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950字
1、《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950字
一拿到这本书就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一口气读完,感触很深。深深地被雷夫老师的敬业和爱业精神所打动,他甚至不惜自己的业余时间和身体健康来想尽一切办法教授学生,花自己的钱和通过募捐购买实验用具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做实验、排演莎士比亚话剧、教授吉他组建摇滚乐队、趣味数学的训练、班级图书馆和dvd影碟馆、让学生通过管理班级账目设置的银行系统学习经济学,每年组织全班学生的参观旅游让地理和历史知识活了起来,等等,所有的这些,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填鸭式的教育,是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和掌握了深刻而广泛的知识!我边看边啧啧感叹,雷夫老师所在的学校是美国一所公立学校,生源都是相对贫困的学生,而且大部分不是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他们没有多余的金钱来额外学习器乐等业余特长,可是他们并不比贵族学校的学生差,而且大了还被多所很好的大学录取,并有了一个很好的前程,正是雷夫老师在这些学生上四、五年级时的教育,使他们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学习……这是一本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非常值得看的书,是一本教育孩子的很好的工具书,我每天都会翻阅看看。能对我教育孩子有很好的启发。参加工作以后面对顽固不化的学生时,我越来越认为教书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后我的想法有了转变。对于雷夫来说教书却是一件让人觉得幸福的事,我想这些都是出于雷夫先生对于学生的那份爱的基础之上的。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没有了爱,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唯有出自内心的关怀与真爱才能创造出人间的奇迹。
当然,单单有满满的爱心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学工作上的经验、总结。任何事物都是从错误中,从失败中的前行的。我有时就会为学生的突发状况而生气,因此对学生们进行教育、批评而耽误了正常的教学,也有时因为对一个学生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心血,可是这个孩子并没有你想象中得到进步,或者说是你教了很多遍的知识还有那么个别学生还是一副懵懂的样子感到沮丧,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是现在想想,教师这份工作真的是需要从自己的错误中不断学习、不断吸取经验,逐渐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教育理念、方法,才能进而有所提高。
雷夫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创造了教育奇迹,他的一套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总结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总之《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真正给了我一个信念,真正给了我一个前进的方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和儿童观,我将努力以爱包围孩子,感化孩子,并时刻反思自我,总结经验,不断努力前行。
2、《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千字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被很多国内外媒体和名家推荐的一本书,我认认真真拜读了这本教育名著,一个普通学校的普通老师却培养出了很多美国名校的学生,真可谓是奇迹。但读完这本书,了解了雷夫老师的教育方法后,我觉得他能培养出如此多的名校学生又是很正常的,他是在用“心”教育学生。从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对自己工作有帮助的好方法,包括班级管理、教学方法和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
营造一个“家”,扮演好“家长”的角色。除了家,孩子在班级的时间最长,班级就像是孩子的第二个家。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尝试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取得孩子的信任。只有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顺利的和孩子沟通,进入他们的世界。这是管理好班级的基础。给孩子们足够的信任,要用信任去取代害怕,许多老师刚接到一个班的时候,会希望在开学第一天的时候就能让他的孩子们“怕”他,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是你说的,孩子都要去听,这样才能“镇得住”孩子。这样,容易让孩子们在心理对老师产生恐惧,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五六年级,那个时候,老师不能靠恐惧去“镇得住”孩子,应该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明白他们要的是什么,想要做什么,对他们付出爱心、耐心、理解和信任,这样才能真正地让他信任你,才能“镇得住”他。另外,不要轻易让孩子对你失去信任,曾经答应孩子的事情,即使很难完成,只要你许诺会做到,那么就一定要做到,因为孩子也是有思想,会思考的,我们应该要用衡量孩子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做到互相信任。
