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矿泉水》读后感
1、《一瓶矿泉水》读后感
一瓶矿泉水值什么?又没有什么价值,又不能让别人为你做什么。但是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深深的被这些农民工的淳朴给打动了。
这个故事的“他”是一个监督民工干活的人,有一天,他自己口渴,顺带给民工买了几瓶矿泉水。工们又是感激,又是作揖,让他感到十分可笑。
他跟老板做了几年,可是感觉赚的钱太少,于是,他再也不满足了,慢慢拉点私活过来做。他赚了点钱,可能是他运气好,越赚越多。于是,他就背叛了老板,还偷偷拿走了老板的资源。
你知道,风水轮流转,就算你真的赚了这么多,可是你一定也会亏的`。他亏大了,亏了上百万元。当他再想去求老板时,老板再也不去相信他了。
他走出公司,看到了当初的那些民工,他们都说:“我们帮你去做你现在做的项目吧!”他苦笑,自己没有一分钱,怎么给呢?那些民工们哈哈大笑起来,说:“先干吧,钱等你有了再给。就凭你给我们买矿泉水,就信你。”
看,民工们是多么的淳朴啊。他们虽然知道他可能血本无归,也会帮他干活,就因为他给他们买了一瓶矿泉水。就算只是一瓶矿泉水,但是至少,别人不会给他们买,与他们无关的人不会给予他们关怀。他们是这样想的,不像现在的人,一点都不满足别人对你怎么样,一点回报的心都没有。正是他们这种回报的心让我十分感动。
2、《家》读后感《家》读后感
《家》这部是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一个大家庭中说起的,讲述了那一代人对自由,对爱情,对创新中国的梦想的追求和努力,和他们三兄弟做出的不同决定,是坚持还是放弃,是爱还是恨,是走还是留以及这些决定带来的不同后果,越是读到后面,情节越是起伏不定,内心越是激动不已。《家》中塑造了一个封建压制极其严重的大户人家,在这个家中有着不同性格,不同的人物。觉新无疑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影子,他是一种悲剧,曾经深爱着梅,但让他的父亲用占阖的方式决定了他的,娶了瑞珏。他爱他的妻子,但世俗的思想害了他,听从别人的鬼话,将待产的妻子送到城郊,以至他的妻难产而死。他含泪忍受一切不义行为,不敢吭一声,他活着,只为敷衍,豪无主见,这也正是旧中国的悲哀。然而丫头鸣凤对觉慧的不渝也是一个悲哀,这个悲哀是这个社会造成的,但麻木的人们不以为然,在他们心中丫头拥有的权利不同于他们,他们是物品,可以当作人情相送。而觉民则不同,当他得知与冯家小姐定亲时,为了自己的梦想毅然选择离家,最终他在这个家庭中是最早取得小小胜利的人。
读完了《家》,我的心潮澎湃,不知是为了觉民,觉慧的胜利而欢;还是为了琴,鸣凤的大胆而喜;或者是为了瑞珏,梅的遭遇而泣;再不然,就是高老太爷的专制受到了打击而歌……总之,五味瓶打翻的味道,难以用言语阐述。
3、《音乐漂流瓶》读后感450字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音乐漂流瓶》,这本书讲述了十位音乐家的励志故事。它用美好的笔墨讲述美好的音乐故事,领导学钢琴孩子走进大师们的糊口,帮忙人们去领会环保类作文音乐之美,热爱音乐。
个中,巴赫的《鲱鱼头》让我印象深刻。巴赫在九岁丧母,十岁丧父。只能靠年老扶养,他知道年老的抽屉里,有许很多多的管风琴乐谱,十分想看,但年老并不让他看。于是,他就在月圆的时辰,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誊录,一次难忘的经历作文第二天就最先练起来。在巴赫十五岁的时辰,他最先一小我私家自力糊口。严文井他来到了吕内堡,在教堂里当唱诗班里的一员。
厥后,巴赫所崇拜的赖因肯老了,音乐会也不多了。可是他仍然把赖因肯的每次的音乐会看得很是包饺子的步骤紧张,每次非去不行。他的诚意感动了赖因肯,他拜赖因肯为师,进修了管风琴,并学会了作曲。
巴赫的前提很费力,但他仍从不放弃,持之以恒。这源于他那颗热爱音乐的心。而我们此刻的.前提这么好,天天都能在空调房间练钢琴,是何等惬意啊!在这种杰出的进修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当真,吃苦地练琴。不放弃,不言弃,对峙不懈地练好每一个曲目。
这本书让我改变了对钢琴的观念,从此爱上了钢琴。我忍不住找出从前学过的《巴赫低级钢琴曲》和《巴赫创意曲集》,掀开曲谱,每个音符都表露出一种纷歧样感受。我仿佛离音乐更近了,这并不遥远,也是音乐漂流瓶带给我的吧!
