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

2023-09-12 19:41:48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

1、《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

  《海上钢琴师》很经典的一出电影,是一定该看的,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坚持自己的人.哪怕生命就这样消逝.只留下一点声音的碎片,1900,也许我们都一样害怕脚踏实地的生活,害怕乌烟瘴气的世界.

  有些电影是你看过之后,心中涌动万千却无从下笔,是你满脑子的思绪却不知从何整理,《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让我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电影。看完影片之后,我的唯一感觉是孤独,真孤独。可是1900真的孤独吗?后来的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他不孤独,他有满满的用之不尽的音乐的灵感,有无数的才华和无数。

  1900出生在船上,也从来没有下过船,虽然它有无数个机会可以这样做。直到最后这艘退役的老船即将用6吨半的炸药被炸掉时,他也没有选择下船,虽然max尝试过劝说。“整座城市。那么大,一眼忘不了尽头。无穷无尽,麻烦你告诉我,它的尽头在哪里?走上舷梯一切都很好,我穿上你送我的大衣,信心百倍,看上去也一定很帅气,对于下船毫无疑问,使我停下的,不是我所见,而是我所未见,你能体会吗?那些我看不清的东西。在那延绵不断的城市中,我能看见一切,可就是看不见尽头,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尽头正是我所未见。比如说这个钢琴,琴键有开始,也有终结。傻瓜也知道只有88个键,它们是有限的,在这88个琴键上你可以弹奏出无穷无尽的音乐,我就喜欢这样,我也只能这样生存,但你们把我送上舷梯,把我推向一架有着无数个琴键的钢琴,没有尽头。可琴键是无穷的,我又该怎么演奏呢?我只能说我坐错了的方,那是上帝才能演奏的钢琴,老天啊!你有没有看见那些街道,成千上万的街道。怎样才能从中选一个,选一个女人,选一栋房子。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选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选一种自己的活法。沉重的世界压在你的肩头,黑漆漆的看不到头,要你离开这里,到那个陌生而有无穷的世界里。你难道就不感到害怕?我在船上出生,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过大的船。我不能下船!”1900在弗尼吉亚号爆炸的前夕,拒绝了max的劝说,说出了上面的话。我们从中也许能领会出他拒绝下船的原因。这不能简单的用怯懦来定义。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部优秀的影片,它不但讲述了1900传奇的一生,也穿插了许多出色的曲子,实在是我们不能错过的一杯佳酿。

  最后我只想说:每个人都要走一条自己坚定了的路。就算是粉身碎骨...

2、《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范文

  这样的台词太沉重。《海上钢琴师》。

  本来对于生与死的话题,太重太重,我尽量的克制自己不要去思考,过好每一秒每一分每一天就好。可是,总是有那么一些时刻,让我不知不觉的沉入对于生命这样深刻话题的思索中。其实,每每思考,最后总会以得不到结果而告终。

  下午有人在MSN和我聊天,说了很久很久,关于恐惧,关于长得看不到尽头的人生,关于生命的意义,在电脑这头,我一直扮演着一个开导者的角色。几个小时之后,我觉得筋疲力尽。真的。有许多的问题,常常我也会觉得困惑。生活平静如水的时候,我也会觉得了无生趣的看不到尽头;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我也会觉得仿佛是被这个世界遗忘;面对选择的时候,也会患得患失不知道如何选择;爱上一个人,也会为这个人的一点点小小的'情绪而惊慌失措胡思乱想...嘿,我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

  要怎么样呢?我没有那么勇敢,敢于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没有那么懦弱,胆小得活不下去。你看,无论如何,不论是高峰还是谷底,生命的尽头,都是殊途同归。

  有人说,闭上眼,什么都不想,也就是几十年。可是对某些人而言,这把像白开水一样的软刀子,也会一刀一刀的要人命。

  他继续问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如何能知道?除了你自己去走,谁又能真正的告诉你?

  一种很悲痛的感觉,是觉得这样的规律太残忍了,一种无法挣脱的残忍。就像人生或许最有趣味的,就是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你会怎么走,而如果一旦你知道了,那样的人生或许就没有任何刺激性可言了吧。我真想,和电脑对面的他说上这么一句,可是好奇心极其大的某人,似乎兴趣不减。现在的自己,总是觉得很多时候,挺悲观的。对人性,对人生,其实,也有许多开心的时光不是吗?可是人的心理特征总是会更深刻的记起那些开心时光的背后,比如说,一曲终了,音止人散,空留1900一个人孤独守着钢琴。站在舞台中央的人,对曲终人散的孤独寂寞,或许要比一般人体会得更加深刻。Jakie是这样,Pianf也是这样,而这里的1900,还是这样。上天在某一方面给你天赋的时候,也会在另一方面让你体会人性更加深刻。这就像是跷跷板的两端,如果你选择了跌宕起伏,那么必定会有高潮和低潮,而普通的人,虽然看不到顶峰的风景,可是他们的人生永远是平平静静。

