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一等奖
1、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及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关键点: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算法。
教学用具:
钉子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同学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自从“龟兔赛跑”兔子失败之后,它一直很不服气,就想找个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这一天,在遥远的森林里,动物又举行了一次龟兔赛跑。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裁判员虎王正在宣布比赛路线。
说:“请运动员小兔沿第一块草坪跑一圈,运动员乌龟沿第二块草坪跑一圈。”小兔一看着急地说:“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乌龟的长!”
师述:到底小兔跑的路程是不是比乌龟的长呢?咱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多媒体)你有办法判断出谁跑的路程长吗?
学生讨论。(得出可以比较这两块图形的周长。)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出示目标指名读读)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兔子的路程: 提问:兔子的`路线有什么特点?(长方形)长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呢?怎么算长方形的周长呢?
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小组讨论看你们有几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汇报结果。
师:现在我们发现求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的方法,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小组讨论后汇报小结:宽+长+宽+长=周长 宽+宽+长+长=周长宽×2+长×2=周长 (长+宽)×2=周长师: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有这么几种,这里的每一种方法都很棒,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今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求长方形的周长。
2、小龟的路程提问:怎样计算乌龟的路线(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小组讨论解决方法:讨论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你有哪些方法?总结成公式。
汇报结果: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 边长×2+边长×2=周长 边长×4=周长
3、得出他俩的路程一样长乌龟和兔子比赛究竟谁胜利了?(对,小兔获得了胜利。)
4、给小兔点掌声,有错就改,真棒!希望我们也能像小兔那样作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学生。
三、巩固深化,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出示)
1、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求它们的周长。
2、求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学生测量、计算。)
3、求毛巾的周长:(出示)
4、求跑两周多长:(出示)5、求篱笆的长:(出示)
四、课堂总结。学生交流本节课都学到了什么?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简短的话告诉大家吗?同桌互说,然后告诉大家
五、课后延伸,解决实际问题。
1、寻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周长的知识?(3-5个)
2、小组为单位,搜集数据计算教室门、窗、课桌、凳子面的周长。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长方形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p63~65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
2.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及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到相同个数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并能理解拼成的 长方形的周长为什么不相等。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台、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大的、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硬纸片每小组20张。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设计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线”,重社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鼓励算法多样化,努力使学生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新知,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1.提问: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来举例说明周长是什么意思?
(教师可多让几位学生举例说说,学生的回答肯定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有困难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三角板、课桌面、树干等说起,再逐步抽象到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指什么。)
2.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让学生上去指一指它们的周长各是指哪里的长度。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从形象感知逐渐深入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同时也使用权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举例以及指一指知道了周长的意思,我们来看生活中的一个问题。
二、探索交流、展开新课。
1.投影出示课本上的例题,学生读题。
2 .“理清题意。
师:谁来指一指这个篮球场的周长在哪儿,并告诉同学们哪条边是26米,哪条边是14米?
师:看懂了题目的意思,谁来告诉同学们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理解的?
(通过指一指、想一想使学生认识到求篮球场的周长实际上就是求篮球场四条边长度的总和。)
3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对题意理解得很清楚,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道题你准备怎样解答?
(这里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想的方法来算一算这个篮球场的周长。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师: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就知道大家都成功了,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拿到前面来展示一下?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说出这样做的道理。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板书)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以下这四种:
(1) 26+14+26+14=80(米)
(2) 26+26+14+14=80(米)
(3) 26*2=52(米)
14*2=28(米)
52+24=80(米)
(4)26+14=40(米)
40*2=80(米)
师:大家已经总结了四种方法,用这四种方法计算这个长方形篮场的周长都必须这个长方形的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到这里求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要知道它的长和宽。)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并说说这种方法的意思。
(这里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说完整的话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更要注意调控课堂。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各人喜欢的方法肯定有所不同。在讨论四种方法时可能对第1种方法和第2种方法不屑一顾,从而有些不耐烦,教师要及时对该同学的发言进行肯定并重复,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而渗透体现新课标“鼓励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
师:现在我们发现求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的方法,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交流后请一名学生总结一下。)
师: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是有这么几种,今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求长方形的周长。
4.“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个别差的可稍作指点。集体订正后可粗略统计正确情况。)
5“试一试”。
师:通过这两题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掌握得很好,如课换成正方形如何求它的周长呢?(投影出示试一试)
师:这题是老师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再来分析呢?还是同学们偿试一下自己解答呢?
[这里由学生自己作主,充分体现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致力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更进一步说明老师心目中有学生,把尊重学生放在首位。]
(学生练习,静等几分钟。)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各是怎样算的,同时看看你们那一组出现了哪几种不同的方法?
