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减数分裂一等奖说课稿

2023-08-12 19:41:28

  减数分裂一等奖说课稿

减数分裂一等奖说课稿

1、减数分裂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一节是高中生物新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第二小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以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来说明减数分裂过程。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过程,它以有丝分裂为基础,又是第六章遗传变异中“遗传三大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的知识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二、设计意图

  本课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变化的比较,初步寻找减数分裂的学习策略(用已有的有丝分裂知识间接说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再引导学生对照教材示意图、应用剪贴图,使学生初步领略学习策略寻找的途径,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发展。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变通,将学习“有丝分裂过程”方法迁移到减数分裂的学习中,使学生占有、运用、享受了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再次,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即构建减数分裂有关的知识结构,寻找记忆的关键内容,把握思维链条的关键,提高记忆的效率,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大纲,考纲的教学要求,“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内容应达到D(应用)水平。由于减数分裂过程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参差不齐,但有一定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针对学生心理状况和接受知识能力情况的了解,确定教学目的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识记并理解(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减数分裂概念、过程、特点。

  2)、明确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

  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为学习第六章《遗传和变异》奠定细胞学基础。

  4)帮助学生形成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思维活动、推理和总结,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分享“交流”更重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确立物质是运动、发展、变化的唯物主义观点,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阐述减数分裂的过程,这部分知识不仅是有性生殖的关键,而且涉及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数量变化知识,还是以后学习遗传变异的“三大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要十分重视这一内容的学习。因此确立本节重点是减数分裂概念、过程。而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变化比较复杂、抽象,学生在学习时,思维方向容易偏离,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不容易理解,因此确立本节教学难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变化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中,关键是帮助学生弄清染色体减半的原因以及为第六章学习遗传和变异的“三大遗传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所以教学关键是理解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引起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以及染色体组合方式变化的'关系。

  重点:减数分裂概念、过程

  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变化特点

  关键:理解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引起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以及染色体组合方式变化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教师讲述和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计算机课件的动态演示和学生动手贴剪贴图,营造一定的学习环境。

  七、学法指导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使学生发现学习减数分裂的方法,完成对学生进行探索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的学法指导。通过分析、归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图表等关键知识点,完成自我监控策略的学法指导。通过设计各种疑问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励学生善于思考、归纳和总结,掌握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复习、比较,掌握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等。

  八、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1、复习提问:用有丝分裂过程的动画课件,复习其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复制、着丝点分裂、平均分配等)。

  2、导入新课: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我们知道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那么,减数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究竟特殊在那里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成熟”。

  (二)学习新课

  1、演示减数分裂的动画课件,请学生仔细观察,对比与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并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引出减数分裂概念。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变通,按照学习有丝分裂的方法来认识减数分裂的过程,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

  2、精讲减数分裂的过程,并对同源染色体等概念及时解释。

  3、再演示减数分裂的动画课件,强调减数分裂的过程是连续变化的,并请学生依照课件说明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及染色体的变化数目。

  4、鼓励同学们用磁性模型到黑板上粘贴剪贴图,这样既突出了本节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其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探索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的学法指导。

  5、再对学生们的出色表现及时肯定和鼓励以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时提出: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和组合方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加以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解决关键点。此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减数分裂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减数分裂》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四、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开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六、具体的教学过程

  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

  首先以问题引入,引发思考(1)什么是有性生殖?(2)其主要方式是什么?回答之后,演示卵式生殖过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学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组成,为进一步观察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特点,又设计动画模拟精卵的结合过程。这样,学生从画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并且每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体概念。为进一步说明同源染色体特点,插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图,最后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体是本课题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在教学安排上,将同源染色体概念提前讲述,为的是分散难点,为后面讲述联会和四分体奠定基础。

  由于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都只有受精卵即体细胞一半,自然引出问题精子和卵细胞怎样产生?先请学生讨论,能否以有丝分裂方式产生?之后引出减数分裂概念。并展示学习这一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减数分裂自然想了解减数分裂的具体发生过程,进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首先以指导读书法,让学生带着几个思考题进行读书学习。思考内容包括:"精子在哪里形成?精子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细胞名称是什么?什么是联会、四分体? 减数 发生在什么时期?"为讲述方便,也为了后面能说明染色体分离的随机性,细胞中的染色体以4条表示。同时,为防止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注意力,整个分裂过程先逐图出现。

