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皮卡》读后感
1、《我眼中的皮卡》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曹文轩先生所著的《我的儿子皮卡》系列丛书。故事主要讲述了小男孩皮卡从出生到上学的成长经历。我喜欢皮卡,因为他是一个很调皮、很可爱,非常有个性的男孩子。他善解人意,当草环没钱上幼儿园,捡垃圾时,他发动全家去买易拉罐,每天都故意在草环拾易拉罐的地方扔罐头。他这样做,既保护了草环的自尊心,又可以让她挣点钱。当何自达被何可可欺负并被嘲笑时,他帮助何自达,趁何自达不注意地时候把自己所有好吃的东西都放进何自达的'书包,让何自达挽回了面子。
皮卡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当橘猫生命垂危时,他竟让在医院的大姑用给人治疗用的吊瓶给他挂水,他和皮三(牛)形影不离,就是吃饭,也非要坐在皮三背上和它一起吃。他爱打抱不平,很有正义感。当摇摇嘲笑草环时,他恨不得一口把摇摇的手指头给吃了,当摇摇把草环的衣服全扔进垃圾桶里,让摇摇起不了床,也尝尝被嘲笑的滋味。当然,皮卡也很调皮,当爷爷辛辛苦苦把演员们排练好,上台演出时,他竟然看着看着便尖叫起来,把演员们都吓傻了。当他回到三姑的幼儿园时,想吓一吓三姑。结果,他一叫,竟把三姑好不容易哄睡地孩子给吓醒了,花儿(人)被这一吓,竟被吓得三天没到幼儿园来。但是,皮卡也很天真可爱,当杜夏老师告诉他,不对称也是一种美时,他竟然穿一双不一样款式的鞋去上学,他感冒时,竟也学杜夏老师戴个大口罩去上幼儿园。
皮卡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男孩子,相信你读了这一系列的书,也会喜欢他的。
2、《我的儿子皮卡》读后感
今天,我读完了曹文轩的《我的儿子皮卡》中的《矮鬼》这一本书后,有千万种感想。
皮卡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在《尖叫》这一本书中的油麻地那儿生活,后来因为要上小学,所以被迫回到了北京上小学。然后在放暑假时,回到了油麻地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让我最感到恐怖的是“黑屋子”这一个章节,里面全部都是有关恐怖的事情,尤其是那种种传说,比如:曾经有一位女老师路过那间黑屋子时,看见了一位白衣白短裤的白胡子老人,当那位老师问他问题时,那个老人知识狡黠的笑着,接着,转化成了诡异的笑容,那位老师吓得马上回到了老校长——皮卡的爷爷那边。当老师们拿着手电筒回去寻找时,那位老人竟然不见了!只留下了他的衣服作为他出现过的证据!再比如说,每当人们路过时,就会看到那间黑屋子的屋脊上密密麻麻的排满了一种在书上从来没出现过的鸟,当他想拍照时,屏幕上竟然没有这种鸟!而一看屋脊上,还是有这些鸟,可是屏幕上就是显示不出来!如果说,一个人的屏幕显示不出来,是他的屏幕坏了,那两个、三个呢?而且,等学者们匆匆赶到时,那些鸟竟然像瞬间移动似的,马上消失了……
我喜欢读曹文轩的《我的儿子皮卡》系列,一看到有这系列的书,就会马上买到家细细“品尝”,就这样,小个子皮卡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影子。
3、《我的儿子皮卡》读后感
在茫茫人海中,有两个平凡的小男孩,给我们带来了不普通的故事……
两个小男孩,其中一个叫没头脑,他的缺点是丢三落四;还有一个叫不高兴,他爱跟别人对着干。他们两个是一对好朋友。
一天,没头脑和不高兴遇见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神仙。神仙说,可以帮他们实现一个愿望,如果他们后悔了,3个月后,可以来这里找他。没头脑和不高兴喜出望外,满口同意。没头脑的愿望是当一个建筑师,不高兴的愿望是当一个演员,神仙同意了。他们变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兴高采烈地走了。
没头脑建筑了一幢300多层的摩天大楼,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没头脑来到自己建的摩天大楼看戏。他看到别人都带了被子、粮食等生活用品,他刚开始感到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是自己粗心大意,忘记设计电梯了,戏院在200多层,人们爬楼梯上去,那得爬半个月啊,所以大家都带了生活用品。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自己也有这马虎的坏习惯,从现在开始,我得把这个坏习惯改掉,不能像没头脑一样饭了这么大的错误,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没头脑没想到,演员竟然是自己的老朋友不高兴。不高兴演个不停,最后还是没头脑把不高兴拉去让神仙把他们变回原样。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坏习惯不要在小时候留下,到长大了就很难改了。
4、《我的儿子皮卡》读后感
今天,我怀着高兴的心情读完了曹文轩写的《我的儿子皮卡——影子灰狗》这本书。文中的主人公皮卡、皮达、何自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主要写了皮卡一家人之间发生的故事以及皮卡与好友何自达的那份深厚的情谊。全文分三章,第一章裸睡。主要是写爸爸与皮卡的哥哥皮达关于怎样睡觉这个问题发生的争论,从这一对父子俩的争吵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最近,我也是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和妈妈争吵不休,有时气得妈妈偷偷地掉眼泪。仔细想想,妈妈每天为了我的生活、而操劳不休,可我不但不,反而惹妈妈生气。“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而我又做到了什么?