(讨论后请一组派个代表汇报,其它组如有不同意见可补充。)
[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了学生探险索、发现知识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又能使组员之间形成观点交锋、思维共享,达到学习互补的目的。]
三、组织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集体订正时注意了解全班的正确率。)
2.“想想做做”第4题、第5题。
(要求学生先默看题目,然后说说对题目的理解,使他们认识到第4题实际上就是求一个长2米、宽1米的长方形的周长。第5题实际上就是求边长是6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这里可让前面题目做错的同学上前板演,再有针对性地订正。)
3.“想想做做”第6题。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拼图”游戏,大家有兴趣吗?(投影出示题目)
师:请各组同学拿出小正方形纸片,同心合力,先按要求拼出图形,再讨论出问题的
答案,同时请组长安排一名同学作好记录。
(学生动手操作、合作讨论,教师可参与其中一组。)
学生到实物投影仪前汇报,肯定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
师:由此可见,用相同个数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而且拼成的各个长方形的周长是不相等的。为什么都是有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出的和长方形,周长却不同呢?你认为拼出的长方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这里让学生稍作讨论,努力通过学生的回答得出因为拼出的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不同,所以周长也就不同,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拼出的长方形的周长与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短有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简短的话告诉大家吗?同桌互说,然后告诉大家。
[让学生自己总结,既可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又可以使学生从中总结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一等奖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0、111页周长的概念和例1,“练一练”以及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认识周长的含义,理解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难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理解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
线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并提问:各是什么图形?
正方形的特点是什么?长方形的特点是什么?
二、教学新课
1、教学周长的含义。
看第110页的图,量出它们每边的长。
(1)让学生填在书上,指名回答。
出示:正方形四条边长的和是(8)厘米;长方形四条边长的和是(10)厘米。
(2)引出周长的概念。结合上题说明: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长方形四条边长的总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3)指名回答:
正方形的周长是指什么?
你能说一说上面两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吗?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分别说出各是什么图形。让学生自己描出周长。
3、教学例1
提问:(1)边长指的`是什么?
(2)量一量边长是多少。
(3)你能算出它的周长吗?
让学生自己计算周长,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两种算法。
板书:3+3+3+3=12(厘米)
3×4=12(厘米)
结合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哪种比较简便?
小结:求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求正方形4条边的和。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相等,所以求塔的周长就是求4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也就是用边长乘以4。
(4)指名回答,算式中的3和4各表示什么?12表示什么?
为什么可以用3×4来计算?
(5)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用什么方法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量出下面正方形的边长,再算出它的周长。
提问:知道了什么条件,就可以求正方形的周长?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部分内容:一是知道了周长的含义,二是初步学会求正方形的周长。你知道什么是周长?正方形的周长怎样算比较简便?
五、作业布置
练习二十四第1、2题。
4、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准备:
准备小棒、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流程一、基本练习
PPT出示(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一个等腰梯形)
1、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你能说说屏幕上图形的周长是指什么吗?(暂停)
2、师: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边讲解PPT边闪动平面图形的边线,接着PPT导入平面图形每条边长的数据)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你会算吗?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师:这两个图形的'周长都是12厘米,你们算对了吗?
流程二、引入课题
PPT出示
1、师:学校里有一块长方形的篮球场和一块正方形的草坪。小明和小红分别沿着篮球场和草坪的边各走一圈,他们走的一样快,怎样能知道谁先走完呢?
2、师:对了,计算出篮球场和草坪的周长,谜底就会自然揭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PPT出示课题)
流程三、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PPT导入:上面图片中左上角篮球场放大充满全屏,并标明数据,
1、师:我们先来研究篮球场的周长。请同学们先想一想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怎样算篮球场的周长?然后试着列式算一算,最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算法。(暂停)
2、师:同学们一定想出了很多种算法,老师这里收集到几种,我们一起来看看。
PPT导入:(1)28+15+28+15=86(米)
(2)28+28+15+15=86(米)
(3)28×2=56(米),15×2=30(米),56+30=86(米)
3、师:第一种算法是把四条边的长顺次加起来;第二种算法是把相同的数放在一起加,第三种算法是先算两条长是多少,再算两条宽是多少,最后加起来。其实,这三种方法都是按照周长的概念计算的。也有同学是这样算的,你们看的懂吗?互相说一说。(暂停)
PPT导入:
(4)26+14=40(米),40×2=80(米)
4、师:因为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所以也可以先将一条长和一条宽的长度加起来,再乘上2,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5、师: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现在你会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吗?在小组里说说看。(暂停)
第三段:教学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流程四、教学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1、师:下面我们来研究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PPT出示:上面图片中右下角草坪放大充满全屏,并标上:草坪的边长是20米。
2、师:请同学们自己先列式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暂停)
PPT导入:
(1)20+20+20+20=80(米)
(2)20×4=80(米)
3、师:同学们可能出现下面两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你们能看懂吗?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简便?
