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有理数加法一等奖说课稿

2023-09-08 10:03:39

  有理数加法一等奖说课稿

有理数加法一等奖说课稿

1、有理数加法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⑵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3)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运算(主要是整数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二、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开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学。

  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足球净胜球数)、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进行新的评价体系(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几组有理数加法的符号与绝对值特征)、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同号与异号的特征)、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概括);

  省:在特殊实例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实例讲解和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心得、反省得失(如:解后思)。

  信: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与运用法则中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如在教师用数带正号球的方法得出(+2)+(+3)=+5后,学生按照此思路可以很快得出(—2)+(—3)等其它情形。又如以口答形式判断几组有理数加法的和的符号和在最后以“挑战老师”的形式判断一句话的正误)。

  同时本节课在运用“正负抵消”和数轴探讨有理数法则时,教师只对第一个或前两个进行指导和示范,其它的留给学生独立得出或合作完成。

  另外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使学生在比较真实的环境里面体验数学的生活性。

  三、说学法:

  本节课同号两数相加学生易理解,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前面正数、负数、数轴、绝对值的学习为本节课提供了学习的前提;

  第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合作和交流的能力,通过探究和合作获得成功基本上可以实现课程目标的;

  第三、范例讲解和随堂练习始终是学以至用的有效方法。范例讲解与随堂练习都是学生强化理解法则、正确运用法则的地方。范例讲解时应引导学生步步说理,随堂练习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省、小组评价、来克服解题时的错误,有必要教师给与规范矫正。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将“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法运用到教学中,教学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简述如下)

  1、引入新知———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

  今年恰好举行了世界杯,所以通过足球净胜球问题引入教学,情境活泼、自然。在学生回答(—1)+(+1)=0和(+1)+(—1)=0时渗透“正负抵消”的思想引入讨论整数加法的几种情形。

  2、探究新知———行

  (1)类比小学学习加法的“实物数数法”(1用一个x表示,—1用一个xx表示,那么2就用两个表示的方法)和“正负抵消”法形象直观得出一组有理数加法的结果,教学时除(+2)+(+3)教师示范得出外,其他几例均可学生自主得出,教师在聆听学生讲述自己的方法时及时给与积极的评价。

  (2)联系前面数轴,运用数轴也可以形象得出上述四组数的结果。在教学时要强调加法的“叠加性”,此处学生易出错。如在讲(—2)+(—3)时学生虽然明白—2表示从原点出发往西移动2个单位,但在加上—3时易犯“又从原点出发”的错误,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先讲点的移动再移动然后用数学式子表示,在此基础上出示其它几个算式,让学生运用点的移动说明运算结果;二是联系孩提时学数数(数手指)的方法进行类比。在此处的教学师应加强引导,在讲完第一个式子的表示过程后其他三个让学生依照刚才教师的方法和思路独立完成,在学生发表见解时师可以让其他学生给出矫正和评价。

  3、得出新知———省

  在前面形象得出结果的基础上教师诱导学生从四个例子中发现一般的结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2)+(—3)=—5

  (+3)+(—2)=+1

  (+2)+(+3)=+5

  (—3)+(+2)=—1

  (—4)+(+4)=0

  问: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一个有理数同0相加,和是多少?

  在引导学生观察前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当中的讨论中,在讨论中师可诱导学生先看式子的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的关系,再诱导学生看和的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关系。如果学生有困难,师可引导学生分类:同号类、异号类、相反数类,观察符号与绝对值特征,再请学生发表自己或小组成员的见解。此处应肯定学生朴素的语言特别应表彰有独特见解和说得完备的学生。最后师生一起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

  4、运用新知———信

  此处的“信”主要是指在运用法则解决问题时对照法则“步步说理”,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法则用好法则的信心。特别是异号两数相加时更要着重强调、矫正、理清思路和步骤。然后师生一起“解后思”:在做题时应该注意什么(此处又是“省”),在随堂练习时教师关键是反馈矫正、积极评价。

  5、联系实际、小小拓展;

  为落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的理念,此处可安排两道实际应用题:如:请根据式子(—4)+3举出一个恰当的生活情境;(此例有很多好情境,教师应对举例举得好的学生给与积极评价)。又如:土星表面的夜间平均温度为—150度,白天比夜间高27度,那么白天的平均温度是多少?

