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认识序数教学反思的参考

2023-06-25 17:27:13

  认识序数教学反思的参考

认识序数教学反思的参考

1、认识序数教学反思的参考

  幼儿在上半年已学习了10以内数概念,为学习序数做好了准备。我觉得学习序数可以分为两段学习10以内的序数,先学5以内的序数,再学10以内的序数。学习序数可以从不同方向如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等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这样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

  今天我设计这节课的重点定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我先出示纸牌2、5、7,单纯先左往右认识序数,这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很容易掌握,因此我又让幼儿从右往左来认识。学习难度稍有加大,不过孩子们都能说上来。接着我又设计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两个方向排列物体的次序的综合练习,将学习内容难度加大,使学习更有挑战性,有些孩子的确被难住了,不过我想下节课我接着练习吧。

  我还和孩子们玩了一个游戏:我出示三张牌,例如:第一张4、第二张:2第三张:6.孩子们观察后记在心里。把牌翻过去。任意指出一张牌,如第二张:2.我随意移动三张牌,这时观察2从左边数第几个?这个游戏孩子们特别的感兴趣。即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又认识了序数。

  活动课上完后我还有一些感触,以后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

  1. 辨认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横直排的,纵向排的`,斜向排的,弧线排列的,曲线排列的,不规则排列的等。

  2.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如确定了序列中物体的序数后,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再认一认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这样做既有利于形成序数的概念,也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2、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以内的序数》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5以内的序数》,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体验学习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培养学习兴趣。

  2、在有趣的画面及身临其境的体育活动中认识5以内的序数,能手口一致的从左到右点5以内的`数。

  3、发展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跑道、1―5数字牌。

  活动过程:

  1、演示多媒体:

  ①――今天我们要去森林里去看一场运动会,你们知道会有哪些动物参加吗?

  幼儿观看,并说出自己的发现,教师提问:

  ――这儿有几个动物参加运动会,一起来数一数!老师逐个动物提问其所在第几名。

  ②教师提出问题。

  ――这儿有几条跑道?我们来数一数。

  幼儿观看动物赛跑并做小裁判说出比赛结果。

  ③幼幼互动(与旁边的朋友讨论比赛结果)

  请幼儿当裁判完整地说出比赛结果。

  2、体育游戏:赛跑教师以提问的形式,间接地导出游戏规则。

  ①这儿有几条跑道?

  ②能不能所有的小朋友一起赛跑?

  ③那没有当上运动员的朋友,做什么?

  教师选出5位运动员,随意发张号码牌,让其找到与号码牌相对应地跑道上,让其余的孩子检查是否站对了。检查完毕后,开始准备比赛了,裁判员站在终点后面观看运动员比赛过程,并检查他们站对与否,对个别站错的孩子,给予指导。

  3、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活动观察:

  整个活动看来,幼儿的积极性还是蛮高的,在观看多媒体时,都非常感兴趣非常仔细,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积极回答,而且回答得非常准确,在游戏过程中,起初幼儿还停留在以有的一一对应的经验基础上,例如比赛下来开始的结果是1号得第一名,2号第二名依次类推,身上的号码牌与名次相对应,这时我便与幼儿一起讨论,刚才是跑得最快,第1名,可是拿到的名次却是2名,乐乐比跑得慢一些应该是2名,可她是拿的1名,你们觉得对吗?他们名次和号码牌是相同的还是不同呢?经过讨论,孩子明白了并不是1号运动员就会得第1名,而是看谁先到终点,谁就是第一名,于是在重复比赛时,虽然个别孩子还是停留在已有经验,但大部分孩子,已经能够准确的指出谁是第1名、第2名,尤其是罗逸豪他能够说出完整,我是2号运动员但是我是第1名。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的学习兴趣始终十分浓厚,玩中学、学中玩,幼儿也都达到了目标制定的内容,活动过程中,突出重点,游戏中经过教师提示与指导幼儿能更进一步地了解,正确运用5以内地序数进行游戏,是本活动的亮点。孩子在玩中学会了通过思考、讨论来学会排序,达到了我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

3、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5以内的序数》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5以内的序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五。

  2、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学具:门牌卡、数字卡片、小旗人手一套。

  2、教具:大记录卡、大数卡一套;电脑、投影仪、投影幕。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座的形式来表示不同颜色的房子分别在第几座。

  1.师:好消息,好消息!森林小区要搬迁啦!小动物们请我们去帮忙,我们快出发吧!看,森林里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小房子,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红、蓝、紫、绿、黄)一共有几座?(5座)你是怎么数的?(从左往右数)

  2.师:红房子在第几座?

  3.幼儿回答:第1间。

  4.你是从哪面开始数的.?(引导幼儿说出从左往右数)

  5.师:红房子在第一座,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表示?

