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学期三年级下册《算24点》教学设计一等奖
1、春学期三年级下册《算24点》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2-4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并在游戏中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算“24点”的规则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4张牌算“24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交代方法
师:这节课,同学们和老师都带来了扑克牌,大家都很熟悉它,那你知道扑克牌有哪几种花色吗?每一种花色又有多少张牌呢?
扑克牌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娱乐工具,它有很多种的玩法,今天我们就用它来算算24点。
师:你会玩算“24点”吗?能否说说怎么玩?
结合学生的介绍,出示游戏规则:
(1) 每人准备扑克牌A-10各一张(A表示1);
(2) 在我们准备的扑克牌中拿出几张牌,利用加加、减、乘、除进行计算,使最后的结果是24。
注意:每张牌只能用一次。
二、由易到难,掌握方法
活动一:新手上路(两张牌算24点)
1.找一找:找出两张牌算出24点。(3和8,4和6)
2.分别出示1、2、5、7、9,你能找出和这些数算出是24点的牌吗? 小结两张牌算“24点”的基本方法:
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发现,两张牌算出24点的可以直接用乘法算出。见到3,想8;见到4,想6??
活动二:能手展示(三张牌算24点)
1.出示3张牌:7、6、3
每组分工合作,一人拿出牌7,一人拿出牌6,一人拿出牌3,看看谁先算
出24?
(提示:联系这3个数,那些书能让你直接想到24?见6,想4。7和3这两张牌怎样算,能够得到4?见3,想8。7和6这两张牌怎样算,能够得到4?)交流、汇报。
2.出示3张牌:7、8、9
相互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示:联系这3个数,这里有8,如果去找3,行吗?那该怎么办?乘法不行,我们可以试一试别的运算方法。)
小结三张牌算“24点”的基本方法:
根据3张牌上的数,从中选取2个数进行第一次运算,把第一次算出的结果和另一个数进行第二次运算,使算出的结果为24。
(我们在算24点时,当一种方法行不通时,我们可以换其他方
法再进行计算。)
3.出示3张牌:3、8、9
汇报交流:
活动三:高手擂台(四张牌算24点)
出示4张牌:A、2、5、8
小组合作交流,鼓励不同的算法
小结:四张牌算24点,可以经过三步计算得到,一般都有好几种算法。 出示4张牌:
第一组:4、5、7、8 第二组:3、4、7、9
三、总结拓展
1、今天这节课,我们运用加、减、乘、除法算24点,同学们也掌握了算24点的基本方法,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说说2张牌如何算24点?3张牌呢?4张呢?
2、选择你心目中的“神算子”,看看如果用四个3、四个4、四个5、四个6能不能算出24点,看看谁算的快!
2、春学期三年级下册《算24点》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材简解。
本节课是以玩扑克牌算“24点”数学实践活动课,学生要根据3张或者是4张扑克牌上的数字,通过选择加减乘除运算符号的方法得到24。通过学生喜爱的扑克牌游戏,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策略,加强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教材安排了三部分的内容,首先通过“学一学”引导学生学习计算24的方法(把A看作是1,只选数字是1—9的九张不同扑克),其次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根据给定的4张牌计算出24点,初步探索出计算“24点”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进行“比一比”,摸牌计算看谁先算出24点。
二、目标预设。
1.知识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和心算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计算“24点”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使学生知道固定数量的扑克牌算出24点的方法可能不同,也有可能算不出24点。
2.能力目标:通过试算,调整计算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穷举),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扑克牌的娱乐性和数学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利用加、减、乘、除法算出几张牌的结果是24点。
四、设计理念。
本课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扑克牌出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为主导,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算“24点”的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算法,以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发散性。
五、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数学熟悉的扑克牌引入课题,开展“初次见面”的活动介绍游戏的玩法,让学生交流算“24点”基本技巧。再开展“快速抢答”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三张牌算24的一些方法,同时渗透已知三张牌算24时,有时会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总结计算“24点”的重点和难点。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终极对抗”的活动,评出每一小组的“神算子”。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教师拿出扑克,介绍扑克是我们生活中常用来娱乐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和扑克有关。“算‘24点 游戏”(板书课题)
(二)开展活动
1、介绍游戏的玩法
活动一:初次见面。
(1) 找一找,①至少需要几张牌才能算24点,②再增加一张牌算24点。
(2) 给出三张牌算24点。
(3) 总结24点的基本方法:根据给定的三张牌,先将两张牌进行第一次
运算,再将所得结果再和第三张进行运算,使其运算结果等于24。
(4) 让学生进行交流计算24点的技巧。
2、活动二:“快速抢答”。
(1)随机选三名同学分别抽取1张扑克牌,放到投影仪上,让同学计算出24点。同桌交流算法。
(2)出示扑克牌4、5、7、8,让同学们计算出24点。在此计算的过程中要让同学回答他是如何思考的,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3)教师提问:计算24点的方法是唯一的吗?