4、师:现在你们能回答一开始的问题吗?小明沿着篮球场的边走一圈,小红沿着草坪的边走一圈,如果他们走得一样快,谁先走完呢?为什么?
第四段:教学想想做做1、2、3、4、5、
流程五、教学“想想做做第1、2题”
1、师:现在我们来完成“想想做做”第1、2两题。在动手做之前请同学们先思考:你准备测量几条边的长度,然后再动手测量、计算。(暂停)
2、师: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所以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只需测量一组长和宽就行了。而正方形四条边全相等,所以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时只要测量一条边的长度。
流程六、教学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这是想想做做的第3题:
1、师:请大家在作业本上计算每个图形的周长,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比一比谁的算法最简便。(暂停)
2、师:我们一起来核对一下,你们是这样算的吗?
流程七、教学想想做做第4、5题
1、师:下面我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师:先想一想,计算需要多少米长的铝合金材料,就是计算镜子的什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暂停)
3、师:镜子的形状是长方形,计算需要多少米长的铝合金材料,就是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暂停)因此做这样一个镜框,应该需要大约6米的铝合金材料。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第五段:教学想想做做6
流程八、教学想想做做第6题
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动手拼一拼的游戏。活动要求是:用4个边长1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暂停)
2、师:老师也和同学一起拼,你们拼的方法和老师一样吗?(边演示课件边说明)
3、师:用4个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拼的方法是唯一的。这个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厘米?(暂停)周长又是多少呢?
4、师:下面我们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吗?拼成的长方形长、宽各多少厘米?(暂停)
5、师:有的同学拼成的是长6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有的同学拼成的是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边说边导入两个长方形)。猜一猜它们的周长会相等吗?再算一算验证你的猜想。(暂停)
6、师:比较拼成的两个长方形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7、师:用6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拼成一行,也可以拼成两行,由于拼法不同,长宽不同,周长也不相等。
第六段:全课总结
流程九、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你还有什么收获?
5、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一等奖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教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学校篮球场的题材,提出计算篮球场周长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全班交流来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在交流的基础上比较,选择算法。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则安排在“试一试”中让学生独立探索、计算。通过交流掌握方法。
“想想做做”从直接看图计算,量一量获取有关数据再计算,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最后在图形的拼摆中关注图形周长的变化,这样由浅入深,既巩固了周长的计算方法,又使学生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还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教材P63例题,P64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来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通过测量、计算、拼图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生初步体会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以及拼图中图形边长以及周长的变化,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其中乐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周长计算的算法理解及交流喜欢的算法基础上逐步掌握长方形周长计算。
教学过程:
一、疑问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手中的是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你们想用它们来拼图形吗?
1、出示题目“用4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师:请一生读题。你会拼吗? 生:拼一拼。
全班交流。
2、师:用同样的4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会不会相等呢?今天就来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揭示课题)学完了这一课再来解答这一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1、导入,师:你去过标准的篮球场吗?
生:有,没有。
师:这里有一个标准的蓝球场,(演示课件:这是学校的蓝球场)
这个蓝球场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谁来指指篮球场边的各部分名称。(生指一指)几条长?几条宽?
师:篮球场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一起来看看。(演示课件: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
师:根据长和宽,你能提什么问题?(演示课件: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2、师:谁来指一指篮球场周长。(生指)篮球场周长也就是围成这个篮球场几条边长的和。你会算吗?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生:独立计算,师巡视学生。
师:有不一样的上去写。
生:①26×2+14+14=80(米)
②14×2+26+26=80(米)
③26+26+14+14=80(米)
④ 26×2=52(米)
14×2=28(米)
52+28=80(米)
⑤ 26+14=40(米)
40×2=80(米)
3、交流:
①26×2+14+14,26是篮球场的什么?(长)为什么×2?14呢?为什么有2个14相加?
②14×2+26+26。同上。
③26+26+14+14,你根据什么来求周长?(长+长+宽+宽=长方形周长)
④你根据什么来求周长?(长×2+宽×2)为什么×2?