  想起曾经和朋友聊天,我说,很羡慕她现在过着平静的生活,老公,孩子,完成了人生两件大事,而我还在继续漂泊。她回过来说,可是我看到了许多的风景,我选择的是走出去,而她选择的是留下来。你看,就是这么简单。可关键就是,人生从来不可能从头来过,选择了就得继续走下去。所以,在这样的时刻,还不如用一瓶酒把自己灌醉,然后安然睡去最好。

  就这样。哭了。

3、《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1900生于海,长于海,死于海。他就在海上度过了他的一生。

  1900年的第一天,婴儿的一声啼哭打破了海面上的平静。1900也开始了他的一生。他是孤独的,他没有姓名,没有国籍,没有家人,又或者说是他曾经有过家人,可是他们却把他丢弃在了那艘船上。幸运地,1900被船上的一位工人抱走,然后在船上长大。

  他总是看着船上的人们来来往往,他能看懂他们眼中所蕴含的故事,他一生经历过无数次航行,每次航行都有20xx人左右,1900在他们眼中看到了这个世界。1900把他所看到的故事都用钢琴记录下来,他的音乐不被规则与技巧所束缚,他让手自然敲击,心自然流淌。他的音乐是有灵魂的,琴键在手下,思绪在旅行,自由无碍。他尊重一切美好的音乐,所以当杰利来找他进行钢琴比拼,即使对方是不屑的,可是1900仍旧为对方弹奏的曲子而感动流泪,为他献上赞赏。但是如果对方因为想要打败他而把音乐当成工具进行单纯的炫技时,1900也会感到恼怒,而后用自己的方式打败他。

  人们都说1900是个天才。的确,天赋是上帝赐给他的礼物,可是藏在1900身体下的放荡不羁,不为物欲所动让他永远是纯真无暇的,他将毕生时光献给所爱,用钢琴向人们阐述了自己的音乐。这一点不会随时间而改变,他有所爱,并用尽全力奔赴所爱,那是真正纯粹的快乐。

  后来1900想要下船,从陆地上听听大海的声音,他说这与在船上听到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那之前从未下过船的1900第一次提着行李踏上了海陆间的铁梯。他看到了这个繁华的世界,不再是小时候通过船窗看到的小小一角,这个世界很大,什么都有,可是1900没有再继续往前走了。这个世界很大,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当漫无边际的城市展现在1900眼前时,他找不到尽头,他看到了成千上万条路,可是他该走哪一条呢,在这偌大的土地之上,又有哪一寸是属于自己的呢。大海的声音在耳边,告诉他生活是无限的。可是在钢琴上,琴键是始,琴键是终,88个琴键,清清楚楚,就像1900的这一生,简单而纯粹。世界的琴键有几百个几千个甚至也看不到尽头,1900不会选择下船,他是清醒的,不会妄想去弹奏那台属于上帝的钢琴。所以他把头顶的帽子向外扔去,帽子最终落到了海上,那是他的选择。

  其实1900的选择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他做到了,他热爱音乐并献上了他的一生。他既深思熟虑地忠于自己的选择,也毫不犹豫地忠于自己的心。并且他对自己很了解。我们在生活中要面对无数的选择,每一次选择都将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是在做选择的时候我们又是否能听从内心的声音忠于内心呢?

  1900是孤独的,没有人记得他除了他的朋友;1900是自由的,即使是为了热爱献上了生命。他的一生依旧简单纯粹,用自己的方式活着,纯真随性。

  伴随着弗吉尼亚号的巨大轰鸣声,我们仿佛看到了1900的背影,孤独,决绝却也自由。

4、《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范文

  1900——看过朱塞佩·托纳托雷这部电影后最能激起我心跳动的数字了!整部电影都象是赋予生命的海的诉说,低沉而又平静,深邃而又执著。我似乎能听到大海在呼喊:让音乐奏起来吧……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虽然有点小资,虽然有着遗憾,但是更多的是感叹。我怕文字的表达破坏了心底的美感,一直小心不敢敲打键盘。电影中饱含的东西真的很多,可以轻松地看成是讲述一个人的故事,可以略感烦恼地看成是选择的深度问题,也可以读出里面关乎着人生确定与否的惆怅感。但这里我只想轻松点,说一说我喜欢的音乐问题。

