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心情日记
1、童年往事心情日记
我出生在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望族之家,根据家谱查证,乃宋朝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后代。早年也曾显赫一时,名震乡里,我的祖父仍以前清末代秀才光耀门楣;但到我的父辈,因受天灾之害,兵燹之苦,便家道中落,沦为平民。不过,我们这一代仍沿袭祖辈习惯,不忘读书习字,葆有“书香门第”之誉。
我3岁丧父,只有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生活很是清苦。但因有众多叔伯兄姊为伴,并不感到孤寂。这些兄姊都从小攻读诗文,耳濡目染,我在牙牙学语中,已认识很多单字;唐诗宋词也能背诵不少。及至我正式上学念书时,对功课毫不费力,反倒有很多时间阅读课外读物。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大量的古典诗词和众多的通俗小说。虽然囫囵吞枣,但于潜移默化中,也受益不少,在我进行作文时便表现出来了。下笔成文、当场交卷,是受益的最好证明。为此,我曾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其中一次作文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影响到我的命运,因而至今也未忘却。
是我刚刚进入高小五年级的那年冬季。有一天早晨,天空突然飘起了鹅毛大雪来,纷纷扬扬,如柳絮飞舞,不多久,大地便如同铺上了白色地毯,银装素裹,琼楼玉宇,壮观极了。当我们踏雪来到教室里的时候,老师早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大大的“雪”字,不言自明,这是今天我们的作文题目。
在座位坐定后,我拿起笔来构思这篇文章从何写起。凭窗远眺,想在茫茫银色世界中,寻找切入点。忽然,我看到距离学校不远的小河边,有一只小船孤零零地靠在岸旁,船头上站着一位老人披着蓑衣执着长长的钓竿在垂钓。触景生情,一首古诗的意境跳进我的脑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下子,我的“灵感”来了,文思如泉,一齐涌向笔端。于是,这篇作文一挥而就。文中,我除了以一个幼小的孩子的心灵,描绘了银装素裹的雪天风光,描绘了瑞雪兆丰年带给乡亲们的喜悦,还利用那首诗作为文章的内核和结尾。
这篇作文获得老师很高的评价,并让我誊写下来,贴在墙壁上供同学们观摩,我也因此受到老师的厚爱。这件事后来竟传到我们程家的族长的耳朵里。那位年过八旬、长须飘髯的前清末代老秀才抚摸着我的脑袋说:“你小小年纪,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将来会有大出息,你要好好读书,学好本领,为我程氏门楣增光。”从此,我更加认真读书了,每次学期考试,我总是名列前茅。
于是,我在乡里便小有名气;随之而来的是,为我说亲做媒的人也纷纷来到我家,许多人家都希望能够拥有我这么一个乘龙快婿,以图未来光耀门庭。有一段时间,说媒人之多,竟使我母亲应接不暇,成为负担。
不过,我母亲内心还是很高兴的,因为这为她选择未来的儿媳妇提供了充分的余地。在此之前,母亲正为我们家的孤苦无靠、家境清贫、难以找到可心的姑娘而发愁呢!
经过反复比较,精心挑选,我母亲终于相中了一户人家的`姑娘。媒人是我的一位属于近亲、身为私塾教师的表伯。他介绍的这家人姓刘,距我们村仅有十数华里之遥,家里除了有数十亩良田之外,尚经营一小本生意,在我们家乡一带,也算是殷实的小康之家了。这位姑娘为刘家长女,长我两岁,根据当年当地的习俗,是个很吉利的年龄:“女大两,黄金长”嘛!特别是她还具有一副美丽的面孔——据介绍人描述:姑娘生得“杏眼桃腮,唇红齿白,肤如凝脂,发如墨染,身如弱柳扶风,行如莲步轻移,有西施、王嫱之貌”,真可说是百里挑一了。
不过,也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即这位“天仙”般的姑娘却没有上学。我母亲为此犹豫再三:我们是书香门第,怎么好找一个不识字的媳妇呢?可是,这却遭到我的那位大媒人表伯的严厉批评。他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姑娘家认几个字有多大用处?再说凭你们这样孤寡人家,还能挑出个啥样的?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这样的人家你们打着灯笼也没处寻哩!”