比较:③和②有何不同?(26+26-26×2,14+14-14×2)
⑤26+14=40指的是什么?为什么×2(生指一指,1个长和宽,2个长和宽)
4、师: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生:第⑤种,因为第5种较简便,
第③④种,因为③④种比较好理解。
5、师:要求长方形周长,必须要知道和宽,如果长和宽不知道,怎么办呢?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提示:对边相等,只要量几个长和宽就可以了?)多种答案
(二)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1、导入:刚才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学习的很好,你们想学习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吗?(课件演示: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师:边长是几条边的长?边长25厘米是哪一段,周长呢?请生指一指。会计算出正方形周长吗?
生:独在计算后上黑板写
①25+25+25+25=100(厘米)
②25×4=100(厘米)
2、全班交流
(1)、25+25+25+25,25指什么?(边长),根据什么来求正方形周长?
(2)、25X4,为何边长X4?
4、你喜欢那种算法?为什么?
5、要求正方形周长,必须要知道什么?(边长)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提示:4条边相等,只要量几条边长就行了?)2X4=8cm 1x4=4 cm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口头报(1)6+3=9 cm 6X2=12 cm
9X2=18 cm 3X2=6 cm 12+6=18 cm
(2)3+4=7 cm 3X2=6 cm 7X2=14 cm
4X2=8 cm 6+8 =14cm
(3) 3+3+3+3=12 cm
3X4=12 cm
过渡语:有很多实际问题都要用到周长的计算,(学生说教室周围用到周长的计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师:镜子长2m,宽1m,镜子边框用铝合金材料做的,要求大约要多少铝合金材料,就是求镜子的什么?(周长)
生:口头报答案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师:“四周栏杆”指的什么?(生上来指一指)求“四周栏杆”长就是求什么?
生:口头报答案。
4、(1)解决导入中的那道题,
□□□□中,长宽各多少?为什么?周长是多少?
□□中,边长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
周长相等吗?
(2)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可以拼成哪些不同的图形?长和宽各是多少?周长是多少?(出示黑板)
生:上黑板拼出不同答案。
师:出示黑板:□□□□□□ □□□
□□□ 问:长宽各多少?周长呢?(生动手算)周长相等吗?
(3)用12个拼呢?(出示黑板)
生:上黑板拼
师:同上。“哪个周长最长,哪个周长最短?”
6、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美国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然而,真理都是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诞生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课本第63页的例题及第6465页的练习。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材的例题的安排是测量学校篮球场的周长。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又紧贴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有选择的使用,做了整合处理。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根据以往的教学要求理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总结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公式。
根据新课程目标及大纲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基础,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获得解题方法上。在我的第一次试教的时候,长方形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我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打算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这样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然而,在比较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的感知哪种方法比较简便时,大部分学生认为长加宽的和乘2,这种计算方法很费事。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原来在于计算28+15是进位加法,没有乘法来的快,所以大部分学生认为282,152这种方法比较简便。针对我们班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的新理念,对教学内容做了重新的修改,则,长方形的长是30米,宽是10米。在教学时,由于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十数,学生口算速度比较快,想到的方法也很多。然而在学生汇报的时候,我不止是引导他说自己的方法,还要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让其他的学生也能认识并理解这种计算方法。
学生一:30+30+10+10=80米
想法:求长方形的周长就是求它的四边的长。
学生二:302=60米 102=20米 60+20=80米
想法:长方形有两条相等的长,两条相等的宽。
学生三:30+10=40米 402=80米
想法:长方形有两个这样的长加宽。
学生四:204=80米
想法:长比宽多20米,如果给宽10米,那它每边就都是20米。
在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后,我并没有急于对算法进行优化,而是引导他们理解不同的算法。谁的.想法和他一样呢?那你也来说说你的想法吧!通过这样的提问,让每个学生在说与倾听的过程中感受并理解每一种算法。那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呢?并说说你的理由。其实,在学生说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就已经在对每一种算法进行优化了。当第三种方法被喜欢的理由让大家信服时,则已经达到算法的优化了。这样设计,在没有揭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前提下,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既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使相关的探索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活动,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有个性的过程。同时,能够让每个学生在快乐、自主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实现解决问题方法上的优化。
7、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一、让学生通过猜想激发学习兴趣。
我首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让学生指一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接着让学生猜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那一个图形周长长一些,最后要让学生探讨用最好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的正确性。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
周长的计算方法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获得解题方法上,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因为有了前面周长的认识,学生自主探索并不困难,关键是对各种算法的沟通、比较和理解。在学生交流算法时,我一方面让学生适当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始终抓住问题的本质——不管怎样列式,都是求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的总和。几种方法中,长加宽的和乘2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利用画图帮助学生理解。