  讲述精原细胞时,除指出它来自精巢,还应点明它的染色体数就是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强调染色体在这一时期复制,也就是要说明,联会时期,每条染色体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只是由于这一时期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所以看不出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错误以为复制是在四分体时期进行。四分体时期,除强调概念处,为避免个别学生错误地将整个细胞中的4条染色体当作一个四分体,先提问:图中有几个四分体?再将其中一个四分体作闪烁处理以加深印象最后还要对四分体作个总结。

3、减数分裂一等奖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第一部分减数分裂第一课时精子形成过程。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减数分裂》这一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以必修一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和初中生殖种类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3、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4、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内容我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开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二、说学法

  由于本节知识的抽象难懂,教师应通过阅读,思考,观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学习活动,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尤其应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课本,学会正确读图、析图,进而会绘图,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法、联系实际法等加以理解、巩固。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

  三、说教法

  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宜的诱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来掌握知识,做到导中学,学中学,导与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一)课前预习:导读(二)课堂引入:导思,启发学(三)课堂教学:导法、导议(四)形成性测试:导练

  四、说具体的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大体可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减数分裂概念以及受精作用

  首先创设情境,引发认知矛盾,激发学习动机。先请学生根据本节题图,比较果蝇体细胞与配子细胞染色体组成及数目的不同。引导学生根据此图提出能联想到的问题。

  设问:“图中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等引导学生复习细胞有丝分裂并猜想配子是经过何种分裂形成的?

  介绍减数分裂发展史,激发学生学习减数分裂的兴趣。

  假设: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那么以人为例,人的染色体则会一代一代成倍地增加,照这样推算,同学们体细胞的染色体就应该是你爷爷的3倍,可事实并不是这样,你们的体细胞的染色体仍是46条,为什么?”通过这一矛盾的设疑,激起了学生急于想了解此情况的求知欲,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后,演示卵式生殖过程即受精作用,提醒学生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体组成,为进一步观察受精卵中染色体的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精卵的结合过程。这样,学生从画面上能清楚看出,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并且每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相似,由此引出同源染色体概念。为进一步说明同源染色体特点,插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图,最后得出完整概念。同源染色体是本课题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在教学安排上,将第二部分的受精作用和同源染色体概念提前讲述,为的是分散难点,为后面讲述联会和四分体奠定基础。既然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都只有受精卵即体细胞一半,自然引出问题精子和卵细胞怎样产生?先请学生讨论,之后引出减数分裂概念。并展示学习这一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减数分裂自然想了解减数分裂的具体发生过程,进入第二部分,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精子的形成过程

  首先以指导读书法,让学生带着几个思考题进行读书学习。思考内容包括:“精子在哪里形成?精子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细胞名称是什么?什么是联会、四分体?减数发生在什么时期?”为讲述方便,也为了后面能说明染色体分离的随机性,细胞中的染色体以4条表示、同时,为防止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注意力,整个分裂过程要通过多媒体课件逐图出现。

  讲述精原细胞时,除指出它来自精巢,还应点明它的染色体数就是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时,强调染色体在这一时期复制,也就是要说明联会时期每条染色体已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只是由于这一时期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所以看不出来,这样可以避免学生错误以为复制是在四分体时期进行。四分体时期,除强调概念处,为避免个别学生错误地将整个细胞中的4条染色体当作一个四分体,先提问:图中有几个四分体?再将其中一个四分体作闪烁处理以加深印象最后还要对四分体作个总结,指出:四分体个数就是同源染色体对数。这样处理,较好地突破了“四分体”这一教学难点。分裂后期,先显示一种同源染色体分离情况,形成两个子细胞,接着让学生讨论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的分离情况?讨论之后在后期又出现另一种分离图,由此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源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即不同对染色体之间可能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学生容易掌握,但也要强调两点:“分裂”和“等数”。“分裂”即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等数”即染色体数目不再减半。至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尤其突出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的比较,使学生通过画面,清楚地看出二者的不同,即“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减数分裂的本质。接着,全屏展示减数分裂的全过程,目的有两个,一是总结减数分裂的实质,二是利用板书复习各分裂时期细胞的名称。在上面学习的基础上,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染色体行为变化,播放精子形成的的连续动画过程。最后,总结减数分裂的过程。先让学生讨论,教师再作补充,这样既使学生理解其意义,而且培养了归纳总结的能力。最后设计了两道课堂练习题,第一道题考查学生对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性的掌握情况,第二道题考查学生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概念的掌握情况,通过两道练习题,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生殖细胞除精子外还有卵细胞,卵细胞的形成也经过减数分裂,它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形成有和不同?我们下一节介绍,请同学们预习。

