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分扣子》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2023-08-17 12:33:33

  一年级下册《分扣子》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分扣子》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1、一年级下册《分扣子》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下册《分扣子》优秀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4-65页综合实践的内容《分扣子》。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分类和比较的知识之后安排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又是以后学习简单统计的基础。教材设计了“在情境中明确任务”“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过程,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给纽扣分类,鼓励学生从头到尾的思考问题,在分扣子的活动中积累分类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在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教学难点:探索并发现“按不同标准分类,一直分下去,分法不同但结果相同”这一结论。

  四、说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1.设疑激趣法。

  本节课的导课以一个谜语导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通过三个分扣子的活动,让本节课高潮迭起,处处有趣。

  2.动手操作法。

  本节课,我以“做数学”贯穿始终。第一次操作,让学生明白:分类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不同;第二次操作,让学生明白,分类的标准相同,顺序不同,结果相同;第三次操作,用刚才得到的结论进行验证。更重要的是,在每一次的操作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会做,更让他们将思维外化,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深层次的东西,明白更多的道理,发现更多的规律。

  3.演示法。

  每一次学生独立操作之后,都让学生在黑板上摆一摆,分一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规律。

  学习方法:

  新的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转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1.讨论法

  每一次分类之前,都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或小组交流,让学生把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促进学生将思维外化。

  2.操作法

  在三次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发现分类的规律。在每一个环节中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空间,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3.尝试学习法

  每一次的结论,孩子都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总结,方法的梳理从不完善到完善,规律的总结从不全面到全面,从而理解分类的方法,掌握其中的规律。

  五、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

  首先,猜谜导入,让孩子们一上课就沉浸在愉悦的氛围中。又通过让孩子观察这些扣子,激发学生主动分类的内在需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2.小组合作,亲历分类过程

  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第一次活动想一想、说一说、分一分,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标准不同带来的分类结果的不同。第二次活动,学生在讨论、自己尝试之后,体会按不同标准分类,一直分下去,分法不同但结果相同。

  3.加深体验,灵活运用

  第三次活动,学生尝试分更多的扣子。从颜色、形状、扣眼个数三个标准去分类,但是按照不同的顺序,通过对分类过程的回顾梳理、分析比较,展了学生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对分类结果的观察,进一步巩固理解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的数学思想,直观感悟分类所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发现信息以及根据信息作出判断的能力,很好的渗透了统计意识。

  4.全课总结,回顾反思

  比一比,分类前、分类后有什么不同?生活中,哪些地方还需要用到分类?通过回顾环节,让学生全面地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与反思,培养了反思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说板书

  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本节课的板书我采用了老师板书分类方法和学生上黑板分类贴图相结合的方式,层次清晰,将一节课串成了一条线。

  本节课上,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按不同标准分类、按同一标准不同顺序分类的方法,体验到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处于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

2、一年级下册《分扣子》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分扣子》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分类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内容是在分扣子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给扣子分类,积累分类的经验,并在分类的基础上交流,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本次活动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又为以后的学习积累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活动以前,学生已经对按不同标准分类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本节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活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掌握分类知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2.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课件、磁力扣子。

  学具准备根据教材内容准备纸质扣子,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谜语.

  2.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扣子你?

  3.课件出示扣子图片。

  4.出示杂乱的扣子(板书:分扣子)

  二、互助探究,交流展示。

  (一)议一议,分一分。

  1.小组内先说一说准备怎么分扣子。

  2.出示合作要求

  (1)组长拿出白色信封,将扣子摊开平放在桌面上。

  (2)先确定按什么来分,再两人合作动手分扣子。

  (3)分完后将你的成果展示在桌面上。

  (4)汇报时可以这样说:我按照( )来分的将扣子分成( )类。

  3.动手分扣子。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展示分的过程。师小结:形状和扣眼数是分扣子的标准,按不同的标准分,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活动二

