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1、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路》是一篇环保题材的童话故事,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主要以小路的变化(美——不美——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课堂上,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点帮助学生学习课文: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课件中的插图色彩明丽,对深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如能运用好配图,将会形成师生共愉的教学氛围。第二课时开始,我出示美丽的小路图片,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句句稚嫩的话语,时时蹦出精彩的词句,引来听课老师的阵阵夸赞。
二、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引导说话。
任何文本的表情达意都是有限的,唯有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低年级阅读教学以直观为主,然而在设计时有意留些空白,激发学生想象,使每个孩子的脑海中形成各自独有的画面。课堂上,我设计了三次想象说话:一是如果你走在这么美的小路上,你会说点什么?二是小路上堆满垃圾,这时候你再次走上这条小路,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三是为了让美丽的小路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你想对小动物们说点什么?
三、利用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文中二三自然段兔姑娘和鹿先生走上这条小路时,它们“轻轻地”、“慢慢地”走过。在这里,我让学生猜想,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天阔说:“它们怕把小路踩脏了。”苏畅说:“它们怕把小路上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踩坏了。”迎雪说:“它们怕踩到路边五颜六色的.鲜花。”多好的答案呀!孩子们体会到了兔姑娘和鹿先生的用心。接着,我问:“那咱们该怎样把这句话读好呢?”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
四、学以致用,体现新课标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在学习完文章内容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校园。这么美的校园环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呢?从而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种在学生心间。
课堂教学是有遗憾的艺术,本课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在指导朗读时,我引导学生注意了三个好朋友说话时不同的动作,但是没有让学生学着小动物们的样子加上动作朗读。对于一年级好动的小同学来讲,加上动作朗读,孩子们的兴趣可能会更高。
第二,分角色朗读时,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读得不够充分。在展示环节,如果在课前准备几个小动物的头饰,让学生上台表演效果会更好。
2、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
一、小小新闻发布会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通过讲述新闻发布的要求、交流新闻、开展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初步掌握了主持人、新闻发言人及提问人的交流方式和交流技巧,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二、习作教学反思
在这次习作中,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在合作中积累了写作的材料,明确了写作的任务,在通过读——改——评的方式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修改作文,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整理、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者的情感,理解了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三、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学习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发现了比喻句表达的不同的感情色彩,了解了成语的含义,并能试着运用,通过宽带网,了解了战争带来的危害,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并能缅怀那些为消灭战争、保护和平而战的英雄,激发了学生从小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3、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是学生综合性的学习交流平台,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四》,郑兰荪老师是按《课标》要求,结合本地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研发校本课程,激励学生进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体现了课程理念上的更新。
郑兰荪老师在本单元上了三个内容,分别是: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她的教学设计打破了教材安排的顺序,而根据自身设计从”日积月累(趣词)——我的发现(趣句)——趣味语文(趣文),”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教学,整个过程围绕一个“趣”,设法以情激趣,以境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趣词——日积月累
