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1、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现在对于教育,人们常常提到的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到底是怎么样的,恐怕每一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是重点都是一个,那就是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我们学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指引下,不断摸索着具有国际部特色的小班化素质教育!这个四月我们全体老师有幸共读了黄全愈博士所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下面我将结合书中的一个案例,谈一谈老师的责任感
每一个人都会有缺点,老师也会有他所不知道的知识,在我们中国的教育环境中,似乎许多人都认为老师应该知道他所教学的专业的所有知识,似乎我们老师自己也认为自己在学生面前不能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地方,这本书的第45业就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作者的儿子和同学遇到了一个不敢于承认自己有知识盲点的自然科学老师,两个孩子为了证明这位老师不够有“料”,设计让老师露出了自己的.缺陷。这个案例触到了我的心里,在一次科学课上,我带着三A班的学生去生物园观察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不同特点,首先大家观察地上的小草,生物园里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草,一会儿有同学就问我不同野草的名字,由于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没有考虑到要去查查这些野草的名字,很多我都回答不上来,就直接告诉同学们:“老师也不知道!”面对我的不知道!孩子们有点失望,也无意说出了一句“原来老师有这么多不知道呀!”。学生无意的一句话,我却记在了心里,后悔自己没有准备好!
无独有偶,接下来同学们来到了一棵开着火红火红花朵的大树前,同学们都认真观察树的各种结构,这个时候有学生对落在地上的花朵感兴趣了,我就顺便给同学们介绍了花朵的结构组成。每一位同学都听得非常认真,这让我很自豪!这个时候有同学问:“老师这叫什么花啊?”,这个时候我觉得空气凝住了,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而刚刚学生说的“老师也不知道啊!”回响在耳朵里,正当我犹豫着要不要说不知道时,梁永毅说这叫红樱花!我想都没想就直接附和他的答案!这件事让我一直都无法放下,一位老师最重要的是要严谨,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一定要是正确的,不能误导了学生!(读后感 www.xindetihui.net)我想那天的课让我终身都不会忘记!
看了这本书的案例,感受到面对自己的不足,最重要的不是遮蔽起来,是去解决!如果不敢于直接承认,我们可以巧妙的运用教育机智!比如我们开展生物角活动时,学生带来的植物有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就问我,我也会有不知道的。这个时候我会对学生说:“老师忘记了这种生物叫什么名字,我们一起查一查。”然后立刻带着孩子查资料,解决问题!当我们一起查资料找到答案时,我感受到孩子也很开心!然后对学生说:“以后大家也要学会面对问题时,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什么都问老师,自学能力对你的一生是最重要的一种技能!”这不仅解决了问题,也没让学生对自己失望,还对学生开展了德育教育!
2、《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现在对于教育,人们常常提到的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到底是怎么样的,恐怕每一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是重点都是一个,那就是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我们学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指引下,不断摸索着具有国际部特色的小班化素质教育!这个四月我们全体老师有幸共读了黄全愈博士所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下面我将结合书中的一个案例,谈一谈老师的责任感
每一个人都会有缺点,老师也会有他所不知道的知识,在我们中国的教育环境中,似乎许多人都认为老师应该知道他所教学的专业的所有知识,似乎我们老师自己也认为自己在学生面前不能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地方,这本书的第45业就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作者的儿子和同学遇到了一个不敢于承认自己有知识盲点的自然科学老师,两个孩子为了证明这位老师不够有“料”,设计让老师露出了自己的缺陷。这个案例触到了我的心里,在一次科学课上,我带着三A班的学生去生物园观察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不同特点,首先大家观察地上的小草,生物园里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草,一会儿有同学就问我不同野草的名字,由于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没有考虑到要去查查这些野草的名字,很多我都回答不上来,就直接告诉同学们:“老师也不知道!”面对我的不知道!孩子们有点失望,也无意说出了一句“原来老师有这么多不知道呀!”。学生无意的一句话,我却记在了心里,后悔自己没有准备好!
无独有偶,接下来同学们来到了一棵开着火红火红花朵的大树前,同学们都认真观察树的各种结构,这个时候有学生对落在地上的花朵感兴趣了,我就顺便给同学们介绍了花朵的结构组成。每一位同学都听得非常认真,这让我很自豪!这个时候有同学问:“老师这叫什么花啊?”,这个时候我觉得空气凝住了,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而刚刚学生说的“老师也不知道啊!”回响在耳朵里,正当我犹豫着要不要说不知道时,梁永毅说这叫红樱花!我想都没想就直接附和他的答案!这件事让我一直都无法放下,一位老师最重要的是要严谨,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一定要是正确的,不能误导了学生!我想那天的课让我终身都不会忘记!
