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大班教育教学反思合理性的表扬
1、幼师大班教育教学反思合理性的表扬
表扬是一种正面强化的方法,恰当使用能增加幼儿自信,促进幼儿进步。然而,教师在利用表扬手段时,却常常用得不合理。
问题一:表扬方式固定夸张。幼儿回答问题后,很多老师的表扬无外乎“表现真好”、“你真棒”,“真聪明”、“很好”、“实在了不起”等。而在有些班级,经过老师的指导,幼儿会边拍手边说“某某某,你真棒”,但事实上却不是发自内心地认可伙伴。这样一成不变的表扬没有发挥出评价的应有作用。
问题二:表扬夸张频繁。有一次,一位幼儿回答问题后总不坐下来,老师究其原因,结果是“老师还没有表扬我呢”。这种无目的、浅层次、低效果的空洞表扬,会使经常接受表扬的幼儿不以为然。这样的表扬给幼儿提供了一时的、令人轻松的、肤浅的满足感,另外也容易引起幼儿的情绪波动,影响后续的活动正常开展。
究竟怎样才是合理的表扬呢?
1.关注学习的过程。着眼于幼儿的努力。
幼儿年龄小,对自己缺乏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如果将幼儿的注意引向“学习的过程”、“作出的努力”,幼儿既不会自傲也不容易自负,而会对自己拥有信心抱有希望。因此,教育者的表扬应重点指向为取得成绩作出的努力。比如,“你的进步真快”、“答得不错,加油”、“你动了脑筋,这个回答与别人不一样了”、 “今天某某小朋友能坐下来听课了,再努力”……明确的指导不至于让幼儿骄傲自满,也让其他同伴明白榜样的内涵,使幼儿认识到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和赞扬,幼儿今后才会更有积极性。
2.具体有指导价值,着眼于幼儿努力的方向。
表扬不是目的,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的宗旨。比如,“坐得好”改为“某某小朋友的.小手一直没有乱摸”;“上课认真”改为“眼睛总是看着教师”;“表现好”改为“听得认真,作业做得又对又好”;“你真棒”改为“你以前拿笔都不会,现在已经会画画了”等等。
对于幼儿努力的成绩不能只笼统地概括为“聪明”、“不错”等字眼,幼儿根本不能感受到成绩是通过努力才得到的,所以表扬应再有针对性一点。“你能把玩具整理得这么整齐,把活动区收拾得这么干净,真让老师感到舒服。”“今天,某某小朋友自己检查出一个小问题,真不简单!”“你的作业都写对了,下次速度再快一些就更好了。”
鼓励的对象应具有全面性,既应包括那些原本好的,也应包括那些有进步的。对较具体的言行作出肯定,旨在促进幼儿继续努力。
3.传递欣赏的语言,着眼于价值的体现。
表扬首先要传递欣赏。“你的回答很特别”、“我懂你的意思了”、“我喜欢你这样大胆地回答”、“你听得比以前细致”、“我知道你会怎样去做了”、“我们许多小朋友都会像你这样去做”等等,让幼儿意识到老师在欣赏他们,感到老师的关注、理解和信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传递表扬的语言应该重学习内容本身而轻对形式的欣赏。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表扬也要指向学习内容,让幼儿进一步领略学习内容本身的价值。
4.丰富鼓励的样式。着眼于最佳的发展。
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家庭背景、阶段表现能演绎出各异的鼓励样式,更会收到多样的效果。如根据胆子大小、声音高低、问题的难易不同给予不一样的欣赏和期望。如,“你这两天没有来,还答得这么完整”、“某某已经是第三次将画画得这么大了”、“你的这个法子比刚才那个厉害”、“这么难的问题也没有难倒你”、“我们班年龄最小的某某今天也做得这么认真”……竭力寻找闪光点进行肯定表扬,哪怕是沙里淘金,哪怕是一点点金,也必须肯定面对,切不可无中生有或夸大其词,弄得幼儿也摸不着头脑。
当然,揭短式的表扬应避免,可有可无的表扬可省掉,口是心非的表扬要杜绝,空洞的表扬、过分夸张的表扬应减少。
口头表扬只是鼓励的一种形式,充满希望的眼神、支持性的点头、鼓励的微笑、善意的沉默、热烈的拥抱、温柔的亲吻等都会传递出尊重、信任和激励,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另外,表扬时尽量将个体表扬与群体赞赏、直接表扬与间接肯定、公开表扬与私下鼓励结合起来,会使表扬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幼师大班教育教学反思
在之前这个活动中就我请孩子照照镜子,仔细观察五官,并说说五官、头发等特别之处,再跟同伴比较在外貌上的不同,因此孩子在作画之前还是能做到心里有底的。在活动中我们先欣赏原大班孩子的"大头像",围绕"特别"进行突破让孩子欣赏,以此让幼儿寻找灵感。
然后,我和孩子一起讲讲自己特别的地方。刚开始,孩子们讲不出所以来,于是,老师慢慢引导:娃娃的眼睛很漂亮,大大的,睫毛长长的,我一下就记住了;戚潘玙的两颗大门牙不见了:曹汀兰的牙齿有蛀洞,分得有些开;…在师幼共同描述中孩子找到了自己特别之处:或头发或嘴唇。孩子们这次的作品效果很不错,几乎每个孩子的画面都很丰满,每个人物都是大大地占了画面的主体部位,比他们之前的画有了明显的进步,人人都把自己特别的地方描绘得相当生动:曹汀兰嘴里缺失的两颗门牙;娄寓斐的两条长马尾;戈俊杰胖胖的脸蛋;张鑫皱着眉、瘪着嘴的神情……一幅幅"特别的我"栩栩如生。