经表伯这番义正词严的“训导”,我母亲感到确实在理,于是便点头应允,又是在表伯“高效率”的催促下,很快地向对方下了聘礼。说来很惭愧,此项聘礼太简单了:一匹大红缎子,一副银手镯,两盒点心,外加一张书写年庚的帖子。一对少年儿童的未来命运就这样被他人决定了,我时年尚不满10周岁。最为令人可笑的是,我的这个“终身大事”,竟是隔了很久才被别人悄悄告知的。
不过,这件“好事”最终并未成为事实。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我对自己未来的命运也越发关注了,就在新中国成立后《婚姻法》颁布不久,我给“未婚妻”家里寄去一封短信,信中写道:“……这桩婚姻,乃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本人坚决不能接受,以此信为凭,此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一纸书信,便宣告解除了婚约。
2、野趣童年心情日记
有人说童年充满了纯真,也有人说童年溢满了朴实,说起我的童年来,脑海里却浮现这样的字眼——野趣。回想起曾经在小河边“网”鱼、野地里捉蚂蚱、树林里捕蝉……一幕幕,就好像幻灯片似的在我眼前放映着,一股久违的暖暖情愫悄然爬上心头。
记忆中,家乡的小河弯弯曲曲,清澈见底,布满了官厅水库上游的沟沟汊汊。每天下午放学回家,那时候的作业很少,用不了多会儿就能做完。不像现在的孩子,总有写不完的作业。夏日时光,天黑得晚。眼看时间还早得很,就悄悄约上三五个小伙伴儿,趁着父母没从田地里收工回家,有的拿个蛇皮袋子,有的还拿个废旧竹篓,还有的拿了捞饭的笊篱,叮叮当当地直奔村边不远的小河沟,开始了快乐的“网”鱼活动。拿现在的话来说,也算是课外实践。
我们找好了一个不深不浅的小河汊,里面小鱼还真不少。我们激动得挽起袖子和裤腿,脱掉鞋子,有的找来石块,在水浅处拦起一道“水墙”来;有的用枯树枝挖一些土,双手捧着盖住石块,不一会儿就垒起来一个小“水坝”。然后,有的小伙伴儿张开蛇皮袋子或竹篓拦在坝口,有的小伙伴儿从“坝口”的上游用小木棍敲打着,喊叫着。河沟里的小鱼受到惊吓,如同梭子一样,直游进我们早已布置好的“天罗地网”。等到不知所措的鱼儿差不多都游进了袋口,赶紧提起袋子或竹篓。哗哗的水流出去后,就见活蹦乱跳的小鱼在袋子里不停地上下翻滚着,足足好几十条,大小不一,颜色各异。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当地称之为“五彩鱼”了,浑身颜色大概有五种,把它们装进透明玻璃瓶里,游来游去地泛着多彩光色,好看极了!其他小鱼,我们有的放生了,有的就随意拿回去喂鸡鸭鹅,算给它们改善了一次伙食。
有时候,我们也到村边不远的山坡脚下玩耍,爬树乘凉,在斑驳陆离的树影下,轻柔的风儿吹拂在脸上,妙不可言。相对于在烈日炎炎之下,就好似享受到贵宾般的礼遇,这是一股自然的凉意,沁人心脾。等舒服够了,有的就跳下树,在草丛里捉蚂蚱,大大小小,黄黄绿绿,带翅膀的,没带翅膀的,一会儿就弄满一瓶子。如果谁没带家什,随手找几根狗尾草,顺着蚂蚱的脖颈,一个个穿起来,大串小串的,收获着实不小。有的小伙伴儿循着蝉的'叫声,在树叶间找寻蝉的踪迹,一旦找到了,就大呼小叫的召集大家来观看,胖胖的,绿绿的,透明的羽翅显得那么高雅富态。直至大家玩累了,眼看着夕阳西下,才恋恋不舍,披着缕缕晚霞,各回各家。临了还忘不了,约好下一次在哪儿集合,去哪儿玩。
童年的那份野趣,也许时下的孩子怎么也感受不到,更无法理解我们那时候的穷欢乐,毕竟这时候的孩子有那么多的玩具可玩,动画片可看。可我们当时那份简单快乐的心情,永远荡漾在心田里。品味起来,如同久泡的花茶,如真正的好友,如陈年的老酒,历久而弥香!
3、往事渐渐飘远的心情日记
叶的离开,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
她的离开,是现实的压力,还是彼此间的疏远? 曾几何时,我们一起哭过,笑过……
曾几何时,我们一起吵过,闹过……
曾几何时,我们也一起躲在被窝里看漫画,谈心情……
我和她是形影不离,无话不谈。我们一起长大,一起学习。班级里,有我们奋笔疾书的身影;操场上,有我们欢跃奔跑的足迹,还有那不为人知的我们对彼此的承诺。或许是不会在有人能动摇我们这段友谊的堡垒了。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时事变迁,彼此之间的情感却像是两条平行线,再没有交点。没有了默契,没有了共鸣,有的只是相互之间的厌烦。不是偶尔,而是经常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互相冷战,甚至于像孩子般在他人面前议论彼此。
以后的以后,而以后却像是永远,我们的心中都像是有那连阳光都无法融化的坚冰,冷冷的、凉凉的。不再愿意重新走进对方的心里,去了解,去发现。直到那天……
天空飘着霏霏细雨,望着朦胧的窗外,心里不觉又一丝丝的忧愁。她突然走近我,只是淡淡的说了声:“我想转学。”同时,我看到了那久违的笑容,只是那笑容牵强而含蓄。听完后,我默默无语,只是忽然感觉心里好冷好冷,是窗外的细雨飘得更大了?天更凉了?还是……
到了下一个学年,我每一次走进教室,只是再也寻不到她的身影。真的,她真的离开了,离开了我们曾洒满欢笑的校园。她的离开,是现实的.压力,还是彼此间的疏远?
