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在集体中成长》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2023-07-19 09:30:13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在集体中成长》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在集体中成长》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1、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在集体中成长》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教材分析:

  该内容是五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我是小小主人翁》中的《在集体中成长》中的第二课时。本课时,承接第一课时中的“红领巾信箱”提到的问题进而打开我们班的“心里话”信箱。召开“我的心里话发布会”引导学生结合我们学校和我们班的实际情况展开讨论。使学生能在这种环境氛围的影响下,主动、自主地通过“体验”和“内省”来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让学生认真和了解自己所在的集体对自己的影响,并学会感恩回报集体,能为集体作贡献。懂得只有集体成员互相理解、帮助、团结一至才能建立一个温暖的集体。

  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身处大学城,环境的改变,让很多家庭富裕起来,加上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成为家庭的小皇帝。很多学生养成一种自私、自我、自利、人人为我的个性。不懂得理解、帮助、团结同学,他们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理解尚不深刻,对集体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体验不深。如何在集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及处理个人与集体的矛盾等等,都有进一步学习的必要。

  教学目标:

  1. 懂得个人成长离不开集体。

  2. 知道在集体生活中,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3. 能做到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能为集体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1. 知道在集体生活中,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2. 能做到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能为集体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学准备:

  1、了解集体与我们的关系。

  2、了解我们身边为集体作贡献的人和事。

  3、想一想自己能为集体做些什么事。

  4、《我爱我班》诗歌朗诵稿。

  5、生活中的体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红领巾信箱”导入“心里话发布会”:

  1、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讨论了课本中的“红领巾信箱”的内容,同学们都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今节课,让我们继续打开话匣子说说我们的心里话好吗?

  2、今天我们就在这里开一个“心里话发布会” 同学们,我们在这个集体中生活已经是几个年头了。在过去的几年里,一定有很多事情是让我们所有同学都难以忘怀的。请同学们说说这几年来,我们集体经历过的一些深刻的事好吗?(引导学生从班级的活动的成功与失败方向说)

  二、集体力量的重要性以及成长离不开集体:

  1、学校举行了大大小小的活动中,你最深刻是参加了哪些活动?从这些活动中你感受到什么?

  2、在你参加过的活动中,你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3、无论你参加的活动成绩如何,你觉得你有什么收获呢?你的这些经历与收获离不开什么?(引导学生离不开我们的集体,因为靠一个人的力量,我们很难把事情做好)

  三、深刻的教训:

  1、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这几年来一直能拿到学校的月文明班,这离不开各位同学和班干部的努力,但就在上一个月我们第一次失去我们的月文明班了。原因就是我们这一个月在各方面的检查中差2分。当知道这个结果的时候,你是怎样去想的,请同学说说自己的的心里话?(引导找出不能拿到文明班的原因)

  2、从刚才同学们的话中,我深受感动,虽然我们失败过,但我们已找出原因。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班集体是靠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只有全体同学都做好了,我们的成绩才能上去,我们不愿意看到任何一位同学掉队了。

  3、请同学们谈谈你能为集体做些什么事?

  四、通过班级生活实例,体验个人服从集体:

  1. 过渡:个人融入到集体中,就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在集体中大放光彩。集体也会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而更加进步。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如果我们把个人比作树枝,把集体比作树干,正如树枝和树干连结在一起那样,脱离树干的树枝很快就会枯死。(贴字幅)但有的时候我们的个人利益也会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

  有一天下午放学,你因为忘记了拿书包,所以回去教室外去拿。但当你进到教室的时候,你发现教室一个值日生也没有,教室乱成一团,地上很多垃圾,桌子又不整齐。检查老师很快就要来了,而你又要赶回家做饭,如果你也走了,班级肯定被扣10分了,这个月的文明班肯定又没有了。面对这种情况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以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五、诗歌朗诵:

  我们的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同学手拉手,心连心,你关心我,我帮助你;我们的班集体是一朵红花,班干部就像花朵,同学们就像绿叶,老师是园丁.我们爱我们的班集体,我们爱我们的班,请听诗歌朗诵《我爱我班》。

  《我爱我班》

  我爱我的大家庭/见到老师问声好/同学就是姐妹兄弟/和和睦睦才更好

  每天到校勤学习/多做好事属第一/互相帮助要牢记

  保护公物不能忘记/讲究卫生人人有责/环保小卫士/学习好标兵

  我们要努力争取/我们爱我们的班集体/我们爱我们的大家庭

  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大家庭更美丽

  六、总结:

  今天很高兴看到同学们能打开自己的话匣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们的“心里发布会”是成功的。看到同学们这几年在班集体、学校集体、社会集体中的成长与进步,让我真的好感动。我希望同学们以后能走进社会这个集体的时候,更能体会到社会对我们成长中的作用,也希望当你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回报我们的社会,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一起期待我们的美好明天。

  七、附板书: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 雷锋

  正如树枝和树干连结在一起那样,脱离树干的树枝很快就会枯死。—―奥涅格

2、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在集体中成长》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1、展示学生用的纸、笔、书、文具盒、橡皮、,摸一摸自己身上的衣服、鞋、袜、纽扣等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东西,想想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2、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

  3、交流:选择3-5件物品介绍他们的生产过程,大家补充说明。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师:许多孩子只知道家中的花瓶是多么的漂亮,盛饭的瓷器是多么的精美,却不知道瓷器美丽背后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这些漂亮的瓷器是怎么来的吗?

  1、各组选派代表将调查获取的信息进行介绍,可以用文字、图示、或者摄影、录像资料辅助说明,体会在美丽的背后劳动者是如何付出艰辛和智慧的,懂得劳动成就美,劳动者创造了世界。

  2、课文中以图配文的形式呈现了美丽瓷器的过程,教师读文引导学生了解瓷器的.生产过程。

  3、指名学生说陈述瓷器的制作过程。、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选择一件或几件你喜爱的文具、书本或日常用品,小组之间想办法较全面了解它们的生产过程

  2、为自己想要介绍的物品设计一个形神兼似的卡通人物形式,配以相关的文字、图片说明。重点强调它的生产过程以及每个过程所要付出的劳动和智慧。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唤起学生心中的共鸣,。

  三、深入感悟,引导生活

  举出日常生活中不爱惜物品的现象,让大家评一评、说一说。通过评论总结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1、根据教材P29安排的活动,可以在家长、老师协助下演练后再进行,也可以自由组队,合理进行。并为自己的纸取“挑战蔡伦”“新星纸业”等可爱的名字。

  2、在自己造的纸上写下快乐宣言、劳动感言、心情日记,画上精美瞬间、美丽心情,写上美好祝福等。

  3、评选若干组、若干个人为获奖者,并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作品,希望大家提问或提建议,也可将劳动的感悟与大家分享,并将这份辛劳、收获与快乐记录下来,附上幸福感言?

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在集体中成长》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增强环保意识,懂得环保可以从我们身边做起。

  教学重难点:

  真正落实环保行动,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课前游戏——给垃圾找家。

  2、请分类正确的同学介绍经验。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课题,唤醒生活

  1、绿色象征着爱、生命、希望、和谐,绿色是什么?生各抒己见。

  2、小结:是啊,有了小草、大树,才有了绿色,才有了我们美好的家园。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走近美丽的大自然

  1、师出示课件,生谈感受。

  2、你有过哪些跟大自然接触的经历?(春游,野炊,旅游……)

  3、你有哪些感受和体会?切实体会到大自然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

  活动二、我是“绿色小天使“

  1、认养小树:几个小朋友组成一组,在校园里,在街道上,在家中认养或看护一片绿地或一棵小树,为小树起名字,制作宣传牌,为小树除草、松土、浇水。

  2、栽种小树:一个学生动员一个大人种一棵树或载一盆花;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树种,种小树,养小树。

  3、师生探讨护绿知识。

  4、向周围人宣传绿化家乡、美化家园的重要性。

  小结:爱惜每一棵树,每一株小草,每一朵花儿。希望有一天,我们打开家门,就能看到美丽的花园和草地。

  活动三:感悟动画——《小熊住山洞》

  1、师播放动画,生观察动物们的神情、举止来体会它们的心情。

  2、讨论:

  “森林里的动物为什么感激小熊一家?”

  “你喜欢故事里的小熊吗?”生小组交流、汇报

  3、小结:有了树,才有了绿色;有了绿色,才有了春天;有了春天,才有了我们美好的家园。小熊一家多棒啊!它们爱护树木,放弃造房子的做法保护了环境,有利于大家,是我们人类学习的`榜样。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活动四:我有自己的小花园

  1、在家长的帮助下,在阳台一角或辟出专门空间设置花坛,或配几个花盆架,栽种各种花木。

  2、在阳台上牵上细绳,让种植的牵牛花、金银花、葡萄等攀援而上,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为夏日的阳台遮阳降温。

  活动五:动动手,做一做

  1、绿色记事本可以用自制的再生纸制作。

  2、封面可以设计为绿色,画上自己喜欢的画或写上自己喜欢的绿色行动宣言。

  3、总结:同学们,把与保护环境有关的点点滴滴,记在自己的绿色记事本上吧!如果千千万万的人都这样做,山会更美,水会更甜,空气会更新鲜,地球妈妈会更美丽!我们人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每天都做点保护环境的事。爱护每一棵小草,每株树苗;节约水电,爱惜纸张;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不伤害动物……记在自己的绿色记事本上吧!

