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修饰课程表》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2023-08-12 10:03:11

  《修饰课程表》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修饰课程表》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1、《修饰课程表》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为表格添加文字并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设置文字格式,为单元格添加底纹

  [教学目标]:

  1、会依照课本的详细步骤修饰和美化课程表

  2、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了解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方法;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发同学动手操作的兴趣和培养同学合作交流,相互协助的意识;增强同学成绩感。

  [教学重、难点]:

  表格的各种选定操作

  [教学准备]:

  网络教室、深蓝易思广播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一张已修饰好的班级课程表)同学们,大家看看张课程表是不是比我们上节课设计的空课程表来得漂亮些,色彩丰富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对表格进行修饰和美化。

  二、新授:对空课程表进行美化与修饰

  活动一:添加文字并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

  师:先示范操作一遍,在操作的过程中强调一些注意事项,对于同学操作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进行特别交待。形成阶段性任务后让同学观察一段时间,以明确阶段性任务。

  生:对照课本中的步骤,自已独立完成任务。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同桌互助,小组互助。教师允许小组中完成任务的同学作为小老师检协助本组同学完成任务并进行检查。

  师:到同学中去,边检查,边指导。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决定是否暂时中断练习进行再强调。

  活动二:设置字体

  1、选定操作

  2、设置文字格式

  师:先示范操作一遍,在操作的过程中强调一些注意事项,对于同学操作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进行特别交待。形成阶段性任务后让同学观察一段时间,以明确阶段性任务。

  生:对照课本中的步骤,自已独立完成任务。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同桌互助,小组互助。教师允许小组中完成任务的同学作为小老师检协助本组同学完成任务并进行检查。

  师:到同学中去,边检查,边指导。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决定是否暂时中断练习进行再强调。

  活动三:设置单元格

  为课程表中的单元格添加底纹

  试一试:

  使用“绘制斜线表头”的方法制作课程表斜线表头。

2、《修饰课程表》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在当下社会,我们都跟倡议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倡议书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那么一般倡议书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修饰倡议书文字》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修饰倡议书文字》,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说教材,说学生,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媒体,说设计,说小结。

  说教材:本课是选自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3册第1单元 班级环境齐关心中的《第3课 修饰倡议书文字》,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本课的主要内容有:格式工具栏中的“字体”、“字号”、“字体颜色”的设置以及格式刷的使用。

  本课是教材关于word2003文字处理知识的铺垫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word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word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本课的教学重点:(1)文字字体、字号的设置方法;字号的表示方法及大小比较。(2)文字颜色的设置方法。(3)格式刷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1)对文字进行合理地美化。(2)各种文字格式的搭配。

  说学生:学生在学习前两课的基础上,已经初步认识了Word软件,基本掌握了文字输入及选中、修改等相关操作。本课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Word软件中设置文字格式的基本操作,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培养审美意识。

  另外,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学习计算机非常感兴趣。不喜欢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非常喜欢实践知识,擅长于动脑动手,但很难把握操作技巧,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去实践。

  说目标: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它们分别是:

  知识与技能:

  ⑴ 学习了解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掌握。

  ⑵ 了解格式刷,并能使用格式刷进行快速设置。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探索实践,逐步掌握文字美化的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完成文字修饰工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在不断尝试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同时,继续培养学生“先选定,后操作”的操作规范。

  说教法: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以及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着这个主导思想,结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领者,通过情境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效运用心理激励,让学生乐学;通过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体;通过尝试教学法,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体验收获成功的快乐。

  说学法:课堂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在课堂中以“动中学-学中探-探中悟”的形式,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整个学习过程活起来,动起来,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口动手又动脑,既获取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说媒体:1、硬件资源:计算机网络教室及教学系统;2、软件资源:powerpoint

  说设计: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大体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好奇;

  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3、由扶到放,学会学习;

  4、创作交流,发现问题;

  5、成果展示,课外延伸;

