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的教学反思
1、枫桥夜泊的教学反思
篇一: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品读、赏析《枫桥夜泊》描绘的画面,领略诗中悲凉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正如备课是预设的一样,学生们不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而且理解了诗的意思,领悟了诗人凝重孤寂的思想感情。可是就在理解诗意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对于作者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作者描写的是深秋夜晚的景。可有个学生却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晨的景。“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我让学生讨论,得出这首诗是诗人在深秋的夜晚泊船枫桥边,感悟了整个夜晚的景色,只是在具体描写是作者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看到的景物,然后追忆夜晚的景色以及听到的钟声,这是诗中特有的一种时空景,而正是这种时空景才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凝重惆怅的情感。
由此,我想,在教学实践中,当我们拿着精心设计的教案走进课堂与学生对话时,学生往往会有意无意的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给老师毫无准备的意外。这个“意外”就是课堂的生成。面对新的生成,我们不应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当好一个促进者引导者,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促进更精彩的生成,这就是新理念指导下教师应有的教学策略。在古诗《枫桥夜泊》的教学中,面对“意外”,我抓住并有效的利用学生突发的疑惑,适度的“放大”,激发学生”潜心会文”的热情。正因为把学生当作了一个个天真活泼、个性鲜明的人,看成一个个具有“生成欲望”和“生成潜能”的人,所以学生的对话是活泼、深入、有效的,恰似“一江春水”,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在对话中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了文本,感悟了文本。 在对话过程中,课标新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视角”,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引导的职责。此时教师的引导更重要。因为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生命群体,受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的局限,理解判断能力不会很全面很深入,所以教师巧妙地引导必然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成更精彩的“对话”。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辨的时间,鼓励、引导学生深入的读书、思考、辩论,使学生对文本的画面、文字、已经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对话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篇二: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开放周期间,我在四年二班上了一节校本课《枫桥夜泊》,原本打算上四年级的语文课《牧场之国》,用平台互动课型方式授课,但由于准备的不够充分,再加之自己对平台互动课型方式的理解不深,所以没敢尝试,就又拿出了去年曾经上过的《枫桥夜泊》,在个别地方略作改动,换了个班级授课,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
首先,为了迎合“有效教育”,我在原来教案的基础上添加了两处小组交流活动,还自以为是地称其为“平台”,结果其中一处费尽心思搭建的“平台”让学生的感情在此中断,对诗中意境的感悟起到了反作用。
其次,学生课前没有预习,对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缺少基本的了解,再加上以前学习的古诗都是较为优美的写景抒情诗,对于《枫桥夜泊》这样充满着愁绪的旅人愁思理解不够,学生与作者没有达到情感共鸣。
再次,原计划在多媒体上课,但由于从媒体教室被其他老师占用,课节又排不开,为了不影响进修学校领导的进程,只好改在教室上课。教室没有大屏幕,打出来的字体太小,学生看不清楚,而且音响的效果不是很好,影响了我的情绪,为学生配乐范读时我自己都没有进入情境,没有很好地为学生示范,也是这节课的失败之处。
反思失败的原因,我更多地是在关注自己的教案,而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我们在开学听课时也在反复告诫老师,要淡化预设,关注生成,可是在自己的课堂上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都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在我的课堂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生命群体,受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的局限,理解判断能力不会很全面很深入。而我们学校又地处城郊,学生的家庭缺少文化的氛围,如果单凭学生自己的知识积累,恐怕很难把古诗理解到一定的程度。而我又忽视了学生的基础,自以为是地认为学生可以通过注释初步地理解诗意,把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的东西抛到一边,导致学生很难进入情境。发现这一情况之后,我本应该立即改变策略,可又一想,如果改变了策略,自己的教学设计就会乱了,想改,又不知该从何下手,怎样引导,只能蜻蜓点水一般略作处理,继续下一个环节了。
