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四年级上册《探索与发现二》教案一等奖设计

2023-07-16 19:22:13

  四年级上册《探索与发现二》教案一等奖设计

四年级上册《探索与发现二》教案一等奖设计

1、四年级上册《探索与发现二》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过程

  1.动手操作搭长方体

  师:同学们,请大家拿出小正方体的学具,小组同学互相合作搭一个长方体。

  (学生在小组内搭长方体,所搭的长方体有“3×4×3”“5×4×4”“5×3×4”等不同形状的长方体。)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介绍一下你们所搭的长方体。

  (学生分别到讲台前介绍搭长方体的过程,教师在肯定了学生的方法后,选择了一个“5×3×4”的长方体提问。)

  师:你们有办法知道搭这个长方体用了几个小正方体吗?生1:这个容易,只要把这些小正方体一块一块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这个同学反应真快,他提出一块块地数。如果不能把长方体拆除,你有办法一块块数吗?

  生1:……

  生2:我有办法,用计算的方法。师追问:怎样计算呢?生2:从前面看,每一层有5×4个,有这样的3层,共有3×(5×4)个,也就是60个。

  生3:我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从上面看,每一层有3×5个,有4层,共有(3×5)×4个,也是60个。

  2.探索乘法运算的规律(教师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对刚才两个同学介绍的计算方法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没有。

  师:那么这两种不同的乘法算式,怎么计算的结果都一样呢?

  生:……

  师:请你们计算一下另外几个长方体所用的小正方体的块数,它们的结果一样吗?

  (学生分别对“3×4×3”“5×4×4”等长方体所用的小正方体的块数进行计算,算式分别有3×(4×3),(3×4)×3与(5×4)×4,5×(4×4)等,计算的结果也都分别相同。在学生汇报后教师继续组织学生讨论。)

  师:请大家看(教师指着一组黑板上的算式),原来三个数相乘,总是先算前面两个,所得的积再与第三个数相乘。现在先算后两个数,所得的积再与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得数都是相等的。那么,这个规律对其他的算式也正确吗?

  生:老师,可以再举一些其他算式的例子,看看是否也相等。

  师:这个办法好,我们再举一些其他的算式,看一看它们的结果是否相等。为了节省大家计算的时间,在运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

  (学生在小组内举例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们举例的情况?

  生4:我们小组举的例子是(34×28)×21和34×(28×21),发现计算的结果也是相同的。

  生5:我们小组举的例子是(15×25)×4和15×(25×4),计算的结果也是相同的。……

  师:从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来看,每一组的结果都是相同的。那么从这一过程中,你能发现乘法运算中的规律吗?

  生6:乘法运算中三个数相乘,可以先算前两个数,再把所得的积与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先算后两个数,所得的积再与第一个数相乘。

  师:这个同学概括得真好。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发现的`规律吗?

  生:可以,(a×b)×c=a×(b×c)。

  师:这就是乘法结合律。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结合律的。

  生7:先是搭长方体,然后进行计算发现的。

  生8:是在计算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规律。

  生9:发现后我们就举例来验证。

  生10:最后概括出字母表示的方法。

  师:老师把同学们所说的过程表示出来就是,发现问题、举例验证、概括规律。这就是我们发现规律的过程。

  〖案例点评

  教材在安排本课的内容时,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把乘法结合律的引出作为学生探索活动的题材,所以其活动的名称叫“探索与发现”。在本案例中,教师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通过组织学生活动,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进行数学规律的探索。综观整个案例有如下几个特点。

  1.通过操作活动,引出乘法算式

  虽然学生对三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是熟悉的,也会计算,但教师在设计时仍让学生自己搭长方体,这样做可能在教学上要花费一些时间。然而,正是由于经历了自己搭长方体活动,使学生在后面讨论、发现问题时有了一个直观的题材,而这个题材既可以使学生借助形象模型进行直观思考,又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