4、《音乐漂流瓶》读后感450字
近日,我读了《音乐漂流瓶》这本书。
这本书通过一个个不同的故事来介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其中我最喜欢《达格妮之歌》这个故事。
《达格妮之歌》主要讲了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在八岁生日那天早早地来到了森林里,因为她听说在自己生日那天,最早到林子里来的人会遇上好运。果真,一个小时后,她看到了著名的作曲家格里格。达格妮以为格里格是安徒生,便一蹦一跳来到格里格面前,当得知格里格不是安徒生时,小姑娘有些失望,因为格里格不能像安徒生那样送给自己生日礼物了。格里格想了想,答应达格妮在她十八岁时送一件生日礼物。十年后,达格妮来到了奥斯陆的姑姑家,在海滨公园的露天剧场,她第一次欣赏了一年一度的白夜音乐会。当报幕员报最后一首曲目时,达格妮惊讶极了,因为曲目名叫《达格妮之歌》,是爱德华·格里格作曲,献给卑尔根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的。当格里格上台向观众鞠躬时,达格妮又看到了那个高个子老头,她的`眼泪夺眶而出。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达格妮很幸运。因为在她原本平淡的人生中,竟然会碰到一位在挪威最杰出的作曲家——格里格,而且她不仅是遇到了他,格里格还专门为她谱写了一部作品呢!《音乐漂流瓶》里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许多的音乐家、作曲家,也了解了不少他们和乐曲的故事,从而更加喜爱音乐。
5、《音乐漂流瓶》读后感
这两天,我读了一本名叫《音乐漂流瓶》的书,书中主要介绍了几位音乐家的故事。最主要的是巴赫、李斯特、德克夏沃和舒伯特这几位著名的音乐家,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李斯特,他的故事名叫“贝多芬肖像画”。
这篇故事主要讲了李斯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的爸爸非常喜欢弹钢琴,因为条件不允许,他家只有一台风琴,风琴上除了一些曲谱,还有一张贝多芬的肖像画。后来,小李斯特也爱上了弹钢琴,而且学得非常快,看几遍谱子就基本上可以视谱演奏了,渐渐地,爸爸也发现李斯特非常有天赋,就带着他去维也纳找贝多芬,当然,除了行李外,还有那张贝多芬肖像画,来到维也纳,李斯特和爸爸并没有找到贝多芬,只找到了贝多芬的得意门生——车尔尼。
李斯特的爸爸再三要求,车尔尼才让小李斯特视谱演奏了一曲,车尔尼并不喜欢这样的琴声,可又不愿浪费李斯特这块好料子于是收下了他,在车尔尼的细心教导下,李斯特在维也纳开了两场音乐会,都办得非常成功。第一场唯一遗憾的是贝多芬没有来;但是第二场的时候,贝多芬拖着病重的身体来到了现场。虽然他听不见,可伴随着小李斯特那细长的手指在钢琴上龙飞凤舞地跳着,仿佛美妙的音乐在心田回荡!
通过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如果你对一件事物感兴趣,就要坚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虽然成功的里面有天赋,但是更多的是锲而不舍的追求,才能向着自己的目标慢慢靠近!