这三年来,我一直在担任低年级班主任,也从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感悟,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老师首先要做好榜样,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今天的教育多了太多的功力色彩,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大量的使用题海战术。学生累,老师更累。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少了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总结和消化的过程,大多是疲于应付作业。雷夫老师的教学方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通过游戏的形式去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雷夫老师也让我看到了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我以前看过一个笑话,内容大概是: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想法?”非洲学生问:什么叫食物?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想法?初看这个故事会让人觉得是个笑话,但仔细一研究会发现根本不是那个味道。中国讲求应试化教育,要的是在考试时能拿高分的技巧。而西方文化讲求发散性思维,他们在学习中会有一些延伸。雷夫老师让学生们在上课的时候放电影,帮助学生喜爱和了解历史;让学生在上自然课的时候尽情地接近大自然,甚至可以让学生来做做火箭。什么事情都能尝试着让孩子来摸索探索,而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
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读书,是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首先,读书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这些财富保存的载体主要就是教育的经典著作,阅读经典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其次,读书是教师引领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学生面前,教师必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教师通过阅读提升了自己的精神生活,才可以理直气壮地以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以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读书使人明智,教师因读书而博学,教师因读书而善思,教师因读书教育会更有智慧。
雷夫是一个平凡的教师,他能成功,离不开他的坚持、智慧,更离不开他对孩子的那份爱。做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也应该向雷夫学习,不断积累经验,用自己的爱心和信心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3、《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的读后感
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1981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现为美国洛杉矶市霍巴特小学的五年级教师。艾斯奎斯从教20多年,获得众多国内外大奖,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奖”、1997年美国著名亲子杂志《父母》杂志年度“成长奖”、美国媒体天后欧普拉的“善待生命奖”、并获英国女王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M.B.E)等。
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这本书被美国总统、英国女王和欧普拉同时感动推荐。
雷夫·艾斯奎斯是一位非常特殊和出色的教师,他用这样一个范例告诉我们: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我们能分享到这样的教育智慧,教师获得力量;也许,在未来也会创造一个奇迹。
本书的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上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人在讲台上站了一辈子,甚至获得了很高的学历、职称,却始终是一个门外汉。雷夫老师让我明白了,对于自己的教育事业要有爱和执着,要用心去教授学生知识,这不仅需要教师对教育教学技能有着深厚的知识基础,努力地去创新,还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勇气,激情四溢的去践行。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觉得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做为一名教师,我明白,教书是要用心去教的,遇到再困难的事情也要用一颗坦然真诚的心去面对,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幸福感。要当一名好教师,不仅要具有聪明的才智,而且要需要足够的教学机智,能够处理好各种问题。要学会用优雅、成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要能够以超然的角度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问题。雷夫老师的教育信念和观点,让我认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他的教学方式和管理形式,他举得每一个例子,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会结合实际,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会努力的,加油!
4、《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千字
曾经,誓要将新接手的班级学生教育得最出色、最优秀,满腔热情的投入,力图凭借着师道尊严将学生左右得服服帖帖,认为带出一个规规矩矩的班集体,就是我作为班主任的最高荣耀。
然而,随着班级班牌年级数字的增加,却发现了令我困惑的事情,安静稳定的班级,却如死水一样毫无生气,学生全体“沦落”为学习的奴隶,没有了思想、没有了热情、更没有了斗志,学习能力似乎到了尽头,一度我也随着一些类似经历的教师不负责任的把原因归咎为学生基础差,家长不管理,自己运气不好,接手的是烂班等等,但是,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却让我的教育思想受到了彻底的洗礼,从事教育生涯十五载,第一次颠覆了一度根深蒂固的思想,这本书就是由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由美国教师雷夫。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教育本可以是世间最美的行为,教师本可以是“普渡”学困生的天使,所有的学生在正确善良的引导下都可以是最出色、最优秀的人。激动之余,我整理了一下这本书让我震撼深思的地方,它们犹如一道道金光,指导着我、激励着我:
一、“道德发展六阶段”营造好班风
在第一部分第二章里雷夫老师提到的“道德发展六阶段”,即我不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原则、我能体贴别人和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六个阶段像一根深藏在时空里的红外线一样,探触着班级的每一个因素,每一个人,也在融合凝聚着每一个因素,每一个人。在我们现在的班级里,制定了大小制度及奖励惩罚措施无数,学生在恐惧不安里小心翼翼的度过这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又由于这种强制性措施以冷冰冰的方式呈现,面向学生没有温情,所以学生若即若离的抵触着、接受着,致使每天的学习生活成公式化,如果我能将这六个道德发展阶段引入到我的班级中,让”我不惹麻烦”深入学生内心,成为他们自我约束的一个准则,由“让我做”变为“我要做”,那么,班级将会因学生自觉遵守、全体热情参与,师生、生生互相信任而强大。“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这种作为一个人都会有的心理,合理的引入班级,并适时激起更大的诱惑力,可以使学生卯足劲的向前冲,当然教师一定要有预谋的“布局”,让学生在有意的偶然中达到目的,从而满足自己的'这种心理。
“我要遵守原则、我能体贴别人”,两个阶段可以让学生素质提升一个档次,进而提升班级素质,原则不等于制度,它可以与人的品质接轨,保持原则也就是时刻让自己拥有正义,而“体贴别人”则是一个人在道德领域里的一个飞跃,因为它接近“无私”一词了,学生心中装有别人,无私了,那么预示着这个班级将会拥有火炉一般的热度,而最后一个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则是道德的最高阶段,雷夫老师在书中提到的约翰。诺斯的杰作——《独自和解》中的主人公菲尼亚斯在无人时破了游泳世界纪录却没有高调张扬,源于认为自己做到了即可,坚持自己的准则并奉行不悖。在班级中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这个阶段,准确的认清自己,并有自己的准则,而且从不打破,那么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的管理者,每一个学生都会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并极其出色、极其优秀,班级整体将会所向披靡。
二、“终生阅读”丰富孩子人生
“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这句话使我这个一线语文教师茅塞顿开,我终于明白了一直以来在引导学生阅读方面错在了哪里,我只是强硬的逼迫学生去读书,去涉猎,在读之前通常讲一些大道理,用限字数的摘抄和写大段感悟强迫学生去读,结果阅读这样一个最美好的学习行为让我给亵渎了,变了味,学生面对阅读头疼、厌烦,失去了兴趣,今天,我知道了一切的行为都应源于一个爱字,教师也好,班主任也好一定要有一种能力,那就是能够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人生最美的享受,对于阅读有急不可耐之感,在这种热爱的驱动下去走进各类文学世界,品读每一部小说,感悟每一篇美文,真正做到读完一部小说犹如走完一个人的一生一样。否则就会像雷夫老师所说:“除了基础读本之外什么都不读,只会走入死胡同。”另外,在书里雷夫老师提到的善用图书馆对我启示也很大,目前,在通化市教育局深切关注下,为各个学校配置了大量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作为班主任平时只知道督促学生看书,监管的仅是有没有溜号的,有没有睡觉的,有没有做与阅读无关的事的,现在我知道了应该帮助学生挑选书籍,否则出现盲目随意阅读,会浪费大量时间,雷夫老师做法很实用,那就是分享你自己爱读的书,在网上搜索出历年获得好评的书籍,之后引导学生读整本书。
5、《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百字
这样共读书的形式虽然不是第一次搞,但是感觉确实有很大的不同的。之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实施的,这一次全体老师共读一本书才真的拿起了教育界都在推崇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感谢这一次共同体验的机会,更感谢给了我们如此多宝贵经验的雷夫老师。今天的读书仅仅读了期中的一个章节,感触很多,然而有些无从下动作。
雷夫老师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一个教师存在的价值,他可以把自己的闲暇时间全部用来打工挣“外块”,而这些“外块”居然是用来带着学生周游世界和参加户外活动而准备的。他的理念是——只有在自然界中学到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宝贵的.,所以他愿意与学生一起去探索自然界中的奥秘。尽管为了实现这些他很辛苦,但他从来都没有怨言,他认为:只要带着学生去参加户外活动,他做任何事都是值得的!直到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在妻子的一番“教育”之下才“幡然悔悟”:空有一腔热血,但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如何在户外活动中照顾与他并肩作战的孩子们呢!从此他便踏上了要做一名既智慧又成功的教师的艰辛旅程。
反之,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同样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我们有没有想过要带着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悟生活?我们有没有想过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带着学生去参加户外活动?我们又有没有勇气拿出自己的积蓄去支持孩子们的体验活动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现在的老师功利性很强,我们也愿意去奉献,但是奉献之后就要问问看自己换来的报酬是多少呢,能与付出成正比吗!这就是现在的老师与雷夫老师的区别。然而,我们能说现在的老师有错吗!不能,我们只是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而已!
做出这样的事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我们要从自身着手,找出适合孩子发展的所有途径,哪怕是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教书原本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但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做到尽善尽美的,别给自己的教学留有空白,我们做不到像雷夫老师一样“忘我”,但是我们可以像他一样一切为了孩子!我们也可以为了成为一名“既智慧又成功的老师”去奋斗不息!