  一、传奇:

  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这样的经历本就是一个传奇,更不用说一生中充满了诸多传奇色彩:没人教他弹琴,却没有踏上陆地半步,但能身临其境般演奏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种音乐,似乎与生俱来。

  1900是孤独的。虽然幸运地找到了自己一生都钟爱的东西——音乐,可是再美的音乐都有落幕的时候。当音乐声戛然而止的时候,聚拢的人群散去了的时候,他还是有点小小的失落感。从他半夜偷偷地溜进操作室,随意翻找着电话簿上的号码,并认真拨打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想要与人交流。当然这种举动会被“自认为正常的人”认为不正常,可交流的愿望真的不愿意得到这样的结果。

  二、爱情:

  是怎样的回眸看到了一个清新的笑颜,手指灵动着跳跃,舒缓的音符肆意流淌,流淌出爱的旋律。时间把握的刚刚好,从前奏到尾音都随着女孩身影的移动而变化,那么恰如其分。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更没有一丝一毫费尽心思的做作,只是刚刚好渲染了当时的心境,用手指来表达,这音乐让时间仿佛都忘记了前行。

  是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要有个明确的结果呢?不,只要心里曾经有爱就好。你也许会认为1900是胆小怯懦的,所谓幸福不都是要自己去全力争取的嘛?可他只傻傻地生活在自己的空间中,幸福只能与之擦肩而过了。但我一点都不认为这种选择有什么不妥,距离就是有一种固然的美感。在每每弹奏音乐的时候,你又怎能知道1900的心里没有在想念某个人呢?当然,不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爱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三、纯真:

  1900是纯真的。在别人意气风发地想要挥洒炫耀自己音乐才能的时候,他竟然被感动地哭了。看电影的时候我也在很认真地聆听这段激烈的音乐,可我听到的只是跳跃的音符和张扬的琴法,那种技法我很佩服而已。

  对“孤儿院”这个词的解释,让我倍感到温暖。丹尼真的是个好爸爸,宽松的爱着这个被人丢弃的孩子,并小心呵护着他。谁说孩子是孤独的,孤儿院就是收留那些没有小孩的大人的。纯真的美好永远在他的脑中。

  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1900是害羞而青涩的,对着镜子一个人傻傻地练台词只为了见面说话时更得体一些,可是话终究还是没说出口。半夜偷偷地溜到三等仓,一个个身影地寻找,只是想要自己白日的勇敢也能那么率真,像小贼一样偷偷地吻了睡梦中的女孩并转身就跑。在唱片没来及送出去后,自己一个人懊恼得把唱片像掰一大块巧克力一样掰了粉碎。这个时候的1900就像个孩子。

  四、生命:

  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种说明,那么1900的生命就是音乐,用生命在演奏音乐,用音乐来演绎生命。虽然电影给我们呈现的似乎就是悲剧,让人心痛于1900自我率真而又略显偏执的执著所必然的结局,但不得不说这样的安排才是完美的`。因为尼采说过“如果没有音乐,生命就是一个错误。”生命怎么能和音乐分开呢?

5、《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范文

  记得有人说,这是一个悲剧。而我却以为,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

  如果1900下了船,不外乎两种结局。一是彻底地被这个肮脏的世界同化;二是迷失了挚爱的方面、郁郁而终。而无论是哪一种,远没有死去幸福。

  惟有海洋这般广大的胸怀方可容得下他惊世绝艳的才华。即使陆地上有大把大把的金钱,有形形色色的美人,有灯红酒绿的生活,1900却不属于那里。不属于一个地方的人硬是待在那里,这才是个悲剧。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没有人可以说水里和地上哪个更好,鱼属于水,人属于地,只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

  与MAX道别的时候,1900说:“原谅我,我的朋友,我不下船了”,不是不想下,而是他不知下了船该如何活下去。记得他决定下船的那一幕:1900在舷梯上站了很久,最后把帽子扔进大海,人却很坚定地走回了船。他不是没尝试过,终不能战胜他的内心,只因那里太纯净。他说他看到无数条街道,却不知道路该往哪里走。

  我看到这里,应无人再指责他的懦弱了。所谓“不懦弱”的人们会在这个肮脏的世界上很圆滑地活着,他们或是有钱,或是有权,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然而他们终究无法纯粹地活,因为爱而活。1900的“懦弱”令他保全了一颗完整而干净的心,令他的音乐永远流淌着纯净的气息。