(4)同桌交流,同桌轮流抽取3张扑克牌计算24点,并交流经验。
(5)分组活动。
必答题:每个队通过抽签选一个题号,并解决对应的四个数算“24点”的题目。
抢答题:在规定时间内用四个数算24点,鼓励多种方法。
自由出题:四人小组随机抽取3张,进行自由练习,并做记录。
(6)教师巡视,及时关注到选择的4张牌算不出24的情况。
(7)教师相机把不能算出24点的情况公布,请所有同学帮忙计算。最后总结出几张扑克牌不一定都能算出24点。
(三)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总结。
(四)“神算子”比赛,评出每组的“神算子”。
1、 视屏播放:四人算“24点”的游戏场景。(让学生感知游戏方法。)
2、分组游戏:四人一小组,评选出每组的“神算子”。
(五)总结全文,给“神算子”颁奖。
3、春学期三年级下册《算24点》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42-4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加减乘除正确计算24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实践算24点游戏活动中,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学生熟练计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自觉性,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的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四张牌计算24点方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介绍算24点,板书:
三、出示准备题,学生计算
准备题:
3× ()=24 6× ()=24
2×4 × ( )=242×3× ( )=24
9×2+( )=24 9×3-()=24
6×3+( )=24 6×5-( )=24
7+8+9=( ) 6+8+10=()
四、实践活动
1、用两张牌算24点。四六二十四、三八二十四。
2、用3张牌算24点。
(1) 出示3、6、7学生试作,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2) 出示两组牌,3、8、9和2、3、4学生试作,集体交流。
(3) 给出学生两张牌3、9,运用我们学过的运算能算出24吗?让学生补
充一张牌,算24点,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4) 给出学生两张牌3、9,老师补充一张牌5,让学生算24点。集体交
流,板书算式:3*5=15 15+9=24
小结用3张牌算24点的方法:用3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算24,要根据3张扑克牌上的数,先从中选出两个数进行第一次运算,再把第一次算出的结果与另一个数进行第二次运算,使算出的得数为24。每张牌上的数字只能使用1次。
出示三组牌7、9、8 9、2、4 2、3、4
集体交流并小结。
3、教学用四张牌算24点
(1) 出示四张牌1、2、5、8学生试作,教师巡视指导你,发现不同的算法。
(2) 小结四张牌算24点的方法,并指出用四张牌算24点的方法不止一种。
五、练习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43页试一试,同桌交流算法和思考过程。
2、分小组比赛玩24点游戏。教师参与其中,了解游戏情况。
游戏规则:游戏规则
① 4人一小组,每人每次出1张牌,计算时每张牌上的数只能用一次。 ② 如果用牌上的四个数,大家都不能算出24,每个人可以收回打出的牌,重新出牌再算。
③ 如果能算出24,并且第一个算出来的小朋友,说出方法并且正确的情况下,可以赢走4张牌。
④ 谁的牌多,谁就你们组的组冠军
五、、总结提升
1、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鼓励学生课后玩24点游戏。
4、春学期三年级下册《算24点》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
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重点:
因数末尾有0的`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过程:
1、第55页第3题
283×19301×27180×50193×40
216×32103×18650×12408×30
让学生先估一估,在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列竖式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订正时注意帮助学生查找错误原因。
2、第56页第5题学生自己做
3、第6题是一道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综合练习。
让学生找准数量关系自己填写。
4、第7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5、第9题是运用所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6、第10题、让学生自主尝试、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7、第11题、12题学生先自己做,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做错的同学改正做法。
三、自我展示。
1、火眼金睛辨对错
152304360
×23×12×50
356681800
10434
1396408
2、一车间每月加工75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全年加工多少个零件?
