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植物的叶》教学反思
1、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植物的叶》教学反思
教材把它放在了学习完大树、小草和水生植物的后面,可能是让学生在学习认识植物的基础上在提出叶子的结构。但是我认为把这一课放在《我观察的大树》后面比较好。因为前面刚观察了大树(观察的方面包括:大树的叶、大树的树干、还有树冠),对大树的叶子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果我们在按课本的顺序学习《大树和小草》就会淡化学生观察叶子的印象,也会影响学生比较大树和小草,我们课本中大树的代表是樟树或是梧桐树他们的叶子有叶柄和叶片组成,但是我们的小草的代表是狗尾草,它的叶子却是没有叶柄的,如果没有叶的结构做基础学生很难发现大树和小草叶的不同。
还有水葫芦水葫芦票在水面上的秘密就是,水葫芦膨大的叶柄里充满了空气,使它很轻,水葫芦才能浮在水面上。如果没有叶的结构做基础我们又怎么解释膨大的部分呢?我们应怎么解释?
综上原因我认为《植物的叶》应提到前面上,这样一来可以方便学生的观察植物的叶,二来可以帮助学生比较植物的叶有什么不同,加深学生对植物的'叶的理解。
附:由于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叶片的形态多种多样。在每个叶柄上只长一片叶子的叶叫做单叶,如向日葵、玉米、桑树的叶;在每个叶柄上同时生长两个或两个以上叶片的叶叫做复叶,如槐树、含羞草、花生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像鸡蛋一样,叫卵形叶,如苹果树、桑树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梭镖的头,叫披针形叶,如柳树、竹子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像人的手掌,叫掌形叶,如枫树、蓖麻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像一把打开的折扇,叫扇形叶,如银杏树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一条带子一样,叫带形叶,如玉米、狗尾草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像心脏的形状一样,叫心形叶,如甘薯、牵牛花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圆圆的,叫圆形叶,如黄栌树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尖尖的,像针一样,叫针形叶,如松树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像鳞片一样,叫鳞形叶,如侧柏的叶。还有很多植物有各种形状的叶,如葱的叶子像一根根管子,有的植物学家把它称为管形叶;鹅掌楸的叶子形状像鹅的脚,所以被叫做“鹅掌楸”,又因为叶片的形状特别像从前人们穿的马褂,所以又叫做“马褂木”。
2、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杠杆的科学》一课主要有两个内容,分别是“认识杠杆”和“研究杠杆的秘密”。这节课上下来,给我的感觉是不顺畅,很纠结!问题出在哪呢?作为教师,我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制作课件,安排探究活动,已经做得够到位了。反复斟酌,我觉得应该是这一课的教材存在问题,那就让我来给教材挑挑刺吧。
第一根刺:从撬棍引到杠杆,太急!
本课开头如下: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右边是一幅卡通插图,画的就是一个人在用撬棍撬木箱的情景)然后马上就引出来: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杠杆,并马上介绍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
对学生来说,“撬棍”是个新概念,它有什么特点,它的工具原理是什么,在学生对这些知识还没有明晰的前提下,就轻率引出杠杆,还说“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杠杆”,学生能知道哪些是像撬棍这样的机械呢?
我觉得,这个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教学点,标题为“撬棍的秘密”。让学生看图或者实践,充分讨论撬棍的工作原理,知道它能省力以及省力的原因,再类推出螺丝刀撬东西、开瓶器开啤酒盖,都是和撬棍相似,它们共同点就是有个支点,另外还有用力点和阻力点。这个时候,再提出“杠杆”的标准,就比较恰当了。
撬棍和类似撬棍的机械是由一根杆组成,那剪刀、钳子、筷子这些工具和撬棍形状明显不同,那它们是杠杆吗?学生肯定有争议,那就让他们继续深入讨论吧!当他们在这些工具上也找到了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我们就可以总结:这些工具也是杠杆。
第二根刺:概念名词不合理,烦琐!
中学科学老师抱怨,小学科学常常把错误的概念教给学生。这个问题出在哪?除了是因为许多科学老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不高之后,还有就是教材编写中的问题,在教材中有些编者生造的概念名词,和通用的科学术语不一致。
比如本课中的“用力点”,在初中科学上描述为“动力点”,虽然意思差不多,但是名称不统一肯定会制造麻烦。还有在分析杠杆的时候,有一种情况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字多,学生常略写成不省力,导致表达不准确,我就纳闷了,为什么这里不用初中的`“等臂杠杆”来描述呢?
第三根刺:问题描述不严谨,有歧义!
书本第4面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下面的工具是不是杠杆呢?说说我们的理由”。下面出示了6幅图,分别是:羊角锤拔钉、老虎钳、剪刀、天平、螺丝刀、擀面棍擀面。
粗粗看,好象没问题。仔细分析,有4幅图仅仅出示工具的名称,容易产生歧义。比如螺丝刀,如果用来拧螺丝,那它就是轮轴而不是杠杆,可如果是用来撬盖子呢,那就要归类到杠杆了。再比如老虎钳,用来剪铁丝是杠杆,用来钉铁钉也是杠杆,用来夹拧螺帽就是轮轴。
延伸到我们的作业本和考卷,有些出题人小气的连图都不给,就提供一个工具名称让判断是不是杠杆,真的是很过分。
第四根刺:探究活动难掌控,耗时!