  2.两次验证活动,概括出乘法的结合律

  学生发现不同的算式其结果是相同的―――这是在计算小正方体的块数时的一个十分特殊的情况,那么这个发现是否适合其他几个长方体呢?教师立即组织学生数其他的长方体中小正方体的块数,以验证刚才的发现是否存在。当学生在验证中发现其他的长方体中的小正方体块数的计算也符合这一发现后,教师询问学生:“这个规律对其他的算式也正确吗?”,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扩大验证的范围。这两次验证对学生来说特别地重要。第一次学生通过直观的模型来进行验证;第二次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又启发学生用抽象的算式来举例验证,从而为发现、概括乘法结合律奠定了基础。

  3.及时梳理思路,掌握探索的基本步骤

  探索数学的规律是有一个过程的,对这个过程的认识并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需要学生自己体验、感受的。对学生已有的体验与感受及时地进行梳理,是提高探索能力的重要一环。在本案例的最后,当学生已经概括出乘法的结合律后,教师并没有立即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练习,而是询问学生:“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结合律的呢?”通过学生对方方面面的反思,引出教师最后的概括。虽然,学生要真正理解教师所做的概括还需要大量地体验,但相信经历多次这样的过程,学生就能体会到探索的基本步骤。

  〖教学目标

  思考与讨论在组织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中,如何使每个学生在探索的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

2、四年级上册《探索与发现二》教案一等奖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察中的发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说明

  这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训练。本次习作要求学生写下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有两种习作形式供学生选择,一是自己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二是用“观察日记×则”为题,把自己对某一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的情况以日记的形式整理出来。

  教学思路

  虽然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要他们写出观察中的发现,很多学生会误以为观察就是“看”,不懂得把生活中的观察与发现写生动、写具体。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淘出蕴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观察点,引领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交谈中捕捉习作的内容,激起习作的欲望。同时在练笔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恰当地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准确选材,把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写具体、写生动,在自主表达的过程中提升观察水平和语言素养,在交流、表达中体验到观察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

  2.描写观察与发现的.一篇优秀习作。

  3.与描述观察情景相关的好词好句。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审题入手

  1.回顾单元知识,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师:在本单元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一些观察和发现方面的趣事。谁能用讲故事的形式说一说陆游《游山西村》的情景。(指名说)

  生简述陆游漫游山西村的情景。

  师:山阴道上,山光水色令人应接不暇。重重山遮,道道水绕,诗人几乎疑心无路可走了。但几经探寻,前面柳暗花明,一个村落赫然在目,山西村便到了。陆游在探寻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仔细观察就很难走到山西村了。

  学完本单元的课文你还有哪些感想?生联系课文《爬山虎的脚》等谈自己的感想。(略)

  教师小结:没有细致的观察,没有亲身的体验,往往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所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看、多想、多实践,作文才能写得富有真情实感。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强调观察的重要性,为习作教学作好铺垫。]

  2.用心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①齐读习作要求。

  ②指导审题。(指名说,师边板书)

  A.习作内容:可以写观察事物(包括动、植物等)所得,也可以写观察中发生的有趣的事。

  B.习作方式: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观察日记。

  C.作文题目:自拟。力求做到准确、醒目、简洁、高雅。

  教师小结:审题时要善于抓住关键字词,明确习作的对象、范围、写作方式等,根据习作要求准确选择习作材料。还记得老师为大家总结的“审题小儿歌”吗?

  (生齐背)──

  学审题,多读题,

  关键字词要把握。

  选材范围先定下,

  表达方式要恰当。

  不偏题,不离题,

  题目力求准新雅。

  [设计意图:审题就是认真分析研究作文题目的含义或提示语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因为不会审题,习作时出现偏题、离题的现象,因此习作教学时指导审题是第一要务。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动笔之前,有两件事情要注意,一是认定对象,一是辨明用意(或者说‘立意 )。”]

  二、范文引路,拓宽思路

  师: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明确了吗?那么,现在让你根据习作要求来写一写,你准备写什么?