  6、教学小结、知识回顾:

  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谈在这节课的得与失、感到困惑和疑难的地方、运用法则的关键和步骤等等。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再提炼。运算时的基本思路:①确定类型、②确定符号、③确定绝对值。

  7、课外作业

  为进一步巩固知识,布置适当作业。教师还可提问供学生课外思考以挑战老师:学习完今天的知识后,老师认为“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加数”,老师的说法正确吗?请聪明的你举例说明。

2、有理数加法一等奖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法。本节课选自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第四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的起始部分,也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的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并会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法则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2)体验初步的算法思想。(转化)

  (3)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4)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协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法与学法

  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法”,并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展开教学。学生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法”来学习本节内容。

  教学程序:

  我采用的教学模式分为“引——探——结——用”四个环节。

  (一)、引出课题(2分钟)

  例如,足球比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则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

  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

  那么,怎样计算4+(-2)呢?

  此环节大约2分钟。

  (二)、探索规律、得出法则。(15分钟)

  现规定正能量为正,负能量为负。

  (1)若两个好人携带正能量分别为+20、+30。

  则相加的结果是( )。

  写成算式:(+20)+(+30)=( )

  (2)若两个坏人携带负能量分别为—20、—30。

  则相加的结果是()。

  写成算式:(—20)+(—30)=( )

  这两个算式,运算有什么特点呢?

  同号两数相加,好比作同伙人:正数+正数,正能量增大;

  负数+负数,负能量增大。

  最后概括为①定符号;②把绝对值相加。

  (3)若一个好人携带正能量+30一个坏人携带负能量—10。

  则两人较量的结果是( )赢,还剩( )能量。

  写成算式:(+30)+(—10)=( )。

  (4)若一个好人携带正能量+20一个坏人携带负能量—40。

  则两人较量的结果是( )赢,还剩( )能量。

  写成算式:(+20)+(—40)=( )。

  这组算式,运算有什么特点呢?

  异号两数相加,好比两人在打仗,谁的力量强大,谁就赢。如果正能量大,符号就定为正;如果负能量大,符号就定为负,又让学生理解两人打仗,彼此力量会彼此抵消,彼此消损。那么赢的一方还剩多少能量呢?故而把绝对值做减法。强调用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

  最后概括为①定符号;②把绝对值相减。

  再看两种特殊情形:

  (5)若一个好人携带正能量+30,一个坏人携带负能量—30。则两人较量的结果是( ),还剩()能量。

  写成算式:(—30)+(+30)=( )。

  (6)20+0=() 0+(—15)=( )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会学”转变,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于教材上利用数轴和绝对值来探究法则过于抽象,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借鉴之下,我选用了学生感兴趣的卡通动画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让学生来当裁判,学生必须把6次的情况都完成后,才能得到结果,这样每个学生的注意力一直会很集中。若学生有困难,则小组内探讨交流、补充,让学生能逐步引导概括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上述过程,大约20分钟的时间,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小结(3分钟)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

  取加数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四)、用

  1、加深理解,巩固法则。(5分钟)

  (1)填表

  (2)思考: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应分几步完成?

  此题的设计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让学生知道,凡是有理数运算都要首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后,我将解题步骤,分步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对解题格式引起重视。

  2、变式训练,应用法则。(15分钟)

  例1.计算

  (+20)+(+12) (—8)+(—12)

  (—3.75)+(—0.25) (—1/2)+(—2/3)

  (—7)+0

  例2.计算

  (—5)+9 7+(—10)

  (—3/4)+1/2 3/5+(—3/5)

  数学家皮亚杰认为:“不断的训练才能够逐渐的发展出一个合理的数学模型”。练习和科学的重复练习始终是数学学习的有效办法。为了让学生熟练应用法则准确计算,我设计了2个例题。例1是同号两数相加;例2是异号两数相加。这两种最典型的类型,以起到巩固法则和规范格式的作用。我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让基础组的学生板演后,并让别的学生找错误,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通过学生纠错的过程,让学生对错误加深记忆,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3、小组闯关,检测目标。(5分钟)

