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等奖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一等奖

2023-06-15 10:22:21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一等奖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一等奖

1、《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设计理念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是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比如读图探究、角色扮演、发挥想象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训练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图忆文,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让学生树立起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念。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产生的背景,知道海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4)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四、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出示图瓦卢举国迁移的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新闻的导入方式,海陆变迁的疑问,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用问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课堂上来。

  2出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二)探究新知

  A、沧海桑田

  【提出例证、质疑探究】

  展示图片资料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

  2、交流汇报,体会海陆是不断变迁的。教师附以课件简图,师生总结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在教学中,选择反差大的材料,让学生产生疑问,保持学习兴趣,养成善于动脑思考、敢于开口提问合作学习的习惯。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

  B、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设疑过渡,观察猜想】

  海陆是不断变迁的,那么我们脚下的大地,生活得大洲是自古如此吗。同学们不要急着下结论我们来观察一下世界地图。(课件出示世界地图)

  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

  引出:大陆漂移。

  环环相扣,层层设疑的学习过程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角色扮演、证实假说】

  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假说。

  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证据说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同时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说明观点、看法。

  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体验、反思交流。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C、板块运动

  【观察动画,图说地理】

  1、动画演示:大陆漂移

  2、学生观察,描述,教师课件引导。

  3、畅所欲言: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多媒体演示大陆漂移,增强其直观性,畅所欲言的活动,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

  【设疑过渡】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人们经过不懈的探索,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质疑大陆漂移学说,引出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合作读图、理解学说】

  1、引导学生读图,自主发现地理信息,合作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突出重点。

  2、直观演示理解板块运动学说

  (1)打鸡蛋,理解地球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构成的。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箭头,通过动动手活动,辅以动画演示,理解板块运动的模式,产生的现象。

  通过联系实际的小实验,形象的计算机动画演示挤压运动、张裂运动过程,使学生更好理解板块运动的内容,突破难点。

  3、学以致用

  由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讨论解释地理现象,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通过运用板块运动学生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读图思考、由表及里探究竟】

  1、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之间有何联系。

  教师并联系生活实际,煮裂鸡蛋,蛋清冒出来的例子。通过读图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表层信息获取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信息,并联系生活突破难点。

  【走进生活中的地理】

  浏览汶川地理图片,烘托情景,探究汶川地震成因。

  通过汶川地震的图片资料,感染学生,激发探究的欲望,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爱国情感。

  (三)课堂总结

  1、学生自主小结质疑。

  2、教师总结,激励探索。

  大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的发生,海陆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不断探索,有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为人类造福。让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

  激励学生不断求索达到课虽尽,而意不止的目的。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累和运用,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2、《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

  情感目标 通过从材料到总结分析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名人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要求:

  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

  了解大陆漂移假说以及其形成的条件

  教学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地质现象

  教学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教学方法:材料演示 由现象到推理总结出的本质原因的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海陆是变迁的

  师: 世界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就是古人的智慧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田地,田地变成大海。比喻万事多变化大。

  师: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古人久已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图片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1、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2、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古井等人的总称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已往是什么状态?)

  4、荷兰的国土面积在已往的百年中为何在不停扩大?

  师:请同学们总结海陆变迁的方式?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更;2.海平面升降;3.人类的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是就是固定不变的呢?

  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阅读《魏格纳与大陆飘移假说》。

  生:阅读。

  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及其合理性

  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

  生:是否就能验证假说,分组讨论

  师:结合学生学生所观察的作出评价。事实表明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认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要认真求证,不能想当然。谁来介绍1个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

  生:(简单介绍)魏格纳终身为科学而献身。

  师:从魏格纳发现并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科学解释的前提是认真的观察分析总结

  四、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师:现在咱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四周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结构。

  师: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看一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活动:分组讨论。

  总结:

  生:之前没有大西洋,后来非洲、欧罗巴洲与南北美洲逐步漂移开才形成大西洋。

  生:太平洋在逐渐缩小。

  师:太平洋将来会怎样呢?

