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歌曲《数鸭子》一等奖说课稿
1、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歌曲《数鸭子》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数鸭子》是一首说唱风格、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童谣歌曲。
歌词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形。歌曲说唱结合,表现出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童趣盎然培养学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并能通过小组合作,以即兴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聆听音乐、模仿动物的叫声,演唱歌曲,感受音乐中的小动物,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歌词简单易懂,适合5—6岁的儿童学习。
二、说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熟记歌词,能够掌握歌曲旋律。
2、技能目标:能够会唱歌曲,能够模仿鸭子叫声并且模仿小鸭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乐观情绪,体验歌曲带来的快乐。
三、说活动准备
ppt课件、幼儿故事、有关鸭子的音频,歌曲。
四、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方式”。为了体现教师与孩子的交互主体性,本次活动采取相互尊重、协商、交流、共同构建的方式,教师与幼儿并共同学习与成长,主要采用以下教法:游戏法:幼儿园活动要“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效手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能够使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并让幼儿结合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因此,采用游戏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及手段。提问法:活动中的提问法是通过教师提问让幼儿去回答,使幼儿对歌曲有更加深刻了了解,能够理解的去学习歌曲,从而加深对歌曲的熟悉度,同时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及兴趣。角色扮演法:教师通过扮演鸭子妈妈,让幼儿扮演小鸭子,能够从歌曲中锻炼自己的手脚协调能力,并且充分吸引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模仿能力,达到活动的最终目的。
(二)说学法:《纲要》中提出“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性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究能力,更让幼儿获得学习的技能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以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识。因此主要采取以下学法:体验法:让幼儿通过学习小鸭子的叫声以及扮演小鸭子,来初步了解鸭子,能够使幼儿身体动起来,不是机械性的来背歌词,使幼儿通过感官的方式来学习。观察法:幼儿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来学习《数鸭子》的歌曲,并且知道鸭子的走路方式,能够来主动模仿,加深对歌曲的认知度。尝试法:当幼儿在活动中有学习小鸭子的不同叫声时要给予鼓励,用不同的方式去激发幼儿的不同想象,使幼儿的动作可以多样化,不要拘泥于标准动作,扼杀幼儿的想象。
五、说活动过程
活动以歌曲贯穿始终,难度逐层递增,以听鸭子声音并模仿——讲有关鸭子的故事——观看《数鸭子》视频——角色扮演鸭子律动为主线,进行《数鸭子》的音乐教学活动内容。
一)开始部分
设置情景:教室告诉幼儿今天班级来了一位新朋友,激发幼儿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设定,可以激发起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参与兴趣,使活动更富有情趣,不枯燥。
二)基本部分
(一)听听它是谁通过听鸭子叫的音频让幼儿对鸭子有个初步的认识,从而能够模仿鸭子叫的不同声音,加深对鸭子的认知。
1、播放鸭子叫的音频,让幼儿猜猜它是谁。
2、请一名幼儿来模仿鸭子的叫声。
3、提问幼儿鸭子的叫声是不是相同的。
4、让幼儿模仿各种鸭子的不同叫声。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的是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和想象力,使幼儿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对小鸭子有所了解。
(二)聪明的小鸭子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能够加深对鸭子的喜爱。
1、教师讲《聪明鸭子的故事》。
2、故事结束后进行提问。
3、说说为什么喜欢鸭子设计意图:此环节为的是培养幼儿爱心,让幼儿建立对小动物的喜爱,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对小鸭子印象深刻。
(三)唱唱唱通过视频的播放吸引幼儿的眼球,幼儿能够对视频播放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模仿。
1、教师播放《数鸭子》视频。
2、教师进行歌曲的指导。
3、教师跟幼儿一起歌唱《数鸭子》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能够使幼儿直观的对歌词有所了解,视频的童趣性能够吸引幼儿,并能使幼儿加以模仿。
(四)快乐的小鸭子教师对鸭子的动作进行讲解,通过学习锻炼幼儿的手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1、教师在播放的歌曲中交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2、教师启发幼儿鸭子的不同走路方式。
3、教师扮演鸭妈妈带领幼儿扮演的'小鸭子在教师里玩耍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为的是锻炼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也能够加深对歌曲的熟悉度。
三)结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小鸭子要和妈妈回家了,活动结束。
六、说活动延伸
1、在活动区域中摆放鸭子的玩具,和图片。
2、让幼儿回家把学习的歌曲唱给家长听。设计意图:能够加深对学习知识的巩固以及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促进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
七、说活动特色
1、整个教学活动以《数鸭子》歌曲的学习为主线,把各个环节串联在一起,各环节层层递进,体现了音乐教学的完整性和主题性,便于幼儿学习掌握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2、根据《纲要》的精神和艺术领域的目标,本活动的设计围绕着幼儿的好奇心里、极大的模仿性以及富有想象的创造性进行开展,充分的使幼儿的心里得到了满足,也使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2、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歌曲《数鸭子》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歌曲《数鸭子》是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的歌曲。
二、教材分析
