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范文
1、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范文
干法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看的出来,稻盛前辈写书很用心,跟目前充斥在市面上的那些所谓的成功学之类东拼西凑的货色完全不同。说实话,这本书给我的震惊着实不轻,之前我只是听说过他,没想到他居然是这样强悍,这样恐怖。稻盛和夫可以说是白手起家,自己创建的两家企业都是在极为强大的竞争对手压迫下顽强地存活下来,慢慢发展壮大并成为业内难以企及的高峰存在的。稻盛哲学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多花点时间研究,探索和学习,我从此书中获得一点心得体会,现在分享出来,不是很拿得出手,希望大家不要嫌弃。看完这本书,我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
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做出一点成绩,有三点要素必不可少:
第一,热爱自己的工作。
干法上说,如果想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喜欢自己的工作、如果不行,就强制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没错,这一点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领会。在这个世界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如果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创造价值,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强制自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因为只有喜欢,才会用心,只有用心,才有可能成事。
而稻盛和夫在这方面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在松风工业的工作他一开始并不喜欢,也矛盾了很久,曾想过甩手走人,可是自从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事业后,他改变了心态,变得积极,变得坚定,眼睛里全是产品,心里想的全是技术,日夜与火炉和铁锅为伴,吃睡都在实验室,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办公条件极为简陋的前提下他居然用创新的土方法成功制作出了世界领先的陶瓷材料,掌握了这一举世瞩目的新技术。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如果不是出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他不会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和心血,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一样,对自己的工作无比用心,相信没有任何工作做不好。我们的大脑是个沉睡的巨人,常人一般只用了大脑的2% — 5%,而伟大如爱因斯坦不过也用了12%所以,倘若我们真的能做到用心,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全力付出,那么像稻盛和夫那样取得工作上的巨大突破也是大有可能的。
第二,坚韧的意志和过人的胆识。
稻盛和夫的京瓷建立起来之后,面对着垄断寡头一般的竞争对手,硬没有被打趴下,而是倔强地坚持不懈地缓慢占领一个又一个市场,最后成为同类市场上的佼佼者,这其中的艰辛又岂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了的?当时现有产品市场几乎全被几大竞争对手瓜分,谁会对这个新成立的小公司正眼相看?更何况这家小公司无论人手,技术还是设备都远远不能和竞争对手们相提并论?那它是怎么成功的呢?它是这样做的:无论哪家公司抛给它一个产品问他“你可以做吗?”他都说“能!”为什么会在有那么强大的供货商的同时,会有一家公司问某种产品是否京瓷可以做,答案显而易见,因为那些强大的供货商做不了,那些技术成熟,设备先进的公司尚且做不出,京瓷怎么可能做得出来,不过正相反,通过稻盛和夫和他手下员工的疯狂加班和全力攻关,这些貌似不可能全部变成了可能,而且京瓷竟然在不知不觉之间掌握了同行业最先进的技术,生产出了市场上最先进的陶瓷材料,并一跃成为行业龙头老大!这是一种什么概念,没有坚韧的意志和过人的胆识,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
恐怕一般公司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早就支支吾吾一句:“不能做”然后就灰头土脸地逃之夭夭了,他们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接这个活儿办不成事陪人家损失不说企业名声也扫地了,那还混不混了!所以他们连尝试一下也都不敢了,这失败的代价可是很大的,可是殊不知他们拒绝尝试从而避免失败的同时也失去了这个可能成功的机会,尽管成功的希望很渺茫,但却彻底与成功无缘。这样的机会只有有胆量的人才有资格获得,也唯有意志坚定者才能最终笑到最后。中国有句古话:叫人又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当时说来确实有戏谑的意味,但何尝不是一句真理,连想都不敢想的人还谈什么成功,有再多成功的机会向他招手,他都会望而却步,落荒而逃。所以,当我们面临挑战时,我们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可以!朋友们,当领导想提拔你问你能不能胜任,或是当主管想为你的业绩设一个高指标问你能不能完成时,你要说能!因为只有你有了肯定的回答,你才拥有了取得成功的机会!
