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语文老师的书如何教出精彩的语文课》读后感
1、《写给语文老师的书如何教出精彩的语文课》读后感
最近这几日断断续续地在读台北大学教授廖玉蕙女士的《写给语文老师的书》,她那感性的而又不失哲理的语言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其中《承认人有未尽之处》一文中讲到了这样的一则小故事:我在发试卷时,本来打算让最高分的三位同学将试卷转给大家传阅、观摩,当询问同学时,同学们恶作剧地将班上只得45分的同学推荐给了我,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害得那位低分的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出丑。之后,我深深自责,一整天都心事重重,为自己的粗疏地暴露了学生的低分而惶惑不安。次日清晨,凑巧又碰到了那男生,我鼓起勇气呼唤学生为前一天的失当举措致歉,我的真诚,获得了男孩阳光般的微笑,并笑着回应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下学期一定会考好。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几年前教过的翼,翼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跟着父亲,父亲再娶后一直跟爷爷奶奶住。翼的文笔不错,很细腻、很婉约,我很欣赏她,常将她的日记在课堂里高声朗读出来。这让翼非常感动,她觉得我是她的知音。因此,只要写人的文章,她必定写我,表达对我的感激、喜爱之情。正因为如此,有一次,我竞有点得意忘形,在无意中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伤害了她:那天课上,我正与同学们在交流复习期间如何合理按排好在家的时间,当几个同学发言后,翼也举起了手,站起来交流:“我们还要在家少看电视,多挤时间看书、作业。”说到电视,我突然想起,前天翼的爷爷特地给我电话:翼在家每天都看近两个小时的电视,怎么劝也劝不好,要我管管翼。想到这,凭着自己对她的熟悉与了解,嘴巴竞不由自主地冒出这样一句话:少来了啊,据我所知你可是天天在家看两个小时的电视哦?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马上哄堂大笑,翼更是难堪,脸一阵红,一阵白的,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看到这种情形,我突然感到我不该在这种场说这样的话,然而后悔归后悔,迫于一个年轻教师的威严,我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地让那个尴尬的孩子坐下。
后来,正是由于我当时的所谓教师威严,导致这个孩子在我面前不再像以前那么活泼,也不再总缠着我说个没完没了,平时的微笑也只是限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礼貌。
廖教授说:伟大的先哲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圣人,然而孔子做错了事,总会主动向别人认错,更何况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人难免有未尽人之处,错了就要主动的道谦.很多时候因了谦意,便得到了宽容和理解。
现在读来,真是极为受益!
2、《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教师读后感
语文一级教师,20xx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就职于昆明市滇池中学,云南省周丽蓉名师工作室学员。曾在工作室、校级课赛中获奖,撰写论文多次在省级、校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并刊登在省级核心刊物中。所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作文比赛,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拜读肖老师《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不禁为肖老师的书名拍案叫绝,多次聆听过肖老师的公开课,觉得他的课总是令人赞叹不已,肖老师却用“浅浅”形容自己的课,不免过谦。但读完整本书仔细品味肖老师的教学智慧,“浅浅”自有其良苦用心的睿智蕴藏其中。
