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的教学反思
1、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的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参与为主体,通过认知、感受、表现、创造等参与活动的综合形式教学,指导学生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并感受藏族歌舞特色,从而拓宽视野,获得愉悦和美的感受。
上课之前,我为学生安排了一个课前活动:听鼓声做动作进入教室,然后摆出自己想好的独特的造型,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活跃了起来,课堂气氛得到了很好的调节,激起了学生对音乐课学习的极大兴趣,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接着以“用节奏型说话: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青田。”入手,教师有节奏地提问,学生按老师的节奏回答,进行节奏模仿练习,因为练习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兴趣高涨,在此基础上请学生简单介绍家乡青田,引出小卓玛也想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大家,进而自然地过渡到歌曲教学。学生学唱歌曲的愿望被激发。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通过课件,使学生对歌曲及日喀则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感受,以至于后面能自然地用饱满的.情绪、轻快的声音,自豪地表演唱歌曲。而“借小卓玛的歌,把青田介绍给大家”的歌词创编则将歌曲学唱推向了高潮,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接着通过观察藏族服饰进入藏族甩袖舞的学习,唱跳结合,在巩固了唱的基础上,锻炼了学生的模仿能力,使整个课堂动了起来。最后安排了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活动。
总的来说,在本堂课中,学生获得了愉悦和美的感受,较好地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但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讨和改进,比如在内容安排方面,本课内容安排过多,以至于最后一项活动由于时间关系而未能很好的完成。其次,应该更加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如在表演歌曲中,可通过看甩袖舞,使学生的视觉感官得到刺激,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讨论,合作探索怎样创编动作表演会更好,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可使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藏族音乐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特点,同时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增强他们表演的自信心,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整堂课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将音乐与舞蹈等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文化视野变得开阔,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2、《我的家在日喀则》音乐教学反思
昨天上午,在XX小学上了第一堂公开课,一大清早就赶到了那边,不过事实证明我确实早了点。晒了半个多小时太阳,才有一个人出现。听课的全是我们组里的老师,对于这种小场面,我是一点也不紧张。相反,我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就像老油条,做什么事都抱着一种应付心理,完成就好。
就拿昨天的那堂课来说,很早就可以准备,但这个准备只是形式上的教案,课件,一些表面该做的我确实都做了,虽然听课的那些老师也很谦虚的说挺好的.,但我知道那些也都是表面的,慢慢的谈到音乐性,歌唱技巧等方面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到不足之处了。确实,这堂课有太多地方的不足。首先是最基本的,对学生的关注,如是否能唱了?唱到了什么程度?音准怎么样?情绪怎么样?这些我没有做好,因为自己觉得这首歌还是比较简单的,对教材理解的不透彻,所以在学生学唱方面也只是一味的简单的反复学唱了几面就过。其次是歌唱技巧,在这首歌的教学当中,学生唱的不是很到位,但我还是没有发现,如果之前可以教一下那几句高音的演唱技巧,那效果应该会更好。最后是单老师谈到的,音乐性不够,挖掘的不够细,对旋律的起伏我都没有牢牢抓住。也有老师说我这堂课有点杂,回头一想自己也觉得好像在做戏,而非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之间的共鸣。而且一堂课下来,我还多出5分钟,像单老师说的,如果我能把这些东西都运用进去,那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
是的,这堂课不完美,形成这些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我想只有一个----懒,在这里我要好好检讨一下,本来已经够懒的了,自从来到了乡下,就变得越来越懒,每天迟到早退不说,教学也不是非常认真,我不承认自己是个笨的人,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就是不肯去钻研,懒得去做,做事情也常常一拖再拖,每次在单老师的空间里看到其它人都这么用心,都让我觉得非常惭愧。
原来做一个音乐老师并非别人想象的这么轻松,真的很需要智慧,更需要勤奋!