  下面我将逐步进行解说: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好奇心。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在新课导入时,我利用一段外星小朋友爱丽丝来地球求学的视频,以爱丽丝的三个难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课堂教学服务。

  具体呈现如下:同学们,今天在咱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谁吧?(播放视频)原来是火星小学来的爱丽丝,她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同学们,你们愿意和爱丽丝一起学习吗?既然同学们都说愿意,那我们就把爱丽丝请进咱们的课堂中来吧!爱丽丝还带来了三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爱丽丝,和她一起解决吗?看来,咱们班的同学们还真是一帮热心的好人呐!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环节,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也就是爱丽丝的第一个难题:展示两份倡议书,一份未修饰文字的倡议书,一份修饰过文字的倡议书,比较这两份倡议书,揭示课题。

  具体呈现如下: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爱丽丝的第一个难题吧!这是两份倡议书,爱丽丝要我们帮忙选一张最好看的贴在他们班级的宣传栏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份倡议书,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哪一份倡议书更适合张贴在宣传栏里呢?嗯,文字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字体也不一样。说的真好,你观察的可真仔细。那你们知道这份好看的倡议书是如何制作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 修饰倡议书文字》

  第三个环节,由扶到放,学会学习。以教师提醒文字的美化可以使用“格式工具栏”为线索,以尝试设置倡议书标题文字格式为:“黑体”、“一号”、“深蓝”为任务,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格式工具栏”中各个按钮作用,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

  在此环节中,我设置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以教师展示格式工具栏在word界面的位置,简要介绍利用格式工具栏可以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以及字体的颜色,之后布置任务:鼓励学生尝试设置倡议书标题文字的格式为:“黑体”、“一号”、“深蓝”,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一号”文字和“四号”文字,哪一种字号的文字更大一些?(2)“8”和“28”,哪一种字号的文字更大一些? (3)你能将你的操作秘籍分享给大家,分享给爱丽丝吗?遇到问题可以从课本中寻找答案。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已经完成操作的同学可以帮助自己身边的同学完成任务。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可以请完成的比较熟练的同学演示操作,分享经验。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遇到问题从课本中寻找答案的习惯,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促进学生之间友谊的加深。第二个部分,爱丽丝的第二个难题:利用提前用屏幕录制专家录制好的视频,提出问题:为什么爱丽丝的操作不正确,你能帮她找到原因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没有提前选定正文的内容,然后再操作。通过这个环节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先选定后操作”的操作习惯。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字字体、字号以及颜色的设置的方法。

  第四个环节,创作交流,发现问题。爱丽丝的第三个难题。展示爱丽丝的语文、数学作业以及作业要求,你能帮助爱丽丝解决这个难题吗?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那一份作业帮帮爱丽丝。

  在这一个环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任务进行操作。但在这两个任务中,都有同样的一个问题,要对不同位置的'文字进行同样文字格式的设置,如果要一个一个进行设置,那肯定会比较麻烦。就此提出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更加快捷的帮助爱丽丝完成作业要求?”引出格式刷的教学。教师先演示格式刷的使用方法,之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这样进行设计,更能突出使用格式刷进行文字格式设置的便捷性,也使格式刷的介绍变得更加顺理成章了。

  最后一个环节,成果展示,课外延伸。收集学生帮助爱丽丝完成的作业,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评选出最佳作业,给与表扬和奖励。

  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建议学生自己书写一份班级倡议书,并根据自己的审美观,设置文字的格式,做好文字美化工作。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及他人,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这一部分当中,我还将采取小组的推荐的形式,选取几份有代表性的,做的好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课堂中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方便生活,服务生活,因此,我鼓励学生能够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能够了解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使用意识。建议学生自己书写一份班级倡议书并进行文字的美化,不仅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

  最后,说小结:本课在教学中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说说自己的本节课的收获,以及自己在操作过程中能和大家分享的一些小窍门。通过这一环节 的设置,让学生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回顾总结,做到温故而知新,分享小窍门更能让集思广益,这些也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3、《修饰课程表》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需要使用倡议书的事情愈发增多,倡议书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的特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份恰当的倡议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修饰倡议书文字》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前面学习文字选定的基础上,掌握文字的字体、字号、字体颜色等格式的修饰,并理解它们的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