书面提出“用撬棍撬起重物一定能省力吗”,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些好笑,难道用撬棍还会故意采用费力的方式吗?然后提出用“杠杆尺”来研究杠杆作用,又说把“杠杆尺”当“撬棍”,我是真的被搞糊涂了,到底是研究杠杆呢,还是研究撬棍?算了,还是按小标题“研究杠杆的秘密”来理解吧。问题是我们的实验材料不够精确,比如两边都挂一个钩码,左边挂在第三格右边挂在第四格,居然也差不多平衡。还有的学生在杠杆尺的一侧选了两个地方挂钩码。看来这个探究实验设计还需改进或更换。
3、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
《杠杆的科学》是六上科学第一单元的第2课,在生活中,学生也经常会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螺丝刀拧螺钉、用镊子夹东西,等等。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学生们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课的教学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并且通过杠杆尺的实验,来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本课我加强了实验前的指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学科学,尽可能用好课程资源,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悟,整堂课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杠杆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而我们科学的教学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因此在第一部分的教学时,我先呈现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等生活中的情景图,让学生判别这两种杠杆,它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地方。然后又出示了羊角锤拔钉子、老虎钳、剪刀、天平、螺丝刀、擀面杖,让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不是杠杆,并说说自己的理由。通过老师的引导,再加上一些生活情境的再现,学生基本上都能正确判断,并说理由。
二、加强实验指导,发展能力
本课的重点部分是最后一个环节杠杆尺的研究实验,由于有了前一年上课的经验,我在实验前加强指导,强调:
1.暂时规定把杠杆尺左边挂的钩码,看作是重物,当作阻力,钩码挂的格数就是阻力点的位置;右边挂的钩码看作是我们用的力,钩码挂的格数就是用力点的位置。
2. 问学生: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几格?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又是几格呢?(一个小孔就是一格)左边挂1个钩码,右边挂2个钩码达到平衡了,你认为这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
3. 我们要求只在左右各选一个位置挂钩码,并且演示。
4. 尽量挂出更多的平衡。有了这些实验前的指导和提示后,学生实验效率明显大大地提高了。
三、用好课程资源,拓展思维
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我出示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等生活中的情景图,最后在拓展运用时,我又再一次地出示,并且问学生:他们是属于什么杠杆呢?为什么?让学生马上用课上所学进行判断并作出解释,不但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的树木》教学反思优秀
按照要求,这一课应该带学生走进校园观察树木,这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可能是生平第一次认真仔细科学地进行一项观察活动。看看这些小不点那兴奋的劲,就知道他们心里多么渴望走出教室感受科学的魅力。然而,对于教师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首先,对于毫无观察经验的学生,怎样教会他们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完成最基础的观察记录;其次,在观察活动中如何体现小组合作的观念;再次,怎样维持观察活动中学生的纪律。这都是我担心的问题。
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两个问题。
一、室外观察的组织
三班上课时,为了给大家更多的时间进行观察,我进行讲解的时间很短。简单的'介绍了观察记录表的做法和强调了室外观察的纪律,然后让学生按分组开始活动。结果,课堂秩序很差,学生由于分组产生很大矛盾,再加上想出教室的欲望强烈,老师的要求都没有听清楚。记录结果可想而知。自我反省后,我总结了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水平,改进了上课的方法。在四班上课前,我做了一份关于观察记录的PPT。课上,我利用了半节课的时间,仔仔细细地介绍了观察记录每一项内容的观察方法。关于纪律方面,我指定各个小组的安排和小组长的安排,并将各组的纪律交给每一个小组长。整节课下来,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还是免不了有学生会大声喧哗,但是进步还是可喜的。
二、记录的疑惑
刚开始,我是做好了记录表发给学生进行填写,结果在让孩子记录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看不懂表格。让他们在表格师完成记录那就更困难了。因此,我上完一个班级后在其他班级上的时候,就让学生对照书上的观察记录和PPT上空白的记录表,听我的讲解。学生在写观察记录时确实提高了效率,而且很多记录表已经相当漂亮了。
5、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以探究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满兴趣的课堂,如磁石般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本课的激趣导入“乒乓球——沉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引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到物体在水中的浮沉,从而很自然地引入到对物体浮沉现象的探究活动中来,继而鼓励他们大胆猜测,亲手验证,把孩子们的研究兴致推向高潮。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探讨更为复杂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积极动脑后的成就感。随后联系实际,以一组精美的图片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在学生兴致盎然之时,再以小魔术“浮起来的鸡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了教室,使课堂探究活动得以拓展和延续,同时为第二课时研究改变物体的浮沉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足够的探究空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探究之中,自主地完成对水的浮力的认识。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有思维深度的过程,特别忌讳支离破碎和浅尝辄止。本节教学中我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探究活动,进行猜想验证,获得结论,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复杂性。例如在认识水的浮力的探究活动中,在学生的猜想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和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水向上的浮力。
