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一等奖说课稿范文
1、钠一等奖说课稿范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首先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以启发质疑,引起学生好奇、惊疑,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然后是实验探究,以准确的演示实验现象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从而归纳出钠的性质。下面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关于钠的第一课时的一些想法: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碱金属编排在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之后,可以把前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知识在此更好地应用,并得到巩固,也为下一章元素周期律提供了丰富的典型金属元素的感性认识,本章实质上起到了承前起后的作用。钠是碱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金属,学好钠的性质可为后面学习其它碱金属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教材是本章的重点。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2、目标分析
2.1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第一次在高中阶段遇到一族元素,要指导学生去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为以后学习其它族元素作一个铺垫。
2.2在能力方面,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改进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实验创造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 、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直接放入空气中会变成什么呢?把钠投入水中有什么现象?会不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二)演示实验,观察现象
通过实物钠归纳出钠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导热性等物理性质。演示钠在空气中点燃观察其产物;再演示钠和水的反应,让学生总结,最后我归纳其反应现象:“浮”、“球”、“游”、“消”、“红”。(课本上对生成气体的检验方法效果不好,我对此进行了改进:用一装有半瓶水的塑料瓶,瓶塞上扎一黄豆大的钠的大头针,瓶倒置使钠和水充分反应,取下塞子、点燃火柴靠近瓶口有尖锐的爆鸣声,效果得到大大改进。)
(三)分析现象,深入探究
钠是银白色的,其表面颜色是灰暗的,而钠在空气中燃烧后又呈现淡黄色,这些说明了钠在常温下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钠、点燃则与氧气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条件不同,产物不同。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反应,当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钠与稀盐酸的反应会发生爆炸原因就在于此。
(四)总结性质,得出结论
通过钠的性质得到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性。结合钠的性质去解释钠的用途,利用多媒体演示钠的用途。
4 、学法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教给学生对金属钠的认识,掌握金属钠的性质,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归纳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利用多媒体演示钠的化学性质。从钠的性质可以类推其他碱金属的性质,这样,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对钠的性质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下课后小组研究:
(1)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
(2)把钠投到苯和水的混合液中钠在水和苯间跳上“水上芭蕾”,为什么?
(3)钾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写出其离子方程式。
2、钠一等奖说课稿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金属钠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叙述钠的活泼性后,再根据性质介绍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法,最后介绍钠的用途。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本节重点讨论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去分析钠的活泼性,为此,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然后解释现象,作出结论。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保存、存在和用途。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对比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初步学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有关方法;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析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3)德育目标
重视实验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增强环保意识;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让学生建立实事求是的良好科学观念。
3、重点、难点
(1)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尤其是钠与水反应。
(2)难点是探究性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二、说教法
本节课教学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同时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运用讲授、引导、探索、实物展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2、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
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教师演示“滴水生火”的实验,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把“水火不相融”与“滴水生火”形成强烈反差,然后提问:俗语说:“水火不相容”,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却用水点着了火呢?并告诉学生那是钠的功劳。使学生迅速进入浓厚的化学氛围,激发起学习金属钠性质的欲望。
(二)、自主实验,观察现象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有三个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1、观察钠表面的颜色以及表面颜色的变化。
2、将金属钠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3、将钠投入水中观察现象。
同时,为体现环保意识,将钠和氯气的反应用录像的形式展现。通过这些实验,由几位学生叙述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其他学生补充。
(三)、由表及里,学以致用
通过学习钠的化学性质,让学生分析钠在反应中的化学价变化,得出钠在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情况。并让学生用刚学的知识解释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着火的钠能不能用水来扑灭。同时解释“滴水生火”的原因。最后介绍钠的存在形式、工业制法和钠的用途。
(四)、突显重点,突破难点
①首先是学生亲自操作钠与水在烧杯中的反应,这样体现实验真实性,可靠性。使学生在亲身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分享和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
②其次,改进实验装置,验证产物
钠与水反应是本节重点和难点,需用多种形式、多角度对该反应进行分析。
