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地理一等奖说课稿
1、初中的地理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板块的运动”是“海陆的变迁”这一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六大板块与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球上某些现象(大地貌的形成、海陆变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等)发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激发学习兴趣,养成求真求实、不断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
板块运动的规律。
【难点】
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地图法、小组合作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播放汶川地震的地理景观图和地震后的废墟图,设问:地震的原因是什么?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运用汶川地震的地理景观图和地震后的废墟图片,视觉冲击性很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1.认识六大板块
教师PPT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六大板块都有哪些?
【学生活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教师总结】从六大板块的示意图中我们看到,大部分的板块都有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只有太平洋板块主要是海洋。在认识了六大板块之后,板块之间是怎样运动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展开讲解,能够提升学生读图和识图能力。
2.板块运动
教师PPT展示《板块示意图》和《世界地形图》,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
(1)板块示意图中的箭头代表什么样的运动?
(2)这些运动对地形的影响有哪些?
【学生回答】主要有张裂和碰撞运动,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碰撞形成山脉。
【教师总结】从图中我们能读到,主要有张裂和碰撞运动,张裂拉伸使地表发生断裂,易形成海洋和裂谷,例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碰撞使地表隆起抬升,易形成山脉,例如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脉。
【设计意图】通过板块示意图和世界地形图的对比分析,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建立起地理分析的思维。
3.板块的内部和边界活动情况
教师PPT展示《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1)板块的内部和边界活动情况是怎么样的?
(2)板块运动和火山地震带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学生活动】内部较稳定,边界较活跃。火山、地震带位于板块交界处。
【教师总结】大家的介绍都很精彩,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火山、地震带基本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例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教学培养了学生读书、读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结合六大板块的示意图,介绍红海和地中海的位置,课后请同学冲刺地中海和红海的发展趋势。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2、初中的地理一等奖说课稿
一、分析教材
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条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本课题教材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印度的地形与人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气候知识,来分析水旱灾害频繁与西南季风的关系;接着讲述了印度农业生产的巨大变化,教材还安排了南亚季风图与印度年降水量、农作物及矿产分布图以及三处学生课堂活动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本节其用意在于使学生避免死记硬背,而是能够利用地理材料探究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理解工农业生产布局的原理等,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教材的这种安排,也从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工业生产布局与原料产地的关系等方面体现了环境——资源——人口这一主线,正确地阐明了人地关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地形、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理解有关人地关系、生产布局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达到能够利用孟买气温、降水统计图说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理解南亚季风与水旱灾害的关系。
情感目标:通过对治理印度水旱的讨论,激发学生了解自然,适应自然的情感,培养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我是这样确定的: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要求,确定印度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的关系为教学重点,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地形和降水量的关系既是教学重点亦为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较差,分析事物缺乏全面性,故确定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地形和降水量的关系为教学难点。
综上所述,我把本课教学设计成一课时,关于印度的水旱灾害首先通过媒体报道,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灾害的无情,接着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讨论分析南亚季风对降水的影响。关于印度农业部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课件演示,形象直观的对比印度的年降水量与农业带的分布等,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方法上,我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演示与讲解更为直观,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主要通过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分组讨论,探究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理解工农业生产布局的原理等,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三、教学方法
1.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变学会为会学;
2.分析讲解法:对地理原理和难点,教师运用多媒体及图、表辅助,分析讲解,予以突破。
3.比较教学法:通过与已知的地理知识的纵向、横向比较,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3、初中的地理一等奖说课稿
在活动教材部分安排了四项活动,编者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但题中第3项练习要求将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按地理方位排列找出名称和简称,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地理分区,本身就增加了难度,不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这道题作了如下处理:要求学生沿黄河、长江干流,沿大陆海岸线、沿北回归线等找出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简称。经过这样处理后,不仅降低了难度,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对各省级行政单位空间位置的掌握,为以后的教学作必要的铺垫。本节教学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是要辨认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有大量的概念、地名及其空间分布需要记忆,这成为本节教学的难点。因此,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是:
教学重点: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难点: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行政中心及空间分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能力目标:能在中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祖国以及实现和维护祖国统一是我们的神圣职责的情感。
教学方法分析
1、教法策略(说教法):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采用地图教学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游戏法等。即“读(看)——议——讲——练”结合法,重点突出一个练字。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启发导学的原则,通过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反复运用地图、开展游戏活动等,把“死”知识,变成一幅“活”的中国政区图。
2、学法指导(说学法)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应用“一图五法”突破难点。即:一张中国政区图,采取歌诀记忆法、特征记忆法、形象联想法、拼图游戏法、填图练习法五种方法。抓住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积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国地理拼图板辅助学习。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和地理拼图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多思考、多探究、多发表见解,多动手练习,实现课标要求。
课堂教学设计
本节总体设计的依据:
1、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突出体现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学校周围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学习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使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3、在教学中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在学生看书、读图基础上,通过教师导学,运用多种教法和学法,培养地理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地理的热情,开发学生智能。关注每一名学生,力求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活动及课后开展拼图比赛,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教学实施过程:
导入(1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中国政区图。问: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吗?学生由于有小学自然课学过的中国地理知识以及日常的了解,会积极地回答出有34个。再问:你知道我国的行政区划是怎样划分的吗?学生会带着这个疑问进入新课。运用观察导入法,直观形象,开门见山,便于迅速切入主题,为后面的活动留出更多的时间。
4、初中《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地理教案一等奖
【教学重点】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 >课件)阿拉伯民族服饰图、石油产区景观图、撒哈拉沙漠景观图
(提问)这三幅图表现了世界上哪个地区的地理景观?
西亚和北非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块神秘的土地。
(讲授研讨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开篇,讲解教材将西亚、北非合为一个地区的原因。
(提问)根据同学们的日常获得的知识和刚才提供的图片,能不能说说有哪些国家属于西亚和北非?
(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政区图
引导学生先在地图中确认西亚北非的范围,然后依次找出主要国家并进行填图练习。
(教师演示 >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西亚北非政区图
(提问)
1、西亚北非从纬度位置看,大体在多少纬度之间?属于什么纬度地区?哪一条重要纬线穿过本区?从他的纬度位置来看,它应该以何种温度带的气候类型为主?
2、西亚和北非周围面临哪些海洋?其中海有几个?大洋有几个?里海是不是海?
3、本区有哪些主要的海峡?
4、西亚、北非分别属于哪个大洲?除了这两大洲之外,周围还紧邻哪个大洲?
(引导学生在图中依次找出并进行填图练习,注意大洲之间的界限)
(/Article/Index.html>总结)西亚北非的位置极其特殊,有人将其概括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启发式提问)西亚北非一直是一个不稳定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地理位置重要,使得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那么,它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 >课件展示)丝绸之路、苏伊士航海线路图、土耳其海峡图
(学生讨论)注意在讨论过程中思考下列问题:
1.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航线最便捷的路线;
2.俄罗斯及中亚各国想通过黑海进入地中海必须经过哪个海峡?)
(讲解)陆路——有铁路、公路通三大洲。
航空——由我国飞往东非、北非、西欧,都经过新疆、西亚。
海运——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大西洋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Article/Index.html>总结)西亚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而今更成为海、陆、空运输的要道及中转站。(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来)
(承转)西亚北非不但地理位置特殊,而且在其它方面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该地区的地形。
( >课件展示)西亚北非地形图
(提问)1、西亚北非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2、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
教师简要介绍两河流域及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 >课件展示)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古代文明
(讲解)在西亚和北非地区,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它是目前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死海。
( >课件展示)死海
简要讲解死海名称的来历及特点。
( >课件展示)世界气温途、世界降水量图、世界气候类型图、阿斯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西亚北非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
(讲解)由于该地区炎热干燥,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在北非的阿齐济耶曾出现过57.8°C的.世界最高温记录,而且本地区降水稀少,有的地区甚至几年不下雨。很多国家地面没有河流,成为“无流国”
(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中找出没有河流的无流国)
(提问)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从纬度、海陆因素、地形、洋流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教师简要/Article/Index.html>总结)
(进一步观察气候类型图)在本地区是否只存在热带沙漠气候?
