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稻穗的小姑娘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反思
1、拾稻穗的小姑娘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就是让学生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这二首中国音乐作品,通过聆听这二首音乐作品,让学生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让学生从中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低年级的学生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果整节课都让学生单纯地聆听音乐,学生的兴趣就不高,且注意力容易分散。为此,我根据儿童好玩好动的心理特点,把他们的音乐学习与表演、绘画、敲击、激励等有机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教学方法“多”
大家都知道,低年级的学生好动好玩,如果一节课都让他们坐在座位上聆听音乐,他们肯定是做不到的。因此,为了调动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及好奇心,我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在欣赏《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时,运用了演唱、律动、敲击、表演、绘画等教学方法,以多种参与体验的方式进行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改变了音乐欣赏课坐着不动的形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集体参与、全员参与这些活动,丰富和加深对这二首歌曲的内容及其内涵的体验与理解,更好地为本节课的欣赏教学服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新”
在平时的音乐欣赏课,我大多数是采用听、想、说、唱、动、创、演等手段,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下感受音乐。但在这节欣赏课,我不仅采用听、想、说、唱、动、创、敲、演等方法,还加上了学生平时比较少见的敲锣打鼓、绘画,让学生觉得十分的新奇、兴奋。如果说随音乐的节奏用锣、鼓、镲给歌曲伴奏是用敲打节奏来反应音乐,那么听音乐画线条、涂颜色则是用图像、绘画来表现音乐。如在欣赏《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时,欢快、活泼、热情的歌声迅速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学生也随着歌曲的旋律变得快乐起来,在非常活跃、非常快乐的学习之余,要求学生对二首歌曲从“听”引发“感觉”,以简单的线条、色彩或直觉反应来表现这二首音乐。当我刚说完,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要知道音乐、绘画是非常受低年级的学生欢迎的。这时,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伴随《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这二首歌曲,学生动笔边哼唱边画,很快在画纸上舞动出不同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意境、线条、画面,那“音乐与绘画的融合”就显得异常自由、轻松、随意。这样一来,我巧妙地点燃了孩子们在音乐课中的绘画创作“激情”。实践证明,音乐与绘画融合可以达到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立体效果,使学生对抽象的音符产生形象的体验,让他们把对音乐的感受借助学生的妙笔留下美妙的痕迹。同时还能在美轮美奂的绘画活动中享受快乐。
三、教学方法“活”
本课围绕着“愉快的劳动”这一主题展开教学,从开始的情景导入到最后的创编活动都紧紧围绕着劳动最光荣和劳动人民纯朴的民风进行教学的,整个教学氛围都充满着活泼欢快的气氛,体现了一个“活”字。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本课的主题“愉快的劳动”和歌曲表达的情感。对于本课的`重点教学我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用声势、敲击乐器、伴奏、合奏、表演、绘画、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在动中学音乐,感受音乐。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图文、声像、画有机结合,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生动性,让教学情境“活”起来。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描述旋律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和歌曲内容,让学生思维“活”起来。以锣、鼓、镲等在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郎郎扯光扯”处敲打节奏为切人点,通过口动、手动、脚动,在动中发展想象,在动中愉悦身心,让学生的想象“活”起来。在这种活泼欢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们与音乐融为一体,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表现力在轻松、民主、欢乐的氛围中得到了提高。
对于本课所留下的遗憾就是:
1、音色可以通过对比进行感受,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把这些抽象的词语让学生真正消化确实是个难题, 对于这个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多加研究。
2、在提问学生时应该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在学生不能按照我的思路回答时,我有点着急。我想,这主要是我在备课时准备的方案不够多,教学的前面做得铺垫还不够,个别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歌曲。在这里,我应该耐心引导和启发学生,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己来讨论,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一节课下来,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让我想起了美国的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没有反思,教学仅仅是重复的单调的工作,教师就像工人,学生就像产品。所以我觉得要作为一名创新型的教师,既要主动反思,勤于反思,并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长处,修改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反思