6、《音乐漂流瓶》读后感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特长,像我就喜欢音乐。也许你是幸运的,像书里的音乐家一样,不但拥有一份音乐的天分,还遇到了一位你喜欢的老师,这位老师像音乐一样带给你心灵的欢愉,你的生命之树生长在音乐的河畔,根深叶茂,你将和音乐结缘一生。也许你没那么幸运,在你还不知道音乐是什么时候,你的父母就把它强加给你,他们说这样做是为了是你的未来更佳美好,但事实上你却因此失去了幸福的童年,但音乐总是美好的,只是你在遇到他的时候被别人贴错了标签。
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巴赫。他被称为音乐之父,谁又会想到,他的音乐之路是多么的坎坷,十岁的巴赫只能偷偷地借着月光,抄写乐谱,十五岁时步行十多天,走了七百里路到达吕内堡,开始了独立生活。为了聆听大师的音乐,他可以天蒙蒙亮时出发,步行六十里到达汉堡,听完了音乐会,还要再步行六十里回到吕内堡。而当时,巴赫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但是,音乐让巴赫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疲劳,他只觉得满脑子都是音符天使般款款飞翔,音乐让苦难的生活始终充满着希望和欢悦。
舒伯特是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之一。他追求音乐与诗的完美结合,他能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他的.音乐富有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的鲜活。听着他的音乐,品味如世外桃源般的感觉,你绝对想不到舒伯特一生穷困潦倒,最终让疾病和贫穷在他创作力最旺盛的时候过早地夺去了生命。对音乐的狂热丰厚了他短暂的生命。
无论生活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欢乐还是悲伤,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们总是用音乐将生活变得美好,在音乐里寻求诗意的栖居,更能让音乐诗化众人的人生。当你栖息在音乐中时你会品味到音乐家们人生的诗意,更能品味到音乐如同感觉春日繁花似锦的绚烂,夏日绿树荫浓的惬意,秋日云淡风轻的舒爽,冬日阳光普照的温暖。
7、《音乐漂流瓶》读后感
音乐,可以让人兴奋,可以让人快乐,也可以让人伤心和悲哀。
当我读完《音乐漂流瓶》这本书,知道了音乐是来源于伟大的人。书中介绍了许多音乐大师,还有音乐是怎么来的。对于喜欢音乐的人来说,他们那些音乐只是为音乐付出了灵魂的傀儡,但不一样的,他们不只是纯粹为了世界做贡献,还有一种微妙的决心在鼓舞他们对音乐抱有不放弃、忠诚、突破的心态,甚至要为音乐改变自己。
上帝没有规定他们一定要有一双好耳朵,也没有必要赋予他们音乐天赋,他们只是喜欢音乐,为音乐付出。
其实,每个人都喜欢音乐,只是没有去真正了解音乐。我不否认他们绝大部分是有天赋的,但我可以肯定,他们每个了解音乐的人都会为自己有音乐细胞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当自己悠闲的时候,就随手翻阅一下《音乐漂流瓶》,这会让自己听清楚音乐,更能像走到他们面前一样重温当时他们对音乐的热情。
8、《音乐漂流瓶》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音乐漂流瓶》。
其中巴赫的《鲱鱼头》让我印象最深。巴赫在九岁丧母,十岁丧父只能靠大哥抚养,他知道大哥的抽屉里,有许许多多的管风琴曲谱,他十分想看,但大哥并不让他看,大哥越不让他看他越想看,他每在月圆的时候,就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抄写,第二天就开始练起来,直到有一次被他大哥知道了,就把他有六个月辛辛苦苦抄下来的乐谱个撕了,在他十五岁的时候他的翅膀长硬了,终于自己一个人可以生活了,就到了吕内堡,在教堂里当唱诗班,每年都可以赚到十二个金币,虽然赖因肯老了,音乐会也不多了,但是他仍就把赖因肯的每次的音乐会看得十分重要,每次非去不可,后来他向赖因肯学习了管风琴,并且学会了作曲,就在第二年大哥去世了,他就写了一首曲子献给他大哥。
巴赫是偷偷的学,而且十分下苦功。而我现在条件这么好,每次都在空调房间弹钢琴,是多么舒服啊!但我却不像巴赫那样下苦功、持之以恒,有的时候累了就叫得很厉害,有的时候烦了就说,不弹了。其实看到他这么苦,却还是坚持,我想:那我呢?现在,我都自觉的弹钢琴,每次,都是我自己自觉地弹,没等妈妈叫我就开始弹了,这本书让我从此改变了对钢琴的看法,从此爱上了钢琴,从此总是自觉弹琴。
现在我就是爱上弹钢琴的一个孩子了。之后爸爸妈妈再也不因为弹钢琴而吵我了。
9、《愿望漂流瓶》读后感
从没有一本书,能让我看到落泪,唯独此书《愿望漂流瓶》。
此书讲述了一段“美好”的友谊,但是结局,却很悲伤。书中的兰莠若,她是1个钟头侯被人误解把自我的好友_许小甜推下山坡而得忧郁症的平凡善良的女孩。迫于无奈,她辍学了。在家,她是1个另家人不放心的女孩,妈妈、奶奶天天都得看着她,生怕他做出什么啥事。