第三,做最好的产品。
相信大家看了这本书肯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稻盛和夫是个完美主义者,而且是完美的过分那种。他让自己的工程师设计一款新产品,该工程师不分昼夜,日夜钻研,做了几百次实验,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做出了成品,兴奋异常地来到稻盛和夫面前邀功,不料稻盛和夫只看了一眼,就直截了当地泼了他一头冷水,原因无非是那产品表面上貌似因为氧化物燃烧的关系而出现了黑色烟状杂质,稻盛随即毫不掩饰地做了产品不合格的结论。这位工程师自然四郁闷得不行,但经过稻盛解释也就释然了。没错,一件产品的好坏不是外观所能决定的,但是带有杂质的外观直接会让顾客看了第一眼之后就抛到一边,因为外观尚且不能保证过关,性能能好到哪儿去?更有甚者甚至会想到这是个态度问题,外观做的这么潦草,在内在价值方面又能有多上心…等等等等,所以正如某位先贤所说的:细节决定成败。()稻盛和夫要的是完美的产品,要的是同类产品的标杆和范本,而不是一个参与者,他近乎偏执的严格要求最终使他的产品始终站在业界顶峰高度,所以他的成功绝对是必然的。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无论发展多少年始终都有改进的余地,无论哪个行业都会有领头羊和落后者,但不论做什么,我们心里都要有这样的觉悟:一定要做到最好!只有抱着这样的想法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才有可能打出自己的天地。
这三点体会必会成为我今后生活和工作的指针,指导我不断前进,感谢公司领导推荐的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干法一书无疑是一本体验稻盛哲学的经典,值得我们每个人反复读,细细读,用心读,而每再读一次必然都会有新的'体会。很高兴今日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共同进步,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谢谢大家!
2、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
干法这本书,读起来我的感觉是非常的踏实,里面的很多内容与时下流行的心灵鸡汤,成功学在根本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同样的内容在稻盛和夫的笔下,却是非常的自然,而心灵鸡汤,成功学大多让人感觉虚浮。
言归书上,干法,字面意思就是干事的方法,讲的是怎么做事,怎么做工作,应该是教授我们如何去做,品读完以后,回味一下,这本书更多的讲的是道这个层面的哲学,或者说,是建立在稻盛和夫先生工作观,劳动观这一哲学层面上的干事法则的。这也正应了那句话,做事先做人,只有先把人做好了,才能把事做的漂亮,做的完美。先生的那种对工作的态度,值得现在年轻人去学习效仿,现在年轻人工作虚浮的很多,一山看着一山高,不能够脚踏实地的去工作,想的永远比做的多,在老一辈的人眼中,很难看得上现在年轻人对待工作的态度。
在先生看来,工作就是一种修行,一个磨砺自己心志的方式,所以说,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热爱甚至迷恋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以完美这种目标要求自己,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去挑战新的完美,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创新,一直行走在前进的路上,不原地踏步,更不倒退,虽然,或许身体上会劳累,但是每一次的精神收获的喜悦势必会将身体的劳累抹去,使自己身心更加健全,更加高尚!拜读完这本书,对于工作,我充满自信。
3、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
干法上说,如果想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忍受任何艰苦,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我们只要不懈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卡耐基也曾说过说:“除非喜欢自己所做的工作,否则永远无法成功。”
在当今社会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机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我们如果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强制自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因为只有喜欢,才会用心,只有用心,才有可能成事。而稻盛和夫在这方面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在松风工业的工作他一开始并不喜欢,也矛盾了很久,曾想过甩手走人,可是自从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事业后,他改变了心态,变得积极,变得坚定,眼睛里全是产品,心里想的全是技术,日夜与火炉和铁锅为伴,吃睡都在实验室,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办公条件极为简陋的前提下他居然用创新的土方法成功制作出了世界领先的陶瓷材料,掌握了这一举世瞩目的新技术。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如果不是出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他不会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和心血。
