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品德与生活《快乐的节日生活》教案一等奖设计

2023-07-19 15:32:10

  品德与生活《快乐的节日生活》教案一等奖设计

品德与生活《快乐的节日生活》教案一等奖设计

1、品德与生活《快乐的节日生活》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民族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

  2、能够分辨出各种节日习俗中封建迷信的东西。

  3、学会编辑“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搜集不同民族和自己家乡节日的习俗资料。

  2、准备彩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春天是我国大多数民族共有的节日,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我们的家乡,春节期间都有哪些活动?你和家人是怎样欢度春节的?”请学生自由发言,待学生发言结束后,引导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70—71页的`课文和照片,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春节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的概念。

  2、介绍。“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做了一个调查,要求大家了解在我们家乡还有哪些有趣的节目。你们能说一个与某个节日有关的传说吗?”教师把自己收集的节日故事介绍给学生,或放一段有关家乡节日庆典的录像片供学生欣赏,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家乡各种有趣的节日与家乡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家乡人生活的一部分。

  3、编辑制作。“同学们讲了许多有趣的家乡节日及节日习俗活动,你们想不想编辑、出版(文字、图片)等,然后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手册”的编辑、制作工作。

  4、小结。对学生制作的“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1、导入。‘上次课我们了解了家乡的节日及有趣的节日风俗,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了解其他民族的节日风俗。”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72—73页的课文和照片,说一说教科书提供的是哪些民族的节日,这些节日有什么特有的习俗活动。让学生自由发言,做适当的引导。

  2、欣赏。“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播放几段介绍不同民族节日的录象片,呢们在欣赏时,要记清楚这些节日都是哪个民族的,主要的节日习俗活动是什么等问题,看完后,请呢们回答这些问题。”看录象,回答问题。

  3、手工制作。“同学们了解了一些不同民族的节日及其习俗活动,老师选了一种大家较熟悉的节日习俗活动---剪窗花,请大家一起体验吧!”组织学生学习剪窗花,让学生通过参与制作,进一步体验节日的快乐气氛。

  4、对这两个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不仅拥有各民族共同的节日,在每个民族内部,还有各民族特有的节日及其节日习俗活动。节日不仅是一种生活,也是各民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

  家庭作业

  1、请父母欣赏自己剪的窗花。

  2、阅读“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

2、品德与生活《快乐的节日生活》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做中学,我快乐》。

  学情分析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少年儿童提出的要求。二年级的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着好奇。他们的小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求知的渴望,小脑袋瓜中总是跳跃着许多小问号。他们爱动脑,乐于动手,当然也容易遇到挫折而放弃。虽然相比一年级来说他们的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随着个人能处理的问题的增多,自信心也不断增强。同时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心理会产生一些变化,于是就出现了竞争意识,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也开始逐渐产生,无论在室内活动,还是在室外游戏,孩子们都会表现出争先恐后的特点。

  设计思路

  本教材在《动手动脑更聪明》这一单元中设计了“做中学,我快乐”这一活动主题,它由“勇敢试一试”、“失败了没关系”两个话题组成,旨在激发儿童创造的愿望和乐趣,培养他们敢于动手,勤于动脑的习惯,促使他们学习探究的方法,并从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形成不轻言放弃的探究品质。

  1.入情入境,依趣而导。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学生的探究兴趣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或朋友的影响加以培养,它也可以因为遇到困难无法克服而逐渐消失。因此,我们要始终擒住“趣”,适时激趣,及时导趣,准时励趣,让学生情随趣生,意随趣坚。

  2.动手动脑,实践探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3.畅所欲言,交流分享。让学生在自主制作的过程中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析失败的原因。

  4.回顾扩充,明理励志。通过身边的事例,科学家的故事等让学生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大胆尝试了,就会有收获。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活动中能勇敢地尝试,不怕难,不轻易放弃。

  行为与习惯目标:养成探究的习惯,初步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活动中与小伙伴合作、交流,分享活动过程及成效。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用观察、比较、实验、交流、合作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勇敢试一试,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通过“失败了没关系”话题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明白:只要大胆尝试了,就会有收获。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勇敢地尝试,不怕难,不轻易放弃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实践,直面失败,不言放弃,只言收获。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科学家不懈努力的故事或相关图景片断,并制作若干枚“勇敢者勋章”。

