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的教学教案一等奖
1、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的教学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
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是一幅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师出示统计表)
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98 99 00 01 02 03
人数(万人) 3 4 68 8 10
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
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
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师演示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
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
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结: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
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
2. 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
五、小结评价
六、作业:新学案
2、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的教学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突破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
角的意义。
教学难点:
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法学法:
教师:讲授法、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谁能说说什么是线段?线段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说说,表扬语言准确的学生。
二、新课学习
(一)认识射线,直线
1.线段的特点
教师出示线段或者在黑板上画一线条线段,板书学生总结的特点
2.认识射线。
(1)教师在黑板上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2)射线有什么特点?
(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手工筒灯光、汽车灯光等都近似射线,进而引入射线
让学生了解射线的特点后,教师板书射线并让学生在联系本上画出射线
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
(1)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2)学生尝试画直线。
(3)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先让学生自己总结他们的.联系和区别,然后根据学生总结老师板书。
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小组汇报
5.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P39、1)
引导想象,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作铺垫。
三、认识角
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
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
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可以用显示实物图片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
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
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
③写出各部分名称。用1表示。
(2)问:到底什么叫角?总结角的概念。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和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用表示。
让学生自己练习画角,画出各种不同的角
四、巩固练习
1. P36做一做1、2
2.P39、2、
五、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研究了直线、射线和角,说说你了解了它们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3、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的教学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有理数乘法法则探究的过程,学习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2、能力目标:通过推导两个有理数相乘法则的过程,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由特殊到一般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经历由几组算式推导有理数乘法的法则的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观察给定的乘法算式,从哪几个角度概况算式的规律。
三、课前准备:
1、复习小学的乘法法则
2、出几道小学里已经做过的两数相乘的题目,并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问题:根据课前准备,小学我们计算的两个数相乘都是正数乘正数或者正数乘零,现在我们知道有理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三类,根据这种分类,你能说出两个有理数相乘会出现哪几种情况?(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各种类型)
预设:学生可能会把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当作一种情况,教师可引导为两种。
(二)观察归纳,学习法则(设计说明:法则的得出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分类探究(说明:3组探究重点是探究1)
探究1(师生共同活动)
问题1、观察下面熟识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3=9
3×2=6
3×1=3
3×0=0
预设: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提示学生观察两个因数有什么变化规律,积有什么变化规律。
这样会得到规律:左边因数都是3,右边因数依次减1,而积依次减3。
问题2、根据这个规律,你能填写下面的结论吗?
3×(-1)=
3×(-2)=
3×(-3)=
问题3这组数据的规律,对其他组类似规律的数据也成立吗?自己根据这个规律构造一组数试一试。
问题4、以上两组数相乘属于正数乘正数、正数乘负数,你能类比加法法则,从符号与绝对值两方面再来观察他们存在什么规律吗?
归纳可得:(板书)正数乘正数,结果为正,绝对值相乘;正数乘负数,结果为负,绝对值相乘。
阶段性学习方法小结:回想探究1的结论,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得到的?
(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教师适当引导,得出主要环节:观察-猜想-归纳)
(说明:设计意图有两个,一是初一学生学法意识的形成,二是为探究2,3的学习做好引导)
探究2(小组讨论)
根据刚才得到的规律,你能得出下面的'结果吗?能据此总结出规律吗?
3×3=9
2×3=6
1×3=3
0×3=0
(-1)×3=
(-2)×3=
(-3)×3=
(选一组代表上讲台分析,得出结论)
归纳小结:
(负数乘正数,结果为负,绝对值相乘)
探究3(同桌交流)、
利用上面的规律填空,并说出其中的规律。
(-3)×3=
(-3)×2=
(-3)×1=
(-3)×0=
(-3)×(-1)=
(-3)×(-2)=
(-3)×(-3)=
由学生总结得出:负数乘负数,结果为正,绝对值相乘。
第二部分归纳总结、
问题1:总结上面所有的情况,你能试着说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吗?
在师生共同交流下,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问题2:你认为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应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运算?可类比加法的运算方法。
(说明: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及类比思想,再次形成学法体系)
(三)、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例1:计算(1)(-3)×9=(2)8×(-1)(3)(-3)×(-4)(4)6×0
例2:用正数、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高山,每登高1千米,气温变化量为-6℃,攀登3千米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五、归纳与总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存在?
六、作业:课本练习题1、2、3
板书设计
4、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的教学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实验、操作、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观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获得的欢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能熟练进行四步以内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能合理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准确的掌握有理数运算的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
活动内容:
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注意巩固几种运算法则,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几种法则的要点。
问题1:请同学们回顾学过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如何叙述?
问题2:请同学们做一组练习,复习本章已学习过的有理数的加法混合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
⑴1/2-1/2+4/5;⑵(-5/6+3/8)×(-24);
⑶8÷(-4/9)÷18/5;⑷-(-2/3)3.
问题3:请同学们观察下列各题,各包含了哪几种运算?这种运算应该怎么进行?
