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一等奖说课稿
1、人教版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一等奖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9的乘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探索9的乘法口诀蕴涵的规律。
3、情感与价值观:
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中的积的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得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二、教学重点:
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赛龙舟,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1:有9条船
生2:每条船上有9个人。
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3:一共有多少人?
师:谁能列出算式?
生4:9×9=81。
师:怎么算的?
生4:9个9是81。九九八十一。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九的乘法口诀。(板书)。
2、编口诀
将书本84页的口诀编完整。时间为2分钟。
展示,并读一读。
师问:三九二十七是怎么编出来的?
生1:在二九十八的基础上再加九。
指名再讲。
师:有没有不一样的方法?
生2:在四九三十六的基础上减去一个九。
师:还有什么想说的?
生3:在四九三十六的基础上再加上九,就是五九四十五。
3、继续编口诀,可以修改。编完了轻轻地读一读。
学生报,师板书: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4、师问:四九三十六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说,同桌之间说一说其他的口诀表示的意思。
5、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静静地独立地想一想。
小组内交流你发现了哪几条规律。
汇报:
生1:积是一个比一个大九。
师:你知道为什么会大九吗?刚才是从上往下看,如果从下往上看,可以怎么说?
生1:一个比一个少九。
生2:积的十位上的数字一个一个大1。
师:横着看呢?
生3:十位加个位是九。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
师:积的十位上的数字和第一个因数比,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4:积十位上的数字比第一个因数少1。
生5:积个位上的数字和第一个因数加起来的和是10。
6、根据发现的规律来记口诀。
7、课件播放记口诀的手指游戏。
8、指名背一背口诀。
练习
1、转盘游戏
2、看图编乘法算式。
全课小结
师:假如今天回家,你爸爸妈妈问你学了什么?你准备怎么说?
五、布置作业(略)
1、中午作业
2、回家作业
六、教学反思: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开展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体验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单纯的口诀背诵不是本课教学的根本目的,真正目的而是让学生经历口诀的探索、验证、推理的过程,进而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在分析口诀的时候,我纵向呈现口诀,学生通过比较找到了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9。再结合练习3的表,圈出9的倍数,把口诀中的积用数字的形式出示,学生通过引导交流讨论,发现了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和是9;二九和九九、三九和八九、五九和六九,它们的积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是相反的;9的1倍比10少1,9的2倍比20少2……9的9倍比9少9,当你分不清6×9的积是54还是45时,可以这样推算:6个9的积比60少6,所以6×9的积应该是54。这样让学生不仅建立了9的倍数模型,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究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人教版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一等奖说课稿
我说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9的乘法口诀》一课。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课本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最后一节的内容,它是在二年级学生学习了2至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通过编制9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乘法口诀的终结部分,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学习表内除法、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等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教材所处的位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我确立了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有三点:
1、通过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使学生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里面既包含过程性目标又包含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是我在本课教学中拟定的重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大课堂练习密度,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了2至8的乘法口诀对编制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学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合作探究、数形结合等教学法。通过直观演示,学生看图形数个数,数形结合的方法,编制出9的乘法口诀。学生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本课的教学流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以旧引新
《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所以我采取了以旧引新自然引入的方式,通过复习2至8的乘法口诀为学习9的乘法口诀做铺垫。让学生感悟到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启发诱导、小组合作编制口诀
我认为本节课着重研究的是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在教学这九句口诀时,我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引”;在教学一九得九,二九十八这两句口诀时,采用一步一步引导的方法;二是“扶”;在教学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这两句口诀时,采用扶持的方法,三是“放”;在前四句口诀学习后,五九至九九这五句口诀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编制口诀,进一步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源于生活。看动画片段安排在学习新知后,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知识在学生的脑海里生根发芽,从而使他们获得不同程度发展。更凸显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从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高
为了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深化9的乘法口诀的理解,我设计了几道由易到难的练习题,通过不同层面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既巩固了新知又深化了新知,使数学教学变得更有活力,更有价值,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回顾全课、畅谈收获
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畅谈收获和感受,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师小结
通过教师小结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以上是我对《9的`乘法口诀》这一节内容的初步设想,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谢谢!
