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五年级数学辅导教案一等奖

2023-06-23 14:45:08

  五年级数学辅导教案一等奖

五年级数学辅导教案一等奖

1、五年级数学辅导教案一等奖

  一、目的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出色完成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特选拔学科基础扎实、成绩优异、思维敏捷、学习能力超群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从而造就一批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为学校增光。

  二、辅导对象:xxx

  三、情况分析

  在智力、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等方面相对优秀的那部分学生常常被认为是好学生,也被称为优生。由于这些学生认知结构、判断能力和行为决策水平都有待提高,他们思维活跃不稳定,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紧张的学习、Ji烈的竞争、单调的生活、成长的烦恼,还有来自家长教师及学生自身的过高期望等,常常会诱发这些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产生不良的心理现象。优生在年级中人数不多,但影响却颇大,抓好对他们的教育,对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有很大作用,这些学生能否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工作无疑会对班级工作局面的好坏产生很大影响。优生比“差生”学习成绩好,常常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赞扬,他们的优越感与日俱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对优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但却忽视对优生的心理障碍的疏导

  四、具体措施

  1.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2.着力培养。对优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3.平等相待。对优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对他们的缺点冷嘲热讽,这些都会导致心理障碍。对他们要热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导,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

  4.严格要求。对优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搞特殊化。

  5、教师每天给优生布置几道思考题加强训练,要完成一本课外书习题

  6.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勇于创新。

  7.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具有迎难而上、永攀高峰的意志品质。

  8、为了使优等生更加先进,对其进行"创新"教育,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逐步形成创新素质。

2、五年级数学辅导教案一等奖

  教材分析

  一、主要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本单元学生已掌握了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及运算律、整数乘除法、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它是根据整数除法迁移过来的,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将其转化为整数除法,体现了转化的思想。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小数小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增进对相关运算律的理解,提高运用四则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用“四舍五入”法求积、商的近似值,了解除数大于1(或小于1、接近1)时,商和被除数的关系。学生要能用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并能举例说明估算在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2、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与找倍数,2、5、3倍数的特征,因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六个情境活动:在“数的世界”活动中,主要是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在“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在“找因数”活动中,利用直观的拼图游戏,让学生体会、掌握找因数的直观方法;在“找质数”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用“筛法”制作质数表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在活动在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史,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在“数的奇偶性”活动中,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法问题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以及知道质数、合数;将经历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3、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分数大小变化规律、公约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本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了九个活动情境:在“分数的再认识”活动中,通过

  具体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了解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则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在“分饼”与“分数与除法”两个活动中,学生将知道分数的分类标准,并能掌握带分数与假分数的相互转化的方法;在“找规律”的活动中,经历探索分数大小不变规律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在“找最大公因数”与“约分”两个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正确地约分,也为后续理解、掌握通分的方法打下了基础;在“去少年宫”与“分数的大小”两个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并能运用这一知识,会正确地通分与比较分数的大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重视结合已有知识和折纸、画图等经验,进一步学习轴

3、五年级数学辅导教案一等奖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第一节精打细算

  [教学内容]精打细算(第2-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1.5÷512.6÷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想一想,并且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指名学生板演。

  4、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学生可能会将11.5元转换为115角进行计算,老师应追问:为什么要化成115角进行计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思想和方法。也可能有学生直接运用竖式进行计算,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理解算理:师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引导。将11.5元平均分成5份,先将1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还剩1元,再将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平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单位是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3应该写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数点在3的前面,正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或个位上的1是10个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5,总共是15个十分之一,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分之一,因而小数点应在3的前面。教师视学生回答角度进行引导阐释。

  6、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7、学生尝试计算乙商店牛奶价格,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496.6÷4255.8÷31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小数除法在竖式计算中有什么要注意的?

