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1、《正比例》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六年级的《正比例的意义》一课。我将从教学背景分析、我的思考、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特色六个方面来开展。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首先是这节课的教学背景,正比例的意义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当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学生系统学习函数的开始。提起函数,可以简单的说:函数是一种以运动和变化的观点来反映两种数量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数学模型。而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关系也是当中最简单最线性的关系,其实在学生以往的学习过程当中,比如说探索规律,还有对数量关系、运算公式的学习,包括字母表示数以及统计图、统计表的认识,以及比和比例等内容,都为学生学习正比例的意义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正比例意义的学习将直接为反比例意义的学习提供研修方法和研修模式,又为后续的解决实际问题,乃至于将在初中系统的学习函数做好了知识和方法的准备。
2、学情分析
刚刚谈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另外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考虑,在课前访谈中,通过学生对于涉及的两种相变化的量思考的时候,还能够结合自己充分的生活经验,举出了大量实例。比如在访谈中,当涉及到“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个话题的时候,有的孩子就说:大树生长的高度跟它生长的年份相关系,还有的说一天当中气温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等等。这些展示出了孩子对于日常生活中那种变化现象的关注和探究的兴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学生面对正比例的学习角度来看,这方面的学习还是存在一定的认知困难的,因为从研究数量关系的角度来看,应该说孩子对以往的数量关系,包括一些运算公式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比如说路程、时间、速度这组常见的数量关系,应该说孩子比较熟悉,但是还仅仅停留在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上,而正比例的意义是要从一种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去理解数量间的关系,要通过观察、分析两种数量之间的变化情况,变化规律,进而达到对两个变量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因此说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和思考将从以往的静态过渡到今天的动态观察分析,乃至于抽象概括上来。这种研究问题的角度,学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
二、我的思考
基于以上的了解,我进行了这样的思考。关于正比例意义的学习,是仅仅让学生记住描述正比例意义的一段文字,还是说仅仅让学生能够记住关于正比例的关系式,或者说能利用正比例意义,利用关系式进行判断等等。能做到这些就够了吗?经过思考,不难发现,事实上这些仅仅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层面,学生学习正比例的意义,应该在系统地认识所谓函数的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来展开,其更深远的价值在于学生以一种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变化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的现象,应该在变化当中寻求对应关系,在对应中确定事物间的联系,从而实现从另外一个角度,或者说与以往观察的角度不同的理解,来促进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基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抽象性,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采取文字、表格、关系式和图像等多种形式来促进学生的理解,从而有意义的建构正比例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判断。
2、在借助多种形式理解正比例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初步的函数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教学难点比较突出,通过多种形式的表征来丰富学生的认识,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
第五方面是教学过程,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情境引入,初步感知,二是联系实际,建立意义,三是巩固练习,促进理解,四是质疑总结,拓展延伸。
1、情境引入,初步感知
首先是课堂的起始阶段,从情境引入,初步引发学生对两种相关联量的感知,出示这样一个实际的调查表,是一个男孩的体重变化情况,从出生到七周岁,当然这个表格的出示可以用动态的形式来呈现,随着出生后年龄的变化,而逐个出示与之相对应体重的具体情况。当观察表格之后,明确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观察这个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引发孩子具体观察里边的数据,当然这个过程学生很快就会意识到,这个小男孩的体重是随着他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从而产生两种相互依赖的相关联的量这样一层含义。而后是引导学生继续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举例,比如说刚才所提到的课前调研到的:树木生长的高度与年份的问题,包括孩子一些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充分举例,老师适时的呈现关于这个树木生长的话题,以曲线统计图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图像当中所反映问题的初步思考。
刚才的两个情境,其实并没有直接进入典型的正比例关系这样一个话题,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明确地认识到:只要是一种量变化,引起另一种量发生变化,那么这两种量就是相关联的量,并且充分感知,大量实例证明两种相关联的量在我们现实世界中是广泛存在的。以上是课堂的第一个环节。
2、联系实际,建立意义
第二是联系实际,建立意义的过程。首先呈现的是两幅表格,第一个是关于老师步行回家的时间和路程的统计表,还是以动态的逐个逐列的呈现形式来进行,老师步行回家1分钟80米,2分钟140米,一直到8分钟提出明确的与之相对应的问题:8分钟行多少米?第二个表格是国庆时三军仪仗队通过天安门受阅区时间和路程的统计表,形式大致相同,但是观察两个表格,可以明确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在完成表格填空的过程中,不难发现,都是关于步行时间和路程的统计表。为什么第一幅表格不能确定准确的与8分钟相对应的路程,而第二幅表格却通过推算、简单的思考,能够确定出准确的路程呢?