因为她的离开,我必须面对一个人走过每个角落时的寂寞。在没有她的日子里,我开始学会回忆,以那些流逝地记忆片段来填充我内心无限的孤寂。在我将零碎的记忆拼凑起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曾遗忘了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她很懂我,我内心的情感世界也只有她才能真正了解。曾多少次,生病时,有她的关心,她的呵护;失意时,有她的开导,她的安稳;曾多少次,面对我的过错,她一次次原谅,一次次迁就。然而,我却将这本该有的一次次感动掩盖起来化为无形。
而今,物是人非,教室里的人虽是满满的,可我却感觉知音难寻,心里空空的。校园里的梧桐开始落叶了,一片一片的归于尘土……
让我惊讶的是,有一天竟然收到了她的来信。那一刻,我百感交集,曾多少次孤单无助时,没有她的陪伴,没有她的鼓励,而暗自躲在角落里留下委屈的泪水。没有人明白,没有人理解,在这泪水的背后,我的内心有多痛。
慢慢地拆开信件,她说这是她求学路上的另一个新的起点,是她自己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成长。是的,在那选择性的十字路口,我俩分别有了不同的奋斗方向,也因此而渐行渐远,直到看不见彼此。或许,这真的是友情的考验。
如果你因错过夕阳而沮丧,那么你便不再有迎接晨曦的激情。既已失去,不如慢慢学会放手。曾有人说:短暂的别离是为了永恒的相聚。所以,不如期待,期待更美的瞬间。
4、往事回眸心情日记
解放前我家很穷,穷的令人无法想象和难以置信。
住,全家6口人,住在仅比6个团箕大一点草棚里,既是卧室,又当厨房。为了生存,父亲常年在外做长工,两个哥哥也被迫外出打短工或放牛。只有母亲带着姐姐和我在家。食,由于我家没有田地,常年累月,每天只有两顿菜稀粥,那粥稀得能当镜子,真是一吹三道浪,一喝九条沟。到了青黄不济季节,连菜稀粥也难以为继。穿,夏天洗衣不晒衣,冬天火桶当棉衣。这就是说,夏天洗澡后,因无衣换,每人用块破布披在身上,把换下来脏衣放在水桶里搓一搓,摊在锅台上,利用锅台余温烘干,翌日起床继续穿。冬天没有棉衣穿,全靠在火桶里取暖御寒。听母亲说,我在未满两周岁的那年,曾发生一起因烤火过多,导致小便不通,几乎丧命。
事情发生在1948年的冬天,据说那年冬天奇异寒冷,滴水成冰。屋檐下的冰溜子结得老长,有的直拖到地,象是一把把利刃插在地面上,寒光闪闪,寒气逼人。就在这年腊月初五的中午,母亲见我烦躁不安,哭叫不停。她跟往常一样,以为我是肚子饿了,就喂水给我喝,见我滴水不饮,哭声不止。她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妙,猛然想起我一个上午未见小便,她在屋里急的团团转。在那个年代穷人找医生连想都不敢想,再说我家住在偏僻山村,方圆50里没有一家医院,她心急如焚,只好讨教本村老人。我家祖住李家冲,该村很小,只有十几户人家,但本村有位年过古稀老大爷,是我同宗长辈,他并非一般乡农,年轻时曾闯过江湖,跑过码头,做过药材生意,尤其是对小儿患病的诊治颇有经验,当地人称他是“土郎中”。母亲慌忙把他请到我家,他用手摸摸我的头,又捏捏我的身子,见我未穿棉衣,衣着单薄,当即对我母亲说:“你家孩子小便不通,八成是烤火太多,上火啦!若吃个腌鸭蛋可能有效。”腌鸭蛋虽不是贵重的东西,但在寒冬腊月,想吃到它并非易事。母亲送走老人后,立即问遍全村十几户人家,都说现在没有。
母亲没有灰心,回到家中,用围裙裹着头,以挡风雪,急匆匆地向方村赶去。方村离我家只有3华里,拥有80多户人家,但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那天又值风雪交加,刀子般的'寒风卷起雪烟在山谷中翻滚、折腾。可想而知,一个小脚女人,在雪地里行走,举步为艰,不堪设想。
母亲顶风冒雪来到方村,在该村乞讨约半个时辰,终于在一个姓何的大婶家讨了一个腌鸭蛋,母亲喜出望外,拜谢何大婶后,急忙赶回。当她回到家中,饥寒交迫,精疲力尽,本想休息一会,见我躺在床上已奄奄一息,哭不出声。她硬撑疲倦不堪的身子,立即把腌鸭蛋煮熟。当她喂第一口给我吃的时候,见我又吐了出来,她心里又是一阵恐慌,但很快恢复了镇定,她把我吐出来腌鸭蛋用舌头舔了一下,原来是鸭蛋太咸难咽。那时我因年幼,用说教是行不通的。于是她只好把蛋黄弄成糊状,把蛋白夹碎,再加上温开水,连喝带喂,足足花了比一顿饭还要长的工夫才喂下去。那腌鸭蛋虽然咸的发苦,还略带臭腥味,事实证明,它确实具有祛火通便作用,我吃下去仅一个时辰,小便竟突然解出来了。母亲看见,高兴地拍起巴掌,当即跪在门口地上,拜谢天地。
吃了一个腌鸭蛋,使我转危为安,作用不可否定。但更重要的是母亲给了我无私而又伟大的母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没有母亲,就没有我,我要永远地感谢母亲。
往事回眸,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现在生活好了,更要牢记“两个务必”,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5、流水样的往事心情日记
十年前,师范上学的我才十六七岁,性格沉静,每天总是沉浸在内心的世界里,象蚕儿一样把自己牢牢幽闭在自结的茧子里。那时侯我有两个爱好,一为读书写字,一为音乐,这两个爱好我都并不痴迷,只是浅浅的喜爱,因此到现在也仅处于初段水平。那时候喜欢搜集曲谱,然后抄在厚厚的硬面的笔记本上,有《小夜曲》《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样的外国歌曲,也有《枉凝眉》《葬花吟》《梁祝》等中国民乐,当然流行歌曲也搜集了不少,《同桌的你》《恋曲1990》类型的校园通俗歌曲就很受我青睐。