“浅浅”是一种空瓶心态,孜孜以求不断钻研。在每一个课堂实录后的教学感言中都会出现一个关键词“读”,而这个读多会被“反复”、“仔细”、“揣摩”等词语所修饰。从肖老师的教学感言里映射的是他尊重语文形态的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这一看似简单、重复、机械地备课状态,却因为肖老师全情投入地以文本为故里,与文本进行酣畅淋漓地对话、进行深入地探究和思考,而使这一过程变得妙趣横生、荆棘丛生。肖老师不仅读文本,也读专著,每堂实录里都有肖老师对文本和知识点的相应的链接,而这些内容是教参或网上涉及的浅显的资料所不能触及的。如在上余光中的《假如我有九条命》时,许多老师都会横向延伸到他的《乡愁》,但肖老师却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延伸到余光中的行文风格“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头脑与心胸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独特的散文路径。他渊博的学识,总是掩饰不了天真性情的流露。他雄健的笔触,发现的常常是生命和智慧的秘密。他崇尚散文的自然随意……”使学生对余光中其人、其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辐射、挖掘随处可见。肖老师的浅是一种空瓶心态,不断的吸纳、汲取、采撷真知,将课堂当作一次磨炼、挑战,将备课当作自我的突破和成长。
“浅浅”是稳准的直击命脉,反复研读,不旁逸斜出。真理的永恒在于神的震慑而不是形的绚目。肖老师的课没有“商人”的夺人眼球的投机取巧,而是一个“匠人”的坚守和提升。拨开虚幻的面纱,经住时光的流洗。肖老师的课才是真语文,他对每篇文章的解读极具文本意识,注重词句的揣摩,同时又不忘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情和反馈。如《一双手》现在读来文学价值并不高,又被放在了苏教版的九年级,许多老师往往弃之不用。而肖老师却独具慧眼的发现了它的文体价值和时代价值。“文章很短,典型的20世纪那个火热年代里的报告文学气质。那时的手、有信仰、有激情、有干劲、有力量,不畏艰辛、乐于奉献。”从报告文学入手,品味“平中深藏的奇和小中潜藏的大”。让学生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有了更形象直观的认识,并通过反复的研读教学中被我们所忽视的文本的人物对话,对人物的性格特点、人格魅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用对文字的体验来感染学生,而不是透过我们老师简单的话语来传达人物的朴实和伟大。肖老师的浅是一种睿智,真正在寻找语文的核心和本质。
“浅浅”是务实、求精,追求学生能力的提升。语文学习存在大量技巧和知识点的传授,而不仅仅是感性的体验。但我们往往在脱离实际阅读体验的情况下,机械、死板的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例如教授《沙之书》时,肖老师提到其对单元重点“虚构”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理解,“看过许多教学设计,不外乎 沙之书 的特性与象征意义,小说中虚构与真实的关系探究这几个环节。这一课,语文老师的教学内容几近相同。我所能做的,就是整合与优化,让课堂更干净,让线条更明朗。”一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却因为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对教学方法的把握,使效果天差地别。
3、《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教师读后感
今天有幸拜读肖老师《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一书,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特别关注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走进肖老师的课堂,心灵受到了震撼,听肖老师的语文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他像一位诗人,他的课就像一首诗,走进他的课堂,就像走进了一种唯美的境界。肖老师的一些话使我感受颇深,他说“读得要深,要钻研,教学,则是学会深入浅出。任何一种轻视,都会让你丧失教学的灵感和激情。对阅读敷衍,就是对教学敷衍。”他恭恭敬敬地像孩子一样地大声读书,文章很短,他却读得很长很长,读每个字,每个标点。找好切入点,教孩子们学语言学表达,遵循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学习语言的途径。
肖老师的课自然,轻松,简洁,有效。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千锤百炼。这千锤百炼,是对语言文字字斟句酌的咂摸品味,是对小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准确约估,是对课堂教学目标的不偏不倚的笃定,是对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一以贯之的肯定,是对语言积累与运用的有机结合,是对课堂生成重要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对学生主题定位坚定不移的捍卫。
肖老师把最艳丽的一朵朵语文之花悄无声息地开在了孩子们的心田。从找写花的词语,从给课文插图找茬,从“奇特”和“奇丽”,到最后的“花的'梦”,肖老师贴着文本和学生聊,依着文本教学生读,不紧不慢,看似浅浅地教,却是深深地悟。由人到花,由花到人,没有灌输,没有牵引,就这样人花合一了,这就是知识的迁移,更是情感和生命的迁移。实在叹服肖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语文教学哲学。