那么,通过具体的观察、讨论,学生们可以明确的意识到虽然时间和路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是仔细观察,两种量中相对应的数据,我们也可以明确的发现,三军仪仗队通过天安门受阅区的时候,他们所步行的速度是保持不变的,也就是能够算出准确的与8分钟相对应的路程。当然这个素材的选取也是经过一定思考的,比如相关的还有一些信息也可以藉此机会给学生提供,比如说还是关于天安门受阅区三军仪仗队的通过问题,还有相关的信息,比如说每步行进75厘米,一分钟116步,通过天安门整个受阅区911步,分秒不差这样一个奇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中也可以结合丰富的信息积累更多的经验,包括可以进行以后的初步判断等等。以上是第一个表格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呢,是想丰富学生的进一步感知的材料,准备以单价、数量、总价这组常用的数量关系来进行,大致情况是这样的:首先是以图像的形式呈现部分数据,一个是苹果的质量,一个是总价。1千克对应的是5元,2千克对应的是10元,3千克对应的是15元,这里突出的是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对应。在此基础上,可以直观的发现苹果的单价,并且可以利用学生获取的这样一些数据信息,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买6千克苹果需要多少元呢?这里学生可以借助单价进行简单的`计算,从而确定出与6千克对应的点的位置,其实孩子可以借助刚才三个点的发展变化趋势,来推测出与6千克相对应的点的位置。而后可以进一步借助图像增进学生的理解,也就是还可以购买不同质量的苹果,而且都能在这个图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价钱。无数多个点集合在一起,并通过连点成线,就更明确地发现了事物的变化趋势,从而以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的观点去认识变与不变的内在规律。当然还可以涉及到更多的价钱,乃至于0千克的价钱,从而完善了学生对这条直线的一个明确的认识。当然这个过程也是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到总价是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苹果的单价始终保持不变,所关注的还是内在规律,这样就把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接下来为了实现从图像和表格的多种形式融合,将上述内容移植到表格当中去,从而初步实现图像和表格的进一步沟通。通过以上两个情境的具体材料,应该说学生对于正比例的意义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借助刚刚两个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明确的对比和沟通,从而找到两个事例当中的共同点。当然孩子可以借助自己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老师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识,可以借助手势的形式来进行。比如说刚才所提到的两个事例当中,都涉及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具体来说是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之扩大(手势),一种量缩小的话,另一种量也随之缩小(手势)。同时,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保持不变的。从而以文字和手势的形式明确正比例的意义。当然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以关系式的形式来进行总结概括。这样的情况下,通常都可以采用一个关系式来进行,刚才所涉及到的路程、时间和速度,总价、数量和单价都可以用字母的形式来明确概括,即y/x=k(一定)的形式。从而初步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完成对正比例意义的初步概括。
以上这个环节给孩子提供了熟悉的情境,通过观察、分析、对比和抽象概括的过程,努力地抓住了示例中两个量变化的基本特点,进而总结和概括出正比例的意义。
3、巩固练习,促进理解
课堂的第三大环节是巩固练习,促进理解。首先是利用表格的一个判断形式,表格中所涉及到的是关于总价随着单价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是始终不变的是什么?是买3只笔的这样一个常量。这道练习题目的设计,努力克服掉了刚刚学生所形成的总价/数量=单价(一定)的思维定式,从而实现关注整个事情变化两种相关联量的理解,以及到底谁没有发生变化这样一个关注点,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同时,这里还有一个训练表达的问题。
第二个练习是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判断经验,引导学生用连贯的、完整的话来进行分析和判断。是判断下面问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第①个练习很清晰,每分钟打字50个,请思考打字的总数和打字的时间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这道题的训练目的是引导孩子初步形成判断正比例的方法以及表达的步骤。当然学生也可以举出实例,具体的数据加以解释说明。第②个判断的题目是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它的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周长与边长之间固定不变的四倍关系这个常量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引发判断时应该注意关注对定量的思考。第③个是一本书有200页,每天读20页,看过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这里明显是总和一定,从而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至关重要的是看他们两种量行对应的比值是否一定,才能下结论。第④个是借助函数图像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判断。就是以图像的形式来判断大树的生长时间和生长的高度是否成比例关系。当然这里还可以通过计算去解决,也可以通过直观预测和推断来完成判断过程。到15年后,大树的高度是不再生长的,现在不能准确说它成正比例关系。
4、质疑总结,拓展延伸
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是质疑总结,拓展延伸。通过设计这样一个开放一点的题目来进行,就是观察图中信息,你有什么发现?