第二章笛子与笛子。主要讲的是何自达想在爸爸四十岁生日时,送给爸爸一只花篮作为生日礼物。可他的零花钱远远不够买一只花篮。无奈的情况下他和皮卡情不自禁地来到池塘边偷起花来。被巡逻队人员发现,何自达不小心掉进了池塘里。皮卡见势不妙,背起花拼命地逃跑。最终被抓到了保卫部。只好通知爸爸,交上罚款,皮卡才得以释放。可皮卡没有向爸爸做过多的解释,竟背起花直奔向何自达家。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美丽而浪漫的夜晚。人生难得一知己!真为何自达有皮卡这样的朋友而高兴。
第三章影子灰狗。皮卡把一只流浪狗领回了家,接下来发生了好几起灰狗咬人事件。大家一致认为是灰狗“灰灰”所为。“灰灰”被送到了收容所,然而灰狗咬人事件并未平息,这时皮卡一家人才幡然醒悟,他们错怪了“灰灰”。皮卡和哥哥为了给“灰灰”洗刷不白之冤,费尽心思找到了咬人的灰狗,并让抓狗行家逮捕了它。可“灰灰”已有了新的主人,永远回不来了。可怜的皮卡把自己变成了一只狗,“汪!汪!汪汪汪!……”叫个不停。令人心酸!
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刻的明白了世上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优点、缺点。每个人都应虚心接受自己的缺点并极力改正。每个人都应让自己的优点无限扩大。
5、《我的儿子皮卡》读后感
皮卡皮卡,真是个怪名字,《我的儿子皮卡》这一套书就是讲述的一个叫皮卡的小男孩的故事。
皮卡生下来就很怪,好像不愿意来到这个世界,“卡”在那里怎么也不愿意出来,医生索性直接把皮卡拔萝卜似的拔了出来,皮卡的爸爸因为他“卡”着不愿出来,所以才给他取了这个名字。皮卡在家里,就像杀猪一样的,不停地在哭呀嚎呀,他的哥哥给他听撕报纸的声音,奇怪的是皮卡听到这种声音竟然停止了哭闹,但这种声音一停下来皮卡又开始哭了,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很重要的工作人员,受不了这种声音,只好把皮卡送到了奶奶家,他在奶奶家练就了一身抓蜻蜓的好功夫,还练出了一嗓子的尖叫,竟然把幼儿院里的小女孩都吓得不敢上幼儿园了,更可怕的是,皮卡差一点就被淹死,要不是抓住了一根柳条,就要掉进水里去了。此后,他还养了一只橘红色的猫,学过钢琴却半途而废,去街头卖杂志挣钱,却被人买走杂志后以更高的价钱卖走,上了学后,他们班有一个人控制不住自己的尿被称为“没有桶底的水桶”,皮卡就因为说了这句话被关在地下室里,还有一条影子灰狗,被另一只灰狗冒充咬人而被收容站接走,他养了一只叫做马明的八哥,却被人偷了……皮卡干过的事情常常令人这么想:“皮卡真会干蠢事儿。”这淘气的皮卡做过的事情,虽然令人发笑,但是反倒让他这个形象更可爱了。
想想看,皮卡不正是我们的影子吗?我们小的时候,说不定和皮卡差不多,也干过一些蠢事儿呢!皮卡的样子,和我们相似,皮卡的哭闹声,可能还没有我们厉害,皮卡干过的事情,我们也可能干过,皮卡说过的话,我们也可能说过。皮卡就是我们的缩影,它不仅是你的样子,我的样子,更是大家的`样子。我感觉,皮卡是会变的,谁看了这本书,皮卡就会变成谁的影子,他的模样和别的人一样,因为它是所有人的缩影。
我很喜欢看这套书,因为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6、《我的儿子皮卡》读后感
从《我的儿子皮卡》里,我认识了许多人物,比如好奇的皮卡,写书的爸爸,妈妈,皮卡的四个姑姑,皮卡的哥哥皮达,爱捣蛋的矮鬼,贫穷的草环,爱抓鱼的花儿,控制不住自己的马飞,还有油麻地的伙伴们……
我还认识了许多动物:一头叫‘皮三 的牛,河里漂泊而来的橘猫,屋顶上的两只鸽子等等等等。
皮卡非常好奇:有一次,为了探究倾听的‘真面目 ,爬上了树枝上,还差点掉进河里。还有一次,为了知道河里有没有鬼,跳进河里,差点被波涛汹涌的大浪打翻淹死。好奇还真是一个‘小杀手 啊!
皮卡还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孩子,好像有用不完的活力似的,让家人不能安静一分钟,一秒钟。整天从床蹦到地上,从地上蹦到桌子上,从桌子上蹦到沙发上。就这样周而复使。