6、《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950字
近两个月我认真的阅读了《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使我很受感动,它在我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尤其在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方面更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雷夫,这位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最优秀的老师感动着全球无数的人。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
手捧着这本书,细细研读,感动着、惭愧着、欣喜着。感动的是雷夫在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爱与奇迹的第五十六号教室。惭愧的是自己也已从教十几年,可是教学上还是进步甚微。欣喜的是看了这本书,学到了很多,明白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
在这本书里,要学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但给我感触最深,最让我受用的还是以下几点:
一、营造像家一样温暖的教室。
第五十六号教室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座躲避暴风雨的天堂。在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依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所以无论是走出去的还是呆在里面的孩子,都认为这里是最温暖的地方。
二、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在这本书中,雷夫认为通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所以他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也因为写作能力会令孩子终身受用,所以才用四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我也发现,雷夫老师的一些创新之举,如开办读书会,帮助孩子挑选图书,撰写每月读书心得等无一不是好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因此,读着这些文字,我有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当然还有很多的理论需要细心研读,慢慢消化,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也有这样一种信念——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个新的目标,并且确信自己的学生也可以做得这么好,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教室,在这个教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如果我们能够像雷夫老师一样细心观察,从爱每一个孩子出发,那么我们也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教室,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让我们的教室变成孩子们心中向往的地方。
所以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工作中我一定会象霍夫老师学习,加倍努力,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师。
7、《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600字
雷夫,这位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最优秀的老师感动着全球无数的人。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
最近,手捧着这本书,细细研读,感动着、惭愧着、欣喜着。感动的是雷夫在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爱与奇迹的第五十六号教室。惭愧的是自己也已从教十年,可是教学上还是进步甚微。欣喜的是看了这本书,学到了很多,明白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
在这本书里,要学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但给我感触最深,最让我受用的还是以下几点:
一、营造像家一样温暖的教室。
第五十六号教室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座躲避暴风雨的天堂。在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依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所以无论是走出去的还是呆在里面的孩子,都认为这里是最温暖的地方。
二、寻找第六阶段。
雷夫老师把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的观点导入任教的班级,使“六阶段”成为凝聚全班的粘着剂,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的成长。这“道德发展六阶段”仔细研究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大多数的孩子就始接受第一阶段的思考训练,一切行为几乎都以“不惹麻烦”为原则。“安静,老师来了!”孩子们紧张地彼此告诫。他们做作业是为了不惹麻烦,他们排好队是为了让老师高兴,在课堂上安静地听讲是为了赢得老师的宠爱。而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我们,总是威胁说“不乖就要你们好看”,或是“等你爸回来,你就倒大霉了。”这种思维不断地被强化着。但是,这样教小孩是以恐惧为基础,而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
雷夫老师在上课的第一天就开始和孩子们建立伙伴关系。他会先请孩子们信任他,同时承诺对他们的信任,让孩子们把第一阶段的思维拋在脑后。雷夫老师强调的是首要动机的正确引导,对孩子们的一生将有很大影响。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雷夫老师认为,用礼物或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是很危险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赏。他的话是有依据的,可是纵观我们的课堂,从幼儿园到小学甚至是初中,有多少不是在奖与罚中进行的,奖励成了孩子们最爱的一种方式,“贿赂行为”常见于全国各地的`教室。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孩子们慢慢长大以后,开始学会做些事情来取悦人。他们取悦老师,取悦父母,表现出符合我们期望的行为,他们的做法往往会使我们感觉很舒心,但他们这么做的理由全都是错的。为父母或老师努力的念头会给孩子们带来更大的压力,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备感沮丧、厌恶工作的人,他们无法了解为什么自己对生活如此不满。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让孩子们懂规矩是必要的,好一点的老师会花时间解释制定某些规则的“理由”,也有不少富有创意的老师会带着学生一起参与班级规范的设计。老师们依据的理论是,参与制定班规的孩子比较愿意遵守规定。事实确实如此。但雷夫老师通过许多例子发现完全遵守规则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比如他们缺乏真诚的感激和最大限度的创造性等等。所以雷夫老师认为能达到第四阶段是件好事,但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不论是儿童或是成人,第五阶段都是很难企及的,能帮助孩子们对周围的人产生同情心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第六阶段不但是最难达到的,也是最难教的,因为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这种组合使得仿效成为不可能:就定义而言,第六阶段的行为无法教,也无法讲述,“看看我现在在做的事情,这就是你们应有的表现。”一旦你做出示范,就等于违背了第六阶段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条自相矛盾的行为准则,让教学者陷入两难的困窘。