抄这些歌词并不完全为了欣赏,主要还是为了吹奏。喜欢一些吹奏起来比较方便的乐器,口琴,竖笛,横笛再就是电子琴了。口琴是我第一接触的乐器,刚进师范,在迎接新学员晚会上,听见高一届的学生吹得一口好琴,好生羡慕。第二天赶紧拉了同学上街去买口琴,在市里兜了一圈,结果是在池州商场一楼的柜台找到的,标价是29元,虽然那时我每月的生活费只有100元,还是丝毫没犹豫地买了。然后就是每天手不释琴地练啊练,嘴唇都磨破了甚至起了薄薄的一层茧,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掌握了吹奏的技巧。
黄昏时分,当落日的余晖轻轻洒在校园的青草地上,就会有一个怀着淡淡忧愁和莫名心思的女孩坐在草地上,缓缓吹奏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当吹到“夕阳山外山”时,抬头西望,黛青色的远山已衔着发凉的落日隐没在逐渐浓深的暮色中了。拍拍裙角上沾的草絮,悠然走在林阴小道上,心里涌着一丝喜悦,一种莫名的孤独。不知道为什么喜悦,也许因为此刻拥有着无人经过的空间和时间,也许是因为感受着歌曲中的意境与所置身的环境相容着的和谐吧?那为什么又感到孤独呢,也许是因为那苍凉的落日预示着什么,象征着最美好的时光最容易匆匆走过,也许是因为这美好的意境无人领会,无人倾诉,无人分享。记忆中,在口琴的旋律中,人总是变的有点孤独,象孤独的牧羊人,有点忧伤,与之相随的,还应该是一份沉淀的安详和喜悦。
竖笛和横笛是在师范毕业前学会的,竖笛从最简单的《欢乐颂》吹起,最喜欢吹的曲子是《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星星索》,夏天的夜晚,深蓝的天空缀满了钻石般的星星,月亮穿过轻纱似的云层,古老的兴济桥等白天的酷热散去,就舒舒服服地枕着两岸的蚕豆花香纳凉了。我喜欢到桥下的`石凳子上坐着,晚风吹着河面,是无声的旋律。凝视一河泠泠的波光,总是幻想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会是怎样的画面,会和眼前的月夜一样吗?握着的笛子被夜晚的雾气浸润的有些凉意了,口中吹出的热气沿着微凉的孔壁凝成了水珠滑落,清凉的月光以及月光下悠扬的旋律,随着兴济桥的河水无声地流淌。
时光如水,往事如歌,多年以后,那些发黄的旋律早已流淌在我记忆的河流,当初夏的晚风再一次吹拂过,歌曲中的往事,为豌豆花的香气一一浮起,晕染出一片挥之不去的怅惘。
6、走过童年心情日记
公园里,偶见一位4岁左右的顽童,拽着爷爷的手一定要与爷爷赛跑,爷爷沉默了好一阵子,才讷讷道:“我会输的”。“你别不愿意嘛!”顽童认真地说,“我让你好啦!”
触景生情。童年这般值得人感怀和凭吊。童年的记忆也许最不清晰,可离童年越远,愈发刻意地去追怀和纪念。
童年常哭,可以为没吃上一串冰糖葫芦,如若及时地品尝到一根“棒棒糖”,也会止啼为笑;童年对世界总是真诚而又任性地提问,内心的思维不受逻辑的束缚,好奇的心独特、出人意料,常常让大人的思维摸不着北。童年也不知做了错事后悔是啥味,只以为挨了打就没有了错。童年快得莫名其妙,而今只模糊记得家的位置。
走过了童年,再翻箱倒柜,那张绘有太阳的图画终究没找出来。记忆中这颗太阳不太圆,确因被涂了数次红色蜡笔而鲜红,且四周勾绘了光辉的线条也不太直,但却蕴藏着童年的虔诚和美丽。现在即便有了电脑可以作画,却鲜有时间和态度画太阳,更多的`是只绘制实用的“孔方兄”;当我们用摄相或是摄影机拍摄日出时,习惯地把镜头中的自己定格在旭日的前方,摆上一副挺拔伟岸的姿势……整个画面的确很美,层次分明,可总没有童年那率真、惬意的滋味,是表情远离真实。
这时的我们,爱好上了解释世界,自诩把生活看透,成熟得常常“逢人仅说三分话”、“防人之心不可无”,于是不再有时间写名字、画太阳。
7、往事萦怀心情日记
一个人最怕的不是没有成功,而是没有回忆!往事不应该像珍珠,而更应该似落叶,一片片飘落,一叶叶夹在书里,有秋的意韵,消索而成熟,忧伤而幽远。
上小学时,我总是6时半起床,而往往6点不到,奶奶就已经在厨房准备早餐了。由于是农村,根本没有方便而省时的“过早”,哪家孩子要上学,只能很早就单独做饭。每当洗完脸走直厨房,一碗香气扑鼻的蛋炒饭就摆在眼前了。一些剩饭,两个鸡蛋,再放上些油一炒。我总是抱怨油太多,腻腻的吃不下去。“奶奶,少放点油啊!”我不满地说。奶奶总是笑笑,“好好。”又看着我因油腻而不想吃的半碗饭连忙催促道:“多吃点!瘦不拉几的!”然而后一天,我吃到的仍是同样油腻的一碗,我也没有方法,也许是因为从小身体不好,和早晨要吃蛋炒饭的缘因罢。奶奶家的蛋一直没有卖过。
太阳懒散地照着大地,本应该阳光灿烂且珍贵的星期六,因被爷爷硬拉到田地里去摘辣椒而一下子黯淡失色了。也许是午觉刚睡醒而神志还不清晰,也许本不愿意干,所以我的双手也就像那天懒散的太阳一样懒得移动,以至于半天我也只摘了几个而已。我好像记得爷爷说过,快点摘,这赶时间的,不然也不会叫你来了。可不幸地,我仍没有要有所改善的`意愿。大概过了十几分钟吧,猛然,,我的头部遭受了一重击,回头看时,是那吓人的硬“铁指”和爷爷十分生气的脸。当时感到的并不是害怕而是气愤,将仅有的几个辣椒往地下一甩,抹着眼泪,一路冲回家去了,记忆中,他好像是第一次如此重地打我吧!吃晚饭时,气氛也十分沉默。现在想来也不知道当我冲回家时,爷爷脸上是否还有过痛苦和不忍,不知道吃饭时爷爷是否欲言又止!不过,现在的我是十分歉意的!然而对爷爷的伤害已经停留在了那一刻!