  在新课程下,教学的本质是学习活动,学生是否有效的学习,教学目标是否落实到位,检测目标成为一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设计了两个闯关小游戏。一个是学生口答抢答,另一个是男生出题女生抢答,反之女生出题男生抢答,通过男女同学竞争中巩固、应用法则。

  三点教学反思

  1、情境探究问题的设置

  我用卡通动画人物来引入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形象的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在思考问题时,首先应让学生对好人、坏人在一起有几种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培养学生考虑问题的完整性。然后再逐一的进行探索,通过学生谈论交流,最后得到有理数的四条加法法则。

  2、例题安排的设置

  我安排了同号两数相加和异号两数相加两种最典型的类型,以起到巩固法则和规范格式的作用。

  3、数学语言表达的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在课堂中我尽可能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样可以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引导学生规范的表达。

3、有理数加法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⑵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3)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运算(主要是整数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二、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开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学。

  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足球净胜球数)、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进行新的评价体系(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几组有理数加法的符号与绝对值特征)、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同号与异号的特征)、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概括)。

4、有理数加法教案一等奖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

  2.掌握有 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经历探究有理数有理数加法法则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学习重点:和 的符号的确定

  学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学法指导:

  在探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问题时,利用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两次运动的过程,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先仔细观察式子的特点,找到合理的运算步骤,使加法运算简便。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导引:

  1. 如果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3米记作

  2. 比较 大小:2 -3,-5 - 7,4

  3. 已知a=-5,b=+ 3, 则︱a ︳+︱ b︱=

  (二)课堂学习导引

  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 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 们的和叫做 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

  (1)红队的净胜球数为 4+(-2) ,

  (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 1+(-1) 。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那么,怎样计算4+(-2),1+(-1)的结果呢?

  现在让我们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某人从一点出 发,经过下面两次运动,结果的方向怎样?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请同学们用数学式子表示

  ①先向东走了5米 ,再向东走3米 ,结果怎样?可以 表示为

  ②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结果如何?可以表示为:

  ③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

  ④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东走了3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

  ⑤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5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

  ⑥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

  从以上几个算式中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取 的加数 的 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 两个数相加得 .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

  例1 计算(能完成吗,先自己动动手吧!)

  (-3)+( -9) (2)(-4.7)+3.9

  例2 足球循环赛中,

  红队胜黄队4: 1,黄队胜蓝队1 :0,蓝队胜红队1: 0,计算 各队的 净胜球数。

  解:每个队的进球总数记为正数,失球总数记为负数,这 两数的和为这队的净胜球数。

  三场比赛中,

  红队共进4球,失2球,净胜球数为(+4)+(2)=+(42 )= ;

  黄队共进2球,失4球,净胜球数为(+2)+(4)= (4

  蓝队共进( )球,失( )球, 净胜球数为 = 。

  (三)课堂检测导引:

  (1)(-3)+(-5)= ; (2)3+(-5)= ;

  (3)5+(-3)= ; (4)7+(-7)= ;

  (5)8+(-1)= ; (6)(-8)+1 = ;

  (7)(-6)+0 = ; (8)0+(-2) = ;

  (四)课堂学习小结

  1.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你觉得有理数加法比较难掌握的是哪里?

  (五)学后拓延导引

  1.计算:

  (1)(-13)+(-18); (2)20+(-14);

  (3)1.7 + 2.8 ; (4)2.3 + (-3.1);

  (5) (- )+(- ); (6)1 +(-1.5 );

  (7)(-3.04)+ 6 ; (8) +(- ).

  2.判断题:

  (1)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负数; ( )

  (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等于零; ( )

  (3)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负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负数; ( )

  (4)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正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正数. ( )

  3.当a = -1.6,b = 2.4时,求a+b和a+(-b)的值.