3、钠一等奖说课稿范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学校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到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漩涡中,课堂教学面临的重大改革。我校校园网和班班通网络建设的完善,大力推进了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我有幸代表全体教师,将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教材分析
《钠》是高一化学第二章《碱金属》的第一节,碱金属是高中系统学习的唯一的金属族元素,通过对“钠”这种代表性元素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主要学习其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式及其用途。这一节即从这几个方面来学习钠单质的性质。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应
2.难点是实验的观察、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三、教学理念及其方法。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教师引导、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计算机辅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将其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在多媒体使用时,尽可能使其恰到好处,能通过实际操作的就不去模拟,能学生思考得出的,就不通过多媒体简单呈现。本节课虽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型,但传统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有许多弊端,如在下列情况下既无法解决。
1.对速度较快的反应,学生还没来得及观察清楚就已经结束,观察不仔细则分析不透彻,若放慢速度,反复观察效果更好。
2.原理解释,涉及微观粒子的反应原理的解释,肉眼观察不出,宏观实验不能反映其实质,可用计算机模拟其反应过程,便于学生理解。
3.有危险性的实验,现有条件难以实现的实验,错误操作。这些实验可操作性差,尤其是错误操作,若能采用动画模拟或插入影象,会起到理想的效果。
4.对微型实验的放大观察,便于同学们同一时间,对同一现象的捕捉,观察,分析。
5.由此说,实验课中恰当的便用多媒体手段有助于教学实践的高效完成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大屏幕展示“滴水生火”图片给学生以想象空间。“水火不相融”与“滴水生火”形成强烈反差,然后教师演示实验,果然是水能生火,学生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
(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在此期间,教师适时点拔,学生自学、互学、分析、讨论、发言,利用大屏幕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小结,使分散的知识条理化,如Na的物性小结,Na与水反应现象小结。将实验中的各个结论提取出来,学生感到清晰、明确。
(三)、突显重点,突破难点
1.钠与水反应
钠与水反应是本节重点,需用多种形式、多角度对该反应进行分析,实必不可少的手段,我设计了五种情境下的实验。。
①首先是在实物展台上教师亲自操作钠与水在表面皿中的反应,这样体现实验真实性,可靠性。展台上放大以后的反应现象清晰明显,大家在同一时间共同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分享实验成功的喜悦。教师适时提问,说明钠的性质。
②常规实验。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收集和检验,是一常规实验,学生曾多次左类似的性质实验,课用模拟动画达到知识在现的目的即可,这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③改进实验。在一废旧塑料瓶中完成。关键是对实验细节的观察能力的培养,该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且在实际操作中可提高学生对钠的性质的感性认识,成功的体验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实验可操作性强,不必用多媒体。
④探究性实验。
利用ц型管作该实验收集并检验氢气,采用先讨论、后评价、再实验的模式。学生对特殊的实验仪器感到新奇,探究的欲望强,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大胆设想,涌跃发言。在此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聪明才智的舞台,培养其良好的探究式思维能力。学生发言五花八门,较发散,利用大屏幕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对比评价,表现形式直观。学生从中发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而启发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发现规律,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
(针对学生设计的实验分析其错误原因。钠与水反应若在小容器中进行会爆炸,分析原因,插入影象文件,警示作用体现多媒体的优势)
⑤进一步改进实验。Na与水反应很快,这个水面上升又下降的过程是很快完成的。实地演示不宜成功,对观察不利。在多媒体上可以放慢速度,反复观察,,这在一般常规实验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给学生观察分析和理解的空间。
⑥兴趣实验——水上芭蕾
钠在苯和水的混合液中反应。(体现学科渗透)在对实验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后,学生动手完成。
五个实验下来,要适时小结,将五种不同装置放在一张图上,对Na与水的反应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培析,用多媒体进行重现小结。体现了探究过程的渐进行,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而清晰印象。
2.Na与CuSO4溶液反应
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机理较抽象,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动画将其过程形象的展示出来,这样微观粒子的运动和反应过程简单清晰的呈现出来,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4.性质总结
钠的性质总结用线形关系,清晰条理。
5.用途展示
此做为上节布置的作业,让学生网上收集
有关资料,学生作业展示过程,使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认可,也是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的过程,资料的收集液使课堂教学的延伸。
(画面:①高压钠灯,美丽的不夜城有钠的一份功劳,
②秦山核电站,核事业发展离不开钠与钾合金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总之,一节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课,在多媒体的辅导下,突破了许多常规实验不易解决的重点难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难训练提供了较理想的手段。
4、钠的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及用途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存在和保存方法
3.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保存和用途的思维方法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化学美
二、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品
学生实验用品:钠、酚酞、小刀、镊子、滤纸、烧杯、玻片、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等
教师演示用品:钠、酚酞、玻璃钠柱、锥形瓶、漏斗、导管(带尖嘴)、大头针、小灯泡、导线、电上加热,观察现象
[请一个同学描述所看到的现象,其他同学补充](钠首先融化成球状,然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现象分析]钠融化成球状说明什么?(钠的熔点低)生成淡黄色固体说明在加热时钠与氧气生成了一种与氧化钠不同的物质,这种物质是过氧化钠(Na2O2)。
2Na+O2=△=== Na2O2(淡黄色固体)
[思考]根据Na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条件,分析比较Na2O与Na2O2的稳定性。
[结论]Na2O2比Na2O稳定。
[讲解]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现象,生成了不同的`产物。
[设问]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讲解]另外,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过渡]钠在空气里很容易燃烧,如果钠着火,能否用水来灭火?
