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生死夜》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设计
1、《印度洋上生死夜》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能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下两个"抽搐"的不同意思。
3、通过教学,体会皮埃尔船长舍己救人,在生死关头将自身以及妻子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高贵品质。
教学流程
一、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主要检查同学是否能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三、学习生词
1、这一环节参插在第二流程中进行。
2、读准“猝、搐”的读音。
3、掌握生字“臾”的笔顺。
4、理解“猝不及防、须臾”的意思,尤其能结合上下文体会两个"抽搐"的不同意思。
5、描红、临写放在第二流程后进行。
四、看图说话
1、找出课文插图与文中那一节相对应。
2、默读第五节,说说图意,内容包括事情的四要素。
五、体会中心
1、灯语的.内容是什么?
2、此时,皮埃尔除了在打灯语,还在干什么?
3、此时,皮埃尔的心情怎样?
4、学到这儿,你想对皮埃尔说什么?
5、在文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皮埃尔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
6、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皮埃尔得知事情结果后的思想感情。
六、感情朗读
1、选择1至两个令你感动的片段读一读。
2、指名感情朗读片段。
七、练笔升华
1、结合上文,补充省略号中的话。
“亲爱的,原谅我……”
2、简要交流。
八、赠送名言
2、《印度洋上生死夜》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文篇幅较长,但是脉络清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在完美的结构里,延展着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遇到危险——化险为夷——感到欣慰),富有艺术感染力。
2、通过对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并揭示人物品质。当感觉到所处位置要发生海啸时,皮埃尔的心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是“立即离开这儿”,还是向来往船只通报这一信息。当责任心让他选择留下打灯语时,它为客轮开始没有看清灯语而急得发疯;为妻子生命垂危心在抽搐;当客轮转航后,他心情反而变得分外平静;得知没有船只和人员伤亡时的欣慰。这些作者都作了细腻的描写,从而突出并揭示了人物的高尚品质。
二、设计理念:
1、熟读: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阅读和发展语言,那么,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获得的根本凭借和途径是什么呢?古人告诉我们:最佳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多读、熟读,虚心涵泳,反复吟诵。也就是说,课文“范型”是凭借,阅读实践是根本。以课文为凭借,以读书活动为根本的外部语文(范文语言)信息的加工内化过程。张田若先生曾经说:“我认为一课书教完之后,成败的第一个规范应该是学生是否读熟了课文。”
2、精思:不加咀嚼的朗读真能让学生感悟、理解、内化吗?不启动思维,不用心体悟,在囫囵吞枣的朗读中,精彩的词句浮光掠影般地在学生的大脑中闪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消极被动的“接受式阅读”向质疑问难的“探究式阅读”转变,鼓励积极探究,大胆质疑,读出共性中的个性。
3、感悟: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在《劝学》篇中早就认为语文学习的关键是感悟自得,“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这种保守的语文教学精华用到今天的语文教学中,就是强调“披文入情”、“体情悟道”、“遵路识真”。即指导学生边读书边进入角色,换位考虑,设身处地,解读课文里的语言文字,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思路,然后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从课本中走出来,变成自身的经验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理解皮埃尔的心理活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皮埃尔船长舍己救人,危险中将自身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精神。
四、重点、难点:
理解皮埃尔的心理活动,体会皮埃尔船长舍己救人,危险中将自身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撰写批注: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如此美丽,生命又是如此脆弱,有时生死仅距一步之遥。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与书中人物进行一番心灵的对话。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主人公皮埃尔在生死考验面前的表示,写上批注。静静地读书,用心去体会。(保证充沛的时间写批注)
二、学习课文:(交流感悟)
紧扣生死主线,让学生自由提问,自由感悟,逐一解决。
1、方法引路,渐入情境。
寻找自身感动的地方,评价皮埃尔,感受英雄形象。
出示:“不,我不能走!现在我可能是世界上惟一确切知晓这场海难即将发生的人。我有责任向来往船只通报这一信息。”
以这句话为例,重点指导学生交流自身读后的感受、理解、体会,相机让学生板书皮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联系《船长》一文。
2、文本交流,进入情境。
A辨析文中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
(1)此时,克勒松的手脚不停地抽搐,嘴里吐出大团大团的白色泡沫。
(2)皮埃尔的心也在抽搐,他知道,这很可能是生命力即将耗尽的信号。
让学生针对这两个句子和这两个“抽搐”质疑。这两个“抽搐”意思一样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克勒松的手脚为什么会不停地抽搐?
