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后教学反思
1、公开课后教学反思
县教研室来我校视导,其中一项就是听课,我有幸被抽中,【原创】一堂公开课后的教学反思。我思量再三,我决定上《陈太丘与友期》这一课,文中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文中的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要有礼貌;文中人物形象鲜明,对话描写简洁明了。
因此我根据新课程理念,以活动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增长能力。活动有五个环节:
1、故事激趣,以古代几个聪慧的孩子的故事引入。
2、以读代讲,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个别读、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感情)
3、让小组之间展开元方是否有理的辩论,在辩论中升华主旨。
4、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由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学生课堂上展示现代文与古文互换才艺PK。
5、出示几则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事件,让学生学会化解矛盾,掌握说话的艺术,教学反思《【原创】一堂公开课后的教学反思》。
课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一、我的教育理念“还语文课堂琅琅读书声”,“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非机械的死记硬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些是我在教读语文课时的最深的感悟。我认为这三点中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非死教知识。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一是多读书;
二是学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无形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实现课堂互动,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当分析元方人物时,有学生提出:“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是不是太无礼了?
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让同学样各抒已见。于是有同学认为元方太没礼貌,得礼不让人;有的同学认为友人错在先,元方这样做情有可原;还有的同学认为元方怒气未消,怎么可能理友人呢?
经过一番争论后,许多同学认为元方还小,只有七岁,做出这样的举动是很正常的,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他。这样,这个问题在学生的争论中有了一个合情合理的答案;同时,我还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元方,你会怎样?
由此可见,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正所谓: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系生活,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鼓励学生换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学生的答案角度不同,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这是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结果。
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能一锤定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我们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及积累过程,让学生在读中获得,在学中体验、感悟、掌握。
当然,本课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对学生的回答不能给予精辟的点评,在分角色表演时安排时间不当等。
2、公开课后的教学反思
县教研室来我校视导,其中一项就是听课,我有幸被抽中,一堂公开课后的教学反思。我思量再三,我决定上《陈太丘与友期》这一课,文中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文中的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要有礼貌;文中人物形象鲜明,对话描写简洁明了。
因此我根据新课程理念,以活动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增长能力。活动有五个环节:
1、故事激趣,以古代几个聪慧的孩子的故事引入。
2、以读代讲,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个别读、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感情)
3、让小组之间展开元方是否有理的辩论,在辩论中升华主旨。
4、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由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学生课堂上展示现代文与古文互换才艺PK。
5、出示几则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事件,让学生学会化解矛盾,掌握说话的艺术。
课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一、我的教育理念“还语文课堂琅琅读书声”,“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非机械的死记硬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些是我在教读语文课时的最深的感悟。我认为这三点中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非死教知识。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一是多读书;
二是学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无形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实现课堂互动,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当分析元方人物时,有学生提出:“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是不是太无礼了?
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让同学样各抒已见。于是有同学认为元方太没礼貌,得礼不让人;有的同学认为友人错在先,元方这样做情有可原;还有的同学认为元方怒气未消,怎么可能理友人呢?
经过一番争论后,许多同学认为元方还小,只有七岁,做出这样的举动是很正常的,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他。这样,这个问题在学生的争论中有了一个合情合理的答案;同时,我还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元方,你会怎样?