《数鸭子》是一首颇具说唱风格、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童谣歌曲。歌词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歌曲前后皆有说唱结合,表现出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童趣盎然。歌曲第一段描述小朋友们在门前大桥下数鸭的情景,第二段以老爷爷风趣幽默的口吻教育孩子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别贪玩忘了上学,还形象地告诉孩子们考试时千万别抱回“鸭蛋”,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完整而有表情地演唱《数鸭子》,数板与歌声能很好地衔接,把握节奏能跟着伴奏音乐背唱《数鸭子》。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进一步感受四四拍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点:完整而有表情地演唱《数鸭子》并能跟着伴奏音乐背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节奏型、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音乐的美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的原则,发展学生的能力,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步:创设情景、激趣导入音乐欣赏运用故事导入法,同时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出歌曲:《数鸭子》。歌曲教学之前,设置二个声部的节奏练习,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得到锻炼,培养节奏感和合作能力。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念数板内容,一组模仿鸭子的叫声。甲:门 前 大桥 下│游过 一群 鸭 0│快来 快来数一数│二四 六七 八 0‖乙:嘎嘎第二步:学习歌曲《数鸭子》。
(1)播放《数鸭子》,学生整体感知歌曲的旋律。
(2)谁听过这首歌?你能为大家唱一唱吗?(一部分同学肯定比较熟悉)
(3)让学生找找歌谱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4)请会唱的学生跟琴小声演唱歌曲。
(5)教师给予点评,并指导学生演唱歌曲中的难点。如休止符、一字多音的地方等等。
(6)通过各种形式演唱歌曲:接龙唱,男生、女生唱等等。只是会唱还不行,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演唱过程中,极容易拖拍子,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清晰的咬字、吐字和正确的演唱速度来表现歌曲的生动活泼和趣味性。
(7)小组表演唱:
①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节奏同时为歌曲伴奏。
②分小组练习后表演。(唱、跳、打击乐伴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尊重、理解、关心、赏识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留下了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师生互动,共同学习。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会歌曲,突破重难点。
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在《数鸭子》的音乐声中有序走出教室。五、说教学预想这节课的设计,我本着推行教学民主的理念,从主宰变为主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整个教学始终在愉快合作、多彩、友爱、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出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对立变为和谐。在教学方法上变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做到既能促进学生智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特别是在情感上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3、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歌曲《数鸭子》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乘法估算不是单一的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而是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还要求学生学会估计得数的范围,也就是估计得数比什么大,比什么小。乘法估算是个难点,教材的安排是:例题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牧场的情境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的“大约”,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然后通过思考、交流、引导、小结,用语言表述出来,指出2种不同的估计方法,即估计得数的范围,以及得数大约在什么左右。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巩固该学习内容。
2、教学目标
应用新课标理念,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的过程,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比什么大,比什么小,在什么左右。
②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二、说教法、学法
1、在教学环境中,创设适当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应用不同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知识,为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应用提供条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能力。
3、教学中,严格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组织教学,配合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吸引和带领学生在数学空间尽情漫游。
三、说教学过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本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题,教师解说,明明邀请我们去他家美丽的牧场参观,谁来替他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看你能了解牧场的哪些情况?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9×42=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感兴趣的牧场情境引入,在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了基础,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
二、探索方法
1、在计算之前,老师把问题分类,先请大家估计,明明家1天大约最多可挤奶多少千克?最少可挤奶多少千克?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
2、全班交流:
①最少可挤奶8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800多。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字都看小,20×40=800。)]
②最多可挤奶15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比1500少。为什么用“多”这个字?(把数都看大,30×50=1500。)
3、再请学生估计出明明家一天挤奶的千克数最大约最接近多少吗?