4、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在集体中成长》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难点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2、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

  2、演示电脑课件。(小红、小丽介绍自己家乡的物产)

  3、提问: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

  4、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物产多吗?

  5、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

  (二)家乡特产

  活动一:介绍家乡物产

  1、小朋友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物产有哪些?你们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生自由发言)

  2、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

  活动二:展示自己家乡物产

  1、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各小组赶快准备一下。

  2、你们找到些什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学生各自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家乡特产,如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

  3、同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多,哪组表演最精彩。

  4、小组互评。

  5、老师小结活动,给各小组颁奖。(优秀解说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展示组……)

  (三)活动总结

  1、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感受?

  2、老师感觉到小朋友个个都很棒,搜集和了解到这么多家乡的物产。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会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

5、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在集体中成长》第二课时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知道在欧洲历史上重要的探险对于人类历史进步的重要意义。

  2.学会全面地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

  3.粗略了解一些著名的探险事实。

  教学过程:

  1.导入。提问学生有关哥伦布、麦哲伦的内容,请他们就自己了解的内容进行发言。教师应肯定学生的发言,并告诉他们在今天的课上将会了解得更多。

  2.探究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46页的课文。教师强调:“课文告诉我们,欧洲有大约1000年左右的时间是处于宗教统治之下的,发展非常缓慢,也相当落后,但是到了14―15世纪开始发生变化。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探险就是重要的标志。为什么他们的探险那么著名,一直到今天还被人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进行探究。”教师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引导他们得出括号中的结论,鼓励他们在讨论中参考教科书。教师还可以将地球仪或自制的代用品发给学生,鼓励他们在思考和发言时利用地球仪。教师也应充分地利用地球仪启发学生。

  哥伦布和麦哲伦的探险得到了什么结果?(“发现”了美洲大陆,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学生,为什么发现要加上引号?(因为美洲大陆本来就存在,只不过当时的人们不知道。)教师可以参照资料库的有关内容对这两位探险家做简要介绍,并注意对学生在导入活动中的发言做补充或修正。

  “海洋不再是障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过去人们对于自己居住的陆地以外的地方并不了解,不知道海洋的另一端是什么,也很难直接与居住在遥远地方的人们相互交往,但是在哥伦布和麦哲伦的伟大探险之后,人类可以在海洋中航行,往来于各个大陆之间。)

  在哥伦布、麦哲伦之前,各个洲居住的人们有没有来往呢?是怎样来往的?(有来往,主要是通过陆地上的道路。)教师要启发学生联系到中国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带到了阿拉伯国家,然后又带到了欧洲,沟通了东西方文明。

  比较一下陆地交流与海上交流有哪些不同?(利用地球仪,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首先,使得交流更加方便、直接,比如,从中国到埃及、从中国到欧洲、从欧洲到印度都是不可能直接到达的`,因此往往要通过许多国家一次次交易,价格会越来越贵,而且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有战争,交流很容易中断。其次,用来交换的物资数量大大增加,尤其是在没有火车、飞机的时代,一艘木船也可以运送几千千克的物资。但如果是陆地交流,只能用马、骆驼等,是无法与之

  比的。又如,速度加快。过去骑马每天最多走几百里,而且晚上必须休息,而在海上只要几个人轮流工作就可以昼夜航行等。)教师应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想像。

  海上交流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参考教科书第46~47页的内容得出答案。

  为什么本课题的名称是“血与火的时代”?(欧洲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掠夺财富、贩卖奴隶、不平等交易、侵略等,给非洲、美洲、亚洲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3.教师总结要点,布置家庭作业。

6、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社会呼唤诚信》教学反思

  《社会呼唤诚信》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这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关注社会诚信问题,愿意为打造诚信社会出一份力,也做一个呼唤诚信的社会人。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让课堂成为触动心灵的场所。在这节课...

