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补充练习优秀教案一等奖

2023-07-15 11:42:09

  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补充练习优秀教案一等奖

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补充练习优秀教案一等奖

1、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补充练习优秀教案一等奖

  目标

  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灵活计算从能力

  教学及训练

  重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仪器

  教具

  小黑板若干

  教学内容和过程

  教学札记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略)

  2、笔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同练。

  要求学生说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的注意点。

  二、教学新课

  1、变题导入

  把+变为”x-=“比较有什么变化?

  2、补充例题

  (1)审题:这道题是几个分数相减?这三个分数的分母是否相同?能不能直接相减?必须先做什么?

  (2)学生尝试练习,指名板演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共同订正。

  板书: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x-=

  =+x=+

  =x=

  (3)比较:这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么样?

  (4)归纳:(略)

  3、补充练习:3x-=2x+=

  指名板演,其余自练。集体评讲。

  四、巩固练习:p121第6题第一列

  五、全课小结:(略)

  六、布置作业:课作:p122第7题

  家作:p121第6题二、三列。

2、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补充练习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从1里减去一个或几个真分数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的验算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从1里减去一个或几个真分数的算理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训练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10;1=12/();1=20/()

  1=()/8=11/()=()/100=()/()

  2、说说下列各题中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并解释分数的意义:

  (1)一堆货物,已经运走5/8。

  (2)在一块稻田里插秧,第一天插了全部的11/20。

  (3)一批沙子,砌墙用去全部的1/4,修操场用去全部的2/5。填沙坑用去全部的1/10。

  [第(1)、(2)题指名答,第(3)题同桌交流再反馈]

  二、引导探究,掌握新知

  1、以上面2中的第一小题为例,请学生补问题,并尝试列式计算。

  (1)一堆货物,已经运走5/8。------?

  (2)学生补上问题,尝试列式计算。

  (3)反馈思考过程。

  (4)教师点拨强调:在1-5/8这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中为什么要把“1”看作8/8,并用圆形纸片演示算理。

  (5)设问:你有什么办法检验这个结果是否正确?

  (6)学生尝试验算,并谈谈方法。

  (7)专项练习。

  1-2/31-4/71-5/61-7/10

  说说把“1”看作积分知己。

  2、探究连减:把上面2中的第二、三题补上“求剩余”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1)学生常识列式计算。

  (2)反馈方法。

  第二题:1-+7/20-11/20或1-(7/20+11/20)

  第三题:1―1/4―2/5―1/10或1―(1/4+2/5+1/10)

  教学过程

  备 注

  (3)质疑:为什么把第二题中的“1”看成20/20,而不把第三题中的“1”看作4/4、5/5或10/10而要看作20/20?

  (4)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专项练习:先说说把“1”看作几分之几,再填空并说出结果。

  (1)1―1/8―3/8=()/()―()/()―()/()=

  (2)1―7/12―1/12=()/()―()/()―()/()=

  (3)1―1/4―3/8=()/()―()/()―()/()=

  (4)1―1/8―3/10―1/4=()/()―()/()―()/()―()/()=

  4、同桌相互出题计算:要求每人出一题,最好是连减。

  从所编习题中让学生感知:有些算式能减,有些算式不能减,因为所编的`习题不管后面连续减去几个真分数,这些真分数的和必须小于1才能相减。

  三、巩固练习

  1、选择正确的答案。

  (1)1―1/8―3/8=()。

  A、1又1/9B、8/9C、1/9

  (2)1―1/8―3/10―1/4=()。

  A、1/4B、1/3C、1/12

  2、应用训练。

  (1)一根钢条长1米,截去2/5米,还剩多少米?

  (2)果园里计划用一块地的2/5种桃树,1/3种梨树,剩下的种苹果树。种的苹果树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①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②讨论:为什么第一题要写单位名数,第二题则不写?

  四、课堂小结

  师生谈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2、在解答“1减去真分数”的有关应用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求未知数X:

  X+4/15=11-X=5/21X-1/6=5/187/15+X=4/5

  计算方法学生较易掌握。难点是部分学生尚不能清楚地明白单位“1”和分数的关系,这是分数应用题不同整数应用题的地方。

3、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补充练习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80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感受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体会到数学的内在联系。

  3、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脑筋急转弯”的游戏。

  1、有一个人,他是你父母生的,但他却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谁呀?