  六、板书设计(教学课件)

4、《减数分裂》教案一等奖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方式、实质和意义产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的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积极探索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且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进行主动思维、参与并且活动、同时经历一个从具体的动手实践和不断创新到知识的归纳和升华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2、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

  四、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还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学生毕竟有着基础和其它方面(如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兴趣、动机、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进行因材施教。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相应点拨。

  五、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实验用品。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问题探讨]学生看教材P16题图,比较果蝇体细胞与配子细胞染色体组成及数目的不同。引导学生根据此图提出能联想到的问题。

  设问:图中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

  导入新课学生:减数分裂。

  1、什么叫减数分裂?

  学生阅读教材P16回答。(强调指出:细胞分裂了几次?染色体复制了几次?分裂前后细胞染色体数目如何变化?)

  课件显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按照下列图解的思路,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结合问题教师总结精子的形成过程。

  2、精原细胞是一个什么样的细胞?其自身的增殖通过什么样的分裂方式进行?

  3、什么叫同源染色体?

  4、什么叫联会?

  5、什么叫四分体?(指出交叉互换现象)

  6、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何时?

  7、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8、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9、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DNA数量变化如何?(用曲线图表示)

  1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主要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出现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1、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与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的关系如何?

  12、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最多形成多少种精子?(不考虑交叉互换)(也可到第3课时讲)

  13、基因型Mm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分别发生在何时?

  教师一定要把上述问题讲透。

  (三)小结

  减数分裂的含义,精子的形成过程。

  (四)作业布置

  教材P22练习—4

  九、板书设计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十、教学反思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教材或生活中提炼出问题;然后让全体学生亲自动手来探究,并且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体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新课程理念。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节内容在知识要求和教材编排上无多大变化。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一般采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精子形成过程,结合细胞图像归纳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变化,觉得思路清晰、过程流畅,效果看似不错。但学生听得清楚,做题困难,记忆时间短,容易生疏,复习课必须按新课重来,费时费力,效果较差。

  本节课通过一系列的简化提炼,利用多种形式,化复杂为简单,更加具体有序,提升了学生对减数分裂本质的理解,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性强,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5、《减数分裂》教案一等奖

  一、预习目标

  1、知道染色体的种类及特点,会区分染色质和染色体

  2、知道减数分裂的过程及特点

  3、会根据图形分析染色体条数,DNA分子数

  二、复习旧知

  1、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

  2、染色体主组成成分 和 ,分布在 。

  3、有丝分裂

  (1)特点:染色体复制 次,细胞分裂 次,结果是形成 个子细胞,且染色体条数 (变?不变?)

  (2)图形分析

  A B C

  染色体条数

  DNA分子数

  染色单体数

  (3)过程

  A 期 B 期 C 期

  染色体行为变化

  染色体条数

  DNA分子数

  三、预习新知

  (一)染色体种类

  1、分类依据:

  2、种类: 染色体、 染色体、 染色体

  3、特点:

  (1)每种生物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的 和 是相对恒定的。

  (2)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 存在(用 表示),生殖细胞中则是 存在的(用 表示)

  (二)减数分裂

  1、概念:是 生殖生物的 细胞成为 细胞的分裂过程。

  2、特点:细胞经过 次连续的分裂,染色体只复制 次,结果是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 个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 。

  3、 过程:分为 期,减数 分裂(MI)减数 分裂(MII)

  (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为例)

  减I

  前期

  联会形成

  中期

  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分离, 自由组合

  减II

  前期

  染色体已减半、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

  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一分为二, 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

  染色体进入两个核变成染色质

  结果 子细胞 含体细胞一半数目的染色体

  (三)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条数和DNA分子数的变化规律曲线

  染色体条数 DNA分子数

  间期 MI MII 间期 MI MII

  (四)同源染色体识别

  1、同源染色体:指一条来自 方,一条来自 方,,其形态、大小 的 条染色体。

  2、四分体:减数第 次分裂的 期,同源染色体相互 ,此时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条 ,所以称之为四分体。

  3、图形识别

  (1) 对同源染色体 (2) 个四分体

  (3) 条染色体 (4) 个DNA分子

  (5) 条染色单体

  (6) 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别是 与 , 与 。

  (7) 对非姐妹染色单体,分别是 与 , 与

6、小学二年级数学被减数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教案一等奖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并初步学会笔算被减数末尾有0的.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和验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指名板演,集体练习。202-53=,做后提问是怎样减的,十位上为什么9减5?