  [板书设计]

  精打细算

  甲商店:11.5元=115角11.5÷5=2.3(元)

  乙商店:12.9元÷6=2.15(元)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反思]

  第二节打扫卫生

  [教学内容]打扫卫生(第4~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

  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24÷4

  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

  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

  教师把情境题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

  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18.9÷6

  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

  (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个3元,9角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是3.15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

  (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买16个玩具恐龙花了12元,平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

  2、错题诊所。

  209÷5=41810÷25=41.26÷18=0.7

  3、先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再竖式计算。32÷812÷252.45÷3

  4、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如果蜜蜂每小时飞行11千米,蝴蝶每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打扫卫生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时,要在余数后边添“0”继续除。

  [教学反思]

  第三节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教学内容]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第7~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打电话的情景,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法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去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字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法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教学思想。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认识小数除法再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商的小数点的位置的确定。

4、五年级数学辅导教案一等奖

  第一课时

  课题: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学生亲身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合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重点。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估测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准备:学生尺、剪刀、宽1厘米的白纸条、1角的硬币、回形针、小刀、棱长1厘米的小方木。

  教学过程

  课堂导语:同学们,比一比粉笔和回形针,哪个长,哪个短?粉笔和铅笔哪个长,哪个短?

  一会说粉笔长,一会说粉笔短,这是为什么呢?这根粉笔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统一长度单位。(板书课题)

  一、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让学生讨论,想办法,小组交流。

  (2)汇报交流,分组活动。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用1角的硬币、手、三角形学具、方木块等作为工具测量,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成5人一组,和老师一起测量课桌的长度。更多

  测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交流。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测量结果。显然,同学们和老师的测量结果不同。

  (4)质疑问难。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都是课桌的长度,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为什么同学们一拃一拃地量,老师也一拃一拃地量,结果也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渐明白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作为测量标准,所以量出的结果不同。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用相同标准进行测量)让全班同学选同一物品(如小刀或小方木)再一次测量课桌的长度,并汇报测得的结果。由此归纳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5)活动延伸。

  ①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一个文具盒的长。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回形针的长,文具盒的长是5个小刀的长)

  师:数学课本和文具盒不一样长,为什么它们都用5表示?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②归纳升华。

  同学们,数学课本的宽和文具盒的塔尖不一样的,它们都用5表示是因为测量的标准不一样。因此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标准。

  二、积累运用

  用手一拃一拃地量桌子的长、高及凳子的高,可以一次接一次地测量。

  三、总结提升

  (1)大家亲自测量了很多物体的长度,在测量过程中,你们学会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2)归纳强调。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

  板书设计

  一测量课桌的长。(分组活动,汇报交流)

  二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及第4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量一量,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学会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突破重点。

  难点;体验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

  突破方法: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图钉、刻度尺、小木棒、纸条、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盒、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师节就要到了,我们班布置教室挂拉花时发现差了截,同学们准备用彩纸补做一条拉花,还要做多长呢?我们先找根小棒量一量。咦,怎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结论:测量的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准确的测量,人匀发明了带刻度的尺子,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厘米”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板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厘米。

  ①认识刻度尺。

  大格、小格、数字和厘米。

  0刻度线

  ②认识1厘米。

  1厘米有多长(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

  ③认识刻度尺上的几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2是几厘米?4厘米有几大格?请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汇报。

  (2)用厘米量。

  ①每人发一张纸条,先估计大约有多长,再用刻度尺量一量。

  ②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把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准纸条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③课件演示测量纸条过程。

  ④测量下面物体的长度。

  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

  三、拓展延伸,学会应用

  (1)完成“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集体订正。

  (2)小组使用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量完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认识厘米

  认识1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1

  认识几厘米

  (2)用厘米量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内容:第4页例4例5及第4页“做一做”和练习一第3—5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3)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教学方法:

  教法:讨论、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CAI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提问:

  ①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②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

  (2)引入新课

  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很麻烦、很累)

  对!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板书:认识米用米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米”。