(3)指导朗读:是呀,皮埃尔的心在抽搐,我们的心也在抽搐;皮埃尔的心十分痛苦,我们的心也十分痛苦;皮埃尔的心异常焦急,我们的'心也异常焦急。
(4)朗读竞赛,男生、女生、教师进行朗读竞赛。这时学生的思维火花和迸发的情感交融在一起,通过朗读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也走进皮埃尔的内心世界。
3、文本交流,情感体验
B、他反而变得分外平静,只是在亡妻的耳朵边轻轻地说话:“亲爱的,原谅我……”
让学生个性化的读,教师点评,渗透个性化的朗读。
C、“谢天谢地,”皮埃尔自言自语,“克勒松,现在你可以安息了……”
配乐《爱无止境》,指名学生朗读。
三、拓展想象,延伸情境
给课文补白,此时皮埃尔醒来了,看到了最新消息,但身体状况还不是非常好,我们只能派五六个代表进去采访,你们准备问他什么问题?
上台扮演。
四、研讨生命,拓展延伸
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生死的课文,学习了这一课,你对生命有了什么新的感悟?写上一两句话。
生命感言:_______________ 。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海啸这样的天灾面前,人自身是渺小的,然而皮埃尔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做出的抉择,却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一个灵魂的伟大,将永远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希望同学们在人生的旅途上扬起不朽的生命风帆,树立起一块不倒的丰碑。
五、向同学推荐有关生死的文章、书目、电影
3、《印度洋上生死夜》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设计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结合上下文辨析文中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
3、借助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主人公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以及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自己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世界地图。
A、世界上有哪四大洋?
B、在世界地图上指出印度洋的位置,说说它的周围是哪几个洲?
2、板书课题。
A、看到这个题目,可以知道些什么?
B、看到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各自默读课文,划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讨论下列词语的意思:
猝不及防、抽搐、泡沫、耗尽、须臾。
A、猝不及防:猝,忽然。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预防。
B、抽搐: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多见于四肢和脸面。
C、泡沫:聚在一起的许多小泡。结合生活实际讲解。
D、耗尽:消耗光了。
E、须臾:极短的时间。
(相机指导字型及难写部分。)
3、齐读生字词。
4、再读课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5、读后讨论小结:
时间:1998年6月21日夜里;
地点:印度洋上马斯科林群岛的海洋中;
人物:法国船长皮埃尔和他的妻子克勒松;
事情:船长皮埃尔携妻子克勒松夜游印度洋,克勒松不幸落水,为章鱼缠住,被夺回后仍生命垂危。与此同时,皮埃尔得知附近即将发生海啸,顾不得抢救妻子克勒松,冒着生命危险向客轮报信,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
6、理清课文脉络: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皮埃尔夫妇驾驶快艇在印度洋上游玩。
第二部分(2-6))皮埃尔夫妇海上遇险,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
第三部分(7)皮埃尔获知地震、海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后的心情。
三、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用钢笔描红、临写。再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交流)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感人的文章。
二、自读自悟:
平时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总是会提几个问题让大家读书思考,是不是?今天老师要提什么问题呢?暂时保密。请大家先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猜一猜老师会在哪里提问题?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题,该怎样回答?可以在书上做做记号。
三、交流质疑:
看来同学们还是很会提问题的,许多地方都和老师想到一起去了。好了。谁先说说?(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即时解决;对一些较麻烦又与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建议在课后解决;引导学生思考最值得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
1、皮埃尔遇到了哪些危险
**这个问题提得有水平,来,请你写到黑板上来。(板书:遇到危险)
2、面对生死考验皮埃尔的表现如何
问得好,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也请你上来写一下。(板书:表现)
3、皮埃尔为什么这么做?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激发了大家的思维。(板书:?)