  学生准备制作降落伞的工具。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46—47页内容,话题为“勇敢试一试”。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8页内容,话题为“失败了没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讲故事

  1.看投影,听老师深情地给同学们讲述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反复实验的小故事。

  2.师:今天咱们一起学生第十一课《做中学,我快乐》。

  3.板书课题。 11.做中学,我快乐

  【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用科学家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顺势揭示课题《做中学,我快乐》,再进入话题“勇敢试一试”。】

  活动二 谈经历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科学家一样的探究活动吧,现在让咱们先来谈谈自己在动手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吧。

  2.让学生自由谈经历。

  3.出示情景图片,共议小朋友遇到的困难。

  图景一,制作不倒翁。小红弄破了好几个蛋壳,不倒翁还是没做成功。

  图景二:制作风车。小军制作风车不敢给大家看,怕别人笑话。

  图景三:做实验。小花害怕用酒精灯做实验,担心会有危险。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探究行为引导,让学生自由畅谈,并用图景资料引导学生重温学习生活中的探究小实例,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身边,探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活动三话思辩

  1.师:科学就是探究,科学家就是从一次次动手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未来的科学家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你们。想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吧?现在咱们就站在小小科学家的角度来帮帮小红、小军和小花吧。

  2.让学生就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实际困难和心理障碍展开一场小小辩论会。引导学生明白困难面前不能退缩,其实困难就如同弹簧一样,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只要勇敢试一试,就有可能成功。

  【设计意图:用让学生思考辩论的策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面,让每个孩子在讨论中明白,在实践活动中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从而持久地保持探究的热情和兴趣。】

  活动四再实践——制作降落伞

  1.制作降落伞,教师仔细观察学生制作过程中的表现,适时给予鼓励。

  2.放飞降落伞,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冷静面对自己的作品。

  3.引导分析出现的状况。

  ①伞面开不了,是不是橡皮泥人太轻了。

  ②降落伞落得太快了,是不是橡皮泥人太重了。

  ③降落伞斜着飞,也许是因为每根线不一样长。

  4.鼓励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面对出现的问题继续实践。

  5.小结: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聪明的孩子不仅要勤于思考,还要不怕困难,勤于动手实践。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实践探究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直面失败不言放弃的良好品质。】

  板书设计

  11. 做中学,我快乐

  勤于思考不怕困难勤于动手实践

  第二课时

  活动一活动回味

  1.引导学生回顾放飞降落伞的情景。

  2.讲述自己重新制作后放飞的情景。

  3.引出话题“失败了没关系”。

  【设计意图:生活即教育,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效果远比说大话空话来得实在,紧扣学生学习活动,与学生交谈起来学生会滔滔不绝,饶有兴致,感染人,教育人的效果会更明显。】

  活动二入境体会

  1.首先请重新制作降落伞放飞成功的同学谈谈在探究中的真实感受。

  2.再让还未成功的同学谈现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小结:失败了没关系,实践可以出真知。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层层深入地感受到探究的过程免不了失败,失败了也没关系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只要反复实践,在实践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活动三拓宽交流

  1.引导学生看图景,师:小朋友们说了些什么?

  2.让学生联系自已的经历,感受收获的快乐。

  ①你努力了,却失败了,别懊恼,回味一下在这一过程中你有收获吗?

  ②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③你有没有得到别人的帮助?当你得到别人帮助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加以肯定与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跳出课堂小圈子,回味生活大课堂中的实践经历,从而深入体会“失败了没关系”的道理。】

  活动四 拓展升华

  1.师:同学们还知道或听说过身边的亲人或朋友是如何面对失败的吗?请讲给大家听:

  2.师:“失败是成功之母”。同学们面对失败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3.师:想想把你最想说的这句话送给谁呢?

  4.让学生认真的把赠言写好,送给自己最想送的人。

  5.小结:科学家是在反反复复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只要我们大胆尝试,失败了没关系,只要我们努力过,就会有收获,愿科学探究的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开花,愿我们的双手更灵活,头脑更聪慧。

  【设计意图:让身边的事引起同学们的思考,让智慧的缄言伴着同学们、朋友们一同飞扬。】

  板书设计

  11. 做中学,我快乐

  勇敢试一试——就有可能成功

  失败没关系——努力就有收获

3、品德与生活《快乐的节日生活》教案一等奖设计

  活动主题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

  活动目标:

  1、了解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为大家服务的人?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

  3、亲自体验或了解为大家服务的人的工作情况,体会和感受他们的辛苦。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我认识他们)

  1、(出示幻灯)老师这有几幅照片,(选择学生熟悉常见的各行服员人员)如:老师、警察、医生……大家看看认识他们吗?在哪见过他们。

  生1:认识,在我上学的路上看到交警在路上指挥交通。

  生2:我在医院见过医生。

  师:看来同学们真留心生活在你们周围的人,其实这些人都是为大家服务的人。

  师:想想自己还认识哪些为大家服务的人,他们是怎样为大家服务的?