  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认识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3)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三、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铅笔长15米。()

  ②课桌高70米。()

  ③一棵树高16厘米。()

  (2)完成练习一第3—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米用米量

  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的例6、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

  (2)使学生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限整厘米和整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找线段、量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线段和量线段。

  难点:掌握线段的特征,会分辨线段。

  教学方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绳子、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探究新知

  (1)感知线段的特征。

  ①老师准备一根绳子,提问:绳子现在是弯曲的,怎样使它变直?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示范:两手一拉绳子变直了。

  小结:把绳子拉直后我们两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线段)

  ②看看线段的特点。

  小组讨论,汇报。

  教师指导:直的'、有两个点。线段的两端是线段的两个端点。

  ③出示拉直的绳子。

  提问:现在这条绳子是线段吗?为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④出示几条不同长短的线段,提问:这些线段长短一样吗?

  教师总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而且有长有短。

  (2)完成“做一做”

  (3)找线段

  小组讨论汇报。寻找我们身边的线段。

  (4)连线段、数线段。

  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说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小组讨论汇报。

  (5)量线段长。

  二、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的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

  三、总结;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线段的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课题:画线段

  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的例7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过程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画指定长度线段的要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仔细、准确地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刻度尺画线段。

  难点: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

  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具准备:

  直尺。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1)巩固量线段的长度。

  ①观察,初步感知。

  出示课本第6页“做一做”第1题线段。

  教师强调:测量线段时,这条线段的一端要对准刻度线0,看另一端对准刻度线几,就是几厘米。

  ②演示,直观感知。

  ③操作,亲身体验。

  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数学课本的长。

  (2)学习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①观察,初步感知。

  出示课本第6页例题“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教学情境图。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画法。

  ②演示,直观感知。

  老师演示,强调在画线段时一定要在线段的两端表示出端点。

  ③操作,亲身体验。

  学生画完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二、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6页“做一做”中的第1、2题。

  集体订正。

  三、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画线段

  画线段:从尺子的0刻度线开始画起,画到指定厘米数的地方。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课题: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的例8及“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8、9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学会使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判断物品合适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对比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不同的物品要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使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判断物品的合适单位。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

  学法:操作比较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课堂导语:

  大家测量知识学得不错,想来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么?

  一、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1)出示教材第7页例8的情境图: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

  ①学生比画13厘米,如果13厘米就这么长,旗杆不可能就这么矮。

  ②我有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旗杆应该是13米高。

  ③10个小朋友的高度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④一支铅笔都不止13厘米,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

  小结:像旗杆这样比较高的物体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

  (2)使用交流。

  你还能举出用“米”作单位的物体吗?

  小组讨论,汇报。

  交流后小结;一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米”作单位。

  二、新知拓展

  我们学过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8题。

  四、总结提升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需要探究的问题?

  五、课外延伸

  教材练习一第9题。

  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一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

  一般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米”作单位。

5、五年级数学辅导教案一等奖

  第一课时

  课题: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学生亲身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合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重点。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估测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准备:学生尺、剪刀、宽1厘米的白纸条、1角的硬币、回形针、小刀、棱长1厘米的小方木。

  教学过程

  课堂导语:同学们,比一比粉笔和回形针,哪个长,哪个短?粉笔和铅笔哪个长,哪个短?

  一会说粉笔长,一会说粉笔短,这是为什么呢?这根粉笔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统一长度单位。(板书课题)

  一、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让学生讨论,想办法,小组交流。

  (2)汇报交流,分组活动。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用1角的硬币、手、三角形学具、方木块等作为工具测量,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成5人一组,和老师一起测量课桌的长度。更多

  测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交流。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测量结果。显然,同学们和老师的测量结果不同。

  (4)质疑问难。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都是课桌的长度,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为什么同学们一拃一拃地量,老师也一拃一拃地量,结果也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渐明白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作为测量标准,所以量出的结果不同。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用相同标准进行测量)让全班同学选同一物品(如小刀或小方木)再一次测量课桌的长度,并汇报测得的结果。由此归纳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5)活动延伸。