  注重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注重学生修改发展;继续培养学生“先选定,后操作”的操作规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对倡议书进行文字格式修饰的方法,在介绍过程中复习了文字的选定方法,主要介绍了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知识。

  2、教学重点

  (1)文字字体、字号的设置方法;字号的表示方法及大小比较。

  (2)文字颜色的设置方法。

  3、教学难点

  (1)文字美化的作用。

  (2)各种文字格式的搭配。

  三、教学安排

  1、课时安排:1课时。

  2、教学地点安排:装有教学控制软件的机房。

  四、教学准备

  1、教师的准备工作

  (1)教案

  (2)上课资料。

  (3)教具准备。

  2、学生的准备工作

  (1)复习“word”软件中文字选定的操作。

  (2)预习本课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字的选定方法,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各种文字选定的方法,并总结:选定一行文字;选定一段文字;选择几个文字。

  学生活动:打开文档“倡议书”,按要求操作,教师跟堂观察。

  创设情境:

  屏幕广播:倡议书修饰前后的对比。

  下面是同一个倡议书的两种不同效果,大家认为哪一个样式比较好?说说看,为什么好?

  学生活动:观察、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学生发表观察结果。

  教师概括:第二个倡议书进行了文字的修饰,使得倡议书文字醒目、重点突出。

  引入新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修饰倡议书文字。

  第二阶段:讲授,围绕目标,整体感知

  讲授新课:

  提出任务:首先我们看标题文字,修饰后的倡议书标题显得很突出,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主要是因为对它进行了字体和字号设置。

  教师演示一:选定标题文字,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字体”右边的按钮,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字体。

  学生活动:观察教师演示。

  教师强调:操作之前一定要先选定需要修饰的文字,即“先选定,后操作”。

  学生活动:打开自己的倡议书,对标题进行字体设置。

  教师提问:大家直接运行“word文字”,并输入几个汉字,看看此时是什么字体?学生活动:运行“word”,输入汉字,查看字体。教师总结:在不做任何字体设置的情况下,文字的字体为“宋体”,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默认”,也就是汉字的默认的字体是“宋体”,英文默认字体,大家按同样的方法可以得知是“times new roman”。

  提出任务:标题需要设置字号较大些,正文则相比较标题要小一些。

  学生活动:自主实践,设置正方。

  讲解演示二:介绍字体颜色设置时,字的颜色不能过于浅,以免影响观看。

  学生活动:观察演示过程,领会操作技巧。

  讲解演示三:相同的格式设置,还可以用“格式刷”帮助快速设置。

  学生活动:观察演示过程,领会操作技巧。学生练习:设置倡议书结尾部分格式。

  第三阶段:小结、练习部分。

  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试一试”部分练习。

4、《修饰课程表》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本课说明

  本课是在课余计划文字美化的基础上,对计划内容进行段落格式方面的修饰。本课主要介绍段落的选定方法,段落对齐、缩进、间距等概念及其修饰方法,并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审美观。

  二、学习目标

  1、知识性目标

  让学生了解段落的对齐、缩进、间距等概念和操作方法。

  2、技能性目标

  通过学习和练习,能够对一篇文章熟练设置段落格式。

  3、情感性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继续培养学生“先选定,后操作”的操作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段落的选定方法;

  (2)段落对齐与缩进的定义与修饰;

  (3)段落间距的定义与修饰。

  2、教学难点

  (1)各种段落对齐方式的.区别;

  (2)各种段落缩进方式的区别;

  (3)各种段落间距的区别。

  四、教学准备

  上一节课所完成的“课余计划”文件和几篇文章修饰较好的海报。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运行“wps文字”软件,打开上节的文档“我的课余计划”。

  提问:经过文字美化的“我的课余计划”和我们单元前面的“我的课余计划”效果图有什么样不一样?