学生交流:最接近1200千克。[你是怎样估算的?估计29×42的得数在1200左右。为什么用“左右”这个词?(把数都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30×40=1200。)
(估算方法要讲清、讲细,让学生理解清楚怎样估算)
4、计算验证:
有什么方法验证我们估算得对不对?(用竖式)请你试一试,做好的同学自己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竖式计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问题)
比较交流:比较笔算与估算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第3种,最接近;第1、2种估计出了算式的范围)
5、讲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要求只是确定成绩在什么范围内,估算策略
是多样的,只要合理,都可以的。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会准确些。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本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指向性明确,分散了难点,把乘法的估算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估接近、一是估范围,先分散后总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40×2030×5060×30
47×2334×5868×35
50×3040×6070×40
(1)每组3道题,上下2道题可以口算,中间一道题要列竖式计算。请大家任选其中的一组题进行计算。
(2)独立计算。然后把这3道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说说自己的发现。
(中间算式的得数比上边算式的得数大,比下边算式的得数小,可以用上、下的算式来估算中间的算式)
(4)那这个算式最接近多少呢,我们也来估算一下。(学生估计,全班交流)
重点说一说第3题的中间一题,这里出现了35这样的中间数,当出现这种数的时候,我们一般看另一个乘数,看它接近哪个整十数,如果是把它看大的,那么就把35看小,如果是把它看小了,那就把35看大。
2、游戏:选一选(“想想做做”第3题)。
课前发给每个学生1800、2800、3500、4800、1000、1800、600、1200等数字卡片。
让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如果你认为你手中的数利用估算的方法能填入老师出示的括号中,请起立。
教师逐个出示
24×53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第1题可引导学生来完成,让学生理清题意,清楚第1部分是估范围;第2部分是估接近。)
37×65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28×32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76×59得数比()大,比()小;在()左右
让选择正确或错误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适时反馈。
小结:两个乘数分别看做比它们相近的较小的整十数和较大的整十数,可以确定积的大致范围。而把乘数分别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最接近。
3、书本P37第4题
师:其实估算不仅在我们数学计算时有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估算。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写作文的例子,让学生了解。
出示题目。
说说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估计这里大约有多少个字?(学生列式估计)
全班反馈。
4、“想想做做”第5题
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你认为他可能买哪种篮球?你是怎样想的?
(1)48×24≈1000(元)
(2)38×24≈800(元)
(3)28×24≈600(元)
小结:生活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估算。第2种比较合适。
[本课的练习分了专项练习,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三类,练习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思考性。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理解的深化。]
四、总结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介绍“你知道吗?”
五、布置作业
六、说板书
板书是微型教案,好的板书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对知识进行梳理,纳入知识结构,同时也为日后的回忆提供了线索。本课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估算
(1)20×40=800
估计(2)30×40=120
(3)30×50=1500
4、小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1000以内数的数数过程,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各数。
2.通过探索、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10、100、1000之间的关系。
3.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测意识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正确地数数和理解10、100、1000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每组1000根左右的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用一休的故事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小客人,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 (播放一休的录像片)你心目中的一休是个什么样子的?
生1:聪明的。
生2:爱动脑筋的。
生3:是个小和尚。
师:今天,一休想出个数数的题来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做出一休的题目吗?
生:有。
师:请同学们把一休带给大家的小棒倒出来,猜一猜大约有多少根?