这次积累的是关于动物的成语。16个成语中出现了“龙、凤、虎、猫、马、牛、鸟、鸡、鼠”等9种动物。让学生说说这些成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使学生意识到这些成语中都含有动物名称,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设计采用过三关的游戏形式。第一关是:我会读。教学时教师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读成语,如:个别读、集体读、比赛读、开火车读等,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如:“天马行空”的“行”读xíng,“调虎离山”的“调”读diào。第二关:我会背。这一关,较多孩子不会背,建议教师可以将16个成语分成四组,让学生有目标、有选择地去背。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背,比赛哪组背得最多。第三关:我会用。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说说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并试着用一用,以帮助学生在运用中巩固。学生将成语记熟之后,还可以继续交流自己平时积累的包含动物名称的其他成语,以丰富词语积累,激发主动积累成语的兴趣。
二、趣句——我的发现
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句子的特点,读懂句子,体会句子的含义,学习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教学时,教师先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情引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现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教师引出课本内容,让学生读这三个句子,说说小林和小东从中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当学生的思维没有调动起来时,建议让学生到本组课文中找一找,看看是否也发现了这样的句子;再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在课外书中读到过这样的句子吗?或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发现谁说的话也有这种特点?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在学生充分交流各自发现的基础上,由各组代表说说。然后师生再共同小结:这样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不仅使句子富有幽默感,还能很恰当地表达出对事物的喜爱之情,更有亲昵的味道。引发学生在今后的习作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有趣的表达方法。
三、趣文——趣味语文
这篇短文写的是苏东坡便装到寺庙去游玩,寺庙的住持对待他先后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态度,后来苏东坡以一副对联来回敬住持,令其哭笑不得。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独立阅读短文,把短文读熟;然后结合有关词句说说故事哪里有趣。教师可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感悟。有的学生可能觉得住持的做法有趣,他为人势利的嘴脸那么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令人发笑;有的学生觉得苏东坡的对联有趣,用的全是住持说的话,不仅照住持的请求写了对联,还不动声色地讽刺了他;也有的学生觉得住持后来的表情有趣,哭笑不得,自己把自己弄到了如此尴尬的地步……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说明他们体会到了文章的妙处。透过小故事,建议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是否也遇过、听到、或见到类似这种以貌取人、太势利眼的人和事,联想到种种社会现象,使他们饶有兴致地主动地学有所思,学有所想,学有所感,学有所悟,这也就是趣味语文的魅力。
在拓展部分教师给学生带来一个短小有趣的小故事——《巧改对联》,更激发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有趣的奇妙之处,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倍增,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学习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趣味语文”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促使学生的持续发展,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好学、乐学的氛围之中。
4、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
“写话时期”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如何处理激发学生写话兴趣和培养学生写作习惯之间的矛盾呢?我以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教学片段(第一次出现写话练习)为例,通过以下三点整理自己对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思考。
一、写话兴趣源于课堂情趣
阅读学习一年多、日记刚刚起步的学生几乎都没有句子、段落的概念。他们不会分段,对问号、叹号理解也模糊不清。而标点符号凭停顿和语气处理,是学生难以掌握运用的抽象符号。这需要教师时常提醒,直到学生能正确地使用标点为止。因此本册教材也安排了两组标点符号的练习,本课是第一次出现标点练习。怎样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标点符号,从而更好地朗读课文、树立写话自信呢?
我引入教学时十分重视儿童情趣,让标点符号变成小朋友们的朋友,让小朋友帮标点找到自己的房于。逗号和句号是学生填空时最不明白的地方,我将逗号另外处理,创设“逗号哭了”的情境,让学生特别注意逗号和其他标点的区别。这样的处理使学生更轻松地了解了逗号的特点。通过这种有趣的给标点娃娃找房子的游戏,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标点的位置和作用,能够让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就像识字教学一样,标点也是一回生二回熟,第一印象需要浓墨重彩地处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快乐的找房子游戏中得到了学习的快乐。──通过这样的引入,相信孩子们以后见到标点符号时,露出的是笑容。用童话或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标点,甚至用这种方法了解段落,学生运用写作技巧、树立写作信心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二、写话真实出于生活实践