  屏幕广播:大家认为哪一种样式较好?并说说看其为什么好?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教师将汇报总结:修饰计划段落格式主要包括段落对齐、段落缩进、段间距、行间距等。在进行段落格式修饰之前,首先选择相应的段落。

  2、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设置对齐缩进操作。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察;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思考:在设置段落对齐时,如果只选定一段,是不是非要将整段文字全部选定?

  学生交流汇报操作。

  (2)指导学生设置段落间距。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察;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指导学生设置行间距。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察;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实践

  任务:请同学们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设置“我的课余计划”内容。

  学生实践、教师反指导帮助。

  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相互进行评价。

  4、巩固练习

  根据自己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完成“试一试”部分练习。

  5、评价小结。

5、《修饰课程表》优秀教案一等奖设计

  《春晓》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为此我作如下教学设计:

  1.

  引入激趣

  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播放《春晓》教学电视片,让学生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2.

  初读感知

  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得连贯。注意读准下列字音:“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啼”是第二声。读后可以说说诗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

  精读理解

  (1)指导学生通过说说“晓”“眠”“觉”“啼”“知”等词的'意思。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说给全班的同学听,同时屏幕上打出古诗意思的图画。教师要告诉学生,古诗语句由于字数的严格限制,常常要省略一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和题目补充出来。如“夜来风雨声”一句,联系诗题,可以知道是“(我忽然想起)(昨天)夜里的风雨声”的意思。

  (3)看着屏幕上打出的画面,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4)朗读《春晓》,指导读出节奏和重音,读出韵脚。屏幕上打出这首诗,标明节奏和重音。

  4.

  品读领悟

  (1)屏幕上出现古诗意思的画面,同时有配乐朗读,听了一遍后,学生跟读,然后指名朗读,大家评议。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互背,全班背诵。

  (3)屏幕再现图画,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在空中飞翔,地面有落花。

  ①学生看着画面,背诵《春晓》。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

  ②教师小结:诗人把握住“春晓”这一季节的时间和特点,把自己酣睡初醒的所感所闻依次写出,构成一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景,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之情。

  ③屏幕上依次显现四句诗表现的画面,学生看图吟诵,体会意境。

6、《欣赏与设计》优秀教学反思

  运用所学的图形设计图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体会到图形世界的神奇和美丽,同时在分析图案和创造图案中,学生还将进一步巩固对所学图形特征的认识。因此,在认识圆后,教材安排了欣赏与设计的内容。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视野的开拓,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有一定的审美和想象能力,本课是在学生对圆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想象和设计,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同时也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发展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我是小小设计师”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设计才能,在活动中教师也应多以表扬鼓励为主,寓教于乐,这样,为学生创设的.良好学习氛围更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自信,更有助于帮助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1、欣赏美丽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材首先呈现了四幅图案让学生欣赏。教学时,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怎样组成的(如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让学生感受到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提高分析图形的能力。

  2、运用平移、旋转、对称的现象观察、探究美丽的复杂图案。

  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对称图案的美,并体验到复杂美丽的图案其实可以用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教师要真正地做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和圆有关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的?

  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美丽的复杂图案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强化感知:美丽的复杂图案可以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为后面的设计活动做铺垫。

  4、模仿练习。在练习本上模仿书上画出三幅用圆设计的简单图案。

  颜色的搭配也是使图案变漂亮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审美能力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自己的搭配方案,再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相互交换意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最后通过模仿练习、评一评等活动,建立学生自信,为后面设计比赛打下基础。

  5、开展设计活动,交流汇报。

  在欣赏了各种漂亮图案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设计漂亮的图案,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不仅离不开数学,而且数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

7、《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火烧云》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描写了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象,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

  【设计理念】

  《火烧云》一课写了晚饭后火烧云从出现到消失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我根据本单元的单元导读要求重点在于 “注意积累材料”和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运用讲授法,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不同形式和层次地阅读和交流等,帮助学生理解字、词,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边读课文边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地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及形态的变化的;并能边读课文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教具准备】