这里还是以图像形式来进行的,引出香蕉和苹果两种水果的单价与总价之间变化情况图像,引发学生思考:这里学生的发现应该是开放的,可以借助直观的图像找到相对应的价钱,比如说香蕉3千克是24元,苹果5千克是20元等等找到单价,计算单价。也可以通过描述发展变化的情况,变化的规律进行准确地判断,总价是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成正比例关系的。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两种线,蓝颜色的线和红颜色的线倾斜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从而初步渗透所谓的一次函数y=ks,k值的倾斜角度的感知和理解。以上是课堂的主体环节。
六、教学特色
如果从教学特色来看,有以下两点,一是关注知识系统抓本质,二是注重多种表达促理解。
以上只是基于已有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初步了解所形成的教学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检验,也诚恳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宝贵意见。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正比例》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正比例的意义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西南师大版第十二册第3单元的内容。本节教科书安排的是正比例,其内容主要是正比例的意义和正比例图像,并通过例1和例2介绍这些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分数和比的知识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教材通过实例说明: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另外从具体的数据中看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扩大、缩小的变化规律是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总是一定的,写成关系式就是:y/x=k(一定)。引导学生学习正比例的图像,并利用正比例图像解决问题,通过正比例意义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初步的函数
二、说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义,并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能找到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2、通过探索正比例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事物中充满着运动、变化的
3、通过观察、交流、归纳、推断等教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义,并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难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感受事物中充满着运动、变化的
四、说学情
学生在前面已经初步接触了正比例的变化规律,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学生最容易掌握的是判断有具体数据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最难掌握的是离开具体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五、说教法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利用旧知构建新知的方法、合作探究的方法、分析
六、说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小组合作交流。具体表现在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思考教师要设计好问题,学会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表格和图像,学会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说,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
七、说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二、引导观察,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升
四、全课
3、《正比例》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说学情
(一)说教材
教材在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安排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内容。体会了生活中存在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正比例关系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为此,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系列情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相关联的量,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共同之处,从而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并通过具体的讨论,使学生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以及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实际生活、图形)提供了有利于学生探索并理解正比例意义的情景。
(二)说学生
学生在学习乘法的时,已经初步接触了正比例的变化规律,在六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与比的应用等。学生最容易掌握的是判断有具体数据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最难掌握的是离开具体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三)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过程与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本着在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二、说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小组合作交流。具体表现在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思考教师要设计好问题,学会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表格和图像,学会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说,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乐于说,善于说。
三、说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整个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设计如下:
(一)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引入正比例的量
在生活中存在这许许多多变化的量,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身高体重会变化,时间会变化,年龄会变化。但是有时候两个量的变化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比如年龄的变化和汽车速度的变化。但也有这样的两个量,一个量会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买同一件东西,买的数量增加,应付的总价也要增加。
问:谁还能举出这样的两个量呢?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好地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同时也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发现内在的规律。
教学效果与反思:
从实际效果看,这样的学习材料学生较感兴趣,能顺利地发现生活中存在的规律。我利用对学生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在学生回答完后评价:你真聪明,会发现生活中一些变化。这样一来,第二位学生就会继续往生活中学过的知识思考。
(二)自主建构正比例的量
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正比例的量是本节课的中心任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二次感知、体验正比例的活动:
(1)在比较中继续感受成正比例量的特征
引入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况,材料如下:
下面是边长与周长,边长与面积的变化情况,把表填写完整。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四人小组讨论,思考:哪一张表格的变化情况和前面的变化规律一样?