生l:300多根。
生2:800多根。
生3:1000根。
生4:2000根。
师:现在我们就动手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根。在数以前,组长要合理分工,想一想,怎么数才能做到以下几个要求:1.数的速度要快;2.数的数量要准确;3.数的结果能让别人很快就看出来,而不用再去数。小组商量好了,就动手数一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数小棒,组长合理分工,记录数的方法和数的最后结果,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数的方法。
组1:我们小组是这样数的,我们先把20根捆成1小捆,然后数出5小捆捆成1大捆,正好是100根,就这样一捆一捆地摆好,最后数了数,一共有10大捆,正好是1000根。
组2:我们小组是50根50根地数的,50根1捆,然后把2小捆捆到一起,正好是100根,我们数了数一共是10捆,所以就是 1000根。
组3:我们组和他们的不一样,我们以前学过10根捆成一捆,所以我们是10根10根地分。然后把10小捆捆成1大捆,一共捆了
10大捆,就是1000根。
3.找出典型。
师:10小捆捆成1大捆,从这组小棒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小组先商量,然后汇报。
组1:我发现1大捆是由10小捆组成的。
组2:我发现1大捆比1小捆多得多。
组3:我发现10个十是100。
师:这l大捆和这10大捆你又能发现什么问题?
4.小结。
跟同学们说的那样,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三、巩固新知
今天一休还请来了他的.三位好朋友,大师兄、二师兄和他最好的朋友小叶子,他们听说大家今天学会了数一千以内的数,都想出个题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你想先接受谁的挑战?(学生自由选择题目)
一休:你能估计出这些画面上有多少个 (本)吗?
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小叶子:小叶子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猫闯关的游戏,小猫每闯过一关得100分, (演示小猫闯关的游戏)看完了小猫闯关的游戏,你知道小猫一共闯了几关?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共闯了10关;因为小猫每闯1关得100分,它得了1000分,就是10个一百,所以就是闯了10关。
大师兄:大师兄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猫收苹果的游戏, (出示课件)现在小猫已经得了 986分,小猫每收一个苹果加1分,请你仔细数一数,看小猫最后一共得了多少分?
游戏:以小组为单位,从(1) (2)题中任选一个题目。
(1)从592数到613;
(2)数出897后面的8个数;
二师兄:_____、_____ 、800_____ 、_____
小组商量一下,你们小组准备怎么填?你们是怎么数的?
组1:600、700、800、900,我们是一百一百地数的。
组2:798、799、800、801、802,我们1是一个一个地数的。
组3:802、801、800、799、798,我们1也是一个一个地数的,但我们是倒着数的。
师:通过这个题我们看出,数数的顺序不同、数数的规律不同,那么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相信你会有不同的收获。
四、全课小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对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5、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打花巴掌》教案一等奖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打花巴掌》。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歌曲,并为歌曲改编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感受说童谣唱儿歌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
准确地唱好歌曲。
四、教学难点:
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
五、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课件、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玩拍手游戏吗?(多媒体出示拍手歌)
生:会。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吧!(师带领学生结伴玩拍手游戏。)
师:同学们玩得可真开心,北京的小朋友也会玩拍手游戏,你们想不想听一听他们在玩拍手游戏时唱的一首儿歌呢?
生:想。
师:这首儿歌的名字叫《打花巴掌》。(多媒体出示儿歌内容)
生:齐读课题。
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歌曲。(师引导学生听到xxx时拍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寓教于乐
1、分析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
生:喜欢。
师:这首儿歌和我们以前学的歌曲不太一样,前半部分是——说出来的,后半部分是——唱出来的,由“说”和“唱”两部分组成。
2、学习“说”的部分
①指导学生正确读出附点八分音符
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前半部分,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段。
生:读第一段。
师:同学们读的不错,如果你们按照一定的速度和节奏来读就更好了。
教师示范后,学生再读。
师:这里面出现了一个附点音符,你们知道在哪吗?
生:“小朋友”的“小”。
师:对,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多媒体出示附点八分音符及相应的'字)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生:把“小”字读的长一些,请学生示范并评价。
师示范,生模仿,后三段相应的字也加以讲解。
②生齐读“说”的部分。
③生加上拍手读“说”的部分,老师接唱“唱”的部分。(为学习“唱”的部分做铺垫)
师:现在我们加上拍手,完整的把第一部分读一读,“唱”的地方老师来唱。
④随录音边拍手边读,注意要加快一点速度,因为录音机里的小朋友读得比较快,“唱”的地方对口型默唱。(为学习“唱”的部分做铺垫)
3、学习“唱”的部分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对这首歌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它是由“说”和“唱”两部分组成的,谁能告诉老师“唱”这一部分告诉我们他们干什么去了?