由此可见,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正所谓: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系生活,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鼓励学生换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学生的答案角度不同,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这是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结果。
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能一锤定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我们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及积累过程,让学生在读中获得,在学中体验、感悟、掌握。
当然,本课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对学生的回答不能给予精辟的点评,在分角色表演时安排时间不当等。
3、公开课后的教学反思
前一段时间内,我连续上了两节公开课。一节是校内的公开课,另一节是南昌市的探究课。两节课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我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一节采用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事先完全设计好的:包括哪个问题该怎么回答,会有哪些可能的变化,会请哪位同学回答等等。这一节课学生完全按我所设计好的程序来进行,而我自己也是不敢多提一个问题
不敢把学生的思路拓展开来。一堂课下来,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可学生呢,根据我的课后调查知道,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没有理解好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评课时,也因为时间不够而没有得到应用的效果。
另一节是为了配合新课标的实施所上的一节探究课。这一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整节课从头到尾都有点“乱”。我没有再用那种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去授课,整节课都是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由学生去解决,而后又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大家一起去探究怎么解决。
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各种让人意料不到的新问题,连我自己都有点招架不住,同时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甚至有些“乱”,以至于不得不出现几次提醒学生停止讨论。事后我有些担心,可结果正好相反,这次上课的同学们都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认为基本弄清了所学的问题,而且有些不喜欢上物理课的同学也说学习物理也挺有意思的。
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的鲜明对比,我深深地体会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只要按照课本给出的知识点,进行一些学生实验就可以了。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而是要塑造适应二十一世纪国际人才需要的新人。
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教师是关键。按照过去的检查、验收课,课前总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即上所谓的预备课,课上学生与教师都“循规蹈矩”,配合得一定天衣无缝。这样的课,教者安心,听者舒心。课的评价自然是一堂难得的“好课”。
但在准备这节课时,我们没有给学生做任何的课前“准备”,学生是完全的自然状态。说实话,我们完全有时间来进行所谓的“准备”。这样做就完全违背教改的宗旨。教师只有彻底地摒弃过去的旧有教育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教学中以人为本,不放过教学中的每一个可以利用的契机,不怕出现“乱”局面,敢于让学生“乱”起来,同时有机地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关系,才能把新课程的精髓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处。
4、公开课后的教学反思
在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堂中,“主导者”应该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将课文的寓意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燕子妈妈笑了》一课中,“认真”的主题和“观察”的互动,不但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本课教学属第二课时,反思这堂课,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1、导入部分,由歌曲《小燕子》导入,学生跟着唱一唱,演一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但歌曲过长,及学生单调的表演动作,占用了过多的时间。
2、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一遍遍有目的的听读,练读,能真正的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将语文课中学生的读落到实处,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中间插入一个大丰收的小游戏,既是为了巩固学生识字,又是为了调节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兴趣,但这一游戏却同样浪费了过多的时间,如果将这一游戏放在第一课时,更妥些。
3、思维扩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扮演所喜欢的小动物,比较橙和香蕉的不同,扩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此环节,创意虽好,但同样想得不够周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份,以此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看、摸、闻、尝等方式,来比较两类水果的不同之处。
4、指导朗读,通过创设感情朗读的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悟读。学生间合作探究,自读自悟,加上教师适地点拨、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能力,读好小燕子的话,获得成功的体验。老师戴着燕子妈妈的头饰,学生戴着小燕子的头饰,很快师生之间融入角色之中,读起来更能投入感情。
5、口语交际,延伸课文此处设计口语交际活动的环节,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延伸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6、课后任务设计,让学生再去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旨在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使学生知道,冬瓜和茄子不仅在表皮上有区别,在内容上或味道等方面,都有区别,也让学生学会留心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
课后,罗东学区的听课老师们提出了许多诚恳的意见,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虽是堂展示课,老师们给予的赞扬多于建议,但确实让我感受到学区之间的交流所具有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人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所以,我相信不断的交流与改进,能促使我获得更多的经验。
5、公开课后教学反思
县教研室来我校视导,其中一项就是听课,我有幸被抽中,【原创】一堂公开课后的教学反思。我思量再三,我决定上《陈太丘与友期》这一课,文中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文中的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要有礼貌;文中人物形象鲜明,对话描写简洁明了。
因此我根据新课程理念,以活动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增长能力。活动有五个环节:
1、故事激趣,以古代几个聪慧的孩子的故事引入。
2、以读代讲,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个别读、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感情)
3、让小组之间展开元方是否有理的辩论,在辩论中升华主旨。
4、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由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学生课堂上展示现代文与古文互换才艺PK。
5、出示几则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事件,让学生学会化解矛盾,掌握说话的艺术,教学反思《【原创】一堂公开课后的教学反思》。
课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一、我的教育理念“还语文课堂琅琅读书声”,“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非机械的死记硬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些是我在教读语文课时的最深的感悟。我认为这三点中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非死教知识。
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一是多读书;
二是学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无形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实现课堂互动,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当分析元方人物时,有学生提出:“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是不是太无礼了?