( >课件展示)地中海式气候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提问)该种气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类型?
(利用图表进行分析,简要讲解这种气候的成因)
(承转)通过前面几个区域的学习,我们能够发现,气候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高温少雨的气候使得本地区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大家从图上能看出有什么独特之处吗?——北非西亚地区在气候的影响下,沙漠广布,尤其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 >课件展示)撒哈拉沙漠景观
(学生活动)沿北回归线量算撒哈拉沙漠从大西洋岸到红海边的距离(约5200km)
(讲解)刚才计算撒哈拉东西距离,表明横跨整个北非;现在再看一看南北纵贯情况,北起地中海,南抵苏丹草原。总共面积777万平方千米,占非洲总面积的1/3,比澳大利亚大陆还要大,堪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承转)“撒哈拉”原意是“一块广阔的不毛之地”。尽管“地上光秃秃,沙子砾石满地铺”,但是,地下却与地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状况,撒哈拉沙漠的地下水、石油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地下水出露地表的地方还分布有小块绿洲。
(提问)撒哈拉沙漠正在扩大蔓延,人们已经意识到沙漠化的危害。这么大的土地应当如何利用,如何改造?
(学生讨论)
(/Article/Index.html>总结)人类是可以用植树种草的生物措施来预防。
(新课结束,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西亚和北非重要的地理位置、气候及其影响下的自然环境。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发现,自然环境的各要素如气候、水文、地形、生物彼此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地理环境。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方式合理,人类与地理环境才能协调发展。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 西亚和北非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1、范围和国家
2、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要道
苏伊士运河 土耳其海峡
3、高原为主的地形
4、炎热干燥的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
5、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
>教案点评
>教案最明显的特点是注重对知识目标中重点、难点知识的落实与突破。教学设计上采用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演示,让学生根据观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一文由中国教案站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5、初中七年级地理众多的人口的教案一等奖
引导语: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初中七年级地理众多的人口的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课时安排】
1~2课时。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引入新课
(1)由启发性问题引入新课:关于我国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生对这一“话题”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各种各样的看法。由启发性问题直接引入新课,一方面可通过学生发表意见,在学生思考讨论中形成活跃的`教学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引入人口观点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2)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中引入新课:可联系以前学过的世界地理的知识,提问世界人口总数,世界前十位人口大国和前五位面积大国,再与我国人口和面积数值进行计算和对比。例如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巴西人口的多少倍,中国在世界上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中的排位,中国与印度在人口国情方面的异同点,从而说明我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加深对中国人口最多的印象。
2.转折深入
(1)结合课本“我国人口的增长(公元初~2000年)”图,说明人口增长折线图的绘法,引导学生从图中分析出我国在1578年后和1949年后两个人口增长高峰,特别是1949年后人口增长过快的特点。
(2)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进一步分析:从以前学过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补充说明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随后,联系正文的“话题”,引出197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9%(特别是1960~1970年,某些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3%以上,平均每年新增人口2 000多万,超过澳大利亚的总人口数1 875万);我国199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8%,每年新增人口1 200万(接近荷兰的总人口数1 570万,超过南斯拉夫、希腊、比利时、捷克、匈牙利、白俄罗斯、葡萄牙这些人口总数为1 000万左右的欧洲国家),近30年少生2.5亿人(接近美国总人口数2.78亿),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开支约3万多亿元。说明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的事实,并分析由于人口基数这个人口“分母”太大了,每年净增人口数很大的事实,突出“人均”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自觉地执行与宣传我国人口国策。
(3)提出人多好不好的问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明确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人口观。再由学生联系实际,结合课本活动教材,举例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所带来的突出的人口问题,以及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3.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印发一些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我国的人口构成和人口素质。例如利用“中国文化程度构成百分比变化”“中国人口文化程度的构成”“中国每10万人中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增长”图表,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素质正在逐步提高的事实,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还可以举例说明我国四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人口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而以上图表反映我国人口中大学、中学文化程度的百分比数值还不高,再依据“中国各省(区、市)文盲、半文盲人口比”图及“各省(区、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图,分析我国文盲、半文盲仍占较大的比重,各省区文化素质有较大的地区差异,说明进一步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性,并结合人口教育的宣传图片,教育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建设祖国打好基础。