[实验]向你们桌上盛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然后投入切下的一小块钠(注意钠块只要绿豆大小,不要用手接触金属钠),并盖上表面皿,观察发生的现象(浮、熔、游、红)。
[教师]请大家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是水?
[学生讨论及回答]
[教师]通过以上实验及讨论结果,请大家归纳出钠的性质。
[板书]2.钠与水反应
[讲解]由Na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可使酚酞变红可知,Na与H2O反应生成了碱,那么,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呢?
[演示实验]在锥形瓶中装满水和带有大头针、漏斗和导管的胶塞做Na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
[教师]由实验现象可知,钠与水反应还生成了H2。
[板书]2Na+2H2O====2NaOH+H2↑
[投影讨论]1.根据以上实验讨论及分析,你觉得钠的化学活性怎样?并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顺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应中,Na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明?
[结论]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相一致。
2.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设问]通过对钠的性质的讨论,并参阅课本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投影]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2.怎样保存金属钠?为什么要这样保存?
3.钠有哪些用途?
[板书]二、钠的存在及用途
[学生回答,投影并板书]1.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主要存在于NaCl、Na2SO4等物质中,由于钠的性质活泼,所以须密闭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2.钠的用途
a.制过氧化物
b.Na—K合金用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制稀有金属如Ti、Ta、Ni等
d.制高压钠灯
[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用途。
[布置作业]1.钠能否和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说出理由。
2.钠着火以后能否用水来灭火?
3.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及现象。
5、钠教学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
能力目标
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其中钠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在钠的化学性质中重点讨论了钠与氧气及钠与水的反应。难点就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在钠的存在和用途中,首先介绍了自然界里元素存在的两种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然后结合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引导学生得出在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教材对钠的用途只作简单介绍。
教法建议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具体建议如下:
(1)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
(2)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
(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4)钠和氧气的反应可由[实验2-2]钠的表面在空气中的变化而引入。
2.深入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优化的知识结构。
(l)虽然碱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它们的某些化合物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可让学生标出 与 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3)应将 的结构、性质、保存、存在、用途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主线。充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存在、用途以及保存方法取决于性质这一思想。
(4)学习了钠与水的反应后,紧接着可让学生讨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成什么物质?”再做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来验证。使学生对初中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规律都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普遍性中存在特殊性的科学思想。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钠
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这是元素化合物的第1个主族元素的学习,应采取从结构到性质至用途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为后面的主族元素的学习开好头。
(2)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程序。
(3)介绍第一节钠在全章内容中的重要性。
2.练写碱金属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1)教师指导学生在书后的周期表中查出碱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指导学生掌握碱金属的核电荷数递变的规律。
(2)熟练的写出碱金属的名称、符号及核电荷数。
3.教师强调
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以结构为基础,以性质为重点,以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为主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钠的物理性质
演示课本第28页[实验 2-1],请一位学生切割钠(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并指导学生阅读钠的物理性质的'课文(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5.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的反应
[提问]在空气中,新切的钠面上有什么变化?