看了这本书的案例,感受到面对自己的不足,最重要的不是遮蔽起来,是去解决!如果不敢于直接承认,我们可以巧妙的运用教育机智!比如我们开展生物角活动时,学生带来的植物有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就问我,我也会有不知道的。这个时候我会对学生说:“老师忘记了这种生物叫什么名字,我们一起查一查。”然后立刻带着孩子查资料,解决问题!当我们一起查资料找到答案时,我感受到孩子也很开心!然后对学生说:“以后大家也要学会面对问题时,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什么都问老师,自学能力对你的一生是最重要的一种技能!”这不仅解决了问题,也没让学生对自己失望,还对学生开展了德育教育!
3、《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是老师规定的必读书目。五年过去了,再翻阅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作者在中国的大学读过书,教过书;也在美国的高校读过书,教过书。他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为副题,从他年幼的儿子矿矿在美国所受的教育与在国内的教育相比,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本书将他直观的所见、所闻、所思给记载了下来,在一种质朴的文风当中向读者贡献出充实的内容,无论对于教育工作者,还是关心孩子的家长这部书都值得一读。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作者从儿子矿矿的经历开始说起,儿子三岁时,作者出国读博士。也是在那个时候学国画,后来收到了妻子寄来的一副画,画的是竹子。作者的同事和老师不敢相信是他画的。后来孩子也跟着去美国了,学校让孩子亲历市场经济,矿矿和同学成立了绘画公司,最后赚了50美元。矿矿五岁的时候,把他送到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谁料,去了五次就不想去了。原因:“老师根本不教绘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都不管。这点道出了美国老师的教育理念,再说说孩子,美国孩子在画完画后,是从来不问“像不像的,只问“好不好?”也只有在他们认为好的时候,才问“好不好?”如果他们自己认为不好的,一扔了之。
问“像不像”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都会习惯性地以“像不像”来要求自己,生活中也时时以“像不像”来评判做过的事。而美国老师只出了一个主题,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五花八门的“一塌糊涂”的画,评判的标准是“好”与“不好”。我们的教学主要以“定向思维”为主,从黑板——学生眼睛——复制,而美国主要是形象思维,用心去学。所以从绘画方面来讲,眼睛里的画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才是有创造的画。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关键是采用何种方式。而且创造性不能教。创造性只能培养。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她需要环境。所以,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应该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二、到大学阶段才做学问吗?
在中国,通常的认识是,研究是属于高级科研人员的.事。研究能力也不是人人都有的,独立研究,应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之后,并在研究能力逐步完善后才能进行。因此,大学四年本科毕业后,如果考上了研究生,那才开始研究。而在美国。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要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因为许多美国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
作者的儿子矿矿从二年级就开始进行研究。他的老师要求:“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经过去公用图书馆借阅材料,他完成了他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他的论文含有四个标题:1、介绍2、蓝鲸吃什么?3、蓝鲸怎么吃东西。4、蓝鲸的非凡之处。在五年级的时候,写了一片研究卡通画和漫画的文章。二年级的论文主要是侧重整理资料,但是,孩子从决定题目,到从十几本中发现对研究有用的资料,再着手写文章,这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更有价值。
五年级时候,矿矿的研究就从简单的材料整理进入到问题研究了。他根据自己兴趣点漫画和卡通画,提出了卡通画和漫画未来发展的见解。尽管他的老爸评价说研究散乱,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但是创新意识和独立意识,是显而易见的。
七年级,矿矿独立完成了“百分之百“的科学研究。研究什么?左思右想后,课题很异想天开。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这个课题太离奇,太出格。关键是怎么研究?他选择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设计了几种方法:第一阶段训练小老鼠钻洞,第二阶段,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不通,右边的洞可以吃到食物。最后提供结论的阶段。他的结论很精彩。他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他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他最后十页正文附加三页分析表格。从头到尾的叙述,分析有条有理。
4、《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先前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不太喜欢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
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等等等等。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