【人口东多西少】
1.仍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中引入新课:先让学生复习人口密度的概念,再指导学生计算中国人口的平均密度,与印度、美国、俄罗斯等国的人口密度相比较,说明我国人口密度大的特点。
2.在讲我国人口分布时,重点应放在如何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和“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上,让学生使用图例和注记来识别人口分布情况和分布特点。这些内容不要单凭教师讲授,要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问我国大约每平方千米多少人?这个数字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这样就复习了人口密度这个概念。还可以选出我国东、西部地区几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情况(例如完成活动教材),训练学生掌握其计算方法,并在“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多西少状况的印象。
3.在指导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时,要及时提出一些问题,指导学生观察。例如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400人/平方千米以上?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人口密度不足1人/平方千米的是什么颜色图例,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图上找出黑河和腾冲,列表分析“黑河-腾冲”这条“人口分界线”东南部与西北部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认识。
4.要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是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不要仅限于自然条件的好坏,要启发学生从经济发展和人类生产方式等方面去思考。用近年来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内地人口流向沿海和工矿地区的事实,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分布是在不断变化的。
5.在人口国情教育中,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在教学时间又可容纳的条件下,可以对我国人口增长、分布、结构、年龄构成、文化素质现状做一些补充说明,并分析这方面的地区差异。例如,通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表,指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轻,一方面后备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另一方面到20世纪末,我国面临又一个新的生育高峰;通过“中国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图表,补充指出我国农业人口比重大的人口国情。
6、初中一年级世界的人口的地理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示意图、图表,记住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有不断加快的趋势,掌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别;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主要形式;学会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世界个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等地图培养学生分析 地理图表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图表上获得 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4.提高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人地观。
教学建议
“人口密度”和“世界人口的分布”的教材分析
关于人口的密度问题,首先,教材给出一道计算题,甲、乙两城市,面积2000平方千米。甲城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要学生算出甲、乙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各多少人?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即算出两城市的人口密度。配上甲乙两城市的人口密度比较图,有助于学生深刻、直观的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通过列表计算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人口密度,使学生对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之大有了更深的认识。为学习世界人口分布图,理解图例上的人口密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世界的人口的分布的情况,主要是通过阅读世界的人口分布图获得。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地区人口最稠密,进一步参考“世界地形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口集中分布在这些地方,这些地区从自然条件上和社会经济发展上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短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世界人口的迁移”的教材分析
人口的迁移,主要从三方面讲述,一、人口为什么会迁移?(为了生存和发展)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的主要人口迁移方向?(美洲大陆发现之前,古希腊和古罗马征服并移民欧洲和地中海;阿拉伯人移民北非;美洲大陆发现后,主要从欧洲向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移民;非洲向美洲移民和亚洲向外移民)三、第二次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技术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移动。通过“想一想” 提出问题,(大批科技人才流向发达国家的原因?会对人才输出国产生什么影响?劳动力输出对发展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各有什么特点?