四、小组讨论:
到现在为止,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不错,能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读懂课文。那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还要请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选一个你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讨论讨论。开始吧!
五、交流体会:
交流时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中的内容,也可以读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1、哪个小组选择了第一个问题?那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如不能正确回答则请其他同学帮助、补充)(遇到的危险有:第2节:妻子受伤。第三节:发生海难;第五节、第六节)(相机板书:妻子受伤发生海难)
你能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吗?(抓住“咚”、“猝不及防”、“死死缠住”等)
2、第二个问题:能说说你们的理解吗?(相机板书:艰难抉择、坚持报信)
在突如其来的一系列危险面前,皮埃尔的心理活动有哪些变化?(相机出示.课件中的文字内容。第四、五六、七节中片段)(解决课后问题4中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
在生死考验面前,皮埃尔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也顾不上生命垂危的的妻子,强烈的责任心使他作出了另人敬佩的抉择:必须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让我们再来充满敬意地读读这些句子。(练习朗读)
3、第三个问题:学生交流,教师主要指导读好两句话:
A、此时,他反而变得分外平静------
B、“谢天谢地”,皮埃尔自言自语,------
为什么?省略号表示什么?想象补充省略号中蕴涵的话。读好这两句话。(相机板书:舍己为人)
六、.总结延伸: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像皮埃尔这样的英雄还有许许多多,你们还知道哪些英雄的故事?(《船长》、《悲壮的一幕》、《大江保卫战》------)
今天,在我们国家面临非典病魔侵害的严峻考验面前,同样涌现了无数先人后己、救死扶伤、临危不惧、尽职尽责的人民英雄。(出示一些照片资料)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一些资料,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研究学习。
第三课时
一、指导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梗概。
(克勒松不幸落水,被大章鱼缠住,皮埃尔将其夺回时已处于昏迷状态,急需返回港口抢救。但就在这时,皮埃尔发现海底将会发生地震或火山爆发,顾不得抢救妻子,而是向渐渐驶近危险海域的豪华客轮打灯语和呼喊,要求他们掉转航向。结果豪华客轮脱离了险境,未发生任何事故。克勒松的死换来了更多人的生,皮埃尔感到欣慰。)
2、要复述好,就要抓条理,抓重点,抓详略。
A、抓条理。(按照板书理解全文层次)
B、抓重点。(妻子克勒松的危急情况、海啸的迹象、皮埃尔的表现、豪华客轮的情况)
C、抓详略。(第一和第三部分略,皮埃尔的表现详)
3、练习简要复述。复述后评议。
4、也可进行“创造性复述”指导:今天我们要进行创造性复述,各自发挥自己的想象,补充文章中的有关内容。
A、出示:“正在这时,他突然发现灯光移近的速度明显减慢了,他知道轮船已经收到信号。”
讨论:豪华客轮上的船长看到灯语之后会怎么样?(船长立即作出决定:减慢航行速度,掉转航向;派出船上的直升机,赶快去救出打灯语的救命恩人。)
B、出示:“突然,他看到一些彩色的光点从游船上升起,迅速向他飞来。”
“第二天上午,皮埃尔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讨论:当人们把皮埃尔送往医院时又会发生什么情况?
(人们会议论些什么?怎么行动?送到医院后,医护人员会说些什么?怎样抢救?)
5、同座练习复述,互相提出修改意见。
6、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评议。
二、布置作业:
1、回答课后问题。
2、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板书设计:
迹象 克勒松 皮埃尔 豪华客轮
蓝光 橙光 摔入水中 昏迷
渐渐苏醒 伤口流血夺回克勒松
意识到:海底将发生地震
应该立即离开
我有责任通报信息
手脚不住地抽搐
嘴里吐出大团大团白色泡沫 打灯语
声嘶力竭呼喊 来了
仍在行驶;
明显减慢
红光 躯体冰凉 被救起 灯光转大弯
4、《印度洋上生死夜》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皮埃尔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998年6月20日傍晚,法国船长皮埃尔正携妻子克勒松,从风景如画的马斯科林群岛度假回来。他驾驶着高速快艇,在一望无际的印度洋上行驶着。突然,一个特殊情况发生了,是什么特殊情况呢?