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让同学样各抒已见。于是有同学认为元方太没礼貌,得礼不让人;有的同学认为友人错在先,元方这样做情有可原;还有的同学认为元方怒气未消,怎么可能理友人呢?
经过一番争论后,许多同学认为元方还小,只有七岁,做出这样的举动是很正常的,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他。这样,这个问题在学生的争论中有了一个合情合理的答案;同时,我还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元方,你会怎样?
由此可见,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正所谓: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系生活,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鼓励学生换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学生的答案角度不同,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这是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结果。
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能一锤定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我们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及积累过程,让学生在读中获得,在学中体验、感悟、掌握。
当然,本课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对学生的回答不能给予精辟的点评,在分角色表演时安排时间不当等。
6、公开课后教学反思
随着公开课的结束,我心中的一块石头也随之落地。每次开课,选课这一环节总让我头痛无比!就拿这次来说吧,我一边从教材上翻阅,一边上网查找,虽然找到可供参考的内容很多,但却都不是我所想要的,几个回合下来,想找的东西一点没有,自己的眼圈却是黑了不少。至此,我终于下定决心,还是自己设计吧!
根据我班孩子的实际情况---活泼、好动、喜欢体育游戏,最终决定xx就健康活动啦~于是乎,一稿,两稿,三稿教案每天都在被我推翻,修改(姐妹们也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最终健康活动---能干的小兔出炉了!这个活动的主动目标是让孩子们练习双脚并拢夹物向前行进跳,发展跳跃能力。
整个活动上下来的感受是:孩子们的兴趣始终很浓厚,双腿并拢夹物向前行进跳这一技能也完全掌握,但在“修路”这一环节,可能是我没预想到孩子们对“石头”的莫名的兴奋吧,我还没提完游戏活动的规则,孩子们便异常兴奋,抓起“石头”直奔小路,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只“小兔子”应该一蹦一跳向前走,面对孩子们这一举动,所以原先制定的应该夹着“石头”跳过去“修路”的这一环节孩子们没有完成。
课上好了,给我带来了孩子们的欢笑,当然带给我更多的还是上完课之后的反思,在课堂上碰到突发状况该如何处理,如何控制好孩子们的情绪等等。所以,还有很多东西有待进一步提高!
7、公开课后教学反思
县教研室来我校视导,其中一项就是听课,我有幸被抽中,我思量再三,我决定上《陈太丘与友期》这一课,文中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文中的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要有礼貌;文中人物形象鲜明,对话描写简洁明了。
因此我根据新课程理念,以活动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增长能力。活动有五个环节:
1、故事激趣,以古代几个聪慧的孩子的故事引入。
2、以读代讲,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个别读、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感情)
3、让小组之间展开元方是否有理的辩论,在辩论中升华主旨。
4、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由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学生课堂上展示现代文与古文互换才艺PK。
5、出示几则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事件,让学生学会化解矛盾,掌握说话的艺术。
课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一、我的教育理念“还语文课堂琅琅读书声”,“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非机械的死记硬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些是我在教读语文课时的最深的感悟。我认为这三点中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非死教知识。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一是多读书;
二是学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无形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实现课堂互动,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当分析元方人物时,有学生提出:“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是不是太无礼了?
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让同学样各抒已见。于是有同学认为元方太没礼貌,得礼不让人;有的同学认为友人错在先,元方这样做情有可原;还有的同学认为元方怒气未消,怎么可能理友人呢?