  影片的末尾,1900对MAX说:“两条右臂能弹出什么音乐,希望天堂有钢琴。”我想,1900终是不属于人间,即使在这里,他获得过无数掌声。然而,他需要的不是这些。如果可以的话,他宁愿一个人,一架钢琴,就这样一直弹下去。

  天使不应在人间。正如1900最终选择与船一起炸毁,如此,海上会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曾经有个天才的钢琴师,他的音乐令所有人为之折服,他始终没有离开过大海,然而他的心却已到达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6、《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大家都对科学实验有一定的认识,它的目的是为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一般地是控制住一些条件使之存在,而使另一些条件不存在,然后判断结果与这些条件之间的关系。《海上钢琴师》不失为一次人生的实验,最大的条件就是没有父母,不在陆地生活,看看这样的情况下人究竟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

  教育的实验――灵性教育

  观众都对1900在小时候突然就会谈钢琴,能准确说出娱乐大厅里的一些人的性格、情绪、行为特点,此人刚刚发生的及将要发生的事情等等,感到非常惊讶。虽说电影是虚构的,但我们都会亲见或听说身边一些类似的例子,尤其大家观察婴幼儿,发现他(她)们常常会做出一些让人惊讶的行动或说一些让人意想不到话,这些行为、话语首先让人感觉就是超越婴幼儿实际的成熟年龄,并且行动与话语往往还很有智慧。婴幼儿究是什么?身心特点如何?对人类来说还是一个谜,有些观点认为婴幼儿的那些超人的表象背后有一种身心上的灵性,如何看待、对待,或者教育当中如何培养这种灵性成为一个话题。我们来考察一下发生在1990身上的教育,全船人肯定是爱这个孩子的,但大家又各忙其事,因此1900没有一个固定的老师,也不会有所谓的教学计划、教育目地、教育目标等等,他也不需要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竞争等等,虽然有船员们“会按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式来教养”,但整个过程来讲是善意和宽松的。除了早期1900被教一些识文断字,还有必要的思维步骤要求,如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是,收养1900的Danny要求他把词语联结起来形成更全面的意义,其他之外一切都是自由的。我想1900就是通过漫画书刊来获得陆地生活的印象和判断的,他也一定与人们交流过他的看法,但那样的教育的环境下,人们往往以幽默对待,也不需要刻意纠正他,或者纠正也是一种没有压力没有嘲笑的纠正。总之这样的教育环境保留了1900的灵性。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当儿童开始按成人的要求背词、学琴、做算术题等等的时候,这种教育我们称之为理性教育,并且我们往往假定儿童是一张白纸,是没有任何经验与感受的,一切都由教师按严格的技能程序来教授。因此好的教育应该是灵性不失,渐进一些理性,可能我们现实的教育是灵性全毁而理性未建。

  伦理与心理实验――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或许是作家与导演想探寻或追求混沌初开时,人最初的那种纯静、纯真、纯粹的道德和心理境界是什么样子。并认为人的灵性与纯粹的道德是同一的,正象其他沙龙朋友所表达的那样,1900没有名利的感觉与思想,不知什么是竞争、争取等,总之一切世俗人所有的自私、贪梦、虚荣、算计等皆无。然而作家与导演又想告诉人们熊掌与鱼不可兼得,这样的环境又培养了1900与世俗无法相容,无法用自己的心灵解释这个世界,人最大恐惧来源于对事物不能解释,因此1900宁愿随船一起焚毁也不愿下船。在“嘭”的爆炸声中,1900回归了本初(有说人来自于大海)。作家与导演也完成了的悲剧构思(美的事物被毁掉)。实验结束了,但结果却让人生疑。从而作家与导演发出了对人类的追问:“人到底哪儿出了问题?”

7、《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本片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190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爵士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海上,1900从来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情愫在琴键上流淌。他会不会为了爱情,踏上陆地开始新的生活,用他的琴声惊艳世界?但这一切却在1900看到城市后都变成了幻想,他又回到船上,直到工程队用600吨炸药将巨轮炸毁,他也没上大陆一步。

  影片中有几个镜头让我十分影响深刻。第一个镜头,当1900从甲板上缓缓走下舷梯时,画面选择了一种处理方式——当1900一步一步的捱下舷梯时,镜头以同样的缓慢和凝重由远及近,最后渐渐定格,转而我们看到的是从舷梯后方的角度拍摄的1900沉重的脚步,以及透过舷梯的缝隙和1900双脚展示给观者的纷繁而凌乱的城市。而后,我们从1900的眼眶中看到了一个别样的城市——张牙舞爪的炫耀和叫嚣着自己的浮躁,扬扬自得的伸展着栉比的高楼和烟囱。很特别的表现手法,当影片行进到最后,Max问及1900为何不愿意离开Virginian的那一瞬间,我们就不难理解1900的答案了——琴键太大,音乐无从而生;城市太大,我们无从而生……