联系自己的语文课堂,深感惭愧,我们也懂得关注文字本身,通过朗读来触摸文字,把握情感,分析主题。都会要求学生上课声情并茂地朗读。我们甚至有板有眼地要求学生:一读字音二读节奏三读情感,但在我们“预谋”好的课堂节奏中,在我们有条不紊的进程中,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学生对文字的情感把握,好像只能靠学生的意会了,我们实在无法言传,于是,文字敏感度高的学生,貌似意会了我们要传达的感受,于是声情并茂的演绎了我们的期待,而有一部分学生,好像只能在群体的朗读中感受到似是而非。课堂上呈现的是支离破碎的一个一个环节,缺少了肖老师这样让人舒服的行云流水。自然而然的推进到下一个环节,毫无做作之嫌。我想这更多的源于名师灵动的语言,源于他们深厚的积累,更源于时时刻刻对课堂的研究。
细究肖老师的教学,方法似乎极易模仿,但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的切入似乎又是不那么可以复制和模仿的。也许我们可以学会他这堂课的教法,下堂课可能就捉襟见肘了。全因为自己对文本,对如何让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点的思考、钻研还不够。肖老师的浅浅是实效,是教学中的高效与严谨。
4、《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读后感
去年,在参加“省陪”计划时,我见到了吴忠豪教授本人,他的讲座使我耳目一新,眼前一亮。我明白了为什么语文老师“出力不讨好”,懂得了语文老师应该干语文该干的事情,清楚了语文成绩不佳的原因。于是,我开始咀嚼他讲座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每一个例子。于是,我开始购买他的书籍,仔细品读。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是我近段时间一直在读的吴教授的书。这本书从“语文要用课文来教语文”“围绕课程内容选择教学目标”“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基于目标的习作教学设计”四个章节讲解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这本书是2010年秋季“国培计划”中的12个研讨课例,这些课例是老师们最关心的课堂热点问题。是由学员们提出,在吴教授的指导下由学员们自己解决。
从这本书中,我懂得了,课文只是教语文的材料,就像叶圣陶老人说的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语文课就是用课文这一“载体”或者“例子”来教学生学习语文。
从这本书中,我还读懂了什么是“集体的力量”。比如第一章的第一节“理解”与“运用”并重的阅读教学,他们提出这个问题,开始主题研究,先定一位老师基于个人的教学经验设计教学内容,再团队研讨,在研讨的基础上,做课的老师在设计教案,上课,然后再研讨,在实践与反思的基础上再上课,再点评。在每一次的研讨、上课中,吴忠豪教授都亲自精细指导。在这样的团队中,他们既分工细致又合作紧密,这样的“集体力量”既紧张而又不忙乱,每一位学员都参与其中,收益较多。这就是使我想起我们的老祖宗总结下的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线多搓绳挑千斤。团结就是力量。
我就在想,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如果我们能这样组成一个个由专家带领的团队,把每一课都这样研讨,实践,反思,再实践,那么我们每一位老师成长该多快呀!我们的课堂该多么得精彩呀!我们的学生该多么的受益呀!但是,诸多的原因不能如愿,不过,我们办公室的老师在集体备课时能完成一些内容。
5、《别了语文课》的读后感
读了《别了,语文课》这篇文章后,我又重新认识到了国语是那么的丰富,那么的有趣。可以让人读到痴迷的程度。
一个叫陈小允的学生,他很不喜欢上国语课。听到妈妈说要移民到中美洲后。他很开心。可当他知道移民后,从此就要忘记自己的母语,他又感到非常伤心。在临走前,老师和同学的热情、关怀使他永远忘不了自己的祖国。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发现国语不仅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还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国语一直陪伴着我们长大,还传递给我们各方面的知识,让我们掌握了学习的许多方法,如果碰到难题,还可以自己去找答案,自己理解。国语也让我们知道了读书的种种乐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国语,将来就可以在社会上很好地发挥出自己所拥有的知识。
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关于一个文盲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学习国语,结果成为了一位小说家。我看完这篇文章后,我非常敬佩这位叔叔。他虽然以前不识字,可是他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又恢复了他该有的知识。