  生:会消失。

  师:据科学家考证,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洲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活动:讨论。总结:

  生:煤是树在高温高压下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树是生活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说明南极大陆之前不在这里,而是在1个温暖多雨的地方,后来才漂移到这里的。

  师:所有刚才咱们讨论的问题都可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成立,魏格纳用生命代价收集证据,验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的正确性。

  练习: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

  大陆漂移学说是谁提出来的

  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依据和验证过程,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验证假说的正确性。最后由老师总结得出结论。

  课后反思:教学设计体现了一定的驾驶教材的能力。如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人类活动的遗迹”等一系列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学习,在讲授大陆漂移时采用动画效果,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大陆在漂移,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学生乐于接受。

  本节课的教学细微的改进在教学效果上能出现巨大的差别。虽然一个很小的改变对于老师来说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所以通过这次的反思,更加清楚地看到,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是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效”,特别在教学上,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改变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全面、多方位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最好的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从本节课的实施情况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反映还算积极,对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有些拓展知识可能对初一年级的学生还不太适合。

  这堂课虽然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但仍有很多地方不足,还有待于提高。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的变动;

  2、海平面的升降;

  3、人类的活动(填海造陆)

  二、大陆漂移假说

  海陆的变迁的例子

3、《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

  情感目标 通过从材料到总结分析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名人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要求:

  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

  了解大陆漂移假说以及其形成的条件

  教学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地质现象

  教学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教学方法:材料演示 由现象到推理总结出的本质原因的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海陆是变迁的

  师: 世界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就是古人的智慧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田地,田地变成大海。比喻万事多变化大。

  师: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古人久已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图片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1、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2、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古井等人的总称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已往是什么状态?)

  4、荷兰的国土面积在已往的百年中为何在不停扩大?

  师:请同学们总结海陆变迁的方式?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1.地壳变更;2.海平面升降;3.人类的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是就是固定不变的呢?

  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阅读《魏格纳与大陆飘移假说》。

  生:阅读。

  三、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及其合理性

  师:魏格纳发现非洲大陆、美洲大陆轮廓吻合

  生:是否就能验证假说,分组讨论

  师:结合学生学生所观察的作出评价。事实表明不能看到轮廓吻合就主观认为二者是连接在一起的。要认真求证,不能想当然。谁来介绍1个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

  生:(简单介绍)魏格纳终身为科学而献身。

  师:从魏格纳发现并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科学解释的前提是认真的观察分析总结

  四、大陆漂移假说观点

  师:现在咱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假说。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四周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东北漂移,南极洲向南漂移。)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结构。

  师: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看一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活动:分组讨论。

  总结:

  生:之前没有大西洋,后来非洲、欧罗巴洲与南北美洲逐步漂移开才形成大西洋。

  生:太平洋在逐渐缩小。

  师:太平洋将来会怎样呢?

  生:会消失。

  师:据科学家考证,在白雪皑皑的南极洲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矿,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活动:讨论。总结:

  生:煤是树在高温高压下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树是生活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说明南极大陆之前不在这里,而是在1个温暖多雨的地方,后来才漂移到这里的。

  师:所有刚才咱们讨论的问题都可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成立,魏格纳用生命代价收集证据,验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的正确性。

  练习: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

  大陆漂移学说是谁提出来的

  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依据和验证过程,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验证假说的正确性。最后由老师总结得出结论。

  课后反思:教学设计体现了一定的驾驶教材的能力。如在一开始上课时就通过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人类活动的遗迹”等一系列有趣而又耐人思考的问题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一起深入学习,在讲授大陆漂移时采用动画效果,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大陆在漂移,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学生乐于接受。

  本节课的教学细微的改进在教学效果上能出现巨大的差别。虽然一个很小的改变对于老师来说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所以通过这次的反思,更加清楚地看到,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是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效”,特别在教学上,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改变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重视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全面、多方位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最好的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从本节课的实施情况来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反映还算积极,对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有些拓展知识可能对初一年级的学生还不太适合。

  这堂课虽然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但仍有很多地方不足,还有待于提高。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的变动; 2、海平面的升降; 3、人类的活动(填海造陆)

  二、大陆漂移假说

  海陆的变迁的例子

4、《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2、教学难点

  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一、沧海变桑田

  引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沧海桑田”原意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海陆变迁

  师:在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例子很多,不仅有沧海变桑田,也有桑田变沧海。

  (投影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化石

  谁来说说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中会有海洋化石?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师:对,地壳运动使这里从沧海变成了桑田。

  (投影2)——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谁来说说为什么东部海域的海底会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陆地。

  师:对,海平面的上升使这里从桑田变成了沧海。

  (投影3)——荷兰填海造陆

  谁来说说为什么欧洲的荷兰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通过围海造陆获得的?

