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丹顶鹤》课后教学反思
1、《美丽的丹顶鹤》课后教学反思
执教《美丽的丹顶鹤》得与失
“新、实、简、美”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四大特色。《美丽的丹顶鹤》是一篇描写丹顶鹤的文质兼美的课文,全文充满了迷人的形象美、意蕴美。面对一篇优美的教材,如何吃透它,让“教”材变为“学”材,从单纯地研究如何“教”转到如何教会学生“学”上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实现语文教学的素质化。我要求自己先把课文读通,读透,读好,真正读出味来。凡须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的,自己先要感得深悟得透。同时注意教材的联系,怎么将“教”材开发成“学”材,凭借学材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实实在在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重视文本语言的内化、吸收。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着力于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帮助他们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运用知识的兴趣、愿望和能力。可是由于自己在备教材这一环节上没有过好教材关,对教材本身的感悟,把握都有偏颇的地方。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不是很准确,对课文中的人文思想,教学内容理解不到位,导致在传达与灌输时也做的不到位,还没能够跳出文本,将科学与人文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且抽象,提炼到一个更高的程度。自身对教材的研读缺乏功力,较粗化地处理了教材,较少地考虑了教材传达的信息,今后对教材的把握要从一元化到多元化,从各个方面去审视教材,落实苏教版小语教材“起点低、要求严、训练实”的教学要求。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认认真真地读书,实实在在地操作,才能体现从教材出发,走向儿童的观点。
苏教版语文教材强调以读书活动为“经”,语言文字的训练为“纬”的一条“读书感悟——背诵积累——迁移运用”的训练主线。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练,以演练促读”。在教学设计中我考虑到了如何让学生去读中感悟,并且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面对一段情境交融的文字,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认真阅读,含英咀华,设身处地领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生动形象和丰富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内化积累,并且能够使学生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而不是去进行理性化的琐细分析,去忽视语文的整体感悟,把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淡化掉,把原本应该充满情趣和魅力的语文学习变得平淡无趣。
教学中我只运用了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注意到了指导学生去读中感悟,怎么读得有兴趣,让学生喜爱读哪句就读哪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课文。可是我却忽视了课堂的调控,从整体看没有了一条清晰的主线,显得较碎、较散。指导读文时做的不到位,读与说的训练不够扎实,形式较为单一。在引导学生想象,促进感悟逐步达到诵读时只忙于了走过场,如“蜻蜓点水”,仅仅是设了一个环节,效果究竟如何却无睱顾及。当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不到位时,教师为了赶时间,没有花费时间去引导学生如何去练,而是教师给了他们答案。学生读的效果不明显,因为在训练中我没有较好引导与调控,也没有亲自示范,创造一种意境。在教学设计与过程中,我仍采用了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没有进行方式的转变,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的时候,应该留给学生较多的空间,使他们的主体状态得到激活。应该自己躲到后台,把学生推到前台。学生的主动参与主体性发展不必在教师事先安排的框架之中进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认识、发展的主体,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都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实践、感悟、体验、内化。把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还给他们,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求的场所,真正让课堂充满活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并且能够运用儿童喜欢的方式去帮助儿童建立丹顶鹤的美丽形象,对课文的人文与思想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后,把握后自觉地产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想法。但是在课堂上我还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善于从学生发言中捕捉信息,把握学生细微的情绪变化,不善于观察学情的发展,熟知学生当时的心理,能够全身心地倾注到学生身上,随时切入学生的经验领域和精神世界。如果我从学生身上捕捉到信息,并且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好胜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抵达目标的愉悦和成功感,肯定能为课堂教学增添色彩。此外,这一课的'教学缺少个性化与特色化,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品味,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真挚的情感,教师与学生要合作与交流,通过多种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能够亲切、自然地去调控学生,善于开启心智,而不硬行牵着学生走,耐心激励而不压抑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能,立足“自求得之”而不轻易告之,使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和谐,学得轻松而乐于思考,提高语文修养,不感到语文学习有压力而是一种艺术享受。
经过这次活动,我感到了自己平时自我学习意识不足,对一些理论的学习还不是自发的、内在的需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有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淀,要真心热爱语文教学,以科研的态度来对待它,愿意为它倾注全部心血,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艺术,用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感染学生,使自己的教学活动富有情趣,不断提高教学的格调与品味。且要善于把语文教学化兴趣盎然的语文活动,老师和学生都成为活动平等的参与者,让学生享受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乐趣。要真心热爱语文,用语文学科自身魅力,让学生获取美感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志趣。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认真领悟“新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实质思想,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过块主阵地的作用,加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真正确立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新格局!