读《别了,语文课》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书,只要你读得懂,能理解,就什么都会了。
6、《别了语文课》的读后感
我今天读了何紫写的《别了,语文课》。
文章透过语文课这样一个小小的窗口,彰显了中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与魅力,也让我看到了涌动在孩子心头的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其深层的含义更在于教育我们,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到可贵,不能拥有时才懂得珍惜。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想:“我们中国汉字、中国语言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虽然现在学起来有点难,但是,等到我们真正要离开它的时候,才感到与中国语言、文字有分不开的情缘。无论我们当初是喜爱它,还是讨厌它,在分离的时候,才知道它在我们的心里扎了根。我们将来不管生处何地,都不会忘了它。
我把这篇文章乍读下来,让我想起了都德的《最后一课》,尽管文章的背景不同,所不舍的母语相异,但其中的爱国情结,对母语的眷恋却如出一辙。
7、《别了语文课》的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许多文章,但是,令我深有感触的是这篇文章,《别了,语文课》。这是我从同步阅读《走进书里去》里读到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作者何紫在上小学时经历的事情之一。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自从她第三次默书不及格后,他们班班主任张先生就更加重视何紫的学习了。也把她从第四排调到了第一排,以后,她就无法再在语文课上做小动作了。
有一次,何紫突然知道他们一家要移民到中美洲去,再也不回来了,而且,一个月后就要走了。她以为她可以不再上语文课,也不用再默书了。其实,我也不喜欢语文课,什么重要内容,文章体裁,词语解释,标点符号。但是,一听到妈妈说语文学不好就上不了初中,所以,我就要好好学习。
没想到,何紫的语文越来越好。默书也有很大的进步,从以前的三十分到了现在的一百分。她越来越舍不得她上的这所学校。
要是,我也能像何紫这样不断的进步,那该有多好啊!
8、《别了语文课》的读后感
“陈小允不喜欢默写,讨厌语文课。当他知道要移民去中美洲而不要学语文时非常开心,因为不用默写了。有一天,老师把他叫到身边,没有责骂,却表扬陈小允默写的'进步,并送给他一本《怎样学好语文》的一本书。他一口气读完后,就喜欢上了国语。当陈小允默写居然能得100分时,他却要离开这所学校了……”
这是何紫写的《别了,语文课》这篇文章中的一个片段。我读了以后,对“珍惜”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陈小允不喜欢语文的时候,不用去中美洲,而当他喜欢上语文课时,偏偏再也没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语文课了。我真是替他惋惜,想想生活中的许多事不也都是这样吗?拥有的时候从不珍惜,使劲挥霍,待到失去之时,才觉得那是何等的可贵。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拥有:一花一草,一树一叶,成功失败,孤独热闹,亲情友情……可我们从不满足,拥有一块砖,想要一栋房,拥有一杯水,想要一条河,拥有一片叶,想要整个森林。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在梦中见到上帝,他问上帝:你觉得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上帝答道:他们讨厌童年,急于长大,而后又渴望返老还童:他们牺牲自己的健康换金钱权利,当失去健康后又用想用金钱来买健康。是呀,健康而贫穷的人想得到金钱,而体弱多病腰缠万贯的人却只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春去春会再来,花谢花会再开,然而,拥有的东西不知道珍惜,失去以后有后悔莫及。一个盲童多么渴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个肢体不健全的人多么希望能够像正常人那样尽情奔跑。当我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学习的时候又想学“坏小子”霍尔顿,总想跑到悬崖边的麦田上偷偷玩耍。在失去之前,珍惜拥有,把握今天,让人生的笔记上,写满收获,而不是后悔。请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吧,不要总是到了失去了才觉得珍贵。
阳光雨露,鸟语花香,公平给予我们每一个人,欢乐喜悦,烦恼忧愁,也都是人生的一种体验。珍惜拥有的时间,善待生命的每一天,我们才会无怨无悔,珍惜拥有的机遇,往往幸运的每一瞬间,我们将创造奇迹。珍惜人生中前进的每一个脚印,我们的旅途充满光辉!