  6.幼儿:数字1。

  7.绿房子在第几座?(第4座)用数字几来表示?(4)

  8.蓝房子在第几座?(第2座)用数字几来表示?(2)

  9.黄房子在第几座?(第5座)用数字几来表示?(5)

  二、用举小旗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序数第一至第五。

  1.师:快看,漂亮房子的小主人们出来欢迎我们了,它们都是谁呀?(小鸡、小狗、小鸭、小猫、小兔)一共有几只?(5只)

  2.师:要帮小动物搬家我们得先知道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3.师:先找一找小鸡排在第几个?(第3个)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3)老师已经为你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五面小旗,那我们就把写有数字3的那面小旗举起来!呀,都举对了,小鸡在向我们跳舞呢。会玩了吗?

  4.小狗排在第几个?(第5个)赶快把你的小旗举起来。

  5.小猫排在第几个?(第1个)应该举第几面小旗?

  6.小鸭排在第几个?(第4个)举第几面小旗?

  三、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层第几间的形式表达动物的住处。

  1.师:现在呀,小动物们都欢欢喜喜的搬进了新家。瞧!这幢新楼房里都住了哪些小动物?

  2.幼儿回答:鸭子、松鼠、蝴蝶、鸽子、刺猬、老鼠。

  3.师:原来是鸭子、松鼠、蝴蝶、鸽子、刺猬、老鼠住在新房子里,它们可真高兴呀!可是搬进新家的第一天它们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动物新村的居委会要请他们自己做一张门牌卡,可是小动物们却不知道自己住在第几层楼第几间屋子,小朋友,我们再来帮帮它们好吗?

  4.那我们得先来数数这幢楼房一共有几层楼?(四层楼)你是怎么数的?(从下往上数的)

  5.第一层住的谁呀?(小鸭)小鸭住在最底下,当然是第一层啦!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表示?(1)老师给你们每个小朋友也准备了一张门牌记录卡,请小朋友也在自己的门牌卡上把小鸭子住在第一层记录下来。

  6.看看,第一层楼里还住了谁呀?(小蝴蝶)

  7.那我们就在小蝴蝶旁边的格子里也记上一个数字1。记好了吗?

  8.那松鼠、鸽子、刺猬、老鼠它们都住在第几层呢?请小朋友们数一数,数好后,把结果用数字卡片记录在小动物旁边的第一个格子里。

  9.幼儿操作记录每一个动物住的层号,教师进行指导,鼓励每一个幼儿都动起小手来。

  10.师:你们都找好了吗?小松鼠住在第几层?(第二层)用数字几来表示?

  11.第三层住了哪些小动物?(小刺猬、小老鼠)那你们就在小刺猬、小老鼠旁边的格子里记上了数字几?(数字3)这样我们一看就知道这两只小动物都住在第三层楼。

  12.还有谁我们没有帮它找出来它住在第几层楼?(小鸽子)它住在第几层楼?(第四层)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4)

  13.师:你们真能干把小动物住在哪一层楼都找了出来。那它们都住在第几间呢?

  14.我们先来仔细数一数每一层楼都有几间屋子呀?(六间)你是怎么数的?(从左往右数的)

  15.师:那小鸭住在第几间屋子呢?谁知道?

  16.幼儿回答:第1间。

  17.师:你是从哪面开始数的?(引导幼儿说出从左往右数)

  18.师:小鸭住在第一间,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表示?

  19.幼儿:数字1。

  20.师:现在我们知道小鸭住在第一层的第一间屋子里。

  21.师:蝴蝶也住在第一层楼,它住在第几间呢?(第5间)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5)现在我们知道蝴蝶住在第一层楼的第一间屋子里。鸽子、刺猬、老鼠、松鼠又住在第几间呢?小朋友你们能为它们找出来吗?这一次请你们要仔细找看一看小动物们住在第几间屋子里,找好以后,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来。

  22.幼儿尝试着记录。

  23.教师鼓励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手来。

  24.汇总操作结果:你们都做好了吗?

  25.师:看着你们的门牌卡告诉我,蝴蝶住在第几层?第几间?有不同意见吗?没有的话那我们就把这个结果下来。

  26.松鼠又住在第几层第几间呢?(第2层,第3间)

  27.刺猬住在第几层第几间呢?(第3层,第4间)

  28.鸽子住在第几层第几间呢?(第4层,第5间)

  29.抢答题:住在第3层,第2间的是谁?(老鼠)

  四、动物拍球比赛。

  1.师:你们真能干,不仅帮小动物搬家,还帮小动物们做好了门牌卡,现在呀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参加它们举行的拍球比赛,请你们做裁判,可要看仔细了,谁先停下来,谁最后一个停下来?帮他们记一记谁第一名,谁第二名,谁第三名,谁第四名,谁第五名。