通过这节课,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反思自己,自己的知识储备太少,表达能力弱,经常在课堂上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面对学生有意无意提出的一些奇怪问题或不合逻辑的独特想法,往往手足无措,没能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引导。
另外,我在教学时从“愁”字入手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为什么而发愁?”较为局限,仅仅体会到了诗人对自己的愁,应该出示一段介绍诗人张继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对这段内容的解读,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诗人张继的愁不仅仅是愁自己,愁家乡,更是愁国家的命运,愁百姓的疾苦。
作为教师,特别是一名语文教师,面对学生的课堂生成,不应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当好一个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促进更精彩的生成。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具备丰厚的知识储备,要想游刃有余,就得厚积薄发。
篇三: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今天和孩子们一同学习了古诗《枫桥夜泊》。《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作、诗题意为夜晚停船于枫桥,全诗写的是一位旅途中的游子,夜泊枫桥时所领略到的一种凄清、寂寥的景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愁绪。
在课始,我通过“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这样一段话激起学生对《枫桥夜泊》的阅读兴趣,紧接着又以教师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古诗,让学生产生自己也想试试的迫切愿望。正如徐校说的:此处的教师范读,为学生把好了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给学生起了一个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在进一步理解古诗诗意、体会诗情时,我紧紧地抓住了课文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展开教学,找准了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紧扣诗眼,抓住“从哪看出诗人张继很愁?”“诗人张继愁的又是什么?”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古诗。
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张继“愁什么”时,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月亮落山了,乌鸦在哇哇地叫着,整个大地都被大雾笼罩着。江边的枫树映衬着点点渔火,诗人张继独自站在船头,难以入眠,只听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在耳畔萦绕,感受到诗人此时的孤独、凄凉、寂寞。此时的愁是为自己而愁,是思念故乡、故乡的亲人而愁。然后出示一段介绍诗人张继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对这段内容的解读,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诗人张继的愁不仅仅是愁自己,愁家乡,更是愁国家的命运,愁百姓的疾苦,层次分明。但是在引导学生赏析品味诗人张继的愁绪时显得空洞、凌乱,没能让学生们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愁,正如徐校说的:此处没能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诗人张继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没能利用对比、移情,让学生深入地体会诗人夜泊枫桥时的心境。若此处教学,能够把串讲诗意改成:如果这个愁是有颜色的,你认为应该是什么颜色,你是从哪感受到的?如果这个愁是有声音的,你认为应该是怎样的声音,你又是从哪感受到的?这样,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将会更透彻,对愁的体会也会更深刻。
在结束本课教学时,我没能很好地利用课前谈话这一资源,抓住课前谈话画龙点睛,使诗人张继的人格得以升华,而仅仅是在做一项无谓的猜测、揣摩,浪费了整整10分钟。
2、《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当周五上午听完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之后,令我觉得汗颜。课堂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引领学生对一首诗歌进行剖析与感悟,更是一次与诗歌、民族经典文化的零距离面对。整个70分钟的授课过程,不光台上学生投入学习,台下几百个师者也沉浸其中,给人感觉那不单单是一节语文课,更是一种文化的追根溯源,一份美的享受。
整个上午,我都沉醉在诗一般的课堂氛围中,跟随王老师的每一步教学,专注中时光转瞬即过,那味却悠悠不绝。心灵最大震撼之一——师之功底。
教师本人身上、言语间所传输出的.深厚文化底蕴,是作为一个师者最基本也最凸显的地方。王老师的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信手拈来,都使人感到师者本身的功底。也许正是这份功底使师者的教学风格更显从容淡定,自然深远。不论是诗歌教学以后报告讲座,教师自身的这份文化修养和学术魅力,都犹如诗之有韵、有味、有境,让人听罢仍语音萦绕,回味深长。
古之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论“传道”“授业”“解惑”都需教师有扎实而深厚的底蕴,这底蕴,来自于文化素养,来自于个人修为,是“知”与“识”的合二为一,是教育之源头活水。
3、《枫桥夜泊》的教学反思