演示:课文第29页[实验 2一2]并补充钠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
[总结]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及课文有关钠与氧气反应的内容,理解常温下“发暗”,“燃烧黄色火焰”,“淡黄色”固体等关键的现象的根本原因,以理解促进记忆,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黄色火焰)
(2)与硫等非金属反应
[提问]根据钠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和钠的最外层电子结构,推知钠与氯气、硫等反应,指出钠与硫粉研磨,会发生爆炸,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研磨易爆炸)
(剧烈燃烧)
(3)与水的反应
演示课本第29页[实验 2-3]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钠在水中变化的情况。
演示[实验2-3],可利用多媒体投影,在一U形管中加入少量水后滴加1滴酚酞再加入一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投影于屏幕上,可使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浮”(钠浮在水面上),“熔”(熔为小球),“游”(迅速游动),“红”(酚酞水溶液变红)
[演示2-4],重点检验收集到的气体。引导学生观察产生有关现象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讨论]
①钠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水的组成,得到的结论是钠置换出水中的氢,生成氢气和氢氧化
钠。
②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钠浮在水面上的原因(钠的密度比水小),解释钠与水反应时,为什么熔成小球(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解释钠熔成小球后为什么在水面上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反应生成的氢气对其产生了推动作用)。解释滴有酚酞的水为什么变红(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
③由此得出保存钠的方法:隔水、隔空气,而保存在煤油中(比煤油的密度大,且不溶于煤油)。
6.通过掌握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说明钠的主要用途,以帮助学生改进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实现结构→性质→用途相互渗透。
(四)总结、扩展
1.总结
钠-教学教案
钠是主要的活泼金属元素,它亦为碱金属元素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通过学习钠的结构和性质,使学生进一步建立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通过有关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
2.扩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钠可作为主要的工业原料,除课本介绍的用钠制高压钠灯、与金属钾制成金属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制贵重金属外可补充制成钠的氢化物—氢化钠,并介绍它的结构特点及在现代工业和科技方面的用途。
八.布置作业
1.思考题
(1)钠能在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吗?
(2)钠与水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如欲满足钠离子与水的个数之比为1:100,则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书面作业
(1)课本第31页的有关练习。
(2)补充
①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钠投入 溶液:
B. 与盐酸反应:
C.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D. 溶液与少量 溶液反应:
②欲使100克9.32%的 溶液质量分数增加到20%,需往溶液中加入钠的质量是 克。
③用钠冶炼钛的氯化物 时,反应过程中当 的化合价降低二价时,就有24克的 单质生成,则 的值为 。
参考答案
1.思考题
(1)不能。因为 会与水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 和 ,反应方程式为:
(2)
(3)补充:①AC ②6.9克 ③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 钠
一、钠的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为1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形成+1价
二、钠的物理性质(见课本第28页)
三、钠的化学性质
6、钠的化合物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对比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Na2O2的性质。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试管、大试管、小烧杯、脱脂棉、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气球、小烧杯、铁架
台、镊子,Na2O2、Na2CO3、NaHCO3固体,NaHCO3、BaCl2溶液,稀盐酸、石灰水、水、酚酞试剂。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教学过程
[设问]有人打电话119,意味着有什么事情发生?
[学生]有火情发生。
[设问]这时,我们首先想到用什么灭火呢? [学生]水、灭火器等。
[讲解]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是由于反应产生了比空气重且一般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而今天,我却要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点火,大家相信吗?
[演示实验2-6]蘸有Na2O2的脱脂棉与水的反应。
[补充实验]在一个盛有少量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并用镊子夹取蘸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伸入烧杯,脱脂棉剧烈燃烧。
[设问]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展示过氧化钠]
[教师]原来,是这种叫做过氧化钠的化合物在起作用。
[引入新课]由于钠的性质活泼,其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用途也广。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钠的化合物。
[板书]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教师]我们在初中已学过NaCl和NaOH,本节课我们来重点学习Na2O2、Na2CO3和NaHCO3。首先我们来学习Na2O2的性质。
[板书]一、过氧化钠
[教师]由刚才的实验我们可知,Na2O2可与H2O和CO2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演示实验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并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讲解]由刚才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和溶液变红可推知,Na2O2与水反应后生成了相应的碱NaOH和O2,请大家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2Na2O2+2H2O====4NaOH+O2↑
[讲解]Na2O2与CO2反应时也生成了O2(支持了脱脂棉的'燃烧),同时生成了Na2CO3。
[与学生一起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板书]2Na2O2+2CO2====2Na2CO3+O2↑
[补充实验]在盛有少量酚酞试液的试管中逐渐加入Na2O2粉末,振荡。
[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讲解]上述实验说明了Na2O2具有漂白性。实际应用中,我们常用其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
[投影思考题]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来做供氧剂,说明理由。
2.Na2O2应怎样保存?
[过渡]同样是由钠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Na2O,却有着与Na2O2不同的性质。
[板书]二、氧化钠
[讲解]Na2O是一种白色固体,也能与H2O与CO2反应,分别生成NaOH和Na2CO3。
[板书]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投影比较Na2O与Na2O2的性质]
过氧化钠 氧化钠
色态
化学式
与水反应式
与CO2反应式
稳定性
[过渡]日常生活中,我们蒸馒头要用发酵粉,大家知道发酵粉中含有哪些成分吗?