3、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参与为主体,通过认知、感受、表现、创造等参与活动的综合形式教学,指导学生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并感受藏族歌舞特色,从而拓宽视野,获得愉悦和美的感受。
上课之前,我为学生安排了一个课前活动:听鼓声做动作进入教室,然后摆出自己想好的独特的造型,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活跃了起来,课堂气氛得到了很好的调节,激起了学生对音乐课学习的极大兴趣,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接着以“用节奏型说话: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青田。”
入手,教师有节奏地提问,学生按老师的节奏回答,进行节奏模仿练习,因为练习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兴趣高涨,在此基础上请学生简单介绍家乡青田,引出小卓玛也想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大家,进而自然地过渡到歌曲教学。学生学唱歌曲的愿望被激发。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通过课件,使学生对歌曲及日喀则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感受,以至于后面能自然地用饱满的情绪、轻快的声音,自豪地表演唱歌曲。而“借小卓玛的歌,把青田介绍给大家”的歌词创编则将歌曲学唱推向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接着通过观察藏族服饰进入藏族甩袖舞的学习,唱跳结合,在巩固了唱的基础上,锻炼了学生的模仿能力,使整个课堂动了起来。最后安排了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活动。
总的来说,在本堂课中,学生获得了愉悦和美的感受,较好地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但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讨和改进,比如在内容安排方面,本课内容安排过多,以至于最后一项活动由于时间关系而未能很好的完成。其次,应该更加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如在表演歌曲中,可通过看甩袖舞,使学生的视觉感官得到刺激,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讨论,合作探索怎样创编动作表演会更好,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可使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藏族音乐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特点,同时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增强他们表演的自信心,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整堂课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将音乐与舞蹈等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文化视野变得开阔,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4、《我的家在日喀则》的音乐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参与为主体,通过认知、感受、表现、创造等参与活动的综合形式教学,指导学生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并感受藏族歌舞特色,从而拓宽视野,获得愉悦和美的感受。
上课之前,我为学生安排了一个课前活动:听鼓声做动作进入教室,然后摆出自己想好的独特的造型,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活跃了起来,课堂气氛得到了很好的调节,激起了学生对音乐课学习的极大兴趣,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接着以“用节奏型说话: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青田。”入手,教师有节奏地提问,学生按老师的节奏回答,进行节奏模仿练习,因为练习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兴趣高涨,在此基础上请学生简单介绍家乡青田,引出小卓玛也想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大家,进而自然地过渡到歌曲教学。学生学唱歌曲的愿望被激发。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通过课件,使学生对歌曲及日喀则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感受,以至于后面能自然地用饱满的.情绪、轻快的声音,自豪地表演唱歌曲。而“借小卓玛的歌,把青田介绍给大家”的歌词创编则将歌曲学唱推向了高潮,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接着通过观察藏族服饰进入藏族甩袖舞的学习,唱跳结合,在巩固了唱的基础上,锻炼了学生的模仿能力,使整个课堂动了起来。最后安排了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活动。
总的来说,在本堂课中,学生获得了愉悦和美的感受,较好地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但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讨和改进,比如在内容安排方面,本课内容安排过多,以至于最后一项活动由于时间关系而未能很好的完成。其次,应该更加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如在表演歌曲中,可通过看甩袖舞,使学生的视觉感官得到刺激,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讨论,合作探索怎样创编动作表演会更好,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可使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藏族音乐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特点,同时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增强他们表演的自信心,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整堂课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将音乐与舞蹈等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文化视野变得开阔,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5、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参与为主体,通过认知、感受、表现、创造等参与活动的综合形式教学,指导学生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并感受藏族歌舞特色,从而拓宽视野,获得愉悦和美的感受。
上课之前,我为学生安排了一个课前活动:听鼓声做动作进入教室,然后摆出自己想好的独特的造型,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活跃了起来,课堂气氛得到了很好的调节,激起了学生对音乐课学习的极大兴趣,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接着以“用节奏型说话: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青田。”
入手,教师有节奏地提问,学生按老师的节奏回答,进行节奏模仿练习,因为练习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兴趣高涨,在此基础上请学生简单介绍家乡青田,引出小卓玛也想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大家,进而自然地过渡到歌曲教学。