2、《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
课前让学生们阅读对应的拓展阅读,初步了解丹顶鹤。上课时,我注重培养学生自学一篇课文的能力,和指导朗读。一上课,首先让学生看丹顶鹤图,发现其身上三种不同的颜色,指出“丹”就是红的意思,在板书课题时,用红粉笔写“丹”字,学生们都清楚明白了。给学生15分钟时间充分自学,先学后教,我在教室内巡视指导,考考这个学生的生字词,听听另一位学生的课文朗读……发现问题,及时点拨,通过巡视,发现这节课孩子们都能独立的有步骤地进行自学,可能都想在自己的'爸爸妈妈面前好好表现,学得很认真。
指导朗读,我首先范读课文,学生在自学时读课文两遍以上,全班交流时,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出示填空,给学生一个扶手,引导学生填空,了解全文大意。接着重点指导表现丹顶鹤美的句子,指名读,看图后,在脑海中有印象后再读,给“小老师”展示读等,让学生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得更好。“引吭高歌”理解起来有点难,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再出示图看图,“展翅飞翔”让学生在脑海边想象边读,再加上动作读,学生们朗读得更好了。
不过,这节课对生字指导不到位,低段语文写字是重点,不但要教孩子学写字的方法,还要不断训练让孩子教难写的字,老师做点评、做补充和范写。
3、《美丽的丹顶鹤》的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发现美。多次让学生去发现丹顶鹤的美。如:丹顶鹤到底美在哪里,请小朋友打开书,轻声自由地读课文第2自然段,读完后划一划表现丹顶鹤美丽的句子。再如:请同学们自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美的地方就划出来,多读读。
2.激发学生读出美。为了激发学生读出丹顶鹤的美,抓住一些关键字词让学生品析和体会,如“洁白”,“鲜红鲜红”等等,读好了重点词语后再让学生放在句中以及段中读,层层递进.并且采用了各种形式的读:有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加上动作表演读,想象读等,让学生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
3.鼓励学生说出美。在让学生完成涂色之后说:”现在你们就是手中美丽的丹顶鹤,能够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美丽的外形吗?学生上台边展示图画边介绍,说出了美。在学第四自然段时,还让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再次让学生说出了丹顶鹤的美。
4.带领学生感受美。美的画面带给孩子美的享受。上课刚开始,屏幕展现一幅幅洁白无瑕的丹顶鹤画面,并且配有丹顶鹤的'叫声,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一个个走近了丹顶鹤,全神贯注地欣赏起来。学生从直观的图片中初步感受了丹顶鹤的美。在学了丹顶鹤的颜色美之后,又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画涂色,既帮助学生有效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感受了颜色的和谐之美。在学习”引吭高歌”和”展翅飞翔”时,老师又出示了两副图,让学生感受到了丹顶鹤的高雅美。还让学生看了一段录像,让学生感受到了丹顶鹤“引吭高歌“与”展翅飞翔“时的美。最后又让学生欣赏不同姿态的丹顶鹤图,让学生感受到丹顶鹤的美真是无与伦比。赞叹、惊喜……不言而喻,学生感受到了故事与歌曲的凄美,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使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4、《美丽的丹顶鹤》课后教学反思
执教《美丽的丹顶鹤》得与失
“新、实、简、美”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四大特色。《美丽的丹顶鹤》是一篇描写丹顶鹤的文质兼美的课文,全文充满了迷人的形象美、意蕴美。面对一篇优美的教材,如何吃透它,让“教”材变为“学”材,从单纯地研究如何“教”转到如何教会学生“学”上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实现语文教学的素质化。我要求自己先把课文读通,读透,读好,真正读出味来。凡须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的,自己先要感得深悟得透。同时注意教材的联系,怎么将“教”材开发成“学”材,凭借学材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实实在在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重视文本语言的内化、吸收。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着力于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帮助他们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运用知识的兴趣、愿望和能力。可是由于自己在备教材这一环节上没有过好教材关,对教材本身的感悟,把握都有偏颇的地方。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不是很准确,对课文中的人文思想,教学内容理解不到位,导致在传达与灌输时也做的不到位,还没能够跳出文本,将科学与人文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且抽象,提炼到一个更高的程度。自身对教材的研读缺乏功力,较粗化地处理了教材,较少地考虑了教材传达的信息,今后对教材的把握要从一元化到多元化,从各个方面去审视教材,落实苏教版小语教材“起点低、要求严、训练实”的教学要求。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认认真真地读书,实实在在地操作,才能体现从教材出发,走向儿童的观点。