“世界的人口”的教法建议
关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长的这个结论,学生已了解,但是如何准确、科学的表述从 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
引导学生积极活动,读课文转载的一篇报道,了解什么时候地球上的人口突破60亿。通过读图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每增加10亿用了多少年?用读出的数据,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如何?量化人口增长的速度?引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读世界各大洲口增长率图,哪个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哪个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通过以上的读图计算,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人口增长和分布现状。
人口的迁移,可用通过提问、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形式讲授。对于科技移民和劳动力输出对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这部分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最后,通过计算题,算出甲乙两城市的每平方千米的人数,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出哪些地方人口的密度最大?哪些地方人口的密度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结合世界地形图,做对比,展开讨论,找到影响他们分布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 历史等因素。
“世界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增长”的教材分析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活动不断改造自然;人是社会的产物,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发展起促进和延缓的作用。本节中讲述了人口 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人口的增长、人口的迁移和人口的分布。人口增长是认识人口数量动态的重要指标,人口增长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塑造着人口分布的面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是为了定量说明热口增长状况和人口分布情况。
人口的增长,教材先用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的一段报道,点明世界的人口数量。用“世界人口的.增长示意图”显示,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阅读这个示意图明确,世界人口每增加10 亿人,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人口的增长速度是逐渐加快的。然后提出人口增长是如何算出来的,提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最后用 “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各大洲的柱状图,说明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的差异,非洲最高,拉丁美洲次之,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用“读一读”的形式,说明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和极限。
教学设计示例1
【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的地区差异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
【 教学手段】
幻灯片:〈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 教学过程】
(导入)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上刊登的报道,请回答:1999年几月几日,世界人口达到多少亿?(1999年10月12日,60亿)
( 板书)人口的数量
请同学们计算世界人口从50亿增加到60 亿用了多少年?(12年)
(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请同学们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
根据计算结果,提问: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每增加10 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说明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的。)
( 板书并总结)人口的增长1)缓慢---加快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
(过渡)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应如何量化呢?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千分之多少)
(展示)《世界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柱状图》请大家把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列起来,(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州、北美洲、欧洲)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地区差异存在
( 板书)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哪个大洲人口增长的最快?哪个大洲人口增长的最慢?
(非洲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欧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
(讲述)目前许多大家熟悉的明星是混血人种,比如球星萨尔瓦多、影星金城武等。混血人种是不同种族融合的结果,他的前提是不同种族之间存在着迁移。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世界人口的迁移”部分内容中的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1、人口为什么会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有哪些主要的人口迁移?
3、第二次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总结)科技移民、劳动力输出
7、《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初中地理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对学生形成学习地理的方法和了解地理课学习的地理内容有很大作用。通过序言部分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后续具体知识的学习中,也要沿袭这一目标,将地理知识化难为易,轻松有趣地转化为学生感兴趣并易于接受的东西。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明确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每个人都肩负着继续探索的重任。
2.从数学的角度,学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和录像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并学会联系实际感受地球的形状,寻找生活中不易被人发现的证明地球真正形状的蛛丝马迹。
【课程标准要求】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大小
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学方法】
用事实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去观察地理现象,了解和探索地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欢迎画面]自制欢迎画面:世界地图和一个小姑娘探究头像及欢迎词:欢迎你进入地理知识殿堂!(制造一个研究地理学科的学术氛围,利用文字和女孩头像使气氛严肃而不失亲切,这对刚刚进入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很重要,他们有了被尊重的感觉,也激发了他们热爱地理科学,愿意学习地理学科的愿望)
上课: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的.地理知识殿堂!作为一个地球人,你合格吗?(老师亲切地说,配合屏幕文字动画进行)
[合格地球人的考察]:(根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1~5个有关问题,在考察学生的同时引入教学,下划线处是连接内容)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是什么形状的?
2.小时侯你是否想过“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问题?
3.现在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
4.你怎样用数据描述篮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呢?
这些问题可以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大家讨论回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谈话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学生讨论过程,也是从生活升华到科学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学科研究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问题1:太阳是圆的,稍加引申,可以得出太阳是球形的的结论;月亮看起来不同时间形状不一样,实际上也是球体,至于为什么不一样,有的学生也许能够说出来,说不出来也不要紧,告诉学生以后我们会研究;星星是点状的,其实也是球形的,只是因为离我们太远,就缩小成点了……
问题2:实话实说,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问题3:球体,这点学生已经知道,为什么呢?不同学生获取这一概念的来源不同,可以任由他们叙说,重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追问:如果只是根据你观察的现象,你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平的……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围绕地球的形状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张,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去了解一下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视频短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没有视频也可以参考课本《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图)
引申总结: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课本P3-4两个例证能证明地球是球体吗?