[展示Na2CO3、NaHCO3粉末]
[讲解]这就是发酵粉中所含的两种物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性质。
[板书]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教师]请大家阅读课本上有关内容,总结出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教师板书]
[板书]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①化学式
②俗名
③色态
④溶解性
⑤与酸反应的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⑥与BaCl2反应的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⑦稳定性
⑧用途
[学生完成表中的①②③④]
[设问]Na2CO3与Na2CO3·10H2O是否为同一物质?
[讲解]Na2CO3与Na2CO3·10H2O是两种不同的纯净物,Na2CO3·10H2O在空气中易发生风化而变成粉末。
[设问]检验某一种物质中是否含有CO ,用什么试剂?根据什么现象判断?
(用稀HCl,看是否有气体放出)
[教师]从初中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在Na2CO3中滴稀HCl,会有CO2气体产生,那么,在
NaHCO3中滴入稀盐酸,现象又如何呢?
[演示实验2-7]
钠的化合物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完成表中内容⑤]
[设问]在Na2CO3与NaHCO3的溶液中分别滴加BaCl2,现象是否一样呢?
[补充实验]在Na2CO3与NaHCO3的溶液中分别滴加BaCl2,完成表中内容⑥。
[讲解]碳酸盐的正盐除Na+、K+、NH 外,多数是不溶于水的,而碳酸盐中的酸式盐却都溶于水,鉴别Na2CO3与NaHCO3溶液时,我们即可据此用BaCl2或CaCl2做试剂来进行鉴别。
[过渡]Na2CO3与NaHCO3的另一个不同点是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
[演示实验2-8]分别加热Na2CO3与NaHCO3。
[结论]NaHCO3加热可发生分解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而Na2CO3加热无明显现象,鉴别Na2CO3与NaHCO3固体时,我们常用上述方法。
[与学生一同完成表⑦]
[讨论]如何鉴别Na2CO3、NaHCO3和NaCl?
(学生讨论回答,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作出评价)
[过渡]Na2CO3与NaHCO3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也有所不同,请大家从课本中找出 Na2CO3与NaHCO3的用途,并完成表中内容⑧。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讲了Na2O2、Na2CO3、NaHCO3三种化合物,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用途也各有千秋。
[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一、过氧化钠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二、氧化钠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①化学式 Na2CO3 NaHCO3
②俗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
③色态 白色粉末 白色细小晶体
④溶解性 溶解度较大 溶解度较小
⑤与酸反应的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产生气体速度比NaHCO3慢
CO +2H+====CO2+H2O↑
产生气体速度较快
HCO +H+====CO2↑+H2O ⑥与BaCl2反应的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有白色沉淀生成
Ba2++CO ====BaCO3↓
无现象
⑦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
+H2O
⑧用途 玻璃、制皂、造纸、纺织 发酵粉、药剂
[教学说明]
本节课采取了启发、探究式教学法,旨在利用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自觉参与对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并通过思维活动把从实验中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过程遵循由表及里的认知规律。层层设疑,让学 生通过对比、讨论析疑、释疑,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钠的化合物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对比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Na2O2的性质。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试管、大试管、小烧杯、脱脂棉、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气球、小烧杯、铁架
台、镊子,Na2O2、Na2CO3、NaHCO3固体,NaHCO3、BaCl2溶液,稀盐酸、石灰水、水、酚酞试剂。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教学过程 [设问]有人打电话119,意味着有什么事情发生?
[学生]有火情发生。
[设问]这时,我们首先想到用什么灭火呢? [学生]水、灭火器等。
[讲解]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是由于反应产生了比空气重且一般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而今天,我却要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点火,大家相信吗?
[演示实验2-6]蘸有Na2O2的脱脂棉与水的反应。
[补充实验]在一个盛有少量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并用镊子夹取蘸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伸入烧杯,脱脂棉剧烈燃烧。
[设问]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展示过氧化钠]
[教师]原来,是这种叫做过氧化钠的化合物在起作用。
[引入新课]由于钠的性质活泼,其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用途也广。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钠的化合物。
[板书]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教师]我们在初中已学过NaCl和NaOH,本节课我们来重点学习Na2O2、Na2CO3和NaHCO3。首先我们来学习Na2O2的性质。
[板书]一、过氧化钠
[教师]由刚才的实验我们可知,Na2O2可与H2O和CO2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演示实验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并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讲解]由刚才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和溶液变红可推知,Na2O2与水反应后生成了相应的碱NaOH和O2,请大家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2Na2O2+2H2O====4NaOH+O2↑
[讲解]Na2O2与CO2反应时也生成了O2(支持了脱脂棉的燃烧),同时生成了Na2CO3。
[与学生一起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板书]2Na2O2+2CO2====2Na2CO3+O2↑
[补充实验]在盛有少量酚酞试液的试管中逐渐加入Na2O2粉末,振荡。
[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讲解]上述实验说明了Na2O2具有漂白性。实际应用中,我们常用其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
[投影思考题]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来做供氧剂,说明理由。
2.Na2O2应怎样保存?