生:他们去采花了。
师:都采到什么花了?
生:有茉莉花、海棠花、野菊花、玫瑰花、牡丹花。
①生随琴逐句学唱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试着唱一唱,老师弹一句,同学们唱一句。(多媒体出示三处附点八分音符)请同学们注意这三处附点音符的唱法,注意区分两处“采朵”的不同。
②生随琴完整演唱“唱”的部分
4、完整演唱歌曲
现在,我们加上前半部分,完整的演唱歌曲。
①生随琴完整演唱歌曲,“说”的部分边拍手边读。
②生随琴完整演唱歌曲,“说”的部分与同桌拍手。
三、创造表现
1、①学生创编
师:同学们唱的可真好,你们看,这“说”的地方我们是边拍手边读的,那么“唱”的地方我们能不能边唱边表演呢?我们给它加一加动作好吗?
生:创编动作。(教师及时给与评价)
②师总结后带领学生表演
③师生一同随录音表演,“说”的部分与同桌拍手。
2、①学生创作
师:同学们表演的可真好,我想给你们出一道更难一点的,这首儿歌从一月一说到了四月四,你能接着往下说吗?(多媒体出示创编内容)我把大家分成四大组,一个大组编一个。
生:创作歌词。
②小组汇报创编结果。
个别代表汇报后,小组齐读并给予评价,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创编结果。
③个别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跟伴奏演唱创作作品。
师:同学们编的可真好,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创作的作品唱给听课的老师听呢?(想!)好,那你们就要用优美的歌声来演唱!谁到前面来表演?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五、完美结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名字叫——《打花巴掌》,并且给它改编了新的歌词,课下我们又可以玩新的拍手游戏了,同学们,你们高兴吗?(高兴)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会演唱歌曲,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歌曲,并为歌曲改编歌词,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最后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6、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节节虫》教案一等奖及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出示昆虫图片、昆虫标本
问:它们叫什么名字?
出示课题---节节虫。
二、讲授新课:
(一)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1、书中作品为什么叫节节虫?
2、自然界中有哪些昆虫类似书中的节节虫?
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分析并且回答问题。
(二)看相关资料
教学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标本等。
讨论内容:
1、结合资料谈谈节节虫的作要点:有几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2、交流与分析制作方法:剪、贴、穿、折、叠、卷、画、斯等。
3、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
三、组织学生欣赏作品。
1、作品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哪些地方有创新表现?
四、提作业要求:
1、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节节虫。
2、采取合作或个人完成的形式。
教师辅导:设计构思新颖;灵活巧妙使用材料;制作精美细致。
五、作品展评,小结
组织展示作品、参观作品,讲评作品。学生参观作品,评价作品。
小结:今天我们用彩纸和纸餐具制作了可爱的节节虫。课后老师建议大家再去收集些材料,回家再制作一条可爱的节节虫。
学生认真观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
节节虫的`主要结构:
头部、身体······
特点:
身体是一节节的,由粗变细,头上有触角,爬行·····
交流与分析制作方法。
生活中有许多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举例说明。
欣赏优秀作品。
分析材料的使用及制作方法。找出什么地方有创新的表现。
学生选择完成作业的方法,交流设计方案。三、学生完成作业:(个人或合作完成。
学生参观作品,评价作品。
我想这样导入:其实大自然中有很多这样的虫子,身体也是一节一节的,你知道哪些虫子是这样的?"
7、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猫虎歌》教案一等奖及教学反思
一、课题分析
《猫虎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教材音乐第四册《兽王》中的一个教学主题,教材内容取材于一则民间传说故事,刻画了一只聪明狡黠的猫的形象,幽默诙谐,极富童趣,迎合了低年级学生喜爱小动物的天性,突出了趣味性。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及创造能力,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表演,表现本课主题。
3、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猫虎歌》,并有感情地进行表现。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结束句的节奏掌握。
2、通过多种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多种形式编创表现猫和虎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媒体展示大森林场景,小动物们在林中嬉戏。教师用语言描绘画面场景。
2、提问:谁是森林之王?(媒体出示老虎画面)
3、用多种方式表现老虎的形象。
(1)教师提出要求:你能唱唱关于老虎的歌吗?