  2、1+1等于多少?(让学生随意展开想象,说一说)

  有学生可能说:1+1等于11或1.1,譬如:1元+1角=11角或1.1元。

  追问:为什么不等于2元或2角?引导学生说出: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二、情景导入

  “五一”小长假来临,老师想外去交游,出示去桐溪水库的的情景图。

  1、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

  乘公共汽车 小时

  乘摩托车 小时

  桐溪水库

  步行 小时

  车站

  家

  乘三轮车 小时

  预设: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2、迅速选择一种方案算出时间

  口答: +

  3、比较五道算式,引出课题,并板书。

  三、探究新知

  1、尝试练习 +

  (1)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

  (2)展示不同的算法.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有:

  ①直观感知结果是 。

  ② + =

  ③ + =0.25+0.5=0.75

  ④画图

  ⑤ + = ……

  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算法,随机渗透转化的思想、估算的思想。

  (3)阐述算理,判别正误。

  ①直观感知结果

  ②动手探究为什么得 ,结果是怎么得出的。(动手实践小组合作);

  (4)理解算理。

  数形结合从分数的意义来理解计算的结果。(课件演示)

  探索计算的过程,理解先通分,再计算的道理。(生报,师扳书计算过程,并随机问为什么要把 变成 )

  2、小结突出转化思想的'应用:计算 + 时,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其实对于这些方法,尽管大家的思维角度不同,但是面对新的问题基本想法是相同的,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生反思)都是通过转化,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3、体验优化计算方法:(选用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 - -

  (1)选择方法计算。

  (2)说方法选择的理由。

  (3)谈解题感受,优化方法。

  (4)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A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B提示计算时的注意点。

4、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补充练习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3)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联系

  1、谈话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指名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及计算法则。

  2、先找出下列算式中两个分数的公分母,再口答结果。

  1/5-1/84/15+2/57/8-3/45/6+1/3

  1/4+3/102/5-1/62/7+1/32/3-1/2

  (1)先指名学生口答。

  (2)完成后点拨:你是怎样找出这些分母的公分母的?(找原来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二、练习引入,巩固法则

  1、先计算,同桌交流并要求验算并评改。

  4/5-1/31/6+5/9

  2、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有错请口头改正。

  (1)7/20+1/5=7/20+4/20=11/20..................()

  (2)7/30+11/12=7/60+11/60=18/60=3/10.........()

  (3)2/7-1/35=2/35-1/35=1/35.....................()

  (4)1/2-5/14=14/48-10/48=4/48=1/7............()

  3、进一步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与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进行比较。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由于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可直接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由于分母不同,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两种类型分数加减法对计算结果的处理要求则是相同的。

  4、练习。

  先填空再说说方法,并注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同分的几种情况。

  1/9()3/16()

  1/4+5/9=()3/5-1/8=()

  1/3()5/8()

  三、变式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15=13/20;5/12+()=11/24;7/9-()=1/6;

  ()-7/12=5/18;()-2/5=3/8;15/25-()=5/14

  (1)学生自练,同桌说说思考过程。

  (2)反馈。(注意对解题思路的反馈)

  2、列式计算。

  (1)已知甲乙两数的和是5/12,甲数3/20,乙数是多少?

  (2)比5/7米多2/21米是多少?

  (学生自练,注意抓好反馈)

  3、根据算式编写应用题。

  1/2+2/3

  (1)学生尝试编题。

  (2)反馈:注意事情是否合理,题意是否合理,题意是否正确。

  特别注意:把分母1/2和2/3看作两个数量还是看作表示关系的两个数来编。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同桌互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反馈,师生共同小结。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

  通过练习看出,大部分学生已养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正确思维过程:“通分――相加减――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5、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补充练习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正确熟练计算,提高计算技能。

  2、灵活地运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信封1(卡片)、信封2(检测题)

  一、情景引入,回顾再现

  1、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我每天在学校的工作时间占一天的,上网学习的时间占全天的,睡觉休息的时间占全天的,同学们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吗?(略)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完成。(一生板书,师巡视)

  2、回顾再现:

  (1)集体订正

  (如果学生板书时出错,集体订正;如果完全正确,问一问其他同学,你在计算这道题时出现了哪些错误?)

  (2)你能说出这些算式的含义吗?

  (3)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感到困难的地方?

  师:好,针对大家的困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相关的练习。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问题这一情景的引入,使学生回顾新授课所学知识,使练习课学得愉快!)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1)让我来考考你

  看卡片口算:

  (2)写在练习本上。

  师:祝贺你们顺利过关!

