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2023-07-28 11:42:18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1、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故而,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

  1.在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我定位在:

  (1)通过学生比赛列式计算解决情景问题后,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2.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尽量想体现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在课的开始,我通过口头讲故事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接着我分别让班上的四组进行题比赛,学生们积极性极高并争先恐后地做题,同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先后得出:(1)50×8+125×8 =400+1000=1400,(50+125)×8=175×8=1400;(2):(55+45)×5 =100 ×5 =500, 55×5+45×5=275+225=500;(3)15×4+3×4 =60+12=72, (15+3)×4=18×4=72。

  此时我让学生观察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用“=”连接。通过不同计算得到相同的结果,让学生从中初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为了让学生切实体会生活中确实有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在此我又设置了一个问题:上面两题的结果,左边和右边的.式子也有相同的形式,这里是否存在着规律?让学生带着一点疑惑,又急着想证明的愿望继续探究。这时学生心中已具有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当学生有了上面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列举出类似的等式已水到渠成。让学生观察刚才得到的一系列等式,小组讨论:从这些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并要求同桌尝试合作学习进行一人任意找三个数写出等号左边的式子让另一个写出等号右边的式子,几题过后再交换写式子,让他们亲自感受乘法分配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3、在本课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同时也注意知识的延伸。针对平时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在判断题中我安排了(25×7)×4=25×4+7×4,让学生通过争论明白当(25×7)×4时用乘法结合律简算;当(25+7)×4时用乘法分配律简算。在填空题目中,我设计了①(10+7)×6=()×6 +( )×6 ;②8×(125+9)=8×()+8×( );③7×48+7×52=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也为后面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打下伏笔。

  总之,在本堂课中新的教学理念有所体现,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缺乏成熟的思考,这一问题有待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

2、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记得曾经在教孩子们乘法分配律的时候,总是遇到很多问题,对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不是很好,吐槽了很久,现在在教二年级的孩子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在二年级已经接触了这方面的知识,只是没有进行归纳而已。

  二年级的课本上有这样一种题型,如:

  (1)6x9=5x9+9=7x9—9=

  (2)9x4=9x3+9=9x5—9=

  (3)8x9=7x9+9=9x9—9=

  先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我一看到这题,我就想到乘法分配律,但是在二年级刚接触乘法,不可能就跟他们讲乘法分配律。我在上练习课的时候我特意把这题拿出来讲了,我想如果这里学生题解好了,对以后学习乘法分配律是有帮助的。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己完成,第一题的第2,3个算式,他们是按照运算顺序来计算的,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这个没有难度,而且他们根据第一题,后面的两题都不要做,直接写出了结果,每一题中的3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我就问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学生就答不上来。我就举了个示范,6x9是6个9相加,5x9+9是5个9相加再加1个9,5个9加1个9是6个9,6个9相加就是6x9,所以5x9+9=6x9=54。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对于这个他们能理解,只是想不到而已,那么7x9—9=,可以交给孩子们完成,第(2)(3)题我也是让学生来说一说。另外我还补充了一题,6x7—14,我发现竟然有孩子会想到14就是2个7,6个7减去2个7就是4个7,就是4x7=28。特别棒!

3、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本章的难点,它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方法与前面讲乘法结合律的方法类似。在设计本教案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试图寻找一种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参与共同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实现不同的人的数学水平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方式。结合自己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

  一、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我想是不是可以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课堂,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出来的算式就比较开放。学生能自由发挥,对所学内容很感兴趣,气氛热烈。由学生计算总价列式,到通过计算发现两个形式不一样的算式,结果却是一样的。这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是来自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的。

4、《乘法的分配律》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本章的难点,它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方法与前面讲乘法结合律的方法类似。在设计本教案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试图寻找一种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参与共同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实现不同的人的数学水平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方式。结合自己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

  一、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我想是不是可以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课堂,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来的`算式就比较开放。学生能自由发挥,对所学内容很感兴趣,气氛热烈。到通过计算发现两个形式不一样的算式,结果却是一样的。这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是来自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的。

  三、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四、在学习中大胆放手,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表示规律,归纳规律,应用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不够,因此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等。

5、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如何教学能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并能正确的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呢?我做了一下几点尝试。

  一、创设师生竞赛,激发学习欲望。

  上课教师先出示:(1)8×(125+11) (2)(100+1)×23

  (3 )648×5+352×5

  老师和同学们做一个比赛,王老师口算,你们用计算器算,看看谁能获。

  结果教师又快又对,学生都很奇怪,教师顺势导入:同学们都特别想知道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用计算器都没有老师口算得快的原因吗?是因为老师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法宝,知道了乘法的又一个定律可以使运算简便,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充满了求知的欲望,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二、设计思考问题,学生自主探究。

  出示例题后,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教师出示思考问题,学生自主探究。

  讨论:

  1、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

  2、那么等号连接的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和联系呢?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给出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课件出示问题)生A:我发现左边括号外的那个数,写到右边都要乘两次。

  生B: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三、练习有坡度,前后有呼应。

  在本课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同时也注意知识的延伸。练习的形式多样,课本上的填空题解决以后,设计了判断题和练习题,把学生易出错的'问题提前预设好,而且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也可以两个数的差,也可以是三个数的和,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完整,也为后面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打下伏笔。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我特意把开始和老师比赛的题目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学生非常有兴趣,在练习中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本堂课中新的教学理念有所体现,是一节本色的数学课堂。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缺乏成熟的思考,自主探究环节对问题的设计不够简洁,还可以再做斟酌。实际分配律的揭示过程与教案设计顺序有些出入,感觉效果没有预想的好,上课时对于教案的熟悉程度还有待加强。

6、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故而,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

  1.在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我定位在:

  (1)通过学生比赛列式计算解决情景问题后,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2.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尽量想体现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在课的开始,我通过口头讲故事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接着我分别让班上的四组进行题比赛,学生们积极性极高并争先恐后地做题,同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先后得出:(1)50×8+125×8 =400+1000=1400,(50+125)×8=175×8=1400;(2):(55+45)×5 =100 ×5 =500, 55×5+45×5=275+225=500;(3)15×4+3×4 =60+12=72, (15+3)×4=18×4=72。

  此时我让学生观察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用“=”连接。通过不同计算得到相同的结果,让学生从中初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为了让学生切实体会生活中确实有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在此我又设置了一个问题:上面两题的结果,左边和右边的.式子也有相同的形式,这里是否存在着规律?让学生带着一点疑惑,又急着想证明的愿望继续探究。这时学生心中已具有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当学生有了上面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列举出类似的等式已水到渠成。让学生观察刚才得到的一系列等式,小组讨论:从这些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并要求同桌尝试合作学习进行一人任意找三个数写出等号左边的式子让另一个写出等号右边的式子,几题过后再交换写式子,让他们亲自感受乘法分配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3、在本课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同时也注意知识的延伸。针对平时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在判断题中我安排了(25×7)×4=25×4+7×4,让学生通过争论明白当(25×7)×4时用乘法结合律简算;当(25+7)×4时用乘法分配律简算。在填空题目中,我设计了①(10+7)×6=()×6 +( )×6 ;②8×(125+9)=8×()+8×( );③7×48+7×52=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也为后面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打下伏笔。

  总之,在本堂课中新的教学理念有所体现,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缺乏成熟的思考,这一问题有待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