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一等奖

2023-07-28 16:22:12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一等奖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一等奖

1、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等常见数量关系,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能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练习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学指导

  1.出示情境图:月星小区,多层楼每幢住48户,小高层楼每幢住128户,高层楼每幢住236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出示表格

  5幢高层楼共可住( )户

  16幢多层楼共可住( )户

  16幢小高层楼共可住( )户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三道算式。

  (1)请学生列出算式,并比较三个算式的相同之处(都要用每幢楼住的户数乘幢数,算出一共能住的户数)

  (2)学生用竖式计算2365和4816。

  (3)讲评:谁来说一下这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第2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谁来说一下它的计算过程?48乘1,所得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2.揭示课题

  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住128户。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

  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列式?

  12816和刚才的两道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例1 学生尝试。做在练习本上。

  启发12816的得数是多少呢,你能尝试用竖式计算出得数吗?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研究。

2、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一等奖

  教学内容:

  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重点:

  因数末尾有0的`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过程:

  1、第55页第3题

  283×19301×27180×50193×40

  216×32103×18650×12408×30

  让学生先估一估,在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列竖式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订正时注意帮助学生查找错误原因。

  2、第56页第5题学生自己做

  3、第6题是一道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综合练习。

  让学生找准数量关系自己填写。

  4、第7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5、第9题是运用所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6、第10题、让学生自主尝试、对比的基础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比较方便。

  7、第11题、12题学生先自己做,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做错的同学改正做法。

  三、自我展示。

  1、火眼金睛辨对错

  152304360

  ×23×12×50

  356681800

  10434

  1396408

  2、一车间每月加工75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全年加工多少个零件?

3、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在相互比较中,自主掌握优化的方法。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引入

  1、师生谈话:

  老师准备买一些新书,在购书的过程中也隐含着很多的数学问题。

  2、引出新知:(课件出示:一本书23元)

  师: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生提问。

  老师如果买2本书要多少钱?买10本书呢?

  算式怎么列?会计算吗?

  这些算式同学们以前学过,是”旧”知识了.(板书旧)

  3、师提问题:如果要买12本这样的书,要多少元呢?(列式:23×12)

  这是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板书课题)

  环节二:算法探究

  1、估算:

  估一估,23×12大约是多少?比如

  A: 23估成20,12估成10,20×10=200。

  B: 23估成20,20×12=240。

  C: 12估成10,23×10=230。

  ……

  过渡:到底等于几?以前学过吗?这是个”新”问题(板书新),该怎么办啊?能不能把新问题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呢?

  2、自主探索:

  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计算23×1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部分学困生。

  3、小组交流(学生组内交流)

  4、全班汇报:

  预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下列当中的几类方法:

  (1)23+23+…+23=276(12个23相加)

  (2)23×2×6=276

  (3)23×10+23×2=276

  (4)竖式

  教学调控:每出现一种方法,应该让学生讲明算理与方法,并让下面的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让学生借助图来说说算式的意思)

  5、优化口算的'方法

  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把12拆成两个数相加,或拆成两个数相乘。使这个新问题,变成了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⑴你觉得把12怎么拆最简便呢?

  ⑵如果现在买13本,23×13你打算怎么算?

  ⑶探讨:为什么不用连乘法?

  ⑷教师指出:看来在计算时,连乘有局限性。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不仅适用范围广,而且好算。

  6、研究笔算

  ⑴(生出现列竖式)刚才还有同学列竖式计算,勇敢的进行了尝试.现在谁愿意把你的竖式展示给大家看看.(直接反馈)

  (生没出现)师:我们以前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用竖式做,那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吗?自己试着做做看。用这种方法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⑵学生尝试列竖式。

  ⑶(投影机)反馈,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

  2 3

  × 1 2

  276

  2 3 2 3 4 6

  ×2 × 1 0 +2 3 0

  4 6 2 3 0 2 7 6

  2 3

  × 1 2

  4 6…………2*23

  2 3 0…………10*23

  2 7 6 …………46+230

  2 3

  ×1 2

  4 6

  2 3

  2 7 6

  请列竖式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请学生对他的算法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

  ①46是怎么来的?230呢?276?(根据学生回答,写出)

  (同学们观察一下,有没有发现什么?)(原来口算和笔算是相通的,只不过表达的形式不同而已)

  ②0是否可以省略?

  ③省略后23是否需要往后移?为什么3必须写在十位。

  ⑷师黑板板书完整算法。(好,我们现在一起来算一算)

  师边写边问:我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要注意什么?最后算什么?

  ⑸(同桌交流)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6、刚才我们通过拆数变成旧知识来算,现在又学会了列竖式.方法可真多呀!