  生1:我最近观察了三角梅,我发现三角梅的花是三瓣儿,花的颜色有很多种。

  生2:我观察了校园里的杧果树,我发现杧果树的叶子现在慢慢变黄了。

  生3:我观察了我家养的小乌龟,我发现小乌龟特别有趣。它很胆小,我只要用手轻轻碰一下龟壳,它的头就马上缩进去。

  师:老师看出同学们都能主动去观察。但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观察必须运用五官去搜集信息,就是练习用眼睛、鼻子、耳朵、舌头、手等获取习作的材料。

  观察并不是一个任务,而应是一种习惯。只要有心,随时随地都可以试着去观察。比如周末在家喂小鸟,你对小鸟的生活习性一定会有所了解。在校内也可以观察。比如课间活动,你看到同学们在玩各种游戏,听到同学们的欢笑声……这都是观察。有了这种好习惯,你写作文就有话可说了。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误以为观察就是认真地看。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点拨,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观察,促进学生更深一步地把握习作素材。]

  师:这样吧,老师把一位四年级同学写的一篇优秀习作给大家读一读,你们仔细听一听,看看能不能从中受到启发?

  三、捕捉题材,及时练笔

  1.师启发引导:听老师念这篇文章时,很多同学忍不住笑出声来,看来这篇文章确实写得很精彩。谁来说一说你认为这篇文章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写得更好?

  生讨论。

  师:好。现在大家就根据作文要求把你想写的内容先拟个题目。

  2.学生拟题,教师巡视。(约3分钟)

  3.小组交流,再指名汇报。

  师:你想到写什么了吗?(指名说)

  生1:我想写《怎样去污渍》,因为我有这样的经历。

  生2:我写《神奇的动物──蜥蜴》。

  生3:我写《与苍蝇PK记》。

  生4:我写《不怕火的蚂蚁》。

  生5:我还是写三角梅,因为我家就养着一盆三角梅,我很喜欢三角梅。我就写观察日记。

  师:很好。知道写观察日记的格式吗?

  生5:大概知道一些。(师指导写观察日记的格式。)

  生6:我写《一件有趣的事》。这是我和同学周末爬仙岳山时发现的一个秘密。

  [设计意图:审题后,学生已明白了本次习作训练的要求,但却不知如何准确地选材。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优秀范文一读,多数学生一下子就联想到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典型事例,习作素材跃然纸上。]

  4.学生当场练笔,教师巡视。

  师:看来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拿出自己的杰作,在这之前老师再送给大家一份礼物──好词好句。

  冥思苦想 东张西望 眉飞色舞 抓耳挠腮

  聚精会神 愁眉苦脸 胆战心惊 心惊肉跳

  惊恐万状 垂头丧气 心旷神怡 心平气和

  目不转睛 呆若木鸡 眉开眼笑 愁眉紧锁

  ☆微笑无须成本,却创造出许多价值。

  ☆琅琅的读书声从各个教室飞出来,像动人的童声大合唱,音符满天。

  ☆他头上裹着白毛巾,身上披着老羊皮袄,腰里别着烟袋,活像童话里的老仙翁。

  [设计意图:词句贫乏是一部分学生经常存在的问题。到了四年级,学生积累的好词好句已不少,但多数学生在习作时“忘了”用上。教师只不过是把学生平常学过的一些好词好句重复再现,学生一下子就触类旁通。这正是中年级的小学生,需要“扶着走”。]

  四、师生评析,修改习作

  1.请两三位写得较优秀的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念给大家听。师生结合点评,重点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写生动。

  2.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3、四年级上册《探索与发现二》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并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

  ⑴ 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⑵ 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⑶ 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

  四、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

  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成功的原因。

  五、复述故事

  指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议、补充。

  六、交流地理知识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

  多角度体验观察的重要性。

4、四年级上册《探索与发现二》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课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从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领悟观察、思考、论证的重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导语:

  师:同学们,这是一张世界地图。我们地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师:就是这样一张普普通通的地图,面对它,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却有了重大的发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

  (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2、分小组学习课文:

  ⑴ 请同学们尝试用五分钟时间想办法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难的或最喜欢的部分可以再反复地读一读,看谁最会利用时间。

  ⑵ 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⑶ 看到同学们的认真劲儿,我想把课文读通肯定没问题了,接下来让我们把课文读懂。大家知道略读课文前面都会有一段话提示我们怎么读懂课文,这段话又给了我们哪些提示呢?赶快读一读,划一划。交流。

  ⑷ 同学们互帮互助学得可认真了!刚才老师发现有同学读第二段课文有困难,确实这一段真的很难!现在你再去读一读一定会感觉顺畅许多!快,开始吧!