  学生回答:因为荷兰有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洋,人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对地面进行改造。

  师:对,这说明人类的活动也可以造成海陆变迁。

  从这三个事例中,我们得出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三个:

  1、地壳运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

  (投影4)——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学生连线:喜马拉雅山————地壳变动

  我国东部海底———海平面升降

  荷兰的围海大坝——人类活动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过渡:

  人们已经知道了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上半页在地理学史上有一场激烈的争论,那是“地球活动论”和“地球固定论”之间的较量。地球活动论者认为:七大洲四大洋在运动。地球固定论者认为:大地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

  师: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他是通过什么证据证明他的观点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6页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投影5)——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学生回答:他是魏格纳,他在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于是他怀疑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师:对,这就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猜想。

  但是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说它们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会有巧合。

  师:很好,现在我们做个实验来看看是不是有巧合。

  (实验一):

  教师课前准备一张报纸A,撕出一个角1,再在另一张报纸上撕出一个和角1一模一样的角2,教师分别将角1和角2与原报纸A拼成完整的一张报纸。提问:角1和角2的轮廓都能与这张报纸相吻合,但哪一个才真正是这张报纸的一部分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角1,因为角1上的文字和图片与原报纸拼合后一一对应。

  (投影6)——撕碎的报纸

  师:非常好,仅有这个证据还不足够,我们看看魏格纳还找到哪些重要证据。

  学生回答: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拼合的几种古老地层相似,另外,鸵鸟不会飞,海牛只生活在热带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是他们在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有分布。

  (投影7)——古老地层证据和古生物证据(35页活动)

  师:魏格纳一生都在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在他50岁生日那一天,他牺牲在他寻找证据的途中,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学说的建立,这是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的表现。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投影8)——演示flash动画“大陆漂移”

  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布局。

  三、板块运动

  过渡:我们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里得到一个启示:科学是需要认真观察、敢于怀疑、勇于实践的。大陆漂移学说很快被人们接受,于是人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在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后,美国的迪茨和赫茨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在此基础上,英国科学家首创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引起的,现在板块构造学说已成为最流行的地理科学新理论,该学说较好地解释了世界火山、地震等现象发生和分布的成因。

  师:我们先来看看“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投影9)——“板块构造学说”的三大观点: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的;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内稳边活”.

  (投影10)——六大板块的分布

  师: 请同学分别指出六大板块及其分布。

  (投影11)——板块的运动

  师:看看板块又是如何运动的?(注意图上的红色箭头表示板块运动的方向)

  学生回答:有些板块之间在互相靠拢,有些则正在分离。

  师:是的,比如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就在靠拢,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就在分离。

  板块之间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相对运动,一种是相离运动。第一种运动形式叫板块挤压,它使地表隆起抬升,第二种运动形式叫板块张裂,它使地表发生断裂。

  (实验二)

  师:请同学们先将书托到半空中,再用两手从书的两侧向内挤压,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会发生隆起或凹陷。

  师:对,书有这种现象,地面也有。

  在两个板块相碰地区,常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投影1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师: 图一: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缩小;图二:两个大陆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最后两个大陆结合在一起,古地中海消失;图三: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而且喜马拉雅山脉至今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上升。

  (演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flash动画)

  (投影13)——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动态图

  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给一张报纸一个相离的力,结果会是怎样?

  学生回答:报纸会被撕裂。

  师: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红海、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投影14)——展示卫星图片:东非大裂谷、红海)

  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位于非洲东部。在1000多万年前,地壳的断裂作用形成了这一巨大的陷落带。地壳的张裂至今一直进行着,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侧扩展。

  红海的形成:红海地处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边界上,由于地壳张裂作用而形成的,而且一直在扩大,预测以后会成为全球第五个大洋。

  师: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两个如此巨大的板块长期相互碰撞或张裂,是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还是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

  师:很好,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自然就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我们来一起找找哪些地方最容易发生。

  (投影15)——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学生回答:环绕着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师:对。这里有世界上两个著名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都是大型自然灾害,不仅对地表形态有破坏,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破坏。下面来看看火山地震带来的灾害。