  第二个镜头:当1900与Max分离时,二人拥抱时,这里用了一个十分经典的仰拍镜头,在这一刻,我看到了三层意思,第一层,人格的高大。1900的人格在这一刻无疑是高大的,他拥有一个对音乐十分虔诚的灵魂,他不想下船的原因几乎全部都是从自己的音乐里悟出的,所以说,用一个仰拍来突出一个虔诚的灵魂;第二层是Max,他对1900的成全与尊重。自己的朋友选择了死亡,他并没有选择强行带走,而是尊重与理解,这是,仰拍镜头将这种高尚的做法表现出来;第三层,是两个人的友谊。Max一直相信1900一直在船上,所以不管多少人的阻拦也执意上船,说明二人的友谊已经是另一种高度,并且,Max作为1900口中的少数人,说明,Max少有能懂1900的人,所以说,用一个仰拍镜头,将二人的友谊体现的十分高大。

  最后一个镜头,在Virginian被炸毁的前一刻,忽然一双手,干枯的手,轻轻的摆放在观者眼前,然后这双手开始在空气中弹奏,背景音乐是那首美妙的乐曲——1900为了心爱的女孩所即兴演奏出的爱语。钢琴的声音,尤其是这样以单音为主的简单旋律,总是显得特别的干净和轻灵,仿佛是1900那颗安定的心一般,平缓的旋律倾泻着柔情,不仅是对那个曾经出现在1900生命里的姑娘的柔情,更是1900膜拜着钢琴、膜拜着音乐时,心里自然而然的散溢出的柔情。

  1900是个天才,他从小就会弹出美妙的音符,但他又是个孤独的人,特别是在一艘巨轮上的天才,船上的旅客来来往往,1900群看到的永远都是陌生的新面孔。他们怀揣着对美国生活的向往,前往美国,再美好的音乐也会因为那一声“America”抢去关注点,只留下1900那落寞孤独的身影。

8、海上的生命《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深邃的大海犹如一盘永远没有胜负的棋局那样的扑朔迷离,更孕育了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也孕育了一个海的孩子为海而演奏的钢琴师。电影《海上钢琴手》讲述的就是这个海上的生命平凡又不失传奇的一生。

  电影的导演是来自意大利的托纳·托雷,他创作的三步曲,另包括《天堂电影院》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堪称经典。

  《海上钢琴师》的故事发生在一艘往返于美国与其他大陆的轮船上,而故事的男主人公的一生也就是在这艘船上度过的。更确切的是在这片时而宁静时而澎湃的大海上,从出生到生命的结束。

  故事是由一个绰号为“康牌”的小号演奏手讲述。“康牌”是他心爱的小号的牌子,由于贫苦潦倒,他不得不忍痛去卖他相依为命的小号。然而在这家收购各种乐器的店里却发现了一件他朋友的物品一张钢琴曲的唱片。这张曾被创造者捏碎又被店主复原的唱片传出优美的钢琴曲,这首没有名字的钢琴曲和无名的创作者的故事开始向我们娓娓道来了。

  在一艘轮船上,一名船工在空荡荡的头等舱发现了一个原本该放柠檬的箱子,令他惊讶的是里面竟然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他意外地成为了一名父亲,并且为这个孩子取了个特别的名字叫1900。这便是我们的主角可。由于1900在海上出生且由这名黑人船工收养,为了留住孩子,每次面对船上检查时都不得不把他藏在别人发现不了的地方。这样的一个他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存在记录。这样的日子并不能影响他什么。然而在1900还是个孩子时候,这位好心的父亲却因为一次意外丧失了生命。1900便真的以海为生了。也许是注定,钢琴的优美乐声吸引了这个普通孩子的目光,却也告诉我们,他对于钢琴的天分。十岁不到的他便能莫名地演奏出令人赞赏的钢琴曲。

  1900与“康牌‘的初次相遇也是与钢琴有关。当时康刚到船上工作,还不适应海上生活的他在一个大海咆哮的夜晚在船上步履为艰的走着。从小在海上生活的900却行如平地。两人在头等舱的大厅相遇。1900习惯地坐在钢琴前,让康解开系钢琴的搭扣。康了解解开搭扣的后果,但他事实听从了19900的要求。以下的这段是我最喜欢的情节。钢琴和坐在椅子上的他以相对静止的状态随着摇晃的船来回移动,竟也是那么的自然。他还邀康一起坐上他的“船”。起初惊慌的盎也逐渐安心的坐着。1900弹着悠扬的乐曲仿佛在海上起舞,音乐是那样的切合情境。他不仅为海而生,更是为钢琴而生。相信只有亲眼看到的人才能感受到他与海共舞的酣畅淋漓。