⑴18-6÷(-2)×(-1/3);
⑵3+22×(-1/5);
⑶(-3)2×[-2/3+(-5/9)].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1)复习回顾小学四则运算法则“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为有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的学习铺设台阶;通过活动(2)复习本章已学习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乘法、除法、乘方运算法则及其运算律等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准备;通过活动(3)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课题:有理数的混和运算,并为下一环节的进行提出问题.
第二环节:例题练习,掌握新知
活动内容:(1)观察、类比、概括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例1计算:
24÷3+22×(-1/4)
(2)由学生独立完成第一环节活动(3)的计算,请三名学生上台板演,并说明算理.
⑴18-6+(-2)×(-1/3);
⑵3+22×(-1/5);
⑶(-3)2×[-2/3+(-5/9)].
(3)由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89页随笔练习
计算:⑴8+(-3)2×(-2);
⑵100÷(-2)2-(-2)÷(-2/3).
活动目的:活动(1)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活动(2)一方面是为了熟练有理数混和和运算的法则,并培养说明意识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验证自己概括的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的正确性,并体验成功的欢欣;活动(3)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新知.
第三环节:游戏活动,巩固提高
活动内容:(1)让学生阅读“24点游戏规则”(投影片展示规则)
“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J、Q、K分别代表11、12、13”.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做出解答.(投影片展示课本中问题)
(3)让学生当场从教师准备好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出四张牌,并向同学们展示,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组,合作交流写出尽可能多的结果为24的算式,并展示竞赛.
活动目的':活动(1)让学生阅读规则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活动(2)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对运算法则、运算律的应用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游戏中“已知结果写算式”的过程正好与过去“已知算式求结果”的过程相反;活动(3)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游戏的乐趣,也是活动(2)的继续,同时展开竞赛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培养集体荣誉感.
第四节课: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用提问方式由学生思考完成课堂小结,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表现学生独立、自主、自信的个性.展示学生的聪明智慧.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活动内容:教科书第90页习题2.15知识技能1,问题解决1
活动目的:复习巩固有理数混和运算的知识,训练运算技能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统计》的教学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能有意识地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进一步感受
教学重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问题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指导学生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节约时间,保证教学目标的实施)
一、情景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吗?你还知道哪些与人口有关的数据。下面是某地1985—20xx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统计表,(课件出示)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看看能有什么收获!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课前预习完成)
师:在制图时要注意什么?生答后师简要小结:作图时要注意线条要直,画完后要标上数据。
2、自主探究
①学生观察单式条形图(课件分别出示城镇人口统计图和乡村人口统计图)。
②设疑问难:
统计的现实意义,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③生尝试自主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可根据书上99页完成)师巡视并辅导个别差生。先完成的可以同桌比一比,说一说自己作的好的地方。
3、合作交流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生互评后教师点拨:这就是复式条形条形统计图。(出示制作好的大幅条形统计图并板书课题)
②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③全班汇报、交流
④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⑤联系实际激发情感小组讨论交流,分析人口逐年变化情况。
三、巩固应用
1、出示某超市两种饮料月销售情况统计图,回答
①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②如果你是超市老板,下个月应该怎样进货?
2、出示1997-20xx年我国废水排放量统计图,观察并回答问题。
工业废水排放在逐年?生活废水排放在逐年?
从图中你想到了什么?(渗透环保意识)
四、拓展应用
1、请你调查你们小组同学一周内爸爸妈妈每天的睡眠时间,制成统计表。
2、根据复式统计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3、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五、回顾总结,展示个性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6、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你寄过贺卡吗》教学反思
在学生学完统计这一单元之后,教材安排了你寄过贺卡吗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通过整个活动,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可以说是一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数学课。怎样通过一节课让这么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以小见大呢?我在教学时主要分为三部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阅读材料和进行调查的过程。由于刚好是圣诞节,同学们之间早已开始互送卡片了,因此上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先分小组调查本小组成员及家庭在今年收到的贺卡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调查统计的结果分析数据的过程,贯穿了对统计结果进行估算等数学知识的运用。通过教材提供的三个问题,让学生根据下统计的结果,估计全班、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使学生认识到总数和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通过数据分析,从而得出:为保护森林,应该少寄贺卡。解决问题部分,学生通过思考,小组制定解决方案,要做到少寄贺卡,我们要怎样做。学生在这个环节提出了很多设想:开环保主题班会、出环保专题墙报、自己做环保贺卡、打电话或发邮件问候、废纸回收等。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仅不在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也切实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7、新课标6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习的圆的初步认识和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隐含着一种重要的“转化”与“极限”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根据方格图大胆地猜想出圆面积的范围。之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发现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使学生获得用转化法可以求出圆的面积,体现一种“化圆为方”、“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思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操作、探究得出圆面积的计算。这一过程的`设计正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不仅重视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更重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形成,使学生学得更有趣,更有价值。
教学中主要通过回忆、迁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最后课件清晰演示加以辅助,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8、新课标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过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比米小的单位,并且初步了解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教材先通过插图说明千米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然后通过学生已经掌握的长度单位米,推算出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帮助学生建立起千米的观念,并揭示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为了让学生掌握计量单位间的化聚,在例1、例2中都写出想的思路,使学生在计算时有所依据。例1是见解长度单位的化法,例2是把米聚成千米,并设计了针对例1、例2的强化练习(试一试)。