课程标准提倡低年级的写话要有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即“我手写我心”。但学生对写话却有畏惧之心,因为看图说话和提要求写话都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没有一个自然的、主观的开头就谈不上“我手”写“我真心”了。
考虑到学生这个学期初已经开始写日记,而且对日记习以为常,我就创设“大家去动物园中玩”的情境,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大胆地想象自己到动物园中游玩,又在课文图片的基础上另外找了几张图片帮助学生想象、回忆。事实证明用这种方法避开“无从入手”的拦路虎是可行的。学生们果然结合生活、展开想象,结合上课时看到的图片,把二者整合到自己的`“日记”中去。很多学生的“日记”非常真实,有些学生把以前去动物园的事情写出来,又加进了在图上、课件上看到的猴子。
我认为把写话练习放到日记中的方法有这样几个优点:
1、让学生没有“写话要费力想”的概念,而是和平时写日记一样轻松自如。
2、日记是生活的一部分,把写话的内容融入日记的形式来写,是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造想象。学生既在写话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又在日记练习时发展了口语、观察能力。
3、获得写话成就感后,学生能更加用心地写平时的日记。
4、让学生能在文本和生活之间出得来进得去,逐渐将写作融入生命之中。
三、能力发展来自实践练习
语文要在实践中发展。不断在完整的实践中比较、改进写话技巧,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提高。课文中第一个练习侧重比较各个标点;第二个练习侧重说写实践。如果单出示带标点的句子的练习,那么也许课堂上知道了怎样填标点符号,回家写日记时还是没有正确运用的意识。若和平常的语文园地一样把标点练习和写话练习分开,学生对标点的感觉就是脱离文章的,不真实的。为此我设计时将二者紧紧结合在一起,说话前做标点练习,写话前提醒用对标点符号,写话后又要求检查标点。这样学生马上就能在写话中更好地认识、使用标点,并在平时的日记中更留意标点符号。可见语文园地中各个版块的内在联系可以挖掘得很深。
无论如何,写话水平的提高需在写话中实现,其间的技巧指导、习惯养成都应该融入日记中教学。
5、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
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是交流明贬实褒的写法,学习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认识8个生字,积累并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学习冒号的用法,了解语气助词的用法,学会正确书写片段,理解积累古诗《蜂》。重点是练习写带有冒号的片段,理解并积累古诗。
教学中,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1、放手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只是起到点拨、引领的作用,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
2、借助多媒体课件,将难度化小,使学生更加直观、高效地完成练习。
3、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讨的能力。训练学生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只注意了部分优秀生的表现,忽略了学困生的学习困难,今后一定注意到这一点。
6、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美丽的彩虹》的教学反思
《美丽的彩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十单元的课文。通过第二课时的教学,我力图使学生巩固学过的十五个生字,写好“定”、“空”、“巨”三个字;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公开课结束后,静下心来细细反思,发现了不少的缺憾。
写字教学上,我先要求四人小组的同学讨论“怎样把这三个字写好”,在小朋友还谈论地热火朝天的时候,却由于我担心时间来不及而被“急刹车”了。这样的举动在那堂课上还不止出现一次。在“你最喜欢哪个小朋友说的话”和“你想问彩虹什么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上也犯了同样的毛病。从课改理念上看,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交流、表达的时间和空间;从自身看,除过于急噪外,也证明对学生的情况没有做充分的估计。
“教师范读”这一环节是每次上课后我对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有时是自己一点儿也没投入,别人听起来当然不敢恭维。可奇怪的是,有时候我自以为很动情了,旁人听起来还是不怎么样。当一次又一次地练习朗读,还是收效甚微的情况下,我真觉得气馁了,也许天生比较麻木吧!以后还是尽量少采用“教师范读”的方式,因为好办法还是不少的。可以录音范读,也可以请程度较好的小朋友来朗读,扬长避短嘛!
迂腐和教学机智的不足也体现在那堂课上。当向学生提问“你最喜欢谁说的.话”时,一个学生站起来就说:“我喜欢丁丁和冬冬说的话。”我一下子傻眼了,因为按照自己的估计,“最”就是只有一个,他一下子说出了两个来,我可怎么“按原计划进行”呀?为了“配合”自己的教案,我再次自以为是地提醒他:“你觉得丁丁和冬冬谁说得更好呢?”唯一的答案当然符合了我的教学设计,可是老师们只要一寻思就一定犯疑:为什么只能喜欢一个呢?丁丁、冬冬、小弟弟、小妹妹不都说得很好吗?我的教案应该是为学生设计的,而不能只为了我自己。
我从不相信有什么课是十全十美的,只希望通过反思,使每堂课的缺憾越来越少吧!
7、2年级语文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但是这个童话故事中出现的角色比较多(一共有9个角色:长颈鹿大叔、邮递员黄狗、鼹鼠先生、松鼠太太、刺猬太太、狐狸太太、小松鼠、小刺猬、小狐狸),故事情节上下两个部分时间跨度比较大(收到奇怪的包裹——到春天才发现这是美好的礼物),故事上下两部分的情节衔接过度不是很清晰,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涵有一定的'难度。
优点之处:
(1)针对难点角色较多,理顺人物关系。
对于2年级的孩子来说本课的角色偏多,理顺这角色关系有一定难度,所以在上课时,我一开始就让学生先拎出主要角色(长颈鹿寄给鼹鼠先生包裹,而包裹内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鼹鼠先生询问松鼠太太),这样抓住主要角色进入故事情节,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2):美好的礼物是什么?