读到这里,我在想,如果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我们也把这六阶段发展教给我的孩子们,那我们的班级也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三、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在这本书中,雷夫认为通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所以他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也因为写作能力会令孩子终身受用,所以才用四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我也发现,雷夫老师的一些创新之举,如开办读书会,帮助孩子挑选图书,撰写每月读书心得等无一不是好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因此,读着这些文字,我有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当然还有很多的理论需要细心研读,慢慢消化,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也有这样一种信念——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个新的目标,并且确信自己的学生也可以做得这么好,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教室,在这个教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如果我们能够像雷夫老师一样细心观察,从爱每一个孩子出发,那么我们也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教室,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让我们的教室变成孩子们心中向往的地方。
8、《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1800字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我首先被题目吸引住了,对于教师来说教室是最熟悉不过的,这教室里会有什么奇迹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地看了起来。细细地品味着雷夫老师对教育的投入和激情,咀嚼着雷夫老师在教育上的智慧与爱心……经常使我心潮澎湃,不能平静,原以为这是一间如何先进、如何美观、如何宽敞的教室,没想到却是一间“又小又破”的再普通不过的教室!然而,这一间教室却又是如此的不同!经过雷夫老师20多年如一日的投入,通过他的智慧和力量,他创造出了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团。”
一、信赖,激发孩子的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带着自己对教育的一份追求,对学生的一片关心,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耐心帮助他们,在学生们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积极开导他们,并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雷夫将此内容做开篇,可见消除恐惧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但这恰恰也是几乎所有老师都存在的问题。在成为一名教师之前就有人告诉我:“要能镇得住学生”,这也成为我后来做老师的一条原则。随着教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镇得住”绝不能依靠学生对教师的恐惧。特别是在做了妈妈之后,这种感觉就更为强烈。身为教师的我能够想象的到,开学第一天,面对学生,老师肯定要“立规矩”。其实很多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习惯了恐惧,因为在长达近二十年的学校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镇得住”学生的老师,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我只能从家长的角度帮助他战胜恐惧,把它看作是一种挫折教育。也因此我能更深刻的从孩子的角度感受到,作为教师爱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遵循教育规律是何等的重要。“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爱心、耐心、信任、智慧,拥有了这些同样可以成为“镇得住”学生的老师。
雷夫老师为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付出了努力与艰辛,最为感动。他每天为都要早出晚归,路上倒好几次车在早上六点多赶到教室,晚上六点离校,节假日还会免费为学生补习功课,带他们旅游。他那所谓的'“魔鬼式训练”、学习“8法则”——解释、示范、模仿、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都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上的,这份付出完全出于对学生的那份爱。爱好孩子是很容易的,但对于基础薄弱、上课不听讲、作业拖拉、爱撒谎的孩子,雷夫老师同样充满爱,他对于班上的任何一个学生,都是不放弃,不抛弃,始终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
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样一种最朴素的意识和想法。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
二、让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雷夫老师很懂得教授方法,让孩子懂得学习,他特别重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学习。在他看来,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可能更多的也是在思考怎样的阅读方式是适合学生的最佳方法,而雷夫老师他做得更为细致:他从为孩子选择读本,帮助不会阅读的孩子,让孩子对阅读作出评估,以及把阅读和世界联结起来,从小细节方面使热爱阅读的孩子能拥有更美好的人生。雷夫·艾斯奎斯让教室成为了孩子们的一个最温暖的家!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被《纽约时报》尊称为“天才与圣徒”,《每日新闻》则誉他为“当代的梭罗”。
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和儿童观,我将努力以“让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为目标,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不断地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
雷夫正是以他对教育无法比拟的热情将不足40平米的教室无限延伸,使得这里成为了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在化学实验上,一个小女孩因为找不到灯芯而苦恼,眼里含着泪水。为了不让她掉队,雷夫老师决定停下来帮助她。由于灯芯太小,所以雷夫将头靠的离酒精灯很近,由于很专注,连头发烧着了都没有发觉…。雷夫老师的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尽职的老师往往为了学生的权益忘记了自己,同时也用这个故事期许天下的教师:教育是无悔的奉献!