三、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学生成为科学学习与探究的主人。
在本节教学中,我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自创性与创造性,提供宽松的时间与空间,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去提问,猜想,实验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与探究的主人。例如本节课的所有问题都是学生提出来的,所有的实验方法都是学生自己设计出来的,所有的现象和结论都是学生发现的,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顺着学生的思路,抓住学生的矛盾,水到渠成地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陪伴学生完成整个探究活动。
四、开放的问题、开放的材料,开放的探究空间,为学生构建起一个开放的大课堂。
“学生的潜能像空气,可以压缩于斗室,也可以充斥于广厦,你给他多大的空间,他就有多大的发展。”本节教学,我从材料准备,问题的提出、探究活动的展开,实验现象和结论到课外延伸和拓展,处处体现开放性。在为学生准备材料的同时,学生还自备了实验材料,每一个实验现象和结论都可以生成许多新的问题,每一个探究活动都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设计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而“怎样让沉到水底的物体浮上来?怎样让浮在水面的物体沉下去?”这一开放的问题又把学生的探究活动从课内引向课外,使整个科学课教学从自然中来到生活中去,将科学学习与探索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
6、三年级科学上册《植物的叶》教学反思
科学课是一门重视观察,重视实验,重视探究的实践性学科,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这门学科,既有新鲜感,又不知道如何学习,由于学生的观察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以便使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方法,获得科学的观察信息,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为今后学好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绝对不能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去牺牲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时间和兴趣。
《植物的叶》一课的教学目标要求:认识树叶的多样性,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构成,叶有着自己的生命过程……我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树叶,观察树叶,探究树叶的特征,接着用统计法进行树叶数量,种类,形状等的统计梳理,根据学生捡拾到的树叶指导进行科学的分类,最后通过探究,让学生对树叶的构造进行认知,这样做使学生在观察中认识树叶,在探究中感知树叶的生命特征,在比较中体会树叶的个体差异性,体现了科学课程的学科特点,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科学,热爱生命的思想。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为:作为三年级的孩子尽管对植物的.叶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一些叶子的种类,形状,甚至有个别同学知道叶子的结构特点,但却是非常的肤浅,这样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依靠观察、探究让学生掌握方法,我们教师要带领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来认知树叶的种类、颜色、结构等特征,从而对植物的叶有充分的认识。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观察---探究----再观察---再探究---形成结论这个科学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做到传授知识于快乐的操作中。
7、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植物的叶》教学反思
教材把它放在了学习完大树、小草和水生植物的后面,可能是让学生在学习认识植物的基础上在提出叶子的结构。但是我认为把这一课放在《我观察的大树》后面比较好。因为前面刚观察了大树(观察的方面包括:大树的叶、大树的树干、还有树冠),对大树的叶子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果我们在按课本的顺序学习《大树和小草》就会淡化学生观察叶子的印象,也会影响学生比较大树和小草,我们课本中大树的代表是樟树或是梧桐树他们的叶子有叶柄和叶片组成,但是我们的小草的代表是狗尾草,它的叶子却是没有叶柄的,如果没有叶的结构做基础学生很难发现大树和小草叶的不同。
还有水葫芦水葫芦票在水面上的秘密就是,水葫芦膨大的叶柄里充满了空气,使它很轻,水葫芦才能浮在水面上。如果没有叶的结构做基础我们又怎么解释膨大的部分呢?我们应怎么解释?
综上原因我认为《植物的叶》应提到前面上,这样一来可以方便学生的观察植物的叶,二来可以帮助学生比较植物的叶有什么不同,加深学生对植物的'叶的理解。
附:由于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叶片的形态多种多样。在每个叶柄上只长一片叶子的叶叫做单叶,如向日葵、玉米、桑树的叶;在每个叶柄上同时生长两个或两个以上叶片的叶叫做复叶,如槐树、含羞草、花生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像鸡蛋一样,叫卵形叶,如苹果树、桑树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梭镖的头,叫披针形叶,如柳树、竹子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像人的手掌,叫掌形叶,如枫树、蓖麻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像一把打开的折扇,叫扇形叶,如银杏树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一条带子一样,叫带形叶,如玉米、狗尾草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像心脏的形状一样,叫心形叶,如甘薯、牵牛花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圆圆的,叫圆形叶,如黄栌树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尖尖的,像针一样,叫针形叶,如松树的叶;叶子的形状有的像鳞片一样,叫鳞形叶,如侧柏的叶。还有很多植物有各种形状的叶,如葱的叶子像一根根管子,有的植物学家把它称为管形叶;鹅掌楸的叶子形状像鹅的脚,所以被叫做“鹅掌楸”,又因为叶片的形状特别像从前人们穿的马褂,所以又叫做“马褂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