1.海上帆船──大地不是平的,登高望远──大地不是平的
2.月食──地球也是圆的
3.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4.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学生朗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根据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请同学们谈感想: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明白下列道理
●科学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而来的,今天认为正确的真理,明天也许就会被推翻,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但不能迷信书本,要敢于质疑并勇于证实之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接近自然的工具,使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深更正确
●追求真理很多时候要以付出生命为代价,让我们向为真理献身的勇士们致敬!…………
问题4:用手可以比画出篮球的大小,可要用数据说明,就要用到数学知识,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应该能够回答出用半径就可以求出篮球体积的方法。地球大小的计算方法同理。[老师展示图一组数据]:
记忆技巧: 最大周长=赤道周长
[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总结由学生来说,老师最后总结。
【教学反思和后记】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谈话式教学,学生感到很亲切,课堂气氛一直很平和,讨论、发言都很热烈,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8、初中地理中东的水资源匮乏和文化差异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水资源贫乏这一特征,以及造成这一特征的根本原因──气候干旱。
2.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由于多种文化的汇聚而产生的冲突,从而进一步认识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焦点的原因。
3.通过了解阿拉伯国家的一些风俗习惯,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通过了解以色列的干旱农业,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建设生活环境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重点
1.中东地区干旱的气候。
2.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
教学准备
教师
1.查找一些资料和照片,内容包括以色列的干旱农业以及中东地区的各宗教和民族。
2.将收集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
查找关于中东地区冲突的.新闻资料,分析其中的根本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中东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现在请大家看看这幅图,看看这里有没有劣势条件呢?
展示课件:中东的河流图。(见教材P54)
学生:有劣势条件,这里沙漠面积广大。
教师:非常好,不知大家还注意到没有,阿拉伯半岛上竟然一条河流也没有。想一想,为什么这里沙漠广布、河流稀少?
学生:因为这里是热带沙漠气候。
活动:读教材P55“麦地那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请学生描述热带沙漠气候的气候特征。
学生回答:略。
教师转承:现在请你们看看这幅“中东河流图”,上面的注释说明这里常出现很多国家争夺一条河流的情况,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吗?
学生回答:正是由于这里干旱的气候,才使得水资源在这里显得尤为珍贵,使得出现这种情况。□教学设计
教师补充:的确如此,由于气候干旱,使得各国常因为水资源而争端。比如我们在新闻中常常会听到“约旦河西岸”这个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发生的冲突中,就有许多次是为了争夺约旦河。
教师提问:这样的气候特征对当地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呢?请大家打开教材P56,读一读阅读材料。你还能不能再补充一些?
学生回答:略。
教师转承:既然这里水资源如此缺乏,那么这里能不能发展农业?
学生讨论、回答:可以发展节水农业。
展示图片: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喷灌、滴灌等。
教师解释:以色列国土的2/3都是沙漠,全年7个月无雨,人均水资源仅270立方米,不足中东人均的1/4,世界人均的3%,中国人均的1/8。然而,正是在这块贫瘠缺水的土地上,以色列人靠科学用水,建成了现代农业,令世界惊叹。滴灌使水、肥利用率高达90%,同时防止了土壤盐碱化。滴灌和温室大棚造就了产业化现代农业,其用水在30年以来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产出却翻了5番。
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的西部地区也有与以色列相类似的情况,在农业生产上,也应该向他们学习。
教师转承:我们已经了解了中东地区战争频繁的自然原因,有没有人文的原因?你们已经查找了中东地区冲突的相关资料,谁能为大家分析一下?
学生讨论:略(包括民族、种族、宗教、领土、历史等方面)。
教师总结:学习了这一节内容,你们应该对中东地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请大家回去写一篇小论文,对中东的战争根源从地理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
板书:
第一节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