面对这一实施后的教学设计,新鲜之处在于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主动感知、探究、合作中获得音乐知识,愉悦感受的学习目标如期达成。我不禁对处在“辅导”位置上的主导者的引领、操作表现又予回顾,井作如下的反思:
—、善用多媒体课件,能发挥电教手段的职能和效用
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它突破了传统的媒体限制,以其随机、灵活的特点,把知识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因此为广大教师所青睐。本节课将其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学,能发挥它非同寻常的职能和效用,显出歌词中难以表达的深邃的情感内容、异域风光、音乐意境,产生愉悦学生身心和便捷学习途径的动感效果。在导入教学环节,我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四川九寨沟旖旎的风光:那里千峰竟秀、万壑争流,平畴吐翠、群瀑流光,众兽竞技、百鸟和鸣!同学们被眼前的秀美景色给迷住了,恍然置身其中,带着这种愉悦的、美的心情进入新歌教学,其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展示教学的基本功,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钦佩
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风采,即教学基本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钦佩,使学生产生心向音乐、神往音乐的教学默契,对教与学双方都是大有裨益的。诚如有位学者所说:“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宝藏。”本课在教唱《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歌曲时,我进行了声情并茂的范唱,伴随着高亢、激昂的歌声,孩子们陶醉了,精力专注了,情感向学了。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们对老师的钦佩和信任。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而有节奏,师生双边配合默契,交往自然,情感融洽。
为进—步扩大同学们的音乐视野,在本节课的拓展部分,我自弹自唱了江苏民歌《孟姜女》和陕北民歌《蓝花花》。同学们被我甜美的歌声和娴熟的琴键技能深深地扪动了,他们热烈的掌声和向学的神态表明了孩子们对民歌的喜爱,对老师的钦佩和赞美。在同学们的再三要求下,我又自弹自唱了几首民歌,满足了孩子们倾心音乐的愿望。教师充分展示了的弹唱基本功,取代了磁带或多媒体课件的范唱,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满足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需求,使他们受到了音乐美的愉悦和情感的陶冶。在学生心中,他们认为音乐教师唱得比任何歌唱家都美,这种心折神服的钦佩是直观的、真实的,是对音乐课喜爱的表现和印证。
三、倾泻激情的课堂用语,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为音乐老师,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上课要充满激情。在本课的表现歌曲环节,我让男生齐读第二段歌词:“手里拿把开山斧,不怕虎豹和豺狼。”要求读出当地人勇敢无畏的性格,先给以倾泻激情的语言表达示范,再引导学生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此段。在第五段的处理上,我提供了独唱和齐唱两种演唱形式给学生选择,井要求学生说出理由。学生选样了齐唱,因为此段是结束段,要热热闹闹的,用齐唱的形式才更能表现出这种气氛。我的倾泻激情的语言和循循引导的细腻情感,热烈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产生了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既品味了歌词的意义和情感的内涵,拓宽了学生的生活外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因而,孩子们能忘情地表演和歌唱,抒发自己的独特感情,整个课堂成了孩子们的精神乐园,大家沉浸在一片欢乐的音乐海洋中。这样的“主”唱“辅”引,生师共振,整个课堂学教谐融、生机勃发,赢得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因此,我以为在大力倡导设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流程中,切不可顾彼失此,忽视教者的导引作用。只有合比适重,和谐融合,音乐课方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胜数稳操。
3、《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就是让学生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这二首中国音乐作品,通过聆听这二首音乐作品,让学生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让学生从中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低年级的学生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果整节课都让学生单纯地聆听音乐,学生的兴趣就不高,且注意力容易分散。为此,我根据儿童好玩好动的心理特点,把他们的音乐学习与表演、绘画、敲击、激励等有机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教学方法“多”
大家都知道,低年级的学生好动好玩,如果一节课都让他们坐在座位上聆听音乐,他们肯定是做不到的。因此,为了调动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及好奇心,我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在欣赏《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时,运用了演唱、律动、敲击、表演、绘画等教学方法,以多种参与体验的.方式进行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改变了音乐欣赏课坐着不动的形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集体参与、全员参与这些活动,丰富和加深对这二首歌曲的内容及其内涵的体验与理解,更好地为本节课的欣赏教学服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新”