3、人教版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一等奖说课稿
一、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体现数学无处不在。通过为学生创设龙舟比赛的场景,把学生带入现实生活中去学习数学;通过手势学习口诀,激发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经历过程,全员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经历主动编写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两个关系的处理上。
3.
二、教学内容简析
1.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表内乘法(二)中的《9的乘法口诀》。
2.知识基础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初步理解乘法意义和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所以9的乘法口诀的学习采取迁移类推的方法。
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3.对教材编排的理解:教材首先出示9条龙舟,每条龙舟上有9个人这样的喜闻乐见赛龙舟场面引入;接着通过在数轴下面的空格里填数,让学生做9的连加练习,写出乘法算式,是为了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最后
4.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通过观察,掌握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乘法口诀求积,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和合作的意识。
5.教学重点是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难点是记忆口诀,正确确定每一个积。
三、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和采取的教学方式
依据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这一环节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一是搜集信息,二是处理信息,三是独立编写口诀。
教师在导入中渲染端午节龙舟比赛的场景,同时出示龙舟图,通过这个场景,让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搜集并提出每条龙舟上有几个人?也可能搜集2条龙舟有几个人?3条呢?甚至提出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体会到数学的无处不在,
第二个层次是处理信息。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在处理信息时从两方面处理,一方面是在数轴上填写连加的结果,边看图边推想,这样的形式呈现,提高了抽象程度,渗透点与数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学生汇报时,教师1个9是9,2个9相加是18,3个9相加是27……9个9相加是81,处理信息的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独立写出9的乘法算式,根据连加的结果写出得数。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感知连加结果的特点。
这时有了编制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编制9的乘法口诀就水到渠成了,依据学生学习情况,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制口诀,将过程填在书上,亲身经历口诀的产生过程,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从上面三个层次设计基本达到了图、式、口诀三维一体,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学习活动贯穿始终。
4、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到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单元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经历编制2~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件地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发展数感。
3.会比较熟练地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和解决简单问题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经历编制2~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
会比较熟练地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和解决简单问题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6课时。
数松果 1
做家务1
课间活动 1
需要几个轮子 1
小熊请客 1
回家路上1
数松果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养成教育训练点:
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体验运用口诀的简便。
教学重点:
掌握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有两只小松鼠特别喜欢吃松果,这不,一大早它们就去松树林采松果了,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吧!
它们采的松果真多,地上有,篮子里也有,它们想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就数出5个堆成一堆,这样5个5个地一边整理一边数。
二、经历数松果的过程,引出几个5和乘法算式。
1.出示第一行松果,说出个数,一行5个;
出示第二行松果,说出个数,二行10个;
出示第九行松果,说出个数,九行45个。
2.根据行数,说出几个5。
一行1个5
二行2个5
三行3个5
九行9个5
3.根据几个5,说出乘法算式。
1个515=551=5
2个525=1052=10
3个535=1553=15
9个595=4559=45
三、根据乘法算式编制5的乘法口诀。
15=5口诀一五得五
25=10口诀二五一十
35=15口诀三五十五
45=20口诀四五二十
55=25口诀五五二十五
5、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3的乘法口诀》教学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14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编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知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3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
3、能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讨论、交流、推理、归纳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
教具学具:
学具盒(小棒)。
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2的乘法口诀,你能说一说吗?按你的理解,知道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吗?
学生:3的乘法口诀。
(板书:3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观察例1插图,把例1补充完整。
教师: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分组的?你能根据1,2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把例1的表格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思考,把例1补充完整,教师指定一学生上台(黑板上)补充。
(2)探索口诀的编法,促进口诀理解。
课件显示完整的例1。(随机抽取图或算式、口诀)
教师:表格中的哪一个数可以表示8个组跳绳的人数?
教师:说说哪一个算式可以表示4个组跳绳的人数。
教师:7个组有几个人在跳绳?可以用哪一个算式来表示?