  生1:商人、科学家、工程师

  生2:菜场里卖菜的

  生3:扫马路的、打蜂窝煤的

  生4:经理、售货员、老师

  师:这些叔叔阿姨们人们的幸福生活,也都在默默地服务着、奉献着。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他们(揭示课题)

  [点评]:以“看”让学生初步了解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人为大家服务,“说”对他们课前调查,了解做汇报使学生对生活、对社会有了更新的认识。

  二、议一议、演一演(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师:在家认识的可真不少!想想警察生病了谁来帮帮他们,医生的小孩要上学谁来帮帮帮他?

  演一演:“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来做下“接龙游戏”,“我”是一名医生,我的小孩要来上学,谁来帮我。

  生1:我是人民教师,我来帮助你;可我家里的水龙头坏了,谁来帮帮我。

  生2::我是水管工,我来帮助你;可我的鞋坏了,谁来帮帮我……

  生3:我鞋匠,我来帮助你……

  师:大家演的真棒,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是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点评]:以“接龙游戏”的形式让每个学生真正体会和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是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

  师:假设没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我们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

  生1:假若没有交警,道路上的行人与车会一片混乱。

  生2:没有医生我们生病了就没有人给我们治。

  生3:假设没有科研人员,我们的航空母箭就不能上天。

  师:看来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们。

  点评:通过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重要性。

  活动:多形式(感谢他们)

  师:看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那么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纷纷发言)

  生1:我想对老师说谢谢你们教给我们知识。

  生2:我想感谢消防队叔叔们,是他们给我们带来安全。

  生3:我感谢所有医生,是他们消出了人们病痛。

  师:你们刚才说出了对他们的谢意,你想通过什么方式来感谢他们呢!

  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做卡片、还有的……

  [点评]:在教学一个环节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各行各业劳动者感谢。采用多形式感谢他们使学生真执情感得到升华。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体验性课程,本节课教师能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课前去调查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通过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汇报让学生对劳动者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突出了全员参与,体现自主合作学习在参与过程中,学生们思维得到提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欣慰,原以为现在的孩子在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对劳动产生不了多大兴趣,但孩子们的表现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们鲜话生动有时甚至是充满爱意的回答情感真执让我看到了一颗颗纯真、善良的心,使我久久不能平静,同时也引起我对本课的思考。

  1、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因此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就显得更加重要,我在教学本课时,适时播放课件,展示我们生活熟知的劳动者照片,给学生直观印象,学生立刻产生浓厚兴趣,纷纷发表自己见解。

  2、以活动来体验生活:

  《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在教学第二个环节设制了活动,让学生扮演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比如:医生的小孩要上学谁来帮帮他,教师生病了谁帮帮他。通过“接龙游戏”让学生体会到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是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们。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收集资料能力:

  品德与生活课标倡导学生关注生活,不仅要关注自身生活,还要关注自身以外的生活,关注社会使学生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苦,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明白我们的生活质量与他们的劳动是息息相关的,从而激发学生尊重并感谢普通劳动者能发现劳动者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4、品德与生活《快乐的节日生活》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知道妈妈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一员,激发学生爱妈妈的情感,培养他们“妈妈快乐我快乐”的情感。

  [智育目标]:了解妈妈,关心体贴妈妈,送妈妈一份节日的礼物,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回报妈妈的爱。

  [素质发展目标]:知道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初步了解“三八”妇女节的来历和一些伟大女性的事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知道妈妈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一员,激发学生爱妈妈的情感,培养他们“妈妈快乐我快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妈妈的情感,培养他们“妈妈快乐我快乐”的情感。

  教学准备

  有关伟大人物的简介,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了解妇女中的伟大人物”、“送妈妈一份节日礼物”、“制作连心卡”

  【导入新课】

  (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学生一起唱。)

  老师:同学们,这首歌曲在好多年前开始风靡,可如今仍经久不衰好多同学都会唱,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因为它唱出了我们的心声,表达了我们共同的情意。在将要来临的3月8日有一个和妈妈相关的节日,大家知道他是什么节日吗?