在平时的音乐欣赏课,我大多数是采用听、想、说、唱、动、创、演等手段,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下感受音乐。但在这节欣赏课,我不仅采用听、想、说、唱、动、创、敲、演等方法,还加上了学生平时比较少见的敲锣打鼓、绘画,让学生觉得十分的新奇、兴奋。如果说随音乐的节奏用锣、鼓、镲给歌曲伴奏是用敲打节奏来反应音乐,那么听音乐画线条、涂颜色则是用图像、绘画来表现音乐。如在欣赏《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时,欢快、活泼、热情的歌声迅速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学生也随着歌曲的旋律变得快乐起来,在非常活跃、非常快乐的学习之余,要求学生对二首歌曲从“听”引发“感觉”,以简单的线条、色彩或直觉反应来表现这二首音乐。当我刚说完,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要知道音乐、绘画是非常受低年级的学生欢迎的。这时,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伴随《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这二首歌曲,学生动笔边哼唱边画,很快在画纸上舞动出不同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意境、线条、画面,那“音乐与绘画的融合”就显得异常自由、轻松、随意。这样一来,我巧妙地点燃了孩子们在音乐课中的绘画创作“激情”。实践证明,音乐与绘画融合可以达到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立体效果,使学生对抽象的音符产生形象的体验,让他们把对音乐的感受借助学生的妙笔留下美妙的痕迹。同时还能在美轮美奂的绘画活动中享受快乐。
三、教学方法“活”
本课围绕着“愉快的劳动”这一主题展开教学,从开始的情景导入到最后的创编活动都紧紧围绕着劳动最光荣和劳动人民纯朴的民风进行教学的,整个教学氛围都充满着活泼欢快的气氛,体现了一个“活”字。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本课的主题“愉快的劳动”和歌曲表达的情感。对于本课的重点教学我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用声势、敲击乐器、伴奏、合奏、表演、绘画、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在动中学音乐,感受音乐。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图文、声像、画有机结合,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生动性,让教学情境“活”起来。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描述旋律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和歌曲内容,让学生思维“活”起来。以锣、鼓、镲等在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郎郎扯光扯”处敲打节奏为切人点,通过口动、手动、脚动,在动中发展想象,在动中愉悦身心,让学生的想象“活”起来。在这种活泼欢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们与音乐融为一体,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表现力在轻松、民主、欢乐的氛围中得到了提高。
对于本课所留下的遗憾就是:
1、音色可以通过对比进行感受,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把这些抽象的词语让学生真正消化确实是个难题, 对于这个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多加研究。
2、在提问学生时应该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在学生不能按照我的思路回答时,我有点着急。我想,这主要是我在备课时准备的方案不够多,教学的前面做得铺垫还不够,个别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歌曲。在这里,我应该耐心引导和启发学生,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己来讨论,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一节课下来,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让我想起了美国的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没有反思,教学仅仅是重复的单调的工作,教师就像工人,学生就像产品。所以我觉得要作为一名创新型的教师,既要主动反思,勤于反思,并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长处,修改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4、《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反思
“现代音乐教育学最重要的新认识之一,就是在把音乐教学归结为审美体验的同时,归结为音乐听觉的培养。离开了听觉的培养,就只能进行机械的、僵化的、匠气的、非乐的教学。能造就怎样的音乐听觉,就会使学生具有怎样的音乐判断、趣味和见解。音乐听觉的培养和锻炼,实际上是贯穿整个音乐教学的过程和它的方方面面的。”这是摘录于音乐教育家廖乃雄先生的《音乐教学法》中的一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听觉对于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无疑可以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喜爱音乐,所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听,这比教师告诉他许多知识重要得多!
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力求让学生在听中学,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课的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予学生视觉、听觉的享受,轻松的完成教学目标。
在导入环节上,首先创设恰当的情景,让学生根据图片和声音描绘的意境,自觉的融入到音乐的情景中。通过自身聆听对比,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使学生更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为了能够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教师与学生演唱时“欧”字的不同点,融入上波音记号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增加了学习兴趣,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耳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是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充分挖掘歌曲除演唱外的其他作用,歌曲教学与音乐知识的学习巩固相辅相成,一举两得。
在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歌曲演唱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唱的同时仔细聆听,并“对口型”,这样的学习方式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将歌曲学唱中比较顽固的问题暴露出来,便于进行分层教学,强化教学效果。
本课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疑问之处。
1、衬词单独练习演唱是否合适?