教师:“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它表示几个组跳绳的人数?应该用哪个算式?
“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表示9个3是27;它表示9个组跳绳的人数;应对应3×9=27(或9×3=27)这个算式。
(3)读3的乘法口诀。
学生全班拍手齐读3的乘法口诀。
(4)找特征,总结规律。
教师:3的乘法口诀有哪些特征和规律?
3的乘法口诀共有7句。
口诀的第一个字都是三。
口诀的`第二个字从上到下依次增加1。
口诀的积从上到下依次增加3。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规律?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自己找出了这么多的特征,总结出这么多的规律。你能利用这些特征和规律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出示:三七二十一
三四十二
三八二十四
三五十五
(5)熟记口诀。
教师:利用口诀的特征,我们可以把临时遗忘的口诀补充完整,你们能记住这么多口诀吗?
学生集体拍手背口诀→一生当小老师,抽大家背→同桌互相打“电话”背→分4人小组抽背→集体拍手背。
2、教学例2
教师: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来学例2。
教师板书出示例2:3×6=□7×3=□
教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计算这两道题各用哪句口诀?计算结果是多少?再把积填在方框里。
学生独立思考,在书上填出得数,教师指名在黑板上填写。
学生:我填出的积各是18,21,各用的“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这两句口诀。
3、小结
教师:刚才同学们合作学习了例1,自学了例2。下面老师要看小朋友们能不能熟练地、灵活地运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的第1题、第2题、练习三第5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你自己解决了几个问题?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3的乘法口诀,学会了编3的乘法口诀,了解了口诀的特征,知道了用3的乘法口诀可以求积。
五、板书
3的乘法口诀
三三得九
6、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设计理念: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体现数学无处不在。通过为学生创设龙舟比赛的场景,把学生带入现实生活中去学习数学;通过手势学习口诀,激发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经历过程,全员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经历主动编写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两个关系的处理上。
3、精心组织,渗透方法,体现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始终在主动地进行观察、推理、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渗透了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简析:
1、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表内乘法(二)中的《9的乘法口诀》。
2、知识基础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初步理解乘法意义和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所以9的乘法口诀的学习采取迁移类推的方法。
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3、对教材编排的理解:教材首先出示9条龙舟,每条龙舟上有9个人这样的喜闻乐见赛龙舟场面引入;接着通过在数轴下面的空格里填数,让学生做9的连加练习,写出乘法算式,是为了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最后总结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书上练习十九的1-7题是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形式比较活泼。
4、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 通过观察,掌握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乘法口诀求积,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和合作的意识。
5、教学重点是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难点是记忆口诀,正确确定每一个积。
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和采取的教学方式:
依据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 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这一环节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一是搜集信息,二是处理信息,三是独立编写口诀。
教师在导入中渲染端午节龙舟比赛的场景,同时出示龙舟图,通过这个场景,让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搜集并提出每条龙舟上有几个人?也可能搜集2条龙舟有几个人?3条呢?甚至提出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体会到数学的无处不在,第二个层次是处理信息。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在处理信息时从两方面处理,一方面是在数轴上填写连加的结果,边看图边推想,这样的形式呈现,提高了抽象程度,渗透点与数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学生汇报时,教师1个9是9,2个9相加是18,3个9相加是27……9个9相加是81,处理信息的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独立写出9的乘法算式,根据连加的结果写出得数。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感知连加结果的特点。