  ①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一个文具盒的长。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回形针的长,文具盒的长是5个小刀的长)

  师:数学课本和文具盒不一样长,为什么它们都用5表示?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②归纳升华。

  同学们,数学课本的宽和文具盒的塔尖不一样的,它们都用5表示是因为测量的标准不一样。因此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标准。

  二、积累运用

  用手一拃一拃地量桌子的长、高及凳子的高,可以一次接一次地测量。

  三、总结提升

  (1)大家亲自测量了很多物体的长度,在测量过程中,你们学会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2)归纳强调。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

  板书设计

  一测量课桌的长。(分组活动,汇报交流)

  二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及第4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量一量,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学会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突破重点。

  难点;体验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

  突破方法: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图钉、刻度尺、小木棒、纸条、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盒、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师节就要到了,我们班布置教室挂拉花时发现差了截,同学们准备用彩纸补做一条拉花,还要做多长呢?我们先找根小棒量一量。咦,怎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结论:测量的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准确的测量,人匀发明了带刻度的尺子,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厘米”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板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厘米。

  ①认识刻度尺。

  大格、小格、数字和厘米。

  0刻度线

  ②认识1厘米。

  1厘米有多长(从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2是1厘米,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厘米)

  ③认识刻度尺上的几厘米。

  从刻度0到刻度2是几厘米?4厘米有几大格?请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汇报。

  (2)用厘米量。

  ①每人发一张纸条,先估计大约有多长,再用刻度尺量一量。

  ②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把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准纸条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③课件演示测量纸条过程。

  ④测量下面物体的长度。

  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

  三、拓展延伸,学会应用

  (1)完成“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集体订正。

  (2)小组使用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量完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认识厘米

  认识1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1

  认识几厘米

  (2)用厘米量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内容:第4页例4例5及第4页“做一做”和练习一第3—5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3)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教学方法:

  教法:讨论、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CAI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提问:

  ①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②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

  (2)引入新课

  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很麻烦、很累)

  对!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板书:认识米用米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米”。

  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认识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3)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三、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铅笔长15米。()

  ②课桌高70米。()

  ③一棵树高16厘米。()

  (2)完成练习一第3—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米用米量

  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的例6、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

  (2)使学生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限整厘米和整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找线段、量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线段和量线段。

  难点:掌握线段的特征,会分辨线段。

  教学方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绳子、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探究新知

  (1)感知线段的特征。

  ①老师准备一根绳子,提问:绳子现在是弯曲的,怎样使它变直?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示范:两手一拉绳子变直了。

  小结:把绳子拉直后我们两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线段)

  ②看看线段的特点。

  小组讨论,汇报。

  教师指导:直的'、有两个点。线段的两端是线段的两个端点。

  ③出示拉直的绳子。

  提问:现在这条绳子是线段吗?为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④出示几条不同长短的线段,提问:这些线段长短一样吗?

  教师总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而且有长有短。

  (2)完成“做一做”

  (3)找线段

  小组讨论汇报。寻找我们身边的线段。

  (4)连线段、数线段。

  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说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小组讨论汇报。

  (5)量线段长。

  二、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的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

  三、总结;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线段的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课题:画线段

  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的例7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过程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画指定长度线段的要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仔细、准确地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刻度尺画线段。

  难点: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

  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具准备:

  直尺。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1)巩固量线段的长度。

  ①观察,初步感知。

  出示课本第6页“做一做”第1题线段。

  教师强调:测量线段时,这条线段的一端要对准刻度线0,看另一端对准刻度线几,就是几厘米。

  ②演示,直观感知。

  ③操作,亲身体验。

  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数学课本的长。

  (2)学习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①观察,初步感知。

  出示课本第6页例题“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教学情境图。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画法。

  ②演示,直观感知。

  老师演示,强调在画线段时一定要在线段的两端表示出端点。

  ③操作,亲身体验。

  学生画完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二、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6页“做一做”中的第1、2题。

  集体订正。

  三、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画线段

  画线段:从尺子的0刻度线开始画起,画到指定厘米数的地方。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课题: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的例8及“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8、9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学会使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判断物品合适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对比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不同的物品要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使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判断物品的合适单位。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

  学法:操作比较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课堂导语:

  大家测量知识学得不错,想来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么?