  1. 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类扣子是否可以继续分。

  2. 学生说出分类的标准

  3.动手继续分扣子

  4.分好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类是否可以继续分,为什么。先小声和同桌说一说观察的结果,再全班汇报。师小结:不管我们用什么标准分,一直分下去,最后每一类扣子的形状相同,扣眼数也相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实际开展活动之前,先讨论分类的标准有哪些,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基础。再让学生选择标准分扣子,帮助学生体会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类扣子是否可以接着往下分,最后分到每一类扣子形状相同、扣眼数也相同。帮助学生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

  (二)回顾分扣子的.过程,比较两种分法最后的结果。

  师总结:按照“形状 扣眼数”分类和按照“扣眼数 形状”的顺序进行分类,尽管分法不同,但最后分得的结果都一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活动之后回顾活动过程,比较两种分类的结果,直观感受分类的结果相同,总结活动方法。】

  三、巩固拓展,丰富认识。

  你们的表现真出色!瞧,加菲猫都为大家竖起大拇指了!数学城堡里有一些漂亮的扣子,它邀请大家去欣赏,想去看看吗?

  1. 认真观察扣子,找分类的标准并和同桌说一说。

  2.猜想:如果按不同的标准分这些扣子,一直分下去,结果一样吗?

  3. 出示活动要求,学生动手分。(师巡视)

  4.学生汇报,展示分的过程。

  小结:按不同的标准分,一直分下去,分得的结果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在第一个活动的基础上,提高活动的难度,按不同的标准分更多样的扣子,猜想一直分下去,结果是否一样;再通过实际分一分验证。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意义。】

  四、走进生活,应用新知。

  1、介绍分类方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小调查:利用周末时间和家人去超市看一看“食品区”是怎么分类摆放的,把自己的发现和同伴说一说。【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分类思想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板书设计

  分扣子

  标准相同

  顺序不同

  结果相同

3、一年级下册《分扣子》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一、把握教材

  1、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分类的第一课时。

  2、教材地位:分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单元的“分类”是一个学生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体验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本节课选取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场景为基本素材,通过整理房间的活动,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学习分类,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材通过一个信息窗“乱七八糟的房间”引出“怎样整理呢?”这个问题,感受分类的必要性,体会分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比一比、议一议等活动,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表达的能力,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情感目标:初步体验将生活中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好处,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4、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的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5、教学难点:学会将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6、教具准备:课件、学具袋(分别装图片、豆子)

  二、灵活选择教法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展开教学,为实现教学目标,灵活合理地选择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创设法

  《课标》指出:教师应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本节课开头我采用了猜一猜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什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并要不得 将小礼物奖励给今天表现最棒的同学,引导学生给小礼物归类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主要内容通过多媒体、分组讨论、动手操作、掌声鼓励等方式体现愉快的教法。在练习时,开展竞赛的游戏活动、采用美观的图片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2、引导探究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因此,我在设计导课的时候,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产生问题,产生疑问,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习新知识打下了很好的开头。教学法新知时,让孩子们自己探索,通观看未整理的房间谈感受,引出问题“怎样整理呢?”,在小组内说想法,动手圈一圈、画一画,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相互讨论分类的结果。再让学生通过观看整理后的房间,使学生感受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在练习中,让孩子们动手整理文具盒,开放题让小组同学议一议,分工合作,将袋子中的豆子挑出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掌握了分类的技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精神。

  3、联系生活法

  《课标》中强调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新理念。在教学中我把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习分类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用途,创设生活情境:用课件出示乱七八糟的未经整理的房间,和整理后整齐、美观的房间。在强烈的对比之中,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运用数学知识就能改

  变我们的生活,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在练习中,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见到分类摆放物品的现象,整理文具盒、图片,把豆子进行分类等生活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多媒体教学法

  本节课两次使用多媒体教学法,在新课教学中,通过幻灯片出示未整理的房间和整理后的房间,运用了直观教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比较,形象而直观地感受到整理后的房间整齐、美观,使人赏心悦目,使用方便,便于清理,体验到分类给生活带来了好处。`

  三、培养能力说学法

  教师的教还有赖于学生的学,“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因此我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法的指导,本节课我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学习:

  1、实践操作法

  本节课多次创设让学生参与操作的实践活动,如在教学中运用学具,让每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实践,通过圈一圈、涂一涂、分一分、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了分类的过程,掌握了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动手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新理念。