上初中了,她去了外地的1个学校了,在那里,她可令暂时忘记过去,忘记当时那恐怖的一幕。就那样,她过了许久的平静日常了。也熟悉了许多好朋友,岳婷婷、沈碧君,还有左毅……
就那样,三年的初中日常,平静而快乐的躲过了……
但是平静过后,却是暴风雨。
上了高中,她和岳婷婷、左毅考上了同一所高中。但是,开学之后,1个她不想见到的人转过来了——初中爱打小报告的同学——陆淼淼。她极不想唤起的回忆,却被这个突来的人给唤起了。之后的日子,便是无尽的痛楚。
在高中三年,她失身了,她流失了她仅有的尊严与清白,这全是拜那个陆淼淼所赐。之后,她的好朋友——岳婷婷,本1个开朗的女孩,因为至亲的去世,父亲的无情,让她对这个世界绝望了。最后选择了去另1个过度找她的至亲。而她,也流失了她最好的'朋友。
也许我的陈述不能完整的打动你们,我提示你们去看一下。在这本书上,让我看到了最真挚的友谊,再想想自我的身边,也有那样的人,却总是被自我忽略。总对人家爱理不理的样子。想到这,觉得自我很愧疚,朋友无需多,只要真心就好。人的一生,只要有1个像小说里的那个岳婷婷一样,可认为自我的朋友而牺牲自我的人就满足了。但是能有那样的,有几个呢?
“爱上一种消遣,需要一朵花开的时间”!即使不是很懂这句话中寓意,但是很中意。
10、《六十六瓶灯油》读后感
随着岁月的封尘,有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可能渐渐淡忘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如果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要学会感恩,在感恩种成长起来。读了《66瓶灯油》后我才知道学会感恩的重要。
这是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西北的.小村庄。村里人世代为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时候,书是他最好的“粮食”。半夜里,他时常起来偷偷读书,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到了县城读书。临走时,母亲亲手为他挑着担子,嘱咐他说:“娃儿,到了学校可别半夜起来读书,眼睛近视可不好呀。”他当时深受感动,却装作没听见。离开家的他更加好学。大学毕业后,当了一位军官,官越大回家的时间就越少。后来母亲给他来了信,他没太在意,谁知这是母亲的最后一封信。他很后悔,后悔当初没有回家看看母亲,她正为自己积攒了66瓶灯油。
是呀,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等我们长大了,想去报答他们的时候,也许已经没有机会了。所以我们要学会抓紧时间,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为父母减轻负担。比如说,父母下班回来后,替他们捶捶背,端杯水给他们,虽然这些事情很小,但在父母的眼睛里却是一种欣慰,一种懂事,他们会为你的行动感到高兴和骄傲。
暑假期间,因为我受到了这篇文章的感染,所以决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每天早上,我起床烧早饭。父母起床后,早饭已经摆放在桌子上,而我呢,已经忙得汗如雨下了,但我没有抱怨,而是认真去做,让父母开开心心地去工作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中午父母回家后,递上毛巾,让他们擦擦,这些在常人眼里微不足道的事却在父母心里印象深刻,让人难以忘记。父母把我们从小养大不容易,我们应该去为他们想想,为他们做些事,让他们因为有了这样的孩子而感到幸福。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要试着学会感恩,这样会使你学到更多,感悟更深,让我们在感恩中成长。
11、《论语》的读后感我读《论语》论语读后感
真理并不在于它有多么的深奥晦涩,恰恰相反,真理是最朴实无华的,《论语》语言简练,但千百年来却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名著深为文人志士所尊崇,其表述的孔子学说迅速传播,从伦理道德、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前进的方向。其人文思想的光华,已然灼照了千古。
论语的哲思博大精深,所阐述的内容包罗万象,富含着先哲的睿智光芒。试想在两千多年前,人们无不在为了自己的私欲而追求物质富足时,孔子,这个有着堪比宇宙般广阔思想的圣人,他捋着髭须行进在苍茫的天地之间,这是怎样的睿智者与开拓者,他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有了礼法、信仰与思想的社会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率性而为、追寻自我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孔子是勇敢的,他敢于直言不诲,他放任精神在天地间自由驰骋,他将小我融入大千世界,于是