皮卡还是一个十分有爱心的人,有一次,遇见一只灰狗,把自己的香肠面包给这只灰狗,最后还收养了它。可是一只与这条灰狗极其相似的狗,‘二度咬人 。居委会误以为咬人的狗是灰狗,就无情地把他带走了,最后又被一家人领养了。皮卡一家知道了事实,想把狗领回来,可是看到一名男盲牵着灰狗时,却不再领来了。
看完了《我的儿子皮卡》我懂得了什么是爱,我要珍惜身边的爱,去付出爱,付出对动物的爱,付出对人的爱,付出为别人打抱不平的爱,付出对世间万物的爱!
7、《我的儿子皮卡》读后感
前不久,曹文轩在《面对浅阅读时代——儿童文学应有的观察和体悟》演讲时说:“当一个善良的、充满母爱并对自己的孩子的未来抱了巨大希望的母亲选择了某种书,我们基本上可以放心地说那些书,就是用来为孩子打精神底子的书。相信一个母亲的直觉。”恰巧,这次我和妈妈心有灵犀,同时选中了《再见,钢琴》这本书。
皮卡是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抗争和不满而出生的。但在他以后的岁月里,却是始终以一个孩子的纯真、善良、友爱和热情面对他的人生和这个世界的。皮卡到上学的年龄,爸爸妈妈把他接回了北京。北京的日子是美好的:皮卡可以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开车去兜风;可以在幼儿园和最喜欢的杜夏老师一起疯。北京的日子又是忧愁的:皮卡要开始一个人睡自己的单人床,他十分怀念在乡下和奶奶姑姑在一起的日子。而现在他要跟别的城里孩子一样开始上课外班了。
皮卡在弹钢琴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被逼着学钢琴,不过他也不是那么讨厌钢琴。最后没想到是因为一个叫絮絮的小女孩钢琴弹得很好……这个脾气倔强、好强且具有好奇心,心地善良的皮卡居然放弃了钢琴……
阅读皮卡,就像在阅读自己!我想,我也像许许多多的孩子一样,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逐渐成长,深刻地体会到那些成长中的酸甜苦辣,从中感受到成长的共鸣,懂得了在我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辛勤付出。
8、《我的儿子皮卡》读后感
一篇文章他为什么能写得那么好而我们却不能呢?那是因为他勤奋,修改了再修改直到好为止,这么好的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
在寒假里,我看了曹文轩的其中一个作品-——《我的儿子皮卡》故事里的皮卡幽默又诙谐让人喜爱,皮卡他那么地喜欢小动物,他捉蜻蜓的时候不像我们用网来捕捉而是用手,手弄成三角形蜻蜓来了就用手按下去就捉住了,他还叫自己的三姑来帮忙一起捕捉蜻蜓,蜻蜓好像也很乐意让皮卡捉。曹文轩笔下的人物就是那么可爱、那么搞笑不管看多少遍都看不惯好像是第一次看一样。
皮卡也让从海里捡回来的'橘猫一起同吃同睡一点也不嫌弃的异味;他还为一对鸽子建巢,就把奶奶床下的芦席撕成芦苇条撒在鸽子经过的地方,不久巢就建成了也生下了许许多多的小鸽子,可不幸的是一位小鸽子因为学飞没有父母的陪伴而丧失了性命,这里告诉我们要走人多的地方,不要走人少的地方以免被陌生人抓走;还有一只小白牛皮卡的爷爷给他取名为皮三,因为皮卡的哥哥叫皮达他最大所以他是皮大,皮卡是老二所以他是皮二,那头小白牛因为跟皮卡很像亲兄弟就取名为皮三,小白牛也很喜欢这名字,哎,我真该自我反省一下这么小的小朋友动物都不怕我做姐姐的还怕这县动物真没用。曹文轩笔下的作品竟如此美妙动人都是反复修改出来的呀!看来,我该学习学习人家喽!
9、《我眼中的皮卡》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曹文轩先生所著的《我的儿子皮卡》系列丛书。故事主要讲述了小男孩皮卡从出生到上学的成长经历。我喜欢皮卡,因为他是一个很调皮、很可爱,非常有个性的男孩子。他善解人意,当草环没钱上幼儿园,捡垃圾时,他发动全家去买易拉罐,每天都故意在草环拾易拉罐的地方扔罐头。他这样做,既保护了草环的自尊心,又可以让她挣点钱。当何自达被何可可欺负并被嘲笑时,他帮助何自达,趁何自达不注意地时候把自己所有好吃的东西都放进何自达的'书包,让何自达挽回了面子。