对于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我十分注重学生已有的基础,强调新、旧知识的关系,从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始,在新旧知识的引申、发展处加以复习、强化、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成新旧知识的转化,尽量使学生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观念,使课堂教学过度自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然,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在平时生活中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充分发表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用他们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
当然,单单靠这些要使学生很好地建立1千米的观念还是相当困难的。学生的想象力有限,如果单单让学生靠想象1千米,而去认识1千米的话是远远不够的。记得我第一次上这一课时时,就是让学生靠想象1千米去感知1千米,去认识1千米。结果学生对1千米观念的建立相当差。特别是联系生活实例时,学生就错误百出。使这节课的教学教学任务没有很好完成,教学的重点、难点没有克服。
在这次教学时,结合上一次教学中的不足,我对教学过程进行新的设计,主要围绕怎样较好的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观念思考。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课前我在学校附近测量出1千米的长度,教学中,在学生想象1千米之后,带学生去实地目测一下1千米的长度,这样,学生想象的.1千米和实际的1千米形成了一定的对比,学生对1千米的感知加深了,也初步建立起了1千米的观念。从之后的练习中,也明显地感觉到学生对1千米有了比较准确的认识。当然,用目测的方法来感知1千米的长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有时间让学生去走一走的话,学生对1千米的认识一定更加准确,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让学生课后去走一走,真实地去感知1千米的长度,加强对1千米观念的建立。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是比较积极的,参与面也是比较广泛的。与第一次教学相比,教学任务有了更好地完成,教学难点有了更好地克服。但是,整节课各部分的衔接及时间的掌控存在许多不足,在巩固练习时没能适当展开,没有把这节课的教学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9、《圆的周长》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研究的构建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并非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上是学生主体富有思考性的探索过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一直“不放心”。如在教学《圆的周长》的教学时,学生的精彩的课堂表现才让我觉得我对学生的担心是多余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的是让学生动动手探索新知识;在实验中去发现规律、验证规律,找到求圆的周长的方法。我觉的目标实现了。
教学片断如下:
测量圆的周长。师:同学们请用直尺量出圆的周长。
生:(动手量,发现)不能量。
师: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生:直尺是直的,而圆是曲线的。
师:那就没办法知道圆的周长了吗?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如何求圆的周长。
(每个小组分别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学具开始了积极地小组活动,对于学生的问题给予指导)
小组汇报:
组1:我们组测量的是胶带的周长,我们用绳子绕胶带圆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测出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组2:我们将圆放在直尺的零刻度上滚动一周记下最后的刻度就算出了圆的周长。
组3:我们组测的是圆形纸片的周长,用这根线绕它一周,然后展开测量线的长度即可。
组4:拿的圆形铁丝的周长,只要把它展开就能测出周长。
师:同学们通过合作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同学们在听小组汇报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大家的办法中是否有相似之处?
生1:大家在测量的时候都没有直接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把圆转化成了线段来量。
生2:老师我发现都是把圆这个曲线图形变成直线图形来求。
生3:我把他的这种方法叫“变曲线为直线”!
师:同意吗?
师:那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化曲为直”,可以吗?
生:(同意)
(我拿一根绳子拴着一枝粉笔在讲桌上,将它旋转几周,指出物体旋转的轨迹是一个圆,)
师:你能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
生:(不能)(我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
师:你还能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
生:(不能)
我指出:化曲为直在测量圆的周长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即:绳测法和滚圆法)。必须要寻找一种普遍的方法来计算圆周长的方法。应该用什么方法呢?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与小组的同学进行再次的研究。通过实验验证得到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找到原的周长和直径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这个固定不变的数就是圆周率。所以圆的周长应当怎么计算呢?学生很快就知道如何计算圆的周长了。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如果学习者不进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的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本节知识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这样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引导和帮助,在知识点的关键处时应不断设置思维障碍,不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生现有的知识范围内,让学生去跳起来摘果子,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还要信任学生,要相信学生能行,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行,使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成为最活跃的、最出色的一员。
10、新课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第一部分我重视学生的感知,通过圈圈画画,让学生在学习了相差关系的基础上进入对倍数关系的学习。第二部分的处理上是通过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因此,我在设计时重视了学生的`操作、观察,充分建立直观形象。通过比较黄花朵数与蓝花朵数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但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还是难以理解的。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用“一份有2朵”,和“8朵能分成这样的几份”来帮助学生探索算法。然后又发展到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是因为这样的表述能更鲜明地表达相比较的两个数与“倍”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练习巩固中,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通过练习,巩固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问题用除法解决。
11、新课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重在启发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周长的含义,自己去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通过寻求策略、尝试计算、交流、讨论,自己找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教师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推理能力。每个环节都是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对怎样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有更具体的感受,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课伊始,让学生带着做花边至少需要多少边框料这个问题,展开求周长策略的探究,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法,教师没有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对其可行性加以思考、比较和取舍。
在策略的比较中,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接着,学生自主量一量,算一算,在交流算法时,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使思维得到共同提高。到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的思维迸出了火花,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