让我们珍惜今天所拥有的工作权利,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在工作中不找任何借口,积极主动,敢干挑战自我,坚持不懈地努力,挖掘自身工作的潜在职责,主动承担责任。如果我们也能像稻盛和夫一样,对自己的工作无比用心,相信没有任何工作是做不好的。
4、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
感恩公司给我们创造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在孟老师的教导下,有幸学习并阅读《干法》。
稻盛老先生《干法》一书非常贴切现在生活,用心阅读真的很受用,讲的都是现实工作中常遇见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人都不愿意工作,厌恶劳动,更喜欢逃避工作中的责任,把工作看的枯燥无味,仅仅是为了生活,解决温饱不得不工作。
《干法》一书教导我们,首先要喜欢并热爱自己的工作,付出不亚任何人的努力,从工作中找到快乐,把工作当成自己,自己当成工作,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并且养成习惯。
稻盛老先生说的每一句话都触动到我的内心,既即使再平凡的工作,只要不断钻研创新,持续不断的改善,相信明天定能胜过今天,况且工作还能磨练人的心志还能提升自己的心性。
恼怒,报怨只会让自己不开心,只有懂得反省并落实到工作中,才能专心致志,埋头苦干,人生定能开出美丽的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还能塑造出自己高尚的人格。
只有真正理解工作的含义,用心工作,常怀利他之心,相信定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5、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
《干法》这本书总结和分享了稻盛和夫先生一生的工作理念、工作经验,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工作,这是因为工作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心智,磨炼灵魂。
稻盛先生一开始的时候就说工作不是不得不干的必要之恶,我们很多人会把工作当作必要之恶,稻盛先生会经常问那些工作是必要之恶的人一句话,难得来这世上走一回,你的人生有价值吗?稻盛先生说,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工作是万病的良药,是解决一切问题最重要的良药,工作就是提升自己的心智、磨练心智,极度认真地工作能够造就人格可以扭转你的人生,当你在人生当中觉得最绝望最无助的时候,就应该最认真地投入工作,努力才能扭转你的人生,不是抱怨、不是沮丧、不是颓废、不是喝酒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要理解工作的意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你就能拥有幸福人生,这是稻盛和夫通过他在工作之初的经历,给我们总结的工作带给人生的意义。
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设立高目标,首先要敢于想,如果连想都不敢想要做到就更不可能了,只有不断地坚信这种愿望就会变成愿力,会成为你的潜意识,机会就会降临。
在从事的每项工作中,只要我们用心、细心、耐心去干每件事,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坚持不懈,就能造就优秀的人格,就能让人生开出美丽的鲜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6、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
稻盛和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解了关于工作的价值,告诉我们如何去工作才能让人生获得一个好结果。首先给自己有长远的眼光,看见“完成是的状态”给自己定下高目标,注入我们100%的热情,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努力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就不怕实现不了,因为人本来就具备让愿望实现的能力。其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力求完美,注重每一个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同时,抛开自己感性的烦恼,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敏锐度,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坚持不懈的去努力。最后,不要总想着自己不会、自己做不好,用冒险的心去接受挑战,敢于创新,无论多渺小的工作都积极去做,抱着问题意识对现状进行改良,将我们期待实现目标的强烈愿望变成潜意识去不断激励自己,即使遇到困难也绝不放弃,全力以赴,这种坚定的信念会带领我们走向成功。