  《社会呼唤诚信》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这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关注社会诚信问题,愿意为打造诚信社会出一份力,也做一个呼唤诚信的社会人。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让课堂成为触动心灵的场所。

  在这节课中,我把当今人人耳熟能详的三鹿奶粉作为题材。让学生们有话可说,更能真切的去感受诚信的重要性,在自然而然中培养了他们的道德观,把主动权让给孩子们,创建了一个涌动的课堂。

  二、让兴趣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夸美纽斯说过:知识的开端永远来自于感官。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最容易被他们所接受,要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不要给学生压力。所以在本节课中我以身边的真实事例买新手机和买水果等话题来抛砖引玉,让学生们理解到社会中的各种承诺形式,继而引出诚信的话题,并通过观看海尔砸冰箱的视频这一正面的事例和通过图声并茂的三鹿奶粉这一反面事例来进行循循善诱,在讨论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并在教学中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并学会向学生学习,让学生凭着自己的智慧去理解,让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学生的.感受就是最好的品德教育,让学生从轻松的氛围中走向自信,让轻松成为课堂的主调。在轻松的课堂中领悟到诚信的重要。

  通过这节课使学生认识到诚信对于人生的重要性,诚信是做人的一种品质,是个人成就事业的根基。要培养诚信的良好道德品质,就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应该做到诚实、诚恳、实事求是,重信用,守承诺。

7、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我们在成长》教学反思

  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高兴和自豪,体验成长的快乐。

  行为与习惯:初步形成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意识,养成合理安排生活的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初步学习正确看待自己。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总结自己收获和不足的方法,并探究如何科学、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设计构想

  这个单元是本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这时候的学生正处在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过渡阶段,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设计本单元,旨在通过学习,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同时对升入中年级将要面对的学习和各方面的变化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本单元共设计了两个主题

  “我们长大了。”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进而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并为自己的成长进步而感到自豪。

  “暑假生活我安排。”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学会记录自己的进步。希望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更好地由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

  主题活动指引

  主题一“我们长大了”,主要是让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学会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好学生。

  1.通过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能力等方面发现并展示自己的成长和变化,知道懂事更是长大的`表现。

  2.将成长中难忘的事制作成《成长记录袋》,在展示《成长记录袋》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成长的快乐。

  3.填写卡片,并进行交流,从中体会自己更懂事了。

  4.夸夸班级取得的成绩,体会自己和班级共同进步的快乐。

  主题二“暑假生活我安排。”引导学生懂得放暑假的意义,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学习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1.指导学生制订暑假作息时间表,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

  2.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暑假里可以开展的活动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从而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3.引导学生讨论并找到制订假期计划后不执行的解决办法,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

  4.通过交流,让学生知道外出过暑假要注意的事项及如何合理安排好学习和生活的关系。

8、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新学期又开始了,这学期由我任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开学的前两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们上品社课无精打采,学习的气氛远不如语文、数学,就连老师提出的问题都不是太感兴趣,尽管我努力的引导他们读文字、看图片、列举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课堂仍然是平平淡淡,冷冷清情。

  正在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时,第三周上课更令我大吃一惊:课堂上有的同学偷偷写语文、数学作业;有的同学居然把崭新的课本撕破了,更有甚者拿钢笔、彩笔在书上乱涂乱画,把书上画的一些著名人物“改头换面”。

  看到此现象,我又惊又气又难受,五年级学生竟然这样不重视品社课,难受的是我们的品德教育竟如此失败。我努力地咽下胸中的气愤,静下心来与学生们交谈。

  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学生们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副课,没必要认真学习,再说课文中的许多知识他们也听不懂,还不如腾出时间学语文数学呢。听了学生们的话,我连续几天陷入沉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好的学科,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困境?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经过思考与查阅资料,我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陷入困境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不受重视。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多年,但在应试教育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

  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而使它微乎其微。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流于形式,成为所谓的副科,学生认为是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

  二、学生的作业多,负担重。

  教师们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加班加点加作业,学生的作业不按时交会受到批评,他们课余时间写不完,只能在所谓的副科上偷着写,而比起音乐、美术、体育课来说《品德与社会》课又是他们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于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成为他们偷写语数作业的最佳选择。

  三、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

  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他们认为太简单,他们在生活中就已经会了。而有些内容比如有关抗战历史、祖国建设历史、科技发展等,农村学生们平日阅读量小,听的少,见得更少,这些知识离他们又太遥远。因此,他们对《品德与社会》学科不感兴趣。

  四、教师的身教作用发挥不好。

  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人格,降低了思品教育的效果;小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辅导,其生理、心理健康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应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合作表演法等。

  四、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学生背着沉重的作业包袱怎么能快乐健康的学习?把玩耍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良性意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9、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个人教学反思

  阴雨连绵的春雨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湿滑的地面困住了好动孩子们的脚步。教室、走廊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渐渐冲击了他们求知的激情,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该如何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呢?课前的思考让我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了二次修改和预设,那就从寻找学生兴趣的支点出发吧!