皮卡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当橘猫生命垂危时,他竟让在医院的大姑用给人治疗用的吊瓶给他挂水,他和皮三(牛)形影不离,就是吃饭,也非要坐在皮三背上和它一起吃。他爱打抱不平,很有正义感。当摇摇嘲笑草环时,他恨不得一口把摇摇的手指头给吃了,当摇摇把草环的衣服全扔进垃圾桶里,让摇摇起不了床,也尝尝被嘲笑的滋味。当然,皮卡也很调皮,当爷爷辛辛苦苦把演员们排练好,上台演出时,他竟然看着看着便尖叫起来,把演员们都吓傻了。当他回到三姑的幼儿园时,想吓一吓三姑。结果,他一叫,竟把三姑好不容易哄睡地孩子给吓醒了,花儿(人)被这一吓,竟被吓得三天没到幼儿园来。但是,皮卡也很天真可爱,当杜夏老师告诉他,不对称也是一种美时,他竟然穿一双不一样款式的鞋去上学,他感冒时,竟也学杜夏老师戴个大口罩去上幼儿园。
皮卡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男孩子,相信你读了这一系列的书,也会喜欢他的。
10、《论语》的读后感我读《论语》论语读后感
真理并不在于它有多么的深奥晦涩,恰恰相反,真理是最朴实无华的,《论语》语言简练,但千百年来却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名著深为文人志士所尊崇,其表述的孔子学说迅速传播,从伦理道德、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前进的方向。其人文思想的光华,已然灼照了千古。
论语的哲思博大精深,所阐述的内容包罗万象,富含着先哲的睿智光芒。试想在两千多年前,人们无不在为了自己的私欲而追求物质富足时,孔子,这个有着堪比宇宙般广阔思想的圣人,他捋着髭须行进在苍茫的天地之间,这是怎样的睿智者与开拓者,他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有了礼法、信仰与思想的社会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率性而为、追寻自我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孔子是勇敢的,他敢于直言不诲,他放任精神在天地间自由驰骋,他将小我融入大千世界,于是
他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方平天下“的道理。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属于孔子的时代,孔子该是骄傲的,他有一个民族的追随者,这世间不会有一个明星可以做到如此。可我又深知他该是平淡的微笑吧,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即使是射箭这样的比赛,也必然是互至揖让之礼。君子之心,与世无争;君子之行,与人无争;君子用世,与名利无争。这便是孔子,他称自己是君子,他便按着君子的准则要求自己。君子,岂名利所能驱使也?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论语》中最令我折服的是《述而》一章,述而述而,只是阐述而已,述而的开章写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窃比于我老彭”孔子说:“我只是阐述前人成说,而没有创建新的理论,我深信并喜爱古文化,只是力求像老子和彭祖那样谨慎的延续传承古文化精华的工作。”孔子没有创建新的理论么?答案是肯定的:他创建了,并且发扬光大了。他将自己的言行思融入了他所传承的古文化,他发觉了古文化与人的联系,可以毫不怀疑的说孔子是伟大的,他与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可孔子不会急切的立论或夸夸其谈。真理是朴实的,圣哲从不故作高论来炫耀才华,也不刻意危言耸听来惊世骇俗。大道至道,莫不以极简洁极明晰的语言紧扣其真谛精髓而道出,“夫大道不言,而致远也。雀噪聒聒,何所见也。”文化的传承不在于刻意的标新立异,而在与继承和发展。