  2、学习讨论法

  讨论法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对“你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这样整理?”这个问题充分发表见解,在练习的比一比中,先学生议一议怎样给豆子进行分类,并在比赛后互相交流评价各自的方法,在分(转自数学网 )一分的活动中让学生相互讨论如何将图片进行分类,小组之间相互评价,给学生的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较大的空间,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了表达能力。

  3、观察发现法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幻灯片,发现了房间很乱,需要整理,使学习分类的新知成为学生的需要;使学生的感情和需求上与老师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主动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进而达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目的。再让学生看整理后的房间,不仅整齐美观,而且使用方便,从而感受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价值。

  四、优化组合说程序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低年级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好奇心、好胜心强,都认为“我是最棒”的。针对这一特点,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水平经验出发,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来吸引学生,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为此我是这样设计的:小朋友们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大家想知道吗?看,这是什么?(教师一边贴一边让学生认,贴完后)告诉同学们老师要把这些小礼物分别奖励给今天表现最棒的小朋友,然后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来把这些小礼物分一分,归一下类。让不同分法的同学说说分

  法,为什么这样分,使学生初步感受分类的意义,从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与束缚,而是感到好玩,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上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创设情境,设疑引思

  师:小明同学最近搬新家,他想邀请大家去参观他的新居,瞧,这就是他的房间,(多媒体出示教材主题图)看到小明的房间,你想说什么?假如你是小明,你准备怎样整理?

  2、讨论交流,动手操作

  学生在小组内说想法,动手圈一圈,画一画。学生交流反馈。说一说怎样整理,为什么这样整理?请二名学生上台,一人说一人贴图片。经过你们整理后的房间会是怎样的呢?多媒体出示整理后的房间。看了这两张图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3、小结:通过整理房间,你们学会什么?

  这一环节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动手操作,相互叙述,使叙述在观察、思维、想象、交流中初步感知分类的方法、意义,分类给生活带来方便,同时感受到我们生活中就有数学。充分体现《课标》中强调的数学教学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经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的新理念。

  (三)巩固发展,体验分类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我设计了以下练习,使练习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技能。

  1、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的家里或其他地方有没有分类摆放的情况?

  2、运用所学知识整理自己文具盒,比一比看谁整理得又快又有条理,学生独立整理完交流评价整理过程。

  这一练习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践、思考、交流的空间,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养成有条理思维的习惯。

  3、练一练中的 1—3题

  (1)第一题,涂一涂(把会飞的动物涂上色),先指导学生看书,在小组里说一说有哪些动物,哪些动物会飞,它们有什么特征,再让学生动手涂一涂,最后引导学生把剩余的动物进行分类。

  (2)第二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启发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水果和蔬菜。

  (3)第三题,分一分,让学生将1号学具袋里的图片进行分类,分别装入青蛙玩具盒、文具盒、服装鞋帽袋中,把同类的图片装在一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再进行小组间互相检查分的结果,相互评价。

  4、比一比

  让孩子们将2号学具袋里的黄豆、绿豆花生仁、蚕豆挑出来,(小组合作,先议一议怎样分,比一比哪一组分得快)。比赛后让学生相互交流评价,使学生明确获胜的原因是小组分工合作,掌握技巧,从多中挑少,小中挑大。这一综合练习使学生体验分类技巧,让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学会分享,体验到与人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

  (四)、课堂总结

  1、你觉得今天谁表现得最棒,为什么?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总结:今天同学们都表现得很不错,学会了按一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给事物进行分类,掌握了分类的方法。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为今天的表现 喝彩。

  (五)、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回家后用今天学过的方法整理自己的房间。

  板书设计:

  分类

  学习用品 玩具 穿的 体育用品

  图片略

  我根据新课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用图片直观形象展现教学内容同,使学生感受到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的方法,实现了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使学生懂得应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

4、一年级下册《分扣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第64、65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分类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内容是在分扣子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给扣子分类,积累分类的经验,并在分类的基础上交流,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逐步提高实践能力。本次活动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又为以后的学习积累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在进行本活动以前,学生已经对按不同标准分类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本节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活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掌握分类知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2.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课件、磁力扣子。

  学具准备根据教材内容准备纸质扣子,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谜语.