5、有理数的加法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能熟练地运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能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过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探索过程,了解加法的运算律,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重点、难点:

  1、重点:运算律的理解及合理、灵活的运用。

  2、难点:合理运用运算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先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选用法则,确定和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是不同的;而计算和的绝对值,用的是小学里学过的加法或减法运算。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运算法则?

  (1) (-9.18)+6.18; (2) 6.18+(-9.18); (3) (-2.37)+(-4.63)

  2、计算下列各题:

  (1) +(-4); (2) 8+;

  (3) +(-11); (4) (-7)+;

  (5) +(+27); (6) (-22)+.

  通过上面练习,引导学生得出:

  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

  a+b=b+a

  运算律式子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者零.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

  (a+b)+c=a+(b+c)

  这里a,b,c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P22例3) 计算:

  (1) 33+(-2)+7+(-8)

  (2) 4.375+(-82)+( -4.375)

  引导学生发现,在本例中,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再相加,有相反数的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先凑整;有分母相同的,先把同分母的数相加,计算就比较简便。

  本例先由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解答情况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并引导学生发现,简化加法运算一般是三种方法:首先消去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其和为0),同号结合或凑整数。

  例2(P23例4)

  教师通过启发,由学生列出算式,再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第一问可以让学生自已作行程示意图帮助理解,注意第一问和第二问的区别。

  练习 课本P.23练习:1、2

  四、总结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1、课本P27习题1.4A组第3、4题

  2、课本P28习题1.4B组第12题

6、有理数的加法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

  2.会作简单的加法计算;

  3.感受到原来用减法算的问题现在也可以用加法算.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

  (1)某仓库第一天运进300吨化肥,第二天又运进200吨化肥,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

  (2)某仓库第一天运进300吨化肥,第二天运出200吨化肥,两天总的结果一共运进多少吨?

  (3)某仓库第一天运进300吨化肥,第二天又运进-200吨化肥,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

  (4)把第(3)题的算式列为300+(-200),有道理吗?

  (5)某仓库第一天运进a吨化肥,第二天又运进b吨化肥,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

  〖探索2〗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再向右运动,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用下面的'数轴检验你的答案.

  在足球比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若某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即红队进5个球,失2个球),红队净胜几个球?

  〖小游戏〗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前进5步,又前进-3步,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若是后退-1步,又后退3步呢?

  〖练习〗

  1.登山队员第一天向上攀登,第二天又向上攀登(天气恶劣!),两天一共向上攀登多少米?

  2.第一天营业赢利90元,第二天亏本80元,两天一共赢利多少元?

  〖补充作业〗

  1.分别用加法和减法的算式表示下面每小题的结果(能求出得数最好):

  (1)温度由下降;(2)仓库原有化肥200t,又运进-120t;

  (3)标准重量是,超过标准重量;(4)第一天盈利-300元,第二天盈利100元.

  2.借助数轴用加法计算:

  (1)前进,又前进,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2)上午8时的气温是,下午5时的气温比上午8时下降,下午5时的气温是多少?

  3.某潜水员先潜入水下,他的位置记为.然后又上升,这时他处在什么位置?

7、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一等奖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有理数的加法(一)”,“有理数的加法”说课教案、课堂设计及教后反思。本节课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二章第六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一一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分析数学大纲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有理数的加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有理数的加法作为有理数的运算的一种,它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2、就第二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有理数这一章分为两大部分----有理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意义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但混合运算是以各种基本运算为基础的。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从以上两点不难看出它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结合微机显示)

  教学大纲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依据。教学大钢规定,在有理数的加法的第一节要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运算。因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是:“(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3)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准确运算;(4)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2、能力目标是:(1)培养学生准确运算的能力;(2)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德育目标是:(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与小学学习的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进行的加法运算的意义相同,让学生理解即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由于本阶段的学生很难把握住事物主要特征:如异号两数、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和互为相反数之间的关系,这就对法则的理解造成困难。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难,是是;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