在备这首诗的时候,我觉得让学生来体会诗人的“愁”很难,所以感到很棘手,在网上看了几篇有关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之后,收获很不多,总觉得二升三的学生没有这样的感悟能力,毕竟在他们的脑海里,由景抒情的文章他们一般只会体会出高兴、兴奋等积极向上的情感,哀怨忧愁的似乎很难,更何况是古诗呢!面对这样的古诗,我想只能从诗句中的字词理解,进而来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
在课上,我简要地复习了一下上次所学的古诗《山行》,背诵、提问等等,让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以便更好的引入新古诗的学习。开始教授《枫桥夜泊》了,我直接挑明了作者的情感,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所学的新古诗,跟《山行》可不一样。虽然两首都是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可作者抒发的情感却不相同,大家要注意体会哦。”开门见山的说法,大大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听范读过程中,我都注意让孩子们聆听,听听录音老师是怎么读的,语速如何,哪儿停顿,哪儿缓慢,并让大家在书上标好记号。在反馈意见的时候,孩子们敏锐的小耳朵果真听出了不少地方,他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看来,孩子们已经站在了这首诗的门口。有一个学生的回答很精彩,他说:“我听了之后,觉得作者好像在叹气。”“叹气”,多朴素的词语,可他却已经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我为他的精妙词语而鼓掌。
围绕着“叹气”,我就开始讲解古诗。一些费解的字词解释,我一边口述,一边做板书,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并开始不约而同地做笔记了。由景抒情,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明白诗人的“叹气”,我从“残月”、“霜天”、“江枫”、“渔火”、“寒山寺”、“客船”这六景,和“乌啼”、“钟声”二音入手,让孩子们来亲临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配上插图,加上诗句的讲解,孩子们开始点头:“是啊,诗人在叹气。”“所以,整首诗都是围绕一个字来写的,那就是……”我马上接着孩子们的体会,步步深入。“愁。”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真棒!你们已经读懂了。”我由衷地赞叹他们。后来,孩子们已经能够用他们稚嫩的声音,读出诗人忧愁的情绪。我想,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算是比较成功了。
古诗是难理解的,尤其是这样的古诗,读好难,要读懂更难。我们作老师的要扶着学生,一步步的走进诗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并且要时时注意抓住孩子们的回答,“一石激起千层浪”,说不定他们的回答会更好地让自己来感悟诗中的精华,更好的引领自己走进诗,喜爱诗。
4、枫桥夜泊的教学反思
篇一: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品读、赏析《枫桥夜泊》描绘的画面,领略诗中悲凉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正如备课是预设的一样,学生们不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而且理解了诗的意思,领悟了诗人凝重孤寂的思想感情。可是就在理解诗意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对于作者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作者描写的是深秋夜晚的景。可有个学生却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晨的景。“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我让学生讨论,得出这首诗是诗人在深秋的夜晚泊船枫桥边,感悟了整个夜晚的景色,只是在具体描写是作者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看到的景物,然后追忆夜晚的景色以及听到的钟声,这是诗中特有的一种时空景,而正是这种时空景才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凝重惆怅的情感。
由此,我想,在教学实践中,当我们拿着精心设计的教案走进课堂与学生对话时,学生往往会有意无意的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给老师毫无准备的意外。这个“意外”就是课堂的生成。面对新的生成,我们不应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当好一个促进者引导者,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促进更精彩的生成,这就是新理念指导下教师应有的教学策略。在古诗《枫桥夜泊》的教学中,面对“意外”,我抓住并有效的利用学生突发的疑惑,适度的“放大”,激发学生”潜心会文”的热情。正因为把学生当作了一个个天真活泼、个性鲜明的人,看成一个个具有“生成欲望”和“生成潜能”的人,所以学生的对话是活泼、深入、有效的,恰似“一江春水”,充满生命活力,学生在对话中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了文本,感悟了文本。 在对话过程中,课标新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视角”,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引导的职责。此时教师的引导更重要。因为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生命群体,受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的局限,理解判断能力不会很全面很深入,所以教师巧妙地引导必然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成更精彩的“对话”。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辨的时间,鼓励、引导学生深入的读书、思考、辩论,使学生对文本的画面、文字、已经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对话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篇二: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开放周期间,我在四年二班上了一节校本课《枫桥夜泊》,原本打算上四年级的语文课《牧场之国》,用平台互动课型方式授课,但由于准备的不够充分,再加之自己对平台互动课型方式的理解不深,所以没敢尝试,就又拿出了去年曾经上过的《枫桥夜泊》,在个别地方略作改动,换了个班级授课,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