  老师;对,他就是国际妇女节,你们知道国际妇女节是怎么来的吗?

  【讲授新课】

  一、“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来历(板书)

  老师:我们看课本第十九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位妇女都洋溢着笑容,可你们知道在没有“妇女节”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呢?

  老师:我们在课下可能通过爸爸妈妈的帮助或其它方式已经得到了一些关于“国际妇女节”方面的资料,有哪一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讲一下呢?

  老师:好,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国际妇女节”的来历。(内容详见文本资源“国际妇女节”。)

  老师:它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对不对?

  老师: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些上世纪妇女中的伟大人物,我们一起看课本第二十页(图片“了解妇女中的伟大人物”)。

  二、了解妇女中的伟大人物(板书)

  老师:说一说我们大家都认识图中的哪个人物,她都做了哪些主要的事情呢?

  老师:大家还知道哪些妇女中的伟大人物呢,她们都做了哪些事?可以给大家讲一讲,一起分享一下。(附:学生能够说出其姓名及主要成就即可。)

  老师:从这些伟人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妇女为世界、为人类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不是?

  老师:我们一起学习了上世纪妇女中的伟大人物,可我们每一位同学家中也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妈妈,我们了解妈妈多少呢?大家也来说一说自己妈妈的故事。

  老师:老师让大家观察妈妈一天的工作,做好作息时间记录,大家都做了吗?有什么感想给大家说一说。(也可让大家听儿歌“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老师:大家说得很好,我们的妈妈为家庭、为社会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你准备怎样庆祝妈妈的节日?在妈妈的节日中,你准备做些什么?

  三、送妈妈一份节日礼物(板书)

  老师:我们大家说一说“大头儿子”在妈妈节日的时候都做了什么来庆祝妈妈的节日呢?他做的对吗?

  老师:从“大头儿子”那里我们学到在妈妈节日这一天,我们应该送妈妈一份节日礼物来庆祝妈妈的节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我们对她的爱。可有同学会问,我们该送什么礼物妈妈才会高兴呢。

  老师:我们再一起看课本第二十一页,他们都在做什么?我们从中能学到些什么呢?

  老师: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妈妈收到礼物的时候就会很高兴,大家说对吗?

  老师:当然关心妈妈、感谢妈妈、回报妈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怎样才能将它永远记在我们心里,并付诸在我们行动上呢?下面我们可以学着制作一个“连心卡”挂在自己小卧室的墙上时刻提示自己关心体贴妈妈。我们打开课本第二十二页,把我们调查来的妈妈的情况写在上面,然后做成“连心卡”。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学到了3月8日这一天是妈妈和全世界所有劳动妇女的节日;了解了一些伟大妇女的英雄事迹;知道了妈妈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一员,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妈妈,关心体贴妈妈,在妈妈节日这一天,送妈妈一份节日的礼物,以及制作“连心卡”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妈妈的教育,培养他们“妈妈快乐我快乐”的情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回报妈妈的爱。

5、品德与生活《快乐的节日生活》教案一等奖设计

  活动目标

  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我感到快乐的事情

  1、教师设计并讲述一个情境(如:你放学后回到家里,推开门的瞬间,爸爸妈妈为你齐唱《生日快乐》歌,并买了你盼望已久的电脑;你的'数学成绩原本不是很棒,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你在数学测验中得了满分……)。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

  2、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让你感到快乐?

  3、教师总结:交了一个新朋友,学了一项新本领,被老师表扬了,被家人夸奖了,都是我们高兴的事情。那么,最近的一个星期里,你最开心的是哪一天?为什么开心?能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吗?

  4、学生讲述自己最开心的一天,并把自己的快乐记下来。

  二、演一演——体会快乐的含义

  1、教师讲述《小猪找快乐》的故事

  生活中令我们感到快乐的事情太多太多,但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呢?我们一起随着小猪去找一找吧!

  2、演一演,理解故事的内容

  (1)学生看书,自己讲述故事。

  (2)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小猪找到快乐了吗?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呢?