衬词在歌曲中不仅能烘托气氛,而且也体现出当地地方的特色,是人们在劳动中不断传唱,总结形成的。给人感觉是情绪的流露,有感而发,那么在面对小学生的教学中,有没有必要单独练习呢,这样是否会破坏歌曲的意境呢?但经过实践,单独练习衬词的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时明显唱的要好于没有单独练的学生。
2、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教师的肢体语言上没能放得开。其实不管是指挥手势,还是舞蹈动作,教师都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每一个细胞,增加师生之间的默契程度。
总之,我们要发挥自身特长,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总结,让我们的学生真的做到学有所“乐”。
5、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教学反思
《采蘑菇的小姑娘》昨天结束了,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对于孩子们来说都不陌生,这首歌不仅节奏明快,还有与朋友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孩子们都很喜欢它。
我是用歌曲导入新课的,欢快的节奏使孩子们的情绪都很高涨,接下来的备学,很轻松的就搞定了,简直出乎预料。读课 文和识记生字词几乎没费什么大的力气。我本打算第一课时熟读课文,识记生字词为主,把问题抛出,让优等生试着解决问题,我检测c层的学生并帮他们巩固。可 是,孩子们在情绪高涨的情况下,解决的都很好。
面对这一情况,我及时地调整课堂教学计划,检测完以后,就开始讨论问题:
1、小姑娘采来的蘑菇为什么不自己吃?她为什么换来镰刀和棒棒糖?
2、你喜欢小姑 娘吗?为什么?很快孩子们合作顺利,小手如林,他们认为小姑娘卖了蘑菇是换棒棒糖和镰刀的。接着我就问换镰刀干嘛?有一个孩子说:“她家的镰刀坏了,需要 换一把新的。”另一个孩子说:“她要用小镰刀割草呢!”我问她为什么割草?孩子就笑了,“她很勤劳,给小猪小兔子割呀!”我又问:“你怎么知道她勤劳了? 课文中有吗?你能读读吗?”这个孩子很准确的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了起来。他刚读完,又一个孩子有高举小手:“老师,我知道他换棒棒糖做什么?”“喔,说说 看?”我充满期望的望着他。“他跟小朋友分着吃。”我就说了:“好东西,谁不愿留着自己吃啊?”“不是,不是,老师,分享是快乐的......”孩子们的 思维确实在慢慢的成熟,慢慢地宽泛起来。他们能够随着我的问题一步一步达到预期的目的,我感到很欣慰。
当然也有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我课前对备学生做的不到位,导致低估了他们的`能力,第一课时设计的内容如果备学生到位,不会出现这个出乎预料的问题的,临时调整课堂往往效果不好。所以我要引以为戒。
再有,我的生字词教学拓展的有点窄,一个字让不仅仅局限孩子们认识,让他们由此想到别的相似字,还得教会他们运用,由一个字到会组几个词再到会用这个词说一句话。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写作积累了素材,还增加了识字量。
还有,课堂语言不够丰富,比如表扬某个孩子,语言很是单调,总是:你真棒!棒极了!你太聪明了......我的话其实没说到孩子的心里,每个人的表扬是一样的,时间久了,孩子容易麻木。应该注意点出他为何而棒,棒在哪里。
讲完课,突然我有一种成长的感觉,是啊,我也和孩子们一样成长!
6、赶海的小姑娘教学反思
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的歌曲教学,本课以“赶海”为主题,通过学生“说大海,听海浪的声音,学唱歌曲,表现赶海”等几个环节的落实,让学生通过说说、唱唱、演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情绪,引领学生一步步的走进欢乐的音乐世界。可以说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回头细想,仍有很多有待改进之处。首先,也是最为关键的,音乐课堂要关注音乐本位,运用音乐语言的手段来促成音乐教学,即通过旋律、节奏、音程、和声、力度、速度、调式等表现来丰富教学内容。发声练习中我应该指导学生把这些声音升华为音乐,有节奏有强弱的表现这些声音,将自然的声音提升到音乐,并注重音乐的美感,这样音乐的课堂将更丰富、更美。
其次,音乐课堂要注重声音美感训练和表现,从音乐要素出发,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声音美感训练,就如上面所述声音模仿环节,再如学生表演环节,学生动作的美感教师要进行相应有效的指导;还有在念歌词中也要体现歌词美(有强弱、节奏的变化)。
第三,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并且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这点正是我欠缺的'。教师评价可以从音乐的角度以描述性、鼓励性语言为主,尊重学生纵向的发展。学生自主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尽量让学生行使自评、互评的权利,尤其是在学生表演环节,针对表演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妨给他们这个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构成真实、民主的课堂,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7、三年级音乐《库尔班大叔喜洋洋》教学的个人反思
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六课《库尔班大叔喜洋洋》是一首具有浓郁新疆风格特点的少儿歌曲,我反复思考如何在教材实施中体现课程标准?又如何让课程标准指导于教材的实施呢?我找到了契机,这节课不仅要让孩子富有感情地学会、唱会歌曲,更要以学唱歌曲为载体,了解新疆音乐的基本要素(如学拍新疆音乐的基本节奏,学跳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感受新疆音乐的文化内涵(如热情的人民、丰富的物产等),从而使学生萌发对新疆的喜爱之情。
1、上课准备充分。
欣赏新疆舞蹈、聆听新疆音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音乐思维,开门见山地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和极其鲜明的节奏特点,以跳动的音符激荡起学生内心跳动的情感。
2、课堂纪律活而不乱。