[过渡]同样是由钠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Na2O,却有着与Na2O2不同的性质。
[板书]二、氧化钠
[讲解]Na2O是一种白色固体,也能与H2O与CO2反应,分别生成NaOH和Na2CO3。
[板书]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投影比较Na2O与Na2O2的性质]
过氧化钠氧化钠
色态
化学式
与水反应式
与CO2反应式
稳定性
[过渡]日常生活中,我们蒸馒头要用发酵粉,大家知道发酵粉中含有哪些成分吗?
[展示Na2CO3、NaHCO3粉末]
[讲解]这就是发酵粉中所含的两种物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性质。
[板书]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教师]请大家阅读课本上有关内容,总结出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教师板书]
[板书]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
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
①化学式
②俗名
③色态
④溶解性
⑤与酸反应的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⑥与BaCl2反应的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⑦稳定性
⑧用途
[学生完成表中的①②③④]
[设问]Na2CO3与Na2CO3·10H2O是否为同一物质?
[讲解]Na2CO3与Na2CO3·10H2O是两种不同的纯净物,Na2CO3·10H2O在空气中易发生风化而变成粉末。
[设问]检验某一种物质中是否含有CO ,用什么试剂?根据什么现象判断?
(用稀HCl,看是否有气体放出)
[教师]从初中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在Na2CO3中滴稀HCl,会有CO2气体产生,那么,在
NaHCO3中滴入稀盐酸,现象又如何呢?
[演示实验2-7]
[完成表中内容⑤]
[设问]在Na2CO3与NaHCO3的溶液中分别滴加BaCl2,现象是否一样呢?
[补充实验]在Na2CO3与NaHCO3的溶液中分别滴加BaCl2,完成表中内容⑥。
[讲解]碳酸盐的正盐除Na+、K+、NH 外,多数是不溶于水的,而碳酸盐中的酸式盐却都溶于水,鉴别Na2CO3与NaHCO3溶液时,我们即可据此用BaCl2或CaCl2做试剂来进行鉴别。
[过渡]Na2CO3与NaHCO3的另一个不同点是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
[演示实验2-8]分别加热Na2CO3与NaHCO3。
[结论]NaHCO3加热可发生分解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而Na2CO3加热无明显现象,鉴别Na2CO3与NaHCO3固体时,我们常用上述方法。
[与学生一同完成表⑦]
[讨论]如何鉴别Na2CO3、NaHCO3和NaCl?
(学生讨论回答,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作出评价)
[过渡]Na2CO3与NaHCO3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也有所不同,请大家从课本中找出 Na2CO3与NaHCO3的用途,并完成表中内容⑧。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讲了Na2O2、Na2CO3、NaHCO3三种化合物,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用途也各有千秋。
[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一、过氧化钠
2Na2O2+2H2O====4NaOH+O2↑
文章来 .. 文章来 2Na2O2+2CO2====2Na2CO3+O2↑
二、氧化钠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
①化学式Na2CO3NaHCO3
②俗名纯碱、苏打小苏打
③色态白色粉末白色细小晶体
④溶解性溶解度较大溶解度较小
⑤与酸反应的现象及离子方程式产生气体速度比NaHCO3慢
CO +2H+====CO2+H2O↑
产生气体速度较快
HCO +H+====CO2↑+H2O ⑥与BaCl2反应的现象及离子方程式有白色沉淀生成
Ba2++CO ====BaCO3↓
无现象
⑦稳定性稳定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
+H2O
⑧用途玻璃、制皂、造纸、纺织发酵粉、药剂
[教学说明]
本节课采取了启发、探究式教学法,旨在利用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自觉参与对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并通过思维活动把从实验中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过程遵循由表及里的认知规律。层层设疑,让学 生通过对比、讨论析疑、释疑,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来 ..,钠的化合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