学生答后,板书:妻子受伤,将要地震。
二、讲读第4节。
1、引读。
(师引)船长皮埃尔面对不断流血的妻子和即将发生的地震,皮埃尔先想到——“我们应该立即离开这儿”(生读)。(师引)——想到这,他立即——将快艇加速,在海上飞驰。(生读)(师引)——可另一个念头又冲入他的脑海——“不,我不能……这一信息”。(生读)
2、讨论。皮埃尔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决定?
3、小结。是赶快离开?还是留下给过往船只通报信息,挽救更多人的生命?皮埃尔进行了一次生死抉择。
(采用引读的方法,先整体了解情节,再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既注意了情境,又不使阅读浮于表面。)
三、讲读第5、6节
过渡:小艇上没有无线电通讯系统,皮埃尔怎么做了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读课文的5、6节。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划下来。
1、自读。
2、交流。
(1)“为了避免一场……回到了出事地点。”板书:调转方向。
(2)“该死的船------代价……”板书:声嘶力竭呼喊。
(3)“此时,克勒松……信号。”板书:妻子冰凉很平静。
(4)“其实,他完全可以……没有这样做”板书:没有呼救。
3、追问:最后,客轮上的`直升机把皮埃尔和已死去的克勒松救了出来。请读读本小节最后两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体会灾难的巨大)如果客轮航行到此,后果会是怎样?
(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体现了主体性教育。追问,也是必要的。)
4、小结。
皮埃尔在客轮来之前,有足够的时间离开这个即将发生灾难的地方。可他没有逃离,毅然回到危险地带;客轮来时,身旁的妻子不断抽搐,口吐白沫,生命垂危,皮埃尔心如刀绞,依然拼命地给客轮打灯语,叫它不要开过来。后来,客轮脱险了,却失去了心爱的妻子,茫茫的印度洋上,只剩下皮埃尔和已冰凉的妻子。这时,他完全可以打出灯语,让客轮来解救他们,可他没有这样做。
四、讲读第7节。
过渡:对于海啸有没有引起船员伤亡呢?皮埃尔在第二天,从报纸上才了解到。他看到这一消息后,说了些什么?
1、自读。谁来说说他当时的内心想法?学生答后,板书:谢天谢地。
2、课文最后用了一个省略号,请你接着皮埃尔的话继续说下去。
五、总结课文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印度洋上生死夜》这篇课文,跟随皮埃尔在印度洋上经历了一场生死的考验。皮埃尔把妻子以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毅然通报信息挽救客轮的高贵品质,唱响了一曲关心他人胜于关心自己的动人赞歌。他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老师.总结性的语言,还要简洁一些。)
六、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5、《印度洋上生死夜》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主人公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以及妻子的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贵品质,体会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 :
1、能结合上下文辨析文中两个“抽搐”的不同含义。
2、借助语言材料体会皮埃尔在生死关头把自己以及妻子安危置之度外,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
一、检复质疑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印度洋上生死夜》。
1、快速浏览课文第一段,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第一段留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妻子克勒松伤势严重;皮埃尔十分爱自己的妻子克勒松。)
在这紧要关头,皮埃尔要做的肯定是┅┅(挽救妻子克勒松。)
可是,出示课文最后一句:“克勒松,现在你可以安息了┅┅”可见,克勒松已经不幸去世了。
此刻,面对这种情况,你心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哪些问题?
(1、为什么不救自己的妻子?2、还有什么比妻子的生命更加重要的东西吗?3、为什么说“你可以安息了?”)
2、整合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懂一个问题:在妻子处于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之际,发生了什么情况?皮埃尔船长表现怎样?