  2、准备练习。如果把202-53改成200-53,你会算吗?请学生试一试。

  学生练习后,老师板书竖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竖式。

  二、教学例8

  1、出示例8,列出竖式提问:这道题被减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不够减,要怎么办?十位上、百位上又都是0,要怎么办?

  2、被减数千位退1到百位是几,千位上剩下几?再从百位退1到十位是几?百位上剩下几?十位再退1到个位是几,十位上剩几?想一想,现在个位是几?十位、百位上还有几?千位上呢?

  3、让学生计算这一题。并验算。

  4、教学“想一想”。

  (1)如果把2000-538改成2010-538,你会算吗?

  (2)指名板演,其余在下面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题

  2、做完后提问:前两题十位、百位上都用几去减的?为什么第三题十位上不是用9去减,百位上要用9去减?

  3、做“想想算算”第2题

  让学生看着第2题,验算每一个竖式,把做错的地方改正。并说出错在哪?

  4、做练习十四第6题。做完后提问:哪些数位上是用9减几的?为什么?

  5、说出下面各题,哪些数位上要用9减5?为什么?

7、《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会对减法进行验算,养成验算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直观操作、讨论交流,让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等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问题。

  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算。

  3.集体反馈,回顾计算法则。

  4.把条件“2005年计划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改为“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让学生列出算式,引出新课。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尝试计算,交流算法

  2.直观操作,掌握算法

  (1)说出自己计算中的思维过程。

  (2)借助直观,分析错误原因。

  ①在拔计数器的过程中重点提问:

  问题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结果十位是0,该怎么办?(从百位上退“1”)

  问题二:从百位退“1”,十位上的珠子该怎么拔?(从百位上拿走一个珠子,同时在十位上拨出10个珠子,再从十位上拔出1个珠了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就是9个珠子。)

  问题三:这时个位上的数是多少?(十位上退1当作10,和个位上的3合成13。)

  ②对照正确算法,分析错误原因。

  ③梳理算法。

  在计算上,这题和我们刚才做的题有什么不同?

  ④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P42“做一做”

  2.探究验算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究验算方法。

  预设1 照原式再算一遍。

  预设2 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看是不是减数。

  预设3 用差加上减数,看看是不是被减数。

  (2)归纳验算方法。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①蜜蜂找家:P44练习九的第4题。

  ②笔算我最棒:P44练习九的第6题。

  ③找朋友:P45练习九的第9题。

  (2)对比练习

  527-18= 517-18= 507-18=

  (四)全课小结

  1.在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2.如何知道自己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8、二年级数学《被减数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0页例8、“想想算算”,练习十四第5~8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并初步学会笔算被减数末尾有0的`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和验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指名板演,集体练习。202-53=,做后提问是怎样减的,十位上为什么9减5?

  2、准备练习。如果把202-53改成200-53,你会算吗?请学生试一试。

  学生练习后,老师板书竖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竖式。

  二、教学例8

  1、出示例8,列出竖式提问:这道题被减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不够减,要怎么办?十位上、百位上又都是0,要怎么办?

  2、被减数千位退1到百位是几,千位上剩下几?再从百位退1到十位是几?百位上剩下几?十位再退1到个位是几,十位上剩几?想一想,现在个位是几?十位、百位上还有几?千位上呢?

  3、让学生计算这一题。并验算。

  4、教学“想一想”。

  (1)如果把2000-538改成2010-538,你会算吗?

  (2)指名板演,其余在下面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题

  2、做完后提问:前两题十位、百位上都用几去减的?为什么第三题十位上不是用9去减,百位上要用9去减?

  3、做“想想算算”第2题

  让学生看着第2题,验算每一个竖式,把做错的地方改正。并说出错在哪?

  4、做练习十四第6题。做完后提问:哪些数位上是用9减几的?为什么?

  5、说出下面各题,哪些数位上要用9减5?为什么?

  6、

  4000400140104100

  -555-555-555-555

  四、课堂作业:练习十四第6题第二题,第7、8题。

9、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观察并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通过模型方法进行生物学研究。

  (3)学习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证据得出结论的方法。

  〖设计思路

  利用实验 、模型分析、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小的原因和意义;用课 件演示、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特点和意义?