  火烧云相关资料介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导入:

  进行汉字加笔画组成新字游戏。教师出示汉字“二”,要求加两笔变成新字,从而引出“云”字;

  2、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看到过一些什么颜色的云?从而引出“火烧云”。

  3、课题板书:

  4、火烧云

  学生齐读课题。

  4、学习教师补充的火烧云的资料。从中明白什么叫火烧云?火烧云的作用!并积累和理解关与天气的谚语“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

  二、明确目标,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导读:

  找出本课的学习要求。

  在指名学生回答后学生齐读要求。

  ⑴ 认真读课文:

  随着课文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

  ⑵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学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⑴ 读不准的字音借助拼音读正确。

  ⑵ 请学生范读带拼音的词语并教读。

  ⑶ 读通句子,难句反复读几遍,读通为止。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1、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要求:

  ⑴ 自由阅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

  (火烧云的变化)

  ⑵ 全文围绕重点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精读,要求:

  ⑴ 边读课文边想象当时的画面景象。

  ⑵ 边读边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① 地面的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 火烧云的颜色有那些变化,你觉得还可能有那些?

  ③ 火烧云的形状有那些变化,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形状?火烧云的形状按( )──( )──( )三步顺序介绍的?

  3、汇报展示,深入感悟:

  ⑴ 地面景物的变化、使人心情激动,读出这种感情。

  ⑵ 火烧云的颜色还可能有苹果红、橘黄……

  ⑶ 火烧云的形状按“出现什么──是什么样──变模糊了”的顺序介绍的。

  四、总结延伸、指导背诵

  1、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提升情感:

  本文主要描写了火烧云上来时地面景物的变化、自身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有顺序地向我们展现了火烧云的奇妙景象。让人感觉无比的眷恋与喜爱。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教师指导。

  3、课后作业:

  ⑴ 在组长处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⑵ 继续查阅有关火烧云的资料。

  【板书设计】

  天空

  (1~2)上来了 (静态)

  地上

  火烧云 颜色 多 快 美

  (3~6)变化 (动态)

  形状 多 快 奇

  (7) 下去了

  【教学反思】

  《火烧云》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作者通过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晚霞画卷,让人读后有一种心旷神怡、意犹未尽的感觉。由于本文是一篇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文章,因此,在设计本文的教学设计时,我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后,回头总观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的确有一些值得总结和提高的地方。

  本文教学我在年级教研组常态课上上过,但由于下午是30分钟的'课堂,课文未教学完。今天,我再次在同年级3班上了这堂课,县教师进修校的领导、专家和本校部分老师听取这堂课,我认真记录了她们的建议。县进修校王校长对本堂课提出的建议是:

  1、本文重点也引导学生找出,应乘胜直追,抓住重点进行教学,可以淡化其余部分。

  2、条件允许下,可加入图片让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火烧云乃至自然景观的喜爱。县进修校古老师提出:学生的课堂上对文章的阅读显得少了。

  本校同年级王老师课后与我交流提到:

  这次执教较上次有进步,课堂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课堂学生阅读体现了层层推进、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且关注到了学生的学情做到了以学定教。

  听了大家的建议后,我也审视了自己的课堂,我认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尽力围绕学生进行教学,但是还不能运用自如,课堂的驾御能力还需锤炼,虽不是本班教学,但也应考虑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激情!课堂教学时间的调控和把握上也应注意强化重点部分的阅读与理解,甚至学生的欣赏,想象火烧云美丽的意境。今后在教学中,自己一定要注意立足教材,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学习来确定自己的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8、《雪孩子》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句,知道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

  3、苷?贰⒘骼?⒂懈星榈乩识量挝摹?br>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难点】

  “雪孩子化了”和“雪孩子飞到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课前准备】

  多媒体的课件、贴图、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用甜美的声音、盈盈的笑意、形象的图片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雪孩子、雪人、雪娃娃……)将此图片贴在黑板上,再问学生:“谁认识这个字(孩)?”“你是怎么认识的?”同学们畅所欲言,最后归纳出低年级孩子识字的方法: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问妈妈、查语文书后面的生字表,还可以进行猜读,如果以后学会了,还可以用的方法等。这部分内容主要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同学们回家都预习这一课了,谁能说说“这篇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一个问题引起悬念,学生自由发言。

