学生根本没有自我思考活动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后把"发球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学、提问、争辩来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在此种开放、宽松的环境中思维也很活跃,思考也很深刻,提出一些教学设计外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这节不太成功的历史课,让我体会到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时,要真正做到教师、学生的角色换位:如果我是学生我想怎样去学,我想知道哪些问题......而非按教师的预设只考虑自己怎样教、怎样问、学生能答出教师的问题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一次的偏差,还是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际相脱离,教学设计中虽然考虑了学生的因素,但在实际教学中又不知不觉地陷于"老一套"的以教师为主的做法中,这也是今后我应该非常注意改正的地方,即把新课程的理念切实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而不是只挂在口头上。
通过这节课,我悟出一个道理: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停止了告诉,学生才能真正地思考,教学中只有给学生一片空间,学生才能自己往前走,才能自我去发现。
反思五: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的反思与体会:
1.导入的教学设计最好能贴近学生生活,这样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的导入经过多次修改,刚开始用了李白的诗歌《静夜思》Flash动画,觉得效果不够好,教学思路不够连贯,后来改成以>总结前面隋唐历史的导入方法,又显得比较程式化,缺乏新意。经过与教师的交流,最后采用苍霞三通桥的照片来导入,这样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同时也比较吸引人。
2.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
在讲到三大诗人的作品特点时,学生极易按照课本的内容来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我提醒同学要通过对诗歌的朗诵去认真体会作者作品的特点,不要照搬课本的内容,讲出自己真实的体会。你对于作者的作品特点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什么?结果虽然在教学中比预计的多花了一些时间,但学生却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讲出自己的真实体会,总的效果比让学生按照课本的说法照念要好得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不至于被课本的说法所限制。我认为这一点课堂设计的随机改变是成功的。
3.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一课在一(3)班试讲的时候效果不好,时间上还来不及。但在一(5)开课时教学效果却较好。我认为主要是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导致这一结果。这引起我的教学反思,面对不同学习层次的班级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设计的问题要适合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方面,以前虽有认识却研究得较少,以后在教学中应多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他们的知识掌握的程度,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4.教师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在教到杜甫的一句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一学生问道"老师,你不是说是冬天吗,为什么杜甫还说酒肉会臭呢?"首先同学能够提出问题是值得老师欣慰的,我在肯定这位同学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杜甫说冬天的酒肉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使同学认识到杜甫对统治者的揭露和对百姓的同情,一位关心百姓疾苦的伟大诗人形象立刻展现在同学的眼前。能回答学生的问题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在备课时我有意识地去收集了有关本课内容的相关资料,所以在学生问到时才能回答。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时常会遇到这种情况,除了需要教学智慧外,我认为教师丰富的知识是教学的基础,只有教师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才能从容地引导学生迈入知识的殿堂,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9、七年级历史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教学反思
在讲“诗歌的黄金时代”时,我提出问题“你知道的唐代诗人有哪些?”同学们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地回答:“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然后我又分别让他们欣赏了三位重点诗人的图片,介绍,并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背诗和画中寻诗的活动。同学们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踊跃举手。当讲到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我就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学生马上开始平静的看书,用书上的话来回答问题,没有了兴高采烈的神情,没有了争论、没有了问题、没有了质疑,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
静静地思考,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组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出现了偏差:只考虑了“我应该怎样教”,而忽略了“学生想怎样学”,课堂上完全按照备课时预设的.进行,虽然备课时也考虑了学生的因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给学生留出自主活动的空间,只是把学生当成了我事先编好的程序中的对讲器,师生像“打乒乓球”一样,你来我往,我问你答,虽然答出了所有的问题,但实际上学生只是掌握了教师安排好的知识。
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的活动留下空间,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时刻把握着“学生想怎样学”。不能用自己的问题牵着学生的思维走,学生根本没有自我思考活动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后把“发球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学、提问、争辩来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在此种开放、宽松的环境中思维也很活跃,思考也很深刻,提出一些教学设计外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通过这节课,我悟出一个道理: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停止了告诉,学生才能真正地思考,教学中只有给学生一片空间,学生才能自己往前走,才能自我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