即使能力很平凡,到只要付出不亚于常人的努力,用正向的思维方式和热情去积极面对,就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从而取得巨大的成功。
7、日本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
看完《干法》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此书的作者稻盛和夫先生是一个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情的人,可以说他痴迷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干法》读后感。这也正是他成功的奥秘所在。此书让我受益匪浅。
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自燃型的人。对于刚刚从事工作不久的我来说,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自燃型的人对于提高自己非常重要。要成为自燃型的人,就必须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就像书中所说的,要发自内心并用格斗的气魄,以积极的态度认真面对自己的工作。只有做到这样,你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里去。当你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你就会有一种坚强的意愿。这就是书中写到的“潜意识”,这意愿就会慢慢渗透到你潜意识当中,平时它可能不出头,但在无意识中它会突然闪现,并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全身心的工作,一心一意。但是这个也考验了自己的意志。一种心态和一种持续的力量。相信持续就是力量。一但确定了就要坚持做下去,读后感《《干法》读后感--yjz》。自己选择的无论多苦多累都要坚持下去。
困难和成功都是考验,但是在坚持过程中难免有失败的时候,但是不能有感性的烦恼。所谓“覆水难收”,没必要老是后悔。应该在失败以后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分析多了,失败也就少了。每天要做自我反省,只有把今天做过的事老老实实地反省一遍,不好的发誓从明天起认真改进。好的要继续保持。这样不仅自己犯得错误会少,而且有利于在人生中提升心志。
8、日本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
文字,是人类发展至今取得骄人成绩的首席功臣,正因为有文字,人类祖先们遗留下来的各个领域的宝贵经验才得以传承。书本,则是把浩瀚知识海洋中的精要以一种分类的方式记载。难能可贵,稻盛先生作为一位成功的先行者,他以他自己的人生书写着传奇般的经历与信念,指导我们做人做事的真谛。
人们为什么要工作?这个问题在当代的年轻人口中大概只能得出几种荒唐的答案。赚钱生存、打发他多余的青春、努力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恰恰相反稻盛先生则认为工作是人生最尊敬、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工作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如果一味的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总想着山的另一面有更好的差事,就这样在痛苦中徘徊,到最后青春燃尽,终将一事无成。
《干法》一书教导我们,首先要喜欢并爱上自己的工作、改变自己原有的心态、不管工作差异、职位高低。都必须喜欢上,就如你喜欢女孩子一样喜欢,爱上了,她在你心中就是最美的,旁人无可取代。当工作遇到困难时,一定不能放弃,放弃了就等于前面所做的一切都白做了;当工作进展顺利时,就要直率地表达出工作中所获得的欢乐;激励自己继续努力来获得更多的快乐;当工作做到有人褒奖时,就要诚心的表示感谢。把这种快乐和感动当做前进路上的精神粮食,然后继续全心声地投入到艰苦的工作中去。从现在起为自己设立一个高的目标,当目标实现后,继续更新增进目标,以此类推孜孜不倦。要勇于创新,敢走别人走不通的路,要相信任何事物都还可以有创新的阶梯,充满热情对待身边的每一件大事小事,只要信念还在,梦想就在。
只可惜,大多数年轻人已经被现有的复杂生活圈感染玷污了圣洁的心灵。无法摆脱金钱、名利、爱慕虚荣所下的圈套。依赖、攀比这些都是阻挡人进步的最大恶魔。也许会有那么些时候触动灵魂认真想到过要改变一下自己。可现实还是现实,那美好的想法就这么被它摧毁。导读中的一段话写得很透彻“稻盛先生开出的药方虽好,但这个药方好像只对一小部分人管用。”对于这一小部分人来说《干法》只是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动力,因为他们本来就这么想。而对于至今尚未明白认真工作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的人,如果他们看懂并能运用好《干法》,则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之前的我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并不了解日本文化,只知道日本有一流的电子产品、和强势的经济产业。读完干法以后,不得不对日本人的经济头脑、哲学典故所震撼。相比之下,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简直就是一团糟,真为自己汗颜。