  1900同时也是个奇妙的钢琴师。他能够用心去观察每个人并且能又钢琴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琴声仿佛在叙述人们的喜怒哀乐,仿佛在传递人们的行动。每当他为不同的人弹奏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心灵之曲时,我的心中都会有莫名的感动。这种个人的心灵触动是他人不能体会的。1900的`每一场演出都会随心地弹奏乐曲,虽然这令乐团的团长无可奈何,却能令全场的人尽情的在音乐中舞蹈,好象各个都是舞林高手。

  他与另一个知名钢琴家斗琴的那段也是著名的桥段,他也因此成为知名人物。也许以上的一切都只能向我们展示一位钢琴师的才华,但是接下来的却让我对他的人生和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思考。

  1900是平凡人中鹤立鸡群的那一个,也是茫茫人海中最不起眼的那一个。他有个特别之处,那就是他从出生到死亡从未走下这艘船,从未踏上过人类的大陆。曾经一次他也差点就要踏上结实的土地了,却在船与陆地连接的梯子上停下,抛开帽子,还是走回去了,并且再也没有下船的冲动了。他为什么不愿去更广阔的空间开拓自己更丰富的人生呢?我也认为船禁锢了他的人生,他面对钢琴和大海是勇敢的,面对未知却恐惧了。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广阔,他可以将钢琴才华与更多的人分享,并且大展鸿图,拓展这光辉的一生。然而他却只甘愿留在船上,留在海上。即使是后来这艘船以为老旧需要炸毁,他还是宁愿与船共存亡而不肯下船。而我只能试着理解这个人的一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截然不同的,有许多的选择。可能你眼中不起眼的石头在别人眼中却是光彩夺目的钻石。1900只有在海上才能弹奏出一曲又一曲令人惊叹的乐曲。他的生命就是大海,你又怎能让他离开自己的生命呢?无疑生命是不断前进的车轮,我们要在能够前行的道路上滚滚向前,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有老师说一类人只属于一类人。也许一类生活也只属于一类人的吧。

  有人爱听摇滚,有爱下雨的季节;有人不爱说话,有人不爱平淡的生活。生活的密码总是需要自己去解答,将自己的生命赋予同样有生命力的生活应该就是快乐的吧。感动与感受不仅需要自己去体验,它们的来去更加悄无声息,珍惜就是最好的答案。

  海依旧,一万年,一亿年的生动着……

9、《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根据一本书的推荐,我看了这部电影《海上钢琴师》,原来这部经典之作早已是很多人的最爱,可我却才刚刚知晓这部大作,领略它的内容。

  1900是一个在船上被一位船员收养的孤儿,没有姓名、没有国籍,他靠着自身的天赋,成为了一名船上的钢琴师,却从来没有下过船登上陆地,即使到了陆地上他可以找到他心爱的姑娘,即使到了陆地上他可以有名有利,即使……但最后,他在船与陆地的楼梯中间,仍然选择了终生呆在船上,生于船,长于船,最后也死于船。在影片的结尾,他告诉了他不愿意登上陆地的原因:

  “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我是在这艘船上出生的,整个世界跟我并肩而行,但是,行走一次只携带两千人。这里也有欲望,但不会虚妄到超出船头和船尾。你用钢琴表达你的快乐,但音符不是无限的。我已经习惯这么生活。”

  1900所要表达的,无非就是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在船上,一拨拨的人来,一拨拨的人走,他为他们表演,为他们送行,他深邃眼睛的深处是智慧的大脑,他能够一眼看穿船上的每个人的所思所想,无论是头等舱的乘客还是三等舱的乘客。可是又如何,这些各怀心事的人在结束了几天的船上行程之后,最终都要回到陆地上开始各自心事中的继续的延伸;唯独1900,他不需要,他的所有世界都在这艘船上,他用钢琴的88个健可以任由发挥的弹奏他的世界,这个世界可能有时是快乐的,是忧伤的,是孤独的,但是可以完全由他掌控的。但是如果一旦登上了陆地呢,他会受到许许多多与音乐无关的东西,这些东西,会让他迷茫,欲望太多太大,他将失去音乐的灵感,失去他心中的那个世界。