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5、《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读了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自己的心似乎一下子被什么触着一样,惊诧地发觉美国的素质教育原来是这样,于是又饶有兴趣地翻看一些有关于中美教育差别的文章,对美国教育总的印象是:美国的学校,固然不赞成向学生进行“知识填鸭”,但也不能简单地看成只重视向学生传授谋生求知的实用技能。而是尽可能地提供一个对所有人平等开放的、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自由、宽松、多元的环境。如果说中国古人的见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美国的做法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育者也手把手地示范传授怎么捕鱼,却更重视创造一个宽广辽阔、有风有浪的渔场,让被教育者自己从实践中学会怎么捕鱼。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而在美国的学校的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这使作者甚为不满,竟然让儿子退出了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后,他又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上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练混为一谈,结果使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模仿能力,但欠缺创造力。“好不好”,强调的是创造能力的问题;“像不像”,强调的是模仿能力的问题,显而易见,缺少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作者认为,教与练是不同的,“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我们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各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师生间要建立相互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另外,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上多组织一些能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是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增加活动时间,并让他们来组织安排,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官半职,让每个学生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班级的图书角查找资料等;利用电脑网络设计图画、个人介绍、数学小报等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空间。
6、《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在快乐的新年里读了一本书,《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里有几句话让我觉得有莫大的触动,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中华民族、发人深省的一大困惑?作者是一个成长在中国教育制度下的人,但是是在美国教育中取得成功的留学美国的博士。他对与美国与中国的教育都有着很深的思考与体会。我自己是一位美术新教师,有的时候作为艺术出身的我,崇尚的确实是美国教育制度的开放与和谐,自然先进。但是有的时候再看看中国,确实是庞然大国,不但是国情的不符合,而且人情更是有一大段时代差距与素质距离。所以美国的教育完全套用的话也不适合中国的。但不是完全不能借鉴,我们因该把他们好的地方运用,还需要带有自己的想法。一位的借鉴哪就是失败。国人啊国人。差距啊差距。
作为美术老师,我更需要的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本书作者说到: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实际上“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
有个小故事中说作者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到了美国之后,作者把富有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这一句好不好让我感受到了差距。一种新的模式不知道我能否运用。中国教育能否接受。
他的好不好就是在说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打多数的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我们姑且不去评价老师什么都不教对不对,但中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的确存在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对与创造性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新教育者,不能厄杀学生的创造性,也不分好坏的“爱”,应该加强适当的引导,这就取决于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专业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素质。
7、《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是老师规定的必读书目。五年过去了,再翻阅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作者在中国的大学读过书,教过书;也在美国的高校读过书,教过书。他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为副题,从他年幼的儿子矿矿在美国所受的教育与在国内的教育相比,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本书将他直观的所见、所闻、所思给记载了下来,在一种质朴的文风当中向读者贡献出充实的内容,无论对于教育工作者,还是关心孩子的家长这部书都值得一读。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作者从儿子矿矿的经历开始说起,儿子三岁时,作者出国读博士。也是在那个时候学国画,后来收到了妻子寄来的一副画,画的是竹子。作者的同事和老师不敢相信是他画的。后来孩子也跟着去美国了,学校让孩子亲历市场经济,矿矿和同学成立了绘画公司,最后赚了50美元。矿矿五岁的时候,把他送到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谁料,去了五次就不想去了。原因:“老师根本不教绘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都不管。这点道出了美国老师的教育理念,再说说孩子,美国孩子在画完画后,是从来不问“像不像的,只问“好不好?”也只有在他们认为好的时候,才问“好不好?”如果他们自己认为不好的,一扔了之。
问“像不像”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都会习惯性地以“像不像”来要求自己,生活中也时时以“像不像”来评判做过的事。而美国老师只出了一个主题,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五花八门的“一塌糊涂”的画,评判的标准是“好”与“不好”。我们的教学主要以“定向思维”为主,从黑板——学生眼睛——复制,而美国主要是形象思维,用心去学。所以从绘画方面来讲,眼睛里的画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才是有创造的画。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关键是采用何种方式。而且创造性不能教。创造性只能培养。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她需要环境。所以,对于我们老师而言,应该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
二、到大学阶段才做学问吗?