  2.看比赛第一遍。

  3.师:谁先停下来的?(小鸡)那我们就记下来,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一共有五只小动物参加比赛,第一个停下来拍球拍得多还是少?(少)五只小动物里小鸡拍球最少,它是第几名?(第五名)那我们就把这个结果记下来。哟,你们都做对了,小裁判真能干。

  4.谁第二个停下来?(看第二遍)(小鸭)小鸭比小鸡稍微多拍了几个,那它又是第几名呢?(第四名)

  5.小狗是第几个停下来的?”(第三个)它拍得你小鸭还多几个,它是第几名?(第三名)记下来。

  6.接下来停下来的是谁?(小猫)它拍得比小狗多还是少?(多)它是第几名?(第二名)

  7.最后一个停下来的是谁?(小兔)

  8.现在我们一看就知道拍球比赛第一名是谁?(小兔)第二名呢?(小猫)第三名呢?(小狗)第四名呢?(小鸭)第五名呢?(小鸡)

  9.真棒,你们可真聪明,都做对了,小裁判的本领真大!我们今天帮了小动物那么多忙,你们高兴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做游戏去吧!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启发幼儿动手探索,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给每一个孩子自由的活动空间,体验成功,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及时巩固已学知识。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所发展。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序数是幼儿生活、游戏中经常接触的概念,但儿童对数感念的理解往往是零散的、经验化的,需要教师的梳理和提升。

4、“基数和序数”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基数和序数”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取材于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由老师出示学生所喜欢的许多玩具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来,生动而又自然;通过数一数娃娃排在第几个,猜一猜、算一算一共有几个玩具,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基数”与“序数”,感性而又亲切;通过一首儿歌—“数鸡鸭”,来巩固对算理的理解,形象且具实效;以“帮助班级美化环境—摆花盆、观看电影-发电影票”作为课后延伸,既获得实践又巩固了新知。整节课从引入到展开、到巩固,再到课外的延伸,所有的素材均来源于实际的生活、取材于学生的身边,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数学与自然、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数”与“序数”的理解,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实践中学习,使学生乐学而又易学。

  “基数”与“序数”是两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充分感知、理解这两个概念,既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这节课的难点。老师化抽象为形象,通过让学生观察投影,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排排队,等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基数”与“序数”,整个认识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手、脑和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协同运动。这样做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变难学为易学、乐学。而课后的延伸——“摆花盆、发电影票”,不仅给学生创造了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巩固数学知识的机会,又在不经意间强化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老师的课中可以看到,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多动动脑筋、多思考,那么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并“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其实也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

5、《学习5以内的序数》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学会了5以内的单项序数,初步建立了序数的概念,并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点数,为今后学习不同的方位序数奠定了基础,也为幼儿在生活中自己的位置找准了坐标。

  活动过程中,先让幼儿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给小动物排队,又让小朋友帮助“小动物坐火车”的活动来训练学习5以内的序数,最后在“小动物和数字宝宝找房子”的活动中来巩固、复习、检测、小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整节课程,结构安排比较合理,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所学效果较好。

  但还有太多的不足之处:

  1、自己的语速较快,语气也不够亲切,不太能贴近孩子的生活。

  2、个别幼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引导不到位。

  3、因是数学课,最好有数字出现。

  4、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新。

  5、活动过程中应多表扬多鼓励幼儿。

6、《学习5以内的序数》 教学反思

  活动过程中,先让幼儿通过“小动物住楼房到搬家”来进行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点数,并学习5以内的序数。最后又通过“兔妈妈营救掉到山崖下的5只兔宝宝”来巩固复习检测本节课的所学效果。整节课程结构安排比较合理,思路也比较清晰,幼儿所学效果较好。

  但还有太多的不足之处:

  1、自己的语速较快,不太能贴近孩子的生活,幼儿不能够很好的接受,导致个别问题幼儿回答不上来。

  2、在遇到幼儿不会的问题时,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要多重复几遍,帮助幼儿理解,启发幼儿思考。

  3、要让幼儿记住数量词的运用,例一层楼,一只兔。

  4、因是数学课,如能添加“数空”来帮助幼儿认识数字,效果或许会更好一点。

  5、数学课应运用到生活中去,可让幼儿排队,看看自己排在第几。

  6、要让幼儿从小就养成一个好习惯(例如回答问题时最好是站起来)。

  真心的谢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点评,能够让我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加油的,力争每个孩子在自己的课堂中都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益。

7、认识序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序数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在上半年已学习了10以内数概念,为学习序数做好了准备。我觉得学习序数可以分为两段学习10以内的序数,先学5以内的序数,再学10以内的序数。学习序数可以从不同方向如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等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这样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