苏教版语文教材强调以读书活动为“经”,语言文字的训练为“纬”的一条“读书感悟——背诵积累——迁移运用”的训练主线。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练,以演练促读”。在教学设计中我考虑到了如何让学生去读中感悟,并且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面对一段情境交融的文字,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认真阅读,含英咀华,设身处地领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生动形象和丰富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内化积累,并且能够使学生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而不是去进行理性化的琐细分析,去忽视语文的整体感悟,把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淡化掉,把原本应该充满情趣和魅力的语文学习变得平淡无趣。
教学中我只运用了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注意到了指导学生去读中感悟,怎么读得有兴趣,让学生喜爱读哪句就读哪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课文。可是我却忽视了课堂的调控,从整体看没有了一条清晰的主线,显得较碎、较散。指导读文时做的不到位,读与说的训练不够扎实,形式较为单一。在引导学生想象,促进感悟逐步达到诵读时只忙于了走过场,如“蜻蜓点水”,仅仅是设了一个环节,效果究竟如何却无睱顾及。当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不到位时,教师为了赶时间,没有花费时间去引导学生如何去练,而是教师给了他们答案。学生读的效果不明显,因为在训练中我没有较好引导与调控,也没有亲自示范,创造一种意境。在教学设计与过程中,我仍采用了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没有进行方式的转变,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的时候,应该留给学生较多的空间,使他们的主体状态得到激活。应该自己躲到后台,把学生推到前台。学生的主动参与主体性发展不必在教师事先安排的框架之中进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认识、发展的主体,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都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实践、感悟、体验、内化。把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还给他们,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求的场所,真正让课堂充满活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并且能够运用儿童喜欢的方式去帮助儿童建立丹顶鹤的美丽形象,对课文的人文与思想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后,把握后自觉地产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想法。但是在课堂上我还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善于从学生发言中捕捉信息,把握学生细微的情绪变化,不善于观察学情的发展,熟知学生当时的心理,能够全身心地倾注到学生身上,随时切入学生的经验领域和精神世界。如果我从学生身上捕捉到信息,并且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好胜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抵达目标的愉悦和成功感,肯定能为课堂教学增添色彩。此外,这一课的'教学缺少个性化与特色化,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品味,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真挚的情感,教师与学生要合作与交流,通过多种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能够亲切、自然地去调控学生,善于开启心智,而不硬行牵着学生走,耐心激励而不压抑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能,立足“自求得之”而不轻易告之,使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和谐,学得轻松而乐于思考,提高语文修养,不感到语文学习有压力而是一种艺术享受。
经过这次活动,我感到了自己平时自我学习意识不足,对一些理论的学习还不是自发的、内在的需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有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淀,要真心热爱语文教学,以科研的态度来对待它,愿意为它倾注全部心血,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艺术,用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感染学生,使自己的教学活动富有情趣,不断提高教学的格调与品味。且要善于把语文教学化兴趣盎然的语文活动,老师和学生都成为活动平等的参与者,让学生享受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乐趣。要真心热爱语文,用语文学科自身魅力,让学生获取美感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志趣。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认真领悟“新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实质思想,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过块主阵地的作用,加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真正确立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新格局!