首先,为了迎合“有效教育”,我在原来教案的基础上添加了两处小组交流活动,还自以为是地称其为“平台”,结果其中一处费尽心思搭建的“平台”让学生的感情在此中断,对诗中意境的感悟起到了反作用。
其次,学生课前没有预习,对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缺少基本的了解,再加上以前学习的古诗都是较为优美的写景抒情诗,对于《枫桥夜泊》这样充满着愁绪的旅人愁思理解不够,学生与作者没有达到情感共鸣。
再次,原计划在多媒体上课,但由于从媒体教室被其他老师占用,课节又排不开,为了不影响进修学校领导的进程,只好改在教室上课。教室没有大屏幕,打出来的字体太小,学生看不清楚,而且音响的效果不是很好,影响了我的情绪,为学生配乐范读时我自己都没有进入情境,没有很好地为学生示范,也是这节课的失败之处。
反思失败的原因,我更多地是在关注自己的教案,而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我们在开学听课时也在反复告诫老师,要淡化预设,关注生成,可是在自己的课堂上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都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在我的课堂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生命群体,受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的局限,理解判断能力不会很全面很深入。而我们学校又地处城郊,学生的家庭缺少文化的氛围,如果单凭学生自己的知识积累,恐怕很难把古诗理解到一定的程度。而我又忽视了学生的基础,自以为是地认为学生可以通过注释初步地理解诗意,把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的东西抛到一边,导致学生很难进入情境。发现这一情况之后,我本应该立即改变策略,可又一想,如果改变了策略,自己的教学设计就会乱了,想改,又不知该从何下手,怎样引导,只能蜻蜓点水一般略作处理,继续下一个环节了。
通过这节课,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反思自己,自己的知识储备太少,表达能力弱,经常在课堂上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面对学生有意无意提出的一些奇怪问题或不合逻辑的独特想法,往往手足无措,没能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引导。
另外,我在教学时从“愁”字入手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为什么而发愁?”较为局限,仅仅体会到了诗人对自己的愁,应该出示一段介绍诗人张继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对这段内容的解读,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诗人张继的愁不仅仅是愁自己,愁家乡,更是愁国家的命运,愁百姓的疾苦。
作为教师,特别是一名语文教师,面对学生的课堂生成,不应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当好一个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促进更精彩的生成。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具备丰厚的知识储备,要想游刃有余,就得厚积薄发。
篇三: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今天和孩子们一同学习了古诗《枫桥夜泊》。《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作、诗题意为夜晚停船于枫桥,全诗写的是一位旅途中的游子,夜泊枫桥时所领略到的一种凄清、寂寥的景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愁绪。
在课始,我通过“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座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这样一段话激起学生对《枫桥夜泊》的阅读兴趣,紧接着又以教师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古诗,让学生产生自己也想试试的迫切愿望。正如徐校说的:此处的教师范读,为学生把好了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给学生起了一个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在进一步理解古诗诗意、体会诗情时,我紧紧地抓住了课文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展开教学,找准了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紧扣诗眼,抓住“从哪看出诗人张继很愁?”“诗人张继愁的又是什么?”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古诗。