  ①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错题。

  ②集体交流。展示错题,找一找哪里出现了错误?

  (师对以上出现的错误进行小结:计算或者书写方面,感谢这些错题及错题的主人,是他们给大家提了醒,出错是你们的权力,但我们要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③找一找。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没有发现计算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④出错的.同学不要灰心,现在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次改错的机会,这一次你们能算对吗?好,让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上题中学生计算得很好,此题可不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决定。)

  师:通过刚才练习,你知道了什么?又该注意些什么?谁给大家提个醒?

  生1:

  生2:

  生3:

  师小结:

  2、综合练习:

  自由组合:把下面的分母相同的分数组成算式并计算。

  同桌说一说,自由选择订正。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又懂得了什么?

  3、拓展练习:

  (1)计算:

  (2)、一个水池已经灌了的水,还有多少没有灌?

  (3)、一个蛋糕,爸爸吃了,妈妈吃了,小明吃了,

  剩下的都给姐姐吃,姐姐吃了多少?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形成技能,并能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题目略。

  (了解学生完成情况,集体有选择的订正。)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是否解决了你的困难?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进行得非常愉快,希望我们继续努力吧。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练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运算法则,并强调计算的最终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在练习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形成技能,并能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6、《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引出异分母分数相加和的算式,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再通过“试一试”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异分母减法和整数1减真分数,同时学习计算结果的化简和验算。最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的基本方法和计算的注意点。“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4题,主要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用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备课时,我认真研读了教材,(文本的研读是不止境的,老师只有不停地研讨反思才能做到持续发展)。同是也回忆旧版本时,自已对于这课题的教学,还通过网络、杂志寻找到了一些案例。总觉得有诸多相似的地方,但更多是不赞同和疑惑。如有人强调了算法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应用画图,或者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小数计算出结果,再把小数转化成分数(这点上我最不苟同,本节课的算理就是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进行计算,化成小数不是重点,并且这种方法有局限性。这里提倡多样性,是不是作秀,是不是为了突出以学生为本,还是让课堂的探索热闹一点。我个人认为,的确要以学生为本,我们课的教学设计就要高效,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还有人设计出先提供一些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让学生这些同分母分数与异分母分数中,选择两个分数进行计算,目的一是为了复习,二是为了结合图形,使学生充分理解分数单位相同的才能相加减(我认为老师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总觉得数学味太重了,学术味太重了,本身计算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再设计成这样有点把学生看成了成人)。经过不断反思和考量。我认为这节课,有了分数通分的基础以及同分母分数的知识作为支撑,学生的计算不难掌握的,算理让学生主动探索也不怎么难的,而最难的是这节课数学的本质,即只有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由于分数单位是很多的或者也是变化的,学生对于这点上的理解是有点难度的,还有要让学生自觉养成好习惯,如计算后所得的结果要约分,要自觉验算。基于这些考量,我大胆进行教学设计,从行课的过程、课堂以及课后的学生表现和作业情况来看,我觉得还是很成功的。下面几点是我自认为处理比较成功的地方,今日予以阐述,为了经合在计算教学中得到启迪。

  一、处理好了内容与情境。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现实情境中展开计算教学,有助于让学生体验到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容易使数学计算与知识应用融为一体。这一点上要十分赞赏现在的教材的对于这课时的编写。我只是利用刚不久的学生经历的社会实践活动,先用课件出示农场的情景图,然后出示P80例1的改编题。后面在练习时,就充分利用书本的练习十四的第3题与第4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巩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与体验数学价值。

  二、处理好处法与算理的关系。

  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因此我摒弃了一味追求算法多样化的片面教学理念。我是先引导学生理解“1/2种黄瓜”和“1/4种番茄”,从而一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强化了单位“1”的辨别。二是能有效引领学生下面探究时,就往正确高效的思路上来。接着我让每个学生用纸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想一想,小组内议一议。使学生通过图形结合,认识了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只有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才进行计算。

  三、处理好了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的'关系。

  当前,由于一些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中鼓励算法多样化的理解有偏差,结果在教学过程中跨越了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临界点”,片面

  追求了算法的多样化和学生学习的群众化,而忽略了算法的优化和学生学习的个性。

  这点上我当然预设好了学生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小数进行计算,但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有了我让学生说一说对于“1/2”“1/4”的理解,所以学生都从分数的意义上考虑了,也就是本课的算理能顺利呈现和学生高效探索。