  2.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扣子你?

  3.课件出示扣子图片。

  4.出示杂乱的扣子(板书:分扣子)

  二、互助探究,交流展示。

  (一)议一议,分一分。

  1.小组内先说一说准备怎么分扣子。

  2.出示合作要求

  (1)组长拿出白色信封,将扣子摊开平放在桌面上。

  (2)先确定按什么来分,再两人合作动手分扣子。

  (3)分完后将你的成果展示在桌面上。

  (4)汇报时可以这样说:我按照( )来分的将扣子分成( )类。

  3.动手分扣子。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展示分的过程。师小结:形状和扣眼数是分扣子的标准,按不同的标准分,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活动二

  1. 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类扣子是否可以继续分。

  2. 学生说出分类的标准

  3.动手继续分扣子

  4.分好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类是否可以继续分,为什么。先小声和同桌说一说观察的结果,再全班汇报。师小结:不管我们用什么标准分,一直分下去,最后每一类扣子的形状相同,扣眼数也相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实际开展活动之前,先讨论分类的标准有哪些,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基础。再让学生选择标准分扣子,帮助学生体会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类扣子是否可以接着往下分,最后分到每一类扣子形状相同、扣眼数也相同。帮助学生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

  (二)回顾分扣子的过程,比较两种分法最后的结果。

  师总结:按照“形状 扣眼数”分类和按照“扣眼数 形状”的顺序进行分类,尽管分法不同,但最后分得的结果都一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活动之后回顾活动过程,比较两种分类的结果,直观感受分类的结果相同,总结活动方法。】

  三、巩固拓展,丰富认识。你们的表现真出色!瞧,加菲猫都为大家竖起大拇指了!数学城堡里有一些漂亮的扣子,它邀请大家去欣赏,想去看看吗?

  1. 认真观察扣子,找分类的标准并和同桌说一说。

  2.猜想:如果按不同的标准分这些扣子,一直分下去,结果一样吗?

  3. 出示活动要求,学生动手分。(师巡视)

  4.学生汇报,展示分的.过程。

  小结:按不同的标准分,一直分下去,分得的结果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在第一个活动的基础上,提高活动的难度,按不同的标准分更多样的扣子,猜想一直分下去,结果是否一样;再通过实际分一分验证。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意义。】

  四、走进生活,应用新知。

  1、介绍分类方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小调查:利用周末时间和家人去超市看一看“食品区”是怎么分类摆放的,把自己的发现和同伴说一说。【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分类思想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板书设计

  分扣子

  标准相同

  顺序不同

  结果相同

5、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元角分练习课》的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比较不同单位表示的钱数的大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购物情境,体会购物的总钱数和购物的数量,积累购物的初步经验;感受购物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体会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感受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元、角、分简单换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购物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做练习十第3题

  2、做练习十第4题

  3、做练习十第5题

  4、做练习十第6题

  5、做练习十第7题

  一、回顾引入

  1、回顾旧知

  提问:这单一已经认识了人民币的那些知识?请吧你的认识和大家说说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认识。

  2、引入课题

  小朋友真棒!为了巩固和应用小朋友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再现就知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

  2、口答

  提问:1元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

  (板书:1元=10角)

  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板书: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个钱多?

  3、做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交流结果,集体订正,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换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几角。

  4、做练习十第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在课本上,在集体交流。

  让学生说说怎样比的。

  提问: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回答什么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说说自己想法。

  指出: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

  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

  提问: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组织交流算式和得数,要求学生口答,并提问:计算牛奶的价钱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口头列式,教室板书。

  提问:小宁买了什么?就要多少钱?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应该付多少张?

  先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应用练习

  1、交流小结。

  提问:这节课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介绍你知道吗?