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张继“愁什么”时,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月亮落山了,乌鸦在哇哇地叫着,整个大地都被大雾笼罩着。江边的枫树映衬着点点渔火,诗人张继独自站在船头,难以入眠,只听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在耳畔萦绕,感受到诗人此时的孤独、凄凉、寂寞。此时的愁是为自己而愁,是思念故乡、故乡的亲人而愁。然后出示一段介绍诗人张继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对这段内容的解读,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诗人张继的愁不仅仅是愁自己,愁家乡,更是愁国家的命运,愁百姓的疾苦,层次分明。但是在引导学生赏析品味诗人张继的愁绪时显得空洞、凌乱,没能让学生们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愁,正如徐校说的:此处没能让学生明确地知道诗人张继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没能利用对比、移情,让学生深入地体会诗人夜泊枫桥时的心境。若此处教学,能够把串讲诗意改成:如果这个愁是有颜色的,你认为应该是什么颜色,你是从哪感受到的?如果这个愁是有声音的,你认为应该是怎样的声音,你又是从哪感受到的?这样,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将会更透彻,对愁的体会也会更深刻。
在结束本课教学时,我没能很好地利用课前谈话这一资源,抓住课前谈话画龙点睛,使诗人张继的人格得以升华,而仅仅是在做一项无谓的猜测、揣摩,浪费了整整10分钟。
5、枫桥夜泊语文教学反思
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主要定位在诵读和理解诗意上。进入三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如果仅仅限于读正确和理解诗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努力实现意义到意境、意蕴的跨越,所以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我把重点放在理解古诗诗意、体会诗情上。
教学中,我紧抓住诗中的`“愁”字展开教学,找准了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紧扣诗眼,抓住“这首诗到底抒发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你能从诗中找出一个字吗?”学生一下子找到了“愁”,什么叫愁?(烦恼)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愁呢?他为什么发愁呢?”这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古诗。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张继“愁什么”时,首先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乌鸦悲戚地啼叫,整个大地都被寒霜笼罩,江边的枫树,点点渔火,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切都让诗人感到孤独、凄凉、寂寞。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猜猜诗人为何而愁,学生猜测:他可能远离家乡,在思念亲人;他可能是忧国居民等,然后出示一段介绍诗人张继落榜的小故事,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诗人张继的孤独、寂寞。
最后指导学生诵读诗歌,学生的情感也就自然而来,也就读出了张继这种深深的愁。
6、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唐朝是中华民族历史篇章中最为璀璨耀眼的明珠,这句话,我们通常会从历史课堂上反复听到。王崧舟有一堂公开课,也在大肆渲染这句话,但不是用历史的眼光,而是从文学的角度。
好的课程,从来不用受限于学科本身。
唐朝诗歌三千万,这是在计的数目,还有被历史之流带走的呢?太多的耀眼,总容易让人遗忘。假如耀眼众多,你还能注意到一颗,那可见它的光华,已经到极致了。《枫桥夜泊》就是这样一颗明珠。苏教把它编入三年级上册语文书里,这就遇到难题,这样的璀璨,你如何能让黄口小儿体味到?
王崧舟的实录课上,从老歌毛宁的《涛声依旧》入手,再到宋明朝的名诗,倒入历史的手段,切入“钟声”这一意向,给学生以当头一敲,可以说这是非常高明的导入了。全篇非常关注“钟声”这一意象,当然也不忘点拨诗眼“愁”。
我在给化蝶班的孩子们上这首诗时,特别想借用王老的这个模式,因为觉得自己再想不出更好的了,课时转眼一想,学情毕竟有别,王老带的五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诗境底蕴,到我们班的毛毛虫们,感悟诗歌意境上基本零基础,纵然你有三千恢弘的意境,放置于他们眼中也是一个大写的问号。所以我还是套用了自己的导入,拿同样赫赫有名的秋诗《山行》做对比,一个行山,一个泊水,一个闲云,一个愁月,一个行,一个停,这样对比不够诗意化,倒是让他们更快进入主题。
诗意的解读上,全是秉承王老一套,所见,所闻,所感,但是在“霜满天”这一意境的解读上很有分歧。
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说,霜成于地面,水汽凝结而成,所以不可能出现“霜满天”的景象。所以有同仁认为张继此词是指漫天水雾,让张继以为“霜满天”,这样解读也符合初秋凌晨的气象,但是王老却将这一意象单独拎出来,让学生分析到“霜”并非诗人肉眼所见,而是此刻诗人心灰意冷,满目疮痍,所见所闻都是冰寒彻骨,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诗人此时并非真实见到了漫天霜,而是倍觉孤独,异地欺生,连满天的霜也如同这异地的陌生,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让他感觉被霜的寒气深深包裹。我把这一意象单独拎出来,让学生自己分析,加上物理学上的点拨,学生居然很自觉的把他归类为诗人的`感觉。
三年级的孩子对错分明,还不能明确道理并非是有对与错。我在晨读教他们《垓下歌》时,告诉他们项羽被刘邦围困,死的很凄惨,后来继续教《大风歌》的时候,他们知道是刘邦的诗时,非常生气,觉得刘邦是个大坏蛋,不要学他的诗。所以在这里我本来想补白一句“诗本千家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后来想想还是作罢,这种凝聚复杂的愁绪,若非岁月的沉淀,是无法体会的。
而我所教,唯图异日,他们与异地求学求生,偶遇一桥,偶闻一钟,偶逢寂寥秋季,各种感慨涌上心头时还能记起年少时的一首《枫桥夜泊》,聊胜万般愁绪,无言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