  四、处理好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关系。

  充分利用教材练习十四的第3和第4题,让学生利用今天所学知识予以解决。所以计算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列式的思考方法,而不是单纯地教计算方法。

  以上我是从宏观上面处理好计算教学。有时细节还能决定成败,还有几点细微处,我认为也是比较成功的。第一,重组了教材的例1。教材例1通过情境让学生探索异分母分数加法,而试一试,却独立的出了两道分数减法题。让学生探索异分母分数减法,以及1减真分数,验算。最后说一说“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从而小结出本课新知的计算方法。虽然条理很清楚,但总给人与例1突然隔裂的感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得不令人担忧。因此我先出示了例1的前面的条件,分析完题目,才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学生自然而然,有兴趣,并且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都涵盖。(问题1,种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问题2,种黄瓜的面积比番茄的少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问题3,还剩这块地的几分之几种其它植物?)这样的好处,创设了这情境,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学生兴趣激发了;数据相对更简单,把复杂问题简结化了。第二注重了知识的比较与迁移。如当学生列出算式“1/2+1/4”时,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列?从而让学生理解异分母加法与以前整数,小数,同分母分数加法,思考方法是一样的。还有探索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是我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迁移异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到异分母分数减法上去。在练习十四的第1题时,我认学生在独立完成后,说一说左右每题怎么想的,从加深理解同分母分数与异分母分数加减数算理。从而加深理解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第三,探索算理,我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折法,并结合图让学生理解算理。第四,对于的练习题的设计上,我加入改错题,从正反中加深理解。第五,本课的练习题是比较丰富的,因此我考虑到小学生有多做会产生疲劳感。因此,练习时,形式多样,如男女生赛一赛。上黑板上板演。

  第六,及时,鼓励与多元评价。

  当然,现在回想,也有些改进的地方。

  一、由于担心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全班再一次结合图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只是指名学生上投影仪来演示,再交流算理。担心个别学生不去听讲学生的意见。

  二、练习题要更加有趣味性。这也许有难度,主要我的所教班级,基础不好,因此只能完成基本题目了。

7、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本课通过一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来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唤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已有经验,并深刻体会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也就是同分母分数才能相加减,接着,根据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点,让学生“猜一猜”,自然会联想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实现自然过渡,揭示课题,而且在思维上留给学生探究的线索。同时,由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现实存在而导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在备课时,我充分意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与上一节课有很多相似之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情况,我觉得在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还做得不太够,仍然停留在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的层面上。而且有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显得有些多余,缺乏对总体目标的把握。虽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确定,但是我却没有去考虑每一个环节的设计目的,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最终能为总目标解决什么。例如:在复习导入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对一个个的出示分数回答该分数的分数单位,然后对两组分数进行通分。对于这一环节的设计,我显然是没有好好的分析,因为本课的重点在通分,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很早就学的知识已经没必要在复习了。

  还有在讲解1/2+1/3的算理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这两个分数相加的“算理”演示课件,但在课件中没有讲透为什么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如果我在教学中设计添加这样一环节,应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也就是当出现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两个图形时,把它们重叠合并成一个新的图形,并提问学生现在这个图形可以用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了。学生自然是无法对这个既有二分之一又有三分之一的图形用分数来表示的。这样反过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分母不同的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了,从而也就更加深刻的掌握了先通分在计算这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了。

  如果我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中充分重视学生原有认知水平,抓住这一教学契机,有准备地计划和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材料,设置恰当的教学情景,直接抛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体验,那肯定比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发现更有价值,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8、五年级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数学教学反思

  我执教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心中感慨万千,我既为学生的精彩而感动,又感到有些压抑。细细分析整个教学过程,让我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对本节课的成败进行一下自我反思。

  一、 成功设计演绎出精彩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若能有好的引入,可以给学生一个启发的广阔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注意力、兴趣集中起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从而开展积极的思维,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中主动积极的学习。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孩子开发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基于这一点,我设计了抢答赛,把比赛有机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无意注意中既巩固了知识,又在遇到的新问题悬念中顺势导入新课 ,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教学中。

  二、 压抑气氛让我反思

  大家都知道,计算教学是最为枯燥的,除了计算就是练习计算,为了计算而计算。我既使绞尽脑汁,设计抢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教师激励的语言感染学生,让他们自己探究感受成功的快乐。但是这节课我觉得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整节课我都没有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我觉得有些失败,自己也没有发挥出最佳的状态,总觉得有些压抑。我考虑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1、开端的情景没创设好