(2)教师提出要求:用声音、动作或打击乐器模仿老虎的神态和表情。
(通过模仿老虎的神态和表情这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老虎是强大的这一概念,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4、表现小猫的形象。
师:有一种动物和老虎长的很像,你知道是什么吗?(引出小猫)
师:你能用声音、动作或打击乐器模仿小猫的神态和表情。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讲述故事:小朋友们刚才的表现真是太棒了,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就给大家讲个关于小猫和老虎的故事。(媒体展示猫和老虎的图片)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老虎曾拜一只猫儿为师傅学本领。猫师傅就将本领一一传授给了老虎,老虎想到自己的本领已经学到手,就神气活现专门欺侮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弄得小动物们都很害怕,此时老虎就更加威风凛凛了。这时候狡猾的狐狸给老虎出了个主意说:大王大王,你如果能吃掉猫,那你可就“天下第一”了,老虎一想:哎!这可是好主意啊!第二天,森林里的动物们正在森林里玩的热闹,一声大吼,吓得小动物们都瑟瑟发抖,一个个都逃走了。猫没料到老虎会来吃它,当老虎要扑向“师傅”的瞬间,但猫却没有被老虎吃掉,你们想:猫师傅用了什么好办法智斗老虎的呢?
(提示:师要边说边表现出猫的聪明和老虎的神气活现,威风凛凛的形象)
(通过老师讲故事这一实践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会下面的表演做好铺垫。)
2、学生展开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提示:在此要考虑到学生的发散的多种思维,进行巧妙的评价,并能把这种思维很好的收集回来)[如猫师傅留下一招“爬树”的本领没有教给老虎,猫儿灵巧地爬上了树,老虎的野心没有得逞等等]
(二)、寓教于乐
设疑导入,学唱歌曲
师:过渡语:哇,大家都很能干!帮猫师傅想了好多办法!这猫师傅到底用了什么好办法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播放范唱《猫虎歌》,学生聆听感受。
(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带着疑问学习歌曲。)
2、师生讨论歌词内容。
方法一,说:"狮子豹子都是猫,把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A、学生模仿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的样子。
B、指名学生边演边读歌词,"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C、老师按节奏范读"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B、师生评议得出结论:神气、得意。
C、学生按节奏齐读该句歌词
D、启发学生想象小猫在高高的树上向树下老虎喊话的情景,让学生掌握"王"字的`时值。
(这一环节让学生说出猫斗老虎采用的方法,化解和突破了歌词的节奏难点,加深了学生对歌词的理解。用学唱歌曲打下了基础)
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这真是一只聪明机智的小猫,让我们再来把小猫智斗大老虎的过程回味一下,唱一唱并演一演(再次播放范唱录音)。
(1)师慢速弹琴,学生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词。
(2)师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聆听学唱
(3)生提出在演唱上需要帮助的地方,请会唱该句的学生唱一唱,并做小老师教一教。
(4)集体演唱第一段歌词
(5)同样的方法学唱第二段歌词
(6)完整演唱全曲
(7)请两组学生分别演唱歌曲,其他学生评议。要求掌握两个结束句的节奏难点,以及唱出猫和老虎的语气和神态。
(8)集体歌表演《猫虎歌》
(三)、创造表现
师:过渡语:歌中的小猫遇到老虎后,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地救了自己,那么小猫再遇到老虎时,它们之间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分组来编一编,讲一讲,演一演。
A讲故事
1、学生分组创编故事
2、分组讲一讲所编故事,师生随机评议
B演故事
师:过渡语,小朋友讲得真精彩,让大家知道了许多发生在猫和老虎之间的故事,你能通过以下形式把你的故事演一演吗?(打击乐器、情境剧、小品、哑剧等)
3、生自由选择节目形式,分组排练,教师分发锣、鼓、镲、三角铁、碰铃、沙球和自制的打击乐器,随时为学生提供帮助。
五、完美结课
同学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猫虎歌》,这是一首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幽默风趣诙谐,极富童趣。
【教学反思】