9、《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读后感
转眼当小学教师已有近六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六年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可就语文学科教学我依然有许许多多的困惑。我经常反思自己: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假期到书店去买书,看见这本书的书名,我就立刻买下。回到家就迫不及待的打开看。书中有理论,有事例,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首先,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是有思想的`教师。所谓有思想,就是有自己的信念,有语文教学追求目标。任何一种教学行为都体现着一种理论或理念,不管行为者自觉不自觉。我需要不断提示自己在语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自我学习,提炼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其次,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是善于积累、习惯自我反思的教师。这里的“善于”和“习惯”两个词不容易做到,都需要下些功夫,而这正是优秀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所谓“善于”,指不仅注重积累,而且“会”积累,会用自己的眼光识别有价值的东西,并将之熟记在脑海中。所谓“习惯”,就是已经成为一种自觉,只要上课,之后都会“回想”“总结”其中的优劣得失,坚持那些合理、有效的行为,修正那些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做法。
本书还对一些具体的课型做了简要介绍,比如说如何上好作文课,让复习课更有效率等等,这些具体的建议,让我觉得学起来很受用,不是空空的理论,这些实际的问题正是我所苦恼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教学的智慧,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借助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使其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形成健全人格,为将来持续发展储存能量。
书的最后告诉我们,要做有思想的语文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了解语文课程的过去,展望语文课程的未来发展动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钻研,做到常教常新,善于及时不断的反思,在语文课堂上做到不一样的自己,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才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老师。
在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的路上我一直在努力着,努力着。
10、《写给语文老师的书如何教出精彩的语文》读后感
最近这几日断断续续地在读台北大学教授廖玉蕙女士的《写给语文老师的书》,她那感性的而又不失哲理的语言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其中《承认人有未尽之处》一文中讲到了这样的一则小故事:我在发试卷时,本来打算让最高分的三位同学将试卷转给大家传阅、观摩,当询问同学时,同学们恶作剧地将班上只得45分的同学推荐给了我,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害得那位低分的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出丑。之后,我深深自责,一整天都心事重重,为自己的粗疏地暴露了学生的低分而惶惑不安。次日清晨,凑巧又碰到了那男生,我鼓起勇气呼唤学生为前一天的失当举措致歉,我的真诚,获得了男孩阳光般的微笑,并笑着回应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下学期一定会考好。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几年前教过的翼,翼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跟着父亲,父亲再娶后一直跟爷爷奶奶住。翼的文笔不错,很细腻、很婉约,我很欣赏她,常将她的日记在课堂里高声朗读出来。这让翼非常感动,她觉得我是她的知音。因此,只要写人的文章,她必定写我,表达对我的感激、喜爱之情。正因为如此,有一次,我竞有点得意忘形,在无意中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伤害了她:那天课上,我正与同学们在交流复习期间如何合理按排好在家的时间,当几个同学发言后,翼也举起了手,站起来交流:“我们还要在家少看电视,多挤时间看书、作业。”说到电视,我突然想起,前天翼的爷爷特地给我电话:翼在家每天都看近两个小时的电视,怎么劝也劝不好,要我管管翼。想到这,凭着自己对她的'熟悉与了解,嘴巴竞不由自主地冒出这样一句话:少来了啊,据我所知你可是天天在家看两个小时的电视哦?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马上哄堂大笑,翼更是难堪,脸一阵红,一阵白的,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看到这种情形,我突然感到我不该在这种场说这样的话,然而后悔归后悔,迫于一个年轻教师的威严,我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地让那个尴尬的孩子坐下。
后来,正是由于我当时的所谓教师威严,导致这个孩子在我面前不再像以前那么活泼,也不再总缠着我说个没完没了,平时的微笑也只是限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礼貌。
廖教授说:伟大的先哲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圣人,然而孔子做错了事,总会主动向别人认错,更何况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人难免有未尽人之处,错了就要主动的道谦.很多时候因了谦意,便得到了宽容和理解。
现在读来,真是极为受益!