每到涨水季节,爷爷便放网捕鱼,就在门前堤河的浅滩上,爷爷瘦弱而坚毅的身躯走进了漫过膝盖的浅绿色河水,放上一条长长的丝网,此时,夕阳已只有少许露出天边,唯一的一抹余晖仿佛就照在那张苍桑刚毅的脸上和他身边一溜长的浮标。我也会时常坐在岸上,静静地看着,默默地感受这宁静、安谧,温馨的一幕。
第二天就是丰收的一天,肥满的“刀子鱼”,大小不一的鲫鱼,运气好的话,还会有一筷来长的鲤鱼,提来煤炉,放上锅,放些老生姜,满满地炖上一锅。不多久,整个厨房萦绕在清新的香味中,这时也是我最忍不住流口水的时候。然后,一家人围坐在炉旁,爷爷照例会倒上一小杯醇酒,边吃边饮,悠然自得。我也是吃得津津有味,然后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鲜鱼汤,细品一口,回味无穷。吃完那样一顿饭菜。全身都会轻松而舒畅。
不知道什么原因,比较起童年的点点滴滴,初中与高中的生活竟如此苍白,仔细寻找,哪有牵动心魂的片刻?莫不是现在的我无法理解现在,而必须到多年之后才能看清平凡生活中的细节和蕴藏其中的温馨,就如同现在的我对过去才有那么一种特殊的留恋?希望是吧!我不担心没有成功,而担心没有回忆!
生活依旧忙碌,学习仍然紧张。坐在食堂某个角落里,望着眼前朴实的饭菜,真的好怀念那碗油腻的蛋炒饭和那清香的鱼汤!
真的好怀念!何时才能再吃到呢?
8、卖冰棍往事心情日记
“糖冰棍,谁要糖冰棍……”小时候,每到天气非常炎热时,堂叔就会推出家里的那辆破单车,在车子的后架绑上写有红色“冰棍”二字的乳白色木箱,走村串乡去卖冰棍。
那时候一支冰棍才几分钱,但我们这些娃娃们还是没钱买,每次都是堂叔卖不完剩下后,我们才有得吃。许多时候剩下的冰棍都即将融化,卖不出去了。尽管如此,我们也会开心不已。逢到突然变天,我们就能吃个够,但这个时候堂叔通常脸色铁青,我们吃冰棍时也从不敢表现出开心和兴奋,生怕惹怒了心情低落的堂叔。
后来堂叔成家后,就不再卖冰棍了,堂叔的那辆破单车和木箱子也成了闲置品。
我升入初中那年,家里得供养三个孩子念书,这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的确压力太大。刚刚放暑假,父母就整天为给我们兄妹几个筹备学费着急犯愁,每天大清早,他们就背着干粮顶着炎炎烈日去屋后的山林里挖药卖钱。见父母亲每天汗流浃背辛劳的样子,作为家里的长子,我也开动脑筋想赚钱的门路。有一天灵机一动,想起了曾经卖冰棍的堂叔和他闲置已久的.自行车。我决定也去卖冰棍。
说干就干,说服了父母,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踩着单车去县城里进货了。
初次做生意,我生怕自己进的冰棍当天卖不出去会亏本,就只进了50支。脸嫩不敢开口叫卖,眼看到了上午,我的冰棍才卖出去了10多支。不喊叫哪里会有生意?我只好壮着胆子喊了声“冰——棍——”声音很小,我就像是做了次贼娃子一样……那一天,我平生第一次卖冰棍不仅没有赚钱,反而还亏了几毛钱。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我渐渐地敢在人多的地方叫喊了,虽然还是批发50支冰棍,但不到半天时间就全部卖完了,除去进货的一块五毛钱本钱(每支3分钱),我竟然还净赚了一块钱。
初次体会到了赚钱的快乐,往后的日子里,每天只要天气好,我都要批发80多支。
为了多赚钱,我总是盼望天气热些再热些,蹬车时,往往力出尽汗流干,却从不舍得吃一根,每次都是剩下卖不完时才肯吃。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了当年堂叔每次卖不完时的失落,还有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诗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而卖冰棍的我不也如此,尽管自己迎着热浪顶着烈日,却还盼望天气再热些……
那年一个暑假下来,我赚了30多元钱,不仅为自己筹够了学杂费,连妹妹的学杂费也给交了。看到父母脸上露出的笑容,我很欣慰。
此后每年的暑假,我都会去卖冰棍,直到我读完大学。如今许多年过去了,早已没有人再推着车子卖冰棍了,但我总是忘不了曾经卖冰棍的那段岁月。