  (投影16)——火山地震图

  【课堂小结】

  下面同学们也可以做一个小小科学家,展望未来,预测下列地理事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1.地中海的面积将会……

  2.红海的面积将会……

  3.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将会……·

  4.东非大裂谷将会……

  5.在南极地区发现了煤炭资源,这说明了……(投影17——南极煤炭)

  6.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的遗迹,这说明了……

  【思维拓展】

  回顾我们认识海陆变迁的这种过程,你会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历程中,始终是要不断经历提出问题、大胆假设、探索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才能有所突破,取得成绩。

5、《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2. 教学难点

  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一、沧海变桑田

  引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 “沧海桑田”原意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海陆变迁

  师:在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例子很多,不仅有沧海变桑田,也有桑田变沧海。

  (投影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化石

  谁来说说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中会有海洋化石?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师:对,地壳运动使这里从沧海变成了桑田。

  (投影2)——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谁来说说为什么东部海域的海底会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陆地。

  师:对,海平面的上升使这里从桑田变成了沧海。

  (投影3)——荷兰填海造陆

  谁来说说为什么欧洲的荷兰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通过围海造陆获得的?

  学生回答:因为荷兰有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洋,人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对地面进行改造。

  师:对,这说明人类的活动也可以造成海陆变迁。

  从这三个事例中,我们得出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三个:

  1.地壳运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

  (投影4)——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学生连线:喜马拉雅山————地壳变动

  我国东部海底———海平面升降

  荷兰的围海大坝——人类活动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过渡:

  人们已经知道了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上半页在地理学史上有一场激烈的争论,那是“地球活动论”和“地球固定论”之间的较量。地球活动论者认为:七大洲四大洋在运动。地球固定论者认为:大地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

  师: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他是通过什么证据证明他的观点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6页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投影5)——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学生回答:他是魏格纳,他在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于是他怀疑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师:对,这就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猜想。

  但是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说它们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会有巧合。

  师:很好,现在我们做个实验来看看是不是有巧合。

  (实验一):

  教师课前准备一张报纸A,撕出一个角1,再在另一张报纸上撕出一个和角1一模一样的角2,教师分别将角1和角2与原报纸A拼成完整的一张报纸。提问:角1和角2的轮廓都能与这张报纸相吻合,但哪一个才真正是这张报纸的一部分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角1,因为角1上的文字和图片与原报纸拼合后一一对应。

  (投影6)——撕碎的报纸

  师:非常好,仅有这个证据还不足够,我们看看魏格纳还找到哪些重要证据。

  学生回答: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拼合的几种古老地层相似,另外,鸵鸟不会飞,海牛只生活在热带浅海,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是他们在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有分布。

  (投影7)——古老地层证据和古生物证据(35页活动)

  师:魏格纳一生都在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在他50岁生日那一天,他牺牲在他寻找证据的途中,用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大陆漂移学说的建立,这是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的表现。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投影8)——演示flash动画“大陆漂移”

  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缓慢漂移逐渐形成今天的布局。

  三、板块运动

  过渡:我们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里得到一个启示:科学是需要认真观察、敢于怀疑、勇于实践的。大陆漂移学说很快被人们接受,于是人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在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后,美国的迪茨和赫茨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在此基础上,英国科学家首创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陆漂移是板块运动引起的,现在板块构造学说已成为最流行的地理科学新理论,该学说较好地解释了世界火山、地震等现象发生和分布的成因。

  师:我们先来看看“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投影9)——“板块构造学说”的三大观点:

  1.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2.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的;

  3.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内稳边活”.

  (投影10)——六大板块的分布

  师: 请同学分别指出六大板块及其分布。

  (投影11)——板块的运动

  师:看看板块又是如何运动的?(注意图上的红色箭头表示板块运动的方向)

  学生回答:有些板块之间在互相靠拢,有些则正在分离。

  师:是的,比如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就在靠拢,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就在分离。

  板块之间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相对运动,一种是相离运动。第一种运动形式叫板块挤压,它使地表隆起抬升,第二种运动形式叫板块张裂,它使地表发生断裂。

  (实验二)

  师:请同学们先将书托到半空中,再用两手从书的两侧向内挤压,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会发生隆起或凹陷。

  师:对,书有这种现象,地面也有。

  在两个板块相碰地区,常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投影12)——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师: 图一: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缩小;图二:两个大陆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最后两个大陆结合在一起,古地中海消失;图三: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而且喜马拉雅山脉至今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上升。

  (演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flash动画)

  (投影13)——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动态图

  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给一张报纸一个相离的力,结果会是怎样?