他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方平天下“的道理。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属于孔子的时代,孔子该是骄傲的,他有一个民族的追随者,这世间不会有一个明星可以做到如此。可我又深知他该是平淡的微笑吧,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即使是射箭这样的比赛,也必然是互至揖让之礼。君子之心,与世无争;君子之行,与人无争;君子用世,与名利无争。这便是孔子,他称自己是君子,他便按着君子的准则要求自己。君子,岂名利所能驱使也?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论语》中最令我折服的是《述而》一章,述而述而,只是阐述而已,述而的开章写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窃比于我老彭”孔子说:“我只是阐述前人成说,而没有创建新的理论,我深信并喜爱古文化,只是力求像老子和彭祖那样谨慎的延续传承古文化精华的工作。”孔子没有创建新的理论么?答案是肯定的:他创建了,并且发扬光大了。他将自己的言行思融入了他所传承的古文化,他发觉了古文化与人的联系,可以毫不怀疑的说孔子是伟大的,他与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可孔子不会急切的立论或夸夸其谈。真理是朴实的,圣哲从不故作高论来炫耀才华,也不刻意危言耸听来惊世骇俗。大道至道,莫不以极简洁极明晰的语言紧扣其真谛精髓而道出,“夫大道不言,而致远也。雀噪聒聒,何所见也。”文化的传承不在于刻意的标新立异,而在与继承和发展。
孔子73岁归逝,算得上长寿之人,其实在我心里,若不是仔细的看过孔子的生卒年月,怕是我会相信孔子是修行已满升级做了神仙,孔夫子的精神世界始终是安详平淡的,有文为证:“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孔子在生活中神态也总是保持安详快乐的,这便是生活的深度,所谓独处见操守,居家见性情,赋闲见德行。生活是一种境界,不疾不徐,不愠不火,始终保持一种从容恬静,淡泊宁居,安享生活的乐趣与美好。心忧天下不需要整天一副忧心忡忡的苦相,表面的忧形于色,是做给人看的,无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承担文化传承的重任,为道德文化奠基,并不与生活的快乐相矛盾。既能够平静的高居荣盛的热闹,也能够安然的静处退居的寂寞,超脱于凡尘的琐碎与卑下,显示出的方是人生的境界与深度。
《论语》开篇讲《学而》,强调‘唯学习为人生的第一要务 ,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主张对崇高思想的执着,对丰富健全精神的向慕,应远在物质追求之上。高行微言,所以修身;博学澈文,所以广知;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才有高下,德无止境,学而无涯,不学则无以立于社会。因此古人说:学是立世之本。《论语》二讲《为政》,三讲《八佾》,四讲《里仁》……这便是孔子所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完善与修养
孔子创造了一种学说,然后用这种学说改变了一个民族,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传奇,延续了两千年之久的传奇,旧时的《论语》作为封建士大夫走向仕途的敲门砖,而今作为人们约束自我的行为准则,《论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教给人们为政以德、清廉守节、做事勤奋、生活节俭、待人诚信、交友谨慎、精忠报国……这些智慧的睿智语言,对中华民族精英群体有着巨大的影响。《论语》的教化早已不局限于儒学派,它已经成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性的文化标志。在中华民族不断探索的进步中,常有后人研究《论语》时将其神秘化、宗教化,流于其表面的注解,对于其思想精神的把握有所偏差,便对《论语》肆意菲薄,进行牵强附会式的批判,我们不能否认其内容具有一定的封建传统性质的道德偏
差,例如:歧视女性等。但那是一种时代下的思想产物,带有一定的时代标志,而《论语》对思想的弘扬,经久而弥新。《论语》表现的是一种文化的历史,一种历史的文化,你无法去否决它的价值。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不同人品读《论语》自有不同的体会,这便是其传承千古的内在品质。
文化的传承是严正的文化是一种观念,一种氛围,一种素质,一种生活态度。任何丰功伟业都只是暂时的,只有文化能够流传久远《论语》便是一种文化,一种深刻的,值得人们不断学习理解探索追寻的文化。一个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是危险的,而一个拥有良好礼仪文化底蕴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伟大民族,论语就是这样的传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