  (3)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4)学生合作学习,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

  (5)学生登台分角色表演(一组表演完后,其他观看的同学可以就自己的理解进行评判,以便下一组同学表演得更好)。

  三、活动总结(略)

6、《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与反思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背景材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5课,由我们熟悉的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改写。

  【教学目标】

  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

  2、初步感知课文。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

  【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首优美的儿歌,在设计片断教学前,我让学生事先充分预习课文,感知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在预习时熟读课文,自我探索识字,然后再进行课堂教学,检测学生预习效果,逐步指导归纳识字方法。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播放歌曲)

  2、你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学生回答)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这首歌的歌词改写的。(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通过韵律欢快优美,充满喜庆的节日气氛的歌曲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

  二、检测学生预习效果,识记生字

  师:课前,老师已让小朋友们熟读课文,并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现在让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预习得怎么样:

  1、出示所有生字词(带拼音),指名读后齐读。

  2、去掉拼音,打乱次序,你认识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3、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呢?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识记方法。

  4、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看苹果上的字你记住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学生摘苹果,交流识记方法。)

  (课前充分预习,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多读、听别人读,预生字常见面等方式来识记生字,增强学生课外识字,自主识字的意识,逐步指导归纳识记方法。以游戏形式检测预习效果,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三、整体感知课文

  这些生字宝宝躲到课文里去了,你还认识他吗?(自由读整篇课文后齐读课文。)

  四、小结

  1、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歌吧。(学生听歌曲,感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2、想学唱这首歌吗?等课文学完我们在一起来学吧。

  【教学反思】

  设计此教学片断,源于参加华东六省一市数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时,斯苗儿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们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告诉学生上课的内容让学生自学,在测出学生自学情况后再设计教学。我想数学课如此,语文课是否可以效仿呢?于是,我事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并想办法记住生字。课堂教学时,以游戏形式检测学生预习效果为主,逐步指导归纳识字方法。然而此次的自我教改以失败告终,深感遗憾。所以,当新课标浩浩荡荡的向我们涌来时,教师更需要一种理智,冷静面对,这是我的最深感受。

7、品德与生活《与诚信签约》教学反思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与诚信“签约”》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基本是以教材为载体,以活动为手段进行的。本课设计的理念是让同学们以诚信为标准反思和评价自己的行为,找出差距与不足,树立做诚信人的信念。整堂课设计的流程是以故事引入新课,以同学们熟悉的故事《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孩子们纷纷举手告诉我这两个故事的意思,课堂气氛活跃了,孩子们的情绪也高涨了,我也放松了很多。

  (一)品尝“诚实果实”,本环节是让学生举例说自己诚实守信的故事;说说身边发生过的诚实或不诚实的故事。由于在本环节刚开始时没有及时地把这个问题给学生拓展,学生的思维没有及时的反映出诚实或不诚实的故事,所以造成了本环节一些尴尬的现象,我在设计这一环节的初衷目的是要学生以诚信为标准反思和评价自己的行为,找出差距与不足,通过学生的发言、讨论,他们基本都能找出自己平时在这方面做的不足的地方,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明白了诚实守信的人会得到回报,不诚信的人会付出代价。

  (二)学生自主看书讨论,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如:老师出示几组事例,请学生诊断事例,让学生阅读教科书10~11页的3个小故事后,让他们自由地发表意见给小明、劝小娟、送乐乐,这一环节的时间有点拖沓,抽的同学针对性不够强,有的同学提出的意见很好,但我没有及时地把有效问题抛出来给同学争辩、讨论,而是简单地评价了一下他们提出的观点,没有做到深入问题的`探究精神,比如:画图3的内容乐乐是个热情、豪爽的人,从来不拒绝别人的要求,同学们有什么事情都愿意找他帮忙,可是这次,他也遇到了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提出的观点很好,但我就一提代过了,没有及时地把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拿出来和同学们分享,所以我觉得自己在这课延伸、深入问题方面还做的不够。

  (三)收集“诚信格言卡”,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做到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bi,树立做诚信人的信念,这是让同学们动手、动脑的过程,同时也遵循了我们新课标要求的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要求孩子们自己收集或自己创作诚信的格言,并让他们说出这句格言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目的在于要求他们时刻用诚信的警句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通过这节课,我觉得自己的设计意图是正确的,但是在备学生这方面还要细致些,应该更多地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完整。作为青年教师的我认为这样的教学反思是很有价值的,只有通过这样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评价,年轻的我才会成长的更快。

  以上是我就本课的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愿我们携手同行!