9、蛤蟆往事心情日记
与儿时朋友相会。
多年未聚,彼此热情。他准备了几个小菜,邀我对酌。其中一盆是熏蛤蟆,放在我面前。我把它挪了个位置。他有些奇怪,说这可是美味。我更奇怪地看着他,想必他已忘记那件至今仍在我毛孔里颤抖的往事。
我对蛤蟆天生恐惧。它的眼睛嘴巴,它皮肤上的疙瘩,以及数不清的小灰点在白白的肚皮上一鼓一鼓的样子,都让我咬紧牙关还是感到浑身冷飕飕的。
夏天的晚上,我一般是不出门的。万不得已一定要出去,非得穿上厚厚的鞋子——恨不得套上雨鞋,然后手拿棒子,一路戳着地面盲人般前行。家人无数次晓之以理地开导,说蛤蟆就是样子丑点,又不会咬人,而且浑身是宝,还是捕虫的高手。我坚决表示,理论上我懂,但实际心理上毫无克服的可能。
我甚至不怕凶狠的蛇,曾跟着叔叔做过几年捕蛇者,但一看到蛤蟆慢悠悠爬动的姿势,我的勇气即刻就散成了风。
后来一起玩耍的伙伴发现了我的弱点,像发现阿喀琉斯的脚一样兴奋。原本我在他们中间是有一定威信的,大家觉得我点子多,玩起来有意思。但那一次,我们称之为冬瓜的兄弟,与我意见不合。在发生争执时,他突然喊了一句:他怕癞蛤蟆的,没什么了不起。
我的脸腾地就红了。确切地说,滚烫的感觉从脸上一直往下传导。我想当时我的脚趾也一定是红的。
第一反应就是否认。可以想象丧失信心的否认是多么狼狈不堪,结果自然更糟。那个脸上满是豪情的冬瓜,像滚在陡坡上的车轮,完全刹不住唾沫横飞的节奏。他高大得像个斗士,朝其他人大声宣布:如果你们不相信,当场可以试验,我马上去抓一只癞蛤蟆来。
大家用好奇的眼神看着我,脸上夹杂着不可思议的兴奋,对那家伙的提议均未置可否。不反对就是最大的鼓励,而我还在硬撑。
等待他去抓蛤蟆的过程应该与在油锅里煎熬相差无几。我想一走了之,但又不想表现得太懦夫;想尽量镇定一些,但浑身都不听使唤。唯一的祈求是,这大热的`中午,蛤蟆们都藏得无影无踪。
冬瓜还是如愿以偿了。看到他远远的笑,一边跑一边用手晃着什么东西,我完全失控。什么尊严威信,什么懦不懦夫,根本管不着了。我使劲发出一声自己也听不清的声音,拔腿就跑,朝家的方向,脸上湿漉漉的,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到家之后,我把门窗都关严实了,怕门闩不牢,又拖了桌子顶住,然后瘫在地上,双手颤抖。
冬瓜并没有就此放过我。他大获全胜,举着蛤蟆乘胜追击。在我家门前,大呼小叫,称呼还不停变换:一会儿缩头乌龟,一会儿胆小鬼。在蛤蟆面前,我和他的对比太强烈了。后来他索性把蛤蟆用绳子吊在一根竹竿上,插在我家窗前。只要我一抬头,就能望到它摇晃的身影。
我连回骂的力气都没有。冬瓜的身后不断传来笑声,分贝都不一样——它们出自这群平时和我玩得很好的朋友。
没有一个人出来阻止,或者帮我说句话。除了笑声和冬瓜的挑衅,我什么都没听到。那一刻,我沦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懦夫。对于他们,我甚至来不及怨恨,除了恐惧,和为自己羞愧,别无感觉。
闹腾一阵子后,不见我有动静,大家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在离开之前,冬瓜说把蛤蟆放在我家屋檐下的空甏里。
外面终于安静下来,除了远处树枝上的蝉鸣声。
我不敢出去,整整一个下午,都不敢把门打开。后来母亲从田里干活回来,敲了半天的门,我也没开,直到她把甏里的蛤蟆处理掉。
多年后,我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会对一只动作迟缓不会咬人的蛤蟆如此恐惧。后来听说有人恐高,有人怕走夜路,有人怕小狗小猫,甚至还有人怕米里的小虫子,怕毛茸茸的东西,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怕的东西,别人不怕,别人怕的东西,我不怕,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无所畏惧的人。
但使我更加想不明白的是,当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把他们团结到了一起。看弱者的笑话?欣赏一幕喜剧?还是每个人心里都滋生着一份恶意?