孔子73岁归逝,算得上长寿之人,其实在我心里,若不是仔细的看过孔子的生卒年月,怕是我会相信孔子是修行已满升级做了神仙,孔夫子的精神世界始终是安详平淡的,有文为证:“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孔子在生活中神态也总是保持安详快乐的,这便是生活的深度,所谓独处见操守,居家见性情,赋闲见德行。生活是一种境界,不疾不徐,不愠不火,始终保持一种从容恬静,淡泊宁居,安享生活的乐趣与美好。心忧天下不需要整天一副忧心忡忡的苦相,表面的忧形于色,是做给人看的,无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承担文化传承的重任,为道德文化奠基,并不与生活的快乐相矛盾。既能够平静的高居荣盛的热闹,也能够安然的静处退居的寂寞,超脱于凡尘的琐碎与卑下,显示出的方是人生的境界与深度。
《论语》开篇讲《学而》,强调‘唯学习为人生的第一要务 ,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主张对崇高思想的执着,对丰富健全精神的向慕,应远在物质追求之上。高行微言,所以修身;博学澈文,所以广知;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才有高下,德无止境,学而无涯,不学则无以立于社会。因此古人说:学是立世之本。《论语》二讲《为政》,三讲《八佾》,四讲《里仁》……这便是孔子所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完善与修养
孔子创造了一种学说,然后用这种学说改变了一个民族,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传奇,延续了两千年之久的传奇,旧时的《论语》作为封建士大夫走向仕途的敲门砖,而今作为人们约束自我的行为准则,《论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教给人们为政以德、清廉守节、做事勤奋、生活节俭、待人诚信、交友谨慎、精忠报国……这些智慧的睿智语言,对中华民族精英群体有着巨大的影响。《论语》的教化早已不局限于儒学派,它已经成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性的文化标志。在中华民族不断探索的进步中,常有后人研究《论语》时将其神秘化、宗教化,流于其表面的注解,对于其思想精神的把握有所偏差,便对《论语》肆意菲薄,进行牵强附会式的批判,我们不能否认其内容具有一定的封建传统性质的道德偏
差,例如:歧视女性等。但那是一种时代下的思想产物,带有一定的时代标志,而《论语》对思想的弘扬,经久而弥新。《论语》表现的是一种文化的历史,一种历史的文化,你无法去否决它的价值。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不同人品读《论语》自有不同的体会,这便是其传承千古的内在品质。
文化的传承是严正的文化是一种观念,一种氛围,一种素质,一种生活态度。任何丰功伟业都只是暂时的,只有文化能够流传久远《论语》便是一种文化,一种深刻的,值得人们不断学习理解探索追寻的文化。一个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是危险的,而一个拥有良好礼仪文化底蕴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伟大民族,论语就是这样的传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