  3、布置课后实践

  四、练习小结

  练习十第8题。

6、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几分之几的练习课》的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利用直观教具正确地用分数表示相关的数。

  2、能利用分数知识将低级单位的长度、钱币换算成高级单位,并用十分之几的分数表示,为下面认识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600÷3320÷4690÷3720÷9

  60×40×7889+2572-56

  80×6080+6015×616×5

  二、在下图中涂上分数所表示地部分。

  3/4

  2/3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6题

  2、做“想想做做”第7题

  提问:为什么第一个括号填写1/10,第二个括号填7/10?

  教师在线段上再任意表上几个括号。

  3、做“想想做做”的第8题

  出示放大图。

  这把尺总长是几厘米?也是几分米?看着直尺说一说1厘米是1分米的几分之几?为什么?也就是几分之几分米?3厘米和7厘米呢?

  4、做“想想做做”第9题。

  5、做“想想做做”第10题

  6、做“想想做做”第11题

  四、全课总结。

7、一年级下册《一分钟》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课前透视】

  时间是最宝贵的。一分钟、一秒钟也要学会珍惜。本文就讲述了小朋友元元由于早上贪睡了一分钟,为自己带来了上学路上的焦急和叹息,导致上课迟到了20分钟,使自己非常后悔。课文内容较为通俗,分为六个自然段,配有两幅形象的插图。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的认识。本文正是一个优秀教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要求,珍惜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信息资料】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游戏:

  请小朋友们来做一个游戏,睁开眼睛往前看,不眨眼,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长,(一分钟后)让同学们谈感受。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学生自由交谈。)

  2、导入新课,教师由上述谈话引入: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因为一分钟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一个人只要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也就等于把握住了美好的一生。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七课,题目也叫《一分钟》,我想,学了课文以后,大家对“一分钟”的体会肯定会更深。”教师揭示、板书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形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形象感悟时间的`意义,为下文学习作铺垫。)

  二、读文识字

  1、激趣导读:

  同学们,课文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你们想知道吗?请打开书第31页,自己读读课文。

  2、要求学生勾画出生字新词,自己拼一拼,读一读,多读几遍。然后,同桌轮读,自己要读准字音,互相纠正错误。

  (学生的自由读书要鼓励自主性,同桌的交流会促进学生读得更认真,更有实效。)

  3、识字认字:

  ⑴ 出示生字,小组内互相说说哪些字自己已经认识,怎么认识的,再学习其他不认识的字。

  ⑵ 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相检测。

  ⑶ 交流识字方法,选择喜欢的一个字,上台说说怎样记住它,并组词,说话。

  ⑷ 多种方式读生字词。

  (充分利用学生的识字经验进行交流,让学生相互促进,多种活泼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热情,争取达到识用结合。)

  三、熟读初悟

  1、熟读:

  “咱们学会了生字词,请大家再自由读读课文,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读后,请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教师留足时间让学生多读,自由读,读熟课文。

  2、交流:

  读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让学生自由说说知道了什么。教师注意相机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对照: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第一自然段(睡懒觉)和第五自然段(迟到进课堂),引导学生对照学习,了解前因后果。

  ⑴ 读第一段:

  首先指名读,然后让学生用动作表演理解“哈欠”,最后,指导表演朗读“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要读出懒洋洋的语气和神态。

  ⑵ 读第五段:

  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模仿教师的语气,朗读“元元,今天你迟到了20分钟”,可读出不同的语气,如批评的语气,惋惜的语气。

  (由于本文内容比较浅显,所以本环节着重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自己读懂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明了故事的前因后果。)

  四、写字指导

  1、出示要写的生字:

  “欠、元、包、钟”

  让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交流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学生评说。

  4、学生练写。

  (引导学生评价,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过程中,有自己的认识,练写时也会更加注意,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写字能力。)

  五、课外拓展

  1、看行动:

  回家后每人用一分钟做一件事情,明天全班交流,评出“与时间赛跑的人”。

  2、读名言:

  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读一读,背一背。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进一步深化认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课前交流:

  在课前几分钟,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2、游戏活动:

  ⑴ “一分钟”组词:

  让学生听从教师指令,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进行组词比赛,看谁组得多。

  ⑵ “一分钟”找朋友:

  让学生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课件出示),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既巩固生字识记,提高学习兴趣,又在活动中体会了“一分钟”的时间意义,完成课后“找找说说”的练习。)

  二、精读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引导学生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进行练读,注意体会元元的心情。再进行汇报展示。

  2、全文通读,小组内互相读,并进行评价。

  3、挑战读:

  想和谁比比,看谁读得好,就勇敢地向他(她)挑战吧!