  一、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1)出示教材第7页例8的情境图: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

  ①学生比画13厘米,如果13厘米就这么长,旗杆不可能就这么矮。

  ②我有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旗杆应该是13米高。

  ③10个小朋友的高度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④一支铅笔都不止13厘米,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

  小结:像旗杆这样比较高的物体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

  (2)使用交流。

  你还能举出用“米”作单位的物体吗?

  小组讨论,汇报。

  交流后小结;一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米”作单位。

  二、新知拓展

  我们学过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8题。

  四、总结提升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需要探究的问题?

  五、课外延伸

  教材练习一第9题。

  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一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用“厘米”作单位;

  一般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用“米”作单位。

6、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对于三道例题的解决学生们显得驾轻就熟,接下来的对比分析一个人的力量显得有点薄弱,毕竟学生的差异性是存在,我们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要让学生有最大的发展,如果教师和学生一个人一个人的交流效率太低,怎么办呢?我想到了我的小组学习研究,如果让学生在小组中群策群力,集中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上应该是比较好的策略。于是,我把这个环节设计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三道题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采取画表格的形式由一个学生展示,也可以让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一起展示。要求提出后学生们很快地进入自己小组的研究中。我则一个小组一个小组的观察、偶尔交流几句。大约6分钟后,我们开始交流,实录如下:

  师:怎么样?发现什么了?

  学生1:发现它们的数量没有变化,鸭12只,鹅4只,鹅是鸭1/3

  学生2补充:线段图的结构都一样

  师:线段图表示的是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线段图结构没有变化,其实是什么没有变啊?

  生1:数量关系没有变,都是鸭的只数×1/3=鹅的只数,三道题目中都有这个数量关系。

  生3:单位“1”的量也没有变化,都是鸭的只数,第一道题目从问题中找,其他两道题目从条件中找。

  师:这三道题目中相同点找得很好,谁来谈谈不一样的地方

  生4:问题都不一样。

  生5(着急):条件也发生了变化,解答方法就不一样了。

  生3:单位“1”的量,在第一道和第二道题目中是已知的,在第三道题目中是未知的,列出等量关系式后,可以用方程解答。

  师:真是细心的孩子,利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出等量关系式后,发现单位一的量是未知的就可以用方程解答了。

  师:谁还想说?

  生6:我认为解题的时候找好单位一的量,然后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认真解答题目,做完后好好检查。

  师带头鼓掌。

  师小结:解答应用题,我们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找准单位一的量,认真解答,做完后要仔细检查,就能做一个解决问题的小能手了。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发言的孩子是各个不同小组的,小组同学把自己小组找到的东西综合到一起,利用表格的形式展示,特别是等量关系式的运用,我没有提示,使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发现的,可以说是这一环节上的一个创新。但是这个环节也存在问题,我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利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可是有几个孩子对这个活动很漠视,一些孩子发言积极,但是不知道让其他人发言,小组的组织性还很差,需要进一步规范

7、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内容。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教师们的重视,特别是到了六年级要学习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它是小学毕业考试的必考内容。一些老教师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如“是、占、比、相当于后面是单位“1”;知“1”求几用乘法,知几求“1”用除法”等等。这些方法看似行之有效,在一定意义上也为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帮助。但长此以往,学生便走上了生搬硬套的模式,许多同学在并不理解题意的情况下,也能做对应用题。然而在这种教学方法指导下获得的知识是僵化的,许多学生虽然会熟练的解答应用题,但却不会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原因在于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是以标准形式的应用题出现,在这里找不到“是、占、比、相当于”,也就找不到标准量,学生因此无从下手。