二、自主合作学习,精读感悟。
(一)、布置自学思考题
自由读课文,思考:在妻子处于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之际,发生了什么情况?皮埃尔船长表现怎样?把自己感触深的语段画下来,多读一读,并把自己读后的感受与学习伙伴交流、讨论。
1、学生自学;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二)、集体交流汇报。
1、妻子伤势严重,留下通报信息。
“我们应该立即离开这儿。”想到这,他立即将快艇加速,在海面上飞驰。可另一个念头又冲入他的脑海:“不,我不能走!现在我可能是世界上惟一确切知晓这场海难即将发生的人,我有责任向来往船只通报这一信息。”
①生汇报;(
②引导自由轻声读;
③谈感受,朗读(矛盾,想救妻子,又想通报信息;责任心强;态度坚决;英勇;把自己和妻子的生命置之度外等)
④指名读
⑤小结:妻子伤势严重,刚好海底有地震或者火山爆发,皮埃尔船长首先想到要立即救治妻子,但是责任心,职业良心告诉自己,他应该留下来向来往的船只通报海底将发生地震的信息。就这样,他把死的`可能留给了妻子和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来往船只上的人们。
2、轮船没有看清灯语,急得几乎发疯。
此时,克勒松的手脚不住地抽搐,嘴里吐出大团大团的白色泡沫。皮埃尔的心也在抽搐,他知道,这很可能是生命力即将耗尽的信号。‘该死的船,快停下!快停下! 他一边打灯语,一边在声嘶力竭地呼喊。轮船仍然在行驶。皮埃尔几乎急得要发疯了:天哪,难道克勒松的血白流了?难道我们俩将白白付出生命的代价?”
①生汇报;②谈感受和体验;相机朗读,自我评价。(声嘶力竭的呼喊;发疯得喊;心在抽搐;引导感受皮埃尔船长内心的痛苦和焦急。为了轮船上人们的生命安全,他愿意失去夫妻俩的生命,假如轮船上的人们不能获得解救,他不甘心。)
③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④小结:此时此刻,皮埃尔船长的内心是那么痛苦,又是那么焦急,痛苦的是他和妻子即将付出生命的代价,焦急的是轮船根本没有发现他的灯语,仍旧在行驶,他所担心的一场超级海难即将要发生。他真是心如刀割,心急如焚。
⑤让我们再次朗读这一语段,感受皮埃尔船长痛苦而焦急的感情。
3、为了确保轮船安全,宁愿和妻子葬身大海。
其实,他完全可以打这样的灯语:请救救我们!可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在这一海域,海啸随时都会发生。他抱住了克勒松,发现她的躯体已经冰凉。此时,他反而变得分外平静,只是在亡妻的耳朵边轻轻地说话:“亲爱的,原谅我……”
①读过以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感受?(谈、读结合)
②假如你是皮埃尔船长,你会和亡妻说些什么?亡妻在天之灵,她又会说些什么呢?
③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④小结:面对亡妻,面对自己的即将死亡,皮埃尔船长是那么平静了。因为此时此刻,他心满意足了,是他挽救了大轮船,挽救了众多的生命,而他也准备和自己愧对的妻子一起在大海中得到永生和不朽。
(三)、延伸拓展,感悟生命价值。
1、后来,皮埃尔船长意外获救了。第二天上午苏醒后的他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亡妻的痛苦;得知轮船平安后的欣慰和高兴;)
2、学到这里,我想同学们肯定对皮埃尔船长或者克勒松有话要说,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情;)
3、学了这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4、你不懂或者提出探讨的地方。
四、总结谈话
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短暂的,但是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她却有可能是永恒的,在短暂中追求永恒,将会使得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焕发耀眼的光芒。让我们多来做一位生命焕发耀眼光芒的人吧。
6、语文课《公开课珍珠鸟》教学反思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初读课文,感受“情意”。
我首先播放课件,让学生认识珍珠鸟,引起兴趣,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初读后,有的感受到“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还有的说“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鸟有种亲近的情意”。这些感受都是孩子们独自的情感体验,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理解主题的基础。
二、细读课文,理解“真爱”。
通过初读,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爱。但要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仅仅体会到“爱”是不够的。这“美好的境界”是什么呢?仅有“爱”就能创造出这美好的境界吗?我这时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向纵深开掘:“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为什么不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进而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珍珠鸟“不一般”的爱:
起初,作者把珍珠鸟挂在“异常茂盛”的“生着长长垂蔓的法国吊兰”中间,为它营造了“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的环境,鸟儿才传出“笛儿”般的叫声。接着,小鸟出生了,爱鸟的作者该是多么好奇啊!可作者却“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眼睛”惊动它们。于是,鸟儿渐渐把“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作者所做的这一切,是对鸟儿的爱,体现在对鸟儿生活习性的充分尊重。