9、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
自从有了手机互联网,很久没有好好的读一本书了,今天读了稻盛先生的《干法》,不由掩卷深思。
稻盛先生说:“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人为什么要工作?通常认为工作就是挣钱,就是养家糊口。按部就班,日复一日。如此心理的工作,只会让人变成机器,失去自我。《干法》告诉我们:快乐工作,做更好的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迷恋自己的岗位,和工作融为一体,学会感动、感恩,发挥火一般的精神,燃烧我们的激情,无怨无悔,一以贯之。工作没有贵贱,不分年龄,再平常的人也有值得让人称颂的闪光点。我想起了公司组织学习李强老师课程时讲到的一个词“利用”,在我的认知里,利用是贬义词,但李老师的课颠覆了我的认知。能被人利用是幸运的,说明你还有被人认可的价值,没有被人当做一个废物。这种价值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对工作的认知和态度上。所以我希望我们都能被“利用”,无限次的被“利用”。
工作中有神助攻吗?有。一生中会遇见很多神。公司领导:给我们指引方向,提供优秀的平台,丰厚的物资文化报酬。同事和老师:指导我们技术,传授我们经验,改正我们的错误......还有一种神,就是我们自己。
我15年8月加入秋实集团,在行政后勤保洁工作,同年10月调入仓库。刚开始去仓库时我很忐忑,怕干不好,不能胜任。后来一想不试一下怎么知道行不行,别人能做这么好,我也能。我的老师田学燕尽心尽力的指导我,从出入库流程到月末盘点,到输帐到发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曾说过的一句话:吃亏吃出来的经验。刚开始时我对这句话很不以为然,每天出库入库,能有多大点事呢?但当我独立工作,吃过亏以后,才真正了解了这句话,看似简单的工作也有它的复杂性,不允许有一丝毫的马虎。仓库这么多种料,一时疏忽就会耽误生产,哪怕是搁置在墙角蒙尘的废料,哪怕是一颗螺丝钉,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不容忽视。
我迫切的需要工作经验,但不想要这种吃亏吃出来的经验,一直有人说,吃亏是交学费,但这学费很昂贵,让人负担不起。每个人都不敢说自己能做到零失误,所以我只好用从领导同事处学来的经验,吃亏吃出来的经验,工作中自己摸索的经验来武装自己,尽力将失误降到最低。从一个什么都不懂得保管员,到现在仓库主任,我收获了心酸和泪水,也收获了快乐和荣誉,更收获了成长和进步。我相信如果我能做到稻盛先生那样倾听产品的哭泣,抱着产品睡觉,一定还会收获更多!
让我们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工作中找到更多的幸福,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10、稻盛和夫《干法》读后感范文
读《干法》的时候,我心里感触颇深,首先是被稻盛和夫本人对于工作的精神所感动,毫无疑问,他是一位“工作狂”,他对工作有一种真诚的坦直的执着,并且有着必胜的信念。
同时,我注意到,他是一位有神论者,并简单查阅他的生平,发现他在退休后,未出任日航统帅及日本内阁顾问前,曾到寺庙中修行,这让我释然他在书中对于基督教的扭曲论述。但他在《干法》一书中多次提到“神”,并用“仁慈的主”、“万能的神”来称呼,很多都显示出基督教的要义,他提到“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感谢!”的论述,也正是基督对于门徒的教导。无论他真正是何种信仰,他对于“当你竭尽全力时神将会现身”的理论,我完全同意,当人事全部尽到,剩下的只有神的旨意。
稻盛和夫对于《干法》一书的成文,有一定的背景,是在他的企业成功之后。他在书中多次提到他创业之初时,面对公司无法完成的订单,所做的让很多人“匪夷所思”的决定,他会对顾客说“我们能做!”,他会对员工说“我们能做”,他的这种强大的自信(能强烈影响别人的),来源于他大学毕业后进入松风工业研究新型材料并大获成功的经历,他说那个研究,他是全世界第二家,并且他成功了,也就是说他在创建自己的公司时,虽然年轻,但他已是专业领域的顶级权威专家。
稻盛和夫对于“自燃型”人,“必须得想(你目前能力达不到,但却要去做)”,“潜意识”、“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创造性的工作”、“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等等,给我的启发很大,也是《干法》一书我觉得对于我意义最大的地方!我的性格过于谨慎,因此限制了我创造力、能量发挥和胆量,面对事情时,我常想到的都是“保守打法”,要尽量不出错,但是正是这种不愿意出错的谨小慎微,反而使我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太过规矩,确时常忘记规矩是人所创造的,规矩不是约束的条框,而是双方达成共同目标的桥梁。现在我自己已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有意识的去思考、打破固有的束缚,用全新的思维思考问题,而《干法》给了我启示与例子。
最后,我用《干法》中给我启示最大的一段话来结束“你说你也想让自己的经营有余裕,但是怎样做才能使经营有余裕,方法千差万别。 …… 你必须自己认真去想,认真去思考,这种思考是一切的开始”,当读到这段时,我特别想说“感谢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