在这个活动中,我觉得每个孩子的画都有他们自己的特色,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教他们如何画,而是鼓励他们大胆画。他们只有敢画了,才能爱画,才能画得好,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信心。当孩子们有了自信,也许你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名小画家。
3、幼师大班教育教学反思
我不知道其他家长有没有给孩子做好成长录。我是为我家小的留了几本相册来记录孩子的成长,当然也为孩子做了成长视频。我在征求家长为孩子做的成长录时,家长几乎没有为孩子做过这些简单又幸福的举动。所以我利用自己晚间休息的时间,为我们班的孩子找了从托班到大班的种种相片和视频。这是曾经我为他们拍的简单的'成长录。当孩子看到自己小时候的情景时,孩子们是无比的开心和激动。突然我发现自己不仅是他们的老师,还是他们的蔡妈。这节课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课,也是我的成长课,看着他们长大,我也在慢慢的变老。希望他们能变的更开心更幸福。
这节课主要综合运用已学过美术知识与技能,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从而记忆录小学阶段最美好、最难忘的事情。这节课主要激发学生对母校的眷恋之情,追忆校园每一个角落留下的记忆。
4、幼师大班教育教学反思
折纸是一项记忆性很强的工作,教师示范时,需要幼儿集中注意力并且记住每一个环节,注意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注意发展水平低的儿童,其记忆发展水平也低。在幼儿园,幼儿必须遵守各种行为规则,完成各种任务,对集体承担一定义务,这些都要求幼儿形成和发展有意注意,注意服从于任务的要求。
今天下午我教孩子们折纸电话,我在示范的时候,朱凯翔一直在小声嘀咕,东张西望,等我示范完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的时候,他傻眼了,他眼巴巴的看着我,我指了指黑板上的图示,然后去辅导其他孩子了,当我又转到他跟前的时候,他小声说:"老师,我不会折。"看到其他的孩子们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折叠,有的不时的看着图示步骤很认真地折叠。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总会有某些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老师教的东西,他们无法学会。
作为老师应教会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由于有意注意是自觉进行的,保持有意注意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因此有意注意要有一定的方法。如: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注意,或用各种动作来保证。 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幼儿的有意注意,由于发展水平不足,需要依靠活动进行。在游戏中,幼儿能够更好的维持有意注
5、幼师大班教育教学反思
近期,在我们幼儿园开展了新教师汇报课的评比活动。《鸟窝里的树》就是我们中大班教师所要执教的主题活动。初次接触绘本阅读,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新的挑战。刚拿到绘本时,真的有些无从下笔。细细翻阅了故事一遍之后,我觉得这个绘本故事内容比较丰富,情节有点戏剧化,仔细阅读,你会发现其实故事中蕴涵着一种深深的爱意,温馨而美好。但是,就我们新中班的特殊情况而言,《鸟窝里的树》这个绘本故事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设计教案时,我就针对新中班幼儿的年龄和经验特点,以故事导入、层层揭秘的形式,可能更适合我们新中班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以爱和温馨的画面展开(突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情感),紧接着以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为转折和线索,然后大家一起帮助想各种办法,到最后想出了一个既不砍树又不搬家两全齐美的好办法(和前面引题前后呼应)。在问题的设计中,我尽量以引导的方式提问,降低了问题的难度。让幼儿更简单的融入到故事情节中。
从今天的上课情况来看,自认为还是比想象中完美。首先,在开始的故事导入部分,幼儿就很感兴趣,我以设置悬念的形式,牵引幼儿的注意力。再次,我出示PPT图片,请幼儿自己来找找,鸟窝里居然长出什么来了?这个问题幼儿都能回答,他们观察到了小树苗的出现,但是由于经验问题,他们不知道是“小树苗”,认为是“小草”,我就通过“长得像小草”来引导幼儿知道这是“小树苗”。接下来,我请幼儿自己先想想办法,帮助鸟先生和鸟太太解决困难。这个环节,幼儿的回答,也基本能涉及到一点关系,有幼儿就说到了,“把小树苗拔掉,给鸟先生和鸟太太换个新家等等。”紧接着,我出示来帮忙的小动物,请幼儿看图说说他们是谁?想出了什么办法?幼儿能认识螳螂, 并了解螳螂有大刀会砍掉小树苗,但是幼儿不认识“甲虫”,我又再次引导。之后,我又请幼儿再次想想办法,既能保住鸟窝又能保护小树苗。这个环节,幼儿还说“搬家“的居多,问题的提出似乎有一定难度。最后,通过引导,让幼儿观察图片,知道小动物们一起想出好办法,给小树苗”搬家“,并且精心照顾小树苗,小树苗越长越大。