  口算我们已经学过了。这节课我们要重点掌握列竖式来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完整板书)

  7、你能接着算吗?

  问:两个36,意思一样吗?

  8、选择练习:

  你能列竖式吗?选一道算一算

  出示:21×14= 25×11=

  34×21= 14×21=

  同桌互相检查,出现错误汇报。集体纠正

  你有什么发现?(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进行乘法验算。

  10、总结梳理

  这节课我们在学习什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碰到这个新问题我们是怎样来学习的?(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

  师:是呀,我们学习数学往往都是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来进行的,今天的新知识,对于后面要学的知识来说又变成了旧知识,因此我们必须今天的知识学好,学扎实。

  现在你能说说应该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吗?

  现在我们就用今天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环节三:实践应用

  有42个小朋友去游乐场。如果每个人都想玩这两个游乐项目,那么请你帮他们算一算,每个项目的费用是多少?

  游乐项目 价格

  碰碰车 12元/车 每车限坐2人

  丛林探险 14元/船 每船限坐4人

  拓展题:

  12×11= 13×11= 14×11=

  算一算,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4、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所学的整数乘法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并整理,使学生对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应注意的问题系统化,加强知识间的地联系。

  教学过程:

  谈话:本单元,我们除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还学过哪些知识?回想一下。

  生可能会说:

  生1:我们学了积的变化规律。

  师:两个因数相乘,因数变化会引起积怎样的变化规律?试举例说明。

  生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变化规律。

  生做课本P50综合练习5。

  订正时,生说明自己的想法及规律。

  生2:我们学习了三步混合运算。

  师:老师补充几道混合运算题,你能说明它们的运算顺序吗?

  出示题目:

  50-(820+108)÷29623÷89×(407-168)

  872+(25+135)×2636×72+36×128

  生说说每题运算顺序。(要求学生能准确地说出计算顺序)

  师:大家能正确计算吗?试试看。

  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师:同学们能按正确顺序计算混合运算,能用这部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吗?

  生做课本综合练习10、11。

  注意:让生说说自己计算步骤及每步算的是什么,以进一步理清思路。

  二、拓展延伸,升华提高

  三、课堂总结

  谈话:通过学习,你觉得你有什么要注意问题想与同学交流、分享?

5、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出示主题图)

  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

  1、学习例题

  ⑴观察图中小华从家道学校的场景,说说小华在做什么。

  问:根据刚才看道的.,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⑵谈话:你能列竖式计算出它的得数吗?

  学生尝试笔算,小组交流。

  ⑶班级汇报:

  列竖式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⑷问:看一看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联系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想一想,三位数乘一位数在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等方面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试一试”

  出示大生骑车从家道体育场的场面,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一人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班级交流,由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问:这一题的计算和上一题比,复杂之处在哪里?

  3、小组讨论: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应用,深化发展

  1、想想做做1

  学生在书上将竖式补充完整。

  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

  2、想想做做2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3、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班级交流订正。

  让学生数一数每题的积各有几位,问:为什么积的位数不一样?

  问:根据刚才的观察和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4、想想做做4

  指名说一说这道题要我们做什么,要求口算哪些题,口算给同桌听,一人口算乘2的题,一人口算乘3的题。

  5、想想做做5

  让学生说图意,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用竖式计算得数,然后口头回答问题。

  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6、想想做做6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四、总结提高,质疑反思

6、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个人的教学反思

  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总觉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在上过第一课时后,要磨好几课时,同学才干掌握。因此,有老师劝我不要上这个内容,我自身也有这个想法。业务学习那天聊起这个话题,有不同的声音:难上的课,就应该研究研究。对呀,挑战一回,看当堂课能不能学会。我不再犹豫了,决定研究课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一、关注同学的起点,突破难点。

  利用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实现知识链接和战略方法的沟通,引导同学沿分步算式去寻求竖式中的对应数位、两层积和两积之和,从竖式的各层积动身质疑其横式中的实际含义,相机借助板书把算理进行有序梳理,指引同学在反复体味中感悟横竖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延伸至思维深处。利用生成型资源,启发同学想出好方法 ——用小正方形纸片遮挡住某一数字,防止“交叉乘”。真是小纸片用处大!

  二、将估算、口算、笔算、验算有机结合起来。

  用计算来解决一个问题,首先需要我们根据题目的特点做出判断,再根据需要将估算、口算、笔算有机结合,为确认结果的正确性,最后的验算是必需的。

  三、组织分层练习,重视反馈。

  由易到难,由浅到深,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练习:

  (1)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

  (2)试一试

  (3)会验算吗?一组做一题 33×21

  45×12

  13×52

  23×14

  (4)改错。

  (5)竞赛。同桌2人一组,

  每人完成两题,先做好的可以指导另一人完成,比一比哪一组合作的好?