  三、识字

  你们说得对不对,读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

  (学生边读边圈。)

  同学们回家都预习了,老师要考考你了,这些字你认识吗?(在黑板上贴字)读音,怎样记住,组词,说话等等。

  (小老师领读,猜字游戏。)

  四、阅读新课,理解课文

  教师请同学们听范读全文的课件,学生自由读并划好自然段。指名读,分组读,男生女生比读。

  第一自然要让指名读。通过读,使学生尽情地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领略雪的风采!“你读懂了什么呢?”“我读懂了雪下得非常大!”“从哪儿能看出雪下得大呢?”找出“一天一夜、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等词语都是说雪下得非常大。第二、三自然段,请同学们讲这幅图的主要意思,再结合画面的内容,体会小白兔往来火里加柴的原因。(因为屋子里很冷,所以小白兔往火里加了一些柴。)并且体会小白兔与雪孩子在一起玩的有多开心。

  五、培养能力,发展思维

  “这几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雪孩子哪里去了?”“雪孩子还会回来了吗?”这几个问题是关键,但不提出来,而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带着“你对哪个问题最感兴趣就研究哪个问题”来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深入到各组,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这部分内容一定要重点进行朗读训练,伴着优美的音乐、体会“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把描述的意境,体会雪孩子崇高的品质,体会小白兔的快乐与忧伤。

  六、突破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问了一个问题:“雪孩子化了以后,为什么会变成一朵白云呢?”然后演示“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重难点的理解:知道了在一定温度下雪遇热会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就成了云。“那么,文中的哪个词是说这种现象呢?”,“飞”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这部分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求证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七、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雪孩子还会回来吗?”这是孩子们最想知道的问题,但是老师不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想“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这个课件,以培养孩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讲解“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去了学习的乐趣、成长的快乐。

  八、指导朗读

  (通篇)师: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学生自由练读。)

  讨论:你觉得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生1:我觉得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因为雪孩子虽然已经变成了白云,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觉得很高兴,所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该生朗读。)

  生2:我觉得要读出伤心的语气。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小白兔觉得很伤心,所以要读出伤心的语气。

  (该生朗读。)

  师:其他小朋友呢,你们同意谁的意见?

  (学生各抒己见。)

  师:刚才小朋友们分别是站在雪孩子和小白兔的角度上来理解的,所以你们的想法都是正确的。现在大家就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学生朗读。

  师:你们觉得她读出了什么语气?

  生3:我觉得她在读“很美很美”时,读得比较慢,语调比较低,可以看出这时她很伤心。

  生4:我觉得她在读“飞到了空中”时,也读得较慢,可以看出这时她很伤心。

  该生再次朗读,全班仿读。

  师:谁还能读出不同的语气呢?

  (教师请了三个学生朗读。)

  师:评一评,谁读得好?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该生再次朗读,全班仿读。)

  九、总结全文,提示主题

  放音乐,让学生通过读来感悟,最后得出问题的答案。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十、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雪孩子》是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用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善良的雪孩子舍己救人的故事。孩子们都非常喜欢。通过今天的教学我有几点感触。

  可取之处是在设计识字教学时,我采用让学生回家预习,课堂上汇报预习内容,字音,怎样记住这个字,组词,说话等等,从小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自学能力。记忆生字时,我采用小老师领读,猜字游戏的多种方法强化记忆生字,学生喜欢多种多样的形式,易于记忆。

  在进行感情朗读时,抓住“开心”“着急”“伤心”三个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读到哪些句子心里会产生这三种不同的感受,再用这种感觉来读句子。“雪孩子看到好朋友家着火的时候,一定非常着急。不然不会飞快地跑过去。我觉得要读得快些,紧张些。”有的说:“小白兔看到雪孩子变成美丽的白云,好开心。”孩子们的感受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不足之处是,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设计的内容太多。