8、《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反思

  《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以它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深受我和孩子们的喜欢。这种课型为低年级儿童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的奠基石。我觉得“品生”教学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让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交流中得到升华。“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努力在教学中架设从学习到生活、活动的桥梁。

  及时交流,升华认识。《课程标准》指出“讨论是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因此在活动过后我们要及时让孩子们就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或心理感受进行有效的交流分享。如在《学做家务当帮手》每一活动过后我都及时辅导小组长组织交流。在交流中孩子们认识到了“妈妈(奶奶)每天给我洗衣服,很辛苦,所以我以后要听她们的话,还不乱弄脏衣服。”“衣服很难叠整齐,但是我一定要学会,再帮妈妈,让她不辛苦。”“指甲里有很多脏东西,以后我不留长指甲,还要经常洗手。”……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动,所以我建议学生把话写在“爱心卡”上回去说给家长听。

  开发课程资源,发挥地方资源与校园资源的作用。在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试着这样做:教学《感受夏天》中我则充分利用大海这一地方便利带领学生“亲亲大自然”,然而海边的`载沙行为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索性讲起载沙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有效制止这一行为,当然,一年级孩子所能做的便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写“爱护沙滩不载沙”等标语。过后就这一主题我开展了“保护大自然”的班队课,学生通过一组组照片和一段段声情并茂的解说认识到:大自然很美丽,但很脆弱。并签名表示从现在开始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爱护我们的大自然。接下来,我将充分利用学校的绿色资源带领学生定时开展“护绿”活动。教材或教参只是为我们提供个参考,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借助“参考”努力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孩子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更广阔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9、品德与生活《影子的探索》教学反思

  我们知道《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活动的形式为儿童开辟了一个宽阔的舞台。我们怎样利用好这个舞台,把枯燥无味的说教融入到形式多样、灵活有趣的活动中呢?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更多关注的是课堂中随机生成的教育信息。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因此,本节课在目标达成方面落实得比较到位,体现在以下几大亮点:

  一、关注开放性课堂对孩子能力的培养。

  《品德与生活》是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在这节课里,我打破了课堂上仅有的40分钟的局限,把学习的空间拓展到课前。课前,我带领学生与阳光亲密接触,在阳光下玩“找影子、踩影子”等游戏,从中启发他们留心观察影子的特点。还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天当中不同时间影子的长短与方向的变化等。课堂上,孩子提出了“影子有没有眼睛、鼻子、嘴”等问题,可见,学生的观察是很敏锐,思维是十分活跃的。这都是他们在课前愉快的探究活动中,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去发现,切切实实为课堂的学习交流打下基础。

  二、关注课堂的生成。

  在课堂上,我围绕“实验启示——交流发现——了解利用,感受乐趣——学会科学利用”这一主线,为他们创设了多个活动交流情景,如:指导做实验,探索影子位置和长短大小变化;动手操作,证实影子除了黑色,还会有其他颜色,学会在实践中修改自己的发现;利用手影表演故事,体会影子带来的快乐。这些都是由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机生成的,虽然说没有按预设的前后顺序进行,但从课堂上的讨论声音:“原来影子有长有短的”“原来影子还有彩色的”“原来手影戏是那么精彩的”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讨论中已经不断加深了对影子的认知。

  三、关注孩子的生活。

  《影子的探索》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学小知识,怎样在教学中凸现品德课的特点呢?我把教学的重点定为“体验影子这一自然现象的奇妙和有趣,感受影子为生活带来的'方便与乐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欲望。”从而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生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发现影子测量时间、指点方向的作用;利用手影表演故事,体会影子带来的快乐;了解皮影戏,感受影子艺术的神奇;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根据影子的特点,想办法减少影子对我们的不良影响,如课堂中让孩子把台灯摆在合适的位置,手术台上无影灯的发明等。

  品德教育是无痕的,整一节课,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科学的熏陶,感受到科学的神奇,体会科学带来的快乐,产生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发展了探索科学的能力。所以说,在整一节课的处理上还是比较满意的。要是能在“无影灯”这块教学时多给一两分钟,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先让他们说说如何设计手术台灯后,才展示“无影灯”的话,我想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