  我非常注重开场白的情景创设,但这次的开场白只是和学生交流了观察与猜想的精神,一直比较低沉。还没来得及进行一些小游戏来调动大家就上课了,学生的情绪还没有进入兴奋的最佳状态。再加上抢答赛中的紧张与知识的遗忘则更加重的沉闷的.气氛。如果我把枪大赛的气氛在调整一下,或许会更好。

  2、亮点卡没利用好

  亮点卡很吸引学生,从课后学生的争先恐后想得到它就可以证明。但我却没能发挥出它的激励性,只用了一两次,如果在课堂地进行中也设计一些奖励,可能会调动的更好一些。

  3、设计方面存在缺陷

  计算教学的枯燥如何克服?这个问题我虽然尽力避免,但依然免不了它的枯燥乏味。我的设计还缺少趣味性等东西,我想在这方面再下一番功夫,多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尝试,争取能更好地克服掉。

  总之,这节课我为学生的探索精神而感动、而自豪,又为课堂的压抑气氛而苦恼,我迫切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引和大家的意见,并希望通过我的反思能积累经验、汲取教训,不断指导今后的教学生涯。

9、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引出异分母分数相加和的算式,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再通过“试一试”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异分母减法和整数1减真分数,同时学习计算结果的化简和验算。最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的基本方法和计算的注意点。“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4题,主要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用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备课时,我认真研读了教材,(文本的研读是不止境的,老师只有不停地研讨反思才能做到持续发展)。同是也回忆旧版本时,自已对于这课题的教学,还通过网络、杂志寻找到了一些案例。总觉得有诸多相似的地方,但更多是不赞同和疑惑。如有人强调了算法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应用画图,或者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小数计算出结果,再把小数转化成分数(这点上我最不苟同,本节课的算理就是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进行计算,化成小数不是重点,并且这种方法有局限性。这里提倡多样性,是不是作秀,是不是为了突出以学生为本,还是让课堂的探索热闹一点。我个人认为,的确要以学生为本,我们课的教学设计就要高效,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还有人设计出先提供一些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让学生这些同分母分数与异分母分数中,选择两个分数进行计算,目的一是为了复习,二是为了结合图形,使学生充分理解分数单位相同的才能相加减(我认为老师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总觉得数学味太重了,学术味太重了,本身计算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再设计成这样有点把学生看成了成人)。经过不断反思和考量。我认为这节课,有了分数通分的基础以及同分母分数的知识作为支撑,学生的计算不难掌握的,算理让学生主动探索也不怎么难的,而最难的是这节课数学的本质,即只有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由于分数单位是很多的或者也是变化的,学生对于这点上的理解是有点难度的,还有要让学生自觉养成好习惯,如计算后所得的结果要约分,要自觉验算。基于这些考量,我大胆进行教学设计,从行课的过程、课堂以及课后的学生表现和作业情况来看,我觉得还是很成功的。下面几点是我自认为处理比较成功的地方,今日予以阐述,为了经合在计算教学中得到启迪。

  一、处理好了内容与情境。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现实情境中展开计算教学,有助于让学生体验到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容易使数学计算与知识应用融为一体。这一点上要十分赞赏现在的教材的对于这课时的编写。我只是利用刚不久的学生经历的社会实践活动,先用课件出示农场的情景图,然后出示P80例1的改编题。后面在练习时,就充分利用书本的练习十四的第3题与第4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巩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与体验数学价值。

  二、处理好处法与算理的关系。

  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因此我摒弃了一味追求算法多样化的片面教学理念。我是先引导学生理解“1/2种黄瓜”和“1/4种番茄”,从而一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强化了单位“1”的辨别。二是能有效引领学生下面探究时,就往正确高效的思路上来。接着我让每个学生用纸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想一想,小组内议一议。使学生通过图形结合,认识了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只有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才进行计算。

  三、处理好了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的关系。

  当前,由于一些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中鼓励算法多样化的理解有偏差,结果在教学过程中跨越了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临界点”,片面追求了算法的多样化和学生学习的群众化,而忽略了算法的优化和学生学习的个性。

  这点上我当然预设好了学生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小数进行计算,但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有了我让学生说一说对于“1/2”“1/4”的'理解,所以学生都从分数的意义上考虑了,也就是本课的算理能顺利呈现和学生高效探索。