  4、全班齐读。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于让学生在读中进行感受,加强理解,学会欣赏。读书形式要为学生深入读书服务。)

  三、讨论

  1、元元迟到的20分钟在哪里?

  2、你觉得一分钟重要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充分读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实现认知互补,达到相互促进。)

  四、表演朗读

  在小组里,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表演朗读。

  (在精读感悟以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感悟,同时,给学生创设展示能力与表达情感的机会。)

  五、拓展

  以“我帮元元改毛病”主题,引导学生想一想今后元元应该怎么做?

  (联系生活实际,实现情感迁移,训练表达,也是正确的行为引导,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板书设计】

  多睡一分钟──迟到20分钟──时间宝贵

  【反思】

  课后我还设计了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收集到的一分钟还能做哪些事:汽车一分钟能行事11公里,印刷133张报纸,收割机收割一百平方的麦地。互相交流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谚语。这样的课堂延伸,使学生愉快的从课文中走进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从而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每一分钟。

8、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图书借阅公约》优秀教案一等奖二年级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图书借阅公约》优秀教案二年级,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口语交际目标

  1.讨论的时候,注意听别人的意见。

  2.形成“图书借阅公约”,张贴在班里的图书角。

  口语交际指导

  一、激情导入。

  班级是我们温暖的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多快乐,我们都是集体中的一员,班级的图书是大家共同的'财产,大家共同享用,需要大家共同爱护。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关于图书借阅的班级公约吧。

  二、审题,提出要求。

  学生自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1.讨论的时候,积极发表意见,注意听别人的意见。

  2.形成“图书借阅公约”,张贴在班里的图书角。

  三、交际指导。

  1.回顾班中图书借阅情况,找找图书借阅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2.请班长做主持人,主持讨论。

  3.小组讨论。

  (1)怎样借阅图书?

  (2)怎样爱护图书?

  (3)怎样保证大家都能借到图书?

  4.全班交流。

  5.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主持人组织。

  6.教师相机点拨,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补充。

  7.教师总结,学生干部在一旁记录。

  (1)所有同学必须参与建设图书角,同时也享有借阅图书的权利。

  (2)所有图书都是大家的财产,要珍惜、要爱护,捐书者依然是图书拥有者,更换图书时退回捐书者。

  (3)学生借阅图书由管理员负责,借阅图书时要轻拿轻放。

  (4)借阅图书要登记清楚借阅时间、归还时间。借出的图书一星期内必须归还图书角,归还图书时管理员应检查图书的破损情况,经认可后方可登记归还日期。

  (5)学生每次借书只能借一本。

  (6)图书角不向其他班级和校外开放。

  (7)图书角借阅时间为:每节课的课间、(含早读前)。

  (8)若丢失或有破损要么买同样的书偿还,要么按图书价格的三倍赔偿。若还未看完,应办好续借手续。

  (9)每月评选出最受欢迎图书,对捐书者给予表彰。

  四、积累拓展,付于实践。

  1.请同学们试着为班级整理一份图书借阅公约。

  2.把图书借阅公约用笔抄写纸上,贴在墙上。

  五、小结:

  有了图书借阅公约,相信在今后的图书借阅管理上,我们会有规则可依,班级图书管理得回井然有序。定会掀起读书热潮。

9、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摆一摆想一想》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感悟位值思想。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感悟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具准备:

  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用珠子和数位表上一节数学课。

  2.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在操作中感受位值思想

  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看来小圆片在数位表中所在的位置太重要了,我们把圆片挪来挪去就表示大小不同的三个数,分别是2、11和20。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后汇报:用3个圆片可以摆出5个数。分别是3、12、21和30。你知道怎样摆能表示最小的数吗?怎样摆能表示最大的数?]

  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继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5.在操作中学生体会有序思考

  教师提问,学生摆后回答

  (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

  (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

  (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