  今天我设计这节课的重点定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我先出示纸牌2、5、7,单纯先左往右认识序数,这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很容易掌握,因此我又让幼儿从右往左来认识。学习难度稍有加大,不过孩子们都能说上来。接着我又设计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两个方向排列物体的'次序的综合练习,将学习内容难度加大,使学习更有挑战性,有些孩子的确被难住了,不过我想下节课我接着练习吧。

  我还和孩子们玩了一个游戏:我出示三张牌,例如:第一张4、第二张:2第三张:6、孩子们观察后记在心里。把牌翻过去。任意指出一张牌,如第二张:2、我随意移动三张牌,这时观察2从左边数第几个?这个游戏孩子们特别的感兴趣。即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又认识了序数。

  活动课上完后我还有一些感触,以后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

  1、辨认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横直排的,纵向排的,斜向排的,弧线排列的,曲线排列的,不规则排列的等。

  2、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如确定了序列中物体的序数后,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再认一认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这样做既有利于形成序数的概念,也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8、基数和序数的教学反思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并“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对于每一位数学教师来说,理解这一些并不难,但真正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实践这些理念却不是一件易事。

  一、取材于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由老师出示学生所喜欢的许多玩具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来,生动而又自然;通过数一数娃娃排在第几个,猜一猜、算一算一共有几个玩具,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基数”与“序数”,感性而又亲切;通过一首儿歌—“数鸡鸭”,来巩固对算理的理解,形象且具实效;以“帮助班级美化环境—摆花盆、观看电影-发电影票”作为课后延伸,既获得实践又巩固了新知。整节课从引入到展开、到巩固,再到课外的延伸,所有的素材均来源于实际的生活、取材于学生的身边,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数学与自然、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数”与“序数”的理解,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实践中学习,使学生乐学而又易学

  “基数”与“序数”是两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充分感知、理解这两个概念,既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这节课的难点。老师化抽象为形象,通过让学生观察投影,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排排队,等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基数”与“序数”,整个认识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手、脑和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协同运动。这样做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变难学为易学、乐学。而课后的延伸——“摆花盆、发电影票”,不仅给学生创造了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巩固数学知识的机会,又在不经意间强化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老师的课中可以看到,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多动动脑筋、多思考,那么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并“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其实也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

9、《基数和序数》的课后教学反思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并“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对于每一位数学教师来说,理解这一些并不难,但真正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实践这些理念却不是一件易事。

  一、取材于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由老师出示学生所喜欢的许多玩具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来,生动而又自然;通过数一数娃娃排在第几个,猜一猜、算一算一共有几个玩具,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基数”与“序数”,感性而又亲切;通过一首儿歌—“数鸡鸭”, 来巩固对算理的理解,形象且具实效;以“帮助班级美化环境—摆花盆、观看电影-发电影票”作为课后延伸,既获得实践又巩固了新知。整节课从引入到展开、到巩固,再到课外的延伸,所有的.素材均于实际的生活、取材于学生的身边,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数学与自然、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数”与“序数”的理解,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实践中学习,使学生乐学而又易学。

  “基数”与“序数”是两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充分感知、理解这两个概念,既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这节课的难点。老师化抽象为形象,通过让学生观察投影,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排排队,等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基数”与“序数”,整个认识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手、脑和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协同运动。这样做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变难学为易学、乐学。而课后的延伸——“摆花盆、发电影票”,不仅给学生创造了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巩固数学知识的机会,又在不经意间强化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老师的课中可以看到,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多动动脑筋、多思考,那么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并“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其实也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

10、认识序数教学反思的参考

  幼儿在上半年已学习了10以内数概念,为学习序数做好了准备。我觉得学习序数可以分为两段学习10以内的序数,先学5以内的序数,再学10以内的序数。学习序数可以从不同方向如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等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这样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

  今天我设计这节课的重点定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我先出示纸牌2、5、7,单纯先左往右认识序数,这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很容易掌握,因此我又让幼儿从右往左来认识。学习难度稍有加大,不过孩子们都能说上来。接着我又设计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两个方向排列物体的次序的综合练习,将学习内容难度加大,使学习更有挑战性,有些孩子的确被难住了,不过我想下节课我接着练习吧。

  我还和孩子们玩了一个游戏:我出示三张牌,例如:第一张4、第二张:2第三张:6.孩子们观察后记在心里。把牌翻过去。任意指出一张牌,如第二张:2.我随意移动三张牌,这时观察2从左边数第几个?这个游戏孩子们特别的感兴趣。即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又认识了序数。

  活动课上完后我还有一些感触,以后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

  1. 辨认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横直排的,纵向排的`,斜向排的,弧线排列的,曲线排列的,不规则排列的等。

  2.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如确定了序列中物体的序数后,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再认一认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这样做既有利于形成序数的概念,也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