小鸟在“屋里飞来飞去”,“落在柜顶上”、“书架上”、“画框上”、“啄大文豪的名字”、“撞灯绳”,可作者却“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飞。这里体现了作者的包容,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对鸟儿的充分理解和宽容。
鸟儿胆子越来越大,它“蹦到‘我 的杯子上喝茶”,此时引导学生想一想,写一写:小珍珠鸟内心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学生的笔头沙沙作响,不一会儿,笔头将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处。学生写道:小珍珠鸟只在笼子四周活动,心想:妈妈告诉过我,外面的世界很危险,我还是乖一点,别跑远了。它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心想:我要是把这些书都读完了,我也是个“小博士”了吧!它蹦到杯子上,心想:什么?茶?第一次听说,不知道好喝不好喝?这样想着它就俯下头来喝茶,边喝边想:嗯,挺好喝的,解渴,主人不会怪我吧?它又偏过脸来瞧瞧主人的反应,心想:主人面色和善,微笑着看我,他没生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主人正在写字的笔尖,它想:这是什么?嘴巴尖尖的,还能吐出一个个黑字。主人抚一抚它的绒毛,它友好地啄主人的手指,它想:哦,你喜欢我,我们交朋友吧!……学生入情入境,将原文中叙述性的文字进行扩展,在写的训练中,更深刻地体会了小珍珠鸟的内心世界,促进了对文本的理解,学生走了进去,又走了出来,在文章中走了个来回,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十分准确.
直到有一天,鸟儿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人鸟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层次的`爱——“信赖”。这种“美好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对鸟儿的“不一般”的爱,才有了“信赖”,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运。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找到以上相关的句段反复体会、交流。从中感受到那些描写“我”为鸟儿做了些什么的语段是有层次的,作者对鸟儿“不一般”的爱,体现在他顺乎了鸟的习性和天性,在“尊重——理解——宽容——勾通——欣赏——信赖”的层层深入的情感体味中,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这种感悟由浅入深,除了对本义、引伸义、深层含义的理解,也有对“不言之义”的领会。
三、赏读课文,感悟“信赖”。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对课文深刻意蕴、丰富情感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获得情感陶冶、心灵净化。
在串读课文引读到第14自然段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音乐,在优美的旋律中,孩子们陶醉地读着,情不自禁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引导:“此时,你是否已经读懂了作者的心声,谁来谈一谈?”在交流中,有的同学谈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信赖来创造”;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满爱,将会创造多少美好的境界”;更有一位同学谈到了对人生的感悟:“‘信赖 是相互的,‘信赖 是要付出的。如果我们对别人充分信赖,那么就会得到很多朋友,会创造出很多美好的境界……”学生的感受多么可贵,从感性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最后,我以课件播放画面的形式结束课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咱们的生活中,信赖无处不在。
这次新秀课基本上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读课文,看课文,圈画相关内容,概括主题,学生真正成了课堂上的主人。可细想起来,课堂上还存在着一些遗憾:在检查预习后紧接着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前半堂课大段的时间处于“静”的状态,因此,学生的情绪难以很快调动起来;此外,在引导学生交流汇报时,形式有点单一。虽然最终留有遗憾,但将促使我不断反思和成长,使教学实践逐渐走向新的里程。
7、《怀特森先生的课》公开课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我用“你心目中的好老师什么样?”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说是善解人意的、和蔼的、关心学生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我们今天见识的一位老师是什么样的呢?”由此引出文本。接着,让学生细读文本,抓住“凯蒂旺普斯”和“轿车是活的”两个故事来说说课文中的怀特森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由此引导学生突破文章重点内容。让学生谈切身感受:如果你是怀特森先生的学生,面对这种出人意料的举动,你会怎么想?当时心情如何?该如何读那些表现心理的句子?在朗读训练中让生感受大家对怀特森先生的做法表现出的是愤恨,来证实怀特森先生是别有用意:明白并非书上的知识或老师教授的知识就一定是正确的。再引导学生对怀特森先生的做法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与判断,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内化为一种学习态度。