自认为自己较成功的就是完整欣赏故事部分。这里,我通过PPT和背景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幼儿融入故事中,感受故事的温馨和谐幸福的一面。不足是在最后部分,也是重点很中心部分,因为我要让幼儿明白,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帮助他们想办法解决,做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这里我设计的问题时,我是问幼儿:“你喜欢鸟先生和鸟太太吗?为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幼儿能问答出来,但是我却过于着急,只请了一个幼儿回答,匆匆结束了活动。这里我应该给幼儿足够的发挥空间,让他们体会鸟先生和鸟太太爱护小树苗,并且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更准确的把握细节,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讲述。
6、幼师大班教育教学反思合理性的表扬
表扬是一种正面强化的方法,恰当使用能增加幼儿自信,促进幼儿进步。然而,教师在利用表扬手段时,却常常用得不合理。
问题一:表扬方式固定夸张。幼儿回答问题后,很多老师的表扬无外乎“表现真好”、“你真棒”,“真聪明”、“很好”、“实在了不起”等。而在有些班级,经过老师的指导,幼儿会边拍手边说“某某某,你真棒”,但事实上却不是发自内心地认可伙伴。这样一成不变的表扬没有发挥出评价的应有作用。
问题二:表扬夸张频繁。有一次,一位幼儿回答问题后总不坐下来,老师究其原因,结果是“老师还没有表扬我呢”。这种无目的、浅层次、低效果的空洞表扬,会使经常接受表扬的幼儿不以为然。这样的表扬给幼儿提供了一时的、令人轻松的、肤浅的满足感,另外也容易引起幼儿的情绪波动,影响后续的活动正常开展。
究竟怎样才是合理的表扬呢?
1.关注学习的过程。着眼于幼儿的努力。
幼儿年龄小,对自己缺乏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如果将幼儿的注意引向“学习的过程”、“作出的努力”,幼儿既不会自傲也不容易自负,而会对自己拥有信心抱有希望。因此,教育者的表扬应重点指向为取得成绩作出的努力。比如,“你的进步真快”、“答得不错,加油”、“你动了脑筋,这个回答与别人不一样了”、 “今天某某小朋友能坐下来听课了,再努力”……明确的指导不至于让幼儿骄傲自满,也让其他同伴明白榜样的内涵,使幼儿认识到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和赞扬,幼儿今后才会更有积极性。
2.具体有指导价值,着眼于幼儿努力的方向。
表扬不是目的,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的宗旨。比如,“坐得好”改为“某某小朋友的.小手一直没有乱摸”;“上课认真”改为“眼睛总是看着教师”;“表现好”改为“听得认真,作业做得又对又好”;“你真棒”改为“你以前拿笔都不会,现在已经会画画了”等等。
对于幼儿努力的成绩不能只笼统地概括为“聪明”、“不错”等字眼,幼儿根本不能感受到成绩是通过努力才得到的,所以表扬应再有针对性一点。“你能把玩具整理得这么整齐,把活动区收拾得这么干净,真让老师感到舒服。”“今天,某某小朋友自己检查出一个小问题,真不简单!”“你的作业都写对了,下次速度再快一些就更好了。”
鼓励的对象应具有全面性,既应包括那些原本好的,也应包括那些有进步的。对较具体的言行作出肯定,旨在促进幼儿继续努力。
3.传递欣赏的语言,着眼于价值的体现。
表扬首先要传递欣赏。“你的回答很特别”、“我懂你的意思了”、“我喜欢你这样大胆地回答”、“你听得比以前细致”、“我知道你会怎样去做了”、“我们许多小朋友都会像你这样去做”等等,让幼儿意识到老师在欣赏他们,感到老师的关注、理解和信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传递表扬的语言应该重学习内容本身而轻对形式的欣赏。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表扬也要指向学习内容,让幼儿进一步领略学习内容本身的价值。
4.丰富鼓励的样式。着眼于最佳的发展。
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家庭背景、阶段表现能演绎出各异的鼓励样式,更会收到多样的效果。如根据胆子大小、声音高低、问题的难易不同给予不一样的欣赏和期望。如,“你这两天没有来,还答得这么完整”、“某某已经是第三次将画画得这么大了”、“你的这个法子比刚才那个厉害”、“这么难的问题也没有难倒你”、“我们班年龄最小的某某今天也做得这么认真”……竭力寻找闪光点进行肯定表扬,哪怕是沙里淘金,哪怕是一点点金,也必须肯定面对,切不可无中生有或夸大其词,弄得幼儿也摸不着头脑。
当然,揭短式的表扬应避免,可有可无的表扬可省掉,口是心非的表扬要杜绝,空洞的表扬、过分夸张的表扬应减少。
口头表扬只是鼓励的一种形式,充满希望的眼神、支持性的点头、鼓励的微笑、善意的沉默、热烈的拥抱、温柔的亲吻等都会传递出尊重、信任和激励,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另外,表扬时尽量将个体表扬与群体赞赏、直接表扬与间接肯定、公开表扬与私下鼓励结合起来,会使表扬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