最近这几日断断续续地在读台北大学教授廖玉蕙女士的《写给语文老师的书》,她那感性的而又不失哲理的语言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其中《承认人有未尽之处》一文中讲到了这样的一则小故事:我在发试卷时,本来打算让最高分的三位同学将试卷转给大家传阅、观摩,当询问同学时,同学们恶作剧地将班上只得45分的同学推荐给了我,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害得那位低分的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出丑。之后,我深深自责,一整天都心事重重,为自己的粗疏地暴露了学生的低分而惶惑不安。次日清晨,凑巧又碰到了那男生,我鼓起勇气呼唤学生为前一天的失当举措致歉,我的真诚,获得了男孩阳光般的微笑,并笑着回应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下学期一定会考好。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几年前教过的翼,翼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跟着父亲,父亲再娶后一直跟爷爷奶奶住。翼的文笔不错,很细腻、很婉约,我很欣赏她,常将她的日记在课堂里高声朗读出来。这让翼非常感动,她觉得我是她的知音。因此,只要写人的文章,她必定写我,表达对我的感激、喜爱之情。正因为如此,有一次,我竞有点得意忘形,在无意中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伤害了她:那天课上,我正与同学们在交流复习期间如何合理按排好在家的时间,当几个同学发言后,翼也举起了手,站起来交流:“我们还要在家少看电视,多挤时间看书、作业。”说到电视,我突然想起,前天翼的爷爷特地给我电话:翼在家每天都看近两个小时的电视,怎么劝也劝不好,要我管管翼。想到这,凭着自己对她的熟悉与了解,嘴巴竞不由自主地冒出这样一句话:少来了啊,据我所知你可是天天在家看两个小时的电视哦?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马上哄堂大笑,翼更是难堪,脸一阵红,一阵白的,人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看到这种情形,我突然感到我不该在这种场说这样的话,然而后悔归后悔,迫于一个年轻教师的威严,我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地让那个尴尬的孩子坐下。
后来,正是由于我当时的所谓教师威严,导致这个孩子在我面前不再像以前那么活泼,也不再总缠着我说个没完没了,平时的微笑也只是限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礼貌。
廖教授说:伟大的先哲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圣人,然而孔子做错了事,总会主动向别人认错,更何况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人难免有未尽人之处,错了就要主动的道谦.很多时候因了谦意,便得到了宽容和理解。
现在读来,真是极为受益!
11、《我的魔力语文课》读后感
这次阅读何捷老师的这本书,只是觉得阅读越新奇,总能找到何老师教学的独到之处,让人不自觉地为之点赞。我也总有一种猎奇心理,希望能找到自己可取之处,立马搬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一、看图写话,重在细微
说来自己曾经还教过三年的一年级,现在想想连一个看图写话都没有教好,还真是惭愧。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一年级的水平总是引领孩子观察图画上的人物都在做什么,及其做事情的结果怎么样。学生叙说语言也是直白简单、空洞乏味。看了何捷老师“看图写作的杀手锏”这篇文章,真是让我脑洞大开。一个图画背后竟然有这么多可挖掘的信息,但是需要仔细观察,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才能写出一篇具体生动的看图写话。作为老师,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上的各种事物,更应该深入带领学生分析每一个表征现象背后可能反应出来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会有思路,有自己的想法。
二、人物描写,主抓特点
小孩为什么写人物类作文容易千篇一律,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呢,因为学生没有仔细观察,抓住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特点来写。何捷老师方法,所谓“慢一点,快一点”就是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能抓住主要特征来写。就如《翠鸟》这篇文章主要抓住翠鸟的颜色这一主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所谓“少一点和多一点”,就是描写特征应少而精,多一点抓一处特征写具体、形象,写人当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把一个点写精彩了才好。
三、古诗词教学,重在听读
读完这一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不实用,至少目前阶段对我来讲是没用的。也许这就是何捷独特的风格吧,自己是上不出这样的课堂的。虽然这样教学理论是基于古代“不加琢磨”般学习模式,重视学生记忆功能,提升学生课堂注意能力、模仿能力,各方面提升了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难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听,一遍一遍地听,听得目的不同,但是学生真得能快速记忆?真得能觉得有趣?真得能赏析古代寓言平仄之美吗?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要求很高,至少小学阶段很难做到。
四、“小百字”到“大部头”这路有点难
何老师班级学生三年级每天能写两三百的文字,四年级上半学期就能整本书写作了。不说我们学校三年级学生能力水平怎么样?就说四年级学生每天能写个两三百字的文字么?貌似也很难,不得不吐槽一下差距。
曾经当学生刚上三年级时候,我尝试想让学生记日记,不规定字数,当我咨询家长意见的时候,大家一致都觉得好难。刚踏入三年级学生让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排比句式时候,竟然还是一年级的水平。如果让写日记,学生不得痛苦死。知识链层级水平地断接,自然而然导致了三年级学生写作入门基本水平不高。
曾几何时,有意测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竟然也让我觉得失望。我以调换座位为由,开展了一次很有趣的抽签选座游戏,学生心理期待和后来心理变化,学生自己感触很深,但是只有一部分学生能细致描写,其他学生只是徒于其表而已。
需要仔细思考该如何提高孩子的习作水平?我抓课外阅读,每天读书,只是为了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可是在运用方面还是不多。很多时候讲究输入和输出对等,只有积累的语言被灵活运用了才会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在以后教学中,应重视习作练习,创造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氛围,让学生有话可写。
五、“每日报评”也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每天从报纸上剪裁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贴在作文本上,写下自己的感受及其评论。我挺赞成这种方式,既促进了学生阅读,又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有所感,有所思索。这种活动开展还真是不错,适合高年级采纳。
只不过现在家家户户报纸都少了,又有多少学生每天会读报纸?只不过是每天看手机而已。其实,可以让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或者事件,写出自己感受即可。
从名师思想里解读,从实践经验里取经,只为了寻求自身教学发展,愿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自己能一直努力下去!