9、《掌声》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习目标:

  1、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2、认识十个生字,能结合课文理解犹豫、忧郁、骤然、歧视等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理解一些词语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前测激趣

  刚才同学们在进行晨会时,台上的同学讲完故事,台下便响起热烈的掌声,说说为什么给他们几位掌声?(请一个在台上讲故事的同学)你得到别人给你的掌声,心情怎么样,会怎么想?在什么场合下我们经常听到掌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29

  掌声(板书)

  1、齐读课题。

  2、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谁鼓掌?这掌声是给谁的?为什么给她掌声?

  过度:看来同学们心中的疑问还真多!下面同学们带着这些心中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完之后再把本课的生字认读,呆会儿老师会检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课文后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1)出示小黑板A指名认读B齐认,C擦去拼音认

  (2)请同学说说这些生字在课文中所带出的一些词语

  (3)出示小黑板:学生齐读词语:

  小儿麻痹症 姿势 落下了 残疾 情况 镇定

  讲述 情绪 调来

  a、讲解两个多音字:落调

  b、解释小儿麻痹症

  2、学生自由说你刚才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3、随机讲读课文的重点段

  (1)出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文静、胆小、自卑)

  如果用书上的一个词来概括,你会想到哪个词?

  (2)随机板书忧郁,并请同学说说它的意思。

  (3)课文中有一段中的英子与第一段中的英子截然不同表现,同学们找找是哪个自然段?这一段中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快乐、自信、爱与人交往、开朗)

  (4)练习朗读第一段与第四段

  (第一自然段要读出她一种自卑心理,所以语气要低沉缓慢一些,第四自然段要读出快乐自信的心理,所以要读得高兴,跳跃一点)

  a、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b、读后评议。

  过渡:一个自卑、忧郁的孩子后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瞧,一对反义词同时出现在她的同学身上,是什么让她有如此大的转变,同学们学了课文2、3自然段便知道了。

  4、学生默读课文,读后说说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5、老师随机讲解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

  (1)英子为什么犹豫呢?这个时候她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紧张、自卑、痛苦)

  (2)指导朗读这一句。(要读出那种难受,那种紧张的心理)

  6、同学们为她鼓了几次掌?

  7、第二次同学们是因为什么而鼓掌?

  8、指名读描写第一次掌声的句子。

  9、如果英子是我们中的一员,此时你想对她说什么?随机解释骤然。

  (你真勇敢,你能行,我们相信你,你终于克服了自卑心理)

  10、这一次掌声代表什么?(是对英子走上讲台的`赞许,是对英子走出阴影的肯定和鼓励)

  11、看插图: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描述这幅图。

  12、这次响起掌声是因为什么?这次掌声代表了什么?(赞扬,也有鼓励)

  13、从这两次掌声里,你体会到什么?(分小组交流,再汇报)

  14、学生汇报。

  (尊重、理解、鼓励可以改变一个人,当别人身处困境时要给他们鼓励和帮助,帮助别人,自己也会体会到快乐)

  15、感情朗读2、3自然段

  16、出示小黑板:

  (老师这有一段英子长大后给作者的来信,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

  (1)齐读

  (2)联系全文:从英子的变化中,说说你会想到什么?或是有什么感受?