  二、教材处理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很牢固地掌握了正数、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因此我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学生充当指挥官的角色,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从而获取知识。在法则的得出过程中,我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微机,让学生在微机演示的一种动态变化中自己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这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直接地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法则的应用这一环节我又选配了一些变式练习,通过书上的基本练习达到训练双基的目的,通过变式练习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这些我将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具体体现。而且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提问,使课堂在学生的参与下积极有序的进行。

  三、教学方法和数学孚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1、引入:再课堂的引入上,开始我本打算选择教材上的例子,但是它过于简单。并且不宜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我选择了学生们感兴趣的军事问题,让学生在充当指挥官的同时,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探索规律:法则的得出重要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我通过了一个小人在坐标轴上来回的移动,使学生在小人的移动过程中体会两个数相加的变化规律。由于采用了形式活泼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全副身心的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让学生亲身参加了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最后由学生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补充,从而得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3、巩固练习:再习题的配备上,我注意了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习题的配备由难而易,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发展。并且采用男生出题,女生回答;女生出题,男生回答,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中,解决各种问题。

  4、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由学生完成,并且做适当的补充。最后教师对本节的课进行说明。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以达到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目的。

  课堂设计及课后反思

  我9月19号在阿城市第五中学上了一堂数学公开课,由于得到通知的时间比较仓促,所以准备的不算充分。在各个方面一定存在着疏漏和缺陷,在这里请大家多多指教。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问题的引入:在问题的引入上。新课标规定应从实际情景入手,并且使学生能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我采用了敌军对我军进行小规模军事侦察的问题,使学生处在一个指挥官的角色。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并且在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情况,作出实际的操作,使学生明白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我感觉在问题的引入上问题过于简单,使学生思考的范围过于局限。没有出现比较热烈的学习气氛。所以问题的引入应加大深度,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问题的探索:在问题的探索上,我采用了一个小人在坐标轴上来回行走,产生一种动态效果,使学生在充满好奇心的状态下,在老师提供的情景下,在具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主动的获取知识和技能。但在整个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法则的得出上学生的总结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再处理时由于怕时间不够充裕所以学生出现的问题我给作出了解答,其实这里应由学生自己来解决,这样对学生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三、习题的配备:整个习题的配备大致是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的,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多种形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并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生对加法法则的理解进一步的加强。在讲解完例题后,让学生互相提问,以促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最后的习题配备上,让学生对两个加数及和之间的关系作出判断,并且对各种情况作出讨论,达到本节课的一个高潮。促使学生的思路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但我总体感觉习题的量不够充足,学生的练习机会较少。

  四、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8、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一等奖

  1.教学目标

  1.1地位、作用

  在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 有理数的运算是初等数学的基本运算,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重要前提。有理数的加法作为有理数的运算的一种,它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1.2学情分析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在认知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兴趣在非智力因素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因此,从初一开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其学好数学的重要保障。围绕这一点,在教学中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教学中教师为导、学生为主,充分认识初一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好奇心强;好胜心强;抽象思维能力弱,过分依赖直观;意志薄弱,缺乏毅力。

  另一方面,课本知识的传授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的。在前期段,学生已经储藏了两个正数的加法,较大数减较小数的减法,引入了负数,有必要再学习有理数的加法,然后过渡到有理数的其它运算,再到式的运算、方程、函数的运算;同时,负数、数轴、绝对值的学习又为这节课的学习方法奠定了基础。

  1.3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通过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有理数加法的全过程,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

  能力目标:通过情境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与及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探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与乐趣。

  1.4教材处理

  根据本节教材的内容,我把有理数的加法划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准确进行两个数的加法运算;第二节课学习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并能准确进行多个数的加法运算。

  2.重点、难点

  2.1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而不是简单地记忆法则)。

  2.2教学难点:异号两数加法的实际意义及法则的归纳。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学生熟悉的人物出发,激发学生探索欲;通过层层铺垫,引导学生利用已学数学工具探索新知;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多样化的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在法则的提炼过程中,培养学生类比、归纳和概括的学习能力。

  在本节的设计过程中,利用了一道开放性习题引出课题,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充分跨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4.教学过程:

  4.1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生活情境]刘翔是世界男子青年锦标赛110米栏的冠军,是中国人的骄傲。从他的体育精神中我们应该学习他坚忍不拔的刻苦精神,激励学生爱国、立志。将跑道抽象为数轴,起跑点为原点,将生活问题数学化。

  说明:这种从生活到数学的建模,从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出发,为创设下文的探索情境作一个兴奋点的刺激,让每个学生都有信心并且能够积极尝试、探索。

  4.2体验进程,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数学是问题的心脏”,是教学的出发点,由问题引入课题能使学生产生较强的未知欲。

  [开放式探索] 刘翔在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上往返跑步进行训练,他连续跑了两段路,共跑了80米。问刘翔两次以后的位置可能在哪里?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条件不唯一,结果也不唯一的开放性题型,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它的优点在于:只要理解题意,任何一个学生都能答对至少一种正确答案;同时它的答案又分多种情况,学生由于思维的不完备性,很容易丢失答案,并且这种错误在别人的提醒中能马上恍然大悟。这是一道能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及答案适用分类讨论、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好题。在本题中,包含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的理解及探索有理数加法加数的几种类别(从正负性上区分),在求和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机会经历从实物模拟到表象操作再到符号操作的转化。

  教学方法:用课件帮助学生思维从“实物操作”过渡到“表象操作”并优化思路;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机会;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弱势因势利导。

  预计困难:①学生直观思维理解“共跑了80米”就是在离出发点80米远的地方。这是一个距离与位移的概念混淆并且教学中不宜新增概念。 ②条件中的“两段”和“80米”分别对应加法中的什么量?有的学生不理解题意,可能放弃。

  处理方法:①教学中学生思维上的弱点也可能会成为他这堂课思维的.亮点,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尝试“实物操作”思维方式,自己突破思维瓶颈。②在学生正确理解80米的条件使用方法后,再让学生比较80与加数的绝对值、和的绝对值的关系,在理解能力上更上一层楼 。③区别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从“列式子”,“列等式”,问“为什么”逐步递进,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尝试最近发展区。

  教学注意点:要明确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目标,对开放题的探索浅尝 止,不深究问题的所有可能性,剪辑学生答案尽快引出课题。

  4.3探究规律,让学生的思维“跳”起来

  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规律的归纳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依据学生现有得出的学习发现组织语言,减少指示或命令性语言,争取把课堂静止或学生不理解时间减至最少。

  在答案的汇总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探索,爱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陈述自己的结果。对学生的不完整或不准确回答,教师适当延迟评价;要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的闪现,这一瞬间的心理激励,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充分挖掘潜能的有效途径。

  预先设想学生思路,可能从以下方面分类归纳,探索规律:

  ①从加数的不同符号情况(可遇见情况:正数+正数;负数+负数;正数+负数;数+0)

  ②从加数的不同数值情况(加数为整数;加数为小数)

  ③从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分类(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同0相加)

  ④从向量的迭加性方面(加数的绝对值相加;加数的绝对值相减)

  ⑤从和的符号确定方面(同号两数相加符号的确定;异号两数相加符号的确定)

  教学中要避免课堂热热闹闹,却陷入数学教学的浅薄与贫乏。

9、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用数结合的思想方法得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并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3.对学生加强数感的培养,感受数的意义,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会独立思考,又能勇于创新。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进行运算。

  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问题情境

  小明在一条东西的跑道上先走了5m,又走了3m,如果以向东为正,他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是什么?

  5+3=8

  如果小明先向西运动5m,再向东运动3m,两次运动的结果是什么?

  (-5)+(-3)=-8

  如果小明先向东运动5m,再向西运动3m,两次运动的结果是什么?

  5+(-3)=2

  足球循球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图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那么红队和蓝队的净胜球数如何表示?

  二、知识点拔: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与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例题指导

  例1 计算

  (1) (-3)+(-9)

  (2) (-4.7)+3.9

  解:(1)(-3)+(-9)=-(3+9)

  =-12

  (2)(-4.7)+3.9=-(4.7-3.9)

  =-0.8

  四、练习巩固:P22 1、2。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六、作业:

  习题1.3 1、8、12题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