  而我教学时,所说的话并不多,除了“谁能说出这一题的数量关系式?”“谁会解答?”“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说说看”“有没有不同的意见”等激励和引导以外,教师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当学生一次听不明白,需要再讲一遍时,我也只是用肢体语言(用手势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在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明白了算理。学生能思考的,我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我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我决不插手。由于我在课堂上适时的“隐”与“引”,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中的例题与“试一试”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去了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我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自己的地位。我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和课堂生活的导演,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生本主义教育思想。

  在巩固练习中,我通过鼓励学生根据条件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整,看图列式、编题,对同一个问题根据算式补充条件等有效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8、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倒数的意义的教学是在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的准备,这节课的内容主要包含两部分:

  一是倒数的意义,二是求倒数的方法,内容看似简单但是我却把“小事情做出了大文章”.

  本节课我从几方面入手:一是创设了恰当的问题情境,使数学研究直逼数学的本质,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虽然和生活联系密切,但数学真正的发展却来源于数学自身。本节课紧紧抓住这一点,先是让学生回忆数的运算的一些非常重要的规律”比如:一个数和1相乘还得原数;一个数和零相乘结果得0;一个数除以它本身结果得多少,让学生明确:在运算中两个数的关系往往有非常稳定的规律,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两个数的关系,从数学发展源头入手,单刀直入,直逼数学的内容,让学生体会数学方法的一致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我注重学生的思维推进有效的实现概念的自我建构。在学生观察出教师出示的两个数的关系时,教师适时的抛出问题:在这个概念中你觉得那个词比较关健,引到学生的思维逐步推进,顺利的解决了“乘积是1”的“两个数 “互为倒数”这三者的关系,培养了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紧接着通过探究0和1的倒数问题,使学生的思考进一步深刻,从而使学生对倒数的概念完成了真正的意义上的自我建构。

9、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分数除法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一个数除以分数是在一个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方法。如何推导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有多种方法。例如:利用商不变规律进行推导;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推导;利用逆运算关系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推导;联系实际问题分析、推导等。

  而教材选用的是最后一种,意在结合具体的情景,通过线段图的分析,让学生明白算理。而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习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例子归纳方法,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所以,在第一次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计算两组比较简单的算式,并且引导学生对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让学生通过猜想——尝试——验证,发现一个数除以分数和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都相等。然后进行练习,学生学习效果也不错,教学过程一切自然流畅。

  清晰地记得去年教学此内容时,下课后,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一个数除以分数为什么要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呢?”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反思。是啊!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还没有讲清楚呢?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教学,只是通过猜想、尝试、验证、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和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相等,也就把计算法则作为一个规定硬性地塞给了孩子,而忽视了算理的教学,这种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翻阅教材,发现教材是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来明白算理,注重的算理的教学,忽视猜想、尝试、验证、归纳这种数学思想的渗透。如何让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呢?既能让学生明白算理又让学生渗透这种数学方法呢?

  经过仔细反思之后,今年我在教学此内容时,调整了我的教学过程。我在学生猜想、尝试、验证、归纳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后,我抛出了这个问题:一个数除以分数为什么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呢?学生思考,讨论。汇报时学生开始大部分围绕因为结果相等来总结。此时我再结合线段图对学生进行算理的教学,大部分同学们恍然大悟,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孩子们高兴地说分数除法的算理也恰恰证明了我们猜想是正确的。

  从这节课,使我感悟到,计算教学,最省事的教法就是把计算方法和盘托出,直接告诉学生,然后进行大量的训练。可是这样教学,尽管也能让学生熟练掌握算法,但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这也是课程改革理念在计算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