课文中所提出的“崭新的怀疑精神”的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用:“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为话题,让学生说说自己读完文章后的感受,平时课上活跃且爱动脑的同学都很向往怀特森先生的课堂,因为它是一种“冒险”,充满了挑战和刺激。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明白了这位最好的老师是多么的与众不同我布置的作业是“用我手写我心“。大部分学生受课文的启发,都能够明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掩卷深思,像怀特森先生这样的老师,我从小到大也没有遇到过,这种个性,这种充满理性,思辩色彩浓厚的教育方式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人敬佩。相对于中国的教育,怀特森先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特例,他培养学生勇于怀疑的精神,把大胆正视他人的错误作为学生的习惯于性格来培养,的确难得。
是啊,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除了把更多的爱给学生外,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富有趣味性的课堂及教师独特的个性魅力。文中的怀特森先生不仅是孩子们所喜爱的老师类型,更是我要学习的榜样。
8、公开课《名人传》之《贝多芬传》教学反思
一直有个遗憾,就是学生时代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幸运的是,我成为了一名老师,而且还是一名语文老师,注定了我与书之间剪不断的缘分。我不想多年以后,我的学生也遇到我现在的这般境遇,渴望读书,却不知如何下手。所以,从我遇到他们的那一刻起,就想要带领他们走进书的世界。我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真的对学生的现在或者将来有一点点影响的话,那就是带领他阅读了
上学期的名著导读课,我选择的作品是鲁迅的《朝花夕拾》,当时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虽然我自己很投入,激情澎湃,但是暴露了我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次教学大比武,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又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选取了《名人传》这部作品。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用好多媒体,扩大其它学科的修养。这次做课,音乐的使用成为了广受好评的一个亮点,也有很多学生在听后感里谈到音乐的部分令他们印象深刻,甚至有学生说因此从一贯地喜欢流行音乐开始对古典音乐有兴趣。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的重要前期工作之一就是在读《贝多芬传》的同时,把能找到的贝多芬的音乐都反复听了无数次,尤其在深夜独自聆听,有许多触动灵魂的感受,这也成为这堂课最初的设计灵感来源。在课堂上,音乐成为贯穿始终的线索,既是引领,又成为情感的渲染烘托,最后达到高潮。我深深地感觉到,多媒体使用的确能帮助语文课,使它更加立体,更加感人。不过,用好多媒体一定不能为用而用,而是应该建立在教师有充分的前期准备的基础上,不能为了炫耀技术,或是单纯的增添环节,而是要用得到位,“到点儿”,要少而精。
2、为了完成已经设计的教学内容,一味地赶进度,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反应,留给学生自由讨论、辩论的时间相对少了点
3、能及时体察到学生的阅读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指导。
4、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仍然不够淡定、稳重。如果说,这堂课有一个亮点的话,那就是学生们的精彩表现。
《名人传》这本书对学生来说,阅读有一定的困难,书中没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外国人名还那么长,书中的注释又太多,再加上那让人费解的音乐专业名词,对学生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认真读完,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鼓励,全程陪读,共同完成本书的阅读。读后,应联系实际,利用一节阅读课,交流读书心得,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勇敢、坚强。
通过这次做课,我也深刻地体悟到,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做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时刻注意积累,扩大见识,注意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艺术和科学修养,不断地增长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把课程讲美、讲活。
9、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老鼠上灯台》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老鼠上灯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目标:
1、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
2、能用简单的模仿动作表现儿歌,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
2、能用简单的模仿动作表现儿歌,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进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
1、听音乐,师生共同自由表演。
2、教师提问幼儿:刚才你表演了什么动物?你喜欢谁?它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动物?