  这是一篇让学生知道健康重要性的品德课教学,看看明天我要上的班级课表,我发现学生上午的前三节课都是在教室里坐着上的主课内容,基本没有什么活动内容,我何不现场就以进行游戏的形式作为导入呢?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从容地走上了讲台,面带微笑的对学生说:“你们想做游戏吗?”尽管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对于做游戏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刚刚还略显沉闷的课堂马上热闹起来,纷纷猜测着老师会要和他们玩什么游戏呢?我吊足了他们的口味,让游戏要求和规则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学生满怀期待的心情里:“想做游戏就必须认真听,仔细跟着老师做,而且脚步要轻,(因为楼下有学生在上课),可以笑,但不能交头接耳,动作做错了的同学马上要蹲下(这个游戏是站着做)。”听完要求,学生立即专注起来。我开始示范动作:第一个游戏是有节奏地拍手。学生和我一起做,随着节奏越来越快,没有集中注意力的学生还是出现了错误,于是同桌之间相互“揭发”,弄得做错的同学很不好意思地蹲了下去,而继续游戏的孩子则拿出了比刚才更认真的态度参加活动;第二个游戏的内容是:跑步变节奏变动作。这不但是训练学生的运动技能,也是考验他们的反应力。这一个活动更是让他们洋相百出,大家笑得前俯后仰。

  游戏在笑声中结束了,看着还在气喘吁吁的学生,我马上问他们刚才的活动有什么感受?因为有了亲身的体验,发言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说:“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既锻炼了身体,又让我们感到了学习的快乐。”有的说:“我觉得刚才还冷飕飕的身体一下子就变热和了。”还有的同学兴奋地讲道:“我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健康的身体在于运动,现在不冷了,我想接下来上课也不会分神了。”正当我准备总结时,还有一只小手高举着,生怕老师不给他这个发言的机会,索性自己站起来补充说:“我认为今天的游戏还告诉我们只有集中注意力、反应灵敏,才能把事情做好。”

  听了他们的话语,我知道此刻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这种将知识的内容融入游戏中的'教学方式,既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又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理,真是一箭双雕。有了这样好的开始,我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状况已不再担心,因为我知道他们一定会演绎得非常精彩!

  下课铃声响起,我重新陷入了课堂教学新的思索中:要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新知,就要求我们的备课必须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如: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

  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需要穿插怎样的体验,从而发现学生感兴趣的支点,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肯定、鼓励、引导和矫正等等。只有重视学生乐于学习的因素,那么才能激发他们对知识主动探究的愿望,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才会闪耀出语言、思想和精神的光辉!

10、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三级阶梯上的国土》教学反思

  《三级阶梯上的国土》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第九册《可爱的祖国》单元主题一《我们生息的国土》中的一个内容。通过前面几个内容的学习,借助地图,对我们国家的面积、海域情况、政区的划分、相邻的国家和首都北京都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三级阶梯上的国土》从“中国地形特点”这个角度切入,给学生展示了我国地形的复杂与多样,让我们的'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祖国版图多像一只昂首挺胸的胸鸡”的深层理解!在设计与教学《三级阶梯上的国土》时,我们把对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教育始终放在了第一位,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国土是多么的有趣与可爱!我们能生息在这样的国土上是多么的骄傲与自豪。活动设计是本课教学的特色。教学中,我们借助“国土寻秘”让学生通过对祖国地形的分辨、讲述、寻找,既了解了我国三级阶梯的区域范围,不同颜色地区的海拔高度,准确知道了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的含义,也让学生懂得高原、盆地、平原是构成我国国土三级阶梯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通过地图学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与可爱!学生的爱国之情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不知不觉间得到了发展和升华!