  ⑸ 理解第二自然段的重点词语: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生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静谧”是宁静的意思,宁静而舒适的病房与魏格纳“豪放”“好动”的性格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魏格纳很不适应病房的生活,就有了“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的感觉。

  ⑹ 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

  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

  3、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

  4、读第7自然段:

  ⑴ 理解重点词语:

  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魏格纳从那么多的资料中寻找证据,就好像大海捞针一样的困难但他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他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终于找到了证明这个学说的证据。从“浩如烟海”这个词语中我们可以推想出他所经历的艰辛与挫折。

  ⑵ 引导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总结课堂,课外延伸

  1、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

  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2、从魏格纳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从魏格纳的发现到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不放弃自己的想法,努力克服困难找证据,我们体会到他是一个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他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他的这些品质也正是我们学习的地方。

  3、学生可以继续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

  【板书设计】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无意发现 寻找证据

  产生奇想 引起震动


5、四年级上册《探索与发现二》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学习摘录笔记,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

  2、能力目标: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资料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使用语言;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有声有色”是较高的标准。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学习摘录笔记,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语文天地》第一题、第二题、畅所欲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

  学习摘录笔记,进行组词练习

  1、出示投影片:

  2、学生自己读生词。想一想:体会动词的作用是什么?

  3、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老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

  4、指学生回答。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5、这些生字形状差不多,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他们呢?

  6、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意思。

  7、进行生字的组词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进行说话练习。

  三、学习古诗

  1、你对这首古诗句有哪些了解?(指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资料)

  (有关诗人、年代、古诗词的意思)

  2、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3、老师可以简单的讲解古诗的意思。

  4、学生再进行语句的朗读,一边读一边结合自己理解谈话。

  5、练习说话

  四、课堂小结:

  课堂中我们进行了生字、词语和句子的练习,课下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把阅读熟练读熟练。

  作业设计:

  1、诵古诗词,说说古诗词的意思。

  2、搜集礼貌用语、以小组为单位,贴到教师的留言板上,学习运用。

6、四年级上册《探索与发现四商不变的规律》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探索性很强的数学课,是让学生探索“商不变的规律”,并利用该规律使有关除法简便,这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探索能力,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往往经历感知(具体)-----概括(抽象)-----应用(实际)的认识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由“感知----概括”,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从而得出知识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是由“概括----应用”,这是把掌握的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能辅助学生做好这两个飞跃,久而久之就教会了学生“学数学的方法”做到了“授之以渔”。基于这一认识本节课我们设计了开放度很大的学习活动,设计了适宜于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活动。

  1、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孙悟空分桃子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积极思维,学生在故事中发现问题,从而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探索。

  2、创设探究空间,引发探索。

  学生发现问题,老师不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而是让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逐步去发现,去构建,去理解“商不变的规律”,引导学生经历“发现——探索——构建——应用”的知识建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数学做数学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探索、发现、总结的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同伴互助等形式下完成规律的探究过程,感受发现的快乐,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7、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质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

8、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

  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中形成。只有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课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听、读、思、议、品、评等方式进入阅读情境,经历魏格纳“偶然发现”“艰难假说”的阅读全过程,再以切实的感受、鲜活的认识从阅读情境中走出来,从而得到真正生动活泼的发展。上完课作如下反思:

  本课是略读课文,作为略读课文,如果要一课时上完,就必须以充分的自读自悟为基础,然后才能根据文章的特点,紧扣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从而做到“略”中有“精”,深化感悟。

  本文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考证、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为了突破课文重难点,感悟课文内容,发展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讲故事、听录音、质疑、交流、合作探讨、观察实践、拟小标题等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品味魏格纳的言行,体会魏格纳的心情,感受魏格纳的品质。

  但一节课的信息交流毕竟有限,应鼓励学生课后上网或找一些相关文章读一读,可以是大陆漂移说和魏格纳的文章,也可以是关于其他发明发现的文章,如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观察壶盖跳动发明了蒸汽机,等等,以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对“观察”“发现”的认识,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乐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