  学生回答:报纸会被撕裂。

  师: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红海、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投影14)——展示卫星图片:东非大裂谷、红海)

  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位于非洲东部。在1000多万年前,地壳的断裂作用形成了这一巨大的陷落带。地壳的张裂至今一直进行着,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侧扩展。

  红海的形成:红海地处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边界上,由于地壳张裂作用而形成的,而且一直在扩大,预测以后会成为全球第五个大洋。

  师: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两个如此巨大的板块长期相互碰撞或张裂,是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还是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

  师:很好,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活跃,自然就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我们来一起找找哪些地方最容易发生。

  (投影15)——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学生回答:环绕着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师:对。这里有世界上两个著名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都是大型自然灾害,不仅对地表形态有破坏,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破坏。下面来看看火山地震带来的灾害。

  (投影16)——火山地震图

  【课堂小结】

  下面同学们也可以做一个小小科学家,展望未来,预测下列地理事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1.地中海的面积将会……

  2.红海的面积将会……

  3.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将会……·

  4.东非大裂谷将会……

  5.在南极地区发现了煤炭资源,这说明了……(投影17——南极煤炭)

  【思维拓展】

  回顾我们认识海陆变迁的这种过程,你会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历程中,始终是要不断经历提出问题、大胆假设、探索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才能有所突破,取得成绩。

6、《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今天上的是初一级的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整堂课课堂纪律很好,基本没有捣蛋的同学,这节课的最大问题是老师本人。这节课的难度中上,在缺乏教学工具的情况下,更难让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各板块的运动。所以给教师下了难题。

  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以“沧海桑田”的传说引入本节课,引导学生一起探讨是否存在海陆变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通过图2.10、2.11、2.12,探讨海陆变迁的现象,及海陆变迁的原因。

  (PS:对海陆变迁的原因这一知识点,教师讲解得很模糊,缺乏生动例子的比方,学生的眼光迷茫)

  接着引出大陆漂移假说,介绍魏格纳的故事,及通过图2.16、2.17共同探讨大陆漂移的证据,得出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理论。

  (对于本知识点的'引出,缺乏自然,在学生读图的过程中缺乏很好的引导)

  通过提问“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引出板块运动。板块运动理论分为三个方面:1、六大板块;2、各大板块的运动;3、板块内部稳定,边缘活动活跃。

  (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看图)

  总体上,本节课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改进的要点:增加幽默感,提高课堂气氛;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升;提高对知识的全面把握

7、《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海陆的变迁》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从静态角度认识海陆分布的基础上,使学生又从动态方面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格局也是不断变化的,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初步形成世界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因此,本课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导入新课:让学生讲述“沧海桑田”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授新课:围绕“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主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通过图片的展示、问题的'设疑,为学生设置了不同的问题情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通过设疑让学生思考等形式,逐步使学生对海陆变迁的原因、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本节课最大的优点: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思考等方式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积极性,引导学生初步养成运用基本原理综合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

  2、教学思路清晰,知识点联系紧密,充分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地图中自己学习知识,发现问题。抓住海陆变迁的突出特点,用解疑的方式,把自然地理融入到特有现象中,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例举海陆变迁的实例,缩短了抽象的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之间的距离,降低了相应知识的难度。

  4、相关图片的展示,使本课的难点得到较好的突破。

  本节课的不足:

  1、问题提出之后,给学生交流讨论时间较少,教师包办代替的太多。

  2、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面不广。

  3、语速太快。

  改进措施:

  1、进一步熟悉教材,拓展地理学科方面的知识,尽快掌握地理教学的教法。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上,还需不断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3、教学过程中应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考。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8、《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本节内容较少但比较抽象,涉及的时空尺度大,学生对具体的地理分布知识掌握不多,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形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应用能够较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大洲大洋的知识,对他们的分布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为板块的分布起到良好的知识铺垫,因此,我减少教师讲述,增加学生活动,通过分析案例,结合课件,提供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令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单一刺激有助记忆,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对记忆的帮助更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活动、读图、拼图、分析、想象等多种活动形式和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的头、手、口、眼、耳动员起来,让学生多想、多做、多说、多看。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实现有效学习。