节奏舞蹈律动,调动学生的“动”,体验音乐情感。音乐课强调以动觉为切入点,所以我带着学生做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人人参与的自主实际过程将无声的人体节奏和有声的音乐和谐地表现出来,这是进一步理解音乐和体验情感的过程,孩子通过自我展示形体之美、神韵之美诠释音乐运动的内在变化。
3、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我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开始“新疆之旅”,交流风土人情,调动学生的“听”感受音乐旋律。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加表现,并引导学生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夸一夸,礼貌地提出建议,这不仅有助于融洽的.课堂氛围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终身的良性发展有益。
4、教学民主、开放。
学唱新疆民歌,调动学生的“唱”,展示音乐风格。通过聆听——学唱——张口默唱——小声跟唱——放声歌唱——表演唱,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会歌曲。让学生思考:怎样唱好歌曲?他们自己领悟歌曲的重点难点,并加以解决;他们自己评价演唱的质量,并加以改善,体现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对知识的渗透,提高了学生的歌唱技能。
5、教学实效良好。
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的“创”,表现音乐文化。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在葡萄架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选择表演方式,可以唱,可以跳,可以奏。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最大程度地宣泄和释放内心的情感,升华了“新疆好”的主题。本节课让孩子富有兴趣、富有情感地学习了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了解音乐文化,从他们愉快的笑容和动情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的收获。
8、拾稻穗的小姑娘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就是让学生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这二首中国音乐作品,通过聆听这二首音乐作品,让学生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让学生从中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低年级的学生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果整节课都让学生单纯地聆听音乐,学生的兴趣就不高,且注意力容易分散。为此,我根据儿童好玩好动的心理特点,把他们的音乐学习与表演、绘画、敲击、激励等有机结合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教学方法“多”
大家都知道,低年级的学生好动好玩,如果一节课都让他们坐在座位上聆听音乐,他们肯定是做不到的。因此,为了调动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及好奇心,我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在欣赏《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时,运用了演唱、律动、敲击、表演、绘画等教学方法,以多种参与体验的方式进行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改变了音乐欣赏课坐着不动的形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集体参与、全员参与这些活动,丰富和加深对这二首歌曲的内容及其内涵的体验与理解,更好地为本节课的欣赏教学服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新”
在平时的音乐欣赏课,我大多数是采用听、想、说、唱、动、创、演等手段,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下感受音乐。但在这节欣赏课,我不仅采用听、想、说、唱、动、创、敲、演等方法,还加上了学生平时比较少见的敲锣打鼓、绘画,让学生觉得十分的新奇、兴奋。如果说随音乐的节奏用锣、鼓、镲给歌曲伴奏是用敲打节奏来反应音乐,那么听音乐画线条、涂颜色则是用图像、绘画来表现音乐。如在欣赏《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时,欢快、活泼、热情的歌声迅速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学生也随着歌曲的旋律变得快乐起来,在非常活跃、非常快乐的学习之余,要求学生对二首歌曲从“听”引发“感觉”,以简单的线条、色彩或直觉反应来表现这二首音乐。当我刚说完,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要知道音乐、绘画是非常受低年级的学生欢迎的。这时,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伴随《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这二首歌曲,学生动笔边哼唱边画,很快在画纸上舞动出不同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意境、线条、画面,那“音乐与绘画的融合”就显得异常自由、轻松、随意。这样一来,我巧妙地点燃了孩子们在音乐课中的绘画创作“激情”。实践证明,音乐与绘画融合可以达到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立体效果,使学生对抽象的音符产生形象的体验,让他们把对音乐的感受借助学生的妙笔留下美妙的痕迹。同时还能在美轮美奂的绘画活动中享受快乐。
三、教学方法“活”