《猫虎歌》是一首趣味性很强的歌曲,它是由故事改编的,于是我设计的导入就是“老虎拜师”的故事。把故事讲得生动,把表情做到位,有时也让学生说一说,让学生大概把握住猫与老虎的个性特征。在学唱结束后,我让学生上来表演歌曲,以便来巩固。因为有了前面的故事做铺垫,学生们对猫和老虎的性格把握的比较好。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利用各种手段努力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并且安排了打击乐伴奏、歌曲表演等教学内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整堂课都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中。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兴趣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编创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从而引起感情的升华。但整节课下来也有一定的遗憾,比如在歌曲教学中安排时间较少,拓展和导入部分过多;在对声音要求上没做到细致到位。
实践证明,低年级音乐课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深厚兴趣。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并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8、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我是小音乐家》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 学唱、表演、创编歌曲。
2、认识中外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技能目标:
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并进行简单的歌曲表演。
认知目标:
初步认识小提琴、吉他、圆号等乐器并了解其音色。
情感目标:
通过当一名小音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歌曲情绪处理,创作歌词。
教材分析:
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小音乐家”。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第一乐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悦,即刻点明了主题“我是小小音乐家。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仅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第三乐句的五度跳进和附点节奏的连读出现,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让孩子们尽情表现歌曲的欢快。歌曲的旋律轻松活泼、赋有感染力;在歌词中又向学生介绍了英国——伦敦、德国——柏林、法国——巴黎,吉他——弹奏、提琴——拉奏、法国号——吹奏等知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观赏中国民族管选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的《拉德斯基进行曲》
3、说一说:请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乐器。
4、演一演:请生上台模仿自己熟悉的乐器的演奏。
二、节奏练习
师:今天老师带来三样乐器让同学们听听,但是要先唱对下面的节奏才行哦
5 3 1 21| 5 3 1 2 1||
0 54 | 3 3 3 4 3 | 2 2 2 5 4 |3 3 2 2 | 10||
三、新歌教学
(一)听一听:
1、初听歌曲。以“听”为途径,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熟悉。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可都是小音乐家,我们一起听听,这三个小朋友会演奏什么乐器?他们分别来自哪里?
生:吉他(伦敦)、提琴(柏林)、法国号(巴黎)。
2、 感知乐器形象、熟悉乐器音色、了解演奏姿势
生通过观看课件,认识乐器的形象,熟悉乐器的声音,了解乐器的演奏姿势。
师:看过了大屏幕,大家一起与老师进行一段律动吧!
启发学生随音乐进行模仿,媒体播放《我是小音乐家》的范唱。
(二)唱一唱:
1、教师范唱、学生复听。
师:下面老师为大家演唱这首歌曲,同学们听听,歌曲中是用什么字来形容三种乐器的声音的?
教师进行有表演的范唱。学生拍手律动为老师伴奏。
生:歌曲中用了“勃隆 砰砰砰;地隆砰砰砰;嘟隆 砰砰砰”来模仿乐器的声音。
2、师:我们也用最好的声音来模仿。
教师在此环节强调声音的弹性与声音的位置。并配合电子琴进行练习。
师:唱前半段,
生(接唱):勃隆 砰砰砰、勃隆 砰砰砰、勃隆砰砰砰砰砰……
3、熟悉旋律,巩固声音练习。
教师电子琴伴奏,教师与学生配合演唱歌曲。
4、完整演唱
师:用最好听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学生加律动演唱全曲。
三、教学拓展:
(一)猜一猜:
师模拟演奏一种乐器,生猜猜这是什么乐器。
(二)编一编:
请生当小音乐家,根据自己喜爱的乐器为歌曲编歌词并唱一唱。
四、教学尾声
在学生记住歌词的基础上,师生边演唱歌曲,边欣赏伦敦、柏林和巴黎的特色风光,在歌声中感悟音乐无国界的美妙,体会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