这时有了编制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编制9的乘法口诀就水到渠成了,依据学生学习情况,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制口诀,将过程填在书上,亲身经历口诀的产生过程,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总结出乘法口诀后,引导学生说出一句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学生完成第84页右边算式的填空。
从上面三个层次设计基本达到了图、式、口诀三维一体,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学习活动贯穿始终。
(二)探寻规律,记忆口诀
因为9的乘法口诀有其特殊规律,正确记住每一个积又是教学的难点,所以教师将着眼点放在记忆9的乘法口诀发现规律的探寻上,这里设计放手让学生找规律,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记9的乘法口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数学思考方法,有利于提高数学能力。
从两方面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第一是学生独立探索规律。学生可能根据以前学习的前后口诀之间的一般规律进行推想,例如七九多少记不住,想六九或八九的结果。第二是教师引导探索规律。一是发现积的数字规律,学生可能发现积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之和都是9,十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少1。
二是发现9的倍数与整十数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圈出百数图中9的倍数,引导学生发现9的1倍比10少1,9的.2倍比20少2……9的9倍比90少9,探寻出几个9得数的特殊性。这样做,有效的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总结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记忆9的乘法口诀。
三是教师依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图片介绍手指记忆的方法,把每一个学生的双手当作学习资源,来记忆9的乘法口诀。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之后,开展一个对口令的游戏,巩固记忆口诀。
(三)运用口诀,计算乘积
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在初步记忆9的乘法口诀后,进入第三个环节,教师设计了多样化的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采用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的形式。第一层次是基本练习,如看卡片口算,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看乘法口诀,一句口诀可以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看算式用手势表示得数;第二层次是易混积的训练,如看得数说口诀及算式;第三层次是综合性练习,与其他口诀相联系,如下面的数除了是9的口诀的得数,还有哪些口诀的得数也是这些数。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等练习。目的是运用口诀求积,体会乘法口诀的便捷,不断经历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获得对9的乘法口诀的深层理解。
7、二年级数学上册《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能记住8 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简单计算。
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要求记忆的口诀随着所学知识逐步增多。
教法教具:黑板条、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看看谁能做数学小能手,谁呢?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一句口诀?
3×4,5×6,4×5,3×2,7×4,5×7,7×5,7×6,
2、说说出现口诀的前一句和后一句
二、探索新知
师:今天周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大玩具(大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个大正方体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
学生反馈:8个
师:那有这样2个大正方体有几个小正方体组成?
学生反馈:16。
师:为什么?
生:因为8+8=16(2个8)
师:那么第三个呢?
学生反馈:24, 8+8+8=24。(3个8)。
师:那么蓝猫第四个、第五个……第八个大正方体分别有几个小正方体组成呢?请同学填写完整数学书P76的表格。
学生反馈。
师:求几个8相加什么方法更简便?(乘法)
出示课题8 的乘法算式。(板书课题)
2、 自编8的乘法口诀
根据算式编8的乘法口诀给学生3分钟的编制8的口诀时间
个别学生反馈,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师:对于他们编的`8的乘法口诀,你还有什么意见或者补充吗?
学生讨论再反馈在黑板上。
3.记口诀
师:编的那么好的乘法口诀,让我们一起大声地朗读一遍吧。生齐读口诀。
师: “你们认识了8的乘法口诀,里面有8个朋友。你们能一下子就把每个朋友都记住吗?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记住口诀呢?你们可以先观察每一个乘法口诀朋友的特点,再比较比较。这样就好记多了。”
学生比较并反馈:①每一句口诀的第一个数总比下一句的第一个数多一;
②每一句的第二个数都是8;
③每一句口诀的得数十位上依次增加,个位依次减少;
④积一个比一个依次多8。
师:说一说你觉得哪个口诀朋友比较好记。介绍一下你的方法。
学生反馈,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师:老师忘了六八多少怎么办?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这些口诀。(两分钟)
师: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同桌互背、开火车背口诀
三、练习
师:下面式子用什么口诀解决呢?
8×4 8 ×7 3×8 8 ×8
8×2 8×5 1×8 6×8
2、补充完整8的口诀说出能解决的式子
一八得( ) ( )十六 ( )八三十二 ( )二十四
( )八五十六 五八( ) ( )八六十四 六八( )
四、实践运用
学生独立完成习题3、4、5题
师: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8的乘法口诀?
① 螃蟹:一只螃蟹一条腿,三只螃蟹呢?
3只呢、4只……8只呢?
出示螃蟹拍手歌,学生逐个计算出结果,并且一起读一读。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