5、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
《美丽的丹顶鹤》描写了丹顶鹤的美丽色彩、修长的形体和高雅姿态,点示了黄海之滨是它的第二故乡,让人感到丹顶鹤十分逗人喜爱,生发出保护丹顶鹤是我们应尽责任的强烈意念。
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学生在自由读完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说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这个问题恰好是个中心问题,本段就是围绕着该问题进行叙述。我大肆表扬了这个会提问题的孩子,可并没有即可予以解答,而是播放了一段丹顶鹤在盐城自然保护区活动的视频。通过细致观察,丹顶鹤在保护区芦苇里、湿地旁,成群结队嬉戏、追逐,自由自在生活的`场景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练习说话。然后回到课文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划出你认为能表现丹顶鹤喜欢这里的词语。随即,学生在品读“丹顶鹤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这里,它们三五成群,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要在这儿度过整整一个冬天。”中品悟“成群结队、无忧无虑、整整”,从而明白正是因为盐城自然保护区有适合丹顶鹤生活的环境,在这里生活非常安全,可以放心的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教学至此,理解“为什么说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这个问题已经水到渠成。学生自己就能解答开课时提出的疑问了。
本节课通过“自主质疑—感性认识—品读词句——品悟情感”这个学习路径,让学生逐渐学习抓住语言学语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6、美丽的丹顶鹤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美丽的丹顶鹤》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导入部分先听写词语,一是为了检测第一课时识字教学的效果,二是为了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接着开门见山,用图片及声音创设课文情境,和学生一起继续学习课文。
第一步,感悟丹顶鹤“外形美丽”的特点,先是引导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想象自己看到的丹顶鹤,感知丹顶鹤全身羽毛、脖子和翅膀边儿和头顶的不同颜色。接着,试着给补充习题上没有颜色的丹顶鹤图上颜色,发现学生涂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会对照文本说清“哪一出颜色画得好?哪一处有问题?”然后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感受丹顶鹤外形的美丽。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第二步,感悟丹顶鹤“逗人喜爱”的特点。先是自由朗读,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写丹顶鹤高雅姿态的相对最难的一句话“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学生第一课时已通过看图初步理解了这句中难理解的词,所以第二课时重在激发学生感情朗读的兴趣,积累并拓展语言。让学生学一学丹顶鹤两个动作,发现最美丽的展示后理解“高雅”,带着动作读句子。展示丹顶鹤各种姿态,进行看图说话练习,进一步感受丹顶鹤的逗人喜爱。结合学生生活,启发学生回忆动画片中看到过的.形象,理解“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感受到正是因为丹顶鹤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姿态高雅,传说它是神仙的旅伴,所以开头说“丹顶鹤很逗人喜爱。”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
第三步,感悟丹顶鹤的“无忧无虑”。先交流“第二故乡”的意思,介绍丹顶鹤的两个故乡,再展示丹顶鹤在第二故乡生活的情景,借助说话练习规范学生语言。最后思考“丹顶鹤为什么在第二故乡生活的这么幸福”?
拓展延伸部分先介绍丹顶鹤家族的现状,再欣赏《丹顶鹤的故事》,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情感。最后积累美文《仙鹤》。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给丹顶鹤涂色和带着动作朗读第三自然段比较感兴趣,但在思考“丹顶鹤为什么在第二故乡生活的这么幸福”时,思维的面太窄,只说到“黄海之滨的人们为它们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人们不伤害它们”之类的。如果在教学前能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做好铺垫,也许就能拓宽学生表达的面了。如介绍丹顶鹤生存的环境、栖息地的破坏、气候干旱化趋势、水域面积缩小严重、人类活动带来的污染、偷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