在中国,通常的认识是,研究是属于高级科研人员的事。研究能力也不是人人都有的,独立研究,应有丰富的基础知识之后,并在研究能力逐步完善后才能进行。因此,大学四年本科毕业后,如果考上了研究生,那才开始研究。而在美国。美国的学校从小就鼓励孩子做研究,要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因为许多美国教育工作者相信“做研究”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知识和实践中的知识。
五年级时候,矿矿的研究就从简单的材料整理进入到问题研究了。他根据自己兴趣点漫画和卡通画,提出了卡通画和漫画未来发展的见解。尽管他的老爸评价说研究散乱,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但是创新意识和独立意识,是显而易见的。
七年级,矿矿独立完成了“百分之百“的科学研究。研究什么?左思右想后,课题很异想天开。测试小老鼠的决策能力?这个课题太离奇,太出格。关键是怎么研究?他选择用食物引诱老鼠钻洞。设计了几种方法:第一阶段训练小老鼠钻洞,第二阶段,让老鼠知道左边的洞不通,右边的洞可以吃到食物。最后提供结论的阶段。他的结论很精彩。他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他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他最后十页正文附加三页分析表格。从头到尾的叙述,分析有条有理。
8、《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先前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不太喜欢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
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等等等等。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
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中国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9、《美国的素质教育》的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国的素质教育》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近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厌倦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10、《美国的素质教育》读后感
对于《美国的素质教育》一书早有耳闻,也略读过一些片段,觉得有思考和借鉴的价值。全书一共有十部分组成,再加上一个引子和一个后记。每一节都剖析了一个问题。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在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作者认为,创造性是“创”与“造”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因此,创造性或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教”是指“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正像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也是无法从a传到b的。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所以作者的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二、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美国人从小教育孩子: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中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什么?在一张记名选票上投自己的赞成票很难,难就难在实现内心的飞跃!“如果连你都不相信你自己,谁还敢投你的票呢”。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三、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限制的只是把老师个人的观点作为“对”或“错”或者“是”或“非”的判断标准。因此,如果老师一定要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必须声明是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企图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
四、要不要惩罚孩子?
“美国是个法制社会。法律条文摆在那里,没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你不要犯错误,有的只是照章办事的人员。”我们国内有一个理论是:“在学生犯错误的内在念头刚刚萌生,但还未变成外在的行为之前,就在及时加以制止。”但是,美国学校的惩罚制度,允许孩子在走上社会以前有犯错误的经历,有了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经历,才有可能在将来不犯或少犯错误。”
总的来说这一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一样让人觉得亲切,不要以为是本小说,其实记的全是真实的生活。作者既是一个父亲又是一个教育家,他用边叙事边议论的形式,以小见大的方法,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书中描述的是美国的教育情况,对照的是中国的教育现状。正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全书说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例却说明了一个个让人无法释怀的道理。使我们深受启迪。通过学习和阅读,对我的.美术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思考。
11、《素质教育在美国》的读后感
最近有幸拜读了黄全愈先生所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感慨颇多。它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为副题,从他年幼的儿子在美国所受的教育与在国内的教育相比,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其间,黄博士提到“要不要惩罚孩子”,他描述了自己儿子矿矿所经历的惩罚教育,透过美国的一些惩罚教育现象分析了美国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存在一种膨胀的自我,与人之本性共在。它表现为过分的自负和过多的自我中心。