经过一番争论后,许多同学认为元方还小,只有七岁,做出这样的举动是很正常的,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他。这样,这个问题在学生的争论中有了一个合情合理的答案;同时,我还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元方,你会怎样?
由此可见,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正所谓: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系生活,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鼓励学生换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学生的答案角度不同,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这是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结果。
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能一锤定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我们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及积累过程,让学生在读中获得,在学中体验、感悟、掌握。
当然,本课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对学生的回答不能给予精辟的点评,在分角色表演时安排时间不当等。
8、公开课后教学反思
随着公开课的结束,我心中的一块石头也随之落地。每次开课,选课这一环节总让我头痛无比!就拿这次来说吧,我一边从教材上翻阅,一边上网查找,虽然找到可供参考的内容很多,但却都不是我所想要的,几个回合下来,想找的东西一点没有,自己的眼圈却是黑了不少。至此,我终于下定决心,还是自己设计吧!
根据我班孩子的实际情况---活泼、好动、喜欢体育游戏,最终决定---就健康活动啦~于是乎,一稿,两稿,三稿……教案每天都在被我推翻,修改(姐妹们也给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最终健康活动---能干的小兔出炉了!这个活动的主动目标是让孩子们练习双脚并拢夹物向前行进跳,发展跳跃能力。
整个活动上下来的感受是:孩子们的兴趣始终很浓厚,双腿并拢夹物向前行进跳这一技能也完全掌握,但在“修路”这一环节,可能是我没预想到孩子们对“石头”的莫名的兴奋吧,我还没提完游戏活动的规则,孩子们便异常兴奋,抓起“石头”直奔小路,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只“小兔子”应该一蹦一跳向前走,面对孩子们这一举动,所以原先制定的应该夹着“石头”跳过去“修路”的这一环节孩子们没有完成。
课上好了,给我带来了孩子们的欢笑,当然带给我更多的还是上完课之后的反思,在课堂上碰到突发状况该如何处理,如何控制好孩子们的情绪等等。所以,还有很多东西有待进一步提高!
9、公开课后的教学反思
县教研室来我校视导,其中一项就是听课,我有幸被抽中,【原创】一堂公开课后的教学反思。我思量再三,我决定上《陈太丘与友期》这一课,文中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文中的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要有礼貌;文中人物形象鲜明,对话描写简洁明了。
因此我根据新课程理念,以活动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增长能力。活动有五个环节:
1、故事激趣,以古代几个聪慧的孩子的故事引入。
2、以读代讲,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个别读、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感情)
3、让小组之间展开元方是否有理的辩论,在辩论中升华主旨。
4、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由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学生课堂上展示现代文与古文互换才艺PK。5、出示几则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事件,让学生学会化解矛盾,掌握说话的艺术,教学反思《【原创】一堂公开课后的教学反思》。
课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一、我的教育理念“还语文课堂琅琅读书声”,“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非机械的死记硬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些是我在教读语文课时的最深的感悟。我认为这三点中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非死教知识。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一是多读书;
二是学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无形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实现课堂互动,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当分析元方人物时,有学生提出:“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是不是太无礼了?
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让同学样各抒已见。于是有同学认为元方太没礼貌,得礼不让人;有的同学认为友人错在先,元方这样做情有可原;还有的同学认为元方怒气未消,怎么可能理友人呢?
经过一番争论后,许多同学认为元方还小,只有七岁,做出这样的举动是很正常的,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他。这样,这个问题在学生的争论中有了一个合情合理的答案;同时,我还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元方,你会怎样?
由此可见,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内涵,正所谓: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系生活,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鼓励学生换角度多方面去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学生的答案角度不同,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这是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结果。
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能一锤定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我们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及积累过程,让学生在读中获得,在学中体验、感悟、掌握。
当然,本课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对学生的回答不能给予精辟的点评,在分角色表演时安排时间不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