学生学唱歌曲的愿望被激发。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通过课件,使学生对歌曲及日喀则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感受,以至于后面能自然地用饱满的情绪、轻快的声音,自豪地表演唱歌曲。而“借小卓玛的歌,把青田介绍给大家”的歌词创编则将歌曲学唱推向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接着通过观察藏族服饰进入藏族甩袖舞的学习,唱跳结合,在巩固了唱的基础上,锻炼了学生的模仿能力,使整个课堂动了起来。最后安排了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活动。
总的来说,在本堂课中,学生获得了愉悦和美的.感受,较好地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但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讨和改进,比如在内容安排方面,本课内容安排过多,以至于最后一项活动由于时间关系而未能很好的完成。其次,应该更加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如在表演歌曲中,可通过看甩袖舞,使学生的视觉感官得到刺激,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讨论,合作探索怎样创编动作表演会更好,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可使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藏族音乐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特点,同时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增强他们表演的自信心,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整堂课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将音乐与舞蹈等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文化视野变得开阔,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6、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反思
昨天上午,在XX小学上了第一堂公开课,一大清早就赶到了那边,不过事实证明我确实早了点。晒了半个多小时太阳,才有一个人出现。听课的全是我们组里的老师,对于这种小场面,我是一点也不紧张。相反,我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就像老油条,做什么事都抱着一种应付心理,完成就好。
就拿昨天的那堂课来说,很早就可以准备,但这个准备只是形式上的教案,课件,一些表面该做的我确实都做了,虽然听课的那些老师也很谦虚的说挺好的,但我知道那些也都是表面的,慢慢的谈到音乐性,歌唱技巧等方面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到不足之处了。确实,这堂课有太多地方的不足。首先是最基本的,对学生的关注,如是否能唱了?唱到了什么程度?音准怎么样?情绪怎么样?这些我没有做好,因为自己觉得这首歌还是比较简单的,对教材理解的不透彻,所以在学生学唱方面也只是一味的简单的反复学唱了几面就过。其次是歌唱技巧,在这首歌的教学当中,学生唱的不是很到位,但我还是没有发现,如果之前可以教一下那几句高音的演唱技巧,那效果应该会更好。
最后是单老师谈到的,音乐性不够,挖掘的不够细,对旋律的起伏我都没有牢牢抓住。也有老师说我这堂课有点杂,回头一想自己也觉得好像在做戏,而非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之间的共鸣。而且一堂课下来,我还多出5分钟,像单老师说的,如果我能把这些东西都运用进去,那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
是的,这堂课不完美,形成这些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我想只有一个——懒,在这里我要好好检讨一下,本来已经够懒的了,自从来到了乡下,就变得越来越懒,每天迟到早退不说,教学也不是非常认真,我不承认自己是个笨的人,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就是不肯去钻研,懒得去做,做事情也常常一拖再拖,每次在单老师的空间里看到其它人都这么用心,都让我觉得非常惭愧。
原来做一个音乐老师并非别人想象的这么轻松,真的很需要智慧,更需要勤奋!
7、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二年级音乐课《我的家在日喀则》,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能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通过学唱《我的家在日喀则》了解藏族歌曲的风格,培养学生对藏族文化和藏族歌曲艺术的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为了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一开课就让学生跟随音乐去旅游,通过引导学生伴随欢快的音乐律动,欣赏西藏的美丽风景,使学生知道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加深对藏族的热爱之情。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享受音乐,感受生活。也为下面学唱藏族民歌《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学跳藏族舞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学生在无意注意中,形成了有意注意,所以学起来非常快。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逐渐带入了情感,提升了歌唱表现能力。
然后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学生并有一定代表性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学会,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跟着歌曲的音乐边唱边跳,在舞蹈中充分感受音乐特点。
最后,我根据学习情况把学生分成三组:合唱组,舞蹈组,伴奏组,通过展示,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课堂最后形成了一个小高潮,结束本课。
课后我也仔细的反思了一下,有不足之处需要以后备课时在细心准备,第一、在介绍日喀则及西藏的风光这一环节,我可以找一段视频,学生印象会更深刻,效果会更好。
第二、在学唱歌曲前,可以先进行节奏训练。比如,从“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陕西。”入手,教师有节奏地提问,学生按老师的节奏回答,进行节奏模仿练习,进而自然地过渡到歌曲教学,学生学唱歌曲的愿望会被大大激发。
第三,教学语言组织不够完整,这也激励我今后在教学中,多注意教师自身的形态,语言,真正让学生受益,最后孩子们随音乐出教室都能唱着这首歌走出教室,看到他们都学会演唱歌曲,并且很高兴,我觉得我这节课上完学生真的受益了,我也感到很高兴。
总的来说,在本堂课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将音乐与舞蹈等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较好地展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不但获得了愉悦和美的感受,而且文化视野变得开阔,人文素养也得到提高。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探讨和改进。
8、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参与为主体,通过认知、感受、表现、创造等参与活动的综合形式教学,指导学生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并感受藏族歌舞特色,从而拓宽视野,获得愉悦和美的感受。