与亚洲一些国家的孩子相比,美国孩子往往更开朗,更敢作敢为,而且更富于表现欲。书中有这样一部分的描写,让我叹服连连:------由美国电视老明星比利·卡斯比主持的“孩子说的有意思的话”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节目。这个节目其实很简单,在每次30分钟的'时间里,由“天才老爹”比利·卡斯比对三个四五岁或者七八岁的孩子进行现场采访。参加这个节目的孩子都是从自愿报名者中选出的,并无事先排练。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告诉比利·卡斯比他会拉小提琴。比利让他拉个曲子听听,那孩子一本正经地说:“尽管你没付钱,但我还是决定为你拉一首。”像模像样地拉了几下琴弦后,说:“对不起,昨天我的音乐老师迟到了,所以我没能学好。”然后把琴夹在胁下,鞠躬作谢幕状。比利·卡斯比风趣地说:“谢谢你!”那孩子马上接着答:“You are welcome.”直译成中文“你是受欢迎的”意译为“您是值得我为您拉琴的”。
尽管那男孩并不怎么会拉小提琴,但他表现出来的却是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自信。孩子的自信和自然流露出来的“舍我其谁”的“自我感觉良好”,让我叹为观止。脑海中不由交替凸现着这样两幅画面。
画面一:踏进三(4)班课堂,面对着一张张自我感觉良好,充满个性的笑颜,我应对的是一张神情高度严肃,脸色绝对难看的尊师之颜;随着双眉紧锁,不由计上心头,一上场便杀了个“回马枪”,给那些自命不凡的孩子来了个“下马威”。还不时琢磨着如何给这些不顺眼的孩子念道“紧箍咒”,好让他们收敛锐气,藏起傲气,不再狂妄自大。尤其是那个姓李的同学,自我感觉好极。当我高声表扬某同学朗读不错时,他则轻蔑哼哼,不屑一顾地嚷道:“为什麽不表扬我,我比他读得更好?”听!多自负呀!心头盛怒得我那容得下他如此自傲,不免劈头盖脸一顿教育,意欲浇灭那闪闪跳动得自信火花,还孩子一个“自知之明”。
画面二:三(3)班课堂里,我正眉飞色舞地在讲课,孩子们在静静地听讲。突然,有只小手举了一下,忽又垂了下来。我感觉到孩子有话想讲,便示意他站起来说。不料,孩子脸一红,头一缩,一吐舌头,不再吱声。我微笑着询问,孩子脸色忽闪着惶恐,扭捏着还是没吭声。我弯下腰,笑容可掬再探,孩子大概抵不住我盛情相邀,勉强站起,低声细语道:“老师,您黑板上的字好像写错了!”我回首细看,猛惊,果不其然,我一时手误,写了个错字,心想:真不应该呀!急忙改过致谢,并当众大赞其专注细致,能及时发现老师的错误。不料,众曰:“我们都发现的!”“那为何‘知情不报 ?”我疑曰。“我们不敢!”“有何不敢?”我惑曰。“我们以为老师总是对的。”我惊叹:“呜呼,哀哉!如此不自信。”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成绩优秀的学生对自己的成绩都不够有自信,更何况去面对那些没把握的事情呢?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我更理解了赏识教育的要义。试想我们的孩子上齤台去表演,如果表演不好,出了洋相那我们的老师与家长会如何对待“丢丑”的孩子呢?毋庸置疑,“赏识教育”将会从容接纳孩子,并激励安慰孩子,亲切地告诉孩子:“失败是成功之母”,帮助孩子尽快找回自信。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在我们的家长与教师群中,大部分的师长寄孩子于很高的期望,他们不允许孩子失败,不接受孩子的失败。一旦孩子未能如愿,便不停地责骂与埋怨,讽刺挖苦,甚至惩罚与变相体罚,所谓是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痛定思痛,牢记教训。在如此“高压教育”下成长地孩子,自然便少了一份锐气,那份美好的自我感觉已在大人的讽刺与漫骂声中支离破碎,当然更谈不上对自己有信心了。蓦然惊觉,我顿感汗颜,反省自己在赏识教育这一块的实践还未见奇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一如既往,努力实施,让孩子们在 “我能行!”体验活动中拥有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自信。
12、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现在对于教育,人们常常提到的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到底是怎么样的,恐怕每一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是重点都是一个,那就是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我们学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指引下,不断摸索着具有国际部特色的小班化素质教育!这个四月我们全体老师有幸共读了黄全愈博士所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下面我将结合书中的一个案例,谈一谈老师的责任感
每一个人都会有缺点,老师也会有他所不知道的知识,在我们中国的教育环境中,似乎许多人都认为老师应该知道他所教学的专业的所有知识,似乎我们老师自己也认为自己在学生面前不能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地方,这本书的第45业就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作者的儿子和同学遇到了一个不敢于承认自己有知识盲点的自然科学老师,两个孩子为了证明这位老师不够有“料”,设计让老师露出了自己的.缺陷。这个案例触到了我的心里,在一次科学课上,我带着三A班的学生去生物园观察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不同特点,首先大家观察地上的小草,生物园里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草,一会儿有同学就问我不同野草的名字,由于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没有考虑到要去查查这些野草的名字,很多我都回答不上来,就直接告诉同学们:“老师也不知道!”面对我的不知道!孩子们有点失望,也无意说出了一句“原来老师有这么多不知道呀!”。学生无意的一句话,我却记在了心里,后悔自己没有准备好!
无独有偶,接下来同学们来到了一棵开着火红火红花朵的大树前,同学们都认真观察树的各种结构,这个时候有学生对落在地上的花朵感兴趣了,我就顺便给同学们介绍了花朵的结构组成。每一位同学都听得非常认真,这让我很自豪!这个时候有同学问:“老师这叫什么花啊?”,这个时候我觉得空气凝住了,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而刚刚学生说的“老师也不知道啊!”回响在耳朵里,正当我犹豫着要不要说不知道时,梁永毅说这叫红樱花!我想都没想就直接附和他的答案!这件事让我一直都无法放下,一位老师最重要的是要严谨,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一定要是正确的,不能误导了学生!(读后感 www.xindetihui.net)我想那天的课让我终身都不会忘记!