二、教师请幼儿看手偶表演,学念儿歌。
1、教师边讲述儿歌情节,边演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2、教师利用手偶为幼儿完整地念一遍儿歌。
3、教师表演,幼儿跟教师一起念儿歌、学儿歌。
三、引导幼儿在念儿歌的同时自己做动作。
1、以提问形式,加深幼儿对儿歌曲内容的印象。
(1)、请小朋友说说看,刚才老师表演的这个节目里有谁?(小老鼠)
(2)、真棒,那你们有没有看清楚小老鼠它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上灯台,偷油吃)请幼儿一起念几遍。
(3)、小老鼠,来到这么高的灯台上,偷了油吃后它怎么啦?(下不来)
(4)、最后,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滚下来)谁能上来做滚下来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下。(请幼儿边做动作边学念:叽里咕噜滚下来)
2、教师引导幼儿在念儿歌的同时自己做动作。教师念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时,两手食指在胸前相对做小老鼠走的动作。教师念到"喵喵喵,猫来了"时学小猫走。
3、启发幼儿想想"叽哩咕噜滚下来"应该做什么动作?
教师提示幼儿将两手放在胸前从上向下做绕拳动作,同时身体下蹲。
4、幼儿自由练习动作,感受其中的'乐趣。
(1)鼓励幼儿随音乐自由的做模仿动作。
(2)指导幼儿尝试着两人或三人结伴进行表演。
四、教师和幼儿一起完整表演儿歌,感受表演的乐趣。
1、幼儿扮老鼠,教师扮猫一起表演。
2、幼儿扮老鼠或"猫"一起表演。
活动延伸:
幼儿听歌曲《小老鼠上灯台》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10、小班主题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主题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喜欢看手偶表演,愿意说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2、知道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我上幼儿园》;《小朋友的书。数学》;磁带及录音机。
2、小花猫、小白兔、小鸭子手偶;事先请大班幼儿学会手偶表演。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白兔手偶,引出手偶戏。
教师出示小白兔手偶,和小朋友打招呼。小白兔要去哪里呢?
2、哥哥姐姐表演手偶戏"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小朋友观看表演。
提问:手偶表演里有哪些小动物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上幼儿园路上,小白兔先碰到了谁?后又碰到了谁?(帮助幼儿理解"先"和:"后")
3、再次表演手偶戏,鼓励幼儿学说各角色的`对话。
小白兔高高兴兴到哪里去?后面来了哪个小动物?它是怎么叫的?
小白兔怎么说?小鸭子怎么回答?它们一起怎么样上幼儿园了?
路上它们又遇到了谁?两个好朋友怎么问?小花猫怎么回答?
三个好朋友怎么样上幼儿园的?我们宝宝是怎么样上幼儿园的?
4、幼儿再次观看手偶表演,鼓励幼儿边看表演边学说角色中的对话。
演出谢幕时请幼儿观看手偶的形象特点及简单的操作技巧。(此环节还可以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手偶)
5、请幼儿翻阅《小朋友的书。我上幼儿园了。第5—8页"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学说手偶表演中的对话。
6、引导幼儿说说自己一天当中的先和后,如:先刷牙、后洗脸;先洗手后吃饭等。
(结束)教学反思:
新学期开学是小班工作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辛苦的一个阶段,因此,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稳定孩子的情绪。为了尽快缩短孩子们的入园焦虑期,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从而让幼儿对幼儿园、对老师产生亲切感,而特别设计了这一活动。
"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这一活动是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的。它带领着幼儿逐渐认识集体,走入集体生活,并渐渐地喜欢集体生活,让幼儿信任我们老师,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感受到各种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希望孩子在情感上受到满足,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渐渐地孩子们就从不接受老师——接受老师——喜欢老师——离不开老师。但是我知道要达到这样的一个效果是需要我们班级的老师共同努力的。
在活动中,绝大部分的幼儿能融入进来,有些幼儿因为第一次上幼儿园还正处于哭闹的状态,但是在我讲故事的时候,哭闹的孩子也变的小声了。原来,只要让孩子有事情做,或者说可以让他们忙一点,就会暂时忘却离开爸爸爸妈妈的无安全感,充分感受幼儿园的快乐,真正的达到高高兴兴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