第56号教室,这个普通的教室,却又那么不平凡的教室。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雷夫老师在书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老师的责任是要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阅读中,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发出轻轻叹息:“教师原来可以这样来当,原来可以做得这样好!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作为一名教师,我敬佩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他对教育的热情和不求回报的付出让人感动。我会借鉴雷夫的教育观点、教育信念,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探讨、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做一名受学生和家长喜欢的好老师!
9、《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1100字
一口气看完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因为感觉到了一股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虽然以前也看过很多中国教育家及资深教育工作者写的各类关于教育教学的文章,但是和雷夫的方式方法都有很大的区别,我想美国式的或者可以说雷夫式的教学奇迹同样可以发生在我们身边,虽然两国在教育制度上会有差别,但是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应该都是一致的,所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又兼做班主任工作,实在是可以从书中学习到很多,而引起我最大关注的便是如何培养学生自己的学习习惯和为人处世的原则,雷夫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引路人。
我们身边不乏很多老师为了课堂纪律,为了应试教育,立下很多“下马威”,并佐之以“小红花”的激励,“逻辑后果”等制约措施。其实在无形中降低了孩子的水准。老师们苦恼于孩子不肯主动学习,我们在挖空心思地想怎样又“拉”又“打”,能促使和逼迫孩子自觉地学习,以应对那无穷的考试。现在答案就摆在了眼前,雷夫老师对品格教育的六个阶段的诠释就是最好的答案。原来基于信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根本!要知道我们的孩子不比任何人差,我们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碰上难题不退缩的韧劲,就像雷夫老师在教育道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睡眠不足,凌晨时分还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原因就是他为一个他觉得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他把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一间教室里。看到这,我不禁扪心自问,我在对待那些调皮或者学习不努力的孩子时会有这样的用心吗,即使用心了却也没有这种耐心。所以雷夫老师这种无私奉献和对待孩子教育的韧劲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还有一点我对书中深有感触的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现在的价值观的确是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就像雷夫老师也感到了无奈,他说“在一个认为运动员和明星比科研人员和消防员更重要的世界里,培养友善而又聪颖的人已经变得几乎不可能了。”我在日常的教学教育中同样也碰到了这样的尴尬,学生对于未来感到迷茫,对于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不是老板就是经理,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想让学生保持一颗简单单纯的心的确不容易,想想我们小时候的豪言壮志都是做科学家或者自然学家,当时的口号是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现在的孩子缺少的就是这种信仰。
所以看了雷夫老师的书后,我得到了一些启示,雷夫老师让学生看比较成人化但又很现实的电影,教学生演绎莎翁的巨作,同时又可以加入自己的风格和元素,变成一台丰富多彩的舞台剧,我想学生在琢磨和研究这些经典作品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这些作品的影响,对于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我们也不妨让学生接触一些现实中的人或事,而不是一味的将他们与社会隔离,因为从目前来看,虽然我们成人极力地美化现实世界,隔绝他们与社会的接触,可效果恰恰相反,学生更加渴望早日步入社会,但由于没有受到系统有效地引导而误入歧途。该放手时放手可能也是雷夫老师成功的秘诀之一吧。
10、《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950字
一拿到这本书就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一口气读完,感触很深。深深地被雷夫老师的敬业和爱业精神所打动,他甚至不惜自己的业余时间和身体健康来想尽一切办法教授学生,花自己的钱和通过募捐购买实验用具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做实验、排演莎士比亚话剧、教授吉他组建摇滚乐队、趣味数学的训练、班级图书馆和dvd影碟馆、让学生通过管理班级账目设置的银行系统学习经济学,每年组织全班学生的参观旅游让地理和历史知识活了起来,等等,所有的这些,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填鸭式的教育,是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和掌握了深刻而广泛的知识!我边看边啧啧感叹,雷夫老师所在的学校是美国一所公立学校,生源都是相对贫困的学生,而且大部分不是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他们没有多余的金钱来额外学习器乐等业余特长,可是他们并不比贵族学校的学生差,而且大了还被多所很好的大学录取,并有了一个很好的前程,正是雷夫老师在这些学生上四、五年级时的教育,使他们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学习……这是一本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非常值得看的书,是一本教育孩子的很好的工具书,我每天都会翻阅看看。能对我教育孩子有很好的启发。参加工作以后面对顽固不化的学生时,我越来越认为教书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后我的想法有了转变。对于雷夫来说教书却是一件让人觉得幸福的事,我想这些都是出于雷夫先生对于学生的那份爱的基础之上的。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没有了爱,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唯有出自内心的关怀与真爱才能创造出人间的奇迹。