本课围绕着“愉快的劳动”这一主题展开教学,从开始的情景导入到最后的创编活动都紧紧围绕着劳动最光荣和劳动人民纯朴的民风进行教学的,整个教学氛围都充满着活泼欢快的气氛,体现了一个“活”字。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本课的主题“愉快的劳动”和歌曲表达的情感。对于本课的`重点教学我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用声势、敲击乐器、伴奏、合奏、表演、绘画、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在动中学音乐,感受音乐。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图文、声像、画有机结合,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生动性,让教学情境“活”起来。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描述旋律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和歌曲内容,让学生思维“活”起来。以锣、鼓、镲等在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郎郎扯光扯”处敲打节奏为切人点,通过口动、手动、脚动,在动中发展想象,在动中愉悦身心,让学生的想象“活”起来。在这种活泼欢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们与音乐融为一体,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表现力在轻松、民主、欢乐的氛围中得到了提高。
对于本课所留下的遗憾就是:
1、音色可以通过对比进行感受,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把这些抽象的词语让学生真正消化确实是个难题, 对于这个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多加研究。
2、在提问学生时应该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在学生不能按照我的思路回答时,我有点着急。我想,这主要是我在备课时准备的方案不够多,教学的前面做得铺垫还不够,个别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歌曲。在这里,我应该耐心引导和启发学生,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己来讨论,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一节课下来,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让我想起了美国的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没有反思,教学仅仅是重复的单调的工作,教师就像工人,学生就像产品。所以我觉得要作为一名创新型的教师,既要主动反思,勤于反思,并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长处,修改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9、《太阳出来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我们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时常会注意培养幼儿的语言想像力和创造力。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诗歌欣赏还是有些陌生的。所以,我挑选了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天性的素材《太阳和月亮》,这首诗歌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精练,节奏明快,富有儿童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读和记忆,它的文学形式易被小班幼儿所接受。鼓励孩子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力求诗歌生动,有趣味性。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诗歌的意境,并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幼儿对学习诗歌的兴趣。
2、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创编诗歌。
3、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太阳、月亮、小花、小兔、小刺猬、小鸡、小猫等各种动物睡醒和睡着图片,白天音乐、晚上音乐
活动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幼儿欣赏诗歌的兴趣。
活动难点:
据已有的经验创编诗歌,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一、 图片引入,试听结合,激发兴趣。
1、出示太阳和月亮图片
师:太阳什么时候出来? 幼:白天
师:月亮什么时候出来? 幼:晚上
师:对,太阳是白天出来的,太阳是晚上(夜晚)出来的。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题目叫《太阳和月亮》。(放音乐)(边念儿歌边出示图片)“太阳出来了,小花醒来了,小鸟醒来了,小兔醒来了,白天真热闹!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小鸟睡着了,小兔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2、诗歌问答。
师:诗歌题目是什么?分别叫孩子回答,再一起回答。
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花、鸟、兔。白天真热闹。白天可以干什么?
什么时候静悄悄?大家都在干什么?你是怎样睡觉的?(做动作)
下面轻轻的跟着老师念儿歌。
3、怎样念儿歌
师:白天真热闹,念儿歌应该怎么样?脸上呢?(大声、笑眯眯)
晚上大家睡着了应该怎么样?(轻轻的)
下面我们大声笑眯眯的念白天的儿歌,轻轻的念晚上的儿歌。
4、动作展示
师:白天小花醒来了,谁给老师做一个小花睡醒的动作?小鸟、小兔呢?(叫孩子上台做)
下面大家起立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有的小朋友光做动作,没有念儿歌,我们再来一遍,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哦。
二、
1、师:白天除了小花、小兔、小鸟,还有谁醒来?
2、师:叽叽叽,咦?是谁在叫呢?出示睁眼小鸡图片,这只小鸡和谁在一起?太阳还是月亮?这里还有一只睡着的小鸡,他喜欢和谁在一起?分别放在太阳月亮旁。 太阳出来了,小鸡醒了,白天真热闹,月亮出来了,小鸡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3、老师把小鸡编到儿歌里面了,好不好听呀?