  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让学生拼图等操作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但这恰巧会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同时,在上课过程中,力求让自己去组织、引导、启发和激励学生,成为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体地位,并体会到学习过程的快乐,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动手能力、学习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学生案例分析过程中如何准确地找到问题的关键,如何对活动时间的适时控制,如何保证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拼图时其他学生的活动怎样安排更合理,小组内部的合作互助学习如何才能更充分有效,如何针对不同班级学情进行适度调节等都是令我疑惑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摸索、完善。

9、《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上完了《海陆的变迁》这节课,收益良多,感触也很多。因此写个教学反思,总结一下这一课内容的成功之处及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设疑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立刻点燃了学生的兴趣,很自然进入了学习状态。视频里面青藏高原被海水淹没,很好的导入了本节课要讲的第一个话题:海陆会不会变迁。为什么海陆会变迁?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课堂。

  (2)创设了探索情景,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过程意识。

  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发展。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本课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导致海陆变迁的原因;假如你是魏格纳,你怎么证明大陆会漂移等等。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得出答案。改变了以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

  (3)课堂我注重了活动教学。

  活动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课程区别于传统课程的一大特色。本课活动题有:探讨南美洲与非洲是同一块大陆的证据;探讨未来世界红海、地中海会有什么变化等。通过活动学生对本节的重点知识进一步加强,教师适时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学习更有动力。

  不足之处:

  1、学生在平时课堂探究的机会不多,动脑动手能力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探究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会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让他们会学习,从而达到爱学习的目的。

  2、提问学生的面还是有限,应使课堂上的学习真正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有兴趣、有动力。由于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板块的运动日常生活中很少直观上的接触,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很难一时消化,课后还应当多加练习加以巩固。

10、《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虽不作重点考察,但却比较抽象,以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说,要想全部理解和接受是比较难的,如何用最直观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对我来说是需要重点把握的。

  在课堂导入的环节,我通过成语故事的FLASH动画来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挑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心理基础。

  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来,通过几个活动设计,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而课程内容也和日常生活相联系,引入四川5.12地震等信息,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活动的关系。使他们觉得地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可以以此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这个部分专有名词很多,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有难度,我在设计教学思路的时候虽已想到,但还是估计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学生讨论回答板块运动和地形的关系,如果换成学习卷的形式可能会更好。对板块构造地图的利用还应该更充分,比如可以查找中国在哪个板块之内。

  从这节课来看,我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注意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1、《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一、本课的成功之处:

  本课在小榄镇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是我校全体地理教师精心设计的课程精品,本课的亮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本课开始先复习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然后顺势导入新课“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既巩固了上节课的知识,又较好地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在学习“大陆漂移”时,用动画演示“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的拼合效果,也较好地创设了教学情景。

  2、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这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学生要完全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教学中注意用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和动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述“沧海桑田”时采用了实例分析法,利用“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海海底发现古河流遗迹”等实例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讲授“板块张裂运动”和“碰撞挤压运动”时采用动画演示,使学生清晰地看到“裂谷”和“海洋”的生成过程,以及“海洋消亡”和“山脉隆起”的过程,十分形象也容易记忆,不但轻易突破难点,学生也乐于接受。

  3、教学设计侧重科学观念、科学兴趣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探究性。

  考虑到初一学生心智还比较幼稚,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推测探究法设计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通过“喜马拉雅山发现古代海洋生物化石”等实例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海陆是变迁的。然后用动画演示“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的拼合效果,引出“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使学生从更深层次上认识海陆变迁。最后通过“大陆为什么为漂移?”自然地引出 “板块学说”,在介绍了学说内容后,重点放让学生运用板块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特别是通过对汶川地震的原因分析,以及对“地震前兆”和“地震时应采取的措施”等拓展性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是非常有用的,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4、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在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注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本课不足之处:

  1、由于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教学中补充了一些拓展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加大了教学容量,使时间显得略紧。在试教过程中有个别班不能完成最后的知识竞赛,显得美中不足。

  2、还有一些细节的地方注意不够,例如,没有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学生往往以为它们位于“亚欧板块”。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