  一开始,会有人觉得1900很懦弱,为什么不去接触一下另外一个世界,在影片没有结束的时候,我也是这样想的,难道影片只想表达一个音乐奇才固步自封的心里状态吗,直到看完结尾,我才恍然大悟。其实生活在陆地上的我,又如何不是像1900所担心的那样,欲望太大,无法掌控呢。我常常希望自己无所不能,看到各个领域中的优秀人才,我想成为无数个她们。当我在电视上看到杨澜,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像她那样的知性才女;当我看到我身边优秀的英语人才,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赶超他们;当我看见周围的朋友一个个都在学车都在出国旅游,我也会把这些内容作为自己的计划中的一部分……因为欲望太大太多,我常常感觉自己力不从心,感觉自己在这个世界上非常的渺小,无法去实现心里的很多梦想。生活的快节奏,让自己非常的急功近利,为什么不静下心来一步一步的来呢。

  1900在弹钢琴的时候,其实是在观察这个世界。他明白,但是他又不深究,也不改变。他是游离于异次元的存在。有时候我也喜欢做一个观察者。想很多,做得少。知道自己的弱点,却从不改变。任性如我,有了1900这种例子,更加想纵容自己。你演,我看,我说,你听。

  其实,人类的很多梦想,都是通过比较而得来。今天你买车了,我决定后年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买上自己的小车;今天你当上了经理,我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两年内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有很大的提高甚至赶上你……。这些努力和目标,在今天的我们,往往成为了标榜人类奋发图强的、积极上进的褒奖。可是有些东西真正是自己需要的吗?你今天睡家里7尺的床,所占的只是这个床的二分之一,明天睡五星级酒店的9尺床,所占的也不过是你睡在家里的床的那一部分大小。其实,人类更多需要的只是实现这些目标后,心里的优越感和外界带给他们的羡慕和赞叹。1900是睿智的,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不仅是音乐的奇才,也是洞悉人类本性的奇才,这个从来没有下过船的人,却比在陆地上生活了一辈子的人看的更深更远。我们不可能像1900那样,在船上生活一辈子,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要有一个让自己的内心所停泊的港湾,心停下来了,才能静下来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也许你追求的东西的确在外界看来是追求名与利,但只要你内心要的只是那个拼搏的过程和你所认为的意义,那也无可厚非。

  只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住,人类的欲望永无止境,你如果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就一定会错过另外几种生活方式,既然选择了其中一种,就按照这样的状态走下去,生命有限,无法分身,考虑的太多,只会压力太大,心静自然逸,有如1900那般,无欲无求。

10、《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大家都对科学实验有一定的认识,它的目的是为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一般地是控制住一些条件使之存在,而使另一些条件不存在,然后判断结果与这些条件之间的关系。《海上钢琴师》不失为一次人生的实验,最大的条件就是没有父母,不在陆地生活,看看这样的情况下人究竟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

  观众都对1900在小时候突然就会谈钢琴,能准确说出娱乐大厅里的一些人的性格、情绪、行为特点,此人刚刚发生的及将要发生的事情等等,感到非常惊讶。虽说电影是虚构的,但我们都会亲见或听说身边一些类似的例子,尤其大家观察婴幼儿,发现他(她)们常常会做出一些让人惊讶的行动或说一些让人意想不到话,这些行为、话语首先让人感觉就是超越婴幼儿实际的成熟年龄,并且行动与话语往往还很有智慧。婴幼儿究是什么?身心特点如何?对人类来说还是一个谜,有些观点认为婴幼儿的那些超人的表象背后有一种身心上的灵性,如何看待、对待,或者教育当中如何培养这种灵性成为一个话题。我们来考察一下发生在1990身上的教育,全船人肯定是爱这个孩子的,但大家又各忙其事,因此1900没有一个固定的老师,也不会有所谓的教学计划、教育目地、教育目标等等,他也不需要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竞争等等,虽然有船员们“会按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式来教养”,但整个过程来讲是善意和宽松的。除了早期1900被教一些识文断字,还有必要的思维步骤要求,如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是,收养1900的Danny要求他把词语联结起来形成更全面的意义,其他之外一切都是自由的。我想1900就是通过漫画书刊来获得陆地生活的印象和判断的,他也一定与人们交流过他的看法,但那样的教育的环境下,人们往往以幽默对待,也不需要刻意纠正他,或者纠正也是一种没有压力没有嘲笑的纠正。总之这样的教育环境保留了1900的灵性。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当儿童开始按成人的要求背词、学琴、做算术题等等的时候,这种教育我们称之为理性教育,并且我们往往假定儿童是一张白纸,是没有任何经验与感受的,一切都由教师按严格的技能程序来教授。因此好的教育应该是灵性不失,渐进一些理性,可能我们现实的教育是灵性全毁而理性未建。