  教学本课时,我紧紧抓住以下三个特点,以小见大凸显“三级阶梯”的神奇与魅力。

  1.以“色彩”为基础,突出阶梯的特点。每一个熟悉中国版图的人一眼就可以从版图上的颜色迅速找到并判断其色彩所代表的地形阶梯的意思。因此,从色彩入手,引导学生观察,一方面可以分清三级阶梯的具体分界线,一方面可以通过色彩的变化牢记其地理位置和分布的特点。

  2.凸显阶梯的地形。围绕着“三级”、“阶梯”这个学生熟悉而又形象的字眼紧扣课题,依次介绍三级阶梯的“分水岭”,突出我们三级阶梯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东西文化、交通、运输、农业、能源的开发和发展。

  3.以“风光”为展示阶梯的风采。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居住环境造就和养育中国不同的人文景观、风俗习惯和美丽的风光。不仅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而且所选择的图片又富有民族特色的。

  课还存在许多不足: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没有在课堂得到展示和交流,虽然控制了课堂,学生主动性没能得到发挥,在以后的课堂中需要改进。

11、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尝尝苦滋味》优秀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引领学生通过课前的准备让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水,及在家中与亲人进行调查了解亲人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生活经历。上课时,以学生所熟知的水,作为导入,然后老师才小结引出课题,这样随着老师的教学情景而进行。课内以充分的交流、讨论的形式,让每一位学生知道,成长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困难、失败和挫折。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失败,激发学生的斗志。此刻,我以学生熟知的名人,名言进行有益的教学,并借助多媒体的辅助,以此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

  当然一节课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本节课结束后,我感到有以下几方面做的还不足:

  1、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对教学中的个别环节引导不深,限于表面。

  2、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给学生的说的时间太少,说得不够深刻。

  3、给学生读书的空间较少,且读得很仓促,读的效果不是很好。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认真学习新课程、新理念,努力实践,改正不足,发扬优点。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的能力,争取把这门课上的更好,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真正做到品德课上教书育人。

12、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农民、牧民、渔民》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通过本次《农民、牧民、渔民》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深思,现将教学反思梳理如下:一、教学提问要高度有效,才能有力地推进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才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农民、牧民、渔民》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深思,现将教学反思梳理如下:

  一、教学提问要高度有效,才能有力地推进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才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农民、牧民、渔民》教学提问设计,在新课导入:时紧紧设计了如下提问:同学们,你们的父母每天都做些什么?那么我们把从事这种劳动的人称为什么那么在大草原上,以放牛、羊、马等牲牲畜为主的人,我们把他们称为什么每天风里来、浪里去,以撒网捕鱼为主的人们,我们又把他们称为什么?使学生紧紧围绕问题进入课堂主题,达到了环环相扣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使问题成为学生熟悉而又有思考的对象,在交流性问题中,更考虑到答案的开放性设计,使学生更为全面地围绕教学内容,梳理自己的独特见解。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所以,有效提问是产生有效课堂的关键因素之一,课堂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即离不开老师的.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让课堂激起浪花。

  二、使学生在课前充分地开展调查活动,才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农民、牧民、渔民》就其教学内容而言,它涉及到老百姓最为主要的三种生产生活方式,就其分布而言,我和我的学生所处的地方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固对牧民、渔民的生产生活了解不多。我所授课的学生又是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调查方法和能力,所以,在课前,我安排了调查活动,让学生从报纸、书刊、网络、请教他人等渠道了解农民、牧民、渔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特点。有了课前充分的调查活动,学生在交流、回答、师生互动、汇报等环节中,认真思考、积极交流、大胆发言。使课堂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

  三、认真把握评价的激励与导向,才能使课堂焕发生机。

  课堂离不开评价,有效的课堂评价能达到激励与导向的目的。但在这节课中,我没有能很好地把握好评价的激励作用,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的激励语言没有很好地达到激励的目的。如在这节课中,我提问:同学们,你们的父母每天都做些什么?学生发言非常踊跃,有一个学生说:我的父母每天都在补皮鞋,我也常回家帮助他们。课堂顿时沸腾了,有的学生在偷笑、有的学生在低头议论,我见了,就简单地这样评价了那位同学的发言:我们今天是讲的是农民、牧民、渔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你坐下吧。后来,那位同学几乎没参与了我的课堂交流活动。这一典型案例使我课后进行了这样的反思:课堂评价一定要关注学生回答和交流的问题要靠谱吗?就学生个体而言,对教师的提问要有统一的理解吗?那位学生将自己的家人的生产进行了介绍并没有离开我本身的问题作答呀!由此可见,那位学生紧密地联系自己的父母生活,真实而客观地介绍了生产情况。这门课程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明理、导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构建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固我的评价没有达到激励的作用。我想,只有充分地实现课堂评价的激励和导向的作用,才会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才会不丢失每一位儿童的热情和求知欲望。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活动是一项动态生成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只有以正确的理念为导向,在精心设计教学预案的基础上,在准确把握课堂评价和动态生成之上,才能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