  四、处理好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关系。

  充分利用教材练习十四的第3和第4题,让学生利用今天所学知识予以解决。所以计算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列式的思考方法,而不是单纯地教计算方法。

  以上我是从宏观上面处理好计算教学。有时细节还能决定成败,还有几点细微处,我认为也是比较成功的。第一,重组了教材的例1。教材例1通过情境让学生探索异分母分数加法,而试一试,却独立的出了两道分数减法题。让学生探索异分母分数减法,以及1减真分数,验算。最后说一说“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从而小结出本课新知的计算方法。虽然条理很清楚,但总给人与例1突然隔裂的感觉,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得不令人担忧。

  因此我先出示了例1的前面的条件,分析完题目,才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学生自然而然,有兴趣,并且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都涵盖。(问题1,种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问题2,种黄瓜的面积比番茄的少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问题3,还剩这块地的几分之几种其它植物?)这样的好处,创设了这情境,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学生兴趣激发了;数据相对更简单,把复杂问题简结化了。第二注重了知识的比较与迁移。如当学生列出算式“1/2+1/4”时,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列?从而让学生理解异分母加法与以前整数,小数,同分母分数加法,思考方法是一样的。还有探索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是我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迁移异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到异分母分数减法上去。在练习十四的第1题时,我认学生在独立完成后,说一说左右每题怎么想的,从加深理解同分母分数与异分母分数加减数算理。从而加深理解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第三,探索算理,我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折法,并结合图让学生理解算理。第四,对于的练习题的设计上,我加入改错题,从正反中加深理解。第五,本课的练习题是比较丰富的,因此我考虑到小学生有多做会产生疲劳感。因此,练习时,形式多样,如男女生赛一赛。上黑板上板演。

  第六,及时,鼓励与多元评价。

  当然,现在回想,也有些改进的地方。

  一、由于担心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全班再一次结合图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只是指名学生上投影仪来演示,再交流算理。担心个别学生不去听讲学生的意见。

  二、练习题要更加有趣味性。这也许有难度,主要我的所教班级,基础不好,因此只能完成基本题目了。

10、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这两天的课堂上一直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教学时,我先以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口算练习作铺垫,然后随机出示一题异分母分数加法让学生口算。在学生出现疑惑时,再让学生讨论,相机揭示出课题,这可能也就应了“以疑激欲”这句话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一时间浓郁了许多,接着以比一比的形式进行练习,学生也都是其乐融融,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差的,可是这两天的作业,学生的正确率却是大不如前,每次作业都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要订正,把我改的头都晕了。真搞不清,这批学生是怎么回事?

  我想起了我平时的教学,自从接触了课程改革,自从接触了新教育实验之后,在我的教学之中,都能够自觉的贯彻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渗透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却不见有多大的提高,这也正是最令我困惑的.,为什么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了很大的进步,可考试时的质量却不见提高呢?

  我突然想起了师范时学的《心理学》教程中对于记忆曲线的描述,我们的数学作业的设计不就是迎合了这个记忆曲线的规律吗?每天课上要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当天的中午作业不就是对学生课上所学的一次巩固吗?而家庭作业是对课上所学的再一次巩固,只有经过这三次的巩固,我们学生所学的知识才能学得扎实有效。可是我们现在的学生所做的作业不就反映了他们的作业态度吗,在这样的作业态度下,学生能学到多少知识,又能巩固多深呢?

  这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的知识要想学得扎实,就必须加强这每天两次的课外作业的作业质量,改正学生作业时的态度。我自认为我的课上学生的兴趣已经被激发了出来,可是到了课外没有很好的监督,尤其是家庭作业缺少了家长的有效配合检查,学生家庭作业质量是和不做的效果差不多,这样的教学效果能出来吗?

  这两天我开始了对学生实施做错题目进行惩罚的措施,在这样的惩罚措施之下作业的正确率还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也看出了学生的那不愿的情绪。这使我的内心始终感到不自在,因为这样的手段已经让学生完全丧失了学习时的乐趣,只是为了片面提高学生考试时的成绩,提高所谓的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为了达到学生在正常情况下难以达到的优秀率和及格率而强迫学生在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也许在不久后的期末考试中,学生们能够考出一个非常好的成绩,让领导们满意,让我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让他们的家长看了咧开了嘴,可是这帮学生却成了什么呢?又一批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吗?我不知该……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