  或许是作家与导演想探寻或追求混沌初开时,人最初的那种纯静、纯真、纯粹的道德和心理境界是什么样子。并认为人的灵性与纯粹的道德是同一的,正象其他沙龙朋友所表达的那样,1900没有名利的感觉与思想,不知什么是竞争、争取等,总之一切世俗人所有的自私、贪梦、虚荣、算计等皆无。然而作家与导演又想告诉人们熊掌与鱼不可兼得,这样的环境又培养了1900与世俗无法相容,无法用自己的心灵解释这个世界,人最大恐惧来源于对事物不能解释,因此1900宁愿随船一起焚毁也不愿下船。在“嘭”的爆炸声中,1900回归了本初(有说人来自于大海)。作家与导演也完成了的悲剧构思(美的事物被毁掉)。实验结束了,但结果却让人生疑。从而作家与导演发出了对人类的追问:“人到底哪儿出了问题?”

11、《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它没有恢弘磅礴的气势,没有曲折迷离的情节,没有撕心裂肺的呐喊,但它却是一部关于内心深处最微妙弦动的灵歌。

  影片的主人公1900说过这样几句话:“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我能看到吗?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找一个女人,盖一间房子,买一块土地,开辟一道风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陆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能见。”

  很多观片人认为1900是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交织的受害者,他接受了自我毁灭的结局,从而也就没有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反而从中产生了荒诞感、孤独感、恐惧感和绝望感,缺乏了与命运抗争的尊严和信心。这种观点我不予否认,但我却不赞同。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这个世界唯一一尘不变的就是它不停的在改变。”我们的世界时刻在改变,科技、文化正飞速发展,我们的步伐也在喧嚣浮躁中驱驰,渐渐地我们的灵魂跟不上脚步,只是一身肉体匆匆来往。在这个大多数人都疯狂追逐“钱和权”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渐渐变了质,甚至对某件物品、事物的喜欢,也是基于某些目的。而1900他就像一个孩子,一张白纸,它执着而单纯的喜爱着钢琴,美妙的旋律只取悦自己或是献给心爱的人,他知道他能拥有什么,不去渴望那些不能,或者根本没有必要拥有的东西;它知道它不了解什么,也不去让自己陷入无尽的迷惘。若是他走下船,他或许可以在陆地收获名利,却只能以遗失本真来作为代价。

  最终,他选择与巨轮一同消失在天际,不是懦弱,而是遵从自己罢了,因为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如此平静。1900,一位驻守在我心中的美丽。

12、《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而整部影片对于一九零零的刻画则大多深入内心,导演将观众带入了一个自我封闭的纯洁世界。彷佛是对这种心灵的美好希冀,但末了一九零零的与船共沉,又使人觉得这彷佛更像是导演对于这个时代之中纯洁与美好的消逝,所表现出的深深的无奈。

  要是说《海上钢琴师》是朱佩赛·多纳托雷导演对与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认知。那么在影片中,美国便是这种充满利益与诱惑的混沌社会的具体反应。彷佛所有的乘客从欧洲远到而来,直至为映入他们眼中的自由女神而惊呼,摘下礼帽,大肆的摇臂,只为迎接那充满大概性的美好未来。影片中的美国承载了大多人的梦想,诸如片中出现的小偷,一九零零说他总是会第一个发明美国,越是崎岖潦倒的人越是充满期待。而一九零零背道而驰。

  正如一九零零的名字,他所处的时代是这个消灭时期的开始。他将自己拘束在这艘船上,实在是对广阔世界的恐惧。正如他自己所说“使我害怕的,不是我所看到的,而是我所看不到的!”如许的几句台词,发人怜悯。

  这部片子本身也许并不想表达什么意义,就象一九零零那样漫不全心的弹奏和忧郁,他很单纯,地道,迷茫,却不需要任何支撑力,就象在风暴中他也能优雅如常的弹奏着只属于他的华尔兹乐章,一九零零不停想听听海的呐喊,却最终没有上岸。爱便爱了,忘便忘了,想往便想往了,退却便退却了,生便生了,死便死了。如许举重若轻的一生,象是从未放弃过梦想与寻求,又象是从未有过梦想与寻求。就象海一样。

  我觉得毛孔象通过了微电流,如许宿命的哲学的无法可想的对话,我们的生命也象一幅挂在墙上的画。有什么样的色彩、怎样在尘土和光影中慢慢陈腐、怎样在某一天某一时刻悄无声息的失下来,或许都有过如许一次对话。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