三杯酒下肚,我和朋友讲起这段往事。他竟然一点也想不起来了。看着他眼神里的真诚,我相信他没有说谎。这让我更加难过,我折磨了好几年,甚至至今都记忆犹新的那个下午的画面,他竟然轻飘飘地忘记了。我苦笑着让他罚酒,说:“当时,你也是帮凶。”
与朋友分别后,我一路放松地回家。暖风拂面,感觉自己像跌落的树叶一样轻。那天的场景,只有我的记忆清晰,因为我感到我受到了深深的伤害。而他们——这些我最熟悉的人——现在想来,除了冬瓜一时兴起,大家并非一定要伤害我。他们并不知道我内心的恐惧程度。他们只是好玩而已。
忘记是最好的证明,忘记代表他们不是用心在做那件事。这让我警醒,无意识的举动会给别人造成多么大的伤害。也让我释然,他们都已忘记了,我何必还要耿耿于怀记住自己的窘迫?害怕也不是一件羞耻的事。
10、连环画的往事心情日记
那次回老家时,母亲叫我清理一下房间,竟从旧书堆里翻出了三四十册连环画。这些连环画虽然早已是暗淡发黄,有的甚至已破烂不堪,可仍勾起我童年那如潮的记忆往事。毕竟,在我的童年生活中,连环画占据了太多幸福和快乐的位置。
我最初的连环画是父亲从上海带回来的。那时,父亲尚在上海打工,酷爱书籍的父亲每次回家总不忘给我带上几本连环画。我当即被连环画里那一页页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画面吸引了。虽然我认识的字还不多,但凭借揣摩已能知道故事的大概。
那时在乡下连环画很是少见的,我的连环画也引来了小伙伴们羡慕的眼光,纷纷想借阅一下。我当然是不会同意这些自己认为至宝的东西被别人随便借用的,我只是把连环画捧在自己的手上,在我的翻阅和解说中小伙伴们才能稍微过一下瘾。不过,一次那些令我珍爱异常的连环画还是暂时失去了我的庇护,一个大孩子利用弟弟的无知私自拿走了我的连环画,我知道后,怒气冲冲地到那大孩子家里,和他干上了一架要他立即归还连环画。虽然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可我觉得能夺回自己的连环画却不啻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父亲从上海带回来的几册连环画当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那时,父母平时给的零用钱也不多,只是在逢年过节时才会偶尔给上一些,于是我只好自己动脑筋赚钱去买连环画。记得为了赚钱,我几乎跑遍了邻近的几个村庄捡一些废铜烂铁,然后把它卖给上门收破烂的,而在夏天的时候我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去抓蟋蟀,这样也能换来几个钱。母亲有一段时间也为我如此“爱财”感到惊奇,可当她明白我是在赚钱买书时,便不再干涉了,对学习有用的东西母亲总是鼓励的。当然,最开心的.还是去买连环画的时候。连环画只有镇上唯一的那家书店才有的买,当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换来心爱的连环画时,我觉得那天真的如过节一样,回到家就会找个安静的角落先把连环画给看完,有时甚至饭都忘了吃。这种行为也一直持续到我小学毕业为止,那时我已拥有了一百多册的连环画,成为了小伙伴眼中的“富翁”。
一本连环画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就教给我一个做人的道理。在儿时一本本连环画中,我不仅懂得了许多故事,也知道了许多为人处世之道,直到现在,我仍然感激连环画给我最初的教诲。
11、寻找童年心情日记
我的童年与画夹相伴。
从7岁那年的暑假开始,背着比我还大的画夹往返于画室与家之间,这样一直持续了14个假期。在画夹与画笔的一次次亲密接触中,我渡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直到现在,只要支起画夹,我似乎又变成了那个梳着“朝天柱”的小女孩儿。
画纸上的世界总是那样美好。练基本功的“调子”在别人看来也许枯燥无味,但7岁的我却感到无比的'幸福。因为世界就在我的画纸上,我可以用铅笔画出属于我自己的世界。妈妈一直保留着我的第一幅“涂鸦”———一张正反面画满了不同种类“调子”的纸。因为她和美术老师都曾坚信我可以一直快乐地画下去。在他们看来,我是一个天赋极高的好“苗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天突然发现,我心中的世界并不是那么美好,我练笔的热情减退了。这是我第一次让他们失望。理由我没说出来。我深深意识到选择素描,选择画画仅仅是出于对现实的逃避。只有在画画时,我才可以让自己真正地安静下来,让浮躁的心归于单纯。
也许我的童年不是彩色照片,但是画纸能在光影的变幻之中展现黑白灰分明的世界。谁能说黑白照片不如彩色照片呢?
离开铅笔与素描纸的日子并不好过。原本以为自己将有时间去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却发现,很多事情是错过了那个年龄,就永远失去了做的机会。很想和妈妈一起去开儿童公园的碰碰车,却发现座椅已经装不下我的身体,原来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很想再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去逛花市,却发现和爸爸很久都没有聊天,原来自己和父母的沟通渐渐地少了;很想和好朋友一起玩过家家,却发现身边的人都失去了玩的勇气,原来自己已经开始在乎别人的目光……说来也可笑,我们扮演着不同角色,身边不就是一场参与人数最多的过家家吗?