5、春学期三年级下册《算24点》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6页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借助点子图,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与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在相互比较中,自主掌握优化的方法。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沟通口算与笔算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点子图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
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列式:14×12)是今天要研究的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示课题)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估算:
我们能不能估计出它的结果?估一估,14×12大约是多少?比如
A:14估成10,12估成10,10×10=100。
B:14估成10,10×12=120。
C:12估成10,14×10=140。
……
追问:那到底少估了多少呢?B:少估了4个12,C:少估了2个14
到底需要多少钱呢?你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结果。
2、自主探索:
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计算14×1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部分学困生。
3、同桌交流:
能不能当小老师给你的同桌讲明白呢?(学生同桌互相交流)
4、全班汇报: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下列当中的几类方法:
(1)连加:14+14+…+14=168(12个14相加)
或者12+12+12+……+12+12=168(14个12相加)
(2)连乘:14×2×6=168,14×3×4=168……
(3)拆数:14×10+14×2=168,12×10+12×4=168
(4)竖式:
14
×12
―――――
28
14
―――――
168
逐一请学生上台汇报,把竖式和拆数两种典型思路板书在黑板上。
(反馈的顺序:横式、正确的竖式、竖式错例、非典型算法可以省略)
5、共同探究笔算、口算之间的联系
14
×12
―――――
28……2套书的本数……14×2=28
14……10套书的本数……14×10=140
168……12套书的`本数……28+140=168
三、专项练习
数学课本第47页“练习十”第一题:22×13
借助几何直观,笔算的每一步从左边的点子图上圈出来,巩固算理。
四、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让学生安静地笔算)(好孩子的速度快可以多做,全班4道)P46页做一做
23×13、33×31、43×12、11×22
2、错误医院:“练习十”第三题(可以单独设计、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成错误)
3、(机动)解决问题:练习十第五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最关键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作者:苍南县龙港镇第七小学 吴传奉
6、三年级下册《春的颂歌》优秀教学反思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较大的变化。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应这样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教育专家如是说:“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创新。创新的土壤是什么?是个性。地球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课堂是最好的生长个性的土壤!“而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的形成,也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发展。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飞扬呢?我认为具体应该注意这么几点:
第一,在阅读中要放开手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阅读是学生的阅读,阅读内容要让学生喜欢,为学生服务。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创设条件,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方式。在教学中,学生自由选择先读什么,再读什么,最后读什么,教师对此要鼓励学生从课文感兴趣地方读,读后有什么感受。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先是找自己喜欢地方读,这就是学生个性表现。例如:我在教《春的颂歌》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自由阅读,这篇课文是一篇极其优美的文章,描写草原美丽景色,刚上课时,我利用色彩鲜艳的课件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一种美好的意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课文,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习方式,或读、或讲、或背、或画,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形式,而且,每个孩子都觉得有”用武之地“,我的布置刚刚结束,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读学起来,有的读描写静态景色的.段落,有的读写动态活动的段落,个个摇头晃脑读书声响彻教室,他们不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有的学生绘声绘色讲美丽景色,还有的学生用他那五彩的神笔画出天空,羊群,还有的学生闭上眼睛,陶醉在美丽的草原美景中,那真是如痴如醉,看的出,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的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7、三年级语文下册《春的颂歌》的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本课语言朗朗上口,我首先指导学生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描写的顺序。...
本课语言朗朗上口,我首先指导学生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描写的顺序。
在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我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春风唤醒的大地”的相关段落,使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整体了解,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进行深入学习。
第二自然段我抓住2、3、4、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找“鲜绿的新衣、点点头、弯弯腰、活力、不甘示弱、艳丽的衣裳”等把植物当成人来写的词语,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想象大地上各种植物发芽吐枝的景象,体会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感情。
第三自然段中,抓住“歌唱、翩翩起舞、探访、不愿离去”等词,想象枝头上、花丛中鸟儿鸣唱、蜂蝶飞舞的情景。
第四自然段中指导读好第二句话,找出描写鱼儿、蝌蚪心中充满欢喜的词语,体会他们的顽皮可爱。第五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归纳。全文是按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来写的。通过学习,孩子们从春天的各种景物身上感受到春天的活力。
8、三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后,紧接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因为有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基础,所以在课堂上我采用和学生一起探究的方式,没有像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那样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而是脱离实物演示,边引导学生说算理,边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经过学生反复说,当时觉得学生对算理说得清楚明白,实际做题一定不会有问题。但是在批学生的练习时,却让我大跌眼镜,学生在笔算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①不知如何商商。
②百位除完后,同时把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字全脱下来。
③除到十位数字后,如能整除,个位的数就不要的了。
④数位对不齐。
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进行了反思:在教学中我有些想当然,忽略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以成人的`思维去衡量了孩子,认为有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那还不轻而易举?而学生面对一位数要先除几个百,再除几个十,最后除几个一,被除数增大,学生除起来就感觉困难,尤其在百位和十位都出现余数的情况下,学生的思路出现混乱。
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仍要让学生建立直观表象,理清思路,才有助于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
9、三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这两个星期以来,三年级的数学是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刚开始学习这个知识点时,有好多学生无从下手,懵懂懂的,不理解笔算除法为什么要出现那么长的竖式?结果作业的效果很不理想。
于是,接着的教学内容,我想办法把文本的例题进行修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教学例3时(238÷6),感觉内容跨度太大。直接由如果直接进行教学,学生肯定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和王银美老师商量后,决定在教学例题3之前先后补充这样一个题目:738÷6这样,先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一位数且全部能整除的情况,然后再解决最高位不够除数除的情况。在教学738÷6时,虽然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准确计算出结果,但在书写时有的学生却因数位没有对齐导致出错。经过结合两位数除一位数时的理解,与学生一起分析掌握好正确的格式后,再接触238÷6这样的题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了学生认知的规律。
随后,我又通过几道练习题进一步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但不带余数的除法。我先由复习导入,然后通过学生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探究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但是学生在计算时我发现有的学生在百位上除完后把百位和十位上的数一起落下不会除而束手无策,还有的学生数位没有对齐,我想这些原因都是学生在学习被除数是两位数的时候计算不太熟练。
这部分知识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加强训练,使之逐步消化,才能达到熟练,再加上要注意加强试商练习,实行人人过关术,使学生都能准确、快速地试商,真正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