  (随机讲解歧视的意思)

  ①站在英子的角度,作为英子应该正视自己的缺陷,反正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这何不快乐一点)

  ②我们对残疾人充满关爱,不能歧视,要多给他们鼓励与帮助)

  过渡:一个自卑忧郁的小女孩,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并微笑面对以后的生活,这掌声所代表的是什么?(是一种爱)

  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关爱,在生活中,爱还可能是什么?(学生自由说,说完之后,老师出示小诗让学生朗诵)

  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爱是一句友善的讲话

  爱是炎炎夏日一缕清凉的风

  爱是寒冷严冬的一杯热茶

  爱是瓢泼大雨中的一把小花伞

  爱是黑暗中的一支蜡烛

  师:是呀,这个世界是由暧维系成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板书:

  29

  掌声

  原先的英子:文静、默默、早早、最后不愿意(忧郁)

  ↓热烈的掌声(关爱)→受到鼓励、鼓起勇气

  改变的英子:快乐

  说笑

  跳舞(开朗)

  教学反思

  1、在学生与本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研究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角色感受的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书,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悄然走进文本,当学生调积起已有的生活体验,把自己当成是课文中的英子,像她那样去想一想的时候,学生便不再是他们自己了,他们便不知不觉中游离于文本之内,学生就具有了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觉得这样学生更好地把握住英子的性格特点,她能激发学生关爱残疾人的爱心,并由此产生一种强烈的关爱他人的愿望。教学中,我有多处这样的设计:假如你是英子,你走上讲台前心里会想什么?当你听到掌声以后心里又会怎样想?假如你是台上的同学,你想对英子说什么?等等,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的思考和朗读与文本能直接的对话,其实,这样的机会也是靠老师多给学生创造的。

  2、重视朗读的指导

  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朗读并不是仅仅靠传统的读书百遍就能凑效的,在宝贵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朗读的指导就起着引路人的作用。

  在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两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读,并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出英子的不同性格特点。在第三自然段中,我注重指导学生该怎样读好英子犹豫的心里、英子激动的心情,以及英子那种感激的心里。我在教学中注重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自己寻找感受英子不同的内心世界,通过不同的语气朗读,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不同性格,并在朗读当中表现出对英子的同情和对英子改变后的开心心情,真正地做到了读中体味,在读中感悟,真正地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具有了独特的内心体验。教师在课堂上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意

  中年级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不能直接给出解释,也不能让他们按字典解释照搬,而应结合课文,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在课文中有几个这样的词语:犹豫,忧郁,歧视等。犹豫一词我在教学中结合后面的慢吞吞来理解,说明英子不愿意走上讲台,但是老师的要求又不能不做,因此拿不定主意。忧郁和歧视可以放在一起来指导这两个词虽然都是在课文的后半部分才出现,但含义在前半部分已经显露出来。例如第一自然段: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这其实就是英子忧郁的表现,而为什么英子会这么忧郁,起上讲台时又那么犹豫呢?就是因为英子很自卑,害怕同学们歧视她。在这样的语境下来理解歧视,学生就能知道这里歧视的意思是看不起她。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就会相应的提高。

  评课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整堂课都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需要出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良好氛围,让他们以小主人的身份讨论他的话应该怎样读,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说、读、演练中形成师生互动,学生在学中获得快乐,得到发展。

  二、正确把握课文重点、难点,优化了课堂结构

  语文课不像数学课那样层次清楚,条分缕析,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它融整体层次性的明确和相对的模糊性为一体,所以语文课特别需要认真设计课堂内容,明确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这样老师讲起来才有所侧重,学生听起来才目标明确。《掌声》这堂课主要用对比的教学方式:如原先的英子和后来的英子对比,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对比,由浅入深,删繁就简,化整为零,从而使学生理解掌声的意义,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

  三、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1)、课堂以活为原则,激活学生的思维,刘老师授课时不是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课堂上充满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演练的主阵地,刘老师在这堂课上自始至终都做到了这点。例如:学生的质疑问难,想像当时英子的想法,谈自己的看法,感受等等,无不体现一个活字,课文以朗读为主,朗读形式多种多样,有个别读,分组读,齐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以新延伸课堂内容,使学生感到课有终了,学习无穷尽,例如:教师设计的拓展练习,生活中哪些是爱,可以说是学生对教材的再认识,也是学生主动性的体现,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受到思想教育。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一些小小的不足之处,在一些细节方面还处理得不够好,有些话要说的浅一些,尽量能让学生更好一些。

  总之,整堂课始终贯穿了自主、合作、创新这一些教学理念,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