  〖学校及学生状况 分析

  教室里安装有电脑和投影仪,演示课件非常 方便。实验材料由实验员提前准备。学生都是农村的,他们在小学学习的自然知识比较 扎实,课外知识也比较丰富,应该尽量引导他们思考,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教学设计

  一、引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很小,要用显微镜来观察,但它是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我们人有大人、 小孩之分,是不是大人的细胞就大,小孩的细胞就小呢?

  (学生自由思考、回答):

  不是,只要是因为大人细胞多,小孩细胞少的缘故。

  对了,那为什么细胞不长得大大的呢?

  这是因为细胞长到一定的 时候,便会一会为二,这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细胞的分裂。

  二、新课: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1、细胞为什么这么小?

  学生:书本P50—51活动1,填充表中数据。讨论:

  V增大时,S/V有什么规律?

  细胞的大与小会不会影响它与外界的物质 交换?

  教师:黑板划出表格

  与学生一同探讨规律

  引导复习:变形虫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

  总结:V越小,表面积相对越大,越利于物质交换,细胞越容易生活;细胞要是很大,细胞里面的东? 西不容易与外界交换,细胞就有可能死亡。

  2、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教师:出示挂图

  学生:阅读书本P53插图

  思考:动、植物细胞分裂有何异同?

  教师:就图讲述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过程

  学生:到黑板前简单绘出动、植物细胞过程(两个学生分别 画)

  教师:总结分裂过程

  强调细胞核里遗传物质先复制再平分。

  3、分裂意义:

  单细胞生物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多细胞生物通过分裂生 长、生殖。

  4、练习:

  若一个细胞每经过半小时可分裂一次,那理论上经过天可变成多少个细胞?(248个),说明细胞分裂之快。

  那每个细胞都分裂这么快,生物不是迅速成长吗?

  (引导学生阅读小资料:细胞分裂与癌细胞)

  5、学生:阅读:细胞分裂与癌细胞

  三、小结:

  细胞为什么小?细胞很小,利于物 质交换

  细胞怎么会小?细胞长到一定时候就分裂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以实验和课件辅助教学,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整个教学过程大多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学生反映都能听懂,也比较有兴趣,都能做到积极地思考。

  但也存在不足,这一节课内容较多,有一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也反映听得懂,但速度快了点。应该分为两节课上,这样速度可以适当放慢,内容可以讲得 更具体、详细一些!

10、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一等奖细胞通过分裂而增值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切片、动画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提高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比观察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图片、动画等,提高对比观察、分析思维、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观察探究的过程。

  【教学重点】

  1、细胞分裂的过程。

  2、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教学难点】

  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媒体】

  自制多媒体PPT课件等

  【内容要点】

  第3节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一、细胞分裂的概念

  由一个细胞形成两个相似的新细胞的过程。

  二、细胞分裂的特点

  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三、细胞分裂的过程

  1、植物细胞

  2、动物细胞

  四、细胞分裂的意义

  单细胞生物繁殖

  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细胞更新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

  回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出示人从一个受精卵到成人的图片及数据资料

  提问:人从一个受精卵到一个成人,细胞数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细胞通过怎样的生理活动实现数目的增加? 回忆并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

  回忆已有知识,为本节课学习奠定基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细胞分裂的概念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完善、总结细胞分裂的概念。 观察,概括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概括概念的能力。

  细胞分裂的特点 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提问: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细胞分裂时有哪些结构需要进行分裂?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否也随细胞分裂而一分为二?

  遗传物质会越分越少吗?

  分裂前已经复制的遗传物质在分裂时是怎样分配的呢?

  【提出探究问题】

  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如何分配?

  实验探究: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切片。

  指导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切片,反馈观察结果。

  动画资料分析:展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画。

  提问: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平均分配的意义。 思考,回答

  思考大胆做出猜想。

  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切片。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画,

  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引发学生的思考。

  进一步思索有关遗传物质的分裂问题。

  通过观察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提高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细胞分裂的过程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及植物细胞分裂动画,描述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展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图片、动画,要求学生描述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引导学生比较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异同,归纳细胞分裂的过程。 观察图片,结合动画描述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观察图片、动画描述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对比,描述 培养学生在观察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思维能力。

  细胞分裂的意义 提问:对于单细胞生物细胞分裂的意义。

  对于多细胞生物细胞分裂的意义。 思考,回答 通过讲授,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