设计意图:
像这样同时出现正面与反面的例子,是为了让学生在比较中把握正比例量的本质特征。这样的比较,与教材安排相比,比较的时间推后了。
教学效果与反思:
教学时,学生通过四人小组讨论,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课后反思,发现把比较的时间推后,学生理解较深刻,因为在前面探究正比例时,学生对正比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样,比较时学生心中也就有了一个标准,容易找出成正比例的一组量了。
在此基础上,引入正比例量的图像,如下: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思考:这四张图如果让你来分类,你会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并进一步思考:其中三张怎么都呈直线状态,朝一个方向生长?(比值一定)
其中一张图为什么呈曲线状态?(比值不一定)
设计意图:
引入图像进行比较,是为了让学生对正比例的特征有更形象地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更丰富的表象,达到数形结合,从而使学生真正建构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效果及反思:
在教学中,学生能顺利地进行分类,并思考成正比例的图像呈直线发展的内在原因是比值一定。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就是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2)尝试归纳正比例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在前面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尝试归纳正比例的意义,从而真正建构正比例的意义。
(三)小结提升
在小结提升阶段,我们要借助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整理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板书:
上完“正比例”后,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表达清楚,课后检测效果良好,反思我的教学,发现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教师要做到精讲,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教师要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深入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先由教师引着说,再鼓励学生自己大胆地说,并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乐说,会说。教师也要善于通过倾听加强对小组讨论的指导。总之一句话,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正比例反比例》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
P47~48,例7、正、反比例的比较。
教学目的:
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判断下面两种理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4)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2、学习例7
(1)认识:“千米/时”的读法意义。
(2)出示书中的问题要求学生逐一回答。
(3)提问:谁能说一说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个量可以写成什么样的关系式?
(4)填空:用下面的形式分别表示两个表的内容。
当()一定时,()和()成()比例关系。
还有什么样的依存关系?
(5)教师作评讲并小结。
(6)用图表示例7中的两种量的关系。
指导学生描点、连线
观察:在表里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表示正比例关系的是一条什么线?A点表示什么?B点呢?
在这条直线上,当时间的值扩大时,路程的对应值是怎样变化的?时间的值缩小呢?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右表。
3、总结正、反比例的特点(异同点)
由学生比、说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2题
2、P49第1题。
四、课堂小结:
正、反比例关系各有什么特点?怎样判断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关键是什么?
五、作业
P49第2题(1)(4)(5)(6)(9)
六、课后作业
1、P49第2题(2)(3)(7)(8)(10)
2、收集生活中正、反比例关系的量并分析。
5、《比例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求比值和比的应用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比例的意义,对学生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乃至在初中继续学习有关正、反比例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1、本班现有学生92人,男生49人,女生43人。
2、本班班额大,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我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学时的内容分成了两课时,本节课主要学习比例的意义。
3、本节课我准备从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比例的意义的过程,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组比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比例的意义。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3、能根据一个比例写几个不同的比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复习
1、什么叫比?怎样表示比?一辆汽车1小时行60千米,2小时行120千米,3小时行180千米,分别说出所行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这些比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2、怎样求比值?求下面各比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
20∶252。7∶4。56∶10生回答。
学生回答后,独立求出各比值,并交流汇报。复习旧知,为新知探究奠定基础。
揭示
课题这节课我们在比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揭示课题——比例的意义。学生打开数学课本48页。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探究
比例的意义
1、课件出示
例1:两组同学同时在操场探讨竹竿长与影子长之间的规律。
列表如下:
竹竿长(m)23。。。。。。影子长(m)69。。。。。。
2、你能写出多少个有意义的比?并求出它们的比值。
3、观察这些比,把能用等号连接的比用等号连接起来。
4、教师板书
3∶2=9∶6
2∶6=3∶9
强调:这些都是比例。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比例。比例就表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的式子。
5、2∶9和3∶6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6、指导学生说出“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他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1、学生讨论,然后写出比,完成后汇报,并随意找出几个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
2、学生试写:
2:3=6:9
2:6=3:9
3、学生合作探究:什么是比例?
4、学生小组讨论:2∶9和3∶6能组成比例吗?并说出理由。
1、生活情境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2、让学生分享在主动参与、探究中获取知识的愉悦心情。
3、学生在合作探究和小组讨论时,增强合作意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比例的各个项
1、课件出示:在一个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内项。
要求学生依据定义,分别找出3∶2=9∶6和2:6=3:9的内项和外项。
介绍分数形式的比例写法。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找出3∶2=9∶6和2:6=3:9
的内项和外项。加深认识,学以致用。
五、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一下,0。4∶25能否和1。2∶75组成比例?为什么?