看了这本书的案例,感受到面对自己的不足,最重要的不是遮蔽起来,是去解决!如果不敢于直接承认,我们可以巧妙的运用教育机智!比如我们开展生物角活动时,学生带来的植物有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就问我,我也会有不知道的。这个时候我会对学生说:“老师忘记了这种生物叫什么名字,我们一起查一查。”然后立刻带着孩子查资料,解决问题!当我们一起查资料找到答案时,我感受到孩子也很开心!然后对学生说:“以后大家也要学会面对问题时,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什么都问老师,自学能力对你的一生是最重要的一种技能!”这不仅解决了问题,也没让学生对自己失望,还对学生开展了德育教育!
13、著作玩的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玩的教育在美国,玩——素质教育的摇篮》这本书是著名作家黄全愈继《素质教育在美国》后的又一本畅销教育书籍。整本书是以他自身在美国生活的一些体验及他儿子在美国受教育的经历来分析玩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本书主要从美国居民对孩子玩的态度以及玩对于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性,玩是孩子发现自我的桥梁,玩是孩子感情发育的实践基地,玩是孩子走进社会的模拟训练场,玩是孩子道德养成的摇篮以及玩是孩子必需的生长维生素等七个方面来阐述玩——素质教育的摇篮这一观点。
本书的第一页写的是一句引用一个古朴的水桶定理——一只水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这句话我是赞同的,一个人的成功的高度取决于他的弱点,所以一个人想要取得巨大的成功就必须克服自己的那块最短。最差的桶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也是一样的',不仅仅要学习好学校的知识,也要体会到生活的乐趣。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对这个世界是充满好奇的,所以总想什么都尝试,但在中国很多父母就是要孩子整天待在家里学习学习学习,使得孩子失去了去了解这个世界的机会,他们所知道的都是父母老师告诉他们的。所以说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等知识竞赛中都能获得好成绩,但是在动手和创新等方面的竞赛中获奖人数就寥寥无几,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别人告诉他们问题答案的习惯,而缺少了自己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思维。
这本书中提到“想象力是孩子的活力,是孩子的生命。想象力为孩子创造了成人所难以进入的幻想世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成就超乎寻常的科学家。然而想象力要在孩子的世界中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办家家”“打野仗”等游戏。但是在现在中国,由于高考的压迫,很多孩子都失去了他们该有的孩子的童年——玩。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初中,高中或大学,逼迫孩子一天十几个小时坐在课桌前学习,久而久之孩子丧失了对新事物的好奇,失去了对世界的想象,只会一味的学习做题考高分。有些家长会说:“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就是欠他一个成功的成年”。其实我想说快乐的童年和成功的成年是不矛盾的。现在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会理论的秀才,而是有技术,有创造力的人才,要有创造力,打破常规就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教育出来的。
读完这本书后第一个出现在我脑海里的是我的童年。因为那会爸妈出去工作,只有爷爷奶奶在家照顾我,我很庆幸我有很开明的爷爷奶奶,他们不怎么管我个学习,觉得考个过的去的分数就行,他们认为孩子就应该多出去和朋友玩。所以我的童年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和小伙伴们在小溪捉鱼,在山上摘野果……即使这样每天疯玩但我的成绩还是每次班里第一,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大自然的秘密,比如下大雨前蚂蚁会搬家,原来小草也可以编出好看的花环,有一种草的叶子一碰就会缩起来(那是还不知道这种草叫含羞草)……到现在我很感谢我的爷爷奶奶,如果他们在我童年时像现在有些父母一样整天逼迫我在课桌前写写练练,那我现在应该也是个只会考试的机器。(.)
说了那么多玩的好处,不是说孩子就玩就可以了,不用学习。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决定我们还是要努力学习的,虽然现在很多人抨击高考制度,但这一制度也是较公平的选拔制度了,高考对于穷人家孩子来说是少数的能走出大山的一条较公平的路。一个教育制度的改革需要时间,需要摸索,所以对于现在孩子的教育我认为玩是要玩的,但是学习也是要学的,父母要做一个引导者而不是独裁者,放宽孩子的自由时间,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自由发展,相信快乐的童年和成功的成年不是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