一直都说自己的童年与“画画”而非“美术”有关,是因为美术是一个高深的哲学问题,是一个通过“术”去寻找“美”的过程。很多人找寻一辈子,都没能悟到“美”的真谛,而那些领悟到其中真理的便是大师,但大师少之又少,更何况是拿着铅笔在纸上自娱自乐的我呢?获过全国美术比赛的银奖又算得了什么?因为一切虚名都只能证明你具有出色的绘画技巧,你的画符合大众的审美,而不能证明你的“美术”素养,然而一幅画众人都说好,但如果没有思想,就算获了再多的大奖,也不能称之为好画。
现在,我偶尔还是会画画,为的是找回那份遗失的美好,找寻消逝的童年。不过有人说,当你刻意去做一件事时,其实你已经体验不到其中的快乐,因为明确的目的将左右你的思维。
12、糖球往事心情日记
向来糖衣素裹的冰糖葫芦,在我的家乡俗称糖球。
三岁那年,不知从哪来了一位老人,扛着插满了糖球串的稻草棍,那是我第一次“邂逅”糖球。串串糖球紧挨着,红彤彤的,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老人的衣服灰暗破旧,饱经风霜的脸上堆满了皱纹。但糖球却似乎点亮了他的形象。使得我年幼的心里,感觉他和电视上美貌的演员一样吸引我。吃下糖球,那酸酸甜甜的滋味让我难以忘怀。
初中时,我离开小镇到城里读书。周围的同学都很优秀,好强的我整天埋头苦学。只是一次偶然,我看到学校商店里有糖球卖,再次品尝,一种久违的幸福从我的舌尖丝丝渗透我的心底。突然间,我发现,所谓的孤单和辛苦,在努力的过程中全部转化为了甜蜜。
每每回到小镇,外公都会给我买糖球。虽然他修自行车挣不了几个钱,但却愿意给我们几个孙辈买糖球。但好景不长,外公胃癌复发,我急忙从紧张的高三学业中抽身而出,并心急火燎的赶回小镇,但见到的却是外公嘴角留下的最后一丝微笑。
我的泪水奔涌而出,肆意地划过双颊。无意的一瞥,却发现摆放在桌上的碗里有一串糖球。但此时的'糖球,糖衣却早已化开,红红的糖浆顺着洁白的碗沿往下滴落,就姜一像流淌着血红的泪一般。
现在,每当我看到走街串巷的小贩在卖糖球,我会想起三岁那年的那个老人,他还健在否?过得好不好?会想起那些和我一样在外求学的孩子,遇到困难和压力时,有没有如我般有着像糖球一般的东西带来信心与力量?更会想起那疼我爱我的外公。
这就是我的糖球往事。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往事,每每想起,才会让我们品得什么是人生百味。否则,忙忙碌碌一辈子,到头来,究竟还能剩下些什么呢?倒不如,适当放慢自己的脚步,欣赏沿岸的风景,回想我们心底里的难忘,在匆匆的人生旅途中,也收获一些悠然与惬意。
13、追忆童年心情日记
每当挤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大街,飞驰而过的汽车,川流不息的人群,我总会莫名地回想起童年一连串的记忆,怀念起小学那些纯净而遥远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
我们的小学在独克宗古城的中心位置,附近是老古井,每天都会有附近的居民背着木桶来打水。我们的教学楼是一栋很古朴的小楼,有很大的窗台,楼背后是一个用石头堆砌围成的小草原,里面竖着很多青稞架,架子周围长满了不知名的小草、五颜六色小花和一种我最爱的叫啊卜叶叶的肥厚植物。只要搬开厚厚的茎干,就会流出一种稀稀的'粘液,调皮的我总喜欢把啊卜叶叶放在同桌的椅子上,看他狼狈地滑倒在桌子下。幸灾乐祸的我总会被老师赶到教室门口罚站,惩罚我放学后一遍一遍地抄写课文,长时间的抄写课本和冗长的作业,总是让我很厌烦,感到精疲力尽。那天放学回家,父母还没有下班,看着家里大门口的牛头锁,我又动起了歪脑筋,我从门口的竹扫帚中掰下一根很硬的竹签,插入锁头里,这样钥匙就塞不进,门就打不开,我也就不用写作业了,果然爸爸、妈妈下班后,发现家里的锁坏了,都很着急,忙着修锁、开门,折腾到很晚,他们就让我吃过晚饭赶紧休息,第二天妈妈带我到学校满脸内疚地向老师解释,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没有完成。那时候我经常丢三落四,经常被老师和父母责骂,经常吃着一角钱一片摊在手心里的凉粉,追在手扶拖拉机的后面疯跑,和小伙伴背起洋芋去五凤山野炊,去龙潭边抓鱼,经常跌得鼻青脸肿的。
每当假期的时候,因为父母都要上班,他们总会把我锁在家里,父亲每天都会布置一、两篇唐诗宋词让我背。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那是多么晦涩难懂而又了无生趣的事情,又怕抄写的惩罚,我只好硬着头皮在家里走来走去的反复背诵。一天走到家里的衣柜前,发现镜子里小小的自己,立马觉得很有趣,那天后每当背书时,我都会端坐在镜子前用方言、用马普、用小白菜的音调,一遍遍地念唱诗词,假期结束的时候,我也会慢慢地吟诵一些唐诗宋词,这些文学功底对我以后的求学生活起了莫大的帮助。
小学毕业后,不再过儿童节,而过起了青年节,不再四处疯跑着抓蝴蝶逮蜻蜓,而扎起了马尾,戴起了厚厚的眼镜,背起了大大的书包,习惯性地低着头,匆匆地走在街角的人群中,从初中、高中、大学再到研究生,我都对童年的记忆越来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