在鼹鼠先生去松鼠太太家做客,一路上经过刺猬、狐狸的家,最后到达松鼠太太家,它们都无一例外的发现门前的小路开满鲜花,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抓住“惊奇、奇怪”来练习朗读,可仅仅这样是不能深入理解课文的,在“小狐狸、小刺猬、小松鼠在这条小路上玩的很开心”一段中,我让学生想象说话:“它们在玩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还有谁会来到这条小路上?有感觉如何?”这样的角色体验和想象说话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这条小路带给了动物们开心、快乐等等,正因为如此才能体会到这些花籽是美好的礼物。
不足之处:
2年级的孩子对环保的意义和具体做法存在困惑
有了之前学生对这条小路带来了开心、快乐和美的享受的基础上,我给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有气势磅礴的大瀑布,有山涧小溪,有清澈见底的大海和四季不同的美景,无论哪种美,都是大自然馈赠我们的礼物,美丽的大自然让学生感叹,正在他们从课文一路到拓展环节都是美好的享受时,我接下来给孩子们看的是被破坏的大自然:秃山、废弃污染等等,只有能力强的学生能理解的到。
改进措施:
联系生活,提前做好类似的课后课程,利用好家庭资源。
8、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和写话是本组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组教学的延伸,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本组课文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口语交际和写话的内容比较广泛,既可以谈自己生活中的感受,也可以谈自己想象的故事。因此,教学中我着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广开言路,允许学生既可以就某一方面内容来谈,也可以把几方面内容综合起来谈。把说话落实到笔头上,做到会说、能写,扎实地落实说和写的教学目标。同时,用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采用多种多样的课堂形式,使学生感受课堂的.趣味性,使语文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本节课需要注意的是,在练习写话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交换看,让学生学习别人写话的优点。教师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就学生写话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
9、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路》是一篇环保题材的童话故事,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主要以小路的变化(美——不美——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课堂上,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点帮助学生学习课文: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课件中的插图色彩明丽,对深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如能运用好配图,将会形成师生共愉的教学氛围。第二课时开始,我出示美丽的小路图片,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句句稚嫩的话语,时时蹦出精彩的词句,引来听课老师的阵阵夸赞。
二、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引导说话。
任何文本的表情达意都是有限的,唯有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低年级阅读教学以直观为主,然而在设计时有意留些空白,激发学生想象,使每个孩子的脑海中形成各自独有的画面。课堂上,我设计了三次想象说话:一是如果你走在这么美的小路上,你会说点什么?二是小路上堆满垃圾,这时候你再次走上这条小路,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三是为了让美丽的小路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你想对小动物们说点什么?
三、利用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文中二三自然段兔姑娘和鹿先生走上这条小路时,它们“轻轻地”、“慢慢地”走过。在这里,我让学生猜想,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天阔说:“它们怕把小路踩脏了。”苏畅说:“它们怕把小路上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踩坏了。”迎雪说:“它们怕踩到路边五颜六色的.鲜花。”多好的答案呀!孩子们体会到了兔姑娘和鹿先生的用心。接着,我问:“那咱们该怎样把这句话读好呢?”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
四、学以致用,体现新课标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在学习完文章内容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校园。这么美的校园环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呢?从而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种在学生心间。
课堂教学是有遗憾的艺术,本课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在指导朗读时,我引导学生注意了三个好朋友说话时不同的动作,但是没有让学生学着小动物们的样子加上动作朗读。对于一年级好动的小同学来讲,加上动作朗读,孩子们的兴趣可能会更高。
第二,分角色朗读时,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读得不够充分。在展示环节,如果在课前准备几个小动物的头饰,让学生上台表演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