三、图片提示,体验创编。
1、师:老师还听到很多声音,原来他们都在桌子上。小朋友们找一张图片朋友,看看你找到的是谁?
师:嗡嗡嗡,是谁呀?小蜜蜂在哪里?还有一只小蜜蜂在哪里?两个孩子上台。想想两只小蜜蜂和谁在一起?
念小蜜蜂儿歌。
2、呱呱呱,(同上)
念小青蛙儿歌。
3、小朋友们把你手中的图片放上,想想他们喜欢和谁在一起。
4、这么多的好朋友太阳月亮好搞笑呀,我们一起带着动作把好朋友念出来吧?
活动反思
活动形式凸显游戏性。在本次活动中,各个环节采用了游戏法、欣赏法、情境法等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鲜艳的画面色彩,生动有趣的形象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同时,也将为活动获得好的效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环节层层深入,课上用时超出孩子规定范围。
10、《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反思
面对这一实施后的教学设计,新鲜之处在于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主动感知、探究、合作中获得音乐知识,愉悦感受的学习目标如期达成。我不禁对处在“辅导”位置上的主导者的引领、操作表现又予回顾,井作如下的反思:
—、善用多媒体课件,能发挥电教手段的职能和效用
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它突破了传统的媒体限制,以其随机、灵活的特点,把知识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因此为广大教师所青睐。本节课将其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学,能发挥它非同寻常的职能和效用,显出歌词中难以表达的深邃的情感内容、异域风光、音乐意境,产生愉悦学生身心和便捷学习途径的动感效果。在导入教学环节,我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四川九寨沟旖旎的风光:那里千峰竟秀、万壑争流,平畴吐翠、群瀑流光,众兽竞技、百鸟和鸣!同学们被眼前的秀美景色给迷住了,恍然置身其中,带着这种愉悦的、美的心情进入新歌教学,其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展示教学的基本功,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钦佩
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风采,即教学基本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钦佩,使学生产生心向音乐、神往音乐的教学默契,对教与学双方都是大有裨益的。诚如有位学者所说:“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宝藏。”本课在教唱《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歌曲时,我进行了声情并茂的范唱,伴随着高亢、激昂的歌声,孩子们陶醉了,精力专注了,情感向学了。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们对老师的钦佩和信任。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而有节奏,师生双边配合默契,交往自然,情感融洽。
为进—步扩大同学们的`音乐视野,在本节课的拓展部分,我自弹自唱了江苏民歌《孟姜女》和陕北民歌《蓝花花》。同学们被我甜美的歌声和娴熟的琴键技能深深地扪动了,他们热烈的掌声和向学的神态表明了孩子们对民歌的喜爱,对老师的钦佩和赞美。在同学们的再三要求下,我又自弹自唱了几首民歌,满足了孩子们倾心音乐的愿望。教师充分展示了的弹唱基本功,取代了磁带或多媒体课件的范唱,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满足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需求,使他们受到了音乐美的愉悦和情感的陶冶。在学生心中,他们认为音乐教师唱得比任何歌唱家都美,这种心折神服的钦佩是直观的、真实的,是对音乐课喜爱的表现和印证。
三、倾泻激情的课堂用语,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为音乐老师,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上课要充满激情。在本课的表现歌曲环节,我让男生齐读第二段歌词:“手里拿把开山斧,不怕虎豹和豺狼。”要求读出当地人勇敢无畏的性格,先给以倾泻激情的语言表达示范,再引导学生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此段。在第五段的处理上,我提供了独唱和齐唱两种演唱形式给学生选择,井要求学生说出理由。学生选样了齐唱,因为此段是结束段,要热热闹闹的,用齐唱的形式才更能表现出这种气氛。我的倾泻激情的语言和循循引导的细腻情感,热烈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产生了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既品味了歌词的意义和情感的内涵,拓宽了学生的生活外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因而,孩子们能忘情地表演和歌唱,抒发自己的独特感情,整个课堂成了孩子们的精神乐园,大家沉浸在一片欢乐的音乐海洋中。这样的“主”唱“辅”引,生师共振,整个课堂学教谐融、生机勃发,赢得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因此,我以为在大力倡导设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流程中,切不可顾彼失此,忽视教者的导引作用。只有合比适重,和谐融合,音乐课方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胜数稳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