2、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3、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和(),内项是()和()。
4、用下面的四个数组成比例:2,3,4和6(能组几个就组几个)。你能否写出几个不同的比例?
5、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若不能,改变其中的任何一个数,使其能组成比例。2、3、4、5试试看,相信你一定能完成?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答题情况。
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六、比与比例的区别
1、a÷b=a:b比就表示两个数相除,它们的商叫比值,应用比的意义可以求比值。
2、比例a:b=c:d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应用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学生自己说出几个不同的比和比例,对比理解。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巩固新知识。
6、《比例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苏教版P40页例3、练一练及练习九的3————7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周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那么,你们对国旗都有哪些了解呢?(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说明你们都很热爱我们的国家,希望你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五星红旗是庄严而美丽的,并且它与我们数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比例(板书课题:比例)
师手指课题:从课题中我们不难看出,比例和比有一定的关系,你们还记得比的意义吗?(学生回答)
好,那下面我们就先来用比的知识解决几道题。(出示四幅图在一起的)
2厘米
3.2厘米
4.8厘米
3厘米
6.4厘米
4厘米
9.6厘米
6厘米
二、新授
师:画面上出现了四幅不同大小的国旗,请同学们任选两面国旗来算一算它们各自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然后观察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板演,观察到比值相等,教师板书:两个比相等)
师:那我们就可以将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两个相等的比)
教师边指着这组相等的比一边说:好,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把定义补充完整)。这就是比例的意义(把课题板书完整)请同学们齐读。
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比例的意义,思考:想要组成比例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学生回答,等式;有两个相等的比)
(教师再强调:一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师:你还能从四面国旗中找出哪些比例?
(学生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汇报。教师板书)
师:我们在学习比的时候,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比如:60:40=60/40,那比例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吗?怎么写?(学生口答)
师:我们刚才一直在强调比和比例的联系,那么比就是比例吗?
学生从形式上区分:比由两个数组成;比例由四个数组成。
学生从意义上区分: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三、巩固应用
(一)数的比例
课本。40页练一练。(学生汇报比值是否相等,所以成不成比例。教师板书比例式)
(二)形的比例
出示两个具有放大关系的三角形
3厘米
5厘米
4.5厘米
7.5厘米
师:哪位同学能分析一下这个图形?(学生讲这是两个相似的三角形,几个数字分别是它们的底和高。然后汇报比例)
(三)生活中的比例
师:通过刚才的几组题,我们进一步弄清了比例的意义,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比例吧!
1、课本41页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交流。)
2、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花了9元钱,李刚买了5本同样的笔记本花了15元。(你能根据题中的数据写出几组比例式吗?并说出理由。)
四、总结
师:这节课,大家都非常的积极和认真,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肯定很多,那谁来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说)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比例,并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还会自己根据数据组比例,看来同学们这节课真是掌握了不少的知识。
五、课堂检测
1、下面哪些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如果能,在()打对号。
10:2和35:42()0.6:0.2和:()
:4和3:():和12:8()
2、在下面的六个比中,选择两个比组成比例。
::4:71。4:2。8:10:15
3、写出比值是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4、小强3分钟走了180米,小刚1小时走了3。6千米。小强说他们各自所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能组成比例,小刚说不能组成比例。请问:谁说的对?
六、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九4题、7题
7、《按比例分配》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
按比例分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2、口答应用题
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口答:100÷2=50(平方米)
提问: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
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
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板书:分配)
二、讲授新课
1、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 :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2、提问: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按3 :2分)
求的是什么?(求二年级1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六年级1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3、思考:由“如果按3 :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
(1)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二年级的3/2倍
(2)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六年级的2/3
(3)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5
(4)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5
… …
小组汇报结果
4、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例题,并说一说怎么想的?