但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老师的组织作用不能忽视。学生自主交流时间还不够充分,交流不彻底。
三、练习设计开放有层次。
本节课的另一重点是通过测量和计算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图形的周长与边之间的关系。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长和宽,要求正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边长。因此基本练习没有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自己在量的过程中体验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长和宽,求正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边长。让学生巩固一下基本方法。
栅栏题,比较灵活比较开放,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第一个问题应该先让学生做一做,再做一边靠墙的情况,效果会更好些。
整节课上下来,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学生掌握的还是不够扎实,有点急于求成,从练习中发现学生还是习惯用原来的计算方法。二是对于有难度的习题,给学生探讨时间短。
今后的教学要注意了解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水平,该扶则扶,该放则放。
8、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反思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一、让学生通过猜想激发学习兴趣。
我首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让学生指一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接着让学生猜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那一个图形周长长一些,最后要让学生探讨用最好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的正确性。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
周长的计算方法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获得解题方法上,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因为有了前面周长的认识,学生自主探索并不困难,关键是对各种算法的沟通、比较和理解。在学生交流算法时,我一方面让学生适当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始终抓住问题的本质——不管怎样列式,都是求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的总和。几种方法中,长加宽的和乘2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利用画图帮助学生理解。
但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老师的组织作用不能忽视。学生自主交流时间还不够充分,交流不彻底。
三、练习设计开放有层次。
本节课的另一重点是通过测量和计算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图形的周长与边之间的关系。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长和宽,要求正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边长。因此基本练习没有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自己在量的过程中体验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长和宽,求正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边长。让学生巩固一下基本方法。
栅栏题,比较灵活比较开放,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第一个问题应该先让学生做一做,再做一边靠墙的情况,效果会更好些。
整节课上下来,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学生掌握的还是不够扎实,有点急于求成,从练习中发现学生还是习惯用原来的计算方法。二是对于有难度的习题,给学生探讨时间短。
今后的教学要注意了解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水平,该扶则扶,该放则放。
9、《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教学反思
一、引导同学借助已有的图形周长的意义,理解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图形周长的意义是同学已有的认知基础,更是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核心,只有抓住这个核心,引导同学从周长意义动身,去反思、解释,才干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如:同学在交流周长计算方法时,注意引导同学围绕周长意义来进行辨析,从而掌握计算方法。再如:第二个练习,当多数同学出现 4+7+2+3=16这种方法之后,和时引导同学借助周长意义来发现问题。这样,通过以上活动,协助同学理解掌握了周长的计算方法,同学不只知道怎样计算,还知道为什么这样算。从而形成牢固知识结构。
二、在关键地方创设问题,引发同学的思维,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本节课,注意在关键地方创设问题。如:仔细观察情境图,图中都有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这是知识的生长点;要求给长方形花坛安上护栏,需要先求什么?这是知识的转折点,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基础。和时协助同学分析问题。再如:出现(4+8)2这种方法时,引导同学说出括号里要求的是什么?在重点处协助同学理解方法。再如:猜猜看,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用两个这样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在同学思维容易混淆的地方,创设问题,激发同学认知抵触。引发同学探究学习的兴趣。最后一题你能根据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求出它的周长吗?在同学思维受阻的地方创设问题,为同学思维指明了方向。正因为能在关键处创设问题,能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同学学习比较投入,为同学学习方法奠定基础。
三、重视同学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提高同学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在引导同学发现问题、理解问题的基础上,注意先让同学独立考虑,在同学有了想法的基础上再引导同学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点拨,协助同学理解计算方法,思维发生碰撞。如:探索周长计算方法时,先让同学独立考虑,当同学有了想法,和时交流,再借助周长意义来判断理解掌握方法。再如:练习一,先猜一猜,找准问题,然后验证,找到答案,再解释原因。为什么拼成大长方形后周长是20厘米,而不是24厘米呢?你是怎样想的?同学发现,这两个宽已经不是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了。发展了同学的思维。正因为有了同学独立考虑,同学才有言可发,正因为有了教师的点拨,同学认识才比较到位。
四、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逐步发展同学的思维能力。
如:练习一,问题一从先求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入手,再验证,最后通过拼生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对比,发现减少的越多,剩下的越少,反之减少的越少,剩下的越多,渗透一种函数思想。再如:练习二,是一道发散思维题,是一个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一题多解巩固了周长的计算方法,同时发散同学的思维;后面多题一解,发展同学概括能力,同时体会转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