上课之前,我为学生安排了一个课前活动:听鼓声做动作进入教室,然后摆出自己想好的独特的造型,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活跃了起来,课堂气氛得到了很好的调节,激起了学生对音乐课学习的极大兴趣,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接着以“用节奏型说话: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青田。”入手,教师有节奏地提问,学生按老师的节奏回答,进行节奏模仿练习,因为练习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兴趣高涨,在此基础上请学生简单介绍家乡青田,引出小卓玛也想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大家,进而自然地过渡到歌曲教学。学生学唱歌曲的愿望被激发。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通过课件,使学生对歌曲及日喀则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感受,以至于后面能自然地用饱满的情绪、轻快的声音,自豪地表演唱歌曲。而“借小卓玛的歌,把青田介绍给大家”的歌词创编则将歌曲学唱推向了xx,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接着通过观察藏族服饰进入藏族甩袖舞的学习,唱跳结合,在巩固了唱的基础上,锻炼了学生的模仿能力,使整个课堂动了起来。最后安排了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活动。
总的来说,在本堂课中,学生获得了愉悦和美的感受,较好地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但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讨和改进,比如在内容安排方面,本课内容安排过多,以至于最后一项活动由于时间关系而未能很好的完成。其次,应该更加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如在表演歌曲中,可通过看甩袖舞,使学生的视觉感官得到刺激,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讨论,合作探索怎样创编动作表演会更好,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可使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藏族音乐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特点,同时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增强他们表演的自信心,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整堂课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将音乐与舞蹈等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文化视野变得开阔,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9、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反思
昨天上午,在XX小学上了第一堂公开课,一大清早就赶到了那边,不过事实证明我确实早了点。晒了半个多小时太阳,才有一个人出现。听课的全是我们组里的老师,对于这种小场面,我是一点也不紧张。相反,我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就像老油条,做什么事都抱着一种应付心理,完成就好。
就拿昨天的那堂课来说,很早就可以准备,但这个准备只是形式上的教案,课件,一些表面该做的我确实都做了,虽然听课的那些老师也很谦虚的说挺好的,但我知道那些也都是表面的,慢慢的谈到音乐性,歌唱技巧等方面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到不足之处了。确实,这堂课有太多地方的不足。
首先是最基本的,对学生的关注,如是否能唱了?唱到了什么程度?音准怎么样?情绪怎么样?这些我没有做好,因为自己觉得这首歌还是比较简单的,对教材理解的不透彻,所以在学生学唱方面也只是一味的简单的反复学唱了几面就过。
其次是歌唱技巧,在这首歌的教学当中,学生唱的不是很到位,但我还是没有发现,如果之前可以教一下那几句高音的演唱技巧,那效果应该会更好。最后是单老师谈到的,音乐性不够,挖掘的不够细,对旋律的起伏我都没有牢牢抓住。也有老师说我这堂课有点杂,回头一想自己也觉得好像在做戏,而非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之间的共鸣。而且一堂课下来,我还多出5分钟,像单老师说的,如果我能把这些东西都运用进去,那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
是的,这堂课不完美,形成这些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我想只有一个—懒,在这里我要好好检讨一下,本来已经够懒的了,自从来到了乡下,就变得越来越懒,每天迟到早退不说,教学也不是非常认真,我不承认自己是个笨的人,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就是不肯去钻研,懒得去做,做事情也常常一拖再拖,每次在单老师的空间里看到其它人都这么用心,都让我觉得非常惭愧。
原来做一个音乐老师并非别人想象的这么轻松,真的很需要智慧,更需要勤奋!
10、音乐《我的家在日喀则》的教学反思
本课以同学参与为主体,通过认知、感受、表示、发明等参与活动的综合形式教学,指导同学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并感受藏族歌舞特色,从而拓宽视野,获得愉悦和美的感受。
上课之前,我为同学布置了一个课前活动:听鼓声做动作进入教室,然后摆出自身想好的独特的造型,使同学在上课之前就活跃了起来,课堂气氛得到了很好的调节,激起了同学对音乐课学习的极大兴趣,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接着以“用节奏型说话: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青田。”入手,教师有节奏地提问,同学按老师的节奏回答,进行节奏模仿练习,因为练习联系实际生活,同学兴趣高涨,在此基础上请同学简单介绍家乡青田,引出小卓玛也想把自身的家乡介绍给大家,进而自然地过渡到歌曲教学。同学学唱歌曲的愿望被激发。为了进一步伐动同学学习歌曲的兴趣,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通过课件,使同学对歌曲和日喀则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感受,以至于后面能自然地用丰满的情绪、轻快的声音,自豪地扮演唱歌曲。而“借小卓玛的歌,把青田介绍给大家”的歌词创编则将歌曲学唱推向了高潮,拓展了同学的思维,培养了同学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接着通过观察藏族服饰进入藏族甩袖舞的学习,唱跳结合,在巩固了唱的基础上,锻炼了同学的.模仿能力,使整个课堂动了起来。最后布置了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活动。
总的来说,在本堂课中,同学获得了愉悦和美的感受,较好地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但也有很多地方值得研讨和改进,比方在内容布置方面,本课内容布置过多,以至于最后一项活动由于时间关系而未能很好的完成。其次,应该更加大胆地放手让同学自身去考虑、去探索、去创新,如在扮演歌曲中,可通过看甩袖舞,使同学的视觉感官得到刺激,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让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讨论,合作探索怎样创编动作扮演会更好,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可使小朋友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藏族音乐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特点,同时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表示音乐和发明音乐的能力,增强他们扮演的自信心,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整堂课真正体现以同学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将音乐与舞蹈等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同学的文化视野变得开阔,人文素养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