  14×52=

  26×24=

  同学已掌握了算理和算法,但对计算并不很熟练,如何让同学主动去计算,以达到熟练计算的效果呢?我布置了竞赛这一环节,让同学通过竞赛来提高计算的积极性。完成得较好,只有个他人错。 所以顺理成章地推出我的奖励 ——今天你们表示得非常出色,课堂上基本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身手,出乎老师的意料,所以老师将给大家一份惊喜:你们吃过“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吗? 老师给代伙的同学烧了一样菜,给不代伙的准备了点心,老师公平吧。

  餐后辅导,让同学做了四道竖式计算,34人中,3 人积的对位错、4人计算错、只有3人“交叉”乘。第二天交上来的家庭作业,有5人错,其中2人“交叉乘”。跟我当时教的三(2)班比,错的少多了,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培养同学细心计算的习惯。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既要一步一步口算,又要将每次口算的结果写在相应的位置;既要算乘,又要算加;计算过程还有进位问题。首先我要求同学书写一要清晰,二要有条理,其次还要求同学理清计算的各个环节,在计算过程中有效地对各环节实施自我监控,特别要关注自身易出错的环节。

7、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第四单元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教学第一课时是不进位的,课堂上我结合例题引导学生去理解算理。当时的例题是没套书有14本,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当时这道题是先用口算方法想,先求10套多少本,用14×10=140(本),在求2套多少本,用14×2=28(本),然后140+28=168(本),学生对口算方法都能明白,所以这道题改成竖式时,学生对于算理都能明白,没有疑问,只是有个别学生习惯写上竖式中140的.那个0,这个慢慢可以改掉。有了一定的情景辅助学生理解算理上略微有些吃力。课上再通过纯竖式计算,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而且一开始我要求学生写清楚你每一步是谁和谁相乘得来的,学生能写清楚,必然是能理解的。练习的过程中适时请学生上台板演,再结合错题进行分析,加深理解,通过两课时的教学发现针对不进位的都能很好的掌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必须让学生明白算理。再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学生才能彻底学会。

8、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学生能够较熟练的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两位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关键在于学生能掌握好乘的顺序以及两个积的数位。

  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美化环境花坛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列出算式23X12,然后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很多孩子想到拆分法:

  (1)20X12=240 3X12=36 240+36=276;

  (2)23X10=230 23X2=46 230+46=276;

  (3)23X3X4=276 等。

  我再出示点子图对应本图让学生理解,再让学生尝试写成一个竖式计算,并上台板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最后带领学生一块讲解总结,让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明白算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对这一知识的教学还是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算理,不能只看学生计算出的结果正确与否。在教学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其改正,同时,加强对算理的理解是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关键。

9、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学生掌握了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将为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的笔算主要是让学生1、掌握乘法的顺序;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传统的计算教学侧重于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不是孤立的,它与估算、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了。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其中教学重难点仍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反思这节课,将一些问题应呈现出来,以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一、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新课标指出:笔算教学不应仅限于竖式计算,应鼓励学生探索和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道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存在着差异,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这正是学生具有的不同个性的体现。在本节课教学24×12时,放手学生试算,学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根据口算的方法来计算的;有把因数拆成两个一位数,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计算的;有直接列竖式进行计算的;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解法,进行小组内交流,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间的数学交流。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使不同的人学到了不同的数学。同时在这堂课中也让学生进行了估算的练习,因为这是我们平常生活中最有用的方法。

  二、要敢于呈现学生错误的算法。课堂的顺畅有时很可怕,因为它很容易掩盖掉很多学生真实的思维、奇特的想法。今天的数学课,我指名板演的是一位基础较好的学生,而她的算法完全正确,集体评议时,让这位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并突出了第二次乘积的定位,我以为这样应该可以了,没想到接下来的练习很差。其实,我在巡视时,就发现了一些学生错误的竖式计算方法,因为没有将这些同学的做法呈现出来,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上去很顺畅,其实暗藏危机。

  三、一定要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信心是做好一件事的保障。在这节课上,我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因而在学生发生错误时,觉得很恼火、不可容忍,言辞过激,缺乏耐心。课后想一想,这节课对于学生学习乘法而言,是一次质的飞跃,因为乘数由一位数变成了两位数。扪心自问,如果我是学生,一节课下来能保证练习全对吗?不一定。那如此苛刻地要求学生,很明显不符合教育的规律。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有没有给予学生反思的时间,有没有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有没有加以适当地肯定和鼓励,因为这不仅关乎知识的习得,更是学生成长的基石。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