当然,单单有满满的爱心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学工作上的经验、总结。任何事物都是从错误中,从失败中的前行的。我有时就会为学生的突发状况而生气,因此对学生们进行教育、批评而耽误了正常的教学,也有时因为对一个学生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心血,可是这个孩子并没有你想象中得到进步,或者说是你教了很多遍的知识还有那么个别学生还是一副懵懂的样子感到沮丧,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是现在想想,教师这份工作真的是需要从自己的错误中不断学习、不断吸取经验,逐渐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教育理念、方法,才能进而有所提高。
雷夫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创造了教育奇迹,他的一套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总结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总之《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真正给了我一个信念,真正给了我一个前进的方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和儿童观,我将努力以爱包围孩子,感化孩子,并时刻反思自我,总结经验,不断努力前行。
11、教师《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1400字
在这本书里,要学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但给我感触最深,最让我受用的还是以下几点:
一、营造像家一样温暖的教室。
第五十六号教室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座躲避暴风雨的天堂。在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依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所以无论是走出去的还是呆在里面的孩子,都认为这里是最温暖的地方。
二、寻找第六阶段。
雷夫老师把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的观点导入任教的班级,使“六阶段”成为凝聚全班的粘着剂,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的成长。这“道德发展六阶段”仔细研究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大多数的孩子就开始接受第一阶段的思考训练,一切行为几乎都以“不惹麻烦”为原则。“安静,老师来了!”孩子们紧张地彼此告诫。他们做作业是为了不惹麻烦,他们排好队是为了让老师高兴,在课堂上安静地听讲是为了赢得老师的宠爱。而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我们,总是威胁说“不乖就要你们好看”,或是“等你爸回来,你就倒大霉了。”这种思维不断地被强化着。但是,这样教小孩是以恐惧为基础,而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雷夫老师在上课的第一天就开始和孩子们建立伙伴关系。他会先请孩子们信任他,同时承诺对他们的信任,让孩子们把第一阶段的思维抛在脑后。雷夫老师强调的是首要动机的正确引导,对孩子们的一生将有很大影响。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雷夫老师认为,用礼物或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是很危险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赏。他的话是有依据的,可是纵观我们的课堂,从幼儿园到小学甚至是初中,有多少不是在奖与罚中进行的,奖励成了孩子们最爱的一种方式,“贿赂行为”常见于全国各地的教室。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孩子们慢慢长大以后,开始学会做些事情来取悦人。他们取悦老师,取悦父母,表现出符合我们期望的行为,他们的做法往往会使我们感觉很舒心,但他们这么做的理由全都是错的。为父母或老师努力的念头会给孩子们带来更大的压力,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备感沮丧、厌恶工作的人,他们无法了解为什么自己对生活如此不满。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让孩子们懂规矩是必要的,好一点的老师会花时间解释制定某些规则的“理由”,也有不少富有创意的老师会带着学生一起参与班级规范的设计。老师们依据的理论是,参与制定班规的孩子比较愿意遵守规定。事实确实如此。但雷夫老师通过许多例子发现完全遵守规则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比如他们缺乏真诚的感激和最大限度的创造性等等。所以雷夫老师认为能达到第四阶段是件好事,但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不论是儿童或是成人,第五阶段都是很难企及的,能帮助孩子们对周围的人产生同情心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第六阶段不但是最难达到的,也是最难教的,因为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这种组合使得仿效成为不可能:就定义而言,第六阶段的行为无法教,也无法讲述,“看看我现在在做的事情,这就是你们应有的表现。”一旦你做出示范,就等于违背了第六阶段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条自相矛盾的行为准则,让教学者陷入两难的困窘。
读到这里,我在想,如果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我也把这六阶段发展教给我的孩子们,那我们的班级也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三、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在这本书中,雷夫认为通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所以他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也因为写作能力会令孩子终身受用,所以才用四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我也发现,雷夫老师的一些创新之举,如开办读书会,帮助孩子挑选图书,撰写每月读书心得等无一不是好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因此,读着这些文字,我有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当然还有很多的理论需要细心研读,慢慢消化,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也有这样一种信念——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个新的目标,并且确信自己的学生也可以做得这么好,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教室,在这个教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如果我们能够像雷夫老师一样细心观察,从爱每一个孩子出发,那么我们也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教室,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让我们的教室变成孩子们心中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