12、《别让语文课变味》读后感
今天,我拜读了一篇文章——《别让语文课变味》,文中写到:那是一堂教研课,有近百人参加听课研讨,而且是在崭新的多媒体教室里进行,学生们既紧张又激动。
学习的课文是《三个太阳》,课前教师依照常规布置了学生预习,通读课文,解决字词,了解课文的主体内容。
新课开始,教者便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解决生字新词,并让学生走上黑板帮出错的同学纠正。接着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课文所描写的地点是哪里?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南极。然后教者又问:你们对南极有什么了解呢?因为课前做了准备,加之这是一所近郊中学,有部分学生有接触网络的机会,所以有个别学生便举手发言,介绍南极有关知识,在教师追问其信息来源时,学生便自豪地说是从网上找来的,引起部分农村教师的一阵赞叹。在此基础上,教者便开始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们介绍起网络上的“南极”。从南极的美丽风光到南极的有趣的动物,从南极的'工作生活到中国和其它国家的科学考察站,南极的运输工具介绍,还有电影片段“‘大力神 飞机的起降”等课件全部播放结束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回到课文中,让学生了解、讨论“南极精神”和“三个太阳”的含义,但因学生对课文还未能充分阅读,另之时间匆忙,以至于本节课的任务未能完成,学生也未能就“三个太阳”和“南极精神”作进一步的讨论。听完这节课,我只感到一纸空文两手空空……看完这篇文章,我掩卷沉思: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为语文课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条件。在教育界加快普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好形势下,语文课教育以尽可能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借课件的屏幕展示,创设情境,使语文课变得好看、直观、生动,扩大课堂容量,增加知识密度,节省板书时间,使学生享受文、图、声、像多种情境的赏读情趣,提高了阅读效率。但从当前语文公开课来看,大多采用多媒体课件,整堂课看到的眼光缭乱的图文,充满耳鼓的点击鼠标声。课堂上缺少了交流,缺少了思维的碰撞,有的只是被动地接受倾听,教师成了“放映员”,以现成的音像束缚了学生的丰富联想和想象。
在案例中,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现代化,课堂信息量大,课件让人耳目一新,带给学生强烈地视听冲击,引起多种感官的兴奋,但其占用课堂时间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和运思动笔,时间达十多分钟,且展示的内容多而旁杂,而本节课学生对“三个太阳”、“南极精神”的理解都未能讨论清楚,课堂上看课件,听音乐,有声有色,热热闹闹,但课后却如过眼烟云,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语文课变成常识课、地理课。基于上述现象,我们便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语文归根到底语言实践,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最后必须落实到语言文字上,多媒体技术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切不可本末倒置,而应更多地本着高效、有用、经济的原则,根据学生学情、文本内容及校情,从实际出发,适应实际需要,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文化娱乐活动发挥其效能,使语文课充满“语文味”。我真想说:多媒体,爱你要“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