方法一、3+2=5 100÷5=20(平方米)
20×3=60(平方米) 20×2=40(平方米)
方法二、3+2=5 100× 3/5=60(平方米)
100× 2/5=40(平方米)
方法三、100÷(1+2/3 )=60(平方米)
60× 2/3=40(平方米)或100-60=40(平方米)
方法四、100÷(1+3/2 )=40(平方米)
40× 3/2=60(平方米)或100-40=60(平方米)
5、比较思路:这几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第二种,思路简捷,计算简便)说说第二种方法的思路?
①求出总份数
②各部分数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
③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
6、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
①两个班级的面积相加,是否等于原来的总面积。
②把六年级和二年级的面积化成比的形式,化简后的结果是不是等于3 :2
7、练习
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 :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8、教学例3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1)讨论:这道题与前面所做的题有什么区别?
分配什么?按照什么来分?
怎样计算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2)学生独立解题
①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人)
②一班应栽的棵数:280× 47/140=94(棵)
③二班应栽的棵数:280×45/140 =90(棵)
④三班应栽的棵数:280× 48/140=96(棵)
答:一班、二班、三班各应栽94棵、90棵、96棵。
9、小结: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已知总数量、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怎么解答?
(先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我们把具备上述特点,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板书(补充课题):按比例分谁?怎么分?
板书: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三、巩固练习
1、六年级(2)班共有42人,男、女人数的比是3:4,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 :5 :4。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
(1)还是按比例分配问题吗?(2)如果是四个数的连比你还会解答吗?
3、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7 :3,求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
7+3=10 20×7/10=14(厘米) 20×3/10=6(厘米)
4、思考:平均分是不是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按照几比几分配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这种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解答?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三 2、3、4、6
反思:
一、挖掘教材的趣味性、现实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也就是说,当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我班的保洁区面积如何分配”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例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演绎的问题情境,能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是实实在在的。
二、挖掘教材的开放性、挑战性,激励学生创新
现行教材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过渡性教材,其中绝大部分的数学问题都是必要条件的问题,探索性、思考性和现实性的数学教材显得比较薄弱,教学中,需要教师补充一些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学习材料,适当让学生接触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性学习材料,除了引进有多余条件或条件不充分的问题,还要逐步引进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以及答案上开放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选择余地,激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来弥补教材不足
“按“3 :2分配”你读懂了什么?”这种开放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发展的更大空间,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能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再次验证了只有学生积极投入的课堂,才是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三、挖掘教材的问题性、情境性,培养学生多角度、个性化解决问题
教材呈现的方式是教材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是课堂教学教与学的载体,而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我们教师在呈现教材时,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思维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产生困惑和好奇心,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自觉、兴奋地投入到加深练习中,学习和探求新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同样是5:2的条件变换另一个条件,就能解决更多不同的问题,“还能怎样变换呢?”的悬念,这种诱惑力,激发了学生探求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将学生自然地带进了新知的探究中。这个例子再次告诉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为教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探索和追求,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从而让我们的“教材”成为我们学生真正喜欢的“学材”。
8、《按比例分配》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
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应用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 按比例分配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 热身练习
1、 修一段路,已经修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的比是4 ∶5,可以把已修的米数看作( )份,剩下的就有( )份。这段路共有( )份已经修的是剩下的( ),剩下的是已修的(),已经修的占这段路的()剩下的占这段路的( )。
2、 李明、张强与黄华合办股份制食品有限公司,张强出资10万,李明出资20万元,黄华出资30万元,两年后盈利180万元,怎样分配利润才合理?
3、 拿自己配制的饮料,导出课题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揭示课题
二、 新课探究
(一)展示例题:我把蜂蜜和水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稀释液,其中蜂蜜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1、 学生读题,找出不理解的语句,老师解释(浓缩液 稀释液)
2、 找出已知条件:500mL 1:4
(1)师:500是什么? (浓缩液体积和水的体积之和)
(2)师:1:4什么意思?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这个比(3)从1:4这个比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3、 学生尝试解题。
4、 汇报
方法一:总份数:1+4=5每份:500÷5=100ml浓缩液:100×1=100ml水:100×4=400ml
方法二、总份数:1+4=5浓缩液:500× =100ml水:500×=400ml
5、 师评讲,小结方法
(二)做一做
1、 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的比分给两个班,应该怎样分?
2、 学校把栽70棵树苗的任务按照六年级的三个班级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
(